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上第一暴君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皇子 第2章 何皇后 第3章 天子龙气 第4章 人情 第5章 吾若为皇,如何? 第6章 破而后立 第7章 好处 第8章 内臣 第9章 先利其器 第10章 梁王? 第11章 当杀人立威 第12章 呵斥 第13章 包庇? 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 第15章 拦路 第16章 华雄 第17章 凉州刺史董 第18章 京师诸军 第19章 羽林中郎将 第20章 两家火并 第21章 凝气成蛋 第22章 真正的敌人 第23章 选妃立后 第24章 一舍一得 第25章 零零碎碎 第26章 此时遍地是人才 第27章 精锐骑兵 第28章 游戏? 第29章 把文若留住! 关于一些问题 第30章 讨贼檄文 第31章 计划变更 第32章 王司徒 第33章 杀了便是! 第34章 吕布的志向? 第35章 何太后与弘农王 第36章 去其一臂 第37章 好处多多 第38章 长生 第39章 蔡贵人 第40章 曹子孝 第41章 名声什么都是虚的 代请假 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粮! 第43章 兵事整编 第44章 赤霄 第45章 照办就是 第46章 平西 第47章 南华 第48章 大战南华 第49章 先发制人 第50章 战报 第51章 举荐 第52章 偷得半日闲 第53章 变通? 第54章 先取何处? 第55章 誓将山寨事业发扬光大 第56章 龙凤之力 第57章 八十万禁军 第58章 人才 第59章 如何封赏? 第60章 恍然 第61章 牡丹 第62章 万年公主 第63章 进京? 第64章 雒阳令 第65章 封赏 第66章 中护军 第67章 诸事齐备 第68章 新的法门 第69章 荀彧的能力 第70章 先锋军 第71章 南华的图谋 临时通知 第72章 应急之举 第73章 怒火中烧的吕布 第74章 杀神 第75章 效忠 第76章 见识见识 第77章 开了眼界 第78章 吕布的画戟 第79章 战道 第80章 想学功法得先立功 第81章 夏侯惇 第82章 曹性 第83章 刘备的龙气 第84章 诛其九族 第85章 又一分龙气 第86章 会和 第87章 西北 第88章 张修 第89章 天威 第90章 马超 第91章 凉州都督 第92章 西北平定 第93章 划分雍凉 第94章 妖刀碎片 第95章 三公六部九卿 第1章 变天 第2章 药方 第3章 目光要广阔长远 第4章 曹操的佩剑 第5章 倚天 第6章 羽林骑的变化 第7章 民生 第8章 桂宫 第9章 黄巾复起 第10章 扬州牧 第11章 天师道反 第12章 兵权 第13章 改编与裁撤 第14章 巡视? 第15章 粮食最大 第16章 三国之势? 第17章 以我为本 第18章 无后不算啥 第19章 拐带 第20章 机缘 第21章 秦朝龙气 第22章 目标秦皇陵 第23章 入口 第24章 门 第25章 陵寝之中 第26章 硬闯 第27章 果然好大机缘 第28章 力量 第29章 好处多多 第30章 龙气到手 第31章 各取所需 第32章 箭囊 第33章 拉拢史道人 第34章 炼器司 第35章 司马懿 第36章 李肃 第37章 天水 第38章 依法处置 第39章 西北粮仓 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 第41章 刺激 第42章 好日子 第43章 送到嘴边的兖州 第44章 调兵遣将 第45章 几处调整 第46章 李肃的安排 第47章 貂贵人 第48章 宝鼎 第49章 炼器司的新任务 第50章 初战 第51章 击溃 第52章 强行军 第53章 大战之前 第54章 管亥 第55章 再次亲征 第56章 新的战争模式? 第57章 于吉 第58章 左慈 第59章 井底之蛙 第60章 汉朝修士们 第61章 大势 第62章 又是一冬 第63章 黄巾大将 第64章 许褚的衣服 第65章 将对将 第66章 新铠甲 第67章 大战前夕 第68章 马超首战 第69章 吕布战南华 第70章 神鬼 第71章 大局已定 第72章 残兵败将 第73章 些许变化 第74章 虎卫 第75章 刘备的请求 第76章 调动和升迁 第77章 朝堂变换伊始 第78章 医圣 第79章 岳丈蔡邕 第80章 女博士? 第81章 渐渐踏上正轨 第82章 三公的人选 第83章 又要种田? 第84章 祢衡 第85章 都杀了! 第86章 女子学馆? 第87章 吕布的请求 第88章 长安学院 第89章 教育雏形 第90章 马腾的心思 第91章 荆州黄氏 第92章 救出公孙瓒 第93章 刘玄德 第94章 黄龙天翔 第95章 祸乱并州 第96章 都收拾掉 第97章 伏击 第98章 诛文丑 第99章 斩颜良 第100章 赵云 第101章 平北将军 第102章 提亲? 第103章 甄美人 第104章 医院 第105章 黄承彦 第106章 几年下来的成果 第107章 将领选择 第108章 阿丑 第109章 黄月英 第110章 运气 第111章 海军? 第112章 两个选择 第113章 助力 第114章 平北都督 第115章 官渡之战? 第116章 这不是官渡 第117章 黎阳 第118章 古怪的兵马 第119章 张飞的麻烦 第120章 酒 第121章 龙吟 第122章 破邪 第123章 班门弄斧? 第124章 工具 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 第126章 好船 第127章 再迁都? 第128章 新皇宫 第129章 太逆天了! 第130章 黄月英的实力 第131章 无双貂蝉 第132章 提拔升迁和新皇宫的名字。 第133章 龙宫 第134章 汉历 第135章 理由 第136章 战船的建造 第137章 送上门 第138章 天仙地仙和散仙 第139章 防御法阵 第140章 杏林 第141章 华丽丽的纸面阵容 第142章 炼器司新主官 第143章 金牌保镖 第144章 驱逐 第145章 爵位改革 第146章 南下 第147章 刘备出兵 第148章 铁索甘宁 第149章 新野 第150章 变天 第151章 卧底? 第152章 合适人选 第153章 徐庶 第154章 信任? 第155章 争功 第156章 襄阳城下 第157章 马中赤兔 第158章 攻陷襄阳 第159章 最后一部分 第160章 资源储备? 第161章 断了他这份念想 第162章 杂鱼? 第163章 诱饵! 第164章 陷阱 第165章 碾死 第166章 阴影 第167章 逃往海外 第168章 清洗江东 第169章 收拾残局 第170章 论功行赏 第171章 汉室江山 第1章 刺杀? 第2章 杀鸡儆猴 第3章 机会 第4章 死骑兄妹 第5章 舰船难题 第6章 画了一个圈 第7章 邪马台使者 第8章 大汉的军力 第9章 碍事的女人 第10章 擂鼓瓮金锤 第11章 辽州 第12章 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第13章 鲜卑部落 第14章 鲜卑三国 第15章 左慈再现 第16章 左慈与曹操 第17章 倚天之威 第18章 微服私访? 第19章 三家人质 第20章 小家伙 第21章 嫔妃制度 第22章 撮合? 第23章 公主的婚事 第24章 颍川太守 第25章 许昌 第26章 公主的选择 第27章 南蛮第一美女 第28章 顺带 第29章 出栏? 第30章 九卿的调整 第31章 西北 第32章 人选 第33章 重要的东西? 第34章 混入孙家? 第35章 鲜血 第36章 吴国 第37章 惊变 第38章 抢夺 第39章 孙权 第40章 心柔 第41章 七彩 第42章 目的达成 第43章 根基 第44章 该揍还是要揍 第45章 神之国度 第46章 戴克里先 第47章 人口掠夺 第48章 一盘菜 第49章 新式战甲 第50章 白虎 第51章 大家都去! 第52章 罗马人到来 第53章 长城北 第54章 不能以‘常识’来判断 第55章 大汉的将军 第56章 神明的怒火 第57章 北方的行动 第58章 天灾 第59章 欺软怕硬? 第60章 迈向宇宙时代的重要一步 第61章 霹雳火 第62章 外籍兵团 第63章 如狼似虎 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试验场 第65章 改良战甲 第66章 亡灵先锋吕 第67章 魔鬼的爪牙 第68章 北魏必须灭亡! 第69章 尉迟与呼延 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 第71章 远征军 第72章 “年轻”将领们 第73章 文官的心思 第74章 日耳曼军团 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 第76章 外籍军团的安排 第77章 戴克里先的抉择 第78章 燃烧 第79章 全民修真 第80章 无尽星空 第81章 天文课 第82章 庞统出巡 第83章 曹植 第84章 大汉准备行动起来 第85章 行动起来了! 第86章 就这么整! 第87章 加快脚步 第88章 出兵西域 第89章 条顿骑士 第90章 三年五载 第91章 所剩无几 第92章 一统 第93章 我回来了! 第1章 燃烧的远征 第2章 遭遇 第3章 为了情报 第4章 柳云 第5章 疑惑 第6章 擒 第7章 旧部 第8章 帝国的情况 第9章 锁定目标 第10章 王国的反击? 第11章 突破的契机? 第12章 再见 第13章 战争不等于单挑 最终章 完结 说些心里话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6章 画了一个圈
《史上第一暴君》
作者:冥域天使
更新时间:2024-01-09 09:45:53
字数:1258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史上第一暴君 !

    黄承彦想要找诸葛亮帮忙的事情,没有对任何人去说,不过回去后不久,就派人去请诸葛亮过府一叙。 反正论辈分论交情,诸葛家与黄家也有颇多联系,诸葛亮虽然是徐州琅琊人,但因为黄巾贼军的二次作乱,琅琊老家早就被毁去,避居荆州这么多年,又拜在了司马徽门下,早就算是荆州人了。

    就算刘轩对于这些根据地区结党的行为进行打压也不可能完全将其消灭,诸葛亮在来到雒阳之后,就算不刻意为之,那些荆州出身的文武官员也会自发的与其走的近一些。

    至于从荆州来到雒阳特意前来看望的人,那就更多了。

    就比如今天,诸葛亮就在自家中招待着从荆州来的好友:庞统!

    坐在木制的椅子上,庞统左右动了动自己的屁股,最后还往后靠了靠,最后才一脸怪笑的对诸葛亮说了句:“来孔明这里就是一点好,可以随意一些,不像是在荆州时那样,还要守诸般规矩!”

    庞统家在荆州也是名门望族,家中规矩多多,在外面虽然没有家里人盯着,但要顾虑家族脸面,所以比在家中更不自在。

    加上庞家算是相当传统的势力,对于这些年来天子推行的一些东西并不怎么感冒,连带着这据说从皇室里传出来的桌椅等器具也不怎么使用,平日里依旧更多的选择跪坐等。

    但是到了诸葛亮这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何况新建起来的雒阳城中的诸多设施都摒弃了原本的一些习惯,比如这厅堂的布局就与以往的大不相同——根本就没有供人跪坐的席位,就算想跪坐也没地方。

    若想见传统布局,估计得去南城老城区才看的到了。

    庞统充分享受了一下之后,这才与诸葛亮聊起了家常,而诸葛亮也这才知道庞统如今刚刚从县令的位置上卸任,虽然接下来的安排还没有定下,但没什么意外的话一郡太守是逃不了的。

    “孔明如今还是议郎?”

    “是!”

    诸葛亮对这个同窗能够在仕途上这般顺利也是颇为高兴,甚至还叫家中下人准备些酒菜,要与庞统边喝边聊,同时也算是为庞统即将升迁庆贺一番。

    对于自己的官位倒是不怎么在意,反倒庞统听诸葛亮这般回答,一脸不满的说了句:“以孔明之才何止一议郎?莫非天子故意为之?”

    庞统对于自身才学颇为自傲,而对于才学与自己相当的孔明遭到这般待遇感到愤愤不平,就好像他当年不被天子重视一样,甚至觉得天子是故意瞧他们俩不顺眼,有意打压。

    “如今天下太平,朝廷又在休养生息,各处都没什么大事发生……换句话说也就是没什么大功绩,自然也就没什么升迁的机会!”

    诸葛亮倒是看的明白,可能与他就近接触了汉王朝最核心的统治阶级有关,他看到的东西可要比庞统多的多。

    何况,这些年诸葛亮也不是闲着什么也没做,除了勤勤恳恳的将天子交代的事情做好之外,他每天都在勤加修习,如今一身修为进境极快,虽然天子没开口明说,但是诸葛亮察觉到自己已经被注意到了。

    现在,他只是缺一个功绩,或者说缺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只要再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功劳,立刻就会得到提拔升迁。

    不过这些话没必要与庞统说,一是因为这些都只是自己的推测,以他的性子,不肯定的事情是不会拿出来宣扬的,二就是以庞统此时的情况,怕是心中对朝廷的成见还没消去,自己说了也是白说。

    所以几句话将话题转到一旁,又谈起了琐碎事情。

    比如这荆州如今怎么样啊?朝廷的政令对荆州有产生什么影响没有啊?还有庞统什么时候成家之类的……

    “孔明不也还没成家?”

    拿着鹅毛扇轻轻扇了扇,诸葛亮笑笑没说话 如果说以前成家是为了家族传承、延续香火,那么现在似乎就没有这个必要或者说不用那么急迫了。

    按照吏部尚书荀彧当年对自己说的话,如今的自己起码能保持这个状态百年之久,到时候就算不能更进一步,再考虑香火传承问题也不着急。

    庞统……估计也是一般的心思。

    正说着话,突然下人来报:“工部黄尚书请老爷过府一叙!”

    “黄尚书?”

    工部尚书黄承彦如今在朝廷中的地位可不比当年了。最初对于这工部尚书,士人都是不怎么看的上眼的,虽然是六部尚书之一,但这工部……

    可随着这几年天下的变化,众人明白那工部尚书之位究竟是多么重要的位置?而身在朝堂当中的诸葛亮更是知晓,这工部尚书的位置不但权力大,而且对于朝廷的干系颇重,天子也一直都很重视,甚至要求必要的时候所有人都得配合工部的工作。

    为了什么?虽然天子乃至一些人都没说出来,但诸葛亮心中却大致猜的出来。

    就看这两年黄承彦忙的脚不沾地就晓得这事情已经到了最紧要关头,这时候怎么想起来找自己了?

    “黄尚书?”

    庞统一怔愣,随即想起来这工部尚书也是今次自己必须要拜访的人之一,闻言便道:“正好我今次来雒阳也要去拜访黄公,正好与孔明一道!”

    诸葛亮反应也快,立刻就点头应允了下来,与庞统一起往黄承彦府上去,路上免不了说一些与黄家相关的事情。

    “听闻黄公之女黄月英极有才华,现在还在朝廷中做了官?”

    “是,炼器司郎中!”黄月英之才名,雒阳谁不知晓?何况这些日子皇宫里又有传言,黄月英估计要得到正式的册封成为天子的嫔妃之一。

    “听说那黄月英面黑发黄,相貌颇为……”说起这个事情倒也有趣,庞统当初听说天子极为看重才学却又遭到天子冷遇,还当那不过是故意放出来的虚言,可后来听说天子重才甚于容貌,因为工部尚书黄承彦之女甚丑,结果天子对其极为喜爱甚至任凭其随意出入皇宫。

    种种传言传回荆州,倒是让庞统消减了不少对天子的成见。原因无他,因为庞统长的也丑!

    诸葛亮心思何等细腻?怎么可能察觉不到庞统的想法,对此只能苦笑一声并不接话,然后隐晦的说了句:“听闻天子近些日就要纳黄尚书之女为嫔妃了!”让庞统注意一点,莫要胡言乱语结果惹上麻烦。

    都是聪明人,有的事情一提大家就都明白什么意思了,庞统果然不再谈论黄月英的事情,而是与诸葛亮讨论起黄承彦。

    要说黄承彦,当年在荆州也算颇有名望,而且黄氏在荆州也极有地位,黄承彦虽然不能代表整个黄氏,但因为后来其地位越来越高,现在俨然是荆州士族的代言人了。

    现在荆州士人来雒阳,谁敢不去拜访黄承彦?就算见不到也得去登门拜访一下。

    庞统今次也是如此,只不过他自觉庞家也是名门大族,又有好友诸葛亮在旁,应该不会太过唐突。

    事实上,黄承彦对于庞统的到来虽然惊讶,但也没有太多不满,反正今次商讨的事情也不算什么秘密——那船厂造的东西就摆在那,谁想看都能看到,有什么秘密可言?只不过很多人看着那东西不晓得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罢了,还当是个铁皮罐子。

    “坐吧!”

    黄承彦这次还特意摆下了酒菜招待诸葛亮,至于庞统?无非就是多准备一份餐具罢了,也不碍事。

    “想来孔明还没来得及吃饭,所以边吃边聊!”

    对此诸葛亮也不推辞,与黄承彦一边谈天扯淡一边吃着酒菜,等吃了一阵,黄承彦这才将话题转到正事上去。

    “想必孔明也知道,朝廷如今正在建造大船!”

    诸葛亮眼睛一亮,这大船造出来做什么用,不用说都知道,就连一旁的庞统都突然手上一顿,酒杯就贴在嘴唇上始终没有将酒水倒进嘴里。

    “只是眼下却有一麻烦!”

    瞧了瞧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年轻人都一副静待后文的模样,黄承彦也不好继续兜圈子,直接将难题详细说给了两人听。

    这次就是叫诸葛亮来帮忙的,至于庞统他倒也知道这年轻人的名字,晓得这是才学不比诸葛亮差的优秀才俊,只是脾气稍微古怪了点,不过这些年在荆州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也许可以趁机调进雒阳来。

    “这……”诸葛亮听了这个难题,才晓得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而且看黄承彦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帮他,莫非是要自己入工部?

    许是瞧出了诸葛亮的担心,黄承彦直接就说明这次是以个人名义寻求诸葛亮帮助的,并不会将其调进工部来,但是诸葛亮若真帮了大忙,这功劳也不会落在别人头上就是。

    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诸葛亮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他正缺一个立功的机会黄承彦就送到了眼前,而且这些年他钻研功法,对于那机关锻造之术也颇为精通,这一次也算是检验自己这些年学习成果的机会。

    见到诸葛亮点头应下,黄承彦自然大喜,身为天子准岳丈的他可是知道,天子对这个年轻人是极为重视的,只是眼下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功劳,这才一直放在议郎的位置上。

    估计今次之后,这个年轻人就要高升了。

    至于另外这一位……

    “士元在荆州的功劳,陛下也都有所听闻,若没差错,估计征辟士元入朝为官的诏令很快就会下达了!”

    这是庞统真正的听到关于自己未来的消息,原本以为自己会继续留在荆州,没想到会被征召进入朝堂,这倒是意外了。

    不过,能够入朝,也意味着自己的才学得到了认可,庞统突然有一种‘老子胜利了’的舒爽感觉,脸上高兴之色丝毫不做掩饰,倒是让黄承彦看的一阵无语。

    “终究是年轻人……这性格保不准要在朝堂上吃多少苦头!”

    只是有的事情说也是白说,反正如今的朝堂并不那么凶险,也不至于碰的头破血流,让他吃点教训也好。

    没有出声提点,只是与两个晚辈谈天说地,间或问问荆州老家的事情,这一顿饭倒也吃的宾主尽欢。

    第二日朝会上,黄承彦上表请调议郎诸葛亮相助解决动力问题,刘轩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当场就点头同意。

    相信让诸葛亮熟悉一阵之后,星核的制造以及发动机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只要这两个难题一解决,那么战舰就可以尽快成型,然后以汉王朝如今的实力,虽然不至于瞬间就爆出战舰海,但起码进攻相邻的几个岛国就不再存在什么阻碍了。

    岛国的问题还没解决,倒是东北那边先出了麻烦,平北将军公孙瓒驻守东北的这段日子一直还挺平静,就是不知道最近那几个异族是吃了什么药,居然联合起来侵犯大汉边境,如今已经发生了几次摩擦了。

    “去年冬季东北地区不曾下过半场雪,结果天气干冷无比,导致乌桓、鲜卑、高句丽三家许多百姓死于疾病,又因无雪今年水草长的并不茂盛,若不南下劫掠,怕是他们无法顺利度过今年!”

    田丰虽然不是东北地区之人,但因为曾追随袁绍,对于东北的情况也是颇为了解,加上他也隐约察觉到朝廷现在渐渐将目光转向了东北之地,所以提前就做了许多准备,对于那三家异族的情况颇为关注。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水草几乎是命脉、而东北的天气相比中原来说又太过严酷,过冬本就是一种煎熬,若因为水草不够茂盛导致牲口无法养活,那么再来一个寒冬就可以直接让他们灭族。

    “原来如此!”

    刘轩这几年对于周边异族的关心并不多,毕竟在他眼中这些都是一些跳梁小丑,只要他自己稳步发展,那么只要他想挥挥手就能把这些讨厌的虫子按死。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还没去收拾他们呢,这群家伙自己先跳出来找死了。

    公孙瓒也许在朝廷中算不上最顶尖的统帅,但久居东北,对东北极为熟悉,加上帐下兵马都是朝廷的精锐,收拾一群草原野人还真不算难事。

    “本来还想让他们过些安稳日子,不过既然他们要活不下去了,那朕就帮他们一把好了……”

    想了想,将目光转到诸多武将身上去,而就在天子目光转动的那一瞬间,所有的武将都将腰杆挺的笔直,巴不得天子一眼就注意到自己。

    可惜的是,这东北之战刘轩早就承诺了出去,所以直接点了曹操的名字。

    “孟德,准备的如何了?”

    “臣等今日已经等了数年!”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铁定是曹操挂帅,不过他们也没气馁,因为瞧这架势这一仗肯定不会是什么小战——否则何必派曹操前往东北?直接让公孙瓒将那几家打退就是!以公孙瓒的能力,守住辽东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派曹操去,这就肯定不是单纯的打退入侵之敌了,这是要进攻!

    “打到哪去?莫非陛下要打下丸都?”

    丸都,是此时高句丽的都城,同时也是高句丽的重要军事要塞,算是集多用途于一身的城池——说是城池,但构造颇为特殊,与中原地区的城池大不相同。

    至于丸都所在的位置,正在后世吉林通化附近,早就被刘轩视为眼中钉,怎么瞧都不爽了。

    只是在朝堂上诸公来看,高句丽、鲜卑、乌桓所拥有的地方都是一些化外蛮荒之地,打下来也无用,而且偏远人稀难以治理,反而增加朝廷的负担,所以他们并不认为打下那些地方对大汉来说有什么好处。

    也就曹操晓得天子心中的谋划,不单是要打下丸都,而是要彻底摧毁高句丽王朝,甚至打到更北的地方去。

    “今次出战,孟德要带什么人,尽快承包上来,所需用度也一并列出,六部九卿都会尽快帮你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曹操拱手应是,这些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只等他回去整理一下就能上表,至于具体人选他更是早有计划。

    曹氏和夏侯氏的几名大将不用说了,虎豹骑这个他一手建立起来的精锐骑兵也一定会带,同时他准备请陛下将羽林骑也派上,毕竟北地地域广阔,正是羽林骑发挥实力的最佳场所,也不好浪费了。

    除此之外,至于剩下的倒是无所谓了,完全可以让陛下指派。

    反正这次去东北,对于曹操来说根本不会有什么凶险,唯一麻烦的就是要不要顺势进攻三韩之地?不过听说那地方地形复杂,颇不好走,要进攻的话可能还要费上一番手脚。

    正犹豫着,散朝后被天子叫到御花园的曹操发现自己不用头疼了,因为刘轩直接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亲口告诉他:“这些地方,都要成为大汉领土!”

    那三韩之地……更是彻彻底底的被圈在了当中,连个边角都没漏掉。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