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No.1何苦 No.2惹事 No.3发卖 No.4欺人太甚 No.5关门打狗 No.6值勤大人 No.7拖出去 No.8闹腾 No.9自打嘴巴 No.10舆论优势 No.11伺机回敬 No.12忘恩负义 No.13巴掌响 No.14小胜 No.15训妻 No.16算计 No.17来者不善 No.18一只镯子 No.19抢与赔偿 No.20男装上街 No.21跟屁虫 No.22淘书 No.23青阳被打 No.24忍 No.25讨公道 No.26彪悍之名(上) No.27彪悍之名(中) No.28彪悍之名(下) No.29孩子打架 No.30打赢 No.31自罚 No.32探病 No.33态度 No.34古叶氏 No.35强势 No.36失控 No.37孙府送书 No.38步府请帖 No.39不太对劲 No.40讨厌五哥 No.41墙头 No.42丢人 No.43母女之战 No.44达成 No.45担下 No.46语嫣的怒 No.47快乐时光(二更) No.48田庄出手 No.49意外来客 No.50软刀子 No.51回礼 No.52步夫人 No.53杀猪宴客 No.54贴子 No.55行事鲁莽 No.56风起 No.57真相 No.58退亲 No.5九十五 No.60群架 No.61离京 No.62路雨 No.63京中消息 No.64找他要 No.65薄田被抢 No.66焦急 No.67桃花劫 No.68将军之女 No.69将军之子 No.70看田庄 No.71宅院田庄 No.72不可说 No.73大师来访 No.74推荐夫子 No.75过节 No.76试腌酸菜 No.77卢先生到 No.78又要生事 No.79生事的代价 No.80那边,这边 No.81珠子 No.82忧伤步五 No.83生意 No.84说媒 No.85雪地见面 No.86打劫,送行 No.87酸菜进京 No.88阿琴姑娘 No.89过年,有客 No.90讹不成 No.91救人,麻烦 No.92借人 No.93所谓操练 No.94麦苗出 No.95贵人? No.96悍名再起 No.97萧知县 No.98火烧铺子 No.99神秘御史 No.100趣闻,生病 No.101 No.102遭遇埋伏 No.103脱险 No.104 No.105批命 No.106信 No.107全依你 No.108打皇子 No.109黑衣男人 No.110回不来了 No.111终于走了 No.112收麦 No.113农事忙 No.114想宰了他 No.115师娘来了 No.116投靠 No.117发带 No.118弟弟送的 No.119青蛙 No.120青舒妹妹 No.121庸人自扰 No.122恶意 No.123眉目 No.124先听哪样 No.125自产自销 No.126相看 No.127信 No.128白痴 No.129答应我 No.130真相 No.131孽子 No.132不对劲 No.133凶悍 No.134叫师娘 No.135扣布袋子 No.136吃苞谷 No.137偷吃 No.138丑事 No.139人之常情 No.140对上 No.141上门女婿 No.142莫淘气 No.143闹 No.144虎狼卫 No.145凉拌 No.146反戏 No.147不如从前 No.148兰林子 No.149内情 No.150可怜可恨 No.151我陪你 No.152抱歉 No.153雪山 No.154出事了 No.155夜路 No.156遗言 No.157黑白二卫 No.158守灵 No.159谁是凶手 No.160岂能如愿 No.161什么人 No.162吵架的节奏 No.163讨厌你 No.164没安好心 No.165试探 No.166离别 No.167派了任务 No.168闹鬼 No.169忙生计 No.170闹鬼,道士 No.171吐血 No.172理由 No.173变化 No.174是祸不是福 No.175点头摇头 No.176势同水火 No.177砸上门 No.178示好 No.179破事儿 No.180蹊跷 No.181血色的夜 No.182来而不往 No.183非礼也(上) No.184非礼也(下) No.185买荒地 No.186挣铜板 No.187挣零花钱 No.188进宫 No.189腊八风波 No.190买卖开始 No.191历练 No.192阴谋 No.193谈条件 No.194为什么 No.195小甜蜜 No.196一起郁闷 No.197丢出去 No.198来做什么 No.199如此匆促 No.200大动作 No.201杀一儆百 No.202就跟我姓 No.203两个爹爹 No.204安荣舟 No.205咱们平分 No.206为你请命 No.207从未解释 No.208躲 No.209耍赖,画像 No.210三管齐下 No.211马氏的愁 No.212追砍 No.213闹元宵 No.214同入一门 No.215膈应 No.216看哪里 No.217堵个正着 No.218晨露牡丹 No.219两大才女 No.220求 No.221探口风 No.222收获,野餐 No.223管事人选 No.224遇到难题 No.225来去匆匆 No.226先生有客 No.227盛碗肉菜 No.228小苦力 No.229琢磨事 No.230引水之法 No.231发怒的男孩 No.232逃婚 No.233武木兰 No.234净尘 No.235往事(上) No.236往事(下) No.237撒泼闹事 No.238可疑 No.239质问 No.240出动出击 No.241追堵 No.242阿圆 No.243周素手札 No.244有未来吗 No.245收麦 No.246蹭饭的 No.247不要乱走 No.248取暖问题 No.249惊喜 No.250回送惊喜 No.251傻瓜 No.252面对 No.253预言背后 No.254准备接旨 No.255封赏 No.256生变 No.257不再平静 No.258你们好吵 No.259此话怎讲 No.260挑事的 No.261给你找 No.262心花怒放 No.263灏闹病 No.264滋补药丸 No.265谁更重要 No.266打草惊蛇 No.267捕蛇行动 No.268桃花公子 No.269送请帖 No.270管不管 No.271举荐信 No.272慢慢琢磨 No.273离情 No.274准备远行 No.275出发 No.276在路上 No.277救命银子 No.278出城相迎 No.279舒苑 No.280哪家小姐 No.281抢人 No.282没事吧 No.283傻瓜 No.284砸上门 No.285一招败敌 No.286非卿不娶 No.287自己讨 No.288顾烟儿 No.289巧合或阴谋 No.290爪子拿开 No.291芸郡主 No.292傻孩子 No.293由你做主 No.294俏佳人 No.295果然很斗 No.296另类和好 No.297早去早回 No.298我们认识吗 No.299指使者 No.300贴心的小阳小灏 No。301秘密 No.302复仇 No.303和亲郡主 No.304回敬 No.305不许反悔 No.306六女同行 No.307震慑 No.308女护卫 No.309身世 No.310母子会面 No.311京中不宁 No.312祸水 No.313护与绸缪 No.314帖子 No.315宴前平顺 No.316五哥的情事 No.317危险而蹊跷 No.318惊天秘密(上) No.319惊天秘密(下) No.320付影 No.321睹泪思人 No.322话别 No.323城门遇刺 No.324骇浪将起 No.325暗潮涌动(上) No.326暗潮涌动(中) No.327暗潮涌动(下) No.328静观争斗 No.329措手不及 No.330矛盾 No.331也是一种复仇 No.332休想 No.333紫衣姑姑 No.334唯一的温暖 No.335国师 No.336回乡 No.337喜归家 No.338你想怎样 No.339重要的东西 No.340惊喜 No.341小鱼 No.342不知足 No.343不能对人太好 No.344僵掉的脂粉脸 No.345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No.346极品 No.347过犹不及 No.348添妆之行 No.349露本性 No.350嘴碎 No.351治嘴碎之症 No.352避嫌(上) No.353救还是不救 No.354有古怪 No.355解相思 No.356查明 No.357想不生气都难 No.358不要脸 No.359欺人太甚 No.360以静制动 No.361巧合 No.362何人要害我 No.363置地 No.364欠抽 No.365不同情 No.366冤家路窄 No.367吉祥莊 No.368昼市打架 No.369他回来了 No.370古怪老道 No.371低调行事 No.372问明济 No.373可悲又可笑(上) No.374可悲又可笑(下) No.375会离开我吗 No.376操心的命 No.377他和她 No.378美名扬(上) No.379种田女状元 No.1 No.2故人(上) No.3故人(下) 番外No.4身在局中 No.5少年行 No.6幸运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No.5少年行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作者:青青杨柳岸
更新时间:2024-02-01 07:04:59
字数:1365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

    婴儿的啼哭声划破黎明时的沉寂。周伯彥和青舒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活泼的小郡主。

    身为产妇的青舒在知道孩子一切安好之后,沉沉睡去。

    周伯彥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守在一旁。

    荣升舅舅的青阳、青灏和洛小荣被挡在外面,急的抓耳挠腮又不敢弄出动静吵醒姐姐。陈乔江家中有长辈过世,半个月前被接回去,因身上戴孝,暂时不好回来。

    直到午时,累极的青舒才悠悠转醒。她睁眼就看到笨拙地抱着襁褓守在床前的周伯彥,眸光温柔地说,“孩子没哭吧?”

    “哭过一次,喂了点羊奶就睡着了。”周伯彥说着,笨拙又小心地把孩子放到青舒身侧提前铺好的垫子上。

    青舒的眼睛立刻粘到了女儿的身上,伸手轻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小脸小鼻子,低语,“睡的可真香。”

    梳着妇人髻的小娟悄悄退出去,吩咐守在外边的两个丫鬟,“晚照,晴空,进去伺候王妃梳洗。注意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小心伺候。”

    晚照、晴空两个丫鬟答应一声,动了起来。

    小娟颔首,抬脚匆匆去了小厨房,迈进厨房门槛就问厨娘,“王妃的膳食可好了?”

    厨娘一脸喜色地应着,手脚麻利地把准备好的产妇膳食装进食盒里,准备亲手端过去。

    小娟见了,倒也没抢着自己端,示意厨娘跟上,转身走出小厨房。这些年跟着主子,她也学到不少东西,不再是曾经的笨丫头了。别人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想在王妃面前露露脸,她无意跟别人抢这个功。

    等到青舒用了午膳,周伯彥这才放青阳几个进来。

    三个少年问候了姐姐之后,全都挤到婴儿床边,三个脑袋凑在一起盯着熟睡的婴儿猛瞧。

    瞧了一会儿,洛小荣眼睛晶亮地说出嫌弃的话,“好丑。”

    青阳立刻怒瞪他,“我外甥才不丑。”

    青灏跟了一句,“对,不丑。”

    洛小荣很坚持,“好丑,都没随姐姐。”

    青阳眼珠一转,笑着附和,“就是,没随姐姐,跟姐夫一样丑。”

    上前正准备赶人的周伯彥,“……”

    青灏抿紧嘴,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

    三天后,照样是三个脑袋挤在一起盯婴儿。

    小小的婴儿长开了些,不再像刚出生那天。此刻的她正睁着纯净乌黑的眼睛,两个小手攥着小拳头投降状地放在头两侧,动来动去的小小的脚丫露出了小被子,可爱的不行。

    青阳笑的有点傻,“我外甥长的真好看。”

    青灏有自己的见解,“是可爱。”

    洛小荣没心思发表意见,手指蠢蠢欲动,伸出又收回,伸出又收回……如此几次之后,到底是没忍住,食指轻轻戳了戳婴儿露出被子的小脚丫,眼睛睁的大大的,“好软!”

    青阳一巴掌拍开洛小荣的手,小心抓住婴儿的小脚丫塞进小被子里,面上严肃,心里有个小人在尖叫“摸到了,摸到了”。姐夫小气的很,每天只许他们看外甥一刻钟时间,还不许碰、不许抱,要求可多了。

    青灏眼睛都红了,居然,居然就他没摸到,怎么可以这样!他表示不开心,左右看了看,发现姐夫没看这边,立刻伸了指头出去,抓紧时间戳了一下婴儿的小脸蛋,激动地立刻睁大了眼睛,又戳一下,再戳一下,“唔……好软好软……”再戳,怎么,怎么戳不到了,为什么距离越来越远?

    周伯彥黑着脸,抓着青灏的领子把人丢了出去。轮到青阳和洛小荣时,两少年很努力反抗来着,但到底不是周伯彥的对手,同样被丢了出去。

    看着在眼前关上的门板,三个少年很生气,很郑重地给周伯彥发了战帖。周伯彥欣然接受,移步练武场,一对三,痛快地打了一场。

    打完了,青阳三个跑去跟青舒告状,说姐夫以大欺小,脸上、胳膊上的青紫伤痕为证,身上其他地方的不好给姐姐看就算了。

    到了晚上,周伯彥脱了衣服给青舒看,告状说三个小舅子联手把他打的可惨了。

    青舒懒得搭理这四个的“过节”,抱起吃饱了奶正吐泡泡的女儿往周伯彥手里一放,躺下睡觉了。

    宝贝女儿到手,周伯彥立马忘了三个可恶的小舅子,轻手轻脚地把女儿放到婴儿篮里,压低声音读了足有两刻钟的诗,这才把女儿哄睡。

    婴儿篮足有三尺长,是青舒设计、周伯彥亲手做的。里面有迷你枕头、舒适柔软的小垫子、小被子。小小的婴儿睡在里头,地方宽敞又舒适,又容易挪移而不被惊醒。

    周伯彥提起婴儿篮,动作轻缓地送出内室。

    守在内室门外的小娟一脸小心地接过婴儿篮,带着跟在身后的晴空回到耳房。

    日子一日一日地划过,在青舒出月子后不久,周伯彥终于成功把三个小舅子打发走了。

    卢先生准备带着自己的学生游学了,计划半年后回来,到时少年们要参加童试。简单的行囊,一辆代步的马车,怀里揣着盘缠,师生四人挥别青舒一众人,出发前往锦阳城。

    三日后到达锦阳城,四人拜访陈府,留宿一夜,第二天带上陈乔江,一行五人踏上第一次的游学路。

    没带马夫,由青阳、青灏四个少年轮流赶马车。衣食住行的一切琐事由四个少年互相商量着办。卢先生基本不插手,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开口指点他们。

    一路行来,磕磕绊绊的难免。无论赶路还是食宿问题,从刚开始的毫无章法,到一个铜板的花费都花到恰到好处,少年们成长迅速。

    无论是乡间私塾,名声在外的学堂、学府,碰上他们就会停下来。

    路遇大雨,他们躲入一座普通道观时,结识了日后被并称为辉州五公子的唐初唐行之。

    七个月后,紧赶慢赶,青灏青阳四位少年勉强赶回来参加了这年的童子试县试。从县城考场出来,又匆匆往康溪镇赶,于第二日午时赶回了府。

    跳下马车的四个少年,没有第一时间进侯府,而是冲进了比邻的闲王别府。

    得信的青舒抱着女儿站在廊下,笑吟吟地迎接离家多日的四个少年。

    四个少年瘦了黑了,但个个精神抖擞。四人笑出一口白牙,隐晦地说着对青舒的想念,争着抢着要抱白白胖胖的小外甥女。

    八个半月大的紫苏郡主睁着纯净乌黑的双眼,看着突然多出来的四个少年,并不害怕,反倒不知道怎么就开心了,咧开小嘴笑了起来,任由四个少年抱来抱去的逗弄,一点都不怕生的样子。

    苏妈妈看了看天色,劝主子们进屋说话,这才转身匆匆回侯府。她和古管家还是侯府的人,与小娟、晚照、晴空等随小姐陪嫁的不同。虽说府里的下人已经打扫好了四个少爷的房间,但自己不盯着,总担心小丫头、小厮做的不够尽心。

    进了茶厅,青阳抱着胖乎乎的小外甥女问,“姐姐,姐夫不在?”

    青舒笑答,“来客人了,你姐夫陪客人去祭拜爹爹了。”

    青阳刚要说话,一不留神怀里抱的胖娃娃被陈乔江给抢走了。他一下顾不得说话,追着陈乔江跑。

    将军墓。

    一身素衣的周伯彥陪着同样一身素衣的中年男人在墓前祭拜。古管家和顾石头随伺在侧。

    香烛袅袅,中年男人眉宇间透着沧桑,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一代人,感慨良多。

    准备离开时,中年男人的目光停在旁边菜地里除草的佝偻身影上,怔怔的出神。

    周伯彥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发现自家爹看的老人,解释了一句,“这是守墓人。”

    乔装的周桥不自觉地转了方向,急步走到菜地里,转到老人正面看了又看。

    老人注意到有人到来,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冲周伯彥见礼,“见过王爷”。

    周伯彥忙道,“老人家不要每次如此,礼数都免了。”他不知原由,但古管家对这位苍老的守墓人礼遇有加。为了不折腾老人家见到他总要见礼,他每次过来这边都不会召见老人。

    古管家快手扶住老人,“老伯,当心些。”

    周桥一直盯着这个守墓老人出神。

    周伯彥看了亲爹一眼,示意古管家把人带走。

    古管家正巴不得,扶了守墓老人往旁边的青砖房舍的方向走。他一边走,一边念叨,“老伯,都说有活儿让小四小五做,怎么就不听?”

    守墓人笑呵呵的,“别怪小四小五,闲不住,老头子闲不住。每日里动动胳膊腿,能多活几年,挺好,呵呵……”

    直到他们推门进了青砖房舍,周桥才收回视线,跟着儿子往回走。

    走到半路,周桥突然出声,“别亏待了他。”

    周伯彥怔了下,“他”指谁。反应过来后,一脸不确定地问,“他?”

    周桥压低了声音,“日后,就算把他葬在将军身旁,你们也不要阻拦。”

    周伯彥立持镇定,才没有把震惊与疑问表现在脸上。

    晚上,房间里只剩夫妻二人。

    周伯彥沉吟片刻,低声问青舒,“那位守墓老人是谁?”

    青舒换衣裳的手顿了顿,只道,“不清楚,古管家曾嘱咐我不要过问。”

    “爹今日看到他,总是出神。”

    “嗯?”

    “爹交待,日后此人就算葬在将军身旁,我们也不能拦着。”

    “……”

    第二日,周伯彥抱着宝贝女儿去陪亲爹。

    青舒看过侯府帐目,以有一项不清楚为由,召见了古管家。

    青舒坐在桌案后,示意古管家上前,并点着帐目上的一项支出,“说说这笔银子的去处。”

    古管家躬身上前,须臾就解释起来。

    这时,青舒提笔写下一行字,【守墓人已引起客人的注意】。

    古管家愣了会儿神,接过主子递过来的笔,写下两字,【无妨】。想了想,又写下,【客人大概认出了守墓人,知其曾受将军恩惠。】

    青舒拿回毛笔,又写下,【客人知其死后会葬在将军墓。】

    古管家神色大变,慌张写下,【不可能。除了奴才,清楚那段过往的唯有一人,便是王爷的爹,已逝多年的大驸马】。

    青舒盯着这行字,点了点头,“无事,你下去吧!”

    管家走后,青舒吩咐小娟送上痰盂,亲手点燃带字的纸丢进痰盂中,任其化作灰烬,这才倒了半杯茶水进去。

    守墓老人叫冯石,曾受青年古云虎的财务接济。这事,有几个旧人大概记得。至于后来冯石舍命救古云虎的旧事,以及古云虎帮他讨回公道的公案,唯有古管家和当时巧遇的周桥知情。

    那时,冯石的妻儿被当地恶霸杀死,即便讨回了公道,也改变不了他孤苦伶仃的命运。既有救命之恩,古云虎便认其为义父,要为其养老送终。这事,也唯有古管家和当时在场的周桥知情。

    冯石当时很高兴,却没有立时跟古云虎走,而是要返回家乡安置妻儿遗骨,之后再进京找古云虎。

    但世事难料,回乡的冯石被宗族私事拖住,足足两年后才带着古去虎的书信赶到京城。这时,驻守边关的古云虎传来身死的噩耗。古府当家夫人每日以泪洗面,根本不见任何人。

    古强护着古云虎的棺木回京,在古府外认出了冯石,并匆匆安顿下冯石后为古云虎的身后事忙了起来。待他得空,赶紧去看望冯石,却发现冯石不辞而别。

    时隔三年,古强收到了冯石的来信。冯石在信中说,他人在宫中,将军大仇得报之日,便是他们相见之时,如果他还活着。

    春去秋来,年复年。姚太后薨,钟皇后在冷宫自尽,姚、钟两大氏族倒台,带私兵暗卫在栖霞关绞杀古云虎将军的钟国舅被刺身亡。

    至于三皇子身边的谭老太监,早在钟皇后自尽、钟国舅被刺时,挡在三皇子身前,“死”在了刺客的剑下。失势皇子身边的太监奴才,死了随便被人裹席子连夜运出城丢到了乱葬岗。野兽出没的乱葬岗,天亮时只留一地骨头。

    待到青舒在京城大婚之时,满面沧桑、衣衫褴褛的一个老汉来到侯府的田间地头儿挣口粮。

    管事不忍驱逐,报与古管家知道。古管家见了人,亲自把人送到将军墓。从此,将军墓多了个守墓老人。

    其中缘由,古强只说给青舒听,青阳这边半点风没透。

    秘密就是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遮掩都来不及,没道理宣扬开。

    童子试县试结果出来了。四个少年成绩不错地全部过关,接着参加了府试,成绩高低不一却也成功考取了秀才。如此,他们四个正式踏上科举之路。

    卢先生戒尺一挥,一声令下,四个少年再次踏上游学之路。这一走,便是两年多。

    此次游学归来时,四个少年都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陈乔江参加了一次乡试,未能考取举人,立刻高喊要当逍遥剑客,脚底抹油从祖父眼皮子底下溜了。虽说他的志向是逍遥剑客,但在四处跑的时候商业天赋初显锋芒,到后来居然成了一代大儒商,成了陈氏家族的钱袋子。

    青灏立志走遍天下,记尽各地民俗风情,兼职经商。他说到做到,除了每年回来过团圆年,其他时间一直在外奔波。二十岁时,他从塞外领回来一个异族风情的女子,得到姐姐的认同,与女子结为夫妻。

    四十六岁时,他觉得自己走不动了,停下探索世界的脚步,用余生编写了一部游记巨作,其中有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的描述、有瑰丽山河的描绘,有地理、地貌的记述。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青阳立志当一名儒将。他参加了乡试,即每三年在各省主城举行一次的秋闱,考取举人功名,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第二年春,他参加了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即春闱,考取贡生,因排名靠前,取得参加殿试资格。殿试时,他无缘合称“三甲鼎”的状元、榜眼、探花,却也在录取的二甲若干名中。

    试后,他得了一个闲散的文职小官。他的科举路算得上顺风顺水,有些人白了头发都未必能考取。无缘三甲鼎,他并不气馁,也不妄自菲薄,后来又考取了武举,辞了文职入军营,上战场。

    二十五岁时,他迎娶唐初的堂妹为妻。

    在他三十一岁时,为期五年四个月的著名的漠山战役结束。大安王朝作为获胜国,把敌方的疆域纳入自己的版图。这时,既是猛将,又是军师的他,儒将之名远扬。圆了将军梦,他没有恋栈军营,而是解甲归田,过起了闲云野鹤、逗弄儿女的日子。

    洛小荣立志成为桃园满天下的先生。

    他年纪最小,和青阳同年参加乡试,未能考取举人。于是,他跟着卢先生和古青灏又游历了三年,再次参加乡试,如愿考取举人。第二年又参加了春闱,取得殿试资格。他在殿试上大放异彩,夺得状元头衔。他在翰林院任职五年,后进国子监教书四年,而后又离开国子监,到地方上讲学。待到他白发苍苍时,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后人评价卢先生的这四个学生:

    陈乔江,辉州五公子之首,一代儒商,逍遥公子。

    古青阳,辉州五公子之二,文武双全的一代儒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