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9:52
字数:1152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

    大周广顺三年正月末,青冈峡。

    经过短暂休整,韩奕以追击叛逆为名,率蕃汉万余联军,自庆州出发越子午岭北段,溯豹川,经东谷寨、通塞堡,绕过秦汉时代遗留下来的破败长城,折向环州北之木瓜堡、归德堡,突然出现在青岗峡正南方向。

    对于农耕民族而言,一旦发起军事行动,一定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否则往往是未战先溃。但对于被新任命为陕西诸道蕃汉兵马都部署的韩奕而言,这条准则并不适用于他麾下的兵马,部下每个士卒,无论是蕃兵还是汉兵,只带了七天的干粮,和一些随军仆役赶着的膨和辎重,补给大半全靠沿途虏获以及诸部主动或被动的贡献。

    对付蕃人,那就用蕃人的方式。

    来自各个投靠官府部落的蕃兵,被韩奕特意打乱混编,不让来自同部落的蕃兵抱成团,杂以汉族兵勇,以十人小队为最小作战单位,设十夫长一人,十个十人队即为一百人队,设百夫长一名,以此类推,设有千夫长十五名,万夫长三名,实际每个作战单位还有数量不等的由韩奕直接任命的副将、佐官、押官等职,其中一些军官还正儿八经地兼有朝廷正式授予的散官、勋职,以作笼络之用。

    除了千夫长和万夫长由韩奕与主要参战部落协商确定外,其他首领均由蕃汉惯于征杀骑射娴熟之辈担任,另外还设立了人数不等的斥候、奇兵、跳荡、决战。

    因为是混编,各部凡有战斗死伤,一般也是各个部落都有死伤,凡有斩获,一律交公,一部分直接奖励有功之人,其余按照各部落出兵比例分配♀样一来,就做到了利益均沾损失共摊,参战部落无论大小。对些无不心服口服,没有比这种方式更易让人接受了,一旦加入这支联军。军法最大,韩奕也因此更容易掌握这支军队。

    韩奕甚至鼓励部下们结队烧杀抢掠,获取一切可以代表财富的东西,被他鼓动起来的兵马”红了眼,一路上凡是稍有反抗的部落,无不遭到灭族。

    拓跋雄、罔罗等人,已经追悔莫及,自从因为仇恨还有贪婪上了韩奕这条“贼船”。只能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因为他们已经杀了太多的蕃人,得罪了太多的蕃部。巨额的财富已经晃花了他们的双眼,族人已经不满足于靠正常的生产积累财富。

    青冈峡在环州通远县北两百里,因青冈岭而得名,乃是横山中一道著名峡口,是通往灵州的一条大道,也可由此通往横山北的乌、白盐池。也是一条重要的商道♀条路一般称为灵武道、灵盐路。

    无论是环州,还是庆州,想越过横山山脉,南下或北上的道路其实有许多条,横山南麓几乎所有的支流河谷既是商旅通道,也是重要的军事孔道′合高峻复杂的地形和无数大小部落杂居的复杂地区形势,因此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让汉家军事将领们头疼的地方。一旦中央朝廷的力量虚弱,无法做到有效管控♀里就成为蕃部发展坐大的绝佳之地,譬如党项人的崛起。

    庆州是大周重要的食盐集散地,这里虽然也产少量食盐,但由朝廷垄断专卖的精细上等食盐其实却是产自横山以北的盐州,历史上吐蕃人崛起时,势力一度膨涨并与唐朝为争夺盐州屡次发生激战,白居易之《城盐州》诗即是一篇反映唐军保卫盐州的佳作。

    唐朝的背影已经远去,它的衰落和吐蕃的强大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沙陀人被吐蕃人驱赶着在此处流下血泪,一部分吐谷浑人也不得不东迁路过,就连吐蕃人自己,也同样因为衰落内乱一些部落散乱在此,同样曾遭吐蕃人压迫东迁的党项人倒是在横山内外开枝散叶日见强大了。西北诸羌的子孙们都杂居在青湟、横山、陇山一带,各方势力交混在一起,让这里的形势错综复杂。

    韩奕进军的目的地是盐州。尽管盐州仍在大周朝的掌握之中,但盐州已经衰败废州,只设了一个五原县,暂隶环州,那里出产的优质食盐还在通过其他孔道南运,如果任凭蕃人在此蕃息生长,总有一天盐州将会失去,更重要的是大周的势力将无法越过横山去。

    城盐州,盐城未成天子忧。白居易对曾遭吐蕃人血洗过的盐州作如此感叹。

    如今盐州虽然破败,但大周天子郭威很显然不会坐视盐州继续破败下去♀就是韩奕率兵兵临青冈峡的原因之一。而韩奕考虑的更多的是控制青冈峡,甚至整个横山山脉,将党项人势力扼杀在发展之初,让大周的军力借此可以投射到更远的地方。

    韩奕目标很是远大,但他知道这在朝中守旧的大臣们看来,在朝廷还面临四方大国威胁的情况下,西北蕃部不过是芥藓之疾,万一要是弄成了大乱子就是件大祸事。所以韩奕在横山的行动都是掩盖在保持盐道稳定国朝盐利的幌子下展开的。

    一支吐蕃部落盘踞在青冈峡附近,远远的可以看到吐蕃人升起的炊烟÷蕃人的部落颇大,他们白色的帐篷在晨光中发着亮光,仿佛在向人招手。

    看着吐蕃人聚居的地方,有人看到了军功,有人看到了财富,而有的人目光已经越过青冈峡,看的更远,比如为万夫长之一的罔罗仿佛看到了成群的膨还有财富、女人、奴隶,他急不可耐地请命道:

    “侯爷,咱们径直杀过去吧!用我的人马,我敢保证,一个冲刺就可以将吐蕃战士杀个精光!”

    韩奕笑了笑,挥舞着马鞭道:“全军驻扎下来,照老规矩办,派出使者。”

    罔罗虽然性急,但不敢违抗韩奕的军令№为万夫长,罔罗其实和拓跋雄一样只能掌管四千兵马,另一个万夫长是李处耘,也同样握有四千人马,剩下的三千人马则为中军,由韩奕亲自掌管。全部由汉家精锐组成,韩奕当然不会让蕃人来保卫自己的安全。

    强大军队的光临,反应过来的吐蕃人大惊失色。他们仓皇地组织族中男子,仓促地建立起一道防线。但联军早已经悄悄地占领东西两边的高冈,刀箭如林直指苍天,下面就是一马平川。韩奕满意地看着蕃汉联军士卒庄严肃穆表情。

    麾下这支“杂牌军”在韩奕、李处耘等人的调教下,终于有了一些令行禁止的龙马气象,要知道让蕃人们听得懂号令分得清左右也不是件容易事。

    “白千夫长,你看吐蕃人会如何对待我的使者?”韩奕问身边的白如虎。

    白如虎是吐谷浑人,生在河东绛州。当年被韩奕收服,阴差阳错地成了官军,本来在镇北军向训麾下干的好好的,结果一纸调令到了这千里之外的横山脚上,成了韩奕中军的一名千夫长,颇受韩奕器重。

    “属下以为,吐蕃人或战或降或逃,或犹豫。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白如虎恭敬地答道。

    “侯爷,据我所知,这支吐蕃人实力不小,这支部落的名字叫大虫,据说他们的祖先曾有赤拳捕杀大虫之力,所以这支部落便以大虫为姓∽领名叫大虫罗支,族中有各家。不下三千帐。”拓跋雄道。

    “三千帐?”白如虎沉声说道,“那以举族之力拼命÷是能组成五六千能战之士,这倒是不容小觑。”

    “拓跋兄,对大虫罗支很熟悉?”韩奕问道。

    “我跟他没有见过面,但族人与他做过一些交易。听说大虫族人占据着青冈峡,经商的回鹘人经过他们的地盘,无不受尽盘剥,稍有不从,便是人货尽失。”拓跋雄微微脸红,“我们看中他手中的回鹘货物,便遣人与他交易,再贩卖至庆州城,赚点辛苦钱,侯爷,你懂的……”

    “呵呵。怪不得拓跋兄弟家大业大,好生兴旺,原来如此好算计!”罔罗揶揄道,倒是有些羡慕。

    能坐在这帅帐之中,除了李处耘部并未随大军同行另有他命和汉族出身的千夫长外,大多数是担任万夫长、千夫长的蕃人首领。韩奕对拓跋雄以往的销赃业绩不置可否,他问众人道:

    “诸位想不想发财?”

    “怎么个发财法?”众人好歹也是一族酋长、首领,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随军出征,不都是为了发财吗,但听韩奕郑重问起,都意识到韩奕又有什么新花样。

    “占领我们可以占领的要害之地,让西州回鹘、仲云、于阗以及更远的葛逻禄、九姓乌护人的商人们,通行无阻,来与我们做交易。”韩奕说道。

    “甚么?”

    众人一时迷糊了,真是异想天开。

    这倒不是韩奕异想天开,原因是自怛罗斯之战及后来的安史之乱,唐帝国失去了安西、北庭及河西,中原王朝再也无力染指西域,商道也因为大小势力占据,各个势力相互攻杀,让在东西方间行商成了一条充满风险回报率不高的事业。虽然在大周以及前几个短暂王朝,西域偶有朝贡,但大多是离着比较近的甘州回鹘人的朝贡,来自西北边关的商税则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韩奕倒是有个大计划,如果能将陇山、横山以至青唐的蕃部势力收服,重开西域商道倒并非不是不可以实现的。既然朝廷眼下不指望收到来自西域的一文钱商税,为什么就不能以此为契机和利诱,将西北蕃部势力来个较为彻底的洗牌。如果能办成,朝廷不仅能将蕃部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还能藉此获得可见的收益。

    这个前所未有的计划让众人目瞪口呆,拓跋雄难以置信,问道:

    “不知朝廷的是何主张?就怕朝廷不许。”

    “呵呵,事在人为嘛。”韩奕暗骂,表面仍道,“陛下授我全权处理陕西事宜,有钱大家赚,何乐而不为?”

    “哈哈,我早说嘛,跟着侯爷干有钱途!”拓跋雄人笑道。

    斥侯营指挥使丁大郎疾步走入大帐:“禀侯爷,吐蕃人派人使者交涉。”

    自从清风寨迟滞野鸡族战士有功,丁大郎立刻做上了都头,恰逢韩奕整编蕃汉兵马极需有才干的汉家兵将,丁大郎摇身一变。又升了一级,手下掌管着三百人的斥侯营。

    “让使者进来回话!”韩奕沉声命道。

    “是!”丁大郎领命出帐。

    时间不大,吐蕃使者走了进来。见韩奕坐在正中间,躬身行了一礼道,在满帐重压的目光之下,努力做出一番不卑不亢的姿态来:

    “尊贵的将军。我家主人遣我来问,为何将刀箭对着我们?他本已备好美酒佳肴,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使者不必多言,我们只是沿着叛逆的足迹而来,听说我的敌人野鸡族的勇士诺阿和他的随从。被贵部收留,所以我等特来寻找而已,只要贵族长将叛逆交出来,我们自然会退走。”韩奕答道。

    “这位将军的话太欺人,名叫诺阿的,我们从未听说过,我们也从不收留外人,请将军到别处找去。”使者愤然道。

    “或许叛逆被你们族人藏起来。也说不定呢。依我看,定是你们族长被族人蒙蔽了者不如转告罗支族长,请他安坐帐中,我们自己前去他族中寻找叛逆,为他洗刷嫌疑。至于报酬甚么的,就不要了。”

    “你……”使者被激怒了。韩奕摆明是挑衅。将他彻底无视了。

    帐中之人看着使者愤怒的跳脚样子,都笑了起来∧中却都想到幸亏自己不是韩奕的敌人,否则单这份歪理都能让人吐血。

    “将军好说辞。不过我们大虫族并非小族,即便拼上性命,也要断了将军一臂。不过,我们族长遣我来还有更重要的事,只不过想跟将军做场交易而已。”使者努力压住胸中的怒火。

    “交易?”韩奕失笑,“罗支族长想向我投降吗?我倒愿意分他一杯羹!”

    “投降?我们大虫族不知道何为投降。我们族长说,他手中有一人,乃是你们皇帝任命的节度使,眼下正在我们族中做客,不知将军是否感兴趣?”

    使者话音未落,举坐皆惊。

    “是谁?”韩奕沉声问道。

    使者找回了底气,挺胸说道:“他自称是河西节度使,姓申。”

    “原来是他!”韩奕哑然。

    河西节度使申师厚,无名之辈,此人韩奕虽然不认识,但亦有所耳闻。

    当初凉州人向大周朝廷请帅,凉州在中原人看来不过是蛮荒之地,又地处杂胡包围之地,朝廷势力对它鞭长莫及,一旦有事性命不保,故而无人肯去那里做一镇节度使。

    朝廷无奈只好张榜寻贤,结果三个月无人敢毛遂自荐£师厚此人正好在王峻地位尚卑时有些交情,见王峻富贵了,便厚着脸皮向王峻求官,王峻被他弄烦了,便借机将申师厚荐做了河西节度使£师厚只知道节度使的风光,却不知道河西节度使难做,兴冲冲地去做了河西节度使。

    申师厚无才无德,等到了凉州,他只知道搜刮钱财,没有必要的安抚手段,不仅胡人恨他,就连当地汉人也恨他,众叛亲离之下,申师厚性命受到威胁,他无奈之下,只好丢下职事,带着细软连夜逃离凉州,却不料被大虫族劫个正着。

    韩奕一时沉默,他寻思着是否把申师厚当作一个死人,因为他不想被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要挟。

    帐下一人快步走到韩奕身边,姓宋名琪字叔宝的,原是京中右羽林统军赵匡赞的幕僚,朝廷平兖州之乱,韩奕奉命充任水陆转运使,宋琪因通过赵匡赞献入边刍粟之策被韩奕惦记上,此番用事陕西,身边缺少幕僚,韩奕便聘他做了随军掌书记,随军参谋计划。那赵匡赞也痛快地卖韩奕一个人情。

    宋琪在韩奕耳边低声说道:

    “侯爷,申师厚死不足惜,不过一小人耳!但他擅自弃镇遣回,乃是大罪,应当交由朝廷公开问罪,昭告天下,须知保举他的那位大人物也脱不了干系,不如……”。。

    ---------

    &gt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