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鳞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新书感言~~ 小区停电。。晚上两更 道歉 三江感言 上架感言 第一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一) 第二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二) 第三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三) 第四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四) 第五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五) 第六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六) 第七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一) 第八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二) 第九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三) 第十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四) 十一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五) 十二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六) 十三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七) 十四 从来不识君王面(八) 十五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一) 十六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二) 十七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三) 十八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四) 十九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五) 二十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六) 廿一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七) 廿二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八) 廿三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一) 廿四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二) 廿五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三) 廿六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四) 廿七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五) 廿八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六) 廿九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七) 三十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一) 卅一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二) 卅二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三) 三三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四) 三四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五) 三五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六) 三六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一) 三七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二) 三八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三) 四十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四) 四十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 第四十一章 一支独秀不是春(二) 四二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一) 四三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二) 四四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三) 四五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四) 四六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一) 四七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二) 四八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三) 四九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四) 五十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五) 五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一) 五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二) 五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三) 五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四) 五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五) 五六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六) 五七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七) 五八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八) 五九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九) 六十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 六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一) 六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二) 六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三) 陆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四) 六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五) 六六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一) 六七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二) 六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一) 六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二) 七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三) 七一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四) 七二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五) 七三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六) 七四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七) 七五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八) 七六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九) 七七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 七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一) 七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二) 八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三) 八一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 八二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二) 八三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三) 八四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四) 八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一) 八六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二) 八七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三) 八八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四) 捌玖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五) 九十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六) 九一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七) 九二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八) 九三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九) 九四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 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一) 九六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一) 九七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二) 九八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三) 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 一百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五) 一零一 西风催客上马去(六) 一零二 西风催客上马去(七) 一零三 西风催客上马去(八) 一零四 西风催客上马去(九) 一零五 黄旗入洛竟何祥(一) 一零六 黄旗入洛竟何祥(二) 一零七 黄旗入洛竟何祥(三) 一零八 黄旗入洛竟何祥(四) 一零九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一百拾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百十一 黄旗入洛竟何祥(七) 一一二 黄旗入洛竟何祥(八) 一一三 黄旗入洛竟何祥(九) 一一四 黄旗入洛竟何祥(十) 一一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一) 一一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二) 一一七 男儿赌胜马蹄下(三) 一一八 男儿赌胜马蹄下(四) 一一九 男儿赌胜马蹄下(五) 一二零 男儿赌胜马蹄下(六) 一二一 男儿赌胜马蹄下(七) 一二二 男儿赌胜马蹄下(八) 一二三 男儿赌胜马蹄下(九) 一二四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 一二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一) 一二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二) 一二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一) 一二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二) 一二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四) 一三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五) 一三三 英雄乘时务割据(六) 一三四 英雄乘时务割据(七) 一三五 英雄乘时务割据(八) 一三六 英雄乘时务割据(九) 一三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 一三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一) 一三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二) 请假一天 一四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三) 一四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四) 一四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五) 一四三 城外萧萧北风起(一) 一四四 城外萧萧北风起(二) 一四五 城外萧萧北风起(三) 一四六 城外萧萧北风起(四) 一四七 城外萧萧北风起(五) 一四八 城外萧萧北风起(六) 一四九 城外萧萧北风起(七) 一五零 城外萧萧北风起(八) 一五一 城外萧萧北风起(九) 一五二 城外萧萧北风起(十) 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 一五四 拍马河潼自往还(二) 一五五 拍马河潼自往还(三) 一五六 拍马河潼自往还(四) 一五七 拍马河潼自往还(五) 一五八 拍马河潼自往还(六) 一五九 芭蕉心尽展新枝(一) 一六零 芭蕉心尽展新枝(二) 一六一 芭蕉心尽展新枝(三) 一六二 芭蕉心尽展新枝(四) 一六三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 一六四 雨过不知龙去处(二) 一六五 雨过不知龙去处(三) 一六六 雨过不知龙去处(四) 一六七 雨过不知龙去处(五) 一六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一) 一六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二) 一七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三) 一七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四) 一七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五) 一七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六) 一七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七) 一七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八) 一七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九) 一七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 一七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一) 一七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二) 一八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三) 一八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四) 一八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五) 一八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六) 一八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七) 一八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八) 一八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九) 一八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 求票!求票! 一八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一) 一八玖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二) 一九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三) 一九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六) 一九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七) 一九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八) 一九六 故国飘零事已非(一) 一九七 故国飘零事已非(二) 一九八 故国飘零事已非(三) 一九九 故国飘零事已非(四) 二零零 何时返旆勒燕然(一) 给诸位书友拜年啦~~~! 二零一 何时返旆勒燕然(二) 二零二 何时返旆勒燕然(三) 二零三 何时返旆勒燕然(四) 二零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一) 二零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二) 二零六 可恨年年压金线(三) 二零七 可恨年年压金线(四) 二零八 可恨年年压金线(五) 二零九 可恨年年压金线(六) 二一零 可恨年年压金线(七) 二一一 可恨年年压金线(八) 二一二 可恨年年压金线(九) 二一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 二一四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一) 二一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二) 二一六 东鲁尚存周礼乐(一) 二一七 东鲁尚存周礼乐(二) 二一八 东鲁尚存周礼乐(三) 二一九 东鲁尚存周礼乐(四) 二二零 野蔬充膳甘长藿(一) 二二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二) 真抱歉,章节发布错误 二二二 野蔬充膳甘长藿(三) 二二三 野蔬充膳甘长藿(四) 二二四 野蔬充膳甘长藿(五) 二二五 野蔬充膳甘长藿(六) 二二六 欣闻副君征奇士(一) 二二七 欣闻副君征奇士(二) 二二八 欣闻副君征奇士(三) 二二九 欣闻副君征奇士(四) 二三零 欣闻副君征奇士(五) 二三一 欣闻副君征奇士(六) 二三二 欣闻副君征奇士(七) 二三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一) 二三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二) 二三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三) 二三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四) 二三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五) 二三八 粉身碎骨浑不怕(六) 二三九 粉身碎骨浑不怕(七) 二四零 粉身碎骨浑不怕(八) 二四一 粉身碎骨浑不怕(九) 二四二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 二四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一) 二四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二) 二四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三) 二四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四) 二四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五) 二四八 皇都灯火正参差(一) 二四九 皇都灯火正参差(二) 二五零 戍兵骑马出萧墙(一) 二五一 戍兵骑马出萧墙(二) 二五二 戍兵骑马出萧墙(三) 二五三 戍兵骑马出萧墙(四) 二五四 戍兵骑马出萧墙(五) 二五五 戍兵骑马出萧墙(六) 二五六 戍兵骑马出萧墙(七) 二五七 戍兵骑马出萧墙(八) 二五八 戍兵骑马出萧墙(九) 二五九 戍兵骑马出萧墙(十) 二六零 谁家茅屋一声鸡(一) 二六一 谁家茅屋一声鸡(二) 二六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一) 二六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二) 二六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三) 二六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四) 二六六 洪炉照破夜沉沉(五) 二六七 洪炉照破夜沉沉(六) 二六八 洪炉照破夜沉沉(七) 二六九 洪炉照破夜沉沉(八) 二七零 洪炉照破夜沉沉(九) 二七一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 二七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一) 二七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二) 二七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三) 二七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四) 二七六 向来枉费推移力(一) 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 二七八 向来枉费推移力(三) 二七九 秋尽江南草未凋(一) 二八零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 二八一 秋尽江南草未凋(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二五二 戍兵骑马出萧墙(三)
《金鳞开》
作者:美味罗宋汤
更新时间:2024-01-21 14:07:25
字数:62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金鳞开 !

    朱慈烺得到游击营军报的时候,已经离开了莱州。在得知高杰的死讯同时,他更在意的是那个李成栋。如果没有记错,此人先从贼,后降明,然后降清,最后反清……实在是将这个时代反复无常的小人行径发挥到了极致。

    朱慈烺没有道德洁癖,说穿了就是个实用主义者。只要有能力,愿意遵从他制定的规则,哪怕是欺金盗嫂之辈也不是不能接纳。甚至于吴三桂以及三顺王那样的大汉奸,若是愿意弃暗投明,无论内心有怎样的龌蹉想法,看在消弭内战的份上,他也能够给个善终……只是李成栋,这个为满洲主子三屠嘉定的刽子手,实在有些太重口了。

    在这个时空,李成栋还没有犯下那等滔天大罪,能否因此而定罪?

    朱慈烺最后还是迈不过心中的坎,道:“这等临阵斩杀主帅的不义之人,实在令人齿冷。念在他及时投降也算保全了我东宫兵士,就让他带人去挖矿吧。罗部呈请的其他奖惩,一应许可。让他们尽快上交战斗总结,交总参谋部刊印发行各局。所获战利品,入徐州府库,造册进呈。”

    军令部很快就将朱慈烺的命令传送出去。

    朱慈烺这才回到会议室,席间只坐了一人,正是大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

    李邦华作为崇祯朝的重臣,经历过了太多风风雨雨,无论在地方还是中央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如今每天都有士子赶来投奔皇帝行在,许多也是李邦华的门生故旧。然而这位老臣年纪实在太大了,经历了甲申剧变后,更是满头白发,步履阑珊。

    今天李邦华来见朱慈烺,是来商量致仕的事。

    朱慈烺优先处理了军务,再回到会客室中已经有了计较。从他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言,能够在工作中结束生命是人生的最好归宿。再从实际角度出发,在这个人力资源匮乏的时期,与其让忠于自己的能臣闲死家中,不如累死在办公室。

    他看着李邦华,道:“我实在不舍得放先生回去。论私情,先生在我刚出宫时颇有指导,使我一介稚子能够用人听事,不至于被人蒙蔽,这是大恩。”

    “论公,先生历经地方、科道、戎政,通达枢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国家重臣。”朱慈烺叹了口气道:“我看先生还是健朗如故,怎舍得先生致仕呢?”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臣如今已经年至古稀,也是历朝致仕的年限,不敢贪恋权位。”李邦华道。

    朱慈烺立刻道:“贪恋权位?这从何说起!如今国势不振,神京沦陷,先生若非大忠之心,焉能留在朝堂?”

    李邦华苦笑道:“老臣实在不堪驱驰……”

    “姜尚八十方拜相,先生才七十……哦!对了!”朱慈烺抚掌站起:“先生的确不宜四处奔走。是这,我正想单独成立一个司署,将朝廷大略方针、各地要事集于一纸,刊行天下,要人统筹,先生正当得此任。”

    “殿下,”李邦华略有吃惊:“这不就是通政司和邸报了么?”

    朱慈烺笑道:“其实就是要从通政司手里将这差事独立出来,也不称邸报,只称《皇明通报》。以后银台只做收受内外奏章的事,简单来说,只进不出。”

    邸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早期,唐朝时出现了雕版邸报,宋朝时固定了发行时间。明朝的邸报发行归通政使司负责,到了崇祯十一年开始用活字印刷术,虽然质量较之雕版的邸报差了许多,但胜在刊印及时。

    作为自己的喉舌,朱慈烺当然不能允许别人染指。只要《皇明通报》能够打开市场,确立舆论界的地位,成为公认的朝堂风向标,那么日后无论皇帝做出何等动作,都扼制不了东宫传出的声音,也无法削弱东宫在士林的影响力。

    “而且邸报的来源太窄,”朱慈烺道,“只以政事为主,而且都是朝堂定论。我想看到的《通报》需要有各方各界的声音,如琢如磨,甚至可以抵牾争辩。因此才不适合由通政司来出。”

    李邦华人老成精,何况江南又不是没有这种私家吧报房。万历时候的妖书案,说穿了也是有人想通过文字来惑乱人心,影响国本人选而已。他听朱慈烺这么一说,心中已经了悟,既感念皇太子对他的信任,又着实想不出有谁能够来替代他。

    倒不是吴甡等人的才能不足,而是要办好这《皇明通报》,重中之重就是 “无私”两字。如何让这《通报》成为皇太子的喉舌,而非党争的利器,是选择主事者的根本要求。

    李邦华最大的优势就是:站队早,不结党。

    其后便是精通南北两京的政务、军事。有他坐镇,就不用担心《通报》上出现迂腐书生的臆想之辞了。

    朱慈烺如此诚恳地看着李邦华,实在让这位老臣无从拒绝,只得道:“若此,老臣勉力为之。一俟殿下有了俊杰才士,老臣便退位让贤。”

    “还得先生给我培养一个出来才好。”朱慈烺笑道,旋即又道:“先生以为,这个衙门该如何命名?”

    李邦华浑浊的双目微微阖闭,在长长的两息之后,方才道:“殿下,或可不定为衙门。”

    “愿闻先生高见。”朱慈烺道。

    李邦华轻咳一声:“自有宋一朝以来,私报泛滥。国朝在万历朝之后,江南也多有私家报房。日后《通报》大行其道,难免有效颦者。若是放着不管,那等诽谤君父之人更是多了一件利器。老臣以为,当在都察院之下设立一司,监管报业,留其善者,去其恶者。至于《皇明通报》,可以仿六店、工院之设,为天家私业。既可得其便利,又可借重威福。”

    朱慈烺闻言一想,这比自己的设想更近一步,果然是从全国着眼,长久议论,不愧是朝廷重臣。相形之下,自己想吃独食的格局反倒有些狭隘了。

    “先生此论尤上!”朱慈烺赞道:“可定名为文管司,日后境内所有报业、书刊,皆受其监管。此事还要先生多多费心,一应编制属员,尽从先生之便。”

    “是。”李邦华缓缓起身告辞,心中却是暗道:原本是想乞休回乡的,却又但上了这么个差事,家中子侄辈里还有谁人堪用呢?

    朱慈烺一路送李邦华出了房门,在李邦华的再三行礼辞别之下,总算没有送出二门。

    朱慈烺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直等李邦华的身影过了拐角,方才转身回屋。

    刘若愚在外面职房里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赶在皇太子传召下一位前追了上去,出声道:“殿下,臣有事启奏殿下。”

    朱慈烺停下脚步,转向刘若愚,笑道:“刘伴有甚急事么?”

    刘若愚松了口气,暗道皇太子心情不错,正适合说这事。他上前道:“殿下,日前刘肆在御前大不敬,几位娘娘回宫之后,哭了许久。殿下也不抚慰,只急急忙忙跑来泰安州,怕有些不妥啊。”

    朱慈烺微微点了点头,道:“母后和皇伯母都是母仪天下之人,当视天下之人为子女。一个儿子不懂事,放肆了些,算什么大事。”

    “殿下,天家自有威仪,焉能就此放纵。”刘若愚脸上的褶皱都聚在了一起。

    朱慈烺脚下顿了顿,心中忍不住暗道:天家威仪?手下人认同你时,你才有威仪;若是众叛亲离,你就是个屁!京师沦陷的时候,连一支勤王兵都没有,还想从我这里找威仪?这老刘今日有些分不清远近亲疏了!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