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臣(GL)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1第一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4第四章 5第五章 6第六章 7第七章 8第八章 9第九章 10第十章 11第十一章 12第十二章 13第十三章 14第十四章 15第十五章 16第十六章 17第十七章 18第十八章 19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 20第二十一章 21第二十二章 22第二十三章 23第二十四章 24第二十五章 25第二十六章 26第二十七章 27第二十八章 28第二十九章 29第三十章 30第三十一章 31第三十二章 32第三十三章 33第三十四章 34第三十五章 35第三十六章 36第三十七章 37第三十八章 38第三十九章 39第四十章 40第四十一章 41第四十二章 42第四十三章 43第四十四章 44第四十五章 45第四十六章 46第四十七章 47第四十八章 48第四十九章 49第五十章 50第五十一章 51第五十二章 52第五十三章 53第五十四章 54第五十五章 55第五十六章 56第五十七章 57第五十八章 58第五十九章 59第六十章 60第六十一章 61第六十二章 62第六十三章 63第六十四章 64第六十五章 65第六十六章 66第六十七章 67第六十八章 68第六十九章 69第七十章 70第七十一章 71第七十二章 72第七十三章 73第七十四章 74第七十五章 75第七十六章 76第七十七章 77第七十八章 78第七十九章 79第八十章 80第八十一章 81第八十二章 82第八十三章 83第八十四章 84第八十五章 85第八十六章 86第八十七章 87第八十八章 88第八十九章 89第九十章 90第九十一章 91第九十二章 92第九十三章 93第九十四章 94第九十五章 95第九十六章 96第九十七章 97第九十八章 98第九十九章 99第一百章 100第一百零一章 101第一百零二章 102第一百零三章 103第一百零四章 104第一百零五章 105第一百零六章 106第一百零七章 107第一百零八章 108第一百零九章 109第一百一十章 110第一百一十一章 111第一百一十二章 112第一百一十三章 113第一百一十四章 114第一百一十五章 115第一百一十六章 116第一百一十七章 117第一百一十八章 118第一百一十九章 119第一百二十章 120第一百二十一章 121第二百二十二章 122第一百二十三章 123第一百二十四章 124第一百二十五章 125第一百二十六章 126第一百二十七章 127第一百二十八章 128第一百二十九章 129第一百三十章 130第一百三十一章 131第一百三十二章 132第一百三十三章 133第一百三十四章 134第一百三十五章 135第一百三十六章 136第一百三十七章 137第一百三十八章 138第一百三十九章 139第一百四十章 140第一百四十一章 141第一百四十二章 142第一百四十三章 143第一百四十四章 144第一百四十五章 145第一百四十六章 146第一百四十七章 147第一百四十八章 148第一百四十九章 149第一百五十章 150第一百五十一章 151第一百五十二章 152第一百五十三章 153第一百五十四章 154第一百五十五章 155第一百五十六章 156第一百五十七章 157第一百五十八章 158第一百五十九章 159第一百六十章 160第一百六十一章 161第一百六十二章 162第一百六十三章 163第一百六十四章 164第一百六十五章 165第一百六十六章 166第一百六十七章 167第一百六十八章 168第一百六十九章 170第一百七十章 171第一百七十一章 172第一百七十二章 173第一百七十三章 174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179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臣(gl) 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第一百九十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二百章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百章
《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更新时间:2024-01-17 06:32:59
字数:1321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人臣(GL) !

    200【始元二年】

    陈昂并未因为回到京城而长胖,他现在依旧是一张消瘦的脸。每天他都会很早起来,喝一壶茶,比划一会儿胳膊腿,再更衣去上朝。在不上朝的日子,他比划完胳膊腿后,就开始批阅奏折,虽然他立刻组建了司礼监,但他还是习惯把所有的披红都看一遍。

    胡杨林递交的百官的呈情已经不再重要,陈昂往往是随手一放,或者半带安慰的翻一翻。胡杨林并没有刻意讨好新皇帝的想法,打心里来讲他并不想见到陈昂这个人,每天要来一次,纯粹是因为没有办法。

    陈昂埋头接过了胡杨林手上的文件目录,而并未留意这位指挥使今天没有迅速离开。

    胡杨林紧张的看着他,直到一某本奏疏被他拿在手里打开。

    陈昂吃惊的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抬起头才看到面前的胡杨林:“你怎么还在?”

    “臣,”胡杨林一时发愣,跪了下来:“臣听命。”

    “这是谁上的?”陈昂的表情恢复了平静。

    “御史给事中卫青峰,举人出身,在此之前本是云南的县令,去年才调回京城的。”

    “举人当着好好的县令,为何会调回京城?”陈昂看了胡杨林一眼。

    胡杨林没有抬头:“先帝看他是魏大人的学生,便将他调了上来。”

    “哦,”陈昂把奏折放到了一旁:“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件小事,交给刑部处理吧。”

    “皇上!”胡杨林跪在了地上:“这件事情本就莫须有,臣认为这是内事,应当由锦衣卫处理。”

    “胡大人的意思朕明白,不过既然对方是个御史,想来就不是宫里人压得住的,与其落人把柄,不如正大光明的来查,魏大人不怕查。”陈昂把奏折重新拿在手里:“去吧,亲自交给刑部,让他们查清楚。既然魏池牵扯其中,就让他回避。”

    胡杨林思考了片刻,接过了奏疏。

    “对了,”陈昂突然又开了口:“这是个大事情,你们镇抚司盯紧点,一有情况立刻来报。”

    半个时辰之后,刑部尚书郑储郑大人坐到了北镇抚司的上堂。郑储面色不善,因为近年来北镇抚司不温不火的,早就不复能把一品大员找来“喝茶”的风光了。

    胡杨林拿出那本奏疏,推到了郑储面前:“郑大人不急,请慢慢看。”

    郑储才看了一半,手便颤抖了起来:“这,这?”

    “皇上的意思是,查清楚。”胡杨林拿手指扣了扣桌面:“这件事非同小可,一定要查清楚。当然,有需要帮得上忙的地方,随时吩咐镇抚司才是。”

    郑储唯唯诺诺的点了点头,把奏疏塞进了袖子:“无论如何,请先彻查卫青峰。”

    “这个是自然。”胡杨林做了个送客的手势。

    与此同时,一群锦衣卫到了大理寺,魏池正拿着一本案卷和林宣讨论。

    “哪位是魏大人?”

    “下官就是。”魏池放下卷宗。

    “从今日起,不必再来衙门当值了,请回吧。”

    林宣要开口,魏池做了个手势:“好的。”

    大理寺的众人呆呆的看着这一幕,魏池没有任何反抗或者质疑,简单的收拾了东西,走了出去。锦衣卫的人则简单的交代了主事的几句便离开了。

    林宣拿起魏池刚才放下的卷宗,猜测了许多的可能,但没想到以为讳莫如深的事情,当天下午便满朝传开了。

    卫青峰,这位魏池在当国子监祭酒时的监生上书揭发了他的老师,罪名惊人——他质疑陈熵的死因,并将矛头直指魏池。

    对于陈熵的死,许多人当然心存怀疑,特别是陈昂继位后,曾经理不透的头绪仿佛连成了一张可以解读的网。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魏池和陈昂的交情,细细想来,如此皆有可能。不是没有人怀疑过魏池,只是这一切迷雾太深,看不透的太多。

    卫青峰找到的证据颇为令人寻味,他在魏池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张信封,这张信封的地址正好写的是陈昂所在之地。大家当然都还记得陈鍄把陈昂贬到了哪里,魏池并不是贵州人,没听说他有任何亲眷在贵州,如果不是要写给陈昂,那他要写给谁?他和一位被贬黜的藩王联系,是要表达怎样的信息?

    虽然陈昂已经坐稳皇位,陈熵早已是明日黄花,但这件事关乎弑君之罪,满朝顿时哗然。

    陈昂的态度倒没有暧昧不清,整件事情并没有交由锦衣卫,而直接交给了刑部,看来是要撇清关系,让大家放心的查,甚至由周阁老出来发话,表示绝不干预此事,全权由内阁代理。

    林宣从衙门到家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早已知道了,林家有些长辈虽然和魏池有些书画上的来往,但官场上的几位都不是太看得上他,特别是林孝一脉更是言辞之间有些想要落井下石的意思,林宣听着他们的问话便有些心烦。

    “晚辈认为这件事情还不宜太过喧哗,毕竟只是一个信封,算作存疑就得作罢。如果真是魏大人所为,那么是用何方法作案的?这个要从何查起?开棺验尸?谁敢?谁愿?”

    “这是弑君的大案,何为太多喧哗??”说话的是林孝的儿子,如今任职鸿胪寺:“就是存疑就够了,要彻查案件,谁敢不开棺验尸?”

    “晚辈有一事不明,”林宣耐着性子:“如今天下已定,做这些猜测有何意义?”

    “天下已定?”有人便冷笑了:“你的意思是这天下已经定了是姓魏的了?那如今不能扳倒他,要等他翅膀长硬了真把我们都一起做了?”

    林宣叹了一口气:“此言差矣,如果魏大人真有这个心,那他不止和当今皇上有私交,他更是先皇的老师!晚辈认为他若真有不臣之心,何必不学做曹操?犯了如此大险,要谋得的就是现在的局势?”

    你们想证明什么?证明魏池是燕王的死士?宁可背上弑君之罪都要帮燕王上位?

    你们想证明什么?证明燕王为了上位宁可弑君?

    屋内的几个人沉默了。

    “魏大人不是这样的人,”林宣恭敬的抱了一个拳:“各位长辈请想一想,魏大人学子出身,并非三六九教的人,他要如何才能在宫禁之中谋杀皇帝?如果真的拥护朝中的言官要求开棺验尸,验不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又当如何?言官要求彻查可以是是为了公平道义,我们林家如果要求,那就是与皇上对着干,这对林家有何好处?”

    “如果没有铁证,他自己的学生为何要揭发他?”林孝的儿子还不死心。

    “谁知道呢?”林宣冷冷的摇摇头:“与其争做先锋,不若相时而动,如真的查出了些有用的事情,咱们林家再动不迟。”

    至少先看看秦王和王家有何动静才是啊!林宣内心有些无奈,林孝一家似乎将自家的落魄全权归罪到了魏池头上,这是因为惹不起内阁?还是真认为魏池是未来最大的敌人?

    谁知道呢?

    激愤的群臣几乎都和林家一样,抓住了这个信封的线索紧紧不放,但真做司法的人却和林宣一样态度保守。郑储郑大人显然要归为不喜欢魏池的一派,当年江南弊案的事情他还没忘呢,但回归现实,他作为刑部的人可不能起哄,他要拿出真凭实据才行。

    而且他所处的位置比林家艰难多了。他当然想明白了林宣想的那些,如今查不出还好,若真的查出来些不该看到的,自己要怎样做?审秦王还是审,审皇上?

    郑储愁白了头发。

    第二天恰逢朝会,郑储当朝要求三司会审,既然魏池已经回避了,陈鍄答应了郑储的要求,即日开始三司会审。

    审谁?

    还不能审魏池,因为一个空信封证明不了问题,更何况按照卫青峰的说法,收信的人是皇上,要审魏池那还不得把皇上一起抓来审?

    使不得,那只能审卫青峰了。

    为了公正起见,御史台的所有给事中全都到场旁听。

    郑储左思右想,觉得比当年的弊案还令人为难,对于卫青峰,他略知一二,这个人可比当年的徐汝能难缠多了。

    卫青峰的科考成绩并不好,他在贡院读了贡生便到京外去做县令了,说起来这一切还得感谢魏池,若不是有魏池这个老师,不知道他哪年才能轮的上做官呢。虽说他科考成绩一般,但做县令还真是做的不错,在当地颇有了一番名望,不过他真的出名却是因为周文元的孙子,这位孙子和周文元的儿子可大为不同,算是一顶一的纨绔子弟,游玩路过卫青峰所在的县,因为点小事杖打了个衙门的小吏而被卫青峰强行押到了大堂上。这位周公子并没有功名,而且他竟然殴打了朝廷官吏!依照齐律,应杖打三十!

    可这并非是普通的“周公子”,谁会和他较劲呢?偏卫青峰就不认这个理,愣是冲破了省里人的阻拦,把周公子结结实实的打了一顿。

    为此周文元并没有真的生气,他虽然心疼孙子,但还是被这个人的耿直打动了。专门向省里的学生打了招呼,让不要为难卫青峰。周文元这么多年来整了不少的人,但官品还是有的,许多为卫青峰捏了一把汗的清流们都松了一口气。卫青峰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感谢或要亲近周阁老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的干着他自己的活,谁都不愿搭理。

    京城保卫战后,魏池把他调回了京城,在魏池因为奏疏被众人攻击的时候,这个卫青峰倒是站出来为他老师说了不少的话,这一次的事件估计别说魏池想不到,论谁都想不到。

    大堂里的官员们议论纷纷,屋顶发出了嗡嗡的响声,郑储清了清思路,拍了拍惊堂木:“带卫青峰上来。”

    官吏的传话声盖过了大家的议论,大堂终于逐渐安静了,所有人都伸长脖子瞧着门口,想见见卫青峰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黑且瘦的中年人表情淡然的走了进来:“臣参见郑大人。”

    郑储指了指放在正中的条凳:“卫大人请坐。”

    卫青峰行了一个礼,坐了下来。

    “这是你呈给皇上的奏疏,你看还有要改的么?”

    卫青峰摇摇头。

    “给大家传阅。”郑储把卫青峰递给皇上的那封奏疏交给文书,文书将它放在屋中桌案上,在堂的官员逐一过来观看。

    众人都听说了一二,但还没见过这道奏疏,还是一一过来仔细看了。众人落座之后,郑储表示开审。

    “卫青峰,昨天我已经问过你的话了,今天是三法司会审,我希望你能一一如实回答。”

    “请问。”

    “在这封奏疏里,你揭发大理寺官员魏池有谋害先皇之嫌疑,你有何证据。”

    “回大人的话,先皇年少力壮却突然病逝,下官认为朝中不止在下,怕是许多人都对此存疑。魏大人是先皇唯一的近臣,如果先皇并非病逝,那么他理应成为怀疑的对象。下官是魏大人的学生,得以进入魏宅借阅书籍,只是偶然,在借阅书籍时发现了一枚空信封,信封的地名却是黔南,关于此事,下官亲自和魏大人对过峙,魏大人虽然未承认任何问题,但也说不清为何会有这样一个信封,所以下官认为这件事情必须要呈报皇上。”

    郑储向文书示意,文书将那个信封展示了一番,同样放在了案桌之上。

    许多和魏池有过来往的人都能一眼认出来,这显然是魏大人的字。

    郑储知道真正的考验开始了,他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件事情扯到皇上那里去:“案件要讲证据,讲实情,单凭一个信封,很难说明问题。你还有别的证据没有?”

    “没有。”

    众人的目光转向卫青峰,然后又转回郑储,等待他的再次发话。

    郑储回头看着周文元,周文元没有理他,郑储只好硬着头皮转过头:“没有证据不能定案的。”

    话才出口,堂下果然议论了起来。

    卫青峰站了起来:“下官认为,此刻魏大人理应到场,有些问题需要他做个解答。”

    堂下得议论声更大了。

    卫青峰深吸了一口气:“下官知道,大家一定是质疑我作为魏大人的学生,竟然上了这样的折子,是不是受人指使,是不是忘恩负义。下官也知道,大家都一定认为天下终于太平,为何我要掀起这样的大浪,这会对谁有好处,我是不是沽名钓誉。”

    迎上了周文元的眼睛,卫青峰提高了音调:“下官不是忘恩负义,下官也不是沽名钓誉,下官想问各位一句,如果是百姓家的孩子,被人陷害致死,他的父母能不能为他讨一个公道?难道因为先皇是皇上,所以就该让他走得不明不白?是因为他的父母具不在了?还是因为要保住天下太平?!大家就可以不闻不问?下官只想说一句,如果真的是魏大人所为,他就是长害幼!师杀徒!臣弑君!如果这样都能顺理成章的一笔带过,这世道还有没有天良!先皇在京城有难之时未曾抛弃臣民,现在臣民就要如此理所当然的抛弃他么?!”

    “卫大人请冷静!”周文元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

    “下官没有不冷静,”卫青峰并没有被内阁首辅吓退:“下官希望朝廷彻查此事,如果是下官不对,下官愿意承担一切责任!下官要求彻查!”

    周文元放低了态度:“卫大人,没有任何人说不彻查。只是你要明白,任何案件不能依照情绪定案,你也读齐律,应该知道,定案是要讲证据的。”

    “魏大人说不清楚为何会有这样一个信封!”卫青峰再次提高了音调:“为何不带他到大堂上来问话!”

    周文元一听到信封就头疼:“仅仅因为一个信封就要把魏大人抓过来问话?”

    “真是异想天开!”郑储突然拍案而起:“你的意思是,还需要把当今皇上带过来问话?”

    周文元惊讶的在卫青峰眼中看到一丝狠绝的光。

    “好了!今天先退堂!”周文元猛地敲了一下惊堂木。

    “退堂!”

    魏池为了回避此事,暂时赋闲在家,天气已经不再寒冷,心却阴冷得吓人。自那一日卫青峰找他对峙之后,两人再未见过面,而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啊。

    魏池坐在亭子里,看着池塘里微起的涟漪,“风雨亭”,说好的“风雨停”啊。

    多久了?认识卫青峰?

    现在感到如此陌生,但又觉得这才是他,才是那个自己认识的他。

    “是你做的么?为什么?为什么?”

    卫青峰那天的咆哮依旧在耳边,自己从未见过他如此面目。

    “他是你的君父!”

    过了许久,自己冷冷的说:“我没有。”

    “那为何会有这个信封!老师,为何你会写这样的信封!你为何会写信给燕王!为何先皇刚好驾崩燕王就能出现在京城!”

    “我没有。”

    过了许久,自己只有这句话。

    “为什么……”

    “我没有,我说了!我没有!!”

    魏池猛地从梦魇中醒来,春末的阳光透过树枝洒在脸上如寒泉一般。

    过了四月,暗夜将不再漫长,活,希望,烂漫的花朵变为果实,京城的繁华再度灯火通明,而我们却将转身远去?就像这是一个浮华虚妄的梦境?

    陈……熵?

    你能听到我的声音么?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