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圣天子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本书 上架感言 第一章 劫后方知越千年 第二章 公侯高门一庶子 (一) 第三章 公侯高门一庶子 (二) 第四章 公侯高门一庶子 (三) 第五章 驿路之上起绮思 第六章 把臂同游瞿石亭 第七章 巧得仙缘立大道 (一) 第八章 巧得仙缘立大道 (二) 第九章 巧得仙缘立大道 (三) 第十章 红尘世俗修大道 (上) 第十一章 红尘世俗修大道 (下) 第十二章 大道显化成系统 (上) 第十三章 大道显化成系统 (下) 第十四章 大厦将倾独力撑 (一) 第十五章 大厦将倾独力撑 (二) 第十六章 大厦将倾独力撑 (三) 第十七章 大厦将倾独力撑 (四) 第十八章 大厦将倾独力撑 (五) 第十九章 世易时移旧恨消 第二十章 危难时刻承重担 (一) 第二十一章 危难时刻承重担 (二) 第二十二章 危难时刻承重担 (三) 第二十三章 符家有女名凤凰 第二十四章 真龙面前化蛟龙 (一) 第二十五章 真龙面前化蛟龙 (二) 第二十六章 真龙面前化蛟龙 (三) 第二十七章 真龙面前化蛟龙 (四) 第二十八章 被翻红浪春情浓 (一) 第二十九章 被翻红浪春情浓 (二) 第三十章 被翻红浪春情浓 (三) 第三十一章 皇城深宫见贵人 (上) 第三十二章 皇城深宫见贵人 (下) 第三十三章 听松轩中洛京对 (上) 第三十四章 听松轩中洛京对 (下) 第三十五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 (上) 第三十六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 (下) 第三十七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一) 第三十八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二) 第三十九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三) 第四十章 墙里秋千墙外道 (上) 第四十一章 墙里秋千墙外道 (下) 第四十二章 邀月楼上三雄会 (上) 第四十三章 邀月楼上三雄会 (下) 第四十四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 (一) 第四十五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 (二) 第四十六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 (三) 第四十七章 世事纷杂人心易 (一) 第四十八章 世事纷杂人心易 (二) 第四十九章 一吻定情婀娜泪 第五十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一) 第五十一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二) 第五十二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三) 第五十三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四) 第五十四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五) 第五十五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六) 第五十六章 天材地宝木中藏 (七) 第五十七章 初成君主求贤策 第五十八章 四方豪杰纷纷应 (一) 第五十九章 四方豪杰纷纷应 (二) 第六十章 四方豪杰纷纷应(三) 第六十一章 四方豪杰纷纷应 (四) 第六十二章 欲收卒心破万难 (一) 第六十三章 欲收卒心破万难 (二) 第六十四章 欲收卒心破万难 (三) 第六十五章 欲收卒心破万难 (四) 第六十六章 欲收卒心破万难 (五) 第六十七章 治兵振旅锐气足 (一) 第六十八章 治兵振旅锐气足 (二) 第六十九章 治兵振旅锐气足 (三) 第七十章 大唐公主李无忧 (上) 第七十一章 大唐公主李无忧 (下) 第七十二章 着书立说为教化 (上) 第七十三章 着书立说为教化 (下) 第一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一) 第二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二) 第三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三) 第四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四) 第五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五) 第六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六) 第七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七) 第八章 守王夜宴长乐坊 (八) 第九章 周郎胸中有成竹 (一) 第十章 周郎胸中有成竹 (二) 第十一章 周郎胸中有成竹 (三) 第十二章 乱世英雄自相惜 (一) 第十三章 乱世英雄自相惜 (二) 第十四章 乱世英雄自相惜 (三) 第十五章 乱世英雄自相惜 (四) 第十六章 徘徊不定两相难 (一) 第十七章 徘徊不定两相难 (二) 第十八章 才辩无双诸葛羽 (一) 第十九章 才辩无双诸葛羽 (二) 第二十章 才辩无双诸葛羽 (三) 第二十一章 盖棺入土方为安 (一) 第二十二章 盖棺入土方为安 (二) 第二十三章 夜半灯前定妙计(一) 第二十四章 夜半灯前定妙计 (二) 第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计无遗 (一) 第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计无遗 (二) 第二十七章 釜底抽薪计无遗 (三) 第二十八章 一出新戏一口血 (一) 第二十九章 一出新戏一口血 (二) 第三十章 美人军师符凤凰 第三十一章 烈士英名垂千古 (一) 第三十二章 烈士英名垂千古 (二) 第三十三章 夜半帛书起惊魂 (一) 第三十四章 夜半帛书起惊魂 (二) 第三十五章 苦尽甘来收获丰 (一) 第三十六章 苦尽甘来收获丰 (二) 第三十七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 (一) 第三十八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 (二) 第三十九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 (三) 第四十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 (四) 第四十一章 此身不殒誓不止(一) 第四十二章 此身不殒誓不止 (二) 第四十三章 此身不殒誓不止 (三) 第四十四章 济济一堂咸听命 (一) 第四十五章 济济一堂咸听命 (二) 第四十六章 瞒天过海骗秦寿 (一) 第四十七章 瞒天过海骗秦寿 (二) 第四十八章 瞒天过海骗秦寿 (三) 第四十九章 瞒天过海骗秦寿 (四) 第五十章 资源终有用武地 第五十一章 看破虚妄清本源 第五十二章 愿持子手与偕老 第五十三章 势在必行剿匪事 第五十四章 唐室秘宝刀剑玺 第五十五章 怎料心中生异志 (一) 第五十六章 怎料心中生异志 (二) 第五十七章 白龙化鱼渊中游 (一) 第五十八章 白龙化鱼渊中游 (二) 第五十九章 江湖好汉宋天彪 (一) 第六十章 江湖好汉宋天彪 (二) 第六十一章 江湖好汉宋天彪 (三) 第六十二章 聚义堂花青显威 第六十三章 月黑风高夜行人 (一) 第六十四章 月黑风高夜行人 (二) 第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夜行人 (三) 第六十六章 月黑风高夜行人 (四) 第六十七章 改头换面入虎穴 (一) 第六十八章 改头换面入虎穴 (二) 第六十九章 谁主暗流何处涌 (一) 第七十章 谁主暗流何处涌 (二) 第七十一章 谁主暗流何处涌 (三) 第七十二章 谁主暗流何处涌 (四) 第七十三章 艰难困苦玉汝成 第七十四章 心怀鬼胎各思量 第七十五章 四月初八英雄会 第七十六章 权谋机变应危局 (一) 第七十七章 权谋机变应危局 (二) 第七十八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 第七十九章 直教人生死相许 第八十章 泰山压顶不可挡 (一) 第八十一章 泰山压顶不可挡 (二) 第八十二章 吹尽黄沙始见金 第八十三章 箭如流星坠日月 第八十四章 三省吾身思己过 第一章 汗血宝马名追电 (一) 第二章 汗血宝马名追电 (二) 第三章 天才少女林研儿 第四章 完美无瑕明光铠 第五章 狂风暴雨将来袭 (一) 第六章 麒麟紫袍登明堂 第七章 太监没一个好东西 第八章 一封羽书动乾坤 第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十章 邀月楼上定盟约 第十一章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第十二章 巫山云雨洛川神 第十三章 襄王神女应有情 第十四章 送子观世音菩萨 第十五章 百尺竿头进一步 一些解释 第十六章 庆喜事西苑盛会 第十七章 乡间老农李嗣源 第十八章 西苑殿前比射术 第十九章 百步穿杨没羽箭 第二十章 烽火狼烟起魏州 第二十一章 明堂朝会定征师 第二十二章 周家男儿当顾身 第二十三章 义成节度石敬瑭 第二十四章 夜渡黄河救澶州 第二十五章 乳虎军阵初扬威 第二十六章 一刀断魂千军惊 第二十七章 一骑当先辟千军 第二十八章 乳虎神威惊群邪 第二十九章 叛军恶行不可恕 第三十章 秉烛帐中习文书 第三十一章 三军将士征赵州 第三十二章 围点打援乘胜追(一) 第三十三章 围点打援乘胜追 (二) 第三十四章 悍勇猛将谁人挡 第三十五章 横刀立马败强敌 第三十六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三十七章 丈夫处世立功名 (一) 第三十八章 丈夫处世立功名 (二) 第三十九章 丈夫处世立功名 (三) 第四十章 强弩之末穿铁甲 第四十一章 儒冠独身入坚城 第四十二章 自投罗网犹不知 第四十三章 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四十四章 登楼斩将夺门去 第四十五章 心如死灰不复温 第四十六章 舍我其谁赴国难 第四十七章 月凉如水照缁衣 第四十八章 指挥若定失萧曹 第四十九章 李慎大意失赵州 第五十章 搏风击浪弄潮儿 第五十一章 天边希望的火光 第五十二章 石敬瑭宴无好宴 第五十三章 我若为帝坐龙椅 第五十四章 滴水之恩涌泉报 第五十五章 郭威觐见李存勖 第五十六章 千里驰援救天子 第五十七章 兵不血刃下汴州 第五十八章 二龙决战汜水关(一) 第五十九章 二龙决战汜水关 (二) 第六十章 汜水关头险情急 第六十一章 李嗣源大义凛然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六十二章 郭威使出杀手锏 第六十三章 李嗣源暗中定计 第六十四章 汜水关轻松易主 第六十五章 两军对阵大决战 第六十六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第六十七章 神兵天降救天子 第六十八章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一) 第六十九章 五更鼓角声悲壮 (二) 第七十章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 第七十一章 残阳如血染征人 第七十二章 风霜刀剑风波起 第七十三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七十四章 鸳鸯双栖蝶双飞 第七十五章 李继岌摇尾乞怜 第七十六章 尘埃落定平风波 第七十七章 位极人臣三大臣 第七十八章 大唐太子李继梓 第七十九章 赎身花魁演歌舞 第八十章 良辰美景结良缘 (一) 第八十一章 良辰美景结良缘 (二) 第八十二章 良辰美景结良缘 (二) 第八十三章 新妇起床见婆婆 第八十四章 宋太祖和宋太宗 第八十五章 汝妻子吾皆养之 第八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八十七章 符凤真我见犹怜 更新说明 第八十八章 梁振入主监察局 第八十九章 徐州城中金元宝 第九十章 一树梨花压海棠 第九十一章 周文博善解人衣 第九十二章 理清关系立基业 第九十三章 站在巨人的肩上 第九十四章 金铃巧说周文博 第九十五章 一掷千金为美人 第九十六章 天成二年得贵子 第九十七章 南唐代吴起风波 第九十八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九十九章 大小姨子和妹夫 第一百章 征讨南国首战捷 第一百零一章 南唐遣使入吴越 第一百零二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一百零三章 南唐军大举进攻 第一百零四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一百零五章 玄奥一箭定死生 第一百零六章 南唐兵败如山倒 第一百零七章 周文博阵前许诺 请假 第一百零八章 盖世猛将谁人敌 第一百零九章 萧宝儿一言不发 第一百一十章 至诚君子终得报 第一百一十一章 萧氏父子暗中谋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有志者事竟成矣 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威四征大将军 第一百一十四章 去尊改号罢兵和 第一百一十五章 萧宝儿再战情郎 第一百一六章 整军备战暂休兵 第一百一十七章 秘结盟约渡天堑 第一百一十八章 摧枯拉朽灭陈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蒂双莲方可采 第一百二十章 破国只在旦夕间 第一二十一章 十四万人齐解甲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古往今来(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章 四方豪杰纷纷应(三)
《圣天子》
作者:九霄问道
更新时间:2024-01-21 06:12:54
字数:88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圣天子 !

    周文博安顿下来了花青和师兄后,就打算先去看一看新军招募处的情况。

    这大冬天里即使是正午也十分冻人,周文博特意命人烧了几个火炉,放在军舍改成的新军招募处,这样虽是冰冷的冬日,屋内的气温也高达十几度,温暖舒适。

    周文博掀起厚厚的门帘,走进了这温暖的大屋,只见一位老军伍在那里贴身检查是否有暗伤或者扁平足等问题,段世辰坐于桌子后面,一边询问新兵,一边登记造册。

    周文博并没有上去打招呼,而是静静的站在门口观察着。

    这时正有一位衣衫褴褛、又瘦又高的年轻人在同时接受询问和体检。

    “先报上姓名、年岁、籍贯。”

    段世辰头也没抬,直接问道。

    然而半天没有听到回应,段世辰愕然的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的少年显得很是局促,干裂的嘴唇轻轻开阖,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

    这时站在少年身边负责贴身检查的老军伍陪着笑道:“大人,这种乡下小子,听不懂您这文绉绉的话,看我来问他。”

    老军伍转身发问:“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狗剩!”这下似乎终于听懂了,这少年连忙回答道。

    “多大了?”

    “十七。”

    “屁,你小子能有十七?我看你这干崩豆的样子,怕是十五岁都不到吧,我们可是不收半大小子。”

    老军伍一打量这身上披着破烂的麻衣,生着冻疮的脚上挂着一双破烂草鞋的少年,就知道他肯定虚报了岁数。

    “军爷,收下俺吧,俺真的有十七了,就是吃的少才显小。若是能让俺吃饱,俺可有力气了!”

    少年一听不要他,这下忙为自己争取一个入伍的机会,这也是当年他唯一活下去的机会。

    “你家是哪的?还有什么亲戚在啊?”老军伍一看段世辰没有拒绝这个孩子,就继续问道。

    “俺家是陈村的,去年闹灾,俺爹和俺妹子都饿死了,就剩俺一个人了。”这少年听到问他的家人,原本还颇为机灵的他顷刻间已是热泪盈眶。

    “哎,这天杀的世道。”老军伍也是唏嘘不已,“为什么要来投军啊?”

    “俺听那些骑大马的人说,参军能吃饱,还能分地,俺就来了!军爷,求你行行好,收下俺吧,俺不要地,只要能让俺吃饱,俺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你!”

    随着这声哭腔,少年猛地跪了下去,“咚咚咚”的磕起头来。

    “别在这磕头,我们这不行这一套!”老军伍取过竹尺,命令这少年站直了身体。

    狗剩一听说要让自己站直身体,仿佛是已经答应要收下自己了一般,连忙奋力挺直了身躯,脚尖也微微踮起,仿佛这样做就能让自己通过体检一般。

    “五尺二寸,不错。你这年纪,能有这身高不错了,若是吃的好些,将来长到五尺四、五没问题!”

    老军伍仔细为少年量完身高后,很是满意。

    这时,老军伍与狗剩的目光都投向了段世辰,他的下一句话将决定这位少年的命运。

    “收下吧!看你这体格,也只能先做辅兵了。”段世辰这两年也算得上是个落魄书生,已不再是不知人间疾苦的贵公子。

    他深知,若是自己今天拒绝了这个少年入伍,这个看上去体重连六十斤都不到的少年恐怕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你也姓陈吗?”段世辰尽量用温柔的语气问道。

    “回先生,俺们村都姓陈!”少年一听说这位书生答应收下了自己,情急之间竟然还想到了用“先生”来称呼这位书生。

    以他称得上是极为简单和平淡的人生经历,“先生”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最能恭维人的词语了。

    “我给你起个名字,就叫陈少军吧!取自少年从军之意,入了我乳虎军的大门,以后可要听从军令,奋勇杀敌,军队不养吃白饭的,知道了吗?”段世辰对这少年也颇有好感,在登记名录时并没有登记为“狗剩”,而是轻轻落笔,在姓名栏写下了“陈少军”三个正楷小字。

    “大人给你取了个这么好的名字,还不赶紧道谢?”老军伍一看这少年似乎呆在了那里,赶紧推他一下。

    “谢谢先生赐名,俺狗剩今后就叫陈少军了!少年从军,奋勇杀敌!”已经不再叫做狗剩的少年这才带着由衷的感激上前道谢。

    就在这时,屋内的三人才发现正倚在门口看着这边的周文博,段世辰也是心中一惊,不知主公是何时到来的。

    周文博快步走来:“陈少军,当真是个好名字啊,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记得要多吃点。德冉,你忙了半天,先带着少军一起去吃饭吧,这边由我来负责登记。”

    周文博的语气已是带着命令的意味,段世辰也无从拒绝,只能听命行事。

    新军招募处所在的这排房子后边就是小校场,刘猛等人在负责着健卒、正卒的考较,凡是通过的新兵都被带到新军招募处这里登记造册。

    就在周文博刚刚坐在桌子后面,查看着之前由段世辰登记的新兵资料时,却听见了外面传来的嘈杂的声音,似乎是由不少人发出的。

    刚过了片刻,门口负责指引的军士便一路跑来禀报:“大人,有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将近百人,一起来投军,说是逃难的百姓,活不下去了!”

    “哦?带我前去看看。”周文博今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偕老带幼前来投靠的一大群人,就起身跟着军士出了大门。

    周文博走到军营大门,却见门外黑压压的有百人之多,仔细一看大多数人面有菜色,虚弱不堪,一幅疲惫无力的样子,想来这些人口称自己是难民应该不假。

    不过当周文博仔细扫过这群人时,才发现多数都是些正当年的汉子,老人妇孺不过一二十人,若是真能被自己收拢起来,任务也算完成了十分之一。

    这群人正是伊川县郊外山洞中的那伙人,他们当真是携老扶幼,倾巢而出。天蒙蒙亮就出发,十几里路走来,却也是走到了午后才到。幸亏队伍中多是些棒小伙,帮扶之下,这才没有人掉队。

    大当家是个有见识的人,一看跟在军士后面的少年人身上精致的绵甲和一身贵气,便知道这位定是军中有权势的人,说不定还是主帅的亲子义子之流,怠慢不得。

    他挺身站了出来:“少将军,我等本是河北庄户,去岁盗匪横行,我等乡邻惨遭劫掠,无法活命,这才携老扶幼,南渡大河。然而渡河之后无着无落,不到半年冻饿死者过半。如今听说赵国公要征募新军,今日便率众父老乡亲一并来投。如今我等还侥幸活着的,大都是精壮的汉子,若是少将军肯收留我等,将来必定舍身以报将军救命之恩!”

    周文博仔细打量着这位站出来发话的头领。

    只见这人浓眉大眼,国字脸上长满了络腮胡,身体强健,大约有一米八高,若非是因为长久营养跟不上,定是个强壮威武的大汉。

    这人想必也曾读过书,说话条理分明,不卑不亢。而且周文博看这群年轻人,神情并非那种麻木不仁或者桀骜不驯的样子,而且还能有一两成人还是妇孺老幼,便知道这头领所说的话应该不假。

    早起的历史穿越小说,主角经常随手招募一些城市中的地痞流氓,就能让这群人脱胎换骨,奋勇杀敌,舍生忘死。这种情节自然是极为不科学的。

    为什么?因为这群人就是最早期的所谓小市民阶级中的败类。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欺软怕硬,贪生怕死,胸中毫无忠义仁心,当真是最下三滥的社会渣滓。像如今乱世之中,不少人手中还沾着无辜百姓或者良善的血,暗中不知犯下过多少大罪。

    似这等人物,即使周亚夫、岳飞、戚继光等名将来整训,恐怕也不能成军,何况是周文博这个只能纸上谈兵的菜鸟统帅呢?

    挑选士卒的方法,当真是想要当统帅的周文博面临的第一道关隘。

    那么在古代历史上,什么人最适合当兵呢?

    唐代轻骑最为出色,招兵标准自然是善骑射者优先,拱卫皇帝的亲卫军队皆号称是“飞骑”“百骑”“千骑”“万骑”,选的就是士卒中骁勇善射者。

    到了宋代,因为丢失了燕云十六州,中原失去了最为优良的马源,从此骑兵急缺,只能招揽步兵。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亲自挑选又高又壮的兵士作为“兵样”,分作全国各地作为招募士兵的标准。后来嫌这么做太麻烦,又改为使用一根木杖,叫做“等长杖”,按身高尺寸招兵,又高又壮的入选禁军,又矮又瘦的只能入厢军了。

    而一代名将戚继光招兵的方法则颇为奇特:城乡的油滑之徒不要,老兵油子不要,见惯官府的城里人不要,脸孔又白又嫩的也不要。

    只要见官府而生畏的老实粗壮乡下人。

    戚继光依靠着他从浙东招募这群乡下兵,先是在东南沿海大破倭寇,从此解除了明代危害江南多年的倭寇之祸,之后又转战宣大、辽东,也是一支横行天下的强军。

    清末曾国藩组建湘军时,照搬戚继光的选兵法,以至于当时人人都知,曾国藩招兵只要手上有老茧的农民。

    事实上,周文博也更希望按照戚继光的方法来招募新军。

    要知道自唐朝末年以来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军人,无不飞扬跋扈,动不动以下克上,周文博可不打算自己招募的军队也是这等样子,睡觉中突然士兵哗变什么的想一想都让人害怕。

    然而目前刚刚开始创业,大敌环伺,这等危急关头,他也没有太多的挑选余地,因此他定下了健卒、正卒和辅兵的标准。

    若是真的能力突出,实力过人,或者久经行伍,多数就会被编到健卒营中,这些人周文博会交给合适的将领来按照传统方法训练培养。

    而大多数按照周文博的标准选出来的老实乡下人,周文博已经打算利用自己为了写书而多年钻研历史整理得来的一套方法训练,至于能不能起到良好效果,这就是需要自己亲自验证才能得到结果了。

    至于周文博眼前的近百号人,虽说因战乱流离失所,却并没有因为饥荒等原因成为了盗匪之流,还正是周文博理想中的合格兵源。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