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妾道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序章 第一章 还魂 第二章 家宴 第三章 发现 第四章 计划 第五章 偷听 第六章 话题 第七章 家规 第八章 送饭 第九章 招工 第十章 敛才 第十一章 家法 第十二章 始末 第十三章 箱子 第十四章 赶路 第十五章 客栈 第十六章 黑市 第十七章 金粉 第十八章 称重 第十九章 怀疑 第二十章 回京 第二十一章 来龙 第二十二章 入宫 第二十三章 桃林 第二十四章 闺蜜 第二十五章 召见 第二十六章 追忆 第二十七章 抓人 第二十八章 嫁祸 第二十九章 跟踪 第三十章 主意 第三十一章 见面 第三十二章 突袭 第三十三章 血迹 第三十四章 约定 第三十五章 偶遇 第三十六章 后山 第三十七章 寿诞 第三十八章 棺材 第三十九章 离京 第四十章 叫价 第四十一章 被卖 第四十二章 被救 第四十三章 上路 第四十四章 丫鬟 第四十五章 拿人 第四十六章 回去 第四十七章 小宁 第四十八章 遇袭 第四十九章 大火 第五十章 番禺 第五十一章 世子 第五十二章 赏赐 第五十三章 决定 第五十四章 少女 第五十五章 出城 第五十六章 潜入 第五十七章 柴房 第五十八章 交流 第五十九章 争锋 第六十章 接近 第六十一章 包子 第六十二章 身世 第六十三朝 来人 第六十四章 收拾 第六十五章 坦白 第六十六章 大会 第六十七章 投票 第六十八章 上京 第六十九章 救下 第七十章 丢了 第七十一章 醉鬼 第七十二章 埋伏 第七十三章 地震 第七十四十章 山洞 第七十五章 恩怨 第七十六章 出口 第七十七章 机关 第七十八章 密室 第七十九章 绝地 第八十章 逢生 第八十一章 遗愿 第八十二章 侍女 第八十三章 准备 第八十四章 风声 第八十五章 拐杖 第八十六章 关系 第八十七章 故地 第八十九章 尘缘 第九十章 面圣 第九十一章 消息 第九十二章 华筵 第九十三 酒后 第九十四章 童年 第九十五章 备膳 第九十六章 沐浴 第九十七章 画像 第九十八章 行刺 第九十九章 当年 第一百章 临盆 第一百零一章 夺取 第一百零二章 刺客 第一百零三章 宫牌 第一百零四章 古琴 第一百零五章 聊天 第一百零六章 夺位 第一百零七章 铜鼎 第一百零八章 仪式 第一百零九章 救治 第一百一十章 那时 第一百一十一章 侍寝 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灰烬(6000+) 第一百一十四章 没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赏赐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礼 第一百一十七章 紫嫣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尾随 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好 第一百二十章 郑府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议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求 第一百二十三章 献礼 第一百二十四章 信封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迎门 第一百二十六章 良策 第一百二十七章 部署 第一百二十八章 黄雀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死刑 第一百三十章 家丁 第一百三十一章 铁口 第一百三十二章 闺秀 第一百三十三章 药汤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发作 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鸽 第一百三十六章 活口 第一百三十七章 酒宴 第一百三十八章 问候 第一百三十九章 假扮 第一百四十章 厚礼 第一百四十一章 驾到 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名 第一百四十三章 要挟 第一百四十四章 盘问 第一百四十五章 帮忙 第一百四十六章 汇合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圈套 第一百四十八章 盯梢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囚禁 大结局 关于完本 番外一、(精华篇)浮生世界 番外二、(解惑篇)狐子罡 第七十四章 山洞 第一百一十三章 灰烬(6000)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议
《妾道》
作者:慵懒的淑女
更新时间:2024-05-15 09:11:07
字数:841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妾道 !

    金色的朝殿上,群臣肃立,躬迎九五驾临。

    凤君鸿应天子之姿,霸气岿然地端坐于龙椅之上,俯视百官。

    由御前总管率先在殿前高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之后。

    文官中一名官员出列,低眉俯地,双手隐与袖间,作揖启禀道,“臣,有事启奏。”

    凤君鸿龙目徐移过去,淡然道,“准奏。”

    “微臣不才,曾上书请求皇上下令黄河以北县镇开仓赈济当地饥民,已慰饥民洪涝之苦,不知皇上……”

    凤君鸿果断打断对方,道,“即是赈济灾民,自是刻不容缓的事,这件事就交给张爱卿全权处理了。”

    “微臣领旨。”张大人躬身行礼,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凤君鸿对其投去不加掩饰地赞赏目光。

    文武百官将这一幕看在眼底,有的心领神会,有的却因站在较远的百官之末而小声议论着。

    “你瞧,张大人就是不一样,听说之前但凡为太后娘娘办过事的官员,不是遭遇贬职就是调离京师。”

    “那是,你也不想想张大人是何许人也,三朝元老的头衔可不是白叫的,人家这叫投其所好,懂得审时度势。”那人故意将声线又压低几分,继续道,“据闻此次新皇上位,张大人临时倒戈相向,为绊倒太后一事出了不少力!”

    “是吗?”

    “不然。身为太后的人他能有这光景?”

    “但是,说到三朝元老,好像还有一个人呐。”

    “嘘……”那人立即用眼神指了指前面。

    经过同僚的提醒。该名官员才意识到他们的前面正站着同为三朝元老,却官降三级的杜大人。这位大人从以前起就脾气不好,尽人皆知,只怕刚才的对话已被他听了去。

    两名官员自觉地收了声,心中却无比庆幸他已不是昔日手握重权的杜大人。

    从背后看,大概无人发现此刻杜大人的眼底正隐着怒意,官服袖摆下的手掌亦捏成拳。他一直双目注视着离他间隔数人之远的张大人的后背。

    想当年与姓张的同朝为官,同历两代帝王。同与豪门商贾之最的冷家结为亲家,那时他们的势力与财力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朝堂之上彼此更是不分伯仲。

    如今,姓张的依旧官居高位。而自己已沦落到跟这些不入流的小官吏并驾齐驱。

    身上的新官服,蓝得无比刺眼,它严格地将他与姓张的划分开来,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此乃奇耻大辱’的事实。

    妒恨驱使着身体跨列而出,杜大人继张大人之后,高声启禀道,“启禀皇上,臣,关于开仓赈济一事有个小小的提议。”

    不光是凤君鸿。就连文武百官都被杜大人高亮之声吸引望去,当认出对方的身份时,无一不流露出‘原来朝堂上还有这号人存在’的惊愕表情。

    凤君鸿当然知道杜大人的底细。也知其与张大人的渊源,但他此时出来进谏,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事。

    凤君鸿暗地扫了眼狐子罡的方向,刚好看到狐子罡不留痕迹地轻轻颔首。

    于是,凤君鸿瞬然莞尔,权当是看好戏一般。轻描淡写道,“哦?原来是杜卿家。不知杜卿家有何高见?”

    杜大人把握住机会,立刻道出,“禀皇上,微臣认为赈济灾民固然重要,但是赈灾防洪更是首当其冲重视之事,臣知皇上已下达抗洪的举措,但如果此时朝廷派人前去支援,还雪中送炭送去食物跟衣物,必定会鼓舞人心,赢得一片颂赞之声。”

    凤君鸿听完,龙心大悦,“好!就依杜卿家所言!就不知杜卿家可有意肩负起自己提出来的建议,当钦差替朕跑一趟?”

    杜大人忙躬身谦逊道,“若微臣有此资格定会当仁不让,为君分忧,可惜微臣人微言轻,出任钦差一职恐难显示出我朝诚意。”

    “那依杜卿家的意思是?”

    一丝狡诈划过杜大人的嘴边,“张大人乃我朝肱骨,又得以皇上委派主办赈济事宜,如果此事交给张大人负责,定能不复圣望。”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张大人,凤君鸿亦如是。

    凤君鸿了然于胸地垂下目,故作思考,心下暗想,你个老匹夫说来说去还是想阴你的死对头,也罢,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张卿家做事向来稳健,交予他也是再好不过。姑且顺你一次意,让你们之间再添一记鸿沟。

    狐子罡悄然看向张大人,见其依旧平静地站立着,似乎对杜大人所言闻所未闻,心中立即明了,恐怕张大人他已权衡出轻重,猜出圣意,怕是少不了要去河北之地走一趟了,所以也不多做唇舌之争。

    就像大家明里暗里想的那样,狐子罡刚收回目光,就听见凤君鸿搬下另一道圣旨,任命张大人为钦差,不日将携带衣食物资起程去黄河以北的洪涝灾区。

    事情定夺下来以后,凤君鸿静静地等了一会儿,见不再有人当朝上奏,他便开了金口。

    “诸位卿家,其实今日朕有一事想宣布。”

    大殿内同一时刻陷入了安静,不一会儿就有臣子在底下交头接耳起来。

    狐子罡暗地投去疑惑的眼神,但被凤君鸿故意无视了,只因他接下来要讲的事估计不会那么顺利进行。

    在群臣的纷纷议论中,凤君鸿继续道,“朕要同皇后举办大婚!”

    这个消息无疑令在场的官员们始料不及,其实所谓的‘大婚’,对皇家来说是一个象征着权力均分的仪式。自古只有王公侯爵的正式婚礼才能被称之为大婚。

    然而已经大婚的王公贵族,如果成为帝王,他们原配发妻的地位将直接升至后位。不用再次举办大婚确定地位。

    刚刚才成功痛击了张大人的杜大人,见张大人又想趁此机会出列进谏,他哪会傻乎乎的等着错失良机,于是故意快张大人一步,出列进言道,“此事万万不可啊皇上!”

    凤君鸿也知此事定会有人出来反对,但没想到反对之人会是杜大人。刚刚才给他顺水推舟,这么快就来阻碍自己的计划。这个老匹夫是真聪明还是真的愚不可及?

    凤君鸿一记响亮的拍打扶手!

    殿内一开始热烈讨论的声音顿时消散,只剩下迟迟不肯流动的凝固空气。

    杜大人顿时就傻眼了,他原本想偷偷地看下圣颜好察言观色,不经意间却发现张大人侧头望来的笑意。

    杜大人顷刻间明白过来。他中了姓张的计了,刚刚姓张的是故意做出像要出列进言的样子,目的就是为了引他率先出列,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次进言完全是撞枪口的行为,就方才皇上龙庭大怒,接下来怕是老命休矣。

    “皇上,请听微臣一言。”节骨眼上,狐子罡突然站出来了。

    凤君鸿暂时忍下怒意。简单道,“说。”

    “杜大人绝非有意顶撞皇上,他实乃担君之忧所以口不择言。皇上初登大宝。根基还未稳,应该多做些利民举措收复民心,而大婚……若皇上决意要大肆操办,不如延后些许,与其大婚时听到的是怨声载道,皇上一定想让皇后娘娘听听这满城百姓诚挚的祝福之声。想必蕙质兰心的皇后娘娘一定会体恤皇上的一片苦心。”

    狐子罡一席话,让氛围得到了缓和。群臣也开始纷纷帮腔,请皇上三思。

    凤君鸿左右思量,觉得狐子罡所言甚为有理,只好同意道,“好,就如老师所言,大婚之事容后再议。”语毕,他没忘狠狠地瞪了杜大人一眼,然后看向御前总管示意退朝。

    当御前总管高喊退朝后,凤君鸿在百官的恭送中离开了金銮殿。

    他走后,文武百官才从正襟危坐的紧张感中脱离,他们三两成群的离开了大殿。

    只剩杜大人满眼恨意地盯着张大人被些许官员簇拥着渐行渐远的背影。

    群臣出了宫门,坐到了各自的车架中。

    张大人客气礼让得送别了其他官员,由家丁扶上了马车。

    “别动!”刚一在车内坐稳,身后就传来了不速之客的警告。

    这时,马车已经动了,张大人摸不清对方的虚实,也不敢声张,只有装作面不改色地沉声问道,“来者何人?”

    身后之人回道,“大人见谅,小人也是没有办法,如果大人肯配合,小人这就收起刀刃。”

    张大人默认地点了下头。

    对方将刀送回了鞘,来到张大人面前,跪行道,“刚刚小人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

    张大人一见此人,顿觉蹊跷,因为他根本对此人毫无印象,不由问道,“你是谁?”

    那人抱拳,“小人乃醉鲸帮的人,不知大人可有耳闻过醉鲸帮?”

    张大人捋了捋长胡,在脑中回忆片晌,“本官似有耳闻,好像是一支海上的乌合之众。”

    被称作乌合之众,对方也不恼,继而承认道,“正是。”还未等张大人问及,对方笑了笑继续道,“想必大人正一头雾水,此事说来话长,请容小人带大人去一个地方,一切自会真相大白。”

    张大人闻言,心里有了些不情愿。本来嘛,一个不认识的人突然说要带你去不认识的地方,是谁听来都会心生戒备。

    那人似是看出了张大人的顾虑,又出言安慰道,“请大人放心,此去是有求于大人,绝对不会伤及大人分毫。”(未完待续)

    ps:今天家里来人,还以为赶不上发了。话说上一章错字蛮多的,再此纠正一下,卫河宁的师父是白长老哈!!!打成了孙长老。。。囧。。。而且是醉鲸帮不是吞鲸帮哈。。。再囧。。。。其他的错字因为都好理解不影响阅读,在这儿就不一一说明了哈!~~~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