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尊之嫡幼女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老蚌生珠 第2章 女尊世界 第3章 满月酒 第4章 庶子的嫁妆 第5章 老太太徐氏 第6章 出嫁 第7章 徐家来人 第8章 小侍 第9章 长大 第10章 天生神力? 第11章 冯庆 第12章 一群小萝卜头 第13章 小心眼 第14章 市井 第15章 福气 第16章 太后 第17章 家孝 第18章 仙人跳 第19章 雷霆手段 第20章 女儿当自强 第21章 拜师 第22章 师姐 第23章 皓辰 第24章 春宴 第25章 威武大将军 第26章 生辰 第27章 骨牌 第28章 礼物 第29章 投亲 第30章 林弟弟? 第31章 纨绔 第32章 斗狗 第33章 舶来品 第34章 小厮 第35章 七巧 第36章 流民 第37章 姐妹 第38章 早朝 第41章 吕家女 第42章 骄女 第43章 怜香 第44章 惜玉 第45章 不是良人 第46章 游园 第47章 秦玉双 第48章 舞勺 第49章 匈奴 第50章 比武 第51章 和亲 第52章 荫封 第53章 病重 第54章 扶灵 第55章 路见不平 第56章 程家 第57章 李大胆 第58章 外室子 第59章 志向 第60章 明珠郡主 第61章 结亲 第62章 流年易逝 第63章 金榜题名 第64章 谁家状元郎 第65章 穷翰林 第66章 花间少年郎 第67章 匈奴来袭 第68章 大丧 第69章 赐婚 第70章 远征 第71章 人心 第72章 杀场 第73章 偷袭 第74章 叛国 第75章 政变 第76章 班师回朝 第77章 辞功 第78章 爵位 第7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80章 身外物 第81章 定情信物 第82章 玉生香 第83章 户部侍郎 第84章 后宫嫔妃 第85章 银子 第86章 祭祀 第87章 印子钱 第88章 憋屈 第89章 富贵 第90章 生辰 第91章 古代发明家 第92章 农事即大事 第93章 聘礼嫁妆 第94章 城韦家 第95章 暗潮 第96章 凤冠霞帔 第97章 洞房花烛夜 第98章 新婚燕尔 第99章 妇唱夫随 第100章 元宵 第101章 美人 第102章 选秀 第103章 后妃之争 第104章 回归 第105章 奇珍异宝 第106章 热闹 第107章 传承 第108章 三年 第109章 南 第110章 血夜 第111章 夫郎威武 第112章 有孕 第113章 分家 第114章 分府 第115章 新家新气象 第116章 番外一穿越者 第117章 番外二后人说 第118章 番外三孔家有子 第119章 番外四杨怡晴 第120章 番外五秦玉双 第40章 大礼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38章 早朝
《女尊之嫡幼女》
作者:人生若初
更新时间:2024-02-02 16:16:56
字数:977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女尊之嫡幼女 !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一声上朝,百官跪拜何等威风,只可惜坐在龙椅上的明景帝的心情却不是那么美妙,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御史们频频上奏,纷纷谴责太女无德无才,是造成云州大灾的罪魁祸首,皇帝怎么可能会有好心情。

    明景帝二十多岁就登基,如今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已过三十年,她原本自诩是个明君,就算比不得□□皇帝,比起高祖也好上许多,但随着她年纪越来越大,皇女们的争斗几乎要摆到台面上来,明景帝心中自然愤怒万分。

    太女好不好,都是她一手养育出来的,如今并没有大错,御史们便上跳下窜的要让她污了名声,背后是谁不言而喻。若是许多年前,她肯定会使出雷霆手段,让这些不孝女警醒警醒,只是太后过世之后,她也跟着大病了一场,后来虽是好了,身体却大不如前,连带着也少了一分魄力。

    当年□□皇帝活到七十多岁,明景帝原本觉得,自己至少也能活到六十多,但如今看来,怕是不一定。

    龙椅一直都是冰冰凉的,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如今坐得久了,便有腰酸背痛的感觉,皇帝冷眼看着下头的大臣们,当年高祖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女,坐上皇位不到三年就驾崩了,如今的太女也已经做了快三十年,可见太女不急,有些人也急了。

    “平身。”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她在位时间长,积威已久,即使如今老迈,每次大朝会的时候,依旧压得下面的人喘不过气来。

    站在旁边的内侍总管低着头上前一步,尖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堂一片安静,皇帝冷笑一声,淡淡说道:“既然无事,那边退朝吧。”

    话音未落,却见第二排的一位官员出列,却是户部的一位主事,拱手大拜之后才朗声禀告:“皇上,云州赈灾之事,物资具体多少,还请皇上示下。”

    皇帝眼神微微一冷,冷笑一声喝道:“只是赈灾,莫非还得事事由朕亲为不可?若是这般,要你们作甚。”

    那户部主事连忙跪下三喊不敢,旁边一位户部郎中却出列了一步,低头禀告道:“皇上,非是微臣不作为,而是……最新消息传来,云州州衙的粮仓,是空的。”

    即使今年大旱导致百姓颗粒无收,如今还刚刚入秋,没到冬天呢,按理来说云州百姓的日子也不该差到这样的程度。之前顾长洲被押解回京,只说百姓之苦,一半都是因为她照旧强行征粮,现在,居然有人说云州的粮仓是空的!

    就是太女殿下,这会儿也额头冒汗,心中大骂顾长洲作死,皇帝的脸色更是阴沉的不像话,这会儿户部尚书却出列一步,拱手说道:“皇上,微臣该死,未能及时上达天听,不过传来的消息只是说粮仓存粮不足,并不是完全为空。微臣已经安排人将赈灾粮食快马加鞭的送过去,绝对不会让百姓无米可食。”

    粮仓不足和粮仓为空,这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谁在里头弄鬼皇帝也能猜到一些,她看了一眼户部尚书,倒是个老好人,在这个位置上多年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儿,但整一个户部简直成了皇女们的角斗场,谁的势力都能掺一脚,可见也是个没啥本事的。

    想到这里,皇帝忽然冷笑一声,眼神从一个个女儿身上略过,被她看到的人纷纷低头,不敢露出丝毫的痕迹,其实皇女们心中也在大骂,这个户部侍郎并不是她们安排好的,她们确实准备了在早朝上对太女发难,但怎么可能会用这种一看就有漏洞的事情。

    一旁的太女太傅张生露出一丝冷笑,下一刻却听见皇帝轻飘飘的说道:“谎报要务,其心可诛,来人,把她拖下去。”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决定了那侍郎的后半生,那侍郎显然也没有料到,下意识的朝着皇女们站立的方向看去,倒是聪明的没有大喊大叫,只是满头冷汗的被拖了出去。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僵硬万分,皇帝的意思明确的很,不希望有人抓着这次的事情不放,大臣们也都是聪明人,别管私下里被谁拉拢了,这会儿也不敢再做那出头椽子。

    皇帝嘴角带着一丝冷笑,又一次问道:“还有谁有奏本。”

    忽然,一道人影出列,下头的大臣们纷纷吃惊,原来出列的人不是别人,却正是方才被攻歼的太女殿下。

    不得不说,太女殿下为人宽厚温和,在朝臣中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许多支持嫡长制度的文人,更是以她为首,怪只怪皇帝生了太多的女儿,这些女儿个个出色不说,背后还各有各的势力,这才让太女的境地一日日越发危险。

    “陛下,臣罪该万死,此次云州大灾,女儿责无旁贷。”太女跪倒下来,几乎是痛哭流涕,倒是让一群文臣又感慨了一把。

    上头的皇帝却是眼神微微一闪,自己的这位太女,旁的本事没有,认错的时候倒是比谁都利落,太女才能一般,皇帝心中不是不失望的。

    即使看不上太女这副模样,但既然没有废太女的意思,皇帝自然是要给她几分面子的,摆了摆手说道:“太女何错之有,虽被小人蒙蔽,但胜在知错能改。”

    一群皇女眼中闪过不忿,显然对皇帝这般偏爱太女心中不满,却不敢露出分毫。

    太女露出感动的模样,抹了抹眼泪,这才举起自己的奏本:“母皇体谅,臣心中欢喜万分,但云州之事,臣食不安寝,昨日乍然想到一事,或许能解云州之危。”

    皇帝眼神微微一动,让人将奏本呈上来,细细一看,脸色第一次有了变化:“太女,此事当真。”

    太女掩住脸上的雀跃,拱手说道:“千真万确,已经试种过一季,收获颇丰。”

    听见这话,几位皇女对视一眼,不知道太女究竟呈上去什么东西,皇帝居然露出这般欢喜的神色,要知道随着年纪愈大,皇帝的心思愈加不可揣测,脸上更是看不出分毫来,现在居然放声大笑起来。

    皇帝却是高兴的很,若太女呈上来的东西是真的,那推广出去,百姓的日子可要好过许多,这些年偶有天灾*,也能防备一二。皇帝几乎想到,自己能因此在青史上留下一个美名。

    “好好好,太女有心。”皇帝大笑着说道,又让人将奏章传下去,等该看的都看过之后,才笑着说道,“既是太女呈上来的办法,这次便由太女主事,六部全力支持,定要将这些东西传播四海。”

    “微臣遵旨。”太女殿下再一次跪下,脸上的喜悦再也挡不住,这样收拢人心的好事儿,皇帝直接给了自己,可以见的,母皇对自家还是关爱的。

    就是一旁的张生眼中也露出几分喜色。

    太女可以想象的到,这些粮食大丰收之后,民间对自己的称颂,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与她而言,这确实是一份大礼。太女满脸通红,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差事办好了。

    沉浸在喜悦中的太女却没有看到,在她一口答应下来之后,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这些东西究竟如何而来,皇帝心中哪里能不知道,如果真的对十二皇女漠不关心,程庆山怎么可能收下这个弟子。只是当初皇后因她而死,皇帝一时之间也不想看她睹物思人罢了。只是太女收了亲妹妹额这么大个人情,如今却一个字不提十二皇女,可见为人温和是真,宽厚倒是也不一定。

    皇帝心中所想太女自然不会知道,走出朝堂,看见自己那群妹妹脸色难看的样子,太女只觉得这段时间受的憋屈全部抒发出去,甚至还有心跟她们寒暄了几句。

    看着太女离开的背影,三皇女冷笑一声,转身疾走,七皇女却站在二皇女身边,低声说道:“看太女得意的样子,母皇真是偏心。”

    二皇女瞪了一眼七皇女,看着三皇女离开的步子眯起了眼睛,忽然转身对后头的八皇女九皇女说道:“两位妹妹,不如一起走。”

    八皇女九皇女乃是一母所出,除了太女和十二皇女,宫中只有她们是亲姐妹,听了这话,八皇女只是笑道:“二姐盛情邀请,原本不该推脱,只是我们姐妹两人这段时间给太后抄经,却是不能断了。”

    说完这话,二皇女也不好拦着,只能看着两个妹妹离开,七皇女带着几分不屑说道:“两个马屁精,偏偏母皇还相信她们真的惦记太后。”

    原来□□两位皇女的父亲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八皇女小时候还曾经养在太后膝下,为此皇帝多有看重。

    二皇女眼神一冷,看了一眼身边的七皇女,暗道你才是蠢货,这般没口没心的,怪不得玉妃倾国倾城,当年备受母皇宠爱,临了年老色衰,最后只能跟在自己父妃身边。

    不过妹妹还是笨一点的好,若是都像了那几个,她才有的头疼。

    那边,太女恨不得将事情马上做好,只是农事不同于其他,只能按部就班的吩咐下去。等她的兴头过去,张生才进言说道:“殿下,此次事件,多亏了十二皇女殿下,既然这功劳她不能得,不如从其他地方补偿一二。”

    太女微微一愣,随即带着几分犹豫问道:“若是孤大肆补偿十二,母皇知道了怕是会怀疑。”

    皇上恐怕早就知道,但这话张生却不能说,只是低头说道:“殿下多虑了,你们是亲姐妹,十二皇女日子不好过,殿下作为姐姐的关心一番,谁也说不出什么错来。”

    太女听了,倒是真的大方了一回,她作为一国储君,虽然不跟十二皇女这般涉足商事,但其实手中的好东西多了去了。

    看着盒子里头的地契银票,赵旭眼神微微一闪,只是露出感动的神情。

    太女拍了拍她的肩头,语重心长的说道:“这次多亏了你,孤这个当姐姐的没有别的,这些东西边给你玩玩,以后你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尽管来找我。”

    赵旭也不推辞,若是她执意不收下的话,恐怕太女才会担心。

    见赵旭听话的收下了东西,太女果然松了口气,虽然这些东西值钱,但比起皇帝的宠爱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一时之间,姐妹的关系倒像是更加亲密无间了,太女也隐隐把这个妹妹当做臂力对待,甚至有心为她谋一个上朝的位置。

    赵旭自然是一口回绝了,现在太女能给她的会是什么好位置,事实上,作为皇家的女儿,比起一般人还不如一些,没有皇帝的同意,她们都是不能参政的,太女这话水分也太多了一些。如今的太女影响不了皇帝的决定,对于这一点,赵旭明白万分。

    不过机会总会有的,赵旭眼神微微一黯,迎上太女视线的时候,又是那个渴望孺慕之情,有些小聪明却本性老实的十二皇女了。

    离开太女府的时候已经入夜,今日太女的兴致好,拉着赵旭一起用了晚宴,席上居然还有太子妃“亲自下厨”做的一道鱼,实在是太给这位妹妹面子。

    离开太女府,赵旭踏着月光慢悠悠的往回走,虽然不受宠,但其实她的宅邸距离太女府并不远,毕竟都是皇女,皇帝虽然区别对待,但给的府邸却都在同一块区域,当然,一群皇女完全没有和睦相处的意思。

    跟着赵旭的宁竹是个闷葫芦,一路上一言不发,倒是显得分外的安静。赵旭的心情不好不坏,事实上从懂事之后,她对太女的姐妹之情就没有多少期盼了,不过今日到底还有些失落。走着走着,她倒是有些想见孔尚瑾,步子一转自己倒是先笑了,三更半夜的,自己贸贸然去永宁侯府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不过明日不是休沐日,自己自然是能见到那孩子的,赵旭心情忽然好了许多,转身说道:“回吧。”

    宁竹应了一声,心中却松了口气,她跟在十二皇女身边多年,自然知道她的心病,如今皇女能够开口说话,可见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