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斗铠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中的军事编制 《》中的军事联络方式 第一节 新人捞外快 第二节 怪客 第三节 东陵卫的野心 第四节 拜见镇督 第五节 外号美女蛇 第六节 绝密任务 第七节 美女蛇的关照 第八节 夜探 第九节 灭绝王的线索 第十节 她是暝觉师 第十一节 布置 第十二节 敢死战队 第十三节 开始行动 第十四节 突入(1) 第十五节 突入(2) 第十六节 买路 第十七节 让路 第十八节 故事 第十九节 抄家 第二十节 噩耗 第二十一节 赏银 第二十二节 查寻 第二十三节 御史高晋 第二十四节 惊喜 第二十五节 少年秦玄 第二十六节 公务 第二十七节 血仇 第二十八节 还弩 第二十九节 政争 第三十节 六镇大将军 第三十一节 威胁 第三十二节 谈判 第三十三节 妥协 第三十四节 移交 第三十五节 牺牲 第三十六节 晋升 第三十七节 喜悦 第三十八节 拒贿 第三十九节 接见 第四十节:离去 四十一 酒宴 第四十二节 欧阳青青 第四十三节 上任 第四十四节 军情室 第四十五节 业务上门 第四十六节 刘胖子的遭遇 第四十七节 搜寻凶徒 第四十八节 再遇灭绝王 第四十九节 诡斗 第五十节 冒功 第五十一节 隐世高手刘真 第五十二节 怀疑 第五十三节 斗暝双修 五十四 清晨 五十五节 女犯 第五十六节 警钟 五十七节 魔族来袭 五十八节 军法 五十九节 孟聚的求** 六十节 组建队 六十一节 俏丽佳人 六十二节 行善 六十三节 无家 六十四节 接收 六十五节 人选 六十六 杀机 六十七 问题 六十七 培训 六十八 杀** 六十九 军** 七十 谈崩 七十一 **雄 七十二 良人 七十三 酒馆 七十四 校尉 七十五 赤子 七十六 交换 七十七 ** 七十八 临战 七十九 弃子 八十 豹式 八十一 出击 八十二 小捷 八十二 冲阵 八十三 沉迷 八十四 鸿沟 八十五 同病 八十六 双面 八十七 过去 八十八 黑白 八十九 歌宴 九十 东陵卫办事 九十一 拘捕 九十二 逃亡 九十三 ** 九十四 审讯 九十五 拒绝 九十六 斗殴 九十七 动手 九十八 瞑觉 九十九 出走 一百 意外 一百零一 谢罪 一百零二 发火 一百零三 敌友 一百零四 茶行 一百零五 邂逅 一百零六 生意 一百零七 选择 一百零八 军阵 一百零九 鏖战 一百一十 溃败 一百一十一 男儿 一百一十二 乱战 一百一十三 救援 一百一十四 遭遇 一百一十五 冲冠 一百一十六 血战 一百一十七 可汗 一百一十八 披靡 一百一十九 撤退 一百二十 落幕 一百二十一 危兆 一百二十二 惊心 一百二十三 战友 一百二十四 招揽 一百二十五 世家 一百二十六 剑心 一百二十七 出路 一百二十八 陌路 一百二十九 冒*** 一百三十 总镇 一百三十一 慕容 一百三十二 内幕 一百三十三 江湖 一百三十四 欧阳 一百三十五 秘密 一百三十六 洛京 一百三十七 商议 一百三十八 困局 一百三十九 倒霉 一百四十 昭雪 一百四十一 出狱 一百四十二 松屋 一百四十三 护卫 一百四十四 善后 一百四十五 豹子 一百四十六 相见 一百四十七 不如 一百四十八 觐见 一百四十九 蹊跷 一百五十 投靠 一百五十一 灵异 一百五十二 不见 一百五十四 理论 一百五十五 应酬 一百五十六 偶遇 一百五十七~一百五十八 一百五十九 回家 一百六十 到任 一百六十一 失踪 一百六十二 牵连 一百六十三 报复 一百六十四 财政 一百六十五 说和 一百六十六 条件 一百六十七 线索 一百六十八 侦查 一百六十九 搜查 一百七十 收尾 一百七十一 祭灵 一百七十二 说情 一百七十三 感谢 一百七十四 见面 一百七十五 纨绔 一百七十六 愤怒 一百七十七 荒谬 一百七十八 一百七十九 求助 一百八十 重逢 一百八十一 得手 一百八十二 蹊跷 一百八十三 推测 一百八十四 接头 一百八十五 新政 一百八十六 朋党 一百八十七 兵变 一百八十八 屈服 一百八十九 投靠 一百九十 归来 一百九十一 阴谋 一百九十二 报复 一百九十三 决断 一百九十四 动武 一百九十五 出击 一百九十六 偶遇 一百九十七 强袭 一百九十八 缴械 一百九十九 钦差 二百 复出 二百零一 调查 二百零二 走访 二百零三 惊讯 二百零四 求情 二百零五 疑团 二百零六 释疑 二百零七 赤城 二百零八 擅自 二百零九 备魔 二百一十 危机 二百一十一 表白 二百一十二 入侵 二百一十三 骑墙 二百一十四 出征 二百一十五 应对 二百一十六 进城 二百一十七 旧账 二百一十八 劫营 二百一十九 二百二十 天阶 二百二十一 让步 二百二十二 忘怀 二百二十三 大礼 二百二十四 复仇 二百二十五 遗愿 二百二十六 惊疑 二百二十七 鹰侯与志士 二百二十八 真假骗子 二百二十九 颠倒 二百三十 江海 二百三十一 赤城 二百三十二 为难 二百三十三 进军 二百三十四 驰援 二百三十五 入主 二百三十六 来投 二百三十七 别来无恙 二百三十八 辗转 二百三十九 冲突 二百四十 夜行 二百四十一 血夜 二百四十二 诱敌 二百四十三 夺城 二百四十四 逼降 二百四十五 杀机 二百四十六 凶残 二百四十六 成仇 二百四十八 乱离 二百四十九 勿忘 二百五十 天阶 二百五十一 叶家 二百五十二 结盟 二百五十三 图谋 二百五十四 归程 二百五十五 肥羊(一) 二百五十六 肥羊(二) 二百五十七 肥羊(完) 二百五十八 投靠(一) 二百五十八 投靠(二) 二百六十 投靠(三) 二百六十一 乱军(上) 二百六十二 乱军(中) 二百六十三 乱军(下) 二百六十四 伏击 二百六十五 北上(上) 二百六十六 北上(中) 二百六十七 北上(下) 二百六十八 回家(上) 二百六十九 回家(中) 二百七十 回家(下) 二百七十一 筹谋 二百七十二 诉冤(上) 二百七十三 诉冤(中) 二百七十四 诉冤(下) 二百七十五 远客(上) 二百七十六 远客(下) 二百七十七 求证(上) 二百七十八 求证(中) 二百七十九 求证(下) 二百八十 出战 二百八十一 塞外 二百八十二 突袭 二百八十三 凯旋 二百八十四 二百八十五 献策 二百八十六 定策(上) 二百八十七 定策(下) 二百八十八 来回 二百八十九 牵连 二百九十 道路 二百九十一 意外 二百九十二 南国 二百九十三 冀州 二百九十五 说客(中) 二百九十六 说客(下) 二百九十七 条件 二百九十八 敲诈 二百九十九 警告 三百 楚南(上) 三百零散 临战(下) 三百零六 异心(下) 三百零七 乱平(一) 三百零八 乱平(二) 三百零九 一夜(上) 三百一十 一夜(下) 恭贺大家新年快乐~ 三百一十一 冲突(上) 三百一十二 冲突(中) 三百一十三 三百一十四 退让(上) 三百一十五 退让(下) 三百一十七 对策(下) 三百二十 暴露(下) 三百二十三 安抚(下) 三百二十六 整军(下) 三百二十七 晋升(上) 三百二十八 晋升(中) 三百二十九 晋升(下) 三百三十 纷乱(上) 三百三十一 纷乱(中) 三百三十二 纷乱(下) 三百三十三 联姻(上) 三百三十四 联姻(下) 本周的更新推迟到下周三。 三百三十五 江海(上) 三百三十六 江海(中) 三百三十七 江海(下) 三百三十八 匪案(上) 三百三十九 匪案(中) 三百四十 匪案(下) 三百四十一 坦承 三百四十二 谈判(上) 三百四十二 谈判(下) 三百四十三 困局(上) 三百四十四 困局(下) 三百四十五 夜谈 三百四十六 最后选择 声明一下 外篇 江都梦(一) 外篇 江都梦(二) 外篇 江都梦(三) 外篇 江都梦(四)上 外篇 江都梦(四)下 外篇 江都梦(五) 江都梦六 对不起大家,猪本周又要请假了。 江都梦 (七) 江都梦 (八)上 本周又请假 这周还是没办法更新。 江都梦 (九) 江都梦 (十) 江都梦 (十一) 江都梦 (十二)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外篇 江都梦(二)
《斗铠》
作者:老猪
更新时间:2024-01-23 20:02:53
字数:1686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斗铠 !

    “江都,先秦时便始置县,原名秣陵。因其地形险峻,东傍钟山,南枕秦淮,西扼大江,地形险峻,国朝圣祖开国定鼎时便定其为都,遂易名江都。”

    耳边响着苏墨虞的介绍,孟聚站在码头上,遥遥望着那依傍大江边上的辽阔城池,孟聚目光沉凝而悠远。他的目光已穿透了千年的历史,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前生后世。

    在他所知道的历史里,这座名城还有着其他更响亮的名字:建康,建业,金陵。。。在那千年的历史里,这座名城曾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文明和风流,也记忆了华夏民族的耻辱和痛心。几经风雨,几经磨难,千年沧桑之下,留下这座城市的沉淀和底蕴,这座名城的历史,几乎浓缩了千年来华夏民族的辉煌和磨难。

    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想起自己在这横跨千年的时空中的漂泊,孟聚还是不禁暗暗感慨。

    看到孟聚神色异样,苏墨虞还以为他是被大唐都城的气魄震撼了。他矜持地说:“孟侍郎,自刘汉末年洛京之乱后,江都一直便为我华夏正朔所在,天下菁华所聚。洛京乱后,北国衣冠南渡,文明风流尽入江南。”

    孟聚淡淡一笑:“果然是气魄不凡,不愧上国气象。”说着,他已展手做了个欢迎的动作:“苏大人,请。”

    “孟侍郎,请。”

    谦让了一番,两人最终还是并肩而行,几个穿着红色官袍的大员向他们迎了上来。孟聚已不是刚入官场的初哥了,所谓的官场文化,那是无论在北魏还是南朝那边都是共通的,看这几位大员行进的先后顺序、态度,孟聚立即就看出来了,众人是隐隐以中间那位身着红袍的那位老者为首。

    “孟侍郎,那边中间的,便是兵部正堂方大人。方大人乃吾朝的三朝元老,功勋卓著,威望甚高,连陛下对他都颇为尊重,不可轻忽。”

    听到苏墨虞在耳边的轻声提醒,孟聚微微颌首,他快步迎了上去,朗声道:“江北游子孟聚,见过诸位。有劳诸位贵人出迎,孟某如何敢当?有劳诸位,有劳诸位了!”

    众位官员纷纷回礼,孟聚展目所见,都是一片灿烂的笑脸:“欢迎孟大人归国!”

    “大人此番回朝,定能大展身手,鹏程万里。”

    苏墨虞作为南唐朝廷的特使,也是孟聚回朝的带路人,自然成了这番场合里的最佳介绍人。他向孟聚介绍诸位在场的大唐官员:兵部尚书方岩、枢密使欧阳旻、禁军都督徐长兴、北府断事官萧何我——听到那一个个重量级的名字从苏墨虞嘴里报出,孟聚的脸依然在灿烂地笑着,但眸中已有了一丝警惕。

    孟聚曾想过自己投奔南朝后的情景,他曾想过,自己会受到南朝官方的热烈欢迎,但看着码头上那一片黑压压的人头、那喧嚣的锣鼓和高耸的欢迎拱门,那鲜红的地毯——这样的欢迎程度,还是超出了孟聚的预料。兵部、枢密使、禁军都督和北府的断事官联袂来迎,放在北魏那边的景穆帝时代,这就等于说是白无沙、慕容破、慕容淮等几位重量级大佬联合出迎自己,这不能不让孟聚受宠若惊。

    他诚挚地说:“孟某初次归朝,对国朝尚且寸功未立,承蒙诸位大人如此看重,亲自出城迎接,孟某愧不敢当,诚惶诚恐。”

    孟聚此言一出,不知为何,面前的几位大员顿时静了下来。那位瘦巴巴的兵部尚书方岩干干地笑了两声:“孟侍郎不必过谦,你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毅然率部万里回归,这便是有大功于国。这样的忠义之士,吾等便是出迎也是理所应当的,阁下不必觉得不安。”

    官员们都是频频颌首附和:“牧公所言甚是,征北将军不必过谦了。”

    孟聚和众人寒暄了几句,尤其是对上北府断事官萧何我时候,因为久仰其大名,他对其特别留意,多看了两眼,这位大名鼎鼎的北府断事官,其实也就是个留小胡子的中年男罢了,笑得热情又客气,丝毫没有想象中情报头子的阴沉感。

    对这位曾经的上司,孟聚也表现出了特别的客气:“久闻萧公大名了。在北国时候,一直听易先生提起萧公的名字。当年在北府,承蒙萧公一直对我多有照拂,孟某一直想当面致谢的,不料直至今日方能如愿。”

    萧何我笑吟吟的:“孟老弟不必客气,易先生亦是多次向我提起你,我们虽未谋面,却是神交已久啊。孟老弟比我想象的还要年青啊!今后,我们就要同殿为臣了,倘若老弟不嫌弃的话,你我平辈相交,你唤我的号‘远志’即可,如何?”

    孟聚连忙谦虚了两句,说自己后生小辈,何德何能堪与前辈并肩?但萧何我一意坚持,看他这么热情,孟聚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称道:“远志兄。”

    介绍完几位重量级的大佬之后,接着便是介绍那些在场的中高级官员了。兵部的一个侍郎和四五个郎官,枢密院的两个枢密副使、北府各司的参事官们,还有禁军各旅的旅帅们——这样的介绍寒暄持续了足足小半个时辰,上前被介绍或者自我介绍的各级官员足有上百人,饶是孟聚自诩记忆超群,但这样一张张陌生的官员面孔,操着各种各样的古怪地方口音,这实在是超出了孟聚的记忆极限。

    起初,他还勉强记住对方的脸孔和官职,但到了后面,他只能呆滞着脸堆起一脸假笑,麻木地应对几声:“久仰久仰~”、“幸会幸会!”

    好在几位高级官员都是人精,看到孟聚木然的神情就知道是什么回事了。苏墨虞干咳一声出来帮他解围:“牧公,诸位大人,孟侍郎得见诸位高贤,心中亦是欣喜。只是他历经数十天长途跋涉返京,已是身心疲惫,我们是否先把他送回住处歇息洗漱了,待今晚接风洗尘宴上再请侍郎大人与诸位畅谈?”

    “如此甚好。”方岩沉声道:“老夫亦是如此想的。孟侍郎,你是我们兵部的属官,兵部亦已为你准备了住处,老夫这便引你前去。来,孟侍郎,若不嫌弃,你坐老夫的马车,我们一同过去吧。”

    孟聚还没来得及表达谢意,枢密使欧阳旻干咳一声已经出声了:“牧公,孟征北是我们枢密院的将军,如今北伐战事正如火如荼,枢密院还有重要军务要与征北将军商议的。所以,兵部的好意,我们只能在此谢过了,孟征北,你随我去吧。”

    方岩浓眉一蹙,脸上怒意隐现,在孟聚这个外来户面前,他也不好发火,只是淡淡说:“欧阳枢密这是犯糊涂了吧?孟大人的本职是兵部侍郎,征北将军只是兼衔罢了,很显然,孟大人的工作还是要以兵部为重的。”

    欧阳旻把头摇得飞快:“牧公有所不知了,孟征北的武勇剽悍,天下皆知。很显然,孟征北所强,在于武勇,在于冲锋陷阵,而非运筹帷幄,兵部事务非孟征北所长,枢密院的征战方略,才是孟征北该关心的。”

    兵部尚书方岩和枢密院使欧阳旻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唇枪舌战着,接着禁军的徐都督和北府的萧何我也加入了讨论,听着众人用那绵软的江南官话争辩着,说得又快又急,孟聚只能连猜带蒙地听懂一小半。他隐约听出来,好像是这几个部门的主官都希望能争取自己前去,至于什么原因,他却是听不出来了。

    孟聚一头雾水,他求助地望向了一同回来的侍读学士苏墨虞,却见他微蹙眉头,神情肃穆。孟聚正待说话,但苏墨虞向他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稍待片刻,不要出声。

    眼看着众人越说越是激烈,声量越来越高,那位方尚书都开始吹胡子瞪眼了,其他人也渐渐红了脸,这时,苏墨虞才站出来出声道:“牧公,诸位大人,可否听下官一句话?”

    几位大人物虽然吵得脸红耳赤,但理智却还是保留着的,听得仁兴帝身边的近臣发话了,大家都说:“苏大人但说无妨。”

    “为迎接孟大人,诸位大人希望能尽到地主之谊,此番热情,孟大人亦是感受到了。但不巧,陛下已有口谕,吩咐孟大人抵达时便需立即进宫面圣,由陛下来亲自款待。所以,对于诸位大人的好意,孟大人只能在此谢过了。”

    听苏墨虞这么一说,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过了一阵,萧何我先表态了:“既然是陛下有旨意的话,吾等臣子自然是要遵从的。接待之事,我们不妨等孟大人出宫以后再做商议吧?”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孟聚告辞了众人,上了苏墨虞的马车,在众人热情的欢送声中,车辆缓缓启动,向着城中驶去。直至上了马车,离开了那帮热情的欢迎大臣们,孟聚才觉得稍微轻松。

    看着车窗外的道路风景,苏墨虞淡淡地笑着:“孟将军,今日初入京城,感觉如何?”

    “国朝气魄宏大,人杰地灵,不愧为天朝上国。只是末将有一事不明,不知是否方便请教学士?”

    “将军尽说无妨。”

    “国朝体制,与江北略有不同。在伪朝,凡涉及征战之事都是统归兵部主管的。但末将观之,在国朝这边,却是分为兵部与枢密院两家。末将方才观之,兵部和枢密院两家互不统辖,不知他们如何分工合作,职责又是如何划分呢?”

    苏墨虞笑道:“孟将军不愧是军务行家,初来乍到便看出了其中关键。正如将军所言,我朝兵事是兵部和枢密院两家共同统管的,其中兵部负责兵员征集、后勤补给、粮秣发放等诸项补给事宜,而枢密院则负责兵马调动、军略策划、战事指挥等事宜——简单点来说,兵部就是负责供应后勤和兵员,枢密院则负责指挥征战,两家合作,共御鞑虏。”

    孟聚若有所思,他看得出来,南唐的军事指挥格局,等于是北魏的兵部职方司独立出来,以这个职能重新组建了枢密院——这已经隐隐有些接近后世的现代军事指挥体制了,枢密院就是总参谋部,兵部就是总后勤部。

    无论是从权力制衡还是职责分工来说,这样的体制当然要比北魏那边兵部一家独大要好——孟聚甚至猜想,北魏那边倘若不是让慕容淮掌控了兵部,慕容家的兵变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就成功。

    “苏学士,国朝的诸位大臣,好像也太热情了些吧?”

    苏墨虞笑了下,他当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兵部、枢密院、禁军和北府四家都是掌管兵事的,在对付北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各衙门尚能通力合作,但在扩充自家实力这方面,各衙门都是不遗余力的。

    只是南唐开国三百多年,兵部负责后勤补给,枢密院负责战事指挥,北府负责情报搜集,沈家则负责暝觉师培养,这样的分工格局已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律了。所有的势力范围都被划分完毕了,各家的职责也分工完毕了,无论谁想扩充自己的实力,都会侵犯其他衙门的利益——破坏潜规矩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出头鸟肯定会遭到各家的群起而攻,谁都不敢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

    但突然,孟聚从江北过来了。他统掌五州三郡六镇之地,辖地几乎有北魏的三分之一了,统兵近十万。可以想象,这位重量级军阀一旦入朝,势必会成为朝中的新贵重臣。

    大唐历史上并非没有过那种迅速崛起的权臣,但以往那些崛起的臣子们,他们肯定都有着自己的出身渊源、派系,都有自己的靠山和站队立场,旁人不可能轻易拉拢和动摇。

    但孟聚与他们都不同,这位掌握偌大实力的征北将军横空出世,在大唐这边竟是毫无渊源和来历。在大唐这边,他没有座师,也不是门阀出身,没有门第和派系之别——放在朝中的大佬们眼里,这位实力雄厚政治上却是一片空白的外来户,那简直跟一座会走路的金矿没啥两样。只要掌握了孟聚,就等于掌握了江北偌大的地盘和兵马,这样的好事,谁不想?

    大佬们都很精明,知道孟聚初来南唐,举目无亲,两眼茫茫——这种状态,简直就跟刚被孵出壳还没来及认主的雏鸟没啥两样。只要自己掌握了接待的机会,把他接到自己的地盘上,热情款待,动之以情,这位江北军阀被拉入自己阵营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只是这种事,苏墨虞也不愿意说破了,免得让孟聚小觑了南唐的君臣。他笑说:“孟将军威名远扬,名震天下,诸位大人都是仰慕已久。今日得见真人,大家自然要热情一些了。”

    孟聚淡淡一笑,知道这位苏学士没说真话,他倒也不急:其实事情缘由,他也猜到一些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南朝大臣们既然对自己显出了非同一般的热情,那肯定是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是他们看重的,只要自己留心,那迟早会明白分晓的。

    “苏学士,那我们现在,可是要进宫面圣吗?”

    苏墨虞叹口气,按照原来的计划,他是打算先把孟聚安排在鸿胪寺的贵宾楼安歇下,让礼部官员教导他各种礼仪之后才安排孟聚在朝会上正式面圣的。但没想到在码头上各部官员这么相持不下,为了摆脱困境,他只能搬仁兴帝出来解围了。现在,自己只能是将错就错地带孟聚去立即面圣了。

    他问孟聚:“孟将军,你在伪朝那边,可曾觐见过伪帝?面圣的诸番礼仪,你可熟悉?”

    孟聚一愣了下:“以前景穆帝时代,末将曾随人参见过伪帝景穆。有人跟末将说过面圣的规矩,末将愚钝,倒还记得一些。”

    苏墨虞松了口气,他说:“孟将军学过觐见礼仪,那就太好了。鞑虏虽然窃据中原,但他们的礼节朝仪却是溯自刘汉,与我朝并太大差异。陛下乃宽仁之主,对礼节并无苛刻要求。虽然仓促了些,但孟将军等下只需记得心口谨慎就好,料来纵有什么差错,将军新来,不熟我朝礼仪,想来陛下也不会见怪于你。”

    说话间,马车已经过了一座集市,只见那边街道纵横,商铺林立,招牌店幌密密麻麻,人流熙攘如潮,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喧嚣的场面。孟聚观察了下,看着街上走动的行人,衣着都颇为体面,秩序竟然。至于在北魏道边常见的衣不遮体的流民和饥民,在这边却是一个也看不到。

    孟聚叹道:“尚未入城,街面便如此繁华,北方传言说国朝物产富饶、百民富足,末将一直不信,不料国朝富足、万民安康,此番情形却是远超传言之上啊。”

    听到孟聚夸奖,苏墨虞矜持地微笑道:“圣天子爱民,体恤民力,轻徭薄赋,朝中诸位大臣亦是深明天子心意,平争息讼,捕盗去奸。历经百年之治,我朝方有如此盛况。如今,江都城有户超三十万,人口已过百万之数,此等繁荣景象,只怕伪朝的洛京亦是难以比拟吧?”

    “正是。慕容家起兵之前,末将曾去过洛京,那时末将便感觉,洛京已有了衰败气象。慕容家起兵之后,洛京数经战乱,人口财富都流失大半,街道建筑历经战火几成废墟,更是不能与大唐蒸蒸日上的气势相比了。”

    苏墨虞点头,他指着车窗外的集市,沉声道:“孟将军,此地就是著名的白下集了。”

    “白下集?”孟聚微蹙眉:“苏学士,恕末将孤陋寡闻,不知此地可有何著名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