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明末当土豪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奇怪的画 第二章 活活饿死的人 第三章 大明崇祯元年 第四章 人相食 第五章 谁家有古董 第六章 第一次跨时空交易 第七章 淘宝大买家 第八章 秀才比和尚好 第九章 惊艳 第十章 三无人员的逆袭 第十一章 分到福利房 第十二章 一车压缩饼干 第十三章 不能让灾民吃太饱 第十四章 挖井神器 第十五章 再入宝聚斋 第十六章 2500万巨款 第十七章 小姐可以刷卡吗 第十八章 买别墅如买白菜 第十九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上) 第二十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中) 第二十一章 抗旱的准备工作(下) 第二十二章 不算最烂 第二十三章 罗汝才败高迎祥 第二十四章 我的网友是农业专家 第二十五章 扇领导一耳光 第二十六章 入股宝聚斋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约会? 第二十八章 当我女朋友好不好? 第二十九章 占股百分之三十五 第三十章 八小时工作制 第三十一章 比当皇帝爽 第三十二章 播种下了希望 第三十三章 明朝版红旗渠(上) 第三十四章 明朝版红旗渠(下) 第三十五章 我想买你们公司 第三十六章 买公司也刷卡 第三十七章 土豆可以收获了 第三十八章 亩产万斤 第三十九章 不能让建虏学了去 第四十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四十一章 情敌和前女友 第四十二章 打工仔和打工妹 第四十三章 一舞定情 第四十四章 告白 第四十五章 府宪大人驾临 第四十六章 明朝好厨师 第四十七章 李左挂一家 第四十八章 安塞见闻(上) 第四十九章 安塞见闻(中) 第五十章 安塞见闻(下) 第五十一章 审美不同 第五十二章 屁股决定脑袋 第五十三章 终止恶性循环 第五十四章 拉风的装备 第五十五章 武装到牙齿 第五十六章 编制解决了 第五十七章 商业网络 第五十七章 人市 第五十八章 30两买5个人 第五十九章 华盛顿也蓄奴 第六十章 没见过女人吗 第六十一章 新生活新希望 第六十二章 孤儿亲兵 第六十三章 来自毕马威的offer 第六十四章 父母大人驾到 第六十五章 世上只有妈妈好 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老丈人飞了 第六十七章 北斗神拳 第六十八章 打通任督二脉 第六十九章 男女搭配 第七十章 陕北好声音 第七十一章 经济繁荣 第七十二章 经济繁荣(中) 第七十三章 经济繁荣(下) 第七十四章 明末煤钢联合体 第七十五章 文盲不是好士兵 第七十六章 “二王”南下 第七十七章 贪念陡生 第七十八章 捐钱也不放过你 今天更不了了,明天补上 第七十九章 谁都靠不住 第八十章 军纪败坏 第八十一章 一个不留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忍无可忍 第八十四章 辛德勒的名单 第八十五章 老熟人来了 第八十六章 借刀杀人 第八十七章 吴为的初阵 第八十八章 乱战 第八十九章 奇变陡生 第九十章 巨星陨落 第九十一章 巨星陨落(下) 第九十二章 “二王”本生 第九十三章 新式武器 第九十四章 形势变幻 第九十五章 高迎祥的首级 第九十六章 失策 第九十七章 紧要关头 第九十八章 大杀器 第九十九章 全面崩溃 第一百章 临时斩首行动 第一百零一章 练的什么兵 第一百零二章 鲜明对比 第一百零三章 三边总督 第一百零四章 巨寇授首 第一百零五章 捞现成 第一百零六章 哪有这般便宜 第一百零七章 这个东西叫热气球 第一百零八章 战斗英雄 第一百零九章 收获巨大 第一百一十章 不让领导为难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就是文凭低了点 第一百一十二章 总督大人的心事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赏 第一百一十四章 震惊全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立新功的李县令 第一百一十六章 舌尖上的安塞(上) 第一百一十七章 舌尖上的安塞(下)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分赃 第一百一十九章 花心又卑鄙的吴为 第一百二十章 英雄救美(上) 第一百二十一章 英雄救美(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解人衣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明朝挂急诊 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耻小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丈人和丈母娘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皆大欢喜 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贼 第一百二十八章 愿为大人效死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是耍流.氓 第一百三十章 我是你哥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见岳母 第一百三十二章 轻松搞定 第一百三十三章 那小子什么来头 第一百三十四章 原来是你 第一百三十五章 熟人相见 第一百三十六章 相忘于江湖 第一百三十七章 这东西不对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大手笔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老板 第一百四十章 吴总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才是亲爹亲妈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发展火器才是硬道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光门失效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失而复得 第一百四十五章 豪奴逞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部拿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拉皇帝当股东 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辩就是证据 第一百四十九章 抢粮 第一百五十章 蒲州张家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吃里扒外 第一百五十二章 搞破坏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同女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晋商的天敌 第一百五十五章 买几支马贼玩玩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与建虏掰腕子 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朝** 第一百五十八章 医疗援助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你知道锦衣卫吗 第一百六十章 绣春刀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 第一百六十二章 讲政治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鹤入阁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为陛下分忧 第一百六十五章 花小钱办大事 第一百六十六章 挖锦衣卫的墙角(上) 第一百六十七章 挖锦衣卫的墙角(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南灾情更严重 第一百六十九章 河南也有悍匪 第一百七十章 杨嗣昌来访 第一百七十一章 剪羊毛 第一百七十二章 烂透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女逛街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二王不相见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国级 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朝踩踏事件 第一百七十七章 救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太监vs伪娘 第一百七十九章 玄扈先生 第一百八十章 天子师弟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弄假成真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子的手面 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流阵仗 第一百八十四章 奢靡之风 第一百八十五章 果然有隐情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还有隐情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鹤入阁
《穿越明末当土豪》
作者:武昌鱼
更新时间:2024-01-16 09:20:32
字数:53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末当土豪 !

    杨鹤的名望暴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使了大量银子让人回京打点,在这个皇上没钱也犯愁的时代,这招可谓是一大杀器,一下就使朝中有力人士对杨鹤的观感大好,更重要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陕北大捷确然是确凿无虚,大伙儿为杨鹤唱起颂歌来也少了将来打脸之忧。开玩笑,他又不是陶朱邓通,也不能屙金尿银,若非是真的大败流贼,捞了一大笔银子,哪会有这份好心来与大伙儿分润?

    说起来,打仗这活计从古到今都是金山银海,但也要他娘的有这个本事去挣!大明朝在辽东跟东虏打了这么些年,死了多少人,光游击以上有将军名号的就砍了一大堆,有的是被东虏砍的,有的是打败仗被自己人砍的,辽饷虽多,真能挣着银子的也没几个!

    这杨鹤当真是个有本事的,书生领军,算来还是初阵,就能使动了这许多丘八,不声不响就漂漂亮亮地把事情给办了,而且钱没花多少,人没死几个,有名有姓的将官就战死了一个卫指挥而已!这个责任当然也不能算在老杨头上,卫所兵是个什么成色大伙儿心里都清楚得很,那哪能算兵,简直就是一帮叫花子!

    不出意外的,在这样的朝野舆论下,内阁票拟新入阁的阁僚人选名单中排在头一号的就是杨鹤!本来拟的是任礼部尚书,以东阁大学士衔入阁,崇祯皇帝御笔一挥,就将东阁改成了文渊阁!

    话说这个改动可非同小可。因为后者含金量比前者要高得多!

    大明朝从老朱砍了宰相胡惟庸之后就把宰相这个职位废了,搞了个内阁负责制,内阁成员被朝野称为阁老,都算得是相臣,军机大事都是这几个人商量着办,议出了结果再呈给皇帝圣断,实际最后一个步奏也就是走个过场,除了极个别重大事项,皇帝圣断个屁,还不是就批个“知道了”。

    所谓“阁体重首辅”。虽然这哥几个都是辅臣。严格来说都是宰相,但彼此间也分三六九等,最牛叉的自然是衔头是武英殿大学士的那位了,又称为内阁首辅。普通阁员和初入阁的一般都加衔东阁大学士。至于衔头是文渊阁大学士的那位。通常地位资历仅次于首辅,那便是通常大伙儿所称的内阁次辅了!

    杨鹤初次入阁,就直接跳过了东阁大学士直接挂了个文渊阁大学士的衔头。离首辅不过一步之遥,一下子就超车绕到了内阁中其他几位大佬前面去,以这势头,再进一步也只是迟早的事儿,由此可见其圣眷之隆!

    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据说今上是在看了杨鹤呈上来的一封密折之后作的这个决定,这让人不禁分外好奇,老杨到底在折子上说了些什么,竟让陛下这般龙颜大悦!

    如果说杨鹤以文渊阁大学士越次超擢入阁还是因为资历人望都摆在那的话,之后崇祯皇帝将其礼部尚书的虚衔改成了兵部尚书的实职就不禁让人大掉眼镜了!

    这种情况虽然极少发生,一般须得有皇帝特旨,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先例,仅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今上对于杨鹤寄予了何等的厚望!

    对这正在京师发生的一切,吴为自是一无所知,这也是缺少情报机构的后果了,但杨鹤的入阁,说不得最大的功臣就是他,而那封密折中,也赫然提到了李崇和他两人的名姓!

    说起来杨鹤能有如许财力在京中运作,与吴为的大力支持是离不开的,光是从“二王”的贼赃中杨鹤就分润了白银十余万两,再加上从十万两内帑银中多销了不少账,一进一出,三边总督大人此番陕北宦游所得竟接近二十万两!前者就不必说了,后者也要归功吴为甚多,若不是他出力赈灾,又在分赃中发扬高风亮节,杨大人带的这点银子全填了窟窿还不够,哪里还有别的想头!

    再加上在安塞的所见所闻,让自诩心忧国事的杨大人不禁对吴为心生好感,颇有笼络提携之意,而吴为也正缺少朝中助力,双方一拍即合,不由惺惺相惜,无论是送年礼还是定亲,吴为都没忘了加强与杨鹤的联络往还,书信封皮上就是让他肉麻得想吐的几个抬头大字“门下沐恩小的某”,俨然以总督大人的心腹自居。没办法,这也是久经官场的李崇强烈要求他这么写的,老丈人现在对女婿的前程可是上心的很!

    除了年节孝敬丰厚无比,更让杨鹤看重吴为的是他在书信中提出的各种对时政的建议。在其中吴为挑紧要的介绍了不少自己在安塞的发展思路、发展过程和相关举措,虽然仍只是只鳞片爪,但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象杨鹤这样的大行家自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凡来。尤其是其中一些诸如“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类措辞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杨鹤早就提出了“培养小民元气”的观点,万历末年三大征劳师糜饷,将张居正秉政时明朝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老底子都抖落个精光。萨尔浒一役后辽事勃兴,朝廷为之加派赋税,大肆搜刮,给老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小冰河来袭,气温下降,年年旱蝗不断,小民百姓早已元气大伤!

    兵从哪里来,饷从哪里来,还有这许多达官显贵、皇家宗室都讲豪华的排场,要过奢侈的生活,这一切无一例外都是取之于民间!而小民百姓纵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得几斤钉!

    这些年来,民间疲敝之象已十分明显,赋税年年都不能足额征收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逋欠未缴,新赋又生,贪官滑胥又上下其手,这一切都日渐造成了民不堪命的严重后果!

    如果再不重视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只是一味加征加派,就算今天平定了一个陕北,说不得哪天又冒出来个晋北,苏北。

    所以杨鹤在崇祯刚一即位时便大声疾呼,要“培养小民元气”,虽然深得崇祯赞同,但囿于见识的局限性,他也提不出什么具体的好办法来。而吴为不仅思路与其不谋而合,而且所提出的具体建议正好弥补了他的短板,说出了许多他想说而说不出的话,提出了许多他想提而提不出的法子,字字句句都搔到了他的痒处!

    更妙的是,吴为极为知情识趣,不仅不居功自傲,而且话里话外都将这些创意和措置都归功于杨鹤,言之凿凿自己是在其思路启发之下予以实践而已,一切都是总督大人的功劳,天可怜见,杨鹤自己都不知道“培养小民元气”六字竟然还能生发出这许多大道理来!

    但这不妨碍他笑纳吴为的好意,在向崇祯的奏折中将安塞乃至陕北发生诸多变化的功劳有意无意地轻轻归于自家名下,但他也没白占吴为便宜,依足了官场规矩,投桃报李,在有功人员的议叙中重重提了李崇吴为二人一笔!(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