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双夜二之统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梦让我们更熟识他 第二章 那些年饱受压迫的人们 第三章 混乱的伊始 第四章 时局的转折 第五章 成也败也(一) 第六章 成也败也(二) 第七章 成也败也(三) 第八章 成也败也(四) 第九章 那些好乱的人们 第十章 一段惊奇的历史(一) 第十一章 一段惊奇的历史(二) 第十二章 一段惊奇的历史(三) 第十三章 立场的变更(一) 第十四章 立场的变更(二) 第十五章 立场的变更(三) 第十六章 立场的变更(四) 第十七章 飞将的末路(一) 第十八章 飞将的末路(二) 第十九章 飞将的末路(三) 第二十章 飞将的末路(四) 楔子 第一章 我是谁(一) 第二章 我是谁(二) 第三章 我是谁(三) 第四章 我是谁(四) 第五章 超现实的潜能(一) 第六章 超现实的潜能(二) 第七章 超现实的潜能(三) 第八章 超现实的潜能(四) 第九章 原来如此 第十章 我的兄长(一) 第十一章 我的兄长(二) 第十二章 我的兄长(三) 第十三章 挖矿(一) 第十四章 挖矿(二) 第十五章 挖矿(三) 第十六章 挖矿(四) 第十七章 挖矿(五) 第十八章 挖矿(六) 第十九章 组团(一) 第二十章 组团(二) 第二十一章 组团(三) 第二十二章 组团(四) 第二十三章 组团(五) 第二十四章 组团(六) 第二十五章 组团(七) 第二十六章 组团(八) 第二十七章 突生变故(一) 第二十八章 突生变故(二) 第二十九章 突生变故(三) 第三十章 突生变故(四) 第三十一章 突生变故(五) 第三十二章 突生变故(六) 第三十三章 突生变故(七) 第三十四章 突生变故(八) 第三十五章 历史继续(一) 第三十六章 历史继续(二) 第三十七章 历史继续(三) 第三十八章 历史继续(四) 第三十九章 历史继续(五) 第四十章 历史继续(六) 第四十一章 历史继续(七) 第四十二章 历史继续(八) 第四十三章 再生变故(一) 第四十四章 再生变故(二) 第四十五章 再生变故(三) 第四十六章 再生变故(四) 第四十七章 再生变故(五) 第四十八章 再生变故(六) 第四十九章 再生变故(七) 第五十章 再生变故(八) 第五十一章 我的无奈(一) 第五十二章 我的无奈(二) 第五十三章 我的无奈(三) 第五十四章 我的无奈(四) 第五十五章 我的无奈(五) 第五十六章 我的无奈(六) 第五十七章 洛京风云(一) 第五十八章 洛京风云(二) 第五十九章 洛京风云(三) 第六十章 洛京风云(四) 第六十一章 洛京风云(五) 第六十二章 洛京风云(六) 第六十三章 洛京风云(七) 第六十四章 洛京风云(八) 第六十五章 洛京风云(九) 第六十六章 洛京风云(十) 第六十七章 洛京风云(十一) 第六十八章 洛京风云(十二) 第六十九章 洛京风云(十三) 第七十章 洛京风云(十四) 第七十一章 洛京风云(十五) 第七十二章 洛京风云(十六) 第七十三章 潜规则(一) 第七十四章 潜规则(二) 第七十五章 潜规则(三) 第七十六章 潜规则(四) 第七十七章 潜规则(五) 第七十八章 潜规则(六) 第七十九章 潜规则(七) 第八十章 潜规则(八) 第八十一章 潜规则(九) 第八十二章 潜规则(十) 第八十三章 分裂(一) 第八十四章 分裂(二) 第八十五章 分裂(三) 第八十六章 分裂(四) 第八十七章 分裂(五) 第八十八章 分裂(六) 第八十九章 分裂(七) 第九十章 分裂(八) 第九十一章 裂变(一) 第九十二章 裂变(二) 第九十三章 裂变(三) 第九十四章 裂变(四) 第九十五章 裂变(五) 第九十六章 裂变(六) 第九十七章 裂变(七) 第九十八章 裂变(八) 第九十九章 裂变(九) 第一百章 裂变(十) 第一百零一章 纷争(一) 第一百零二章 纷争(二) 第一百零三章 纷争(三) 第一百零四章 纷争(四) 第一百零五章 纷争(五) 第一百零六章 纷争(六) 第一百零七章 纷争(七) 第一百零八章 纷争(八) 第一百零九章 纷争(九) 第一百一十章 纷争(十)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退敌(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退敌(二) 第一百一十三章 退敌(三)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退敌(四) 第一百一十五章 退敌(五)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退敌(六)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敌(七) 第一百一十八章 退敌(八) 第一百一十九章 退敌(九) 第一百二十章 退敌(十) 第一百二十一章 阴谋(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阴谋(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阴谋(三) 第一百二十四章 阴谋(四) 第一百二十五章 阴谋(五)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阴谋(六)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阴谋(七) 第一百二十八章 阴谋(八) 第一百二十九章 阴谋(九) 第一百三十章 阴谋(十)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连环(一)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连环(二)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连环(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连环(四)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连环(五)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连环(六) 第一百三十七章 连环(七)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连环(八) 第一百三十九章 连环(九) 第一百四十章 连环(十) 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京事变(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京事变(二) 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京事变(三) 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京事变(四) 第一百四十五章 西京事变(五) 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京事变(六) 第一百四十七章 西京事变(七) 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京事变(八) 第一百四十九章 西京事变(九) 第一百五十章 西京事变(十) 第一百五十一章 群雄乱舞(一) 第一百五十二章 群雄乱舞(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群雄乱舞(三) 第一百五十四章 群雄乱舞(四) 第一百五十五章 群雄乱舞(五) 第一百五十六章 群雄乱舞(六) 第一百五十七章 群雄乱舞(七) 第一百五十八章 群雄乱舞(八) 第一百五十九章 群雄乱舞(九) 第一百六十章 群雄乱舞(十)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群雄乱舞(十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群雄乱舞(十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群雄乱舞(十三) 第一百六十四章 群雄乱舞(十四) 第一百六十五章 群雄乱舞(十五)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兖州之变(一) 第一百六十七章 兖州之变(二) 第一百六十八章 兖州之变(三)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兖州之变(四) 第一百七十章 兖州之变(五)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兖州之变(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兖州之变(七)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兖州之变(八)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兖州之变(九)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兖州之变(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兖州之变(十一)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兖州之变(十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兖州之变(十三)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兖州之变(十四) 第一百八十章 兖州之变(十五)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兖州之变(十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兖州之变(十七)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兖州之变(十八)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兖州之变(十九)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兖州之变(二十)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兖州之变(二十一)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兖州之变(二十二)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兖州之变(二十三)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兖州之变(二十四) 第一百九十章 兖州之变(二十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徐州之争(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州之争(二)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州之争(三)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州之争(四) 第一百九十五章 徐州之争(五) 第一百九十六章 徐州之争(六)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州之争(七)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州之争(八) 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州之争(九) 第二百章 徐州之争(十) 第二百零一章 徐州之争(十一) 第二百零二章 徐州之争(十二) 第二百零三章 徐州之争(十三) 第二百零四章 徐州之争(十四) 第二百零五章 徐州之争(十五) 第二百零六章 徐州之争(十六) 第二百零七章 徐州之争(十七) 第二百零八章 徐州之争(十八) 第二百零九章 徐州之争(十九) 第二百一十章 徐州之争(二十) 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州之争(二十一) 第二百一十二章 徐州之争(二十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州之争(二十三) 第二百一十四章 揭秘历史 第二百一十五章 揭秘历史(二) 第二百一十六章 揭秘历史(三) 第二百一十七章 揭秘历史(四) 第二百一十八章 揭秘历史(五) 第二百一十九章 揭秘历史(六) 第二百二十章 揭秘历史(七) 第二百二十一章 揭秘历史(八) 第二百二十二章 揭秘历史(九) 第二百二十三章 揭秘历史(十) 第二百二十四章 揭秘历史(十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揭秘历史(十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揭秘历史(十三) 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命危机 第二百二十八章 生命危机(二)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危机(三) 第二百三十章 生命危机(四) 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回汉末(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八章 飞将的末路(二)
《无双夜二之统一》
作者:尐然
更新时间:2024-02-04 12:57:49
字数:613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无双夜二之统一 !

    张济率军进入荆州地界,在攻打穰城的时候,不慎中流矢而亡。随后刘表派人去收容张济的部下,让他们驻守在宛城,并交由张济的侄子张绣统领。公元197年正月,曹操率军征讨张绣,两军未及交战,张绣便率众投降了。随后,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为姬妾,又给张绣的亲信胡车儿等人送财礼,这两件事情引起了张绣的恼怒和猜疑。继而张绣又突然叛变,设伏袭击了曹军,曹操狼狈逃走,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及爱将典韦战死。

    想来,许多人都觉得史书上给出的理由,便是张绣叛变的主要原因了。依我看,真实的原因并非如此。曹操先是纳了张济的遗孀、也就是张绣的婶婶为姬妾,接着又送了财礼给张绣的亲信打算挖墙角,从这番作为可以看出,曹操根本就没有将张绣当成一回事。大概曹操以为张绣未战先降,是因为害怕他的兵势,因而就有些轻视了张绣。然而,张绣之所以会投降,主要是因为他看得起曹操。未曾想,张绣看得起曹操,曹操却看不起张绣,这难免让人家大为恼火。由于受不了那股窝囊气,便只好又叛变了。

    却说曹操的性格多少也带有一些得意忘形,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这其实也跟他之前的遭遇有关,因为他是宦官养大的,常受到士族的鄙视,因而他就想要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话说边让就是因为鄙视曹操,而被曹操杀掉的。

    说起典韦来,貌似许多人对于他的武勇都寄予厚望,这主要都是受到演义的影响。典韦临死的时候,是曹操帐下的校尉,其特点就是有胆量、力气大。典韦没有字,大概是因为他没有读过书的缘故。在史书的记述里,典韦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战绩。

    兖州之战时,吕布在濮阳以西布置了一队兵马,是作为吸引曹军的诱饵。曹操趁夜前来袭击,将那队兵马击破,未及退走便遇到吕布率军赶来救援。两军交战了数十合,从清晨一直打到傍晚太阳落山。此时,曹军的形势岌岌可危,曹操便打算派一支敢死队在阵前抵挡吕布军的进攻,他则率领大部队撤退。于是,时任曹操帐下司马的典韦,便率领数百勇士来到阵前,一时将吕布军的攻势给挡住了,典韦便由此一战成名。

    其实,并非是典韦等人挡住了吕布军的攻势,而是吕布发现曹操已经率军撤走,士兵连续奋战一整天又都疲惫了,再加上天已经黑不宜再战,于是才下令撤退的。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不要忘了,之后吕布以反间计引得曹操率军入城,及至交战的时候,曹操全军溃败,而此时曹操手底下的猛将则几乎都在。比如夏侯惇,多半就是在这一战,被流矢给伤了左眼的。

    史书又说吕布属下的骑兵捉到了曹操,因为不认识曹操而又把曹操给放了。依我之见,此乃虚妄之辞。两军交战,只要捉到了敌兵便是俘虏,如何能因为不认识就随便给放了呢?也不知写这段历史的人,究竟是怎么个想法。

    却说张绣叛变时,曹军各部兵马一片混乱,曹操收拾残军退守舞阴,张绣趁势追击,却被曹操击退。随后张绣退守穰城,再次与刘表联合。曹操自我检讨了一番,便率兵返回了许都。袁绍给曹操来了一封信,也不知信中说的什么内容,让曹操感到很生气。于是,曹操便向荀彧、郭嘉表达了自己想要出兵征讨袁绍的想法,但是又顾虑自己的实力不如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二人便为曹操作了一番分析,郭嘉提出了他的十胜十败论,荀彧则建议曹操要先除掉吕布,然后才可以去征讨袁绍。

    这段资料的原文我仔细看了看,觉得有点猫腻。话说曹操是个头脑很清晰的人,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以别人才会称赞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眼下这个时候又怎会提出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呢?而从曹操接下来的动作也大致可以看出,他的意图应该是要先拿下荆州的刘表,然后再消灭淮南的袁术,接着才会轮到徐州的吕布。吕布的本事,曹操是早就领教过的,倘若真是那么好灭的,他早就联同刘备去征讨吕布了,又怎会呆在这里眼巴巴地看着吕布发展下去?依我看,这段史料还是在暗示,曹操本身就有除掉吕布的想法。

    没过多久,袁术在寿春登基称帝,自称仲家。又过了一段时间,袁术便派遣袁胤出使徐州,把自己称帝的事情告知了吕布,希望能履行先前定下的婚约。吕布便让女儿随韩胤回寿春去。陈珪得知此事后,担心吕布与袁术一旦联合,祸乱将更难平定。于是便去劝说吕布不要与袁术联合,以免招来不义的名声,又有祸及后代的危难。随即吕布便带人去将女儿追了回来,并将韩胤械送许都。韩胤在许都遭到处斩,头颅被挂在街市上示众。

    按照吕布的本意来说,应是不会跟袁术联姻的,他之所以将韩胤械送京城,便是想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清白。然而,我却以为原本的事情,未必有吕布让女儿随韩胤回寿春这一出。

    当此事传到陈珪的耳朵里,再到他从沛县赶来劝说吕布,想来韩胤早已经走的老远了,吕布再去追又如何能来得及?吕布是一个尊奉汉室的人,即便是他跟曹操之间有对立关系,也不见得就会背叛汉室。毕竟曹操干什么事情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意思,而不能代表刘协的意思,刘协也不过只是受制于曹操而已。刘协曾委任吕布执掌朝政,落难于河东之时又遣人去召吕布前来迎驾,这表明他对吕布是信任和器重的。只要刘协没说吕布背叛了国家,别人说的又如何算数?

    《三国志·武帝纪》说:“袁术欲称帝于淮南,使人告吕布。布收其使,上其书。”很显然,这话的意思在说:袁术打算在淮南称帝,派人去告知吕布,吕布当即收押其使者,并将此事上告朝廷。倘若吕布真让女儿随韩胤回了寿春,那原文的叙述应当是「袁术称帝于淮南,遣使告布。布先从,后又悔。而收其使,上其书」才对。

    史书又说,陈珪因为担心吕布同袁术联合后,祸乱将更难平复,于是便去劝说吕布。依我看,这事根本不靠谱。陈珪不过只是一介沛相而已,又是刘备的下属,倘若没有上头授意他出使徐州,他如何可以擅自行动?更何况,就算吕布又跟袁术复通了,他劝说吕布的理由也太过牵强,吕布跟他既没有半点交情,又如何能轻易信他?所以我才会认为这事不靠谱,甚至于有没有这事还是两说。

    随后,朝廷派遣使者带着左将军的印绶前来拜见吕布,并带来了曹操的亲笔书信,信中曹操表露出了对吕布的大加慰勉和拉拢。吕布则派遣自己的亲信前往京城呈上奏折,说:“臣本当迎大驾,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许。臣前与操交兵,今操保侍陛下,臣为外将,欲以兵自随,然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进退未敢自宁。”另外又给曹操回了一封信说:“布,获罪之人,分为诛首,手命慰劳,厚见褒奖。重见购捕袁术等诏书,布当以命为效!”

    曹操的书信倒让吕布的心里多少有些改观,从信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吕布倒是很愿意跟曹操同气连枝的。吕布的本意就是要迎接献帝东归,曹操则直接做了他想做的事,因而先前的观念会有所转变也无可厚非。另外,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吕布的功底是比较扎实的,字里行间并没有丝毫不妥之辞。

    然而,吕布说的话虽然很客气,却也表露出了他的防人之心。但看此时的曹操,可以说朝政大权已经完全控制在了他的手里,朝中的大事要事通通都是由他说了算的。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拜吕布为左将军,其意图很明显是想让吕布自己送上门来。吕布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上钩的,否则一旦他履行了诏命,恐怕后果就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