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耕唐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卷 初来乍到 楔子 只有父母为你哭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一章 雍州终南县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章 我会好好活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章 久旱必有蝗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章 军爷姓冉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五章 天下第一城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六章 西市卖宝(求推荐票冲榜)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七章 一掷千金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八章 夜半惊魂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九章 这活我接了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章 想写一本书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一章 君得朱龙,我遇刘三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二章 天降灾祸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三章 蝗灾起源地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四章 祸兮福所倚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五章 也许这就叫幸福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六章 万鸡斗亿蝗(上)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七章 万鸡斗亿蝗(下)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八章 有故事的人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九章 昔年长街奔马,快意江湖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章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一章 为卿下厨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二章 敢不敢和我同去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三章 名师高徒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压力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五章 从此我乃大唐人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六章 天呐,你怎么抓根毛画画?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七章 流水作业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八章 程咬金借鸭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二十九章 男儿少时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章 圣人出,河现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一章 爆料之王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二章 渭水河边说封神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三章 领导心腹!只可惜是前任的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四章 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五章 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会哭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六章 穿越千年的杂交稻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七章 宽乡变狭乡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八章 我们先寻间客栈休息吧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三十九章 那一对视擦出的火花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章 莫愁少年囧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一章 未来二舅哥的叹息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二章 他想做的,我就要帮他做成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三章 白衣荐白衣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四章 借汝之宏论下酒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五章 须倾男儿泪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六章 这个男人不简单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七章 里行还是出现了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四十八章 两份敕牒,任君选一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四十九章 你就那么不愿意待在朕身边?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章 民女参见大人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一章 上任伊始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二章 等我下班啊?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三章 蔡国公府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四章 书房献策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五章 三小姐带了个绿袍官儿回来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六章 生平第一次早朝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七章 人人心里都有本账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八章 大局定矣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五十九章 我们姐妹想开座酒楼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章 右卫将军张亮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一章 听说这首歌很感人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二章 开窑烧砖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三章 大魏平帝之后!?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四章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五章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六章 唯利之徒,必以利诱之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七章 世上没有比这个更真的事情了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八章 你会败,我比你更会败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九章 三百万贯不过保底数字而已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章 多少会水的,都折在水里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一章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二章 原来高人便是他!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三章 为我中华医学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四章 老夫心中有一怕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五章 朕把儿子就交给你了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六章 工部是你的娘家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七章 你觉得朕有那么霸道吗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八章 江湖上人送绰号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九章 光鲜背后的辛酸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八十章 记住了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八十一章 生于深宫之中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八十二章 丈母娘的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八十三章 人曰难 第八十五章 生不怕京兆尹,死不畏阎罗王 第八十七章 他要一口一口的,吻尽她的悲伤 第九十一章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第七十三章 为我中华医学,留个种子 第七十八章 江湖上人送绰号:鸟贼 第八十章 记住了,你欠我一个要求 第八十一章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第八十二章 丈母娘的“刁难” 第八十三章 人曰难,你曰易 第八十四章 孤独,注定是每个穿越者的一生之敌 第八十六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第八十八章 官本位 第八十九章 门不当户不对 第九十章 谁的谱都是你可以摆的吗 第九十二章 一百一十七万贯 第九十三章 夫纲不振 第九十四章 汇报 第九十五章 贞观头号奸佞 第九十六章 大唐豪华宰相团 第九十七章 段纶的馊主意 第九十八章 意气风发,莫过少时 第九十九章 席君买,你可是来砸我店的 第一百章 侯君集,你养的狗也敢对我呲牙 第一零一章 李承乾的第一桶金 第一零二章 先生一半,我一半 第一零三章 仕途上的贵人 第一零四章 我仿佛看到另一对我和你 第一零五章 皮蛋和咸鸭蛋 第一零六章 虽万千人吾往矣 第一零七章 胡戈赶考 第一零八章 中土后裔 化外之人 第一零九章 无字天书 第一一零章 《治安策》也不过如此 第一一一章 太极殿君臣议状元(上)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八十三章 人曰难
《耕唐》
作者:深悟不空
更新时间:2024-01-09 01:17:50
字数:70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耕唐 !

    科举制度虽然始千隋朝时期,给人第印象好像凡经仁。蚁,须不知离胡戈现在所处的贞观二年,才仅仅过去了二十三年而已。

    和日后的修改版相比,每项流传千年的制度草创之时都难免会有些简陋,这科举之政也是一样,且不说这时的科举和后来宋、明时期的差别巨大,就是和本朝中后期相比,也是大不一样。

    不过再怎么略显青涩,可以说,这项制度的出现,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被世家大族独霸的政治舞台上。开始慢慢有庶民的身影出现,人民不再只是时代的看客,毫无选择的忍受着“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世道,他们中的有识之士,也拥有了左右自己以及自己曾经所属的那个群体命运的机会,开始参与到对这个国家的管理中来。并不是说隋以前就没有庶民参政,只是从前那些历史长河中的星星点点与这渐成制度的选拨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若干年后,科举取士虽然被取消,但考试制度依然活跃在这个传承千年的东方古国里,它仍是人们用来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越穷的地方,越是不断涌现出新时代高考文、理“状元”的根源所在从那每年几百上千人通过考试争夺某个职位的现象也可窥见一斑。

    顺便说一句,科举制度的创建人乃是隋焰帝杨广,一个在身上能和李世民找到许多共同点的人。

    “军爷,这秀才、明经、进士有什么区别啊?”这时,一直低头不语的胡戈开口说话了,既然刘诗薇是他绝对不可能放手的未来伴侣,那么他就要义无反顾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无论它是通途大道,还是独木桥,胡戈都准备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一听这个问题,军牟就知道胡戈对当下的科举考试完全不了解,点了点头,便详细的给他介绍道:

    “秀才科设立于武德四年,考试的范围是五道方略策,明经科考的是儒家经典,须通两经,另外还需试墨策十道,这进士科乃是考试时务策五道,另外还有明字科和明法科,不过这两种考试不适合你,明字科旨在选拔对书法、文字有专长的人才,明法科旨在选拔熟悉法律的司法人才。”明字和明法科出身的官员在仕途上的道路有些窄,比如出身明法科的官吏,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奋斗在政法战线上。

    其实这时还有童子一科,《唐语林》曾记载:“贞观中,蜀人李头府八岁,号神童。至京师,太宗在上林苑便对”《旧唐书》刘晏传中记载刘晏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正字隶属秘书省,正九品下,主要工作就是校对。只因这童子科和胡戈怎么也扯不上关系,是以军爷提都未提。

    胡戈听到“明字”和“明法”立马就联想起还有一个。“明算”科,心道,“难道这时明算这一科还没有出现?要是有,凭借自己学了十几年的数学功底,考这一科应该还有点把握吧!”想虽是这么想,却不好出言相问,军爷既然没提,估计就是暂时还没有出现。

    他哪知道,李唐建国时期就废除了算学,直到显庆元年公元肠年复置,至于科举中明算这一科,出现的时间也大致就是在这个时间段。

    只听军爷又道:“这明经考的是关于儒家经典的帖文,这帖文乃是从所试经书中选出千言,然后头尾摘出一些文句空缺来,你须得凭脑中印象,填写完整,这还不算完,填完帖文,你还要回答墨策十道。这十道题都是从经书的“疏议”中选出的,答完方可过关。”

    这帖文不就是填空题嘛,只是这需要填的空有些多了,竟有千言,还有这墨策,就是对名言名句进行解析,相当于一篇小小的作文了。胡戈想到这里,便问道:“军爷,这两经是指?”

    “如…”

    众人朝发出响动处一瞧,见是一个茶杯盖子掉到桌上转圈,而桌旁的刘仁景嘴巴张得天大,一副“大吃一斤”的模样。

    原来,刘仁景先前听二叔说这准妹夫考得状君八九不离十,又见胡戈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给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感觉,心中不免对此人暗暗重视起来,哪知他突然问出一个这么个问题,一时间落差太大让自己那颗小心脏难以承受:

    这位刚刚立志夺取状元的大哥,竟然连两经都不知道为何物!

    刘诗薇瞪了哥哥一眼,对胡戈解释道:“我朝把儒学经典分为三种,分别是大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经《诗》、《周礼》礼》:小小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口不伏谷梁传》,这考两经就是考大经和小经,每年科举考试便在两经中各选一本,来考察学子,你既然不熟悉这个,我们便不考这一科!”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两经慢慢又衍生出通三经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大经皆通,中经小经各一,武则天在位时,就有个叫张嘉贞的人,弱冠应五经举。

    胡戈对刘诗薇的点点头,略有些汗颜,心想明经考试的内容多是依赖记忆力,这大经小经全加起来也不过六本书,就是全背熟了也花不了几年,难怪时人有“三十老明经”的叫法,不过自己现在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拿来背书怕是有点仓促,便在心中把这科否了,又问道:“军爷,那进士科的时务策是指什么?”

    “时务策便是考官从儒学经典中取题目,让考生作答,我还记得前些年有次考试的试题,《礼记》有云,“事君有犯无隐为人臣者不显谏”这两句看上去很矛盾,那么你便要答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假如你身在天子左右,又该如何以对?”军爷怕胡戈一时难以理解,便举例道。

    胡戈点点头,心道这还有点意思,心中感觉略略有了底,不再似刚才那般忐忑,便又问道:“那最后的秀才科,考的方略策又是何物?”

    只听军爷笑道:“所谓方略策,便是阐述古今理体,治国之道,既要思维明辨,又要渊博才学,宏远见识更是必不可缺,若是文笔再佳,那是最好不过了,归唐,若是考明经,你不如别人,若是考这秀才,别人却不如你,单把你在陛下、蔡公和我面前所讲述的道理写于纸上,那便是一篇上好的方略策啊,你说,这却不是你的强项是什么?”

    本来刘诗薇还心中戚戚的,一听军爷这般说,喜道:“二叔,难道说这弄才对归唐来说还容易些?”

    “你这未来夫君偏生是怪,人曰易,他曰难,人曰难,他却笑易啊!”军爷哈哈大笑,站起身来,便往书房走去。

    见军爷去了,刘仁实道:“妹妹,这回心中有底了吧,别怨娘,啊!”

    刘诗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刘仁实和刘仁景见妹妹不再伤心了,也起身告辞小芝和风醉幽对视了一眼,也笑着要走,刘诗薇要挽留两位妹妹,可风醉幽和小芝是在街市上独自摸爬滚打过的,心中最是伶俐,知道现在这两人大悲后又大喜,现在还是让他们单独在一起好些,和刘诗薇闹了一会便告退了。

    “才才吓死我了,还以为我娘真不让我们在一起呢!”刘诗薇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对胡戈道。胡戈见刘诗薇脸颊红扑扑的,捏了她手道:“你就知道我一定能考得状元?”

    “二叔说能,那就是能啊,我还没见过他说空话呢!”刘诗薇认真道,样子甚是坚定。

    胡戈笑着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一事,道:“军爷走得快了,怎么报名都还没问呢!”听了刚才军爷的介绍,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在这时完全派不上用场,这时的科举和自己印象中的科举存在很多细节上的差别,比如现今的考试里面便没有作诗之类的,而主持科举的是吏部不是礼部,也不知道朝廷对官员报考科举是什么态度。

    “别急啦,等下跟二叔回去的时候,在路上问也是一样嘛!”刘诗薇宽慰他道。

    “薇薇,你知道当今朝中谁是状元郎出身吗?”胡戈又问道。

    “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孙叔叔就是状元出身,他在前的中过进士,一直在万年县任职,等到了我大唐立国,他向太上皇上书,进谏了三策,很得太上皇的赏识,武德二年,太上皇考核群臣高下,他和李纲李大人并列第一,受到嘉奖呢!武德五年。他再次参加进士科的考试,结果便得了状元!那一榜同中进士还有李姓三兄弟呢,叫什么我忘了,不过在当时长安城中可是传得沸沸扬扬的呢!”刘诗薇道,顿了顿,又说:“这个连我都知道,你呀,一看就是和同僚交流少了,这样不好啦!”

    胡戈一听孙伏伽这个名字好熟悉啊,仔细一想,此人好像正是历史上记载有名有姓的文状元第一人,正要发表感慨,却见刘诗薇一本正经的样子,想到她才才给自己提的建议,会心一笑,哄她道:“常言道,妻贤半年粮,古人诚不欺我也!”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