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巫诡墓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第一章 鬼楼 第二章 鉴宝 第三章 梦魇 第四章 传说 第五章 辫子鬼 第六章 神秘的字 第七章 郭向东 第八章 地址 第九章 撞鬼 第十章 伤玉 第十一章 被盗 第十二章 日记本的记录 第十三章 盗墓新生代 第十四章 遗漏的环节 第十五章 泥尸 第十六章 地下湖 第十七章 海眼 第十八章 消失的粽子 第十九章 奇怪的浮雕 第二十章 黄昏 第一章 神秘银盒 第二章 灵蛇 第三章 随侯珠 第四章 出发 第五章 回民公墓(1) 第六章 回民公墓(2) 第七章 回民公墓(3) 第八章 305医院 第九章 手机 第十章 监控录像 第十一章 穿风衣的人 第十二章 七七一厂(1) 第十三章 七七一厂(2) 第十四章 黑板上的字 第十五章 琴声 第十六章 大毛二毛 第十七章 看不见的人 第十八章 下水道的秘密(1) 第十九章 下水道的秘密(2) 第二十章 鼠战 第一章 短信 第二章 生死门(1) 第三章 生死门(2) 第四章 生死门(3) 第五章 生死门(4) 第六章 神秘人(1) 第七章 神秘人(2) 第八章 神秘人(3) 第九章 尸傀(1) 第十章 尸傀(2) 第十一章 奇怪的考古队(1) 第十二章 奇怪的考古队(2) 第十三章 洞 第十四章 头香 第十五章 石室 第十六章 井壁中的女人 第十七章 石姬 第十八章 溶洞 第十九章 鬼母尸婴(1) 第二十章 鬼母尸婴(2) 第二十一章 迷路 第二十二章 尸体 第二十三章 录音 第二十四章 小胖归来 第二十五章 与小胖的谈话 第二十六章 观山太保 第二十七章 巫蛊飞降(1) 第二十八章 巫蛊飞降(2) 第二十九章 恐怖丧尸 第三十章 撤离 第一章 得救 第二章 老头 第三章 牛皮纸袋 第四章 特殊的老报纸 第五章 报纸中的玄机 第六章 校花诡异事件 第七章 人防工程101 第八章 门的里面 第九章 老太太 第十章 楼兰手卷(1) 第十一章 楼兰手卷(2) 第十二章 录像带 第十三章 辐射 第十四章 六三年的爆炸 第十五章 目标:罗布泊 第十六章 遥望死亡之海 第十七章 凶宅(1) 第十八章 凶宅(2) 第十九章 尸蝗(1) 第二十章 尸蝗(2) 第二十一章 塞外养尸人(1) 第二十二章 塞外养尸人(2) 第二十三章 塞外养尸人(3) 第二十四章 塞外养尸人(4) 第二十五章 塞外养尸人(5) 第二十六章 戴面具的人 第二十七章 道士 第二十八章 甜瓜集 第二十九章 死人的味道 第三十章 骆驼 第三十一章 魔鬼谷(1) 第三十二章 魔鬼谷(2) 第三十三章 魔鬼谷(3) 第三十四章 活死人 第三十五章 倒塌的砂岩 第三十六章 消失的太阳丘 第三十七章 朱砂图画 第三十八章 吃人的沙子 第三十九章 钾盐 第四十章 瓶子 第一章 重回305医院 第二章 逃脱 第三章 规矩 第四章 四合院 第五章 袁铁衣与巫格格 第六章 少主(1) 第七章 少主(2) 第八章 少主(3) 第九章 少主(4) 第十章 答案(1) 第十一章 答案(2) 第十二章 答案(3) 第十三章 断墙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章 鬼楼
《奇巫诡墓》
作者:观雀楼主
更新时间:2024-05-29 09:10:37
字数:65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奇巫诡墓 !

    (一九六三年)

    北京劲松一处工厂宿舍楼的工地上,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比干劲,插红旗,争当社会主义瓦工新能手”的竞赛,两支突击队都派出了各自最优秀的瓦工,随着砖墙的不断增高,周围喝彩声不断。

    张冲子、谢老亮、刘二宝却躲在工地的一个角落里抽着闷烟。

    张冲子猛吸了一口,突然道:“老亮,你平时主意最多,倒他娘的说句话呀,到底能不能干?”

    谢老亮还是皱着眉,眯着眼,不急不慢的吐着烟圈,约摸半盏茶的功夫才开口:“你吃得准?肯定是古墓?”

    “嗨,那还用说,俺在老家常干这个,打俺挖到那青石板,一看旁边的土色,就知道肯定是老斗子(古墓),因为老斗子用的是三合土,和别的土不一样,再说那青石板上还有兽纹,肯定是斗盖子(封墓石),斗盖子下面就是墓道,放心吧,俺吃得准。”

    “挖到石板的时候有人看见吗?”

    “没有,他们都在东头合计瓦工比赛的事,没人看见,俺一挖到就赶快用土埋起来了,就等咱合计出个主意再动手”

    刘二宝毕竟年纪小怕事,还没等谢老亮说话,赶紧插嘴道:“冲子哥,这挖古墓可是大罪,要让人抓到可不得了,不判死刑也得蹲个十年八年的,俺这心里有点儿打鼓”

    张冲子冲他一瞪眼:“你他娘小兔崽子懂个屁!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如果碰上肥斗子,金银玛瑙啥都有,弄出一件就够吃半辈子,咱就一辈子在工地刨土坑拉砖头?你说是这个理儿不,老亮?”

    谢老亮还是皱着眉,眯着眼,不紧不慢的吸着烟,眼看烟屁快烫着手了,才在砖头上捻灭,道:“也是这个理儿,冲子,你要拿的准,咱就干”

    “好”,张冲子又猛吸了一口烟,把剩下的烟屁摔到地上,“说干咱他娘的今晚就动手,二宝,你干不干?赶快放个屁”

    刘二宝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心一横,“干!”

    当天晚上,月黑风高,张冲子、谢老亮、刘二宝拿着锹镐、绳子、蜡烛,偷偷离开工棚,摸黑来到工地西边张冲子发现石板的地方。

    “就是这儿”张冲子悄声说。

    “二宝,你盯着,看有没有人,我和冲子挖土”谢老亮说。

    刘二宝紧张的向四周张望着,生怕有人看见,张冲子和谢老亮小心的挖着土,不一会儿,果然挖到一块青石板。张冲子喜出望外,赶紧和谢老亮一起用镐头把石板慢慢撬开,挪到旁边,石板下赫然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潮湿腐朽的味道涌了上来。

    看着黑漆漆的洞口,三个人都有些傻眼,还是张冲子胆大,“老亮,二宝,俺先下去,如果蜡烛不灭,就说明空气没事,能进人,俺一扽绳子,老亮就下去,二宝胆小,在外面给俺们放哨,如果有人来,赶紧给俺们打信号。”

    说完,张冲子在腰上系好绳子,让谢老亮和刘二宝扽着,自己一手拉着绳子,一手举着蜡烛,慢慢地钻进洞里。

    过了大概半根烟的工夫,绳子紧了一下,谢老亮知道是张冲子发信号让下去,就告诉刘二宝仔细放哨,自己拿了蜡烛拉着绳子也慢慢钻进洞里。

    刘二宝在洞外焦急的等待着,等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张冲子和谢老亮上来,刘二宝实在等不急了,拉了一下绳子,想给他们发信号,让他们快点上来,可感觉绳子那头是松的,好像没有东西,刘二宝赶紧把绳子拉上来,发现绳子已经断了,这是怎么回事?刘二宝急了,也顾不得怕有人发现了,冲着洞口里小声叫着:“冲子哥,老亮,你们干什么呢?快出来吧。”,快出来吧几个字还没说完,只听洞里张冲子一声大吼:“娘的,这他妈是什么,快跑,啊……”,然后又是撕心裂肺的一声,好像是谢老亮的声音,紧接着,还没等刘二宝反应过来,从洞里伸出一只胳膊,一只几乎只剩下骨头,满是鲜血的胳膊,然后是一个头,一个隐约还能看出是人的头,那只胳膊上的手里握着一个东西,那个人头的两只眼睛无助而绝望的望着刘二宝,只说了两个词:“拿着,快跑……”还没等说完,那只胳膊和那个头又被拖进了洞里,只有那只手里的东西掉在了洞外。刘二宝隐约可以辨认出是谢老亮的声音,这时才回过神来,赶紧捡起地上的东西,连滚带爬的向工地东边跑去,刚跑没多远,只听身后一声巨响,好像是平地一声炸雷,震得刘二宝摔到了地上,等刘二宝从地上爬起来回头一看,好像天崩地陷一般,满是烟尘。刘二宝瘫坐到地上,满眼都是泪水,无神地看了看手中的东西,装进兜里。

    听见声音赶来的工人们把刘二宝掺起来扶回工棚。

    后来,刘二宝只对人说他们在工地西边碰到了以前日本人埋的炸弹,张冲子和谢老亮都被炸死了,只有他跑了出来。公安局派人来在工地西边那个位置挖了挖,除了挖出一些焦黑的木头碎片,其他什么也没挖到,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那个工地上盖起了一栋宿舍楼。

    (一九八四年)

    八四年左右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人们,尤其是住在劲松附近的,个个都是人心惶惶的。大家都在传说李老住的那幢老宿舍楼闹鬼,这幢楼就是六三年刘二宝他们工地上盖起的那幢宿舍楼。

    据住在那栋楼里的人说,每当天黑,楼里就能听到凄惨的哭声,在你耳边萦绕,并可以看到周围鬼火闪烁,而楼道里的照明灯也忽明忽暗,足已吓破人胆。

    到了夜深人静家家进入梦香时,楼里的人们却感觉楼外热闹非凡,聊天儿的、搬东西的、打架的、骂孩子的声音都清清楚楚,但当人们打开房门,声音骤停,只留下探头观看的邻居面面相觑。

    后来,那幢楼就再也没人敢住了,在城区改造时被推倒,在原址上建了一所学校。

    (二十多年后)

    北京十月的清晨,略有些凉意,我独自在景山黄化门附近的胡同里转悠,一看就是个闲人。并不是因为我是胡同游爱好者,我也不是什么胡同串子,主要是一直向往着这种闲逛的感觉。

    干了八年软件工程师,从骨子里都已经麻木了,觉得自己已经成了软件,每天按部就班的执行着编好的程序。据说干这行的干久了都有些心理问题,不是靠某些低级趣味的爱好给自己一些心理慰藉,就是枯燥到让别人从腿都打软的地方推下去还得给别人钱,寻找一下自由飞翔的感觉。我虽然不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也不想毁掉我在邻居小女孩眼里一向光辉伟大的正直形象,另一方面,我天生有恐高症,让我把别人从那么高的地方用竹竿儿捅下去倒有可能,把我推下去是绝对没可能的,因此我怀疑这两种释放压力的方法对我来说都是无效的,所以在最近靠倒腾房子赚了点积蓄后,终于下决心把自己解放了,辞了工作,也准备soho一把,找点自己喜欢的生意开个小店。

    因此,本次闲逛是顺便带着些目的的,看看有什么投资小见效快的买卖可以做,没想到却遇到了一件奇事。

    说到奇遇,我的一个发小张萌就有一个爱好,经常去三联韬奋书店看书,并不是他多么爱好阅读,实际上从我小时候认识他起,印象里他除了对洋画背面的文字感兴趣外,对其他文字看多了都眼晕,有晕船、晕车的,据说他这种叫“晕字”,我问他为什么总去三联书店的时候,他慷慨激昂的告诉我为了中华而崛起而去看书…靠,扯淡,实际上就是因为三联书店冬暖夏凉,省了空调钱,还有地方坐,最主要的是那看书的美女多,想着哪天能有奇遇,认识个美女什么的。

    我遇到的当然不是他这么没追求的奇遇,而是一件真实的,却让人无法相信它确实发生过的事情。正是这个上午,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一切,是巧合还是设计?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