首页
>
庶女宝典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小姐却是丫头命 第二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三章 老爷一病无奈何 第四章 内疚与核桃 第五章 神僧登门 第六章 公子小姐自金贵 第七章 贱婢翻身? 第八章 身负重任祈福去 第九章 清源山上救幼童 第十章 机缘却是有心算 第十一章 失而复得的孩子 第十二章 刻意与巧合 第十三章 佛前真谁人听 第十四章 偏是冤家来聚头 第十五章 病去 第十六章 丫头从来受冷落 第十七章 太君上门会二丫 第十八章 干妹妹? 第十九章 攀亲 第二十章 丫鬟终变小姐 第二十一章 旧事 第二十二章 偶遇陆桓 第二十三章 夕阳话知己 第二十四章 当浮一大白 第二十五章 把酒吐真言 第二十六章 夜归亲相送 第二十七章 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二十八章 罚站 第二十九章 红梅有情 第三十章 各有算计 第三十一章 临行送别 第三十二章 两个奴婢 第三十三章 陆桓心事 第三十四章 晴天霹雳(1) 第三十五章 晴天霹雳(2) 第三十六章 真正的信任(加更) 第三十七章 紫雕风波(1) 第三十八章 紫雕风波(2) 第三十九章 紫雕风波(3) 第四十章 紫雕风波(4) 第四十章 意外的热情 第四十二章 往事如烟(1) 第四十三章 往事如烟(2) 第四十四章 解释 第四十五章 悲惨的憨豆儿 第四十六章 奴才的后事 第四十七章 一口薄棺 第四十八章 仇恨 第四十九章 药渣毒死狗 第五十章 药渣寻毒 第五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五十二章 就从三姨娘开刀 第五十三章 烟花与火灾 第五十四章 巫蛊娃娃 第五十五章 借刀之计 第五十六章 温柔姐姐的形象 第五十七章 一碗元宵 第五十八章 临终真言 第五十九章 萧子衿的恐惧 第六十章 萧子龙的恨 第六十一章 要了一桩心事 第六十二章 雨夜的旖旎 第六十三章 为钱发愁 第六十四章 水患将至 第六十五章 准备逃难 第六十六章 驭奴手段 第六十七章 财富难守 第六十八章 发点灾难财 第六十九章 人满为患的白云寺 第七十章 太监的怪癖 第七十一章 又一次撞见不该看见的事 第七十二章 罪证? 第七十三章 水患之后 第七十四章 药渣疑云解开 第七十五章 选秀开始 第七十六章 荷包引发的事件 第七十七章 嫌隙 第七十八章 闹翻了 第七十九章 鲁实的恐吓 第八十章 意外? 第八十一章 春兰的死因 第八十二章 一碗燕窝 第八十三章 死不瞑目的阿朵 第八十四章 自杀?他杀? 第八十五章 环环相扣 第八十六章 最后的挣扎 第八十七章 鲁实之死 第八十八章 逼上皇宫 第一章 平地起刀戈 第二章 打劫 第三章 入了贼窝 第四章 黑虎子的烦恼 第五章 山贼的疯狂 第六章 与山贼的赌博 第七章 借一步说话 第八章 打一巴掌给个枣 第九章 二当家 第十章 官兵来了 第十一章 脱身之法 第十二章 黑虎夜探 第十三章 留条后路 第十四章 意外的重逢 第十五章 夜谈 第十六章 相助 第十七章 帝王宠 第十八章 沐贵妃 第十九章 落选 第二十章 初入辛者库 第二十一章 悲惨生活的开始 第二十二间 宫廷遇拐 第二十三章 非人的折磨 第二十四章 皇宫夜惊 第二十五章 寻找 第二十六章 惊险逃离 第二十七章 汪福的依仗 第二十八章 逃跑计划 第二十九章 宫廷争宠 第三十章 误骑虎背 第三十一章 皇帝临朝 第三十二章 帝王怒 第三十三章 众里寻她千百度 第三十四章 德妃逞威 第三十五章 楚灵儿的疑惑 第三十六章 沐贵妃翻身 第三十七章 勇救太子 第三十八章 升官了 第三十九章 少年情怀总是诗 第四十章 小魔王 第四十章 难缠的太子 第四十二章 金丝百合 第四十三章 贵妃之怒 第四十四章 两宫争锋 第四十五章 皇后显威 第四十六章 乱哄哄 第四十七章 局 第四十八章 阿叶之死 第四十九章 小太子的疑惑 第五十章 出头鸟 第五十一章 野心? 第五十二章 太子伴读 第五十三章 雨夜暗箭 第五十四章 误触龙面 第五十五章 皇帝的疑惑 第五十六章 捷报 第五十七章 君心难测 第五十八章 厚赐 第五十九章 隆恩 第六十章 陆桓心事 第六十一章 荣归 第六十二章 远嫁 第六十三章 父女心结 第六十四章 惊魂偶遇 第六十五章 战神传说 第六十六章 殿上交锋 第六十七章 失态 第六十八章 忽延 第六十九章 和谈条件 第七十章 身份败露 第七十一章 谋策 第七十二章 内斗 第七十三章 狩猎开始 第七十四章 真正的狩猎 第七十五章 生死 第七十六章 落涯 第七十七章 狼群 第七十八章 狼群来袭 第七十九章 忽延的往事 第八十章 欠她一条命 第八十二章 寻迹而来 第八十三章 交易 第八十四章 交易(2) 第八十五章 迷惑之法 第八十六章 脱身 第八十七章 江畔见情 第八十八章 突然而降的隆恩 第八十九章 君心难测 第九十章 为情所苦 第九十一章 出尘公主 第九十二章 金枝玉叶非等闲 第一章 风姿倾世 第二章 军情 第三章 龙体有恙 第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五章 陆桓亲事 第六章 羞怯的陆桓 第七章 论策 第八章 公主临朝 第九章 误会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九章 误会
《庶女宝典》
作者:锦涵
更新时间:2024-01-19 22:54:58
字数:706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庶女宝典 !

    钱进学原以为自己是据理力争,但面对小太子的质问时,顿时哑口无言,一张老脸憋的通红,支支唔唔地道:“这个,这个……”

    “咳咳咳!”他又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道:“所谓术业有专攻,老臣是太子太傅,强项自然是教导太子殿下您知书明理。”

    太子道:“不错,所以您以后便只管教我读书即可,对于国事您非强项,难免有些失策。本宫觉得公主殿下很有才干,当初退蒙兵她全赖他的主意,不久前又祈雨为民降福。所作种种,连父皇都曾对本宫说,想让公主出仕为他分忧。如今,父皇病重,无法理政,母后便请了公主一道帮助本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你们又为何要在这里啰啰嗦嗦?”

    这小太子虽然私下里常和萧子衿调皮捣蛋,但心里是十分愿意与之亲近的,自然要帮着她说话。

    而萧子衿呢,她却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会抬出李基来。李基什么时候有让她出仕的想法了?怎么她这个当事人却不知道?

    侧眸间,她瞧见小太子正回眸朝她眨巴了下眼睛,那意思分明就是说:“我帮了你,你可要记恩啊!”

    弄得萧子衿一阵无语:分明是她在帮他好吧?

    再说陆桓联系的那些大臣们,虽然同意不提出反对之声,但却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出声支持。毕竟一个外姓公主入朝,这是史无前例的事。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刚开始时,这些人集体沉默,并没有在钱进学等人反对的时候支持萧子衿。但现在闻听太子殿下这般说,也觉得时机到了,一个个的才开始进言。

    但听一人道:“太子殿下英明。出尘公主虽是一介女流,但处事果断,于国家大事上颇有见地。而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不可依常礼而为。”

    另一人也道:“只要是于国家有利,又何妨拘泥太多?当初若非是公主殿下智谋,襄阳之围不可能那么快便解决,甚至咱们南楚或许也不会有如今这三年的太平时光。眼下大蒙再度来犯,正是需要公主再度为国出力之时。”

    一时之间附合之人多达半数以上,以钱进学等为首的反对派见此状况,虽依然是心存不满,但也知道反对无效了。

    萧子衿眼见自己的入朝的事已经是尘埃落定了,便大大方方地坐在皇后身侧。皇后低声向小太子提醒了句,小太子便端起架子,高声道:“众位卿家何事启奏,尽可道来。”

    “启奏太子殿下,术哥所率的二十万大军已逼近襄阳。襄阳乃中原嗯侯之地,但守军仅有五万,与蒙军悬差巨大。还请殿下速速派兵增援。”

    太子转过头看了看身后、帘内的皇后和萧子衿——他到底还年幼,根本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事。

    皇后娘娘也是一样,她只知此事重大,需要增援,但派哪只军队去支援,谁为主将,粮草又该调集多少,具是一无所知。所以此时,也只能是以询问的眼光看向萧子衿。

    帘后萧子衿扬声道:“皇后娘娘早知此事重大、紧极,所以昨日已命御林军统领陆桓分出御林军三万,及虔州守备军五万共同支援襄阳,所有援军俱遵威武将军赵昶号令。由于事出紧急,粮草短时无法凑齐,援军所到州县就近提供粮草。”

    这主意是萧子衿与陆桓商议得出,最后请示过皇后之后,以皇后之名下旨。而现在又抬头皇后,不仅是为了将功劳归于皇后,更是因为萧子衿自己的地位没有一国之母来的高,所以皇后之言,更加名正言顺。

    听到这些,朝臣们便又议论开了,当下便有一臣站出来道:“越早派军增援自然是越好的,但臣以为此事有两处不合适的地方。第一,赵将军虽战功不菲,但独授他专断之权,万一他临阵倒戈,或是生出异心,自立为王,便大大不妙。其二,民以食为天,粮草与军队而言自然是不少缺少的。但现在粮草未齐,便先发大军是否有欠妥当?只靠地方供给,万一地方上的存粮也不足呢?这可是有可能引起军队哗变的。”

    皇后起先觉得萧子衿的计策十分妥当,便未告知朝臣先下令了。现在听那大臣将后果说得出此严重,顿时有些后悔了,低声对萧子衿道:“子衿,这事确实有些不妥。要不咱们赶紧收回皇令吧?”

    “令出如山,如何朝令夕改?娘娘您莫要听他危言耸听。”稍稍宽慰了皇后一句后,萧子衿便扬声道:“张大人顾虑得极是。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襄阳要靠赵将军守卫,那么我们便该赋予他全部的信任。若是一边说是信任,一边还要派监军去监,这岂非是寒了赵将军的心?他还如何能尽心为国效力?至于你说的粮草问题,不错,粮草与军队确实是不可分割的,但那是在有充裕时间慢慢筹集之时。但现在,众位大人认为蒙军会给我们一两个月的时间叫咱们慢慢的集齐粮草,然后再开战吗?如今已到了国家危难之时,若还是一味的墨守成规,只会贻误战机。沿路各州府那城,皇后娘娘也已经派人下过旨了,叫他们务必要保障大军的用粮。”

    大殿上,陆桓听着一次次被众人提及的赵昶,心中又莫名地想起了萧子衿昨日所言,她已有心上人之事,心中顿时又是一阵莫名的悸痛。可是他到底不是只顾儿女情长的男子,也知道,此时此刻,当以国事为重。哪怕是横刀夺爱的情敌,只要是于有利,他也只能力挺到底。

    收敛了心神,陆桓站起一步,道:“公主殿下所言甚是。臣以项上人头担保,赵将军乃是国之栋梁,可放心带军。而缺粮之事,表面看起来是不利的,但实则却有激励之用。想当年,韩信背水而战,死处逢生。如果,众将士知道军中无粮,若要得粮,必需要首战得胜,以敌人之粮养活自己。如此情况下,杀敌岂会不尽心?”

    萧子衿先将的那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且一切都显然是事先考虑进去了,自然再挑不出错来。再加上陆桓又是以命担保赵昶,又是将缺粮的不利因素变成了有利因素。

    首先涉足朝堂,在经过了短暂的质疑后便被所有朝臣完全接受了。多年之后,当这些被载史之时,向来讲究言简意赅的史学家却不吝啬笔墨,大肆称赞出尘公主的智谋、风采,称其为千古第一奇女子。

    散朝后,萧子衿便又请了陆桓讨论其他的朝事。一番讨论过后,一整天的时间便匆匆而过。

    陆桓侧眸看了看殿门渐渐拉低的夜幕,拱手一揖,道:“政事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若无其他事,臣先告退。”

    萧子衿将手上的奏章一放,嗔怒道:“陆桓你怎么回事?一整天都说话怪怪的!”

    今天讨论了一天的国事,陆桓始终是秉持的君臣之礼。起初萧子衿还以为是皇后和小太子在场,陆桓不方便太过随意。可是后来太子与皇先走了,殿中便只剩下了他们二人。陆桓却依然如故。萧子衿本是一心扑在国事上,没有放在心上。而现在国事告一段落,她心中稍稍轻松了些,于是陆桓的反常便也尽收眼底。

    面对她的质问,陆桓只是失口否认。其实陆桓也不想这样,但是一面对萧子衿他便会忍不住想到她心有他属。顿时就会觉得浑身不处在,心里更是难受得紧。可是当下更是多事之秋,而他与她又都同样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又总是需要共同讨论国事,想要避开都不行。他只能强行克制心神,尽量不让自己往那方面想。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口气生硬起来,不像从前与萧子衿独处时那样随意。

    萧子衿道:“还不承认?你以前可不会在我面前自称‘臣’。”

    陆桓低头不语。

    萧子衿脚个跺,恼道:“陆桓,我到底是哪里得罪你了?”

    “公主没有得罪臣。天色已晚,臣不方便在这里久呆,告辞!”说罢,也不等萧子衿再说什么,陆桓扭头便说,步履匆匆地消失在殿门之下,只余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萧子衿傻傻地站在原地。

    “陆桓到底是怎么了?”萧子衿呆呆地想着,忽然又想到了那一天,在陆家的书房发生的事。

    “我不是已将话说得那样明白了吗?他也应该知道我对他的心意,怎么一直不见他有所表示,反而更加见外了呢?”——萧子衿想着想着,忽然心念一转,心道:“莫非他根本就不喜欢我?只是我自己理解错了?所以在听到我的表白后,非但没有任何回应,反而刻意与我疏远了?是的!一定是这样的!”

    一想到也许是自己理解错了,陆桓根本就对自己没有那个意思,萧子衿顿时觉得脑中一片空白,心里是说不出的难过。夜风拂来,分明舒爽畅意,落在失意人的感官里,却是寒冷刺骨。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