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身聊发少年狂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穿成老太太 第2章 求求你让我死吧 第3章 剥皮挫骨 第4章 谁比谁可怜 第5章 伯仁?伯仁 第6章 疑云重重 第7章 逃过一劫 第8章 惊天秘密 第9章 不学无术 第10章 天资过人 第11章 一笑俱空 第12章 前朝旧事 第13章 斗法完胜 第14章 种菜达人 第15章 饿其体肤 第16章 番外老国公的一生(上) 第17章 番外老国公的一生(下) 第18章 离家出走 第19章 揭开伤疤 第20章 如是我闻 第21章 爽快舅母 第22章 摇光姑娘 第23章 恍如隔世 第24章 驽钝的小胖 第25章 另一个孙子 第26章 “子曰”小呆 第27章 子嗣艰难 第28章 过节过‘劫’ 第29章 恩宠有加 第30章 一掷千金 第31章 舅舅威武 第32章 顾卿买孩子 第33章 两位先生 第34章 又做嫁衣 第35章 邱氏扬名 第36章 惊为天人 第37章 “小人”和“老妖” 第38章 中秋月圆 第39章 顾卿教孙 第40章 仗势欺人 第41章 老太君威武 第42章 方氏事泄 第43章 有人下毒? 第44章 李铭搬家 第45章 番外李蒙的一生 第46章 堂孙进府 第47章 番外李蒙的白(中) 第48章 天灾人祸 第49章 因势利导 第50章 汾州事变 第51章 贤妻良母 第52章 一朵烂桃花 第53章 请君入棋 第54章 顾卿离魂 第55章 争锋相对 第56章 夜半私语 第57章 张宁来访 第58章 送子娘娘 第59章 顾卿的决定 第60章 影帝太医 第61章 周而复始 第62章 一夜无眠 第64章 如何救灾 第65章 “劫富济贫” 第66章 仗义执言 第67章 赈灾之初 第68章 少爷攻势 第69章 与有荣焉 第70章 欢饮达旦 第71章 花嬷嬷归府 第72章 重操旧业? 第73章 李茂失踪 第74章 汾州疑云 第75章 倾国倾城 第76章 逆天改命 第77章 月圆之夜 第78章 色与魂授 第79章 进城报信 第80章 来驾一下 第81章 一路顺风 第82章 猛虎出闸 第83章 生死劫杀 第84章 无心插柳 第85章 九死一生 第86章 张致的谋划 第87章 李锐自尽 第88章 马场告急 第89章 西军来人 第90章 李锐回京 第91章 连问三声 第92章 事实的真相 第93章 先生可怕 第94章 组团组团 第95章 齐心协力 第96章 齐邵“投诚“ 第97章 李钧的觉悟 第98章 顾卿的野望 第99章 顾卿传艺 第100章 张玄悟道 第101章 家和陆家 第102章 邱老太君出山 第103章 李铭被劫 第104章 边关有变 第105章 张玄请灵 第106章 寻花问柳 第107章 一愚惊人 第108章 风波再起 第109章 陷入僵局 第110章 如梦似幻 第111章 张府的秘密 第112章 李钊进京 第113章 殿试排名 第114章 前路有灯 第115章 探花使刁难 第116章 咱有权有势 第117章 李钧当官 第118章 顾卿的事业 第119章 李锐入宫 第120章 鸿胪寺是个坑 第121章 这是个技术活 第122章 鬼面的交易 第123章 李锐告状 第124章 花会之约 第125章 来的太迟 第126章 陆珺的心思 第127章 奇幻冒险之旅 第128章 待客之道 第129章 顾卿遇刺 第130章 顾卿救场 第131章 顾卿暴走 第132章 李茂装哭 第133章 家族荣辱 第134章 动乱将至 第135章 张玄又悟了 第136章 教你成才 第137章 自作孽不可活 第138章 血色之日 第63章 黑云压城 第139章 布局伊始 第140章 博弈 第141章 李茂的决定 第142章 李锐回家 第143章 李钊的才能 第144章 德阳郡主的烦恼 第145章 县主和箱子 第146章 仙主你好 第147章 李锐的金手指 第148章 去找张天师 第149章 张玄受命 第150章 南风云 第151章 李茂送人情 第152章 投桃报李 第153章 张顾相遇 第154章 浮夸的演技 第155章 羯女豆铃 第156章 方氏临盆 第157章 母女均安 第158章 “甜蜜”的负担 第159章 李钧的烦恼 第160章 李家的“香饽饽” 第161章 因果循环 第162章 张宁之惑 第163章 老太太的财产 第164章 我要分家产 第165章 顾卿养病 第166章 洪灾爆发 第167章 张玄的机会 第168章 师兄给力 第169章 祖孙时间 第170章 没有钱 第171章 万宁的救星 第172章 功德加身 第173章 李锐的心胸 第174章 愿望 第175章 李铭的惊喜 第176章 天高云阔 第177章 李铭倒霉 第178章 功臣回京 第179章 我欲成仙 第180章 二缺和蛇精病 第181章 谈玄论道 第182章 新的篇章 第183章 鼎盛之始 第184章 鱼死破 第185章 引火烧身 第186章 不计前嫌 第187章 张宁的选择 第188章 话房共话 第189章 张致回京 第190章 辞旧迎新 第191章 顾卿的带孙日常 第192章 偶像崇拜 第193章 天象大乱 第194章 萌(荫)星出世 第195章 大骗局 第196章 扶棺回乡 第197章 李钊的翅膀 第198章 祭祀天地 第199章 锐儿别哭 第200章 李茂疾奔 第201章 一年后 第202章 李铭逃跑 第203章 寅虎丑牛 第204章 李锐出仕 第205章 范阳城破 第206章 涿县发威 第207章 张应的野望 第208章 病情加剧 第209章 人之将死 第210章 交代后事(上) 第211章 交代后事(中) 第212章 交代后事(下) 第213章 太平有象 第214章 临终之时 第215章 李茂的决定 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 第217章 张玄引魂 第218章 顾卿的烦恼 第219章 真·熊孩子 第220章 一日游 第221章 逆行性健忘 第222章 齐天大圣 第223章 李锐娶亲(上) 第224章 李锐娶亲(中) 第225章 李锐娶亲(下) 第226章 美妙的巧合 第227章 李锐的幸福 第228章 狸猫成仙 第229章 父子君臣 第230章 神棍顾卿 第231章 神仙问你 第232章 当年之约 第233章 螳螂捕蝉 第234章 天凉王破 第235章 张玄出山 第236章 天下三分 第237章 否极泰来 第238章 如何去迎? 第239章 可怕的齐邵 第240章 顾卿掰孩子 第241章 李钊之心 第242章 急救之术 第243章 少帝出京 第244章 天命所归 第245章 齐邵心碎 第246章 兵分两路 第247章 收服荆南 第248章 迎回太后 第249章 李湄发威 第250章 正文完结 第251章 番外李蒙的白(下) 第252章 张应X顾卿(上) 第253章 张应X顾卿(下) 第254章 古代齐邵X顾卿 第255章 张玄X顾卿的日常(一) 第256章 张玄x顾卿的日常(二) 第257章 张玄X顾卿的日常(三) 第258章 张玄X顾卿的日常(四) 第259章 张玄X顾卿的日常(五) 第260章 张玄X顾卿(张玄cp完) 第261章 亲亲X平平(上) 第262章 亲亲X平平(下)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16章 邱老太君薨
《老身聊发少年狂》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
更新时间:2024-02-01 07:54:40
字数:1275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老身聊发少年狂 !

    此时涿县和怀朔集结了居庸关一半的守军,以及五万各地前来救援的兵丁,加上涿县怀朔两地可以作战的兵丁,总共有十万人。

    要知道,原本守卫幽州门户的定北军,也不过二十万而已。

    范阳城里有八万反贼,还有投降的世族们的家丁和护卫,也许,还有许多世族们一直不愿意暴露的隐户,但隐户大部分时候是种地的农民,若没经受过训练,真在战场上,那是不值得一提的。

    大军只所以没有开拔范阳,而在怀朔和涿县陈兵以据,是在等。

    等斥侯们打探出范阳周围的捷径,想办法和困守在平卢的华鹏将军形成合围之势,一起攻打范阳。

    可此刻,李茂等不得了。

    他的母亲已经病得奄奄一息,在京中等着他回去。

    所以李茂委托陈轶代替他,去涿县和怀朔“视察军务”,当然,对外名义,肯定是李国公去视察了,但到了地方,则是陈轶拿着他的印信在视察。涿县的张宁张致兄弟会掩护他,为他遮人耳目的。

    就算被发现了他不在,他也不怕。他大可说陈轶为明,他为暗,两个人为了查验军中的情况,所以才这样分工的。

    只要在此期间没有出现大的战事,这么蒙混过去应该没有问题。若是发生了战事,他也手书了一封,委托张宁张致兄弟帮忙暂代一下他的事务。

    他自认自己也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奇才,张家两兄弟内政军务上的本事远胜于他,有这两个人在,他还担心什么?

    李茂安排好一切,日夜兼程的就往京城赶。

    他哪怕不眠不休的赶路,到京中也要半个月,更别说他是偷偷回京,根本就不能多带人,也不能进驿站,速度会慢上许多。

    可是家中的信到幽州已经过了二十多天,按照信里所言,若他娘真是只有百日之寿,只有他不眠不休,才能在此之前赶回去了。

    李茂混在南下的难民中出了居庸关,带了五匹空马,三个心腹的家将,没命的往回赶。他知道身边的中军也许会把他的行程暴露给皇帝,但他已经管不着了。

    大不了丢官,大不了杖责。

    现在是大楚要用他,不是他要谋什么前程!

    马儿啊,快点,再快一点!

    持云院里。

    邱老太君已经有许久没有睁开过眼睛了。

    即使李湄使劲的“亲亲”,也没有见到有什么变化。

    一直在一旁守候的张璇玑和张玄睁开天眼,只是看了一眼,就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样的情况还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了。

    李锐和李铭两个孩子已经完全没有公府公子的形象了。由于天气太热,他们只穿着单薄的丝衣,即使如此,小孩子容易出汗,那丝衣也经常是一层又一层的贴在他们的身上。

    由于睡得太差,两人的眼睛里全是血丝,有时候只是坐着,也能迷迷糊糊的将头点成小鸡啄米一般。

    大人们心疼孩子,总希望他们能多睡一会儿,但如今这种情况,四位太医都说邱老太君随时会走,就连参片和参水都塞不进去,李铭和李锐生怕自己一合眼奶奶在他们睡着的时候去了,所以两兄弟只能不停的拿冰盆里的冰水抹脸,好让自己清醒一点。

    李钊在正屋的一张小榻上蜷着身子睡得正酣。他比信国公府的两个嫡孙过的还要辛苦,因为他要帮着管理信国公府的账务。

    老太太快要去了,准备丧事并不是一句话的事,虽然有老太太吩咐从两个月前就开始置办了,但古代准备丧事实在太庞杂,到了邱老太君这个级别,灯油、纸扎、冥器、蜡烛都有等级,另丧事中所用开路钱、引路钱、火花钱,也是一笔不菲的款子。

    所花费用之核算,就能让方氏和府中几个管事累死。

    李钊的母亲简氏从来没想过自家儿子能做这些,第一次看到管事的在他儿子面前毕恭毕敬的问事时,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而后他儿子左手打着算盘右手拿着笔在主屋里帮着方氏算账时,就连李钊的父亲李荣都有些接受不了。

    他送儿子上京是为了以后做官的,不是来给信国公府当管家的啊!

    李荣拉着自己儿子在角落里盘问了许久,李钊从小亲近母亲,心中有些埋怨父亲冷落他娘,一听他爹的话就一肚子火,将手一甩,梗着脖子反驳道:

    “会算账就是管家吗?那户部那么多负责核算的官员难道都是管家?陈大人身为致仕的户部尚书,教孩儿这些有何不对?就算儿子是管家,日后也是皇帝的管家,如今堂祖母府里信任儿子,愿意让儿子协助理帐,有什么好埋怨的!”

    李荣被儿子冲的说不出话来,一张脸也涨得发紫。

    李钊最看不惯就是他爹胆小懦弱的样子,见他爹只有意见,却连反驳的理由都说不出来,翻来覆去就那一句“这不是读书人该学的东西”,心中实在不耐,甩手就进了屋。

    读书人该学的东西天下人都学得,可他学得东西,天下人不一定学得了!

    老师说了,学会他的本事,当官必成肱骨,经商则为巨贾,这可比死读书得到的东西要有用多了!

    反正他爹也不关心他当什么官,他老师说了,等他十六岁就为他求个官,让他跟在他家的子孙后面长长眼界,到时候给他个官儿子的面子就是!

    李钧一直没有回来,他跟着羯人去了土漠草原,想来是家里报信的信件并没有送到他的手上。因为这个,李钊的娘没事就把这个庶子念叨上几回,说他是个没良心的人。到后来还是方氏听不下去了,幽幽地说了一句“我家老爷也还没回来呢”,这才让简氏住了嘴。

    此时方氏才知道了堂亲家的这门亲戚是个什么性格。主母脾气火爆、当家的性格懦弱,那个姨娘也许是性格温顺,也许是善于隐忍,总而言之,变成了李荣心中避风港一般的地位。

    堂伯母就是个说一不二的硬脾气,堂伯比较宽厚,但不善言辞,这才养成了李荣这样的性格。而后又娶了这么一位小姐,更是没办法活的刚硬起来了。

    难怪堂伯不许这位堂兄上京投靠信国公府,就算投靠,也要自身立的起来才行啊。

    听闻信国公府的邱老太君病重,许多昔日受过邱老太君恩惠的百姓都来门口叩拜祈福。也不知道是谁现在信国公的台阶上点了一盏长命灯,而后纷纷有人效仿,都来门前点上一盏。

    这些点灯之人大多是当年雹灾时受了信国公府的恩惠,得到了粥米热水、新的棉衣棉被,度过了那个最难熬的冬夜的西城百姓。

    信国公府当时紧急送去的被子和衣物大多都是好料子,有些人家在雹灾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后把这些衣物被子当掉,竟也将后来的日子给熬了过去。

    还有些是笃信邱老太君是送子娘娘降世,如今要回归天上去的。她们来点灯,是因为家中都有快要出世的孩子,或者想要求子求孙,便也来点个灯,期盼天君回天之前能看到她们的祈祷,将她们的愿望实现。

    信国公府屋檐下的油灯越放越多,到后来信国公府里的人要出门都无处下脚,只能从边门和角门走。方氏得知了这个情况后不许下人随便移走油灯,这些都是“愿力”,若有一盏灭了,都不是好兆头。说不定油灯点的人多了,老太太也能好起来呢?

    如今哪怕是一点点希望,她都想试试。

    信国公府的人得了夫人的指示,便好好的维护这些长命灯,不时往里面添油,生怕有灯灭了。若是顾卿醒着,肯定要痛心。浪费这么多的灯油,点这么多灯,一点用都没有不说,这大夏天点灯门口的门子难道不热吗?

    油灯点得多了,甚至惊动到了宫里的楚睿。楚睿对邱老太君原本就极有好感,又听张璇玑说这位老人是大楚的“福星”,所以不但没有制止,反倒下诏让京兆府派了专人去给信国公府守灯,一方面是以示荣宠,一方面也是担心发生火情,烧了内城。

    国子监当年有不少学子深受信国公府大恩,顾卿命人摆在微霜堂任他们取用的点心和粥品,成了他们在微霜堂里读书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这些学子自发的写了祷词,希望上天能让这位德行高尚的老人多延几年寿命,他们将祈祷的诗词用红绳绑好,系在信国公府门前的桑树和梓树之下,挂的满树都是。

    而后百姓点灯,文人挂祈命书,有些喜欢看《三国演义》或玩“三国杀”的人,就到空旷的地方放一盏孔明灯。

    李茂回府时正在晚上,遥遥看的自家的方向一片火光,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得内城不得奔马了,翻身上马就朝着信国公府的方向疾奔。

    京城东西两市为了刺激商业发展,是没有宵禁的,所以才灯火通明,但东城到内城是达官贵人居住之地,为了安全,晚上是不允许晚上有灯火的。

    难道是家里着了火?还是有人纵火?

    为何没人救火,也没有喧嚣之声?

    天上无星无月,空气又极其闷热,看起来像是要下雨。要真下了雨就好了,现在是夏天,雨水充沛,真要下了雨,就算着了火,也能被雨水扑灭。

    李茂就在心头如此的胡思乱想着,策马一口气奔到了清水坊的坊前。

    远远的,那千百盏油灯映着他家朱红一片的大门,就这么不设防的一下子撞入了他的心间,撞得他泪流满面,撞得他肝肠寸断。

    门前的桑梓下挂了无数的纸笺,似乎在静静的说着什么。

    当年他父亲去世时,他家门前车水马龙,却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寂静带给他的震撼来的剧烈。

    “那边来的是什么人?内城不得擅闯,此乃信国公府,你怎么不下马?”京兆府派来的官差正是王油子,他老远见到一人骑着白马进了内坊,职业病发作,立刻出来盘问。

    李茂头上带着斗笠,若不是这马是匹良驹,王油子怕是早就喊人把李茂架到一边盘问了。

    这时李茂的两位家将上前递过牌子,“今日怎么不是家将值守,却劳京兆府的差爷们来守门?我们是幽州回来的家将,回府报信的。”

    “我们可不是守门,守的是灯。”王油子接过牌子看了眼,见确实无误,就一指旁边的角门。“你也见着了,大门旁的门的肯定走不了,边门这时候估计也没开,去问问角门里有没有人守着,从角门走吧。”

    北园,持云院。

    顾卿此时已经渐渐是离魂的状况了,或者说,已经是“魂不附体”的情况。

    她看见李锐强硬的要求弟弟去睡上几个时辰,然后来和自己换班;她看见张玄和张璇玑在一旁写着什么符篆,张玄甚至刺破了十指滴入朱砂之中;她看见她那个从未见过的“庶女”木愣愣的抱着已经睡着了的李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看见李钊趴在他娘的膝头睡着了,而李荣就坐在屋子门口的地方,直直看着自己的脚尖。

    花嬷嬷和香云她们含着眼泪在把什么衣服从柜子里拿出来,同时拿出来的还有一双朝靴。孙嬷嬷捧来一顶镶珠点翠的头冠,小心翼翼的放在一旁的木架上。

    然而只是片刻,她就回到了“身体”里。

    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她不知道所有人死之前是不是都和她一样,但她自己清楚的预感到,她此时是真的要死了。她觉得自己的精神前无所有的好,甚至有些亢奋。

    可舌头已经不能动了。

    顾卿轻轻哼了一声,所有人都惊喜的冲到了床前,小李湄被“姑姑”一颠,立刻惊醒了过来。当看到已经许久未睁开眼睛的奶奶居然睁开了眼,大叫着“祖母”、“祖母”,双手也朝自家祖母的身上挥舞而去。

    她已经说不出话了,她只能眨眨眼,扫视了所有人一眼。

    似乎没有人觉得她马上就死了,看看他们惊喜的眼神,是不是觉得她马上就会红光满面的说出话来啊?

    可惜她连死之前最后说个冷笑话都做不到了。

    哦,她错了,还是有人知道她要死了。

    重瞳的张璇玑一脸感慨,张玄脸上两道泪痕。

    他们都是走错了画风的“高人”,自然能看出她要死了。

    顾卿朝张玄望去,死死地盯着他。

    她不想困在这里,她要回家。她既不想躺在李老国公身边和正牌邱冰抢墓穴,也不想多年后上演“棺材打开,扶我起来”的惊悚片。

    谁知道死了以后她的魂魄会怎么样?附身在老太太身上已经够憋屈的了,附身在骨架身上可就把人吓死了好嘛!

    张玄接收到了顾卿的目光,不但是张玄,全家人都注意到老太太死死的盯着张玄。

    “邱老太君,请您放心,我会送您最后一程的。”

    顾卿听到张玄的话,心满意足的笑了。

    “张道长,你这话什么意思……”李锐红着眼眶问。

    “哥,哥,奶奶她!”

    “祖母,祖母!”

    “夫人呢?夫人在哪里?快叫夫人回来!”

    “夫人被李青叫出去了。”

    “大呼小叫什么?”方氏踏进门,身后还跟着一个戴着斗笠的男子。

    那戴斗笠的男人一身风尘,脚上还有许多黄泥。一踏入屋里,屋中顿时两个脚印。

    门口守着的婆子皱了皱眉,那男人却像没看到一样,径直往顾卿的床前走去,边走边解下斗笠,咬着下唇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叔……”李锐看到来人的样子,惊讶的叫出声来。

    然而他的“父”字还没说出口,就被床头跪坐着的花嬷嬷一声悲号给打断了。

    “太夫人,太夫人!”

    屋外白光一闪,李铭李锐侧头看了一眼窗外,心里升起了不好的预兆。

    花嬷嬷是学武之人,对气息最为敏感。

    邱老太君又闭上了眼睛,看起来像是又睡着了,其实已经没有了气息。

    花嬷嬷将手放到邱老太君的脖子下面,怔怔的收回了手。

    就像是要表达她的心情似的,天空中乍起一声惊雷,震得满屋子的老幼心头都如同被鼓槌擂过一般。

    费尽心思才回到京城的李茂,三两步奔到床前,一下子跪倒在榻板上,完全不顾旁边庶妹和堂嫂惊诧的眼神,伸手去抓顾卿垂在薄被外的手。

    ……

    他愣在原地,吐不出一个字来。

    花嬷嬷站了起来,身子也摇摇欲坠。

    “太夫人……太夫人她……薨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顾卿: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就把我回光返照的力气用完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