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明末当土豪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奇怪的画 第二章 活活饿死的人 第三章 大明崇祯元年 第四章 人相食 第五章 谁家有古董 第六章 第一次跨时空交易 第七章 淘宝大买家 第八章 秀才比和尚好 第九章 惊艳 第十章 三无人员的逆袭 第十一章 分到福利房 第十二章 一车压缩饼干 第十三章 不能让灾民吃太饱 第十四章 挖井神器 第十五章 再入宝聚斋 第十六章 2500万巨款 第十七章 小姐可以刷卡吗 第十八章 买别墅如买白菜 第十九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上) 第二十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中) 第二十一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下) 第二十二章 不算最烂 第二十三章 罗汝才败高迎祥 第二十四章 我的网友是农业专家 第二十五章 扇领导一耳光 第二十六章 入股宝聚斋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约会? 第二十八章 当我女朋友好不好? 第二十九章 占股百分之三十五 第三十章 八小时工作制 第三十一章 比当皇帝爽 第三十二章 播种下了希望 第三十三章 明朝版红旗渠(上) 第三十四章 明朝版红旗渠(下) 第三十五章 我想买你们公司 第三十六章 买公司也刷卡 第三十七章 土豆可以收获了 第三十八章 亩产万斤 第三十九章 不能让建虏学了去 第四十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四十一章 情敌和前女友 第四十二章 打工仔和打工妹 第四十三章 一舞定情 第四十四章 告白 第四十五章 府宪大人驾临 第四十六章 明朝好厨师 第四十七章 李左挂一家 第四十八章 安塞见闻(上) 第四十九章 安塞见闻(中) 第五十章 安塞见闻(下) 第五十一章 审美不同 第五十二章 屁股决定脑袋 第五十三章 终止恶性循环 第五十四章 拉风的装备 第五十五章 武装到牙齿 第五十六章 编制解决了 第五十七章 商业网络 第五十七章 人市 第五十八章 30两买5个人 第五十九章 华盛顿也蓄奴 第六十章 没见过女人吗 第六十一章 新生活新希望 第六十二章 孤儿亲兵 第六十三章 来自毕马威的offer 第六十四章 父母大人驾到 第六十五章 世上只有妈妈好 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老丈人飞了 第六十七章 北斗神拳 第六十八章 打通任督二脉 第六十九章 男女搭配 第七十章 陕北好声音 第七十一章 经济繁荣 第七十二章 经济繁荣(中) 第七十三章 经济繁荣(下) 第七十四章 明末煤钢联合体 第七十五章 文盲不是好士兵 第七十六章 “二王”南下 第七十七章 贪念陡生 第七十八章 捐钱也不放过你 今天更不了了,明天补上 第七十九章 谁都靠不住 第八十章 军纪败坏 第八十一章 一个不留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忍无可忍 第八十四章 辛德勒的名单 第八十五章 老熟人来了 第八十六章 借刀杀人 第八十七章 吴为的初阵 第八十八章 乱战 第八十九章 奇变陡生 第九十章 巨星陨落 第九十一章 巨星陨落(下) 第九十二章 “二王”本生 第九十三章 新式武器 第九十四章 形势变幻 第九十五章 高迎祥的首级 第九十六章 失策 第九十七章 紧要关头 第九十八章 大杀器 第九十九章 全面崩溃 第一百章 临时斩首行动 第一百零一章 练的什么兵 第一百零二章 鲜明对比 第一百零三章 三边总督 第一百零四章 巨寇授首 第一百零五章 捞现成 第一百零六章 哪有这般便宜 第一百零七章 这个东西叫热气球 第一百零八章 战斗英雄 第一百零九章 收获巨大 第一百一十章 不让领导为难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是文凭低了点 第一百一十二章 总督大人的心事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赏 第一百一十四章 震惊全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立新功的李县令 第一百一十六章 舌尖上的安塞(上) 第一百一十七章 舌尖上的安塞(下)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分赃 第一百一十九章 花心又卑鄙的吴为 第一百二十章 英雄救美(上) 第一百二十一章 英雄救美(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解人衣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明朝挂急诊 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耻小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丈人和丈母娘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皆大欢喜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贼 第一百二十八章 愿为大人效死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是耍流.氓 第一百三十章 我是你哥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见岳母 第一百三十二章 轻松搞定 第一百三十三章 那小子什么来头 第一百三十四章 原来是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熟人相见 第一百三十六章 相忘于江湖 第一百三十七章 这东西不对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大手笔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老板 第一百四十章 吴总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才是亲爹亲妈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发展火器才是硬道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光门失效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失而复得 第一百四十五章 豪奴逞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部拿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拉皇帝当股东 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辩就是证据 第一百四十九章 抢粮 第一百五十章 蒲州张家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吃里扒外 第一百五十二章 搞破坏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同女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晋商的天敌 第一百五十五章 买几支马贼玩玩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与建虏掰腕子 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朝** 第一百五十八章 医疗援助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你知道锦衣卫吗 第一百六十章 绣春刀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 第一百六十二章 讲政治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鹤入阁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为陛下分忧 第一百六十五章 花小钱办大事 第一百六十六章 挖锦衣卫的墙角(上) 第一百六十七章 挖锦衣卫的墙角(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南灾情更严重 第一百六十九章 河南也有悍匪 第一百七十章 杨嗣昌来访 第一百七十一章 剪羊毛 第一百七十二章 烂透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女逛街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二王不相见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国级 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朝踩踏事件 第一百七十七章 救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太监vs伪娘 第一百七十九章 玄扈先生 第一百八十章 天子师弟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弄假成真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子的手面 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流阵仗 第一百八十四章 奢靡之风 第一百八十五章 果然有隐情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还有隐情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八章 安塞见闻(上)
《穿越明末当土豪》
作者:武昌鱼
更新时间:2024-01-16 09:18:52
字数:515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末当土豪 !

    看到知府大人的时候,李左挂刚穿上妻子给他补好的鞋,正走出窝棚来。下午的阳光还有些强烈,他眯上了眼睛。然后他就看见一大堆人向他走来,为首之人身着绯色官服,头戴乌纱,腰系玉带,昂首阔步,气势不凡,他的身旁是李县令和吴典史,这两位他是识得的,眼看众人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间那人,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位大官,起码比李县令要大得多。四周的百姓已经纷纷跪伏在地,他也慌忙跪下,把头埋在地上,屁股高高撅起。

    张邦彦一路行来,越看越是震惊。他先是去看了安塞县的官仓,大部分收获的土豆都在切片晒干后储存于此,足有8万来石,堆积如山,简直把仓顶都要撑破了。他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惊呆了,忙命随从的护卫在仓库各处检查,以便核实究竟有无情弊。李县令和吴为神色坦然,他们心里最清楚这8万石只多不少,这还是已经分发了许多给本县贫民及外来流民的结果,这也是他们敢于向延安府上禀欲以安塞一县之力负责提供整个延安府救荒粮秣的底气。开玩笑,这才是一万亩土豆的一季收成而已,即便不考虑第二季扩大种植面积,仅此2万亩田地一年就能收成土豆番薯折合粮食30余万石!

    不多时,护卫们纷纷回禀,仓内所储粮食并无半分混充,均为刚入库的薯干。张邦彦闻听,激动之余,向李吴二人告了个罪,着实称赞一番,二人自是谦逊不已。

    出得粮库,知府大人的心情很好,这就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亲眼看到了这堆如山积的粮食之后,此行已可谓不虚,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通过先前酒席之上亲自尝试土豆菜肴和适才亲见堆满土豆的粮仓,看来安塞引种土豆大获丰收一事已是确凿无疑的了。想到此,他对将要看到的水利设施更加期待了。

    出得官仓,门口早备有轩敞漂亮的四人大轿一乘,这便是这时代的公车了,张邦彦之前就是坐的这顶轿子。李崇坐一乘低调的二人小轿紧随其后,吴为不愿坐轿,还是骑着他那匹劣马,其余随从人等,或步行,或乘轿,或乘坐骡马车,不一而足。一路行来,县城街道之上并不见半个乞丐,且街面上甚是清洁,不似寻常县城垃圾遍地。张邦彦甚是奇怪,自从天启年间起陕北就年年遭灾,乞丐满街就成了延安府城乃至西安省城的一个常态,小小的安塞怎么也不至于一个乞丐都没有,莫非是李崇知晓自己要来,预先将他们都驱赶出城了?不对,也没这个规矩啊,就是巡抚出巡,也没有驱赶乞丐出城的道理,无非是不许其在大路两边乞讨,以防有碍观瞻,将其赶至小巷角落罢了。张邦彦满腹疑窦,只是不便发问。不过,这个疑团很快就被解开了。

    一行人络绎出得城来,径往灾民大营而去,为了保证知府大人安全,李崇派出了100多本县土兵沿途关防,本地驻军刘百户着实巴结,也亲自带着自己的十几个家丁随从护卫。饶是如此,因知灾民大营有近五万人,张邦彦心下兀自微微不安,如此多灾民,闹起事来可是了不得的。但既已到此,不亲眼瞧上一瞧又如何放心?

    到得地方,下轿四顾,他才晓得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营地占地极广,却安排得井井有条,地面甚是整洁,垃圾粪便皆无,全然不似寻常灾民聚集处般肮脏邋遢。众灾民秩序井然,就似身处寻常乡间一般。见得这许多大官前来,众人纷纷跪伏在地,口称参见大老爷不迭,张邦彦忙叫众人起身。只见眼前灾民多是老弱,少见青壮。一问之下,方知青壮都被官府组织起来兴修水利,开荒放垦去了,原来这是吴为和李县令商量的以工代赈的法子,给了灾民好处,就要他们付出劳动,不能因为他们遭灾就将其养起,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懒人而已。不仅流民,就是城内乞丐,也一体办理,发给口粮,令其做工,以自食其力。这就是为什么适才街上看不到半个乞丐的缘故了。就是老弱,也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如清理垃圾,缝补浆洗,为上工的青壮们送饭送水之类,整个营地虽大,却少见闲人。

    张邦彦一边行来一边听取身旁李崇和吴为的讲解,对安塞的诸般做法大感新奇,其实这些做法浑没什么难度,只是平日并无人想到去做而已。相比安塞,别的县份对于灾民都是畏之如虎,视之如贼,往往以迫使流民离境为幸。而安塞却将灾民视为宝贵的劳动力,将其组织起来进行各项生产劳作。两种做法,一看可知高下。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有充足粮食和水源作保证,这又是安塞的独到之处了。

    张邦彦还发现营地中相隔不远就有一处水井,多有灾民排队取水。他虽不亲农事,却也知道在陕北一口能保证出水量的深井意味着什么,且这营地之中居然水井颇为不少,如若均为官府组织挖掘,所费当真不菲!一问之下方知此乃钻井器械所为,此物亦由福建海商从海外贩来,价值昂贵,但钻井效率奇高。张邦彦听得此物亦由吴为出资购买,联想到之前诸般情事,不禁暗自嗟呀,此人家资竟如此豪富!他心中一动,向吴为开口道:“为文可能再向那海商多多购置此物?银钱方面大可放心,必不让为文吃亏。”他想此物若是推广,自己亦是功劳不小。吴为笑道:“大人下询,倒叫卑职惭愧了,既然是大人所命,卑职岂有推辞之理,就算都由卑职报效,也是应当。”张邦彦大喜,忙道吴为为赈灾已花费自家不少,哪有再让他自家破费的道理,只能再购得此物就是大功一件,万不用他再费私囊半分。吴为笑着应了。

    原来之前钻井机尚限制多多,如燃料问题,需用抽水泵取水问题,这些都是现代产物,难于保证长期供应,吴为亦一时无法可想。后来跟网友农业专家球球讨论,才知这些早有成法解决,原来建国初期国外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国内燃料匮乏,竟发展出了不少土法子,用木头为燃料的发动机就在其内,而且直到现在这种东西在印度还很普遍,就是国内,改造一下要造出来也不难,一般小厂都能胜任。吴为不禁大喜,联系了上次订货厂家,提出要求,厂家虽感奇怪,但这种技术无甚难处,吴为又愿出高价,哪有生意上门往外推的道理。很快就做出了吴为所要的东西。所制成品颇为简陋,热转换效率偏低,但胜在技术简单,取材容易,要不然也不会在今天的贫困地区还那般流行了。吴为已看过成品,效果颇为满意,正因如此,方才对张邦彦刚才所言才一口答应,放在之前那也是万万不敢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会努力更新的,拜谢大家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