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跃马回明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奉集堡 第二章 总兵 第三章 夜不收 第四章 三箭 第五章 伍长 第六章 打服 第七章 王大人屯 第八章 伏击 第九章 冲锋 第十章 斩首 第十一章 收获 第十二章 夸功 第十三章 治伤 第十四章 秀才 第十五章 进步 第十六章 密议 第十七章 经略至 第十八章 升把总 第十九章 下一步 第二十章 往辽阳 第二十一章 相遇 第二十二章 小人 第二十三章 痛殴 第二十四章 展现 第二十五章 如愿 第二十六章 温情 第二十七章 领甲 第二十八章 一巴掌 第二十九章 登高 第三十章 分裂 第三十一章 开销 第三十二章 大杂烩 第三十三章 打算 第三十四章 夜会 第三十五章 计较 第三十六章 向火 第三十七章 祠堂血夜 第三十八章 收获 第三十九章 归程 第四十章 消息 第四十一章 女真都城 第四十二章 汗城 第四十三章 内争 第四十四章 细作 第四十五章 冲突 第四十六章 突如其来 第四十七章 决绝 第四十八章 行军 第四十九章 尖哨战 第五十章 动员 第五十一章 布阵 第五十二章 对冲 第五十三章 交错 第五十四章 溃逃 第五十五章 点检 第五十六章 声名鹊起 第五十七章 年前 第五十八章 未来 第五十九章 拜年 第六十章 党争 第六十一章 城中 第六十二章 入室 第六十三章 说兴替 第六十四章 新兵 第六十五章 讲授 第六十六章 潜藏 第六十七章 连环 第六十八章 班次 第六十九章 青烟 第七十章 官心 第七十一章 各处 第七十二章 暗流 第七十三章 巷口 第七十四章 必杀 第七十五章 隔世 第七十六章 毛府 第七十七章 欲封侯 第七十八章 击掌 第七十九章 逃窜 第八十章 出城 第八十一章 顶撞 第八十二章 南军至 第八十三章 听说 第八十四章 同饮 第八十五章 同行 第八十六章 新屋 第八十七章 入沈 第八十八章 贺府 第八十九章 失望 第九十章 祖孙 第九十一章 烟尘 第九十二章 送别 第九十三章 出城 第九十四章 军帐 第九十五章 城下 第九十六章 将军如虎 第九十七章 箭雨 第九十八章 崩盘 第九十九章 北军 第一百章 动员 第一百零一章 重骑 第一百零二章 退却 第一百零三章 暂休 第一百零四章 震怒 第一百零五章 全力 第一百零六章 苦斗 第一百零七章 阵列 第一百零八章 饥饿 第一百零九章 惶惑 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临阵 target=_blank第一百一十一章 临阵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三章 说兴替
《跃马回明》
作者:淡墨青衫
更新时间:2024-01-16 01:00:38
字数:531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跃马回明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跃马回明》更多支持!

    这姓宁的还真是博闻强记,而且所说也确是事实,努儿哈赤称汗立国没几年,但早二十年前就已经自称建州国主或是女真国主,与朝鲜的文书往来足可证明这一点,大明这边不是聋子瞎子,当然也知道努儿哈赤这般自称,建州渐渐势大,形同自立,明朝的地方官也曾经发出过警告,不过万历怠政,李成梁一心扶持努儿哈赤当自己在女真那边的打手,后来发觉势大难制已经晚了,李成梁的应对就是放弃边墙外的宽甸各堡,全面退缩,不给努儿哈赤动手生事的机会,怎奈实力一强,七大恨那些狗屁不通的理由仍然可以拿出来用,势力大就是不讲理,你能怎样?

    姓宁的又傲然分析道:“大辽也曾是大唐的羁縻部落,后来怎样,和大宋是兄弟之国,前朝大金也是在辽东兴起,灭辽伐宋,淹有中国,和大宋是叔侄之国,今观建州所立金国,未必将来就不能成一大国,当然,我大明国力远在其之上,我还是不看好这努儿哈赤。頂點小說,”

    韩旭静静的道:“那么华夷之分如何?”

    “以夏入夷则夷,以夷入夏则夏。”姓宁的一脸鄙夷道:“古人都知变通,韩大人连这道理也不知道么?朝代兴亡更迭是常有之事,难道北魏北周便不是正朔?巍巍大元,疆域万里,难道不是我华夏诸朝?”

    “暴元拿汉人当三等四等人,肆意杀害,掠我华夏财富,毁我文明,那老奴纵兵杀掠,难道宁先生不知道么?”

    “暴元不道,我皇明更替之,而兵凶战危,常有之事。”

    “看来先生自忖有脱困解难之道,对旁人生死是无所谓了。”

    “韩大人说笑了,在下只是陈述见解,不是凡事非引上自己身上。况且兵凶战危之时,保住自己和家人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宁先生的意思是不妨投降归顺,那就保命了。”

    “学生并无此意思,韩大人莫要曲解了。”

    这时旁人都听出两人动了意气,蒋朝宾一脸复杂,却也不好说什么。

    正常的大明士绅读书人在此时肯定是鄙夷后金这种蛮夷部落建立的小国,而且正常思维也会痛恨烧杀抢掠的女真八旗兵,但眼前姓宁的是亲友,而且所说的话在读书人听来也是正道,只要蛮夷一方能“入夏为诸夏”,遵守儒教规范,那么朝代更迭也是常有的事,坦白说韩旭进来之前众人谈论的正是大明的气数,各人都是饱学之士,大明现在朝局混乱,内困于皇帝和权阉,外有北虏和东虏为祸,要紧的是年年有灾异,这在蒋朝宾等人看来是天人感应的明显征兆,只是大家还弄不清楚,一般王朝由治而乱到最终覆亡都有时间,大明究竟是很快会亡国,还是会大乱之后,又复有短暂的中兴吊命?对王朝来说几十年近百年匆匆而过,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时光和几代人的命运沉浮,谈论这些,各人也是各抒意见,说的正是热闹时韩旭过来了,现在又起争执,各人心中不免都有些鄙夷,谈论政治果然还是得和读书人谈,眼前这武夫还是只管去马上厮杀最好。

    “好吧,在下要离开这里,敢问宁先生大名。”韩旭站起身来。

    姓宁的有些惶恐,不过还是答道:“学生宁完我,韩大人请了。”

    韩旭知道此时的人很少家国之念,普通百姓只关注自己的家族和田地的收成,读书人也没有国家的观念,只有朝代兴替,一直到近代中国才有国家民族的完整概念,也就是那时起,想侵略中国,完成朝代更替才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的大明山东的人不会关心山西人的生死存亡,济南府的人不会去管保定府那边的情形,由大推小,小到村落和宗族,不是本族的就不会去管,整个国家虽大,却完全没有形成凝聚力,北方人在被屠杀时,江南那边歌舞升平,等北方平顺时,江南人的反抗自又徒劳无功,后人总是奇怪,为什么庞大的明朝亿万人口会被六万丁口的野蛮民族征服,其实大而无当的国家反不及对方能上下合力,大明内斗内耗,被人以汉制汉,自诩文明的民族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不要说国家和文明,连最基本的礼仪服饰发型都没保住,还妄谈什么以夏变夷,谈什么融合同化,拜托,那是你被人家屠杀过后的降服,别人只是取你民族中利于统治的学说,用来控制大而温顺的羊群,这般就算同化,那么这同化也太可笑了些。

    韩旭站起身来,静静看了宁完我一阵,他身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杀气,韩旭已经上过战场多次,兵凶战危,生死之间俱经历过,身上自有一股常人没有的气息,宁完我被他这么一看,不自禁有些慌乱,但一直以来对武人的优越感撑住了他,他坐在椅中,仍是能与韩旭对视着。

    “韩大人,”蒋朝宾有些艰难的道:“我等只是随口议论,并无实指,其实东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等都痛恨非常,没有人会想着叛离大明去投虏。”

    韩旭对蒋朝宾笑笑,说道:“蒋先生说的是,不过在下心中始终有一些难改的定见,皆因我亲眼见过屠杀,看到我大明子民被杀害,老人和孩子的尸身填满沟渠,妇人被**,被抢走当猪狗一般用绳索牵走贩卖,侥幸未死者被当奴隶使唤,这些是我亲眼所见的血泪,诸君这般的读书人根本形容不出,亦记录不下,所以凡如宁先生这般说话者便是我辈武人之仇敌,若在战场上,适才我已经抽刀,一刀斩下他的人头!”

    韩旭的话,铿锵有声,杀气有若实质,蓬勃而出!

    宁完我终撑不住,两手一撑,自椅中站了起来。

    蒋朝宾也有些惶恐,韩旭一般震住了他,他慌张道:“请韩大人莫要动粗,宁小友也是我辽阳城中知名的人物,和寒家也有姻亲关系,我等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韩旭哈哈一笑,手按腰刀,昂然向外,边走边道:“宁完我,小人,呸!”

    众人为他气势所摄,一时竟无人出声反驳,纵是被韩旭喝骂的宁完我也是面色惨白,跌坐椅中,良久不敢出声。

    蒋朝宾看着韩旭背影,只觉脑中涌出许多古人夸赞豪杰之士的词汇来,他对宁完我的一些说法也不赞同,最少蒋朝宾也痛恨东虏杀掠之事,对汉人中与之合作的也十分鄙夷,但他顾虑亲戚关系,而且也不好当众夸赞一个武人,最终这些话涌到嘴边,却是始终没有说出口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