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汉东皇传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图 N.1 东汉雒阳简 图 N.2诸侯讨董前刘杲势力简 图 N.3 诸侯讨董重要地理位置 释疑 关于第一卷“投张角”解释 笔间闲 第一卷 东皇本纪第一 序 第000 CYRDE档案60122016 第一卷 黄巾 第001 卦变(1) 第一卷 黄巾 第002 卦变(2) 第一卷 黄巾 第003 广宗(1) 第一卷 黄巾 第004 广宗(2) 第一卷 黄巾 第005 广宗(3) 第一卷 黄巾 第006 广宗(4) 第一卷 黄巾 第007 黄巾初印象(1) 第一卷 黄巾 第008 黄巾初印象(2) 第一卷 黄巾 第009 黄巾初印象(3) 第一卷 黄巾 第010 黄巾初印象(4) 第一卷 黄巾 第011 郭皇后(1) 第一卷 黄巾 第012 郭皇后(2) 第一卷 黄巾 第013 郭皇后(3) 第一卷 黄巾 第014 郭皇后(4) 第一卷 黄巾 第015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第一卷 黄巾 第016 再见张角(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17 再见张角(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18 威迫 第一卷 黄巾 第019 部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20 庶勇营(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21 庶勇营(中) 第一卷 黄巾 第022 庶勇营(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23 再骂卢植 第一卷 黄巾 第024 大势所逼 第一卷 黄巾 第025 战前琐事 第一卷 黄巾 第026 小胜可待 第一卷 黄巾 第027 董卓心思 第一卷 黄巾 第028 战后(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29 战后(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30 张梁眼中的张角 第一卷 黄巾 第031 张角眼中的张梁 第一卷 黄巾 第032 甘陵王刘忠(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33 甘陵王刘忠(中) 第一卷 黄巾 第034 甘陵王刘忠(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35 腹心 第一卷 黄巾 第036 蝴蝶由我做(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37 蝴蝶由我做(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38 出城 第一卷 黄巾 第039 降伏,变贼为官 第一卷 黄巾 第040 击溃战 第一卷 黄巾 第041 心机重重,步步杀机 第一卷 黄巾 第042 宗室身份价值几分(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43 宗室身份价值几分(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44 黄巾起义背后的阴影 第一卷 黄巾 第045 城内诸事 第一卷 黄巾 第046 问卦(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47 问卦(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48 邯郸(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49 邯郸(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50 大志(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51 大志(中) 第一卷 黄巾 第052 大志(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53 中平元年 第一卷 黄巾 第054 岳父(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55 岳父(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56 募军 第一卷 黄巾 第057 黑山贼 第一卷 黄巾 第058 疑似张颌 第一卷 黄巾 第059 夜 第一卷 黄巾 第060 沙中有金,石中有玉 第一卷 黄巾 第061 黑山贼张牛角? 第一卷 黄巾 第062 有眼不识英雄(上) 第一卷 黄巾 第063 有眼不识英雄(中) 第一卷 黄巾 第064 有眼不识英雄(下) 第一卷 黄巾 第065 说服黑山(1) 第一卷 黄巾 第066 说服黑山(2) 第一卷 黄巾 第067 说服黑山(3) 第一卷 黄巾 第068 说服黑山(4) 第一卷 黄巾 第069 说服黑山(5) 第一卷 黄巾 第070 龙袍(1) 第一卷 黄巾 第071 龙袍(2) 第一卷 黄巾 第072 龙袍(3) 第一卷 黄巾 第073 说服黑山(6) 第一卷 黄巾 第074 前程是西羌 第一卷 黄巾 第075 女儿情(1) 第一卷 黄巾 第076 女儿情(2) 第一卷 黄巾 第077 一曲凄凉向南行 第一卷 黄巾 第078 一曲凄凉向南行(2) 第一卷 黄巾 第079 尾声(第一卷完) 第二卷 西羌 第080 蛰伏安定 第二卷 西羌 第081 蛰伏安定(2) 第二卷 西羌 第082 屯田 第二卷 西羌 第083 屯田(2) 第二卷 西羌 第084 屯田(3) 第二卷 西羌 第085 夏育 第二卷 西羌 第086 安定诸事录 第二卷 西羌 第087 追击溃羌 第二卷 西羌 第088 护送粮草 第二卷 西羌 第089 韩当 第二卷 西羌 第090 汉家兵卒,天子鹰犬 第二卷 西羌 第090 人算天算{求推荐、收藏} 第二卷 西羌 第091 吾乃常山赵子龙 第二卷 西羌 第093 西进:闯虎穴 第二卷 西羌 第094 湟中义从:希望? 第二卷 西羌 第095 说降湟中义从 第二卷 西羌 第096 男人的哭 第二卷 西羌 第097 这就是权术 第二卷 西羌 第098 野蛮时代需要野蛮行为 第二卷 西羌 第099 平西海 第二卷 西羌 第100 贾诩 第二卷 西羌 第101 羌奴改革 第二卷 西羌 第102 破金城 第二卷 西羌 第103 凉州大事记 第二卷 西羌 第104 勒马北上 第二卷 西羌 第105 解读谶言 第二卷 西羌 第106 决战望垣 第二卷 西羌 第107 物必先自腐,而后虫生 第二卷 西羌 第108 处置俘虏 第二卷 西羌 第109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二卷 西羌 第110 “愤青”陶谦 第二卷 西羌 第111 灵帝刘宏的官员升迁征税论 第二卷 西羌 第112 雒京漩涡 第二卷 西羌 第113 杀人之刀,为谁所举 第二卷 西羌 第114 贾诩释疑 第二卷 西羌 第115 身披仁名,心藏屠刀 第二卷 西羌 第116 退意 第二卷 西羌 第117 事了拂衣去{第二卷完} 第三卷 西河 第118 名入列女传 第三卷 西河 第119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第三卷 西河 第120 六日谈:格物 第三卷 西河 第121 六日谈:单摆运动 第三卷 西河 第122 六日谈:点石成金刘伯兴 第三卷 西河 第123 六日谈:失望之后是郁闷 第三卷 西河 第124 张燕入毂 第三卷 西河 第125 刘侯纸 第三卷 西河 第126 大儒郑玄 第三卷 西河 第127 大儒郑玄(下) 第三卷 西河 第128 大学章句 第三卷 西河 第129 刘关张 第三卷 西河 第130 群英荟萃邯郸城 第三卷 西河 第131 初见刘备 第三卷 西河 第132 王芬之谋 第三卷 西河 第133 浮日闲 第三卷 西河 第134 浮日闲(下) 第三卷 西河 第135 偷纸事件 第三卷 西河 第136 家 第三卷 西河 第137 中平四年夏 第三卷 西河 第138 曹操 第三卷 西河 第139 废天子,立新帝,如何? 第三卷 西河 第140 兵荒马乱以及……大婚 第三卷 西河 第141 兵戈渐起:华歆投诚? 第三卷 西河 第142 天子重任,不容流言 第三卷 西河 第143 乱世相交,堪舆斩龙 第三卷 西河 第144 韩显?韩暹! 第三卷 西河 第145 目标:白波黄巾 第三卷 西河 第146 西园八校尉 第三卷 西河 第147 白波黄巾:利?弊? 第三卷 西河 第148 斩杀郭泰 第三卷 西河 第149 降 第三卷 西河 第150 白玉有瑕 第三卷 西河 第151 匈奴来袭 第三卷 西河 第152 匈奴眼中的汉帝国 第三卷 西河 第153 匈奴现状 第三卷 西河 第154 征辟人杰,以及张辽…… 第三卷 西河 第155 并州人心 第三卷 西河 第156 刘杲据离石 第三卷 西河 第157 五分匈奴 第三卷 西河 第158 于扶罗以及匈奴叛乱…… 第三卷 西河 第159 璀璨之下,隐患丛生 第三卷 西河 第160 并州牧 第三卷 西河 第161 采煤 第三卷 西河 第162 接手并州 第三卷 西河 第163 锦衣卫、职方司 第三卷 西河 第164 提马河东,望雒阳 第四卷 天子 第165 大将军何进 第四卷 天子 第166 赵忠在行动 第四卷 天子 第167 请刘并州入雒 第四卷 天子 第168 请刘并州入雒(下) 第四卷 天子 第169 荀彧 第四卷 天子 第170 马蹄铁、马镫 第四卷 天子 第171 河东郡:大夏龙兴之基业 第四卷 天子 第172 听调不听宣 第四卷 天子 第173 尔虞我诈,各有心思 第四卷 天子 第174 互请外援 第四卷 天子 第175 火照雒阳城 第四卷 天子 第176 一朝落棋,四方云动(上) 第四卷 天子 第177 一朝落棋,四方云动(中) 第四卷 天子 第178 一朝落棋,四方云动(下) 第四卷 天子 第179 夏日秋思 第四卷 天子 第180 食盐专营(上) 第四卷 天子 第181 食盐专营(下) 第四卷 天子 第182 何颙之计 第四卷 天子 第183 刀不由我举,利等我收 第四卷 天子 第184 股份制联合经营(上) 第四卷 天子 第184 股份制联合经营(下) 第四卷 天子 第185 河东裴氏 第四卷 天子 第186 扑朔迷离 第四卷 天子 第187 宦官 第四卷 天子 第188 把柄 第四卷 天子 第189 风雨前夕 第四卷 天子 第190 董卓所求 第四卷 天子 第191 千里寻夫 第四卷 天子 第192 淇水河畔的血光(上) 第四卷 天子 第192 淇水河畔的血光(中) 第四卷 天子 第193 淇水河畔的血光(下) 第四卷 天子 第194 血溅嘉德殿(上) 第四卷 天子 第194 血溅嘉德殿(下) 第四卷 天子 第195 雒京乱 第四卷 天子 第196 雒京乱(2) 第四卷 天子 第197 雒京乱(3) 第四卷 天子 第198 雒京乱(4) 第四卷 天子 第199 功名、妻子 第四卷 天子 第200 风云小平津 第四卷 天子 第201 那颗冰冷的心! 第四卷 天子 第202 强渡黄河(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03 强渡黄河(中) 第四卷 天子 第204 强渡黄河(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05 吕布 第四卷 天子 第206 董卓布局 第四卷 天子 第207 废立(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08 废立(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09 僵持(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10 僵持(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11 能臣禹稷者,必尧舜 第四卷 天子 第212 袁绍来访 第四卷 天子 第213 怀揣珠玉,却乞食于街 第四卷 天子 214 鸡肋般的战局 第四卷 天子 第215 先后手的关键 第四卷 天子 第216 三女 第四卷 天子 第217 势如瀑布,忽转急下(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17 势如瀑布,忽转急下(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18 金蝉脱壳(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19 金蝉脱壳(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20 和解董卓(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21 和解董卓(中) 第四卷 天子 第222 和解董卓(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23 汉世边疆政策 第四卷 天子 第224 条件 第四卷 天子 第225 序幕缓缓拉开 第四卷 天子 第226 “互不侵犯条约” 第四卷 天子 第227 蔡琰(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28 蔡琰(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29 不抛弃,不放弃 第四卷 天子 第230 并州工商业钱庄 第四卷 天子 第231 大时局,小变数(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32 大时局,小变数(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33 大时局,小变数(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34 大时局,小变数(四) 第四卷 天子 第235 京观与烈士(上) 第四卷 天子 第235 京观与烈士(中) 第四卷 天子 第235 京观与烈士(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36 京观与烈士(续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37 京观与烈士(续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37 京观与烈士(续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38 京观与烈士(续四){求推荐} 第四卷 天子 第239 消逝的匈奴 第四卷 天子 第240 驰道 第四卷 天子 第241 金城太守 第四卷 天子 第242 归家渐秋暮 第四卷 天子 第243 大乱前夕(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44 大乱前夕(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45 大乱前夕(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46 大乱前夕:刘备 第四卷 天子 第247 红与黑 第四卷 天子 第248 十八路诸侯讨董(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49 十八路诸侯讨董(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50 十八路诸侯讨董(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51 十八路诸侯讨董(四) 第四卷 天子 第252 十八路诸侯讨董(五) 第四卷 天子 第253 十八路诸侯讨董(六) 第四卷 天子 第254 十八路诸侯讨董(七) 第四卷 天子 第255 小插曲(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56 小插曲(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57 小插曲(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58 董卓迁京(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59 董卓迁京(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60 董卓迁京(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60 董卓迁京(四) 第四卷 天子 第261 并州(一) 第四卷 天子 第262 并州(二) 第四卷 天子 第263 并州(三) 第四卷 天子 第264 并州(四) 第四卷 天子 第265 曹操击董卓 第四卷 天子 第266 东线曹操,西线貂蝉 第四卷 天子 第267 初平元年大事记 第四卷 天子 第268 初平元年大事记 第四卷 天子 第270 初平元年大事记 第四卷 天子 第271 江东猛虎孙破虏 第四卷 天子 第272 江东猛虎孙破虏 第四卷 天子 第273 江东猛虎孙破虏 第四卷 天子 第274 江东猛虎孙破虏 第四卷 天子 第275 江东猛虎孙破虏 第四卷 天子 第276 江东猛虎孙破虏六 第四卷 天子 第277 江东猛虎孙破虏 第四卷 天子 第278 江东猛虎孙破虏八 第四卷 天子 第279 从此世间无匈奴 第四卷 天子 第280 从此世间无匈奴 第四卷 天子 第281 吾乃山东兵 2 第四卷 天子 第282 吾乃山东兵 第四卷 天子 不可夺生人未来 第四卷 天子 第284 二进雒阳 第四卷 天子 第286 天下刘氏共击之 第四卷 天子 谁就掌控民 第四卷 天子 第288 五百甲兵入雒阳 第四卷 天子 第289 五百甲兵入雒阳 第四卷 天子 第290 入雒 第四卷 天子 第291 并州风情 第四卷 天子 第292 内忧外患 第四卷 天子 293 董卓的决断 第四卷 天子 第294 这灿烂的文明 第四卷 天子 第295 地 第四卷 天子 第296 盗墓笔记 第四卷 天子 第297 招降徐荣 第四卷 天子 第298 招降徐荣 第四卷 天子 第299 固根、强我、弱敌 第四卷 天子 第300 西线战事 第四卷 天子 第301 董卓的危局 第四卷 天子 第302 兵败如山倒 第四卷 天子 第303 长安荀攸 第四卷 天子 第304 眼观未来 第四卷 天子 第305 弃守雒阳 第四卷 天子 第306 监军制度 第四卷 天子 第307 监军制度(中) 第四卷 天子 第308 监军制度(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09 弃冀奔并荀文若 第四卷 天子 310 第四卷 天子 第311 争冀州的小变数 第四卷 天子 第312 荀彧并州行 第四卷 天子 第313 第四卷 天子 第314 华佗 第四卷 天子 第315 华佗(中) 第四卷 天子 第四卷 天子 第315 华佗(中) 第四卷 天子 第四卷 天子 第317 长安风云(一) 第四卷 天子 第319 长安风云(三) 第四卷 天子 第320 长安风云(四) 第四卷 天子 第322 长安风云(六) 第四卷 天子 第323 冀州还是关中 第四卷 天子 第324 强行征辟 第四卷 天子 第325 拳头(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26 拳头(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27 关中乱(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28 关中乱(中) 第四卷 天子 第329 关中乱(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30 长安长安(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31 长安长安(中) 第四卷 天子 第332 长安长安(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32 长安 第四卷 天子 第333 云阳铁骑踏西京(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33 云阳铁骑踏西京(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35 政治婚姻 第四卷 天子 第336 死有所值 第四卷 天子 第337 下马威(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38 下马威(中) 第四卷 天子 第339 下马威(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40 李榷、郭汜归顺 第四卷 天子 第341 李榷、郭汜归顺(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42 天子(一) 第四卷 天子 第343 天子(二) 第四卷 天子 第344 天子(三) 第四卷 天子 第345 天子(四) 第四卷 天子 第346 天子(五) 第四卷 天子 第347 天子(六) 第四卷 天子 第348 天子(七) 第四卷 天子 第349 天子(八) 第四卷 天子 第350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四卷 天子 第351 新政第一弹 第四卷 天子 第352新政第一弹 第四卷 天子 第353 谦谦白衣王巨君 第四卷 天子 第354 谦谦白衣王巨君 第四卷 天子 第355 谦谦白衣王巨君 第四卷 天子 第356 谦谦白衣王巨君 第四卷 天子 第357 天下英才 第四卷 天子 第358 白露为霜 第四卷 天子 第359 一战降韩遂 第四卷 天子 第360 一战降韩遂 第四卷 天子 第361 一战降韩遂 第四卷 天子 第361 太平洋上的小蝴蝶(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63 太平洋上的小蝴蝶(中) 第四卷 天子 第364 太平洋上的小蝴蝶(下){第四卷完} 第四卷 天子 第365 一路向西行(一) 第四卷 天子 第366 一路向西行(二) 第四卷 天子 第367 一路向西行(三) 第四卷 天子 第369 一路向西行(五) 第四卷 天子 第370 一路向西行(六) 第四卷 天子 第371 一路向西行(七) 第四卷 天子 第372 一路向西行(八) 第四卷 天子 第373 粮食缺口 第四卷 天子 第374 关东新局势(上) 第四卷 天子 第375 关东新局势(下) 第四卷 天子 第376 冀西乱(一) 第四卷 天子 第377 冀西乱(二) 第四卷 天子 第378 冀西乱(三) 第四卷 天子 第379 冀西乱之(四) 第四卷 天子 第380 混乱年代(一) 第四卷 天子 第381 混乱年代(二) 第四卷 天子 第382 混乱年代(三) 第四卷 天子 第383 混乱年代(四) 第四卷 天子 第384 混乱年代(五) 第四卷 天子 第385 混乱年代(六) 第四卷 天子 第386 混乱年代(七) 第四卷 天子 第387 混乱年代(八) 第四卷 天子 第388 混乱年代(九) 第四卷 天子 第389 郭嘉V吕布 第四卷 天子 第390 郭嘉V吕布 第四卷 天子 第391郭嘉V吕布 第四卷 天子 第392 郭嘉V吕布 第四卷 天子 第393 郭嘉V吕布 第396郭嘉VS吕布:太行山攻防战(八) 第397 郭嘉VS吕布:太行山攻防战(九) 第398 郭嘉VS吕布:太行山攻防战(十) 第399 郭嘉VS吕布:太行山攻防战(十一) 第400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战(一) 第401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战(二) 第402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战(三) 第403郭嘉VS沮授:真定鏖战(四) 第504真定鏖战:战局渐僵持 第405真定鏖战:急伐袁绍折 第406 真定鏖战:惊蛰未至,春雷先响 第407 袁术中原大撤退(上) 第408一言惊走三兽 第409袁术中原大撤退(下) 第411 真定鏖战: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上) 第412真定鏖战: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下) 第413徐扬之乱(上) 第414鲁肃 第415徐扬之乱(中) 第416日食 第417御驾亲征 第418 御驾亲征:引蛇出洞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卷 天子 第332 长安长安(下)
《大汉东皇传》
作者:傅戍己
更新时间:2024-01-09 05:03:22
字数:132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汉东皇传 !

    长安城戍兵,当务之急,便是舍命夺回横门,将凉州兵迅速赶出横门。否然,十余万凉州兵,只要涌进城门数千人,便足以稳固横门城门防御,继而以此充当攻克长安的碉堡。

    凉州兵一旦打开横城门这道缺口,长安戍卒面临的,那就不是守城战,而是巷战!

    那时,凉州兵凭借人数的巨大优势,自然而然的,就能轻易攻克长安城。

    “夺回横城门,保卫长安城!”

    疲惫的战卒,和正准备接替他们的第二批战卒,根本没有时间抱怨横城门为甚失守,就向横城门急奔而去!

    横城门得失,是今日长安城攻防战的胜负关键!

    然而,就在城门戍兵急匆匆增援横城门时,吕布心中却泛起撤退的心思:“长安城内总共不过近三万战卒,且如今,刘范掌辖的八千蜀兵,又叛向凉州兵。再计算计算我军数日来的死伤,我军可战士卒,最多不过一万五六千人!”

    “兵法有言“用兵之法,少则逃之,弱则避之。长安戍卒,数量少于凉州兵,战力弱于凉州兵,根本不能勉强对敌凉州兵!先是,我军还可苦守城池,等待并州援军,但是今日横门之失”

    “敌强我弱,我军本已处于下风!今日再失去地利,虽孙武复生,不能为也!”

    “横门事关凉州兵生死成败,他们绝不会轻言放弃!一旦陷入不计生死,互拼人数的屡战,长安必失!”

    “罢了!今日凉州兵势大,不能力敌!我还是准备准备,知机撤退,战略转移吧!”

    ,石

    于是,趁着长安戍兵与凉州兵在横门展开拉锯战,吕布选取百数亲卫骑兵,以护驾天子为名,脱离战阵前线,匆匆返回未央宫。

    横门至洛城门距离,与横门至未央宫距离仿佛。

    吕布赶回未央宫路上,长城内近百朝臣诸公,业已得到凉州兵突然攻入横城门的噩耗!

    惊慌失措的众朝臣,纷纷向未央宫聚集。他们一面驱使长安戍兵死命夺回横城门,一面商议应对军事危机的紧急措施!

    朝臣之中,但凡是知兵之人,无一不是面色惨白,双目黯然!

    越是知晓兵事,越是知道长安城今日的困境。

    长安城,守不住了!

    虐战数日,一朝攻入横城门,凉州兵前线先登、死士,无一不是勇往直前、拼死杀敌。虽然长安戍卒亦是个个舍命阻击,但是他们每斩杀这一批凉州兵,又有下一批凉州兵替上。

    在凉州兵前仆后继,舍死冲袭下,长安戍卒一点一点的不断败退!

    随着横城门噩耗不断传来,未央宫大殿前,百数朝臣中,不断有人,长长叹息一声,悲痛的闭上双眼。

    当吕布率百余骑赶赴未央宫北阙外时。王允好似看到希望一般,迫切的向吕布询问:“奉先,长安尚可守乎?”

    吕布眼圈一热,默默垂下头,不敢回复王允的质问。

    王允脸颊上的那一丁点希望,霎那间破碎、消散。

    不多时,老迈的皇甫嵩,自霸城门,率数千兵卒,沿着直城门大街,飞速赶至未央宫。

    战马未停,皇甫嵩已经高声询问王允:“司徒,横门战事如何?”

    王允尚未出声,一位军将已经应声答道:“凉州兵已经攻入横门,形势危急。北军中侯夏育,已经自雍门,沿着雍门大街赶赴横门;吕年兵,亦向横门聚集,烦请皇甫将军,沿着横门大街,快速逆击凉州兵!”

    东、北、西,三处戍卒,全部舟横城门增援!

    闻听军将汇报,皇甫嵩毫不迟疑,立刻拨马向南行军。

    然而,便是在这时,王允趋步走向皇甫嵩:“义真!先听我一言!”

    皇甫嵩犹豫一下,挥手令数千长安戍卒,继续增援横门,他自己则下马迎向王允。

    王允一手拉住吕布,一手扯住皇甫嵩:“义真。我虽久任文职,却不是不通兵事的俗儒、刀笔吏!横门失守,纵使我再心怀不甘,亦知大势不在我方,长安逃避兵祸的希望,百中无一!”

    “谋杀董卓,我为首罪,奉先其次,凉州兵能容天下人,却绝容不得我与奉先两人!凉州兵杀至未央宫时。便是我王允丧命之时。”

    “义真籍贯本在安定郡,勉强算起来。亦可归入凉州人!夏育,是孤身投奔段颊的凉州野民。亦可算是凉州人!董卓一门党羽尽数被我诛杀,李椎、郭记即便攻入长安,也是空有实权,不能从朝臣中选择同心之人,充当内应!”

    皇甫氏,本为“皇父”氏,是战国时为鲁国大姓。鲁国,为后世山东省一部分。刘邦兴汉,皇甫氏西迁京兆尹茂陵县,至东汉年间,又迁至安宾郡朝那县。

    汉世制度,为保证汉民持续有效同化、改革边疆,特别规定,内郡人可随意迁徙至边郡,边郡之人却不可以无故迁入内郡。即中原人户籍可随意迁至边郡,边郡的户籍却不能迁至中原腹地。

    皇甫规、皇甫嵩,相继兴盛后,朝廷遂因战功,特别允许皇甫氏内迁司隶。

    这光景,皇甫旧心正在试图转移系司隶内郡。算不卜是纯粹的凉州

    当然,真实历史上,长安大乱后,皇甫氏果断舍弃重心转移司隶的决策,继续守护安定郡!

    “李椎、郭记为控制朝政,将有百分之八十可能,联络上义真、夏育,以同为凉州人为言,游说义真、夏育,帮他们安稳朝政

    王允说到这里,向背后未央宫望了一眼,然后才道:“若是一切如我猜测,烦请义真代替我这国家罪人,努力节制李椎、郭记!幼天年不过十一岁,却遭迁京、破都两次大难,其中凄苦,可以猜测一二。我死去之后,幼天子就有劳义真照顾了!”

    这却是王允已经怀有必死之心,欲将国家大事,尽数托付给皇甫嵩。

    ,万比

    王允越说,语调越悲论。不知不觉已经老泪纵横。

    吕布忍不住出声劝道:“司徒大人,何必如此!长安虽破,尚有睢阳、南阳、太原可期!”

    “我身边数百骑士,足以保护司徒与天子远走南阳、太原!凉州兵虽众,然并州兵、南阳兵亦不少,司徒何不携带幼天子远逃他地,勒令天下诸侯齐伐关中

    王允勉强笑了一下,转首对吕布道:“身为国家三公,不但不能革除天下弊政,反而导致群贼四起,昨日有董卓欲焚烧维阳,今日有李椎、郭记破击长安!天下汹汹,我亦有罪也!秉持朝政,却不能守护长安、安保幼天子,我尚有何面目来见山东诸侯!”

    “奉先。义真、夏育可以留京以图后事,你却不能。毕竟是奉先手刃董卓,扶持朝纲,李椎、郭记两人兵卒绝对不会对奉先手软。与其惨死长安,奉先不若南出长安,过武关道,避至南阳!”

    “若是李椎、郭记暴逆,义真、夏育不能节制,还请奉先努力游说山东诸侯,务必令他们聚兵关中。讨伐李椎、郭记!”

    “袁氏门生火烧董卓时,我曾特意留下董卓头颅!董卓与袁氏有灭门之仇,奉先持董卓首级去山东,无论袁术还是袁绍,必将好生善待奉先”。

    面对王允最后的嘱咐,皇甫嵩、吕布都无法出声反对。

    嘱咐完吕布、皇甫嵩,王允又突然想起一事,唤来亲卫秦谊、干女儿招蝉。

    王允为秦谊整整衣冠:“诛杀董卓之前,我便应诺你,一旦功成,我便全力撮合你与招蝉婚事!自十八日至今,二十余日内,不是朝政纷乱,便是刀兵奇祸。以致我无暇关注过此事,你不会埋怨我吧?。

    “不敢!不敢!”秦谊卑微的诺诺言道。

    王允转向招蝉,叹声道:“若无你参与,我也不能闻知董卓行踪辛密,继而成功劫杀他!令你这无辜之人,参与这些阴谋刀血之事,老夫却要向你致歉!”

    “父亲说的哪里话!父亲能为大汉倾洒热血。女儿莫非就只会留恋花园,理所应当享受他人功勋?”招蝉轻声反驳王允。

    王允呵呵笑了笑:“能认你为女儿,是我王允幸运!不过,是我等朝臣无能,才致使国家动乱,又岂能尽让你们妇孺来背负这份罪孽!罢了!你逃出长安后,便从此远逃阴谋动乱,过上平静生活吧!”

    “秦谊,请小心照顾我家女儿!若是你敢负心,我虽至黄泉,亦要责罚你!”

    “奉先,秦谊和我女儿,就拜托你仔细照顾了!”

    吕布抿嘴半晌,才郑重的抱拳道:“必不负司徒重托!”

    王允点点头,又道:“趁着凉州兵全力围攻横门,你们自南门逃向南阳吧!”

    “父亲,”招蝉欲言又止。

    却是王允已经转过身,向未央宫走去,不愿再与众人罗嗦!

    长安城内,时局越来越败坏!

    可时差两玄兰 刃,横门前线又传来噩耗:凉州军破击吕布兵、夏育兵。大军主力向未央宫单刀插来。

    与此同时,缺少防御的东部城门、西部城门,也有随时耳能被凉州军攻入的危险!

    所幸,数十米真的横门大街,密布着长安城内最后一批戍卒。凉州军即使破击夏育兵、吕布兵,也不至于瞬间将战线推至未央宫城门外。

    随着军情的恶化,胡克脸色逐渐虚白,额头密布冷汗!

    虽然职方司提前布置一切,但是世间又岂能尽是如意之事。眼前的战事,却是有点脱离胡克针对长安城的种种布局。

    一想到有可能前功尽弃,本已经过密谍严格培的胡克,此时也掩藏不住内心的慌乱!

    “长安戍卒能不能坚持到晚上?”胡克时不时的捏下鼻尖,转移内心的不安!

    “若是李椎、郭记将战线推至长安城下。而州牧主力大军又未如期赶至长安,那该如何是好”。

    所幸,正在布置后事的王允,并没有瞧出胡克的异常。

    欲逃出长安的朝臣、豪强,大都跟随吕布数百骑,趁着凉州兵重心转移北方时,自南城门快速出逃!

    至于那些留下来的,或是心怀侥幸,打算投依李椎、郭记,或是心怀集志,不欲远行。

    对比一下,选择留在长安的朝臣,约有十分七八!

    未央”城门紧闭,数十名朝臣次序站在未尖宫阙台卜,目粥及不”遥望远方兵乱。

    王允左手牵着献帝刘协,不住的打量的长安城,似乎欲将长安城印在脑海里,即便他行至黄泉,也好有个留恋处。

    城门下,白发苍苍的崔烈,正在随从的帮助下,带上沉重的头盔。

    崔烈早已奢老,行将就枯,平素间,他走路尚须拉着拐技。

    现如今。他身穿上铠甲、披带,头戴武官铁盔,后背双箭筒,腰间挂长弓!承受不住的武器、铠甲的数十斤重量的崔烈,不但右手柱着长枪,身边还需有人扶着。唯有这样,他才能勉强撑起全副铠甲!

    崔烈左右、身后,聚集着十多位朝臣、兵卒。

    以他们区区十数人,对抗十余万凉州兵,无疑是痴人说梦。

    不过,崔烈这十数人,心中亦压根没有指望击退凉州兵。崔烈他们却是准备以死述志。

    凉州兵破击夏育兵、吕布兵之后,长安城攻防战已经步入尾声。

    除了那些宁愿身死,也不愿接受凉州兵攻破长安事实的士卒,还在徒劳挣扎作战外,大部分兵卒已经开始溃败、远逃、投降。

    厨城门、雍门、洛城门、宣平门,随之凉州兵占据上风,相继失守。

    望着杀向未央宫的凉州兵卒,崔烈长吸一口气,大声道:“四百年大汉,未闻有乱兵攻入未央宫者!若是未央宫必破,吾等宁愿死于,乱兵攻入未央宫之前!”

    “贼兵若入未央宫,黄泉之下,我等尚有何面目,去见大汉列祖列宗”

    天子守社稷,群臣守国门!

    城墙上,王允松开献帝刘协,噗通一声,朝着东方,叩拜起来。

    东方,那是维阳城。

    叩拜东方,口拜的是维阳城。叩拜的是东汉诸皇陵、祖庙!

    随着王允的。拜,城墙上的兵卒、群臣,全都默不作声的,一一效仿王允。

    三拜、九叩,祭祀祖神之大礼!

    虽然才十一岁,但是已经了解稍许国家朝政的献帝刘协,情不自禁的。也要随着众人,向东方叩拜。

    不过献帝刘协尚未跪地,王允已经一把扯住他,制止住献帝刘协叩拜镶阳的行为:“陛下无罪于祖宗、国家。不必向维阳叩拜!”

    朝臣才祭拜雏阳完毕,舍弃战马,满身鲜血的李椎、郭记已经杀到未央宫城墙下。

    不意献帝刘协,穿着正式黄袍。立在城门上,李椎、郭记猛的顿住脚步。

    李椎、郭记虽然攻打长安,可他们也是打着“靖君侧”旗号,根本没有言反叛汉帝国。是以,猛的看见一身黄袍的献帝刘协,立在城门上,李椎、郭记反而有点不知所措。

    真实历史上,李椎、郭记等董卓部曲虽攻破长安,甚至他们更是自相残杀不止。但是无论如何,董卓这些部曲,始终没有考虑过杀害献帝刘协,甚至全军饥困,也首先保证献帝刘协的食物。

    也即是说,大汉天子,在他们心中的份量,相当重!

    李椎、郭记。虽然为求活命,仓猝回攻长安。但是却未尝想过废弃汉室、斩杀献帝刘协。

    罪权臣,不罪天子。

    献帝刘协压下对凉州大兵的恐惧,声音颤抖的,按照王允嘱咐,向城下李椎、郭记等人呵斥道:“卿等携大军,攻入长安,是欲灭绝我刘氏也?”

    , 可

    李椎、郭记对看一眼,同时向献帝刘协跪拜:“身为大汉兵卒,岂敢反邪?”

    “董公无罪于国家,而司徒王允、中郎将吕布刺杀之,遂使国家动乱。三辅不安!天下汹汹,皆王允、吕布之罪也!”

    “朝中有贼,诸侯兴兵伐之。臣等引兵至长安,非是叛逆朝廷,而是欲诛杀王允、吕布逆贼,以靖君侧!”

    “斩王允、诛吕布,天下乃安!”

    闻听李椎、郭记话语。城门上的朝臣不禁松一口气:“李椎、郭记若能秉持这种态度,尚不至于令事态继续恶化!”

    僵持一会,王允出列,向李椎、郭记道:“吕布已经逃至南阳矣!且诛杀董卓,一切皆是我所谋刮,似吕布者,不过我手中之刀剑也!”

    “以刀剑杀人,罪不在刀剑。而在持刀剑之人!诛杀董卓,你们可归罪我一人也!”

    “我若将性命交给你们,任由你们处置,为董卓复仇,你们可否暂息刀兵,莫要再惊恐天子?”

    李椎、郭记两人正欲答话,背后却突然传来兵卒嗡嗡喧哗、慌乱声。

    李椎、郭记一惊。爬至高处,望向背后,只见城门附近的兵卒一片乱糟糟的,定是城外发生什么意外之事。

    李椎眉头一皱:“我去瞧瞧何卓!”

    眼下凉州军初入长安城,一个小小动乱,随时就可能成为一个塞满火药的炸药包,不得不防之甚防!

    凉州军乱嗡嗡一片时,城外又隐隐传来模糊的行军战鼓。

    “轻骑兵!是我们并州轻骑兵!”立在未央宫城门右侧的胡克,突然猛的大叫一声!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