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女千岁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1、逃难 2、征夫 3、欲望 4、一碗汤 5、被卖 6、机会 7、逃生 8、贵人 9、金夫人 10、日行一善 11、太后 12、进宫 13、集体宿舍 14、挤占名额 15、指路 16、灭口之险 17、脱险 18、后宫初见闻 19、巧遇 20、溺水杀人 21、头号BOSS 22、审问 23、恪郡王 24、宁杀错不放过 25、畏罪自杀 26、接二连三 27、送福袋 28、皇帝的病 29、赤子之心 30、调岗 31、新工作第一天 32、贵妃传召 33、杀鸡儆猴 34、工作要认真 35、皇帝也自卑 36、暗香浮动 37、路痴王爷 38、惊闻秘辛 39、语出众人惊 40、局面暂解 41、臭豆腐的魅力 42、罗探花 43、渣男再现 44、同乡 45、百人斗殴 46、怒火街头 47、当兔子学会咬人 57、几家欢乐几家愁 58、胎动 59、起疑 60、虚与委蛇 61、傅月环 52、弄巧成拙 53、抢钱去 54、醉迷情 55、王爷请指教 56、“共同”的利益 62、惊天 63、拿人 64、流芳殿中 65、无言的审问 66、一夜 67、皇嗣的抉择 68、清平山行宫 69、乍泄的不只是春光 70、甜的不只是汤圆 71、武临王的婚姻观 72、值得推敲 73、关于嫁人 74、人缘 75、阉人惹祸 76、猜忌初生 77、突然到场 78、圣旨也不好使 79、探视 80、隔墙有耳 81、两代人的梦想 82、她不是唯一 83、危机变转机 84、公然决裂 85、咎由自取 86、常乐献计 87、皇帝出招 88、为什么是我 89、几个理由 90、东宫何属 91、狗都嫌难吃 92、迟钝的丫头 93、殿试进行时 94、警告 95、屋中有人 96、美人诱惑 97、天现异象 98、勾引皇子? 99、吐血 100、中毒 101、有人能救 102、火爆的龚老头 103、油盐不进 104、自作聪明 105、天下无双 106、山雨欲来风满楼 107、你是我的傻丫头 108、万分之一 109、回宫 110、掌掴 111、两妃相斗 112、爱或不爱 113、你这小辣椒 114、决心 115、惊闻国耻 116、夜宵(第二更) 117、阴谋 118、大雨倾盆(第二更) 今天先欠一下更新 119、诬陷(1) 120、诬陷(2) 121、牢房 122、污辱 123、形势严峻 124、一触即发 125、矫诏 126、拨乱反正 127、采柔郡主的口才 128、自杀 129、罪有应得 130、储君 131、矛盾 132、天地的尽头 133、重温枫露小馆 134、我只给你三个选择 135、喜从何来 136、顾氏千金 137、群莺会 138、祖孙对话 139、从未见硝烟处开始 140、忙碌的大婚清晨 141、出嫁 142、喜服之比 143、今夜宿哪宫 144、彼此的唯一 145、桃花弄水色 146、巫术传说 147、太监仇乐 148、吃醋 149、做妒妇吧 150、新年 151、催情-摧心 152、史上最单薄内宫 153、战前准备 154、清平山之行 155、傅腾的劝告 156、阴谋之厌 157、君前奏对 158、舌战群臣(1) 159、舌战群臣(2) 160、大势已定 161、杀心 162、事败 163、图穷匕见 164、最后的疯狂 165、千古一后 完本感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74、人缘
《宫女千岁》
作者:陶苏
更新时间:2024-01-23 04:26:45
字数:766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宫女千岁 !

    “看看这些奏折,礼部、吏部、御史台,都给朕推荐宗室之中的优秀子弟,只差直接叫朕从里面挑个人来当儿子了。”赵晟将一堆奏折扔在桌上,冷笑不已。

    金太后道:“都知道你要从宗室里过继,他们提名建议,也是早就能预料到的。”

    “是呀,皇帝有更迭,他们这些朝臣却是要长长久久做官的,如果将来的新君是出自他们的提名,自然可以官运亨通。”

    金太后摇头道:“皇帝,你这是钻牛角尖了,皇嗣本就是国之大事,非你一人私事,大臣们提名归提名,到底要选谁,却仍然是你说了算。”

    她拾起那些奏折,一一看了。

    “其他人倒也罢了,倒是容止这孩子,似乎人缘颇佳,倒有一多半是建议他的。”

    赵晟揉着眉心,不愿意谈论这件事。

    金太后道:“哀家知道你不痛快,可再怎么不情愿,皇位总要传承下去。这些日子,哀家冷眼看着,有几个孩子倒是不错的,比如靳王家的老三容止,东平王的孙子梓真,另外哀家觉着容毅那孩子也不错,性子是冷了点,但你不是也一直都很喜欢他么。”

    赵晟沉吟着。

    金太后又道:“就算我说的这几个你都不满意,宗室里的孩子这么多,总有你中意的,你得用心选一个出来。哀家听说,臣子们已经有在提议,要在正月初一大朝会的时候,联名向你举荐了。若你现在不拿定主意,到时候岂不是被动。”

    赵晟道:“朕说过要从宗室里过继,这主意便不会改。朕不是反感选谁来继承皇位,而是反感这些朝臣们,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迫不及待地去捧别人的臭脚,当朕这个皇帝已经死了么。”

    金太后摇头:“趋利避害,人之本性,朝中的臣子都是跟随你多年的老人,忠心是不用怀疑的。只是你身体病弱,这江山早晚要传给后来人,你总部希望新君即位后对这些老臣疏远吧?臣子们不过是早作准备,为将来君臣一心打算而已。”

    赵晟无奈地叹了口气。

    “罢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朕这江上眼看着是得传给别人的儿子了。”

    金太后忙道:“这话就不对,不管继承皇位的是谁,都要过继到你的名下,那是你的孩子,不是别人的。”

    赵晟扶着额头:“太后不用说了,朕只是心里不舒服,脑子却没糊涂,只是到底要选谁,朕还要想一想。”

    金太后道:“那祭天大典怎么办,你说自己无法主持,总要找人来代替。这会儿人人都盯着呢,历来主持祭天大典不是皇帝,便是储君,你选了人,必会被朝臣们视作储君,而且人看来,这个人选可都是你自己推出来的。”

    赵晟道:“太后说谁好呢?”

    金太后摇头:“哀家的意见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听说京里如今都在风传,恪郡王将会是主持祭天大典的人,好些个读书人都交口称赞,说你这个皇帝有识人之明。”

    赵晟嗯了一声,感兴趣道:“这么说,容止在朝野上下都很得人心了?”

    金太后道:“大约是这么着。其实容止本来就有贤名,他是同辈的宗室子弟中的佼佼者,有能力有学识,谈吐不俗,若要论起来,满京城里数着,他倒的确有储君风范。”

    赵晟想起冬至日赵容止写的那几个字。

    这孩子,本性也是有志于天下的吧。

    赵晟其实也看得出那日赵容止写那几个字是有心的,甚至于他讨了座位,让其他宗室们误会,也可能是故意为之。

    事实上,赵晟不介意子侄们对皇位有企图心,反正他已经接受现实,承认自己是生不出儿子了,这皇位迟早还是得传给某个侄子。况且他故意放出风声说要从宗室里过继儿子,本来就是想看看这些侄子们的心性。

    他要选储君,自然也要这个储君能担大任,有志于天下。有野心的人,才能有治理天下的胆魄和愿望。

    现在看来,赵容止有野心,有人缘,也有手腕,若是作为储君,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赵晟还想再看看。他选的是天下之主,关系到江山万年,必须慎重。

    金太后道:“你考虑得也对,毕竟过继来的这位,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自然要小心。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容止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自身的才学且不说,与丁贵妃又有一层亲戚关系,就算你不在了,他也能看在丁贵妃面上善待后宫,以保她们晚年康宁;在前朝,他又有那么些兄弟帮衬,看眼下情形,朝臣们对他也是满意的,得道多助,将来不难预见君臣同心之场面。”

    金太后说得条条在理,赵晟真的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母子两人并非私下议论,此时就在大庆宫中,旁边也尚有袁松竹、顾太平、常乐几人伺候。

    袁松竹和顾太平自然是不会多说什么,但常乐听着,心里却着急起来。

    她可是知道那位恪郡王的,他哪里是得道多助,而是早就觊觎皇位,在宫里不知布下多少眼线,甚至还买通宫女太医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这样的人,不难见阴险狡诈之本性;再想想点朱之死、福翠之死、同福之死,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性命,可见冷血残酷。

    这样的人,怎么配做皇帝!

    只是她现在没有真凭实据,这些事情,只能心里想想,不能对任何人说,而且她一直不知道自己身边到底哪一个是恪郡王的眼线,万一向皇上高密之后,自己也暴露出来,必定会遭到恪郡王的报复。

    她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这时,童小言进来通报,说是丁贵妃来了。

    “臣妾受人之托,来给皇上送礼来了。”

    丁贵妃命人端上来一只长条形的盒子,打开来,呈送到赵晟和金太后面前,道:“这支山参产自昆山,有八百年之寿,补气益身最是神效。”

    金太后惊喜道:“看这山参的品相,说是八百年也不为过,如今宫里都极少有这样年头的好参。”

    丁贵妃笑道:“太后见识多,自然认得真。这山参极为难得,是我那外甥,听说皇上近来气虚体弱,特意命人千辛万苦从西北的采参人手里购来,千里迢迢送进宫来。”

    金太后喜道:“容止这孩子果然有心了。”

    丁贵妃将山参放回盒子里,交给顾太平。

    赵晟道:“这山参价值不菲,容止这回可破费了。”

    丁贵妃笑道:“再贵也贵不过他这一份孝心。太后不知,容止自小与我这个姨母亲近,常常进宫来看望臣妾。”

    金太后点头道:“知道,恪郡王是咱们宫里的常客,你有个好外甥。”

    丁贵妃道:“是,容止这孩子自小便仰慕皇上,每回来见我,总要说起皇上在前朝的英明神武,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总说皇上是难得的明君和仁君,他也要做皇上这样的人,处处以仁德贤明要求自己。皇上可知,他还极为喜爱皇上的书法,总像臣妾讨要皇上的墨宝去临摹。”

    赵晟笑道:“冬至那日他来清平山拜节,写过几个字,已看过了。”

    丁贵妃好奇道:“皇上觉得他写得如何?”

    “见字如见人,这孩子有大胸怀。”

    有赵晟的称赞,丁贵妃笑得愈发开怀,又说了不少赵容止的好话。常乐在旁边看着,似乎赵晟对赵容止的印象越来越好了。

    第二天,赵晟传召了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中和礼部尚书一起商议祭天大典之事。中书、门下、尚书乃是大庸朝最高政治机构,三省长官便等同于宰相,祭天大典是一年一度的大盛事,皇帝着急他们商议自然很正常。至于礼部尚书,也是因为祭天大典都由礼部实际操持的缘故。

    常乐在时政殿伺候,自然也旁听了他们商议的过程。

    在祭天大典主持人这一项上,礼部尚书向赵晟推荐了恪郡王赵容止,中书令赞同,尚书令和门下侍中参与了议论,最终也都认为赵容止可堪大任。

    赵晟权衡之后,竟也同意了他们的提议。

    常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程度。

    这样看来,赵晟真的是有意于赵容止了。

    事实上,虽然一直以来主持祭天大典的都是皇帝或储君,但并没有明文规定,说只有皇帝和储君可以主持祭天大典,其实从宗室中选一个德高望重之人来主持也是没有关系的。但眼下是敏感时刻,朝臣们的眼睛都看着,谁成为主持典礼之人,谁就会被视作储君人选;而至于赵晟,对赵容止本就有好感,也是想通过这次祭天大典来看看赵容止的能力。

    但是常乐却知道赵容止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光明磊落。

    我得想个法子,不能让皇上一直被赵容止蒙蔽——常乐苦苦思索,该怎样才能提醒到皇上。

    幸运的是,这个机会居然很快就来了。

    就在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