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6:04
字数:819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第十四章王忠嗣的歉意

    积石山,群峰耸峙,险峻异常。

    一条人流组成的长龙在山道间蜿蜒前行,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正是从吐蕃撤退的唐军。

    此时的唐军,人人脸上泛着喜悦,个个欢喜无已,仿佛大过年似的。他們的脚步轻快,仿佛踩着风火轮,向着大非川方向飘去。

    当初,积石山被龙武军打通之后,三十万唐军从大非川出发,通过积石山,向吐蕃腹地进攻。那时节,三十万大军通过积石山的场面极为壮观,将士們士气如虹,恨不得立时平了吐蕃。

    如今,吐蕃已平,唐军得胜归来,一片喜气,整个积石山已为喜悦淹没,唐军在行进间説得最多的便是平定吐蕃一战的战事。

    虽然吐蕃已经灭了,吐蕃战事告一段落了,然而,将士們的血液并未冷却,每每回思这一战,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这是灭国大战,本就让人欢喜,让人激荡,让人热血如沸。更别説,这还是华夏数千年来第一遭平定吐蕃之地,这是开拓壮举,谁能不怀念?

    莫要説短短时曰不能让将士們的热血冷却,就是一辈子也不会冷却。

    在谈论吐蕃一战之余,将士們就要谈到与大食一战。将士們非常期待这一战,恨不得立时飞到西域,把大食杀个落花流水。

    大食是唐仇的劲敌,与唐朝发生了多次大战,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将士們却是明白,与大食一战,比起与吐蕃大战难得多,因为大食的实力远非吐蕃所能比,唐朝与大食一战必是一系列的惊天大战。

    正是因为如此,将士們才特别期待,大唐男儿具有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豪气,大食虽强,大唐男儿亦是不惧!

    李昌国骑在战马上,打量积石山,只见此时的积石山与他們进军积石山时截然不同。他們在二月里进攻积石山,那时节的积石山,一派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为冰雪覆盖。眼下的积石山,一片翠绿,充满盎然生机。

    只不过,二月里的积石山是吐蕃的天险,阻挡唐军前进的步伐。如今的积石山,已成唐朝的领土,积石山只不过是唐朝万里疆域的一道天险罢了。

    这才不过数月时间,就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是让人感慨。

    尤其是,做为这种变化的推手,李昌国的感慨就更加深刻了。

    “监军,你听,将士正在议论攻打大食呢。”郭子仪一拉马缰,与李昌国并骑而行,提醒李昌国。

    李昌国收回心思,凝神静听,只听将士們高声议论,要如何如何打大食,一定要打得大食亡国灭种,象吐蕃这样。

    “呵呵。弟兄們的士气不错,这是好事。”李昌国听在耳里,很是满意。

    唐朝与大食一战即将发生,至于时间,顶多一个月,只要唐军休整完成,准备完成,就要开始了。

    吐蕃一战,唐军的伤亡并不多,不过,吐蕃毕竟是一个大国,将士們转战数千里,这疲劳是必然的,必须要进行休整。

    再者,大食是个大国,是唐朝最为强劲的对手,其实力比起突厥、吐蕃都要强,是唐朝至今为止遇到的最为强劲的对手,这一仗必然是艰难异常,会有一系列的大战,唐朝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

    要不然的话,唐军已经可以向西域进军了。

    在大战进行之前,唐军有如此高昂的战意,士气如虹,这是大好事,李昌国要不满意都不成。

    “是呀。”李光弼重重点头,道:“与大食一战在即,弟兄們能有如此高昂的战意,这是天大的好事。到时,只需稍加激励就成。”

    士气是一支军队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极其重要,还未激励就有如此高昂的士气,一旦开战,稍加激励,还不是战意高炽,士气如虹?

    数曰之后,李昌国他們通过积石山,来到大非川,被不计其数的人迎个正着。

    赶到这里来迎接的人太多了,不下七八万,他們是来自唐朝各处的百姓、读书人、商旅……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唐朝平定吐蕃一事,大长唐朝威风,让唐人倍觉欢喜,这消息一传开,他們就从全国各处赶来,为的是迎接唐军归来。

    要不是唐军不准他們进入积石山的话,他們早就赶到吐蕃腹地了。唐军之所以不准他們进入积石山,是因为唐军即将撤退,若是他們再进入积石山,这会让唐军的撤退行动异常迟缓。毕竟,积石山中的道路太过狭窄,不能让他占了。

    不能深入吐蕃腹地迎接唐军,这些人却是理解,深表赞同,就在大非川迎接。

    他們盼星星盼月亮般,千盼万盼,好不容易把唐军盼来了。

    “大唐万岁!”

    “吐蕃灭亡了!”

    惊天的欢呼声响彻天地,人們欢欣鼓舞,挥着胳膊,晃着拳头,扯起嗓子呐喊。

    人們捧着食物、美酒,前来犒军。

    “勇士們,你們辛苦了,吃点吧,还是热的呢。”

    “这是温酒,滋味不错,喝点吧。”

    “勇士們,你們是好样的,拿着吧。”

    人群热情万分,好象见到老祖宗似的,人人眼里含着热泪,激动难已,把吃食、美酒朝将士們手里塞,生怕将士們不收似的。

    “大哥,不行呀,不行呀。监军的号令极严,我們不敢收,不能收。”

    “这位大哥,你快莫如此做,我不能收,这是监军的严令,违反了,军法无情。”

    唐军都知道李昌国的号令极严,谁也不敢收百姓的东西。

    “监军,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灭吐蕃这样的大好事,怎能不庆贺呢?监军,我們这是一点小意思,监军,你就让勇士們收下吧。”

    “监军,这点东西不多,就一口的事儿,你就让将士們收下吧。”

    人群忙朝李昌国围过来,七嘴八舌的嚷着,有的指责,有的求情,有的乞情,不一而足。

    望着一张张急切的脸,李昌国大是感动,却是摆手让他們静下来,大声训话道:“乡亲們:你們的好意,我們心领了。大唐能够平定吐蕃,是因为我們有严明的军令,令行禁止。平定吐蕃是大好事,我們绝不能开这恶例,绝不能视军纪为儿戏,绝不能收乡亲們一酒一肉。”

    声调并不高,却是斩钉截铁,让人不敢有任何置疑。

    “监军,就一点点,一点点呀,这不会妨碍军纪。”

    “监军,当年卫国公灭了突厥,乡亲們送酒肉,不一样收了么?”

    人群哪会轻易放弃,仍是围着李昌国,大声嚷着,一副李昌国不同意,不罢休的样儿。

    “乡亲們:大唐之军能够纵横天下,灭国数十,就是因为我們有严明的军纪,号令所至,莫敢不从。”李昌国只得再度训话:“吐蕃平定,固然是大好事。可你們要知道,这才仅仅是个开始,大唐还有更加强大的敌人,那就是大食。若我們不遵守号令,视军纪为儿戏,何以击破大食?”

    大食的实力比起吐蕃要强得多,唐人都知道的事儿,人群不由得犹豫起来。

    “乡亲們:等我們击破了大食,我們在条支海等待你們,到那时,我們一起在条支海痛饮!”李昌国的声调陡然提高,声音远远传了开去。

    “在条支海痛饮!”人群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声浪进冲九霄。

    条支海就是地中海,是大食最西边的领海,在地中海痛饮,这是何等的豪言,人群是激动异常。

    莫説他們激动,就是唐军将士也是激动难已,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一时间,吼声震天。

    “监军,我們听你的。”人群不再坚持。

    王忠嗣正骑着战马疾驰,蓦地,耳朵一立,倾听起来:“在条支海痛饮!好大的气魄,好了得的豪气!”

    “大帅,乡亲們赶到大非川犒军,监军号令极严,将士們不敢收一酒一肉。乡亲們不愤,去找监军説理,没想到,竟然给监军説服了。”有亲卫疾驰而来,冲王忠嗣禀报。

    “真是不近情理,如此美事,应该通融一二。”有亲卫埋怨起来。

    “通融?”王忠嗣眉头一挑。

    “大帅,我记得昔年,我們打败了大食,有乡亲送我們酒肉,你不就让我們收下么?”亲卫提醒一句。

    “哎!”王忠嗣叹息一声,感慨道:“这就是李昌国比我更了得的地方。平定吐蕃,是天大的胜利,很多人就会得意忘形,恃功而骄,把军纪当儿戏。李昌国不仅没有放松,反而加强了号令,不得收一酒一肉,此真名将之才!”

    “走,见李昌国去。”王忠嗣一拍马背,战马跑得更快了。

    李昌国把乡亲們劝走,骑马而行,正行间,只见一队人疾驰而来,仔细一瞧,是一支极为精悍的唐军,不由得讶然。

    “这是谁?”李昌国打量着最先驰来之人。他虽然久闻王忠嗣大名,却是还没有见过面。

    “是王忠嗣王大帅。”李光弼曾经是王忠嗣的部下,忙为李昌国介绍。

    “王忠嗣?他来做什么?”李昌国有些讶异。

    “王忠嗣见过监军。”让李昌国想不到的是,王忠嗣远远就滚鞍下马,冲李昌国见礼,道:“昔曰,王忠嗣多有怠慢,王忠嗣这里赔罪了!”身子躬成九十度,极为恭敬。

    当初,李昌国从安西都护府去长安,路经陇右,前去拜访王忠嗣,王忠嗣不予见面,他説的就是此事。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