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争之世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楔子 第001章 要离刺庆忌 第002章 死而复生 第003章 运筹牛车之上 第004章 山东猛男 第005章 子路 第006章 邂逅 第007章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第008章 了悟 第009章 新生 第010章 漆城 第011章 游说 第012章 双姝 第013章 漆城第一美人 第014章 盗跖为邻 第015章 树旗 第016章 家国一理 第017章 盗谋 第018章 对舞 第019章 出游 第020章 樱桃 第021章 投效 第022章 送礼 第023章 投怀 第024章 密议 第025章 诡谲 第026章 夜歌 第027章 异心 第028章 反客 第029章 严阵 第030章 若有情 第031章 英淘 第032章 似无意 第033章 古道边 第034章 万人敌 第035章 侠义之风 第036章 岂有此理 第037章 欲拒还迎 第038章 你来我走 第039章 孺虎阳虎 第040章 世道在争 第041章 唯血统论 第042章 鲁国三桓 第043 知礼堂 第044 唇枪舌剑 第045章 季孙询计 第046章 各自备战 第047章 二桓密谋 第048章 坦诚相见 第049章 鲁脍居 第050章 永恒话题 第051章 人之初 第052章 有女摇光 第053章 雄性战争 第054章 十日之约 第055章 宴饮之乐 第056章 行路也难 第057章 壮士一怒 第058章 季孙子斯 第059章 荒唐一夜 第060章 夜探叔孙 第061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062章 男儿自有男儿行 第063章 惜生 第064章 祸水东引 第65章 威哉公子军 第066章 釜底抽薪 第67章 山雨欲来 第68章 天下熙熙 第69章 风暴之眼 第070章 一袖乾坤 第071章 玲珑手段 第072章 软刀子杀人 第073章 二女争锋 第074章 女女战争 第075章 少妇遐思 第076章 兵不厌诈 第077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078章 鹬蚌相争 第079章 野性难驯 第080章 小鹿在肩 第081章 请见夫人 第082章 请见小姐 第083章 慧黠美人心 第084章 假戏真情 第085章 忙碌夜 第086章 计深沉 第087章 四面楚歌 第088章 慷慨男儿 第089章 三个臭皮匠 第090章 蛇与金蝉 第091章 飒沓如流星 第092章 梁上君子 第093章 阴差阳错 第094章 月下 第095章 乌云压城人未觉 第096章 十步杀一人 第097章 杀出重围 第098章 乱中乱 第099章 斩首 第100章 壮士! 第101章 一代奸雄 第102章 归来 第103章 情动 第104章 及时雨 第105章 暗潮涌动 第106章 少女怀春到天尽头 第107章 忽悠 第108章 接着忽悠 第109章 又下一城 第110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111章 拔了头筹 第112章 循循善诱 第113章 美人计 第114章 女人心,海底针 第115章 乱局纷纭 第116章 寄居费城 第117章 两小儿辩日 第118章 乌龙救美 第119章 爱情专家 第120章 大管事 第121章 绮思满怀 第122章 雨中絮絮 第123章 救英雄 第124章 又生事端 第125章 孔丘请缨 第126章 心思 第127章 曾是惊鸿照影来 第128章 孔丘PK盗跖 第129章 招兵买马 第130章 新君之争 第131章 履约赴约 第132章 野塘无人时 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 第134章 寻春误入桃源境 第135章 玲珑心肝 第136章 各捕其蝉 第137章 馨香盈怀袖 第138章 争锋 第139章 陈长卿 第140章 夜访香闺 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 第142章 曲阜寻虎 第143章 阳虎送礼 第144章 鸟为食亡 第145章 大唱双簧 第146章 巧舌如簧 第147章 大计得售 第148章 新君甫立 第149章 飞狐谷 第150章 明了 第151章 爱怨情仇 第152章 陈年隐情 第153章 谋国备谋城 第154章 秣马厉兵 第155章 喜纳兵圣 第156章 返卫在即 第157章 大论争 第158章 月夜有思 第159章 同船共渡 第160章 鸿飞冥冥 第161章 余桃之子 第162章 归去来兮 第163章 别后情形 第164章 寂寥美人心 第165章 政争 第166章 磨剑霍霍 第167章 暗流汹涌 第168章 险象环生 第169章 选择 第170章 决定 第171章 先发制人 第172章 命如蚁 第173章 各怀机心 第174章 飞鸟不尽,良弓难藏 第175章 反击 第176章 重返艾城 第177章 君子善假于物 第178章 欲行 第179章 交易 第180章 引火烧身 第181章 爱恨情仇天下事 第182章 狭路相逢 第183章 有志一同 第184 兵破郢都 第185章 说服 第186章 天下汹汹 第187章 战鼓初擂 第188章 那处战火 第189章 暗战 第190章 天下乱 第191章 楚都吴营 第192章 交锋 第193章 立威 第194章 泄密 第195章 乱世佳人 第196章 百津湖 第197章 黄雀在后 第198章 小试身手 第199章 破敌锐气 第200章 鸿飞冥冥 第201章 铜墙铁壁 第202章 声东击西 第203章 设伏 第204章 灭其耳目 第205章 断其手足 第206章 捣其腹心 第207章 乘胜逐之 第208章 造势 第209章 家国两难 第210章 援军来也 第211章 疲于奔命 第212章 各自为王 第213章 东夷使者 第214章 刺客行 第215章 登基大典 第216章 齐人之“福” 第217章 智夺干隧 第218章 攻城掠地 第219章 孙武中计 第220章 胜负须臾 第221章 勾践使者 第222章 人要够狠 第223章 近身肉搏 第224章 死生一线 第224章 小萝丽 第225章 伺机 第226章 谋划吞吴 第227章 承诺 第228章 潜逃 第229章 追兵 第230章 一线生机 第231章 六美人 第232章 携美归来 第233章 延陵季子 第234章 兵临城下 第235章 成王败寇 第236章 入主吴宫 第237章 廷议国策 第238章 盘点家底 第239章 后宫天下事 第240章 情与理 第241章 工欲善其事 第242章 选贤任能 第243章 流放与出使 第244章 三戏楚使 第245章 各怀心机 第246章 小萝莉的入城式 第247章 我不是金鱼佬 第248章 图谋天下 第249章 夹谷之盟 第250章 兵贵神速 第251章 内政外交 第252章 雪后觅芳踪 第253章 训妻 第254章 红鸾星动 第255章 兵圣释计 第256章 失和 第257章 困境 第258章 驱虎吞狼 第259章 双喜临门 第260章 人伦之常 第261章 佳人有约 第262章 所谋者何 第263章 弄假成真 第264章 三个红颜知己 第265章 古不如今 第266章 策反 第267章 驱虎 第268章 闺议 第269章 吞越计划 第270章 大婚之“喜” 第271章 秦女季嬴 第272章 柔能克刚 第273章 天生倔强 第274章 如火如荼 第275章 胭脂马,卧槽否? 第276章 恶日定鼎 第277章 撼鼎 第278章 观天下…… 第279章 ……兴亡 第280章 南征北战 第281章 借道 第282章 长夜漫漫待天明 第283章 鸾声将将夜未央 第284章 巾帼 第285章 越国攻略 第286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 第287章 不塞不流,不破不立 第288章 楚国风云 第289章 纷纷乞降 第290章 朕即天子 第291章 吴越合一 第292章 大鹏敛翼候风云 第293章 夜行 第294章 大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93章 夜行
《大争之世》
作者:月关
更新时间:2024-02-04 04:04:16
字数:1454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争之世 !

    第293章 夜行

    庆忌随着嬴襄走出车厢,站在车辕上向前方望去,只见两支大军紧紧挤在道上,一些车子已经驶入道路两侧的田地,车轮陷在雪泥之中动弹不得,许多士卒正在互相推搡叫骂。

    嬴襄手搭凉蓬一边兴致勃勃地观望,一边问道:“前方是哪路诸侯的人马?”

    那位将军答道:“还未打听明白,看旗帜,好象是楚国和鲁国。”

    这时阿仇快步走了过来,抱拳禀道:“大王,秦伯,末将刚刚打听明白,前方起了纠纷的是楚王和鲁公的仪仗。”

    庆忌讶异道:“鲁楚两国么,彼此因何生事?”

    秦吴两国的大军同样前后护侍着,所以庆忌和嬴襄距离前方拥挤在一起的双方还有一段距离,无法直接了解发生的事情。阿仇方才已上前打听明白,忙禀告道:“回大王,楚国、鲁国国君的仪仗一起赶到了这个路口,因道路拥挤,只容一路诸侯通过,须有一位诸侯礼让于道。

    鲁人说,鲁国国君是一等公爵,身份尊贵,而楚国国君只是一个子爵,理应避让于道侧。但楚人说,楚乃天下强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域广阔,为诸侯之冠。

    成王在位时,便已自废子爵而称王爵,周天子也无可奈何,还要赐以胙肉,要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承认了楚国的霸主地位,因此楚王爵位,要高于鲁公,要求鲁公让道于侧。鲁公的人则说楚人僭越称王,只承认周天子钦封的子爵,不承认楚人自封的王爵。双方互不相让,是以起了口角,堵塞了道路。”

    在宗周天下的从多邦国之中,鲁国是姬姓宗帮,诸侯望国。鲁国国君是一等公爵,而楚国国君只是子爵,按道理,的确应该楚国让路。若是当初周天子仍能控制天下诸侯的时候,楚国是绝不敢如此放肆的,那时楚国国君参加诸侯大会,连登堂入室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和仆役们混在一起,帮着抱捆柴禾,照看炉灶。若敢逾越了礼制,早被周天子收回玉圭,废其爵位,收其领土了。然而,现在谁敢如此对待楚国?

    鲁国本来未必有胆子和楚国结怨,可是一来楚王年幼,威望不隆。又因吴国和内部两个权臣先后生事,以致国力大减,如今诸侯在黄池会盟,公开的名义是奉周天子之诏。而鲁国是最奉周礼的国家,上至鲁公,下至卿士,不论是国之大事,还是往来小节,始终不忘法则周公,祖述先王之训。

    如果此番给楚国的子爵让了路,那是丧尽鲁国颜面的事,是极为严重的失礼,所以鲁公姬宋哪怕硬着头皮,也得和楚国争上一争了。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虽在吴国手上吃了一次大亏,照样不是天下诸侯可以轻视的国家,鲁公姬宋能讨得好去么?

    秦、吴两国尽管和楚国也不见得有多么亲密,但是毕竟都是南方的同盟之国,而且一向是被中原诸侯排斥的国家,一听此言顿生同仇敌忾之心。

    姬襄皮笑肉不笑地道:“鲁公是一等公爵,而我秦国为伯爵,看来是没资格上前劝阻了,雪后初晴,风光正好,不若你我在此生起炉火,一边欣赏雪景,一边下棋饮酒,等他们分出个上下尊卑如何?”

    庆忌哈哈笑道:“我吴国始祖泰伯逝后方追封为伯爵,开国之君章则受封为子爵,地位更加卑微,如今我这个吴王,鲁公也是未必肯承认的,所以……只好在一旁候着就是了。阿仇,生火煮酒,摆起棋盘,待寡人与秦伯先下几局再说。”

    于是秦吴两国军队就在停下,前方两支大军吵吵闹闹,彼此用着楚鲁两地的方言互相辱骂,后面秦国和吴国的大军则原地驻扎,眼看已是中午时分了,便在道路两旁的荒地里埋锅造饭,生火的生火,捡柴的捡柴,又有亲兵侍卫,捧了白雪放在缹中煮化,给大王烫酒。

    庆忌和嬴襄卷起车帘,便在车中盘膝坐了,一边下棋,一边喝酒。秦伯的棋下的不好,庆忌的水平也有限,两个臭棋篓子下了两盘,便失去了兴趣,抬头看看,前边双方人马已经由口角冲突渐渐发展成肢体冲突,嬴襄不由笑道:“哈,马上就要有乐子看啦。”

    可是过了一会儿,双方争吵的声音却越来越小,随后双方分开,楚王的仪仗扬长而去,鲁军却退到了一旁。

    庆忌和嬴襄互相看看,脸上同时闪过鄙夷之色。

    楚军浩浩荡荡从路上行过,直至他们去远,鲁军才随后起行。嬴襄叹道:“这个鲁公,实在能忍。黄池之会,以中原诸侯居多,如果鲁国肯维持王道,坚忍不退,楚国也奈何他不得,如楚国兴兵,鲁国更会得到中原诸侯的同情和支持。可惜,他还是怯让了。”

    庆忌笑道:“昔日楚庄王时,便敢公然向天子问九鼎,今日又怎会将王道礼制看在眼里?不过鲁国要么不争,既已争道,断无如此虎头蛇尾的道理,其中或有不为人知的理由,等咱们到了黄池,不妨派人打听打听。”

    “说的也是!”秦伯一笑,又道:“现在轮到你我了,前方道路狭窄,只容一军通过,咱们谁先谁后啊?”

    庆忌笑笑,谦逊地道:“秦伯是庆忌内兄,理应秦伯先行。”

    嬴襄大笑,眼底却闪过一抹失望的神色……

    庆忌回到自己的车中,嬴襄告辞先行,率军在前,庆忌带领吴军施施然随在其后赶往黄池。黄池现已驻扎了十余路大小诸侯,依照各国出动的兵力多少,宋国已经事先划定了各国所需的地盘,插旌旗以为识别,又遣使者带路,各国诸侯到了,自有使者引入他们的地方。

    庆忌到时,只见有些诸侯正在安营扎寨。刚刚还在道上争路的楚国、鲁国正在各自的营盘内搭设大大小小的行军帐蓬,又有士兵掘坑埋灶,煮饭烧水。庆忌刚刚在给吴国划定的地方安顿下来,辕门才扎好,邾国国君便来拜见了。

    邾国名不见经传,乃是淮泗流域的一个小国,一向依附于吴国,今见吴王到了,小弟当然要来拜见带头大哥。

    庆忌倒没摆架子,马上热情接见了这位邾国国君,由于大帐还未扎好,两人便站在辕门内攀谈了一阵,不一会儿,又有一些南方依附于吴国的小国国君赶来参见,邾国国君见状忙告辞离开。

    同样的节目在其他诸侯的营盘中也在上演,哪个国家势力庞大,地盘庞大,所拥有的小弟也就越多。国力强大一些的诸侯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便跑去拜望其他诸侯的,必要的架子他们还得端着。即便深受齐国恩惠的知氏、范氏、中行氏等新立诸侯,他们自恃身份,也不会在对方的营盘都还没有扎好的时候便去拜望。

    庆忌接见了吴国的众小弟后,营盘也扎好了。庆忌一路行军少有沐浴,手下人以新雪煮了沐汤,庆忌进帐沐浴一番,换了一身轻便袍服,神清气爽地走出后帐,阿仇便上前禀道:“大王,末将已经打听过了。方才楚鲁争道,从另一条路经过的齐侯已经得了消息,便派上大夫田乞前来相劝,说服鲁君让道于楚,这才化解了一番纠葛。”

    “哦?齐国果然是由田乞随驾而来。”庆忌在榻上坐下,略一沉吟,笑道:“那就难怪了,当今天下大国,唯有齐楚而已,姬宋的骨头再硬,也不敢同时得罪了齐楚两个超级大国,只是……姬宋此人可没有那么宽广的胸怀,田乞以势相压,姬宋心中对他必然怨毒不已。”

    阿仇咧嘴笑道:“有什么关系呢?姬宋就算恨得他要死,也奈何不了齐国呀。”

    庆忌失笑道:“说的也是。不过齐人如此急功近利,得罪邻国,未必便是好事。只是现在还不现端倪罢了。对了,嬴蝉儿到了没有?”

    “东夷女王已经到了一天了,他们被安排在荀国旁边。”

    “知道了,你去安顿三军士卒吧。”

    想到今夜就能见到久别的成碧,庆忌心中一阵兴奋,连忙摆手道。

    阿仇应声退下,左兵卫楚杰却又急匆匆走进来,说道:“大王,有人送来密柬一封,请大王亲启。”

    “哦?”庆忌接过,翻来覆去的看了看,不见上面有什么标志,忙问道:“来人可曾说是何人所遣?”

    “没有。”

    那密信都是帛布书写,软软的绝不可能有什么机关,庆忌顺手拆开,只见内中只有一行娟秀的篆字,写的却是“妆千金之躯,付与郎矣。往来看顾,勿负妾心,但得伊人,余愿足矣。”

    那时伊人这个词并非单指女性,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中的伊人指的是谁,庆忌一见便心中了然,不禁看着那帛书发起痴来。

    蔡杰站在对面见大王望信沉思,自己也不知是该悄悄退下还是继续候在那里,犹豫半晌,方轻轻问道:“大王?”

    庆忌抬头,神情有些怪异地问道:“宋国……不是,卫国……不是……,呃……”

    “嗯?”

    “卫国来的是……君夫人南子么?”

    “这个……末将不知。”

    “嗯,你退下吧,唤耳目司来见。”

    片刻功夫,早已先行赶到宋国的耳目司负责头目出现在庆忌面前是,向他一问,果不其然,此次卫国参加会盟的不是国君姬元,而是君夫人南子。

    诸侯议盟,理应由一国之君参加,卫国也不例外。据说当时君夫人南子正在娘家宋国,卫侯姬元率兵赴会,行至半途突患重疾,被迫返回都城医治。于是急急授权君夫人南子监国,代赴黄池之会。这一来,黄池之会便较以往诸侯会盟有了一个极大的不同,那就是有了两个女人参加会盟。一个是卫国君夫人南子,另一个自然就是东夷女王嬴蝉儿了。

    田乞只想把齐侯捧上天下霸主的地位,从而壮大自己的权力,哪管它司晨的是母鸡还是公鸡,因此对两个女人参政毫无质疑,齐国都没有意见,其他诸侯自然懒得自讨没趣。

    庆忌听罢点点头,问道:“卫侯真的病重吗?”

    那耳目司头目面有难色地道:“卫侯返回都城后,便在宫中救治,除了身边亲近之人和宫中御医,便连满朝文武都见他不得。属下的人无法接近中枢,实在不能得到确实的消息,不过……小臣派人买通宫中守卫,得到一个消息,从卫侯寝宫的排水沟中流淌出的水,倒是时常掺着些药渣。”

    庆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入夜,白天的喧嚣嘈杂已全然不见,整个大地都陷入了沉静之中。吴国营盘的辕门打开,数十侍卫护拥着一辆马车走出了辕门。

    天色黯淡,星光映着雪光,大地笼罩在一片显得不太真实的苍茫之中。风呼啸着,时时卷来一片雪沫,渗到人的脖梗里,迅速化成了水痕,凉凉的直沁心脾。

    马车驶出吴军营盘,向右一拐,绕过鲁国的营盘继续向前,驶向卫国的营盘。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在百余名武士的保卫下正从卫国营盘前经过,向这边走来。前方的侍卫手中高举两盏灯笼,一盏灯笼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齐”字,另一盏灯笼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田”字。

    温暖如春的车厢里,有两个身着狐裘、头戴裘冠的男子。左边一个神情安详,举止儒雅,但双目如电,不怒自威。右边一个胡翘如钩,魁梧如虎,头上裘冠垂下骆毛垂缨,与中原诸侯打扮有所不同。

    这车中坐的就是齐国上卿田乞,和北燕国君姬春。周武王得天下后,把北燕之地封给召公。召公带领大批周朝贵族赶到北燕,与当地的商朝旧臣和土著们建立了北燕国,由于燕国百姓大多是东胡一族,所以受封北燕的周朝贵族受当地人影响,衣着、风俗都被同化了。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因此在中原少有人提及。由于燕国时常受到更北方的胡人侵略,全靠齐国撑腰才能立足,因此一向附庸于齐,此次齐国有意争夺天下霸主,这个小兄弟自然要赶来为大哥摇旗呐喊。

    田乞坐在车中捻须微笑道:“放眼当今天下,能与我齐国一较高下的,实在半个也无。南方诸侯,或许对我齐国争霸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要找个能与我齐国抗衡的力量却很难。楚国疆域广大,为列国之冠,但是近几十年来楚国内部就不曾安生过,再加上如今楚王尚是一稚龄孩童,更无称霸的希望。

    至于秦国,在诸侯之中虽也算得强大,却还比不上楚国的国力。而且秦国远居西陲,野蛮之风较楚国更甚,未受周礼教化的蛮族,如何能成为我宗周天下的方伯(诸侯之长)?”

    姬春笑道:“田大夫说的是,不过……寡人虽在北方,也听说东海庆忌,勇武不可挡,如今俨然已有东南霸主之势。楚王年幼,秦伯素不受中原诸侯重视,若是他们自知争霸无望,齐心协力吹捧庆忌,恐怕……南方诸侯是一定纷纷响应的。”

    田乞冷冷一笑,傲然道:“吴国一向贫瘠,国力难以支撑吴国连番大战。自庆忌讨伐阖闾以来,再到如今吞灭越国,宗主东夷,西占楚地,虽说均取得了胜利,但是哪一件事不要用兵、不要花钱?以吴国国力,早该支撑不住了。今日吴师赶到,老夫暗中看过,军卒确是十分寒酸,吴人虽有自晦之意,其实未尝不是事实,他们的家底已经快要掏空了,还拿什么争霸天下?

    听说楚国屡次三番向吴国索要阖闾掠走的财物,吴国一味推脱,对外只说被夫差一把火烧掉了,我看……吴人必是匿下了楚人的财富,用作连番大战的军费。嘿!这其中的关节楚人未必便想不到,只是他们既不想与吴国再启战端,这个哑巴亏不吃也不成。不过这样一来,楚人对吴人未尝便没有芥蒂。

    这次吴国帮助楚国锄除了令尹费无忌,又趁机从楚国手中割去了潜山以东的领土,楚人心中更是大大的不舒服……”

    姬春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涉及到谁主天下的问题,就怕楚人自知无力争夺天下霸主之位,最终仍是要转而支持吴国的。”

    田乞一笑,老谋深算地道:“吴人这般寒酸地赶来赴会,已是向天下表明没有争霸之意了。再说,楚王年幼,还是一个半大孩子,不像大人那样精于算计,好对付的很。”

    姬春道:“听说,楚国现在由子西秉政,太后监国,楚王尚未亲政,未必便能作得了主。”

    田乞哂然一笑道:“妇人嘛,懂些甚么?那孟嬴在女子之中也算是个人物了,能趁费无忌领兵在外,果断兵变,夺回王权。又能不惜割让潜山领土,以换取吴人帮助,割去心头毒瘤,当机立断,堪称巾帼。

    可是,妇人终究见识短浅,她若真有大智慧,便该独断专行,尽揽楚国大权,直到楚王长大成人前根本不该让一个孩童插手国事。可她爱子心切,总希望她的儿子早成大器才好。如此重要的诸侯议盟,偏要打发了她的儿子来抛头露面,想着能让儿子在诸侯面前展露头角,这便是她大大的失算了。

    想必楚王出行之前,楚太后孟嬴就已千叮咛、万嘱咐,该如何做、该如何说,全都一股脑的教给了楚王。嘿嘿!可是小孩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他讨厌的,不会藏在心里;他喜欢的,一定会表现出来。而且性情冲动,不计后果。

    吴人从楚人那里占了这么多好处,小楚王必然深恨庆忌。老夫与燕侯同去拜访,给足这小家伙的面子,再许给他些好处,你说他会站在谁的一边呢?哈哈,不瞒你说,今日楚鲁两国争道,老夫已经卖了楚王一个大大的颜面,这小童岂有不知恩图报的道理?只要诸侯大会上,这楚王做为一路诸侯公开做出了承诺,那便再也更改不得。自古君无戏言,纵然贵为周天子,因为一句玩笑话,还要封出来一个晋国。莫非楚太后还敢以楚王年幼为理由,收回楚王的许诺不成?”

    姬春笑道:“田大夫所言有理。”

    就在这时,前方武士叫道:“前方甚么人?”

    随着声音,马车也停了下来。

    对面也有武士高声喝问,田乞掀开轿帘,蹙眉道:“甚么事?”

    此时双方武士已通报完毕,有武士高声回禀道:“启禀田大夫,对面是吴国大王。”

    “哦?”田乞眼珠一转,忙道:“让道,请吴王殿下过去。”

    “诺!”武士答应一声,马车驶向道边。

    对面车驾走来,到了近前停下,轿帘一掀,车中庆忌端坐,向这边微笑道:“原来是齐国田大夫,久仰久仰。”

    “不敢承大王提起。”田乞旁边的姬春早已仰起身子,贴着椅背坐了。田乞拱手笑道:“不知大王这是往哪里去?”

    庆忌微笑道:“吴国地方少见如此雪景,大雪之后,天地苍茫,万物萧杀,气象万千,寡人心有所感,是以乘车夜行,观雪赏月。”

    今夜漫天星辰,就是没有月亮,庆忌说谎眼都不眨,田乞也是面不改色,打个哈哈道:“大王真是好雅兴,那外臣就不打扰大王了,告辞。”

    庆忌微笑颔首,轿帘放下,继续向前行去。

    姬春坐起身子,急急说道:“庆忌夜行,绝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赏雪赏月。雪有什么好看的,寡人在蓟城天天看的都是雪,眼睛都快看瞎了。他一定是去会什么人。”

    田乞一笑:“那是自然。诸侯正在陆续赶到。咱们邀请天下诸侯,时间上计算的恰到好处,他们事先来不及互遣使节商议行止,自然要待到了黄池再行联络。”

    姬春神色一紧:“可庆忌要去和谁相会,又议些甚么呢?你不是说,他无意于霸主之位?”

    田乞刚要回答,便听车外武士又喊道:“前方甚么人?”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