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后重生纪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重生(修) 第2章 父亲(修) 第3章 怀王(修) 第4章 心机(修) 第5章 新帝(修) 第6章 刁难(修) 第7章 伴读(修) 第8章 郡主(修) 第9章 喵呜(修) 第10章 回家(修) 第11章 姨娘杜氏(修) 第12章 训斥(修) 第13章 处置(修) 第14章 刺客(修) 第15章 怀疑(修) 第16章 好友(修) 第17章 幕后主使(修) 第18章 不嫁(修) 第19章 求人(修) 第20章 做戏(修) 第21章 祖父(修) 第22章 接风洗尘(修) 第23章 试探(修) 第24章 生病(修) 第25章 嫉恨(修) 第26章 受刑(修) 第27章 逃婚(修) 第28章 病愈(修) 第29章 谈话(修) 第30章 蟹酿橙(修) 第31章 靖国公府(修) 第32章 撕破脸皮(修) 第33章 打脸(修) 第34章 偶遇(修) 第35章 姻缘(修) 第36章 来访(修) 第37章 上元灯会(修) 第38章 把臂同游(修) 第39章 假恩爱(修) 第40章 贺寿(修) 第41章 年少慕艾(修) 第42章 落水(修) 第43章 选妃之事(修) 第44章 柳姨娘(修) 第45章 动手(修) 第46章 软禁(修) 第47章 和离书(修) 第48章 出头(修) 第49章 清醒(修) 第50章 小一岁(修) 第51章 秋狩(修) 第52章 马惊(修) 第53章 心意(修) 第54章 终成眷属(修) 第55章 委屈(修) 第56章 反常(修) 第57章 离宫(修) 第58章 算计(修) 第59章 单相思(修) 第60章 心上人(修) 第61章 及笄礼(修) 第62章 满堂宾客(修) 第63章 算计(修) 第64章 受伤(修) 第65章 事露(修) 第66章 审问(修) 第67章 请帖(修) 第68章 扬长避短(修) 第69章 暗涌(修) 第70章 尖叫(修) 第71章 可悲(修) 第72章 交心(修) 第73章 子立母死(修) 第74章 寒夜(修) 第75章 求娶(修) 第76章 思慕之心(修) 第77章 为后(修) 第78章 解心结(修) 第79章 待嫁(修) 第80章 游湖(修) 第81章 酒意(修) 第82章 避暑(修) 第83章 新嫁娘(修) 第84章 为君妇(修) 第85章 终成夫妻(修) 第86章 谏言(修) 第87章 恩威并施(修) 第88章 拜祭(修) 第89章 赏梅(修) 第90章 皇戚(修) 第91章 逃家(修) 第92章 身孕(修) 第93章 防人之心(修) 第94章 人心(修) 第95章 走丢(修) 第96章 离间 第97章 疯狂 第98章 危机解除 第99章 冷战 第100章 恶奴 第101章 废后 第102章 落幕 第103章 和解 第104章 天下无妾 第105章 仁德太子 第106章 封王&联姻&叮嘱 第107章 意外 第108章 坦白 第109章 良辰美景 第110章 大捷 第111章 爵位 第112章 喜事 第113章 弄璋之喜 第114章 满月 第115章 子嗣 第116章 隐疾 第117章 议亲 第118章 弹劾 第119章 调戏 第120章 西域公主 第121章 美人计 第122章 心头宝 第123章 故人 第124章 梦一场 第125章 难题 第126章 守陵 第127章 郡马爷 第128章 醋意 第129章 恶毒 第130章 残酷 第131章 霍氏之死 第132章 美名 第133章 一场高热 第134章 贪念 第135章 宁王妃 第136章 说书人 第137章 温泉 第138章 有孕 第139章 照料 第140章 闲趣 第141章 冬雪 第142章 腊八 第143章 刁民 第144章 对台戏 第145章 斗米仇 第146章 慌张 第147章 线索 第148章 年关 第149章 愿望 第150章 大义灭亲 第151章 因缘际会 第152章 变故突生 第153章 朝堂 第154章 旧疾 第155章 应许 第156章 大雪 第157章 大恸 第158章 早产 第159章 平安 第160章 择婿 第161章 家人 第162章 差异 第163章 百日宴 第164章 乱象 第165章 解铃 第166章 流火 第167章 物证 第168章 人证 第169章 燎 第170章 完结章 第171章 番外一 第172章 番外二 第173章 番外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54章 旧疾
《宠后重生纪事》
作者:萧鱼禾
更新时间:2024-04-15 09:06:35
字数:780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宠后重生纪事 !

    第156章旧疾

    靖国公府的子弟都是战场上挣出来的功勋,凌傲柏自然也不例外,他早年上过战场,受过的大伤小伤不计其数,年轻力壮之时自然不觉得有什么,如今上了年纪,到底还是会受些影响,尤其是到了冬天,那寒风就像是从骨头缝里刮了进来一般,凉寒彻骨,以前还能凭着意志力硬扛,可这一次,却是彻底病倒了。

    贴在靖国公府大门外的对联被风吹起了一角,随着呼啦呼啦地声响,嘶的一声终于撕裂,随着这正月里的春风飘飘摇摇,然后落在了地上。

    门子抱着个手捂子窝在炭炉边上取暖,见到有人来便懒懒地说道:“我们国公爷说了,不收帖子不见外客,求我也没用,主子的意思我一个看门的可不敢违背。”

    萧景泽还未开口说话,站在他身畔的黄忠先忍不住了,斥责道,“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靖国公府的门我们主子是入得还是入不得?”

    那门子颇为不屑地哼了一声,抬眼一瞧,吓得腿都软了,“皇……皇上,您……您怎么来了?”

    萧景泽刚刚登基的时候常来靖国公府,后来与谢瑶光成婚之后,逢年节喜事也会陪着她来,这守门的下人别看地位卑贱,却是当真见过天颜之人。

    认出皇帝陛下的守门人慌了神,大冷天地竟然出了一身的汗,他哼哼唧唧地半晌说不出句完全话,又怕惹恼了皇帝,最后索性嘴巴一闭,退后几步,摆出一个请的手势。

    萧景泽轻轻笑了笑,领着黄忠走了进去,跟在他身后的凌元辰看了那门子一眼,道:“既然闲着没事干,就去把咱们家门口的这条街给扫干净吧。”

    门子讷讷地不敢反驳,只好委委屈屈地寻扫把去了。

    自打谢瑶光有了身孕之后,萧景泽还是头一次来靖国公府,也许是没有了女主人打理的缘故,整座宅邸不复以往的繁花似锦,反而越显寂寥。

    有识趣的下人看到萧景泽一行人行了礼便都远远地避开,凌元辰想喊住人让他们先去通传,却被萧景泽给拦住了,今日也算微服出宫,不用讲究那些君臣礼节,朕算起来也是小辈,靖国公有病在身,怎敢让他从病榻之上起来接驾。

    说话间,三人就走到了凌傲柏起居的院子,庭院内植了数棵高大的柏树,枝干挺拔,枝叶青翠,倒成了这寒霜凛冽的院子中难得的景致。

    屋内传来几声不高不低的咳嗽声,然后再度安静了下来。

    冒着袅袅热气的茶汤,烧得通红的炭火,还有那半倚着窗头,裹着外袍,盖着大毛毯子手里拿着本书在看的老人。

    映入萧景泽眼中的景象让他心里有些怪不是滋味,明明只不过半个月未曾在朝堂上见到靖国公,他却明显的觉得他苍老了许多,即使他的面容依然严肃,即使他的脊背依然挺直,如同屋外伫立在寒风中的柏树一样,但那长在两鬓的华发,渐渐累积的皱纹,和已经不在矍铄的精神,显然是在彰示着这个曾经威风赫赫征战沙场的将军已经老去。

    对于萧景泽而言,凌傲柏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他帮扶着自己登基,教自己为君之道,君臣之间偶有对弈,闲话,却都能从中悟出几分道理来,可以说,萧景泽如今能稳坐江山,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与靖国公有很大的关系。

    “皇上来了。”凌傲柏听到声响抬起头,看到来人,放下手中的书打了声招呼,“还请皇上恕臣有病在身,未能行礼之罪。”

    “大将军何必客气。”萧景泽笑了笑,在床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捡起床边的书,道:“大将军看的是兵书?”

    “叔父,大夫说了让你多多休息莫要伤神,你怎么又看起书来了?”凌元辰半是抱怨半是劝慰地说:“我看您是老小老小,越老越不爱听旁人的话了。”

    “打了一辈子仗,这些兵书是为将者的立身之本,即使危墙病榻特不敢丢,倒是让皇上见笑了”凌傲柏同萧景泽道,又招呼凌元辰:“辰儿也坐吧。”

    他吩咐守在一侧的小厮上了茶水,看萧景泽随手翻看兵书,便道:“这是我命人整理的吴子遗篇,他为人虽好大喜功,但于用兵一道上的确颇有建树,元辰如今统领先锋营,到底勇猛有余,技巧不足,还需好好历练才是。”

    将有勇,帅奇谋,萧景泽隐约听出来凌傲柏的意思,笑道:“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将军不必过于忧心。”

    凌傲柏笑了笑,将身后的枕头挪了挪,面朝萧景泽道:“今儿是正月十六,皇上……咳……咳,皇上开印上朝,是不是遇着什么难事了?”

    “可不是?大将军这一病,当真是给朕出了一个大难题。”萧景泽笑了笑,道:“改革吏治,非是朝夕之事,朋党之争,向来都是朝堂上的招牌菜,朕倒还算应付得过来,只是文官武将如此争斗,的确于社稷无益,朕记得此前大将军说过,这选官用人须得有个章程,只是若是将这一套用在武官身上,只怕会引起动乱。”

    萧景泽更为担心的是,如今朝中没有凌傲柏坐镇,武官们各谋其政,他再下手削减兵权,恐怕会让萧承和趁虚而入。

    “自然不可急功近利,得让朝臣们知道您的意思,那忠心的,自然会主动退让,有些小心思的,也会闻风而动,我看元辰这个郡马爷如今正风光,不如就拿他作伐子,将这事儿漏出去。”凌傲柏似乎胸中早有章程,萧景泽的话音刚落,他便紧接着说出了自己主意。

    拿凌元辰来杀鸡儆猴?

    皇帝陛下蹙眉,他的确是想改变如今选官用官的方式,却并没有卸磨杀驴的意思,凌氏一门为了大安江山征战沙场多年,凌元辰亦是有功之臣,他如何能拿他来开刀。

    对于君王的踌躇与犹豫,凌傲柏似乎早有预料,他说道:“皇上这一份仁心仁性着实难得,但有时候,方知有舍才有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为臣,那么到了皇上需要他出力的时候,便不该贪恋这权势地位与名利,尤其是元辰尚且年轻,若是太执着于盛名权势,便容易为其所累,终究难当大任。”

    或许是凌傲柏这一辈子,尝过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有过蜚声四海的名望,他对于这些身外之物,向来看得很开。

    好在凌元辰也不是将这些虚名放在心上的人,道:“皇上不必怕我多想,若有盛世康年,谁愿意再起战事,还不如解甲归田的好。”

    “好!大将军既然有忠言,朕必是要纳良谏的。”萧景泽笑了笑,道:“此事朕会与元辰再探讨,商量出个最好的法子来。”

    朝堂上要起浪花,那么他就搅翻这一池水,看看哪个是清,哪个是浊。

    说过正事之后,萧景泽才问起凌傲柏的病情,毕竟眼前这人太过强大,经常让人忘记他还拖着一副病躯。

    “请府中的大夫瞧过了,沉疴难医,劳皇上费心了。”

    萧景泽提议让御医来替他来瞧一瞧病,凌傲柏却摇了摇头道:“先前御医也给瞧过的,都是早些时候留下的病根,去不了了,有句话说得好,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臣这一辈子从不信命,到临了,却觉得人活一世,不管命如何,总得在快要闭眼的时候觉着没有遗憾才成。”

    凌傲柏说到兴处,整个人看上去都像是有了精气神一般,他低声说着该如何改革官制,又该如何笼络官员的心,盐政铁政军政民政,甚至就连往西域的商路开通之后,长安商户与番人胡人的贸易往来,都在凌傲柏的嘴里变得条理分明,头头是道,可见他能坐上今天这样的位子,倚靠的并非只是兵权武力,而是自有见地。

    “为官为臣者,要有权而不滥用,有势而不欺人,有名声却不用它来牟利,上要敬君王,下要孝父母,大安开国之初,上到朝中一品大员,下到一介郡县之长,都是由高祖皇帝来决定任免,后来才逐渐演化为举荐制,可惜某些大臣为了名利,将手中所能举荐的官位品级公开叫卖,弄得朝堂乌烟瘴气,这才有了如今的科举,可惜科举也只能看看这些人的文章策论,了解不得他们的品性,皇上不如从此处下手……

    “大将军,你到现在可有憾事?”萧景泽静静地听了半晌,忽然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凌傲柏先是错愕,随即皱眉,最终开口道:“自然也是有的。”

    他没有解释,而是继续就刚刚的话题道:“所以臣以为,科举制要变,既要考察文品,但更应注重人品,无论文举武举,都该一应如是。”

    “大将军所言有理,朕回头让人拟个章程出来,咱们到时候再议。”萧景泽有点儿奇怪,这改制之事先前他提过几次,靖国公说时机未到,不必操之过急,怎么今天频频提起?

    凌傲柏应了一声,又道:“臣今已年迈,元景他如今以军功封侯,我同他商量过了,这靖国公府的家业就留给元辰和郡主吧。”

    凌元辰要承袭靖国公府的爵位几乎是一件众人心照不宣的事情了,萧景泽也没有放在心上,点点头,说是回头让宗正府去处理。

    一番谈话,便已经是正午时分,萧景泽通常晌午是要去椒房殿用膳的,他今儿早上出来的急,没来得及和谢瑶光打招呼,便婉拒了凌元辰留饭,起身告辞。

    年轻的皇帝还未走至门前,躺在床榻上的靖国公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皇后娘娘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吧?”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