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在奥匈帝国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我的上帝! 第二章 前往梵蒂冈 第三章 教宗利奥十三世 第四章 苏联仓库 第五章 摩拉维亚伯爵 第六章 15万英镑 第七章 博那罗蒂伯爵(上) 第八章 博那罗蒂伯爵(下) 第九章 埃斯波西托红酒 第十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 第十一章 国王遇刺 第十二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委托 第十三章 接管防务 第十四章 女孩子不能随便亲人哦! 第十五章 艰难的选择 第十六章 博那罗蒂小镇的危机 第十七章 骑兵冲锋 第十八章 博那罗蒂伯爵归来 第十九章 狡狐马塞纳 第二十章 八国联军事件 第二十一章 空间里的发现 第二十二章 佛罗伦萨 第二十三章 斐迪南大公的顾虑 第二十四章 回到维也纳 第二十五章 霍夫堡皇宫 第二十六章 卡尔王子 第二十七章 铁路投资 第二十八章 百万富翁 第二十九章 伯勒尔的阴谋 第三十章 迈西米利安的疑惑 第三十一章 神迹? 第三十二章 伯特的委屈 第三十三章 海因茨 第三十四章 热情的大公 第三十五章 出售宝物 第三十六章 十万英镑和音乐会 第三十七章 神秘的斐迪南大公 第三十八章 囚犯 第三十九章 击剑 第四十章 印第安人 第四十一章 奎帕 第四十二章 杜海彬和雷奥 第四十三章 汉奸?叛国者? 第四十四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导 第四十五章 苏菲女公爵 第四十六章 老格奥尔格 第四十七章 安德烈到来 第四十八章 马塞纳的自荐 第四十九章 奥托的痴心 第五十章 伯勒尔的心思 第五十一章 斯蒂芬·:茨威格 第五十二章 格洛丽亚公主 第五十三章 来自东方的礼物 第五十四章 摩拉维亚的局势 第五十五章 失之交臂 第五十六章 恩斯特的误会 第五十七章 告别维也纳 第五十八章 来自摩拉维亚的挑衅 第五十九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 第六十章 郁闷的镇长 第六十一章 古堡 第六十二章 访客 第六十三章 亚纳切克子爵 第六十四章 小镇庆典 第六十五章 贫困的领主 第六十六章 一分为二 第六十七章 伯兰子爵 第六十八章 摩拉维亚机械公司 第六十九章 橄榄球赛 第七十章 清晨的争吵 第七十一章 价值万亿的木盒 第七十一章 军备面世 第七十三章 针对 第七十四章 投降 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动 第七十六章 弗洛伊德的选择 第七十七章 妥协 第七十八章 锦上添花 第七十九章 三大家族 第八十章 市长的诧异 第八十一章 粮食危机 第八十二章 礼物 第八十三章 第二次检阅 第八十四章 战马 第八十五章 维多利亚女王 第八十六章 巴黎 第八十七章 玛丽昂·;拉法耶特 第八十八章 游轮 第八十九章 红酒订单 第九十章 初抵英国 第九十一章 东方博物馆 第九十二章 争吵 第九十三章 葬礼 第九十四章 兰亭序集 第九十五章 请求 第九十六章 杰西卡的承诺 第九十七章 律师的惊叹 第九十八章 沙皇的要求 第九十九章 回归 第一百章 爵位 第一百一章 雇佣兵 第一百二章 秘密计划 第一百三章 葡萄园 第一百四章 共同利益 第一百五章 德语 第一百六章 恩斯特的猜疑 第一百七章 新城区 第一百八章 刺杀的影响 第一百九章 战火之路 第一百十章 南斯拉夫 第一百十一章 间谍 第一百十二章 兵临城下 第一百十三章 围困 第一百十四章 伏伊伏丁那(一) 第一百十五章 狙击手 第一百十六章 伏伊伏丁那(三) 第一百十七章 伏伊伏丁那(四) 第一百十八章 伏伊伏丁那(五) 第一百十八章 伏伊伏丁那(六) 第一百十九章 伏伊伏丁那(完) 第一百二十章1910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坦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英王葬礼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种族冲突 第一百二十四章 圣彼得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宴会前夕(一)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宴会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宴会(二)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会(三)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宴会 (四) 第一百三十章 宴会 (完) 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城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争前夕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远东的来客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远东的来客(二)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远东的来客(三) 第一百三十六章 巨变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帝国的覆灭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战前(一)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战前(二) 第一百四十章 一战前(三) 第一百四十一章 捷克公国 第一百四十二章 捷克公国(二) 第一百四十三章 捷克公国(三) 第一百四十四章 捷克公国(四) 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克公国(五)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杀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刺杀之后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战争爆发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克莱佩达 第一百五十章 克莱佩达 (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克莱佩达 (三)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克莱佩达 (四)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克莱佩达 (五)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克莱佩达 (五)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克莱佩达 (完) 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伯利亚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伯利亚 (二) 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伯利亚 (三) 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伯利亚 (四) 第一百六十章 西伯利亚 (五) 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伯利亚 (六) 第一百六十二章 西伯利亚 (完)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静中布拉格 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大利王国 第一百六十五章 重启战端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局激化 第一百六十七章 索姆河战役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月革命 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伯利亚 第一百七十章 弗朗茨皇帝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知”苏菲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远东风云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的帝国 第一百七十五章 “伯爵”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争结束前夕 (一)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争结束前夕 (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前夕 (三)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争结束前夕 (四) 第一百八十章 战争结束前夕 (五) 第一百八十一章 战争结束前夕 (六) 第一百八十二章 战争结束前夕 (七) 第一百八十三章 战争结束 (一)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争结束 (二) 第一百八十五章 战争结束 (三)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战争结束 (四)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战争结束 (五)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争结束 (六)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战争结束 (完) 第一百九十章 奥地利的变动 第一百九十一章 巴黎和谈 第一百九十二章 捷克内部的暗流 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奇的中医 第一百九十四章 曝光 第一百九十五章 间谍“辛”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换 第一百九十七章 即将到来的客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 埃斯波西托家族 第一百九十九章 远东变局 第二百章 电影提议 第二百一章 加冕仪式 第二百二章 娱乐项目 第二百三章 主题公园 第二百四章 里德伯·:卡耐基 第二百五章 热闹的圣诞节 第二百六章 国际联盟 第二百七章 公主的妥协 第二百八章 俄罗斯的春天 第二百九章 私立学校 第二百一十章 国际皇家会议 第二百一十一章 查理的出生 第二百一十二章 索菲亚女大公的魅力 第二百一十三章 补偿 第二百一十四章 立陶宛国王 第二百一十五章 欧元概念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两只狐狸 第二百一十七章 加冕前(上) 第二百一十八章 加冕前(中) 第二百一十九章 加冕前(下) 第二百二十章 加冕 第二百二十一章 演唱会 第二百二十二章 珍妮·:德雷勒斯 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易 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革进行中 第二百二十五章 教育改革 第二百二十六章 800英镑 第二百二十七章 托卢布科准将 第二百二十八章 1920年圣诞 第二百二十九章 银行国有化 第二百三十章 立陶宛皇家陆军学院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杰西卡的魅力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东欧之王 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节前夕 第二百三十四章 英法的态度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妮的求助 第二百三十六章 选择 第二百三十七章 街道上的女郎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妮和王宫 第二百三十九章 边境风云(一) 第二百四十章 边境风云(二) 第二百四十一章 边境风云(三) 第二百四十二章 边境风云(四) 第二百四十三章 边境风云(五) 第二百四十四章 边境风云(六) 第二百四十五章 边边境风云(七)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妮的变化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妮的邀请 第二百四十八章 欧元 第二第百四十九章 东方的至宝 第二百五十章 来自第东方的“客人” 第二百五十一章 行动失败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郁金香家族 第二百五十三章 骗局 第二百五十四章 施密特侯爵的为难 第二百五十五章 愤怒的恩斯特 第二百五十六章 把枪捡起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 魔术师科波菲尔 第二百五十八章 立波战争前夕 第二百五十九章 立波战争 第二百六十章 波兰的希望 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储和代理大公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斐迪南大公 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位 第二百六十四章 间谍的作用 第二百六十五章 愤怒的领袖 第二百六十六章 割让土地 第二百六十七章 脱身事外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储 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遇华沙 第二百七十章 匈牙利王宫的对话 第二百七十一章 华沙会议前夕 第二百七十二章 第一首相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军事统一 第二百七十四章 15集团军 第二百七十五章 哈萨克王国 第二百七十六章 于占山的为难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日游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上将”阿尔弗雷德 第二百七十九章 第二位公主 第二百八十章 震惊的劳伦斯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学 第二百八十二章 紧张的会面 第二百八十三章 意大利王国的崛起 第二百八十四章 德国的新动作 第二百八十五章 哈萨克大酋长 第二百八十六章 工人领袖希特勒 第二百八十七章 希特勒的春天 第二百八十八章 阴差阳错 第二百八十九章 激动的希特勒 第二百九十章 “割袍断义” 第二百九十一章 电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军费的问题 第二百九十三章 四大勋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熟悉的城市 第二百九十五章 格洛丽亚到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中东铁路” 第二百九十七章 IBM和军校 第二百九十八章 贿选总统的下台 第二百九十九章 1925的小资生活 第三百章 教育问题 第三百一章 驻华沙大使 第三百二章 洛迦诺和平会议 第三百三章 四面楚歌 第三百四章 误会 第三百五章 女总督 第三百六章 东普鲁士和“秦国” 第三百七章 海权 第三百八章 访问东普鲁士 第三百九章 “科技王国” 第三百一十章 俄罗斯皇家银行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奥地利暴乱事件 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歧 第三百一十三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 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储们的性格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份大礼 第三百一十六章 访问秦国前奏 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 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宫和爵位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希特勒的党卫军 第三百二十章 沈阳城 第三百二十一章 进军的日本 第三百二十二章 欧洲的辉煌时刻 第三百二十三章 皇储们 第三百二十四章 经济大萧条 第三百二十五章 医学鼎盛 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主政体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宗教骑士团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国内的变化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斯洛伐克 第三百三十章 第三帝国崛起 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布斯排行榜 第三百三十二章 独裁 第三百三十三章 罗莎的成人礼前夕 第三百三十四章 成人典礼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中东酋长国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东欧联盟 第三百三十七章 日食的影响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二战前(一)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战前(二) 第三百四十章 二战前(三) 第三百四十一章 二战前(四)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二战前(四) 第三百四十三章 俄日战争(一) 第三百四十四章 俄日战争(二) 第三百四十五章 俄日战争(三) 第三百四十六章 俄日战争(四) 第三百四十七章 和平会议 第三百四十八章 和平会议(二) 第三百四十九章 和平会议(三) 第三百五十章 和平会议(四) 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平会议(五) 第三百五十二章 战争初始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战争开启 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斯科巨变 第三百五十五章 苏维埃的灭亡 第三百五十六章 查理皇储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军方两系 第三百五十八章 希特勒的犹豫 第三百五十九章 华沙理事会 第三百六十章 盛大节日 第三百六十一章 日本的目标 第三百六十二章 流水的国家永久的帝王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世界第四 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首相 第三百六十五章 美国的想法 第三百六十六章 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们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帝的演讲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三大元帅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触即发 第三百七十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 第三百七十一章 慌乱的日本高官们 第三百七十二章 日本的投降 第三百七十三章 希特勒的幻想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德国投降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结局 新书重生之我的彪悍一生求支持!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争前夕
《重生在奥匈帝国》
作者:一骑绝尘去
更新时间:2024-02-02 02:45:38
字数:684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在奥匈帝国 !

    1910年对满清帝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满清政府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已经缩减到极致,新军、各省督抚几乎独立。

    1910年11月,原准备于宣统八年的立宪期限被提前至宣统五年也就是1910年,议院、地方自治制度开启。

    几年来满清政府一直想办法应付君主立宪制,可是汉臣的掌权和皇权的削弱让他们再没有力量进行抵抗,满清政府唯一能做的尽量拖延时间。许是看出满清朝廷的心思,汉臣们直接把期限提前,一个古老帝国的覆灭就在眼前。

    同月,美、英、德、法组成银行团,两次向清廷贷款1600万英镑。

    美、英、德、法四国需要满清朝廷的君主立宪,或者说此时的情况就是他们一手造成,地方自治有他们多少的利益估计只有当事人和这些参与者才清楚。

    同月10日,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逝世,托尔斯泰在俄罗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即便他选择批判俄罗斯帝国的农奴制度,可尼古拉斯二世还是代表皇室送上一份礼物,玛利亚也同样如此。

    对于这位大文豪恩斯特无疑是♂↙,神交已久,可惜上一次前往圣彼得堡没有同他见上一面,虽然有些遗憾但事情已经过去恩斯特也只能暂时把这些放到一旁。

    摩拉维亚银行如今的经营范围几乎覆盖整个捷克地区,虽然整个地区还有几家银行同摩拉维亚银行具备竞争能力,但背后有恩斯特的摩拉维亚银行成为胜者只是时间的问题。

    奥匈帝国的内部矛盾开始升级,随着弗朗茨皇帝的年老斐迪南大公开始掌控越来越多的权利,这是和恩斯特相辅相成的。摩拉维亚的经济和军事让斐迪南大公的地位稳固,斐迪南大公的权利让摩拉维亚获得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军事上的放松。

    斐迪南大公此时还忙碌于巴尔干半岛的事情,自1908年,奥匈帝国乘土耳其革命之际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开始,奥匈帝国同俄罗斯帝国的关系就开始直线滑坡般的到最低点,虽然恩斯特前往圣彼得堡有稍稍的缓冲。

    俄国由于日俄战争中战败,力量大大被削弱,在得不到英、法的支持,无力同德、奥匈抗衡的情况下不得不暂时让步承认奥匈对两地的占领。这件事一直都是俄罗斯帝国的耻辱,尼古拉斯二世一直寻找机会想要夺回主动权。

    斐迪南大公清楚玛利亚身处于摩拉维亚,他想要借用玛利亚完成一些交易,但却被恩斯特毫不犹豫的拒绝,为此斐迪南大公也只能选择妥协。

    1910年很快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圣诞节当日整个摩拉维亚一片灯火通明,体育场上足球小将们激烈的进行着比赛、贵族们相约来到高尔夫球场谈着往年和来年的生意,恩斯特同样呆在古堡内陪同玛利亚静静的看书。

    “圣彼得堡的形式不是很好。”

    蓦然间一旁的玛利亚突然开口说出让恩斯特很是诧异的话,不过稍稍一愣神恩斯特就明白玛利亚想要表明的意思。

    革命还没有开始,但是民众对于俄罗斯现在的情况越老越不满意,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权利、渴望得到更多的土地和收益,而随着日俄战争的失败这样的不满被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虽然表面上还没有什么,但很多俄罗斯高层都清楚现在俄罗斯内部的局势几乎到随时会引爆的程度。

    拍一拍玛利亚的小脑袋,恩斯特一脸怜爱的说道:“你需要我做什么?不过我的好意尼古拉陛下不一定会接受。”

    不是不一定而是一定不会接受,因为此时的尼古拉二世皇帝还没有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奥匈帝国小领主帮助的程度、他同样不认为自己会无法应对国内的局面。

    摇摇头玛利亚一脸期盼的看着恩斯特:“我只希望如果、如果未来可以你能够保证爸爸的安全,他需要一个盟友、即便盟友是未来的敌人。”

    联想起俄罗斯帝国几年之后的巨变恩斯特内心苦笑,那个时候一战正式最激烈的时候,估计奥匈帝国和德国都期盼俄罗斯帝国出现这样的巨变,自己该怎么保证?当然恩斯特的想法同玛利亚不同,玛利亚也从不会想到自己的皇位会被革命者推翻,她想的是因为国内不安稳俄罗斯帝国会战败。

    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恩斯特只能暂时答应下来,如果说实话,恩斯特实际上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内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他机会、给予他踏进俄罗斯帝国的机会。

    突然间恩斯特想起西伯利亚自己的那片土地,是否……是否尼古拉二世也想到那里,毕竟那是自己机会的同时也是尼古拉二世和俄罗斯皇室的机会。

    摇摇头恩斯特不想把尼古拉二世想象的那么可怕,他的心思重新回到书本上,玛利亚静静的看着东方的方向呆呆出神。

    1911年,如果说这一年同前一年有什么不同,那么就是空军开始被各国重视,大量的战斗机被建造出来,只是他们的战斗力也仅仅是飞机上绑上两架机枪和一箱需要手动投掷的炸弹而已。

    1911年1月18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蔻蒂斯”双翼机在“宾夕法尼亚”号重巡洋舰上降落,这宣告了海军航空兵的诞生。

    经过1910年摩拉维亚政府的数据统计,1910年全年度教育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其中大部分都为高中毕业,而大学毕业生也已经超过3000,整个摩拉维亚人才济济、经济蓬勃发展开始展开对外扩展。

    摩拉维亚陆军团正规军约1.5万,预备役3万,摩拉维亚的地方政策为满18岁青年都需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保证一旦战争爆发他们经过短期的训练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这些预备役士兵虽然在生活中有各自的职业,但摩拉维亚政府登记名册中依然有预备役的标注,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要被集合起来进行恢复性训练。手中有大量的现金,除去保证摩拉维亚的正常维持,其余多余的部分全部被用在建造军火、培养军队上,有过战火经验的摩拉维亚陆军团同德国陆军的战斗力并不会差太多。

    暗地里恩斯特有一个飞行大队,五十余架战斗机随时待命、超过100辆坦克随时可以投进战场,至于野战炮、迫击炮自然也不用多说,整个摩拉维亚陆军团拉出去就是挡住10万俄军都不是问题。

    仅仅是挡住?俄罗斯的陆军虽然只是二流,但那也是正规军,摩拉维亚陆军团能够挡住已经非常不错,指望反攻除非是俄罗斯陆军内部出现矛盾或者指挥上有严重的失误,否则就是时间一长摩拉维亚陆军团也只能撤退。

    和平繁荣的灯火下是忙碌于战争的暗流,这两年局势开始渐渐明朗,对于恩斯特的动作伯特也开始明白过来,他自然不会继续阻止而是全心全意的帮恩斯特负责这些事项,对恩斯特的眼光他很是佩服。

    随着土地的增多,恩斯特对于葡萄庄园的范围不再继续扩大而是全力放到提高粮食的种植范围上,毕竟战争中后勤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牧场的牛羊被宰杀,它们被装进罐头中,这些罐头不单单是士兵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平民也很喜欢购买,除此之外还有军方样式的棉大衣、棉帽。当初恩斯特带来的苏联军事基地里的被服此时已经消耗一空,棉被也许在军队中还有,但棉大衣却是实实在在被穿破不知多少,毕竟距离恩斯特刚到摩拉维亚也已经有11年。

    1911年2月,俄罗斯要求扩大自己在满清帝国的利益,远东已经建造起来的新城市长斯坦尼斯·格罗斯也陪同俄罗斯团队来到满清帝国。

    玛利亚新城于1911年1月12日完工,新城人口为15万、陆军数量为1万,但真正拥有战斗力和装备的士兵只有6000,其余士兵只能算作地方武装。新城只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经济,虽然地处于寒冷地域但这里也并非寸草不生,春夏季节也可以耕种粮食、秋季进行收获,只不过相比较平原地区这里的产量非常少。

    同摩拉维亚比起来玛利亚新城的公民生活的很不幸福,他们能够做的也只是保证温饱,不过天寒地冻之下的环境也早就这里的民风彪悍。不要看只是1万的陆军,只要有充足的装备,他们随时可以组建的士兵数量可以达到3万有余。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