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狼骑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大智没了 大勇还在 第二章 松山不是山 第三章 失败的大“跃进” 第四章 冷兵器对冷兵器 第五章 再筑大凌河城 第六章 鞑子兵少 我必能存 第七章 辽事的关键是野战 第八章 祖大寿的三个儿子 第九章 乳臭小儿也敢逞威 第十章 辽东军头祖大寿 第十一章 鼓噪者,杀无赫 第十二章 满蒙八旗 第十三章 见死不救 第十四章 要活命,就得拼 第十五章 只为亲人而战 第十六章 烈日当空 人血当酒 第十七章 惊世骇俗 第十八章 真正的满鞑子 第十九章 八旗骑射 第二十章 老子是官军 第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 第二十二章 血战到底 第二十三章 力屈而死,汉家豪杰 第二十四章 正蓝旗 莽古尔泰 第二十五章 做哥哥的跋扈 第二十六章 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 第二十七章 痛苦 自责 磕头 第二十八章 千里运尸 第二十九章 别无所求 只借石灰 第三十章 交易 老弱残兵 参将 第三十一章 归乡 五百铁骑 第三十二章 封候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第三十三章 探马 证据 人头 第三十四章 倾国之兵以伐明(上) 第三十五章 倾国之兵以伐明(中) 第三十六章 倾国之兵以伐明(下) 第三十七章 不情之请 辽东大捷 第三十八章 勤政之君 罢矿撤监 封赏 第三十九章 大盐腌过的人头 第四十章 棺材 郎中 真英雄 第四十一章 此大捷非彼大捷 第四十二章 封赏 汉人的铁浮 第四十三章 历史倒车 重甲骑兵 第四十四章 汉家豪杰多悲壮 第四十五章 神力 鱼鳞甲衣 第四十六章 甲衣难制 唯拖一策 第四十七章 义州 指桑骂槐 第四十八章 名为借兵 实为削旗 第四十九章 佟养性 红夷大炮 第五十章 汉军旗始立 第五十一章 北探 集结 练兵 第五十二章 金军围城 第五十三章 坚守待援 第五十四章 施大勇出援大凌河 第五十五章 杂牌援军 第五十六章 信天游 全军撤退 第五十七章 望风而逃 第五十八章 二次出援 留守锦州 第五十九章 浓雾青光 天佑大金 第六十章 晓以大义 劝降祖大寿(上) 第六十一章 晓以大义 劝降祖大寿(下) 第六十二章 奴才来会一会主子 第六十三章 赤身 披甲 血肉之躯 第六十四章 长枪制敌 愚蠢至极 第六十五章 射人不射马 第六十六章 阵亡 复仇 恐惧 第六十七章 碾压 屠杀 第六十八章 愿与将军同死 第六十九章 向我开炮 第七十章 糜烂 脊梁 同归于尽 第七十一章 疯子 人心 中炮 第七十二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七十三章 莫名其妙的大战 第七十四章 伤重难治 速战速决 第七十五章 孰轻孰重 马革裹尸 第七十六章 断粮 人相食 第七十七章 地狱修罗城 第七十八章 祖大寿中计 御前露刃 第七十九章 莽古尔泰拔刀犯上 第八十章 万念俱灰 死不出城 第八十一章 劝进称帝 假仁假义 第八十二章 大贝勒主持公道 第八十四章 兰陵王 大军出援 第八十五章 有心赴援 却无一兵一卒 第八十六章 为了疯子不屈的意志 第八十七章 缚人于马上 死马当活马 第八十八章 前车之鉴 不可重蹈 第八十九章 世间之事 只在一个利字 第九十章 赏包衣 调防区 打便是 第九十一章 没有先锋 全军压上 第九十二章 三贝勒转性 顺风将军 第九十三章 火铳连弩 丧家之狗 第九十四章 火炮逞凶 药子打光 第九十五章 渡河之战 汗王擂鼓 第九十六章 三千精兵 未雨绸缭 第九十七章 请撤 中使 三件事 第九十八章 锦衣卫 崩溃 决死 第九十九章 昌平兵 赴死 逆流 第一百章 燎原大火 第一百零一章 左良玉 建奴败了 第一百零二章 一团乱象 本汗在此 第一百零三章 十五贝勒哭了 安定军心 第一百零四章 自杀 重甲再袭 第一百零五章 告急号角 狭路相逢 第一百零六章 挡我者死 大贝勒跑了 第一百零七章 拿命来吧,胖太极! 第一百零八章 洪太休走 第一百零九章 又是放火 杀马以存 第一百一十章 浴火重生 马肚血汉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虎威 小曹夺旗 第一百一十二章 悍勇曹变蛟 风向变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崩溃 全退 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天爷,你塌了吧! 第一百一十五章 墨尔根代青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金不缺银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吾皇万岁 全部自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合围 困兽 劝降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放弃 撤退 换马 第一百二十章 怒杀吴襄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冲一次 劝降失败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张春被俘 惺惺作态 第一百二十三章 铮铮老儿 时机成熟 第一百二十四章 祖大寿降金(一) 第一百二十五章 祖大寿降金(二) 第一百二十六章 祖大寿降金(三) 第一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降金(四) 第一百二十八章 祖大寿降金(五) 第一百二十九章 虎毒不食子 伤亡太大 第一百三十章 祖大寿深夜归锦州 第一百三十一章 你不死,我如何出头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四大总兵去其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尸体 美妇 去锦州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事不好,祖大寿叫人杀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取锦州 定遭天谴 第一百三十六章 锦州保卫战(一) 第一百三十七章 锦州保卫战(二) 第一百四十二章 锦州保卫战(三) 第一百四十三章 锦州保卫战(四) 第一百四十四章 锦州保卫战(五) 第一百四十五章 锦州保卫战(六) 第一百四十六章 锦州保卫战(七) 第一百四十七章 锦州保卫战(八) 第一百四十八章 锦州保卫战(九) 第一百四十九章 锦州保卫战(十) 第一百五十章 锦州保卫战(十一) 第一百五十一章 撤军还是打宁远? 第一百五十二章 明国什么地方最虚 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入关 先打林丹汗 第一百五十四章 传国玉玺 第一百五十五章 金军撤 大捷(卷终) 第一百五十六章 塘报 慈父 皇帝苦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到底是喜报还是哀报 第一百五十八章 孔有德在吴桥反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东江旧事 富贵险中求 第一百六十章 高起潜监兵讨有德 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一会 哀一会 第一百六十二章 要怪就怪朕 第一百六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 分辽饷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洪兵 天雄军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孝者必是大忠 第一百六十六章 建州卫都督 牧人 第一百六十七章 满洲屠夫 屠刀的时代 第一百六十八章 山海关参政 副总兵 第一百六十九章 暴虐的施部 第一百七十章 豺狼之师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关门 孙承宗 酒宴 第一百七十二章 雄关东向 第一百七十三章 男儿壮志可平胡 第一百七十四章 孙承宗评塘报 第一百七十五章 银子意味着一切 第一百七十六章 督抚不和 你站哪边(上) 第一百七十七章 督抚不和 你站哪边(中) 第一百七十八章 督抚不和 你站哪边(下)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客自东厂来 第一百八十章 废厂卫 自断手脚 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化淳 误会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文华殿 高起潜 第一百八十三章 以辽兵治辽兵 第一百八十四章 隐藏在屏风后的太监 第一百八十五章 燃眉之急 锦州兵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进京献俘(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进京献俘(中)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京献俘(下) 第一百八十九章 施大勇 禽兽之人 第一百九十章 平台召对(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平台召对(中) 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台召对(下)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朕的骠骑大将军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可不用 亦不可重用 第一百九十五章 锦州军剿有德 第一百九十六章 有臣在 贼无立足之地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吃皇粮便当为天子战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人血代烈酒 第一百九十九章 香河县令 (求月票) 第二百章 百姓何故惊恐 (求订阅) 第二百零一章 辽军进城了! 第二百零二章 一群无胆鼠辈(求订阅) 第二百零三章 鸡飞狗跳的香河县 第二百零四章 京营也有好汉 第二百零五章 此人不可用刑(求订阅) 第二百零六章 当我京营没人吗! 第二百零七章 御马监勇卫营(求月票) 第二百零八章 本将可是杀人的主 第二百零九章 沧州 太监 第二百一十章 高公公要你的骑兵 第二百一十一章 辽军也是朝廷兵马 第二百一十二章 抗命 决裂 铤而走险 第二百一十三章 孙元化的成就与苦果 第二百一十四章 按兵不动 借刀杀人 第二百一十五章 响马盗围了京营 第二百一十六章 官兵来得这么快? 第二百一十七章 绝路 叔侄 拼命 第二百一十八章 以命换命的交易 第二百一十九章 疗伤 马肉 有苦难言 第二百二十章 雪夜急行军 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公公的好心 第二百二十二章 杀鸡就用牛刀 第二百二十三章 沙河之战(上) 第二百二十四章 沙河之战(中)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沙河之战(下)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投降 是反正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正 劝降 身强力壮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分选俘虏 砸冰 第二百二十九章 流沙河的哭泣(上) 第二百三十章 流沙河的哭泣(下) 第二百三十一章 过河!过河!过河! 第二百三十二章 财富 巨大的财富 第二百三十三章 招兵买马 壮我锦州 第二百三十四章 沙河整编(上)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沙河整编(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沙河整编(下) 第二百三十七章 孔有德是肥猪 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抚 放他去(上) 第二百三十九章 招抚 放他去(下) 第二百四十章 杀得性起 追得兴奋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两个赌徒 不能放炮 第二百四十二章 过此剑者斩 第二百四十三章 鏖战小官屯 第二百四十四章 叛军中的女真兵 第二百四十五章 坠马 混战 肉搏 第二百四十六章 见死不救高起潜?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末将也是官军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锦州军前进!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天子杀敌 第二百五十章 辽东骑兵来援 第二百五十六章 贼汉,拿命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斩草不除根 春风吹又生 第二百五十三章 友军也要杀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没胡子的也好汉 第二百五十五章 仗是我打,功劳却是人家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公公眼睛是瞎的吗?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末将会杀人 第二百五十八章 咱家不计较 十一抽杀 第二百五十九章 谁会被杀掉 第二百六十章 上上签 下下签 第二百六十一章 我比死亡更可怕 第二百六十二章 移驻平度沟 粮草有危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上总有见钱眼开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 川军穷 京营指挥使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大营 指挥使 第二百六十六章 假传圣旨 功在社稷 第二百六十七章 功利之辈 讨价还价 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金白银 绝不拖欠 第二百六十九章 粮食火药 借兵两千(上) 第二百七十章 粮食火药 借兵两千(中)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粮食火药 借兵两千(下) 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不过也得打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家中还有一妹妹 第二百七十四章 恨不能清君侧 第二百七十五章 阉党余孽(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阉党余孽(中) 第二百七十七章 阉党余孽(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左良玉成副将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知替谁卖命 第二百八十章 定装火药 打破建制 第二百八十一章 酒宴 八百亲兵 第二百八十二章 锦州军的第五次改编 第二百八十三章 难怪文臣皆可杀 第二百八十四章 圣上知道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本将要你项上人头 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投无路 杀官东去 第二百八十七章 施大勇叛逃 第二百八十八章 谁敢欺朕 第二百八十九章 公公头很痛 第二百九十章 咱家的好日子在后头 第二百九十一章 眼皮底下何来的叛军 第二百九十二章 穷山僻壤 前途何方 第二百九十三章 满鞑会再入关吗? 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无粮,杀人以为食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切只为值得 第二百九十六章 放大锅里煮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度城破 香肉 第三百章 我要的只是登州! 第三百章 能救一个是一个 第三百零一章 孰重孰轻 第三百零二章 取肉来! 第三百零三章 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 第三百零四章 铁与血 第三百零五章 王师 天子之军 第三百零六章 承乾宫 太平乐 第百零七章 固原 宁塞 洪大胆 第三百零八章 沈阳 宁完我 撤座 第三百零九章 大不敬 按律当诛 第三百一十章 汗王放心 有德定来归 第三百一十一章 施大勇在哪里? 第三百一十二章 祖大寿冤(上) 第三百一十三章 祖大寿冤(中) 第三百一十四章 祖大寿冤(下) 第三百一十五章 榆林 五省总督 第三百一十六章 莱州 武襄 招抚 第三百一十七章 生为奇男子,死为烈丈夫(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为奇男子,死为烈丈夫(中) 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为奇男子,死为烈丈夫(下) 第三百二十章 登州失守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金山银堆 稳守 第三百二十二章 首辅也是人臣 第三百二十三章 臣施大勇泣血奏报 第三百二十四章 投东虏去! 第三百二十五章 走一步 看一步 第三百二十六章 骷髅骑兵 第三百二十七章 就这张破脸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第三百二十九章 树未倒 猢狲先散(上) 第三百三十章 树未倒 猢狲先散(中) 第三百三十一章 树未倒 猢狲先散(下) 第三百三十二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形势大好 第三百三十四章 催促 请战 第三百三十五章 何故如此狂喜 第三百三十六章 负荆请罪 真降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子不让你降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朝太过嚣张 第三百三十九章 尔等可是心中有鬼 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在威胁朕吗 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莱再无战事 第三百四十二章 钦差 包围 要人 第三百四十三章 你家将军如何做? 第三百四十四章 投降还得降两次 第三百四十五章 还是人杀少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毛大死 再叛 第三百四十七章辽东骑兵出战 上架感言 和女神同居 关于五六月份更新的说明 汉服的故事 你不容错过(转) 第二百章 百姓何故惊恐 第二百零二章 一群无胆鼠辈 第二百零五章 此人不可用刑 第二百三十二章 陈有时的财货 第二百五十一章 贼汉,拿命来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斩草不除根 春风吹又生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大营 密信 第二百九十五章 食人有什么好怕 第三百零七章 固原 宁塞 洪大胆 第三百一十八章 生为奇男子,死为烈丈夫(中) 第三百一十九章 生为奇男子,死为烈丈夫(下) 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将军也是要杀人的 183.第三百三十三章 形势大好 184.第三百三十四章 催促 请战 185.第三百三十五章 何故如此狂喜 186.第三百三十六章 负荆请罪 真降了 187.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子不让你降 188.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朝太过嚣张 189.第三百三十九章 尔等可是心中有鬼 190.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在威胁朕吗 191.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莱再无战事 192.请假两天 193.第三百四十二章 钦差 包围 要人 194.第三百四十三章 你家将军如何做? 195.第三百四十四章 投降还得降两次 196.第三百四十五章 还是人杀少了 197.第三百四十六章 毛大死 再叛 198.第三百四十七章 辽东骑兵出战 199.第三百四十八章 锦州必胜 狼骑必胜 第三百四十九章逃无可逃 第三百五十章把炮拉上来 第三百五十一章 糖衣炮弹 第三百五十二章 分脏同盟 林丹汗死 第三百五十三章 蒙古大局定(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蒙古大局定(下) 206.第三百五十五章 复社大会 柳如是 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延儒祖坟叫人刨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五虎五彪可有? 第三百五十八章可是大丈夫 第三百五十九章世间良将施大勇 第三百六十章李自成河南急报 第三百六十一章 召大勇进京 第三百六十二章你还想吃人肉吗 第三百六十三章卖,卖光拉倒 第三百六十四章 干到哪算到哪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变节不可怕 第三百六十六章 无耻 发粮 裁军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兵 青壮 老弱 第三百六十八章 屯田 卫所 娶妻 第三百六十九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一) 第三百七十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二) 第三百七十一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三) 第三百七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四) 第三百七十三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五) 第三百七十四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六) 第三百七十五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七) 第三百七十八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八) 第三百七十七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九) 第三百七十八章 归化 开边 第三百七十九章 宣府巡抚马士英 第三百八十章 施大勇好大的胆子 第三百八十一章 广宁降卒 第三百八十二章 饭菜 赠马 打旗 第三百八十三章 怀之以抚 威之以安 第三百八十四章 屠刀所向 寸草不生(一) 第三百八十五章 活活吃了你 第三百八十六章 沈阳空虚 锦州有变 第三百八十七章 九品汉奸制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我要见大帅 第三百八十九章 壮士学得可是安禄山 第三百九十章 占领金州 断绝南北 第三百九十一章 玉玺大典 喜极生悲(一) 第三百九十二章 玉玺大典 喜极生悲(二) 第三百九十三章 玉玺大典 喜极生悲(三) 第三百九十四章 玉玺大典 喜极生悲(四) 第三百九十五章 满人坑 鞍山城破 第三百九十六章 杀光留辫子的男人 第三百九十七章 进还是退 更新暂停 第三百九十八章 莽古尔泰投明(上) 第三百九十九章 莽古尔泰投明(中) 第四百章 莽古尔泰投明(下) 第四百零一章 宁要死不要活 第四百零二章 辽阳城 27.第四百零三章 太子河边 第四百零四章 吃人的明军 第四百零五章 焦土辽南 第四百零六章 世间还有这好事? 第四百零七章 鞍山条约(上) 第四百零八章 鞍山条约(中) 第四百零九章 鞍山条约(下) 第四百一十章 监军太监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出征沈阳 第四百一十三章 辽阳迁移 第四百一十四章 嫁祸他人 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征沈阳 第四百一十二章 辽阳迁移 第四百一十三章 嫁祸他人 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阳之战(一) 第四百一十五章 沈阳之战(二) 第四百一十六章 沈阳之战(三) 第四百一十七章 沈阳之战(四) 第四百一十八章 沈阳之战(五) 第四百一十九章 沈阳之战(六) 第四百二十章 沈阳之战(七) 第四百二十一章 沈阳之战(八)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沈阳之战(九) 第四百二十三章 沈阳之战(十) 第四百二十四章 沈阳之战(十一) 第四百二十五章 沈阳之战(十二) 第四百二十六章 沈阳之战(十三) 第四百二十七章 沈阳之战(十四) 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阳之战(十五) 第四百二十九章 沈阳之战(十六) 第四百三十章 沈阳三屠(一) 第四百三十一章 沈阳三屠(二) 第四百三十二章 沈阳三屠(三) 第四百三十三章 沈阳三屠(四) 第四百三十四章 沈阳三屠(五) 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阳三屠(六) 第四百三十六章 沈阳三屠(七) 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国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个不留 63.第四百三十九章 按步就班 第四百四十章 母与子 第四百四十一章 纳兰明玉 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级就是功劳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小都是鞑子 第四百四十四章 杀兄仇人 第四百四十五章 废人阿敏 第四百四十六章 事情可以变得很简单 请假一天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个人也不留给洪太 第四百四十八章 天职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撤退(一) 第四百五十章 大撤退(二)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撤退(三)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撤退(四)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撤退(五)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撤退(六)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撤退(七)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一)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二) 第四百五十八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三) 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四) 第四百六十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五) 第四百六十一章 回光返照(上) 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光返照(中) 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光返照(下) 第四百六十四章 洪太驾崩 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要天下人相信 第四百六十六章 车厢峡 佟养性 第四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 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贸 粮食 诈降 第四百六十九章 擅权 中计 劝阻 第四百七十章 登旅的辽东军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负圣恩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朝廷不会负你 第四百七十三章 非我族类 兵分三路 第四百七十四章 皮岛易主 中都失守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文华殿 儿孙不孝 第四百七十六章 还我大曹将军 第四百七十七章 豪格称帝 二次入关(一) 第四百七十八章 豪格称帝 二次入关(二) 第四百七十九章 豪格称帝 二次入关(三) 第四百八十章 豪格称帝 二次入关(四) 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称帝 二次入关(完) 第四百八十二章 黄祸!黄祸!黄祸! 第四百八十三章 新编辽东陆军 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洗老回回(一) 第四百八十五章 血洗老回回(二) 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洗老回回(三) 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洗老回回(四) 第四百八十八章 血洗老回.回(五)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中原平贼(六) 第四百九十章 中原平贼(七)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中原平贼(八)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中原平贼(九)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先灭少林 后诛武当 第四百九十四章 唯我神教 武林称王 第四百九十五章 治安整肃(上) 第四百九十六章 治安整肃(中) 第四百九十七章 孙传庭 捐粮助饷 第四百九十八章 绝不渡河 第四百九十九章 尽是心酸 第五百章 联曹倒阁 第五百零一章 一石两鸟 第五百零二章 温体仁倒台 第五百零三章 你这女娃懂个甚 第五百零四章 倔犟的柳如是 第五百零五章 真良将还是假良将 第五百零六章 阎王心肠 第五百零七章 还是他做 第五百零八章 原来如此 第五百零九章 语焉不详 再报 第五百一十章 我等不如内臣乎! 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杰 第五百一十二章 断粮三日 第五百一十三章 祖宽 打就是 第五百一十四章 闹闹闹 第五百一十五章 厂卫私刑 鞑子破关 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军也苦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下诏勤王 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对不住大明 第五百一十九章 末将勤王就是 第五百二十章 我们有很多粮食 第五百二十一章 调兵入援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灾即是人祸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出征沈阳
《大明狼骑》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时间:2024-01-22 01:17:56
字数:886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明狼骑 !

    皇帝为什么不信任自己的臣子?因为臣子实在是太强势了,强势的连皇帝对他们都无可奈何。

    莽古尔泰早年随汗父努尔哈赤起兵时就听其父说过,明国那位万历天子其实很可怜,可怜到根本指挥不动他的臣子,甚至于自己要立哪个儿子为储君都不行。为了维持国家的运转而不加重农民的负担,万历皇帝决定征收商税和矿税,可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竟然没有臣子执行他的旨意,反而收到无数反对的奏疏,无奈之下他只有派出自己的家奴——宫里的太监去各地征税,顶着那帮文官的谩骂才算是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转,也承担起三场大征所需的无数钱粮。

    朝臣为什么不肯执行万历的旨意,对皇帝的旨意阴奉阳为甚至辱骂不休呢,只因为万历征税的对象便是他们自己或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士绅家族。肉割在他们身上,他们如何不痛,又如何肯甘心被割,他们却是从未想过,他们的肉是从何处来,又寄生在何处,若没了宿主,他们这帮寄生虫又如何能活。

    结果万历死后,继位的泰昌没有主见,如同傀儡,被朝臣们中与江南大地主、大商人息息相关的东林党人牢牢控制住,做了不到一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在这短暂的一月时间内,反攻倒算的东林党人在万历尸骨未寒的情形下就将他生前所有利国利民的措施全部废除掉,他们将商税降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将各地征收矿税的太监全部赶回了京师,甚至于连边军的钱粮都被他们减了一半。与此相反的是,大明的农民们遭了大殃,万历在时农民负担轻薄,日子皆为小康,万历死后,他们瞬间从小康掉入到温饱,最后,在天灾**的双重加压下,温饱不可避免的堕入赤贫和生死一线之间。

    继任的天启皇帝年少,在当朝的起初两年内,他一直被所谓“众正盈朝”的朝堂所蒙弊,等到他发现每日朝会站在他眼前的这帮臣子只会不断的的争吵党同伐异,不断的要求他减免商人和大地主们的税收,而国事却每况俞下,国库空得连老鼠都不见一只,他才幡然醒悟,为了挽救大明江山,他也毅然学着他爷爷万历一样重用起太监来“与民争利”,尤其是对魏忠贤的无比信任重用,在魏的强力打击下,东林党的势力才从朝中为之一空,朝廷的旨意才能在地方得以执行,该收上来的税才再次收上来,如此才算将大明岌岌可危的国势重又拉了回来。

    也正是天启年间,金军在关外的战事陷入不顺,攻明战事多遭败绩,部众损失严重,当年莽古尔泰可不是一次听父汗在那大发牢騒,说明国那木匠皇帝比他老子强得太多,也不比他爷爷差,若他再多坐几年皇帝,八旗恐怕就要回到起点,重新在白山黑水做野人了。

    天幸,那木匠皇帝没活太久,等到他弟弟崇祯登基后,明国的朝堂又翻了过来,那些被明由魏忠贤,暗则是天启打压流放的东林党人再次跻身朝堂,他们带来的新政没有让大明国泰民安,兵强马壮,而是国库不断告急,农民不断起义,边事也是益发威急,也正是那一年,洪太领着八旗大军挥师杀入关内,直杀得明国上下胆战心惊。

    莽古尔泰是恨洪太,但他更妒忌洪太,因为洪太确是有才能,也很有眼光,他一眼就看出明国的最大软肋,那就是明国人心不齐,朝廷只会勾心斗角,官员们除了向农民加税就什么也不会做了,弄得是宇内民怨沸腾,百姓纷纷揭杆而起,这样的明国,有何好怕的!

    为了显示自己与哥哥的不同,明国的那个年轻天子自登基始就大力裁撤宫里的太监,也将他能控制朝臣的机关东厂和锦衣卫裁了一大半,导致除了能每日知道京师的菜价外,他这做天子的就再也不知道皇宫外的任何事,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耳目不通,信息不灵,被人欺骗自然是再所难免。他哥哥派往各地的监军太监、镇守太监也一律被他勒令返回,而这些太监所遗留的空缺则全部由文官充任。如此举动自然是搏得朝野上下一致赞扬,赞他有“尧舜之风”,磕头之余大喊大明中兴有望了。

    如今,这被臣子们赞为大明中兴之君的年轻人竟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信任他那帮堪为国之蛀虫的大臣们了吗,他也要学着他爷爷和哥哥开始重用自己的家奴来替他执行臣子们根本不会做的事了吗?

    也是,明国那帮文官真是一帮废物,指着这帮人能够打败洪太简直是痴人说梦。明国的皇帝早就应该重用他信得过的人了,当年他哥哥不就是每战必派监军太监吗,自己随洪太攻打宁锦时可就亲眼看到城头上有面目无须的太监挥着宝剑奋勇死战的。反观那些个文官,无一例外都躲在后面念佛保佑,何来勇气敢在城头亲临箭矢炮火的。

    明国的皇帝定然是知道文官们的无能这才改派太监监军的,嗯,是这样,断然不错,明国天子脑袋没有坏,他还是知道谁是能听话的人,谁不是能听话的人,谁是只为自己考虑的人,谁是为他这天子考虑的人。这不,明军一改以前的颓势,横扫辽南连战连捷不正是反证了那帮文官无能,他这天子英明嘛。

    任用自己的亲信领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命令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便是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上至甲喇额真,下至壮达护旗都是由他亲信的奴才充任,现在明国天子派他的奴才太监监军出征,莽古尔泰想不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想不到有什么不可以的地方。

    大勇原先担心莽古尔泰不信,还准备多费两句口舌,编造一下大明皇帝对关外战事极度不满意这才亲自指挥此战等理由出来,虽说勉强,但听上去也像那么回事,但他很快就发现犯不着多此一举,因为莽古尔泰信了。但随后莽古尔泰的要求却让大勇再次头疼起来,他竟然要求见赵全。

    这个要求……大勇无法答应,因为这位代表皇帝的钦差正被他软禁在双岛呢。

    东扯西扯一通后,大勇说赵公公奉天子监军,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刻正坐镇后方统筹大军无法赶来辽阳,而明军现在当务之急是拿下沈阳,所以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无法满足莽古尔泰的要求,但仍是答应送图鲁什往后方拜见赵全,并由赵公公加盖监军太监之印以示大明对《鞍山条约》重视。至于赵全赵公公会不会配合,就不是大勇需要考虑的了。

    这一番说辞光明正大,情有可原,莽古尔泰就是有不满也只能接受,虽说亲自去见赵公公能加大他归明的影响,更可以通过这位皇帝身边的近侍和皇帝直接说上话,若是能够通过重礼贿得这位赵公公完全站在他的角度说话,那就更好不过。但施大勇说得也不错,眼下明军最重要的大事是拿下沈阳,因此他也不能操之过急,一座辽阳城外再加一座沈阳城,也是加大了他莽古尔泰投明的砝码。再说留给明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但留给他莽古尔泰的时间又何尝多了。要是不趁着还没下雪,洪太又在归途这个空档拿下沈阳,以后怕是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当下,莽古尔泰郑重其事的将已盖印的《鞍山条约》收好,然后转交给图鲁什,命他立即准备重礼前去拜见监军太监赵全。大勇也将条约收好,然后便直接告诉莽古尔泰,他准备明日就挥师北上沈阳,在这之前,还请莽古尔泰能够提供明军北上所需的钱粮辎重。

    这个要求在莽古尔泰意料之中,也是他应尽的义务,自然是无条件答应。辽阳城是南北交通要地,这些年商税收入极其可观,今年运送沈阳的钱粮又还没有全部起运,所以积蓄很是可观,拨出一部分来供应明军北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剩下的钱粮物资如何安排,大勇没有询问,莽古尔泰自然也不会多嘴。反正《鞍山条约》说得明白,辽阳城的钱粮可由他莽古尔泰自行处置,施大勇不提,余下的自然就全是他莽古尔泰的了。

    大勇要莽古尔泰立即征发辽阳城的旗丁青壮随同大军一同出征,并且询问了莽古尔泰能征调多少旗丁。莽古尔泰事前已和崔达他们统计过,辽阳城内除了那些不愿归明的旗人外,他们一共能征调1600名旗丁青壮出来,这中间只有属镶蓝旗的600披甲兵,其余都是临时征发的无披甲兵。

    为了减少部下的不必要损失,莽古尔泰提出由明军提供1000幅棉甲,这个要求大勇在想了一会后同意,但只答应给500幅棉甲,理由是大军辎重尚在鞍山,军中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棉甲来。至于马匹倒不用大勇费心,辽阳城的马匹数量还是不少的,这些大勇都记在心中,盘算等回师后是不是可以再次扩充骑兵。

    施大勇能够给他500幅棉甲很是不错了,别看八旗这几年日子过得滋润,但偏在棉甲这方面十分的短缺,以前每次战后各旗都要派人在战场上回收尸体身上的甲具的,不论敌我双方,可见棉甲对金军有多么重要,就是现在,各旗也有很多不披甲的旗丁随军征战,若是能抢到披甲,那就是披甲战兵一员,仅次于各旗旗主亲兵摆牙喇的存在。

    莽古尔泰也不是不懂事的人,眼下双方合作要去攻打沈阳,自然不会小家子气,为这500幅棉甲和明军发生什么不快,当下也没有二话,命令额必伦和催达等人立即去征组旗丁,准备明日随明军出发。

    莽古尔泰要率部随大军攻打沈阳,这辽阳城的防务自然就由明军接管了,根据《鞍山条约》规定,大勇允许辽阳城内愿意随莽古尔泰归民的旗人迁往辽南,大明可将辽南任意一城暂拨给莽古尔泰驻守。等到莽古尔泰觐见过大明天子之后再由朝廷决定他们的驻守之地。

    莽古尔泰对这任意一城的选择没有出大勇意外,他选的是金州,在他说出地点前,大勇曾点出可将沈阳或者辽阳交还给莽古尔泰,但不管是莽古尔泰还是他的部下们,都不约而同的拒绝了这两座城。

    他们心中如何想,大勇也能猜出,无非是知道明军就是拿下沈阳也不可能固守住,毕竟明军此次来犯虽是声势浩大,但却从来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更没有和八旗主力交战过,完全就是一场偷袭式的战争。明军急不可耐要打下沈阳更多的是政治意义,而非军事意义。莽古尔泰认定明军拿下沈阳后只会将沈阳付之一炬,然后火速撤退至辽南,绝不会真傻到要长久驻守。若明军真这样做了,洪太回师的八旗主力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他们撕碎,就算他们有沈阳坚城依靠,在断绝粮道和援军的情况下,下场就和困守大凌河城的祖大寿一样凄惨。

    八旗野战无敌的这一神话,至今仍还没有被任何一支军队打破。去年的锦州之战完全是一场拿己方之短去碰己方之长的战斗,并不能代表八旗军的真实战力。莽古尔泰好不容易从沈阳逃出性命来,又怎肯将性命寄存在一座注定守不住的孤城里。

    莽古尔泰坚持要金州,大勇自然也不会反对,当下笑着答应下来,要莽古尔泰立即安排部众南迁,他则要准备北上事宜。

    出征前,莽古尔泰提出要由施大勇杀白马盟誓,大勇不加思索应了,盟誓之后,点起兵马便向沈阳进发。莽古尔泰和他新收纳的1600旗兵走在大军的最前面,打出的旗帜赫然也是“金”,只不过颜色却是他的本旗正蓝旗色。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