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唐天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葱岭戍卒 第二章 小勃律来袭 第三章 自投罗网 第四章 设伏 第五章 小勃律入伏 第六章 勇猛无敌 第七章 大获全胜 第八章 哥哥我要! 第九章 疏勒 第十章 高仙芝 第十一章 高手 第十二章 第一猛将 第十三章 你是我的 第十四章 参赞军机 第十五章 此路不通 第十六章 开路先锋 第十七章 艰难的进军 第十八章 大唐盛事 第十九章 特勒满川 第二十章 兵不厌诈 第二十一章 一举渡河 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第二十三章 连云堡 第二十四章 率先登城 第二十五章 升任校尉 第二十六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 第二十八章 夺得首功(求推荐票) 第二十九章 冰川天险(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 妙计解困(求推荐) 第三十一章 大军压境(求推荐) 第三十二章 小勃律震恐 第三十三章 生擒活捉 第三十四章 吐蕃援军(加更) 第三十五章 吐蕃中计 第三十六章 血染山岗 第三十七章 辉煌的胜利(加更) 第三十八章 封常清(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欢呼动九霄!(第二更求推荐) 第四十章 大唐憾事(为魔力~秀贺) 第四十一章 李昌国献计(加更) 第四十二章 更胜一筹(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东方总督(第二更) 第四十四章 有美偕行(第三更) 第一章 春光乍泄(加更) 第二章 第一宠臣(第一更) 第三章 哥舒翰(第二更) 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上)(加更) 第五章 诗仙李白(下)(第一更) 第六章 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二更求推荐) 第七章 京都长安(第三更) 第八章 世界中心(加更求推荐票) 第九章 借势(第一更求推荐) 第十章 李林甫(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十一章 寻访杜甫(第三更,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千古一帝(加更,求推荐票) 第十三章 杜甫很忙(第一更) 第十四章 诗圣落魄(第二更) 第十五章 曲江池(第三更) 第十六章 李白的缺点(第一更) 第十七章 一字千金(第二更) 第十八章 邂逅(第三更) 第十九章 一言而决(第一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章 面圣(第二更,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原来是你!(第三更,求推荐) 第二十二章 玄宗问计(第一更) 第二十三章 钦命将军(第二更) 第二十四章 龙武大将军(第三更) 第二十五章 下马威(第一更) 第二十六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十七章 郭子仪(第三更) 第二十八章 李昌国Vs郭子仪(加更,求 第二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更,求票票) 第三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更,求票票) 第三十一章 饮中八仙(第三更,求票票) 第三十二章 指点明路(第一更) 第三十三章 王忠嗣下狱(第二更) 第三十四章 李白的进步(第三更) 第三十五章 《大唐时代周刊》(第一更) 第三十六章 安禄山(第二更) 第三十七章 构陷太子(第三更) 第三十八章 太子李亨(第一更) 第三十九章 机会来了(第二更) 第四十章 解太子之难(第三更) 第四十一章 一语解围(第一更) 第四十二章 忠厚人呐!(第二更) 第四十三章 安禄山谄媚(第三更) 第四十四章 我的女人(第一更) 第四十五章 安禄山的挑衅(第二更) 第四十六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三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上)(第一更) 第四十七章 吓个半死(下)(第二更) 第四十八章 哥舒翰进京(第三更) 第四十九章 李隆基的心思 第五十章 毒计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上) 第五十一章 杨贵妃(下) 第五十二章 升一级 第五十三章 哥舒翰挂帅 第五十四章 吐蕃的妄想 第五十五章 监军 第五十六章 挖挖挖……挖墙角! 第五十七章 李白出山 第五十八章 强强联手,超豪华阵容 第五十八章 奔赴边关 第二十三章 李隆基的雄心 第一章 吐蕃入侵 第二章 猛将如云 第三章 我是监军! 第四章 杀鸡儆猴 第五章 威震三军 第六章 李光弼 第七章 石堡城 第八章 定计 第九章 看你的! 第十章 安西都护府的危机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上) 第十一章 迎头痛击(下) 第十二章 李白扬威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上)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中) 第十三章 纵横千军(下) 第十四章 穷追不舍(加更求票) 第十五章 蠢蠢欲动(第一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一)(第二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二)(第三更)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三)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四)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五)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六)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七) 第十六章 大破吐蕃(八) 第十七章 李昌国,你在哪里? 第十八章 鹰愁崖 第十九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上) 第二十章 惊天血战(下)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上) 第二十章 河湟大捷(下) 第二十一章 兵临石堡城 第二十二章 欢腾的长安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上)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中) 第二十四章 血战石堡城(下) 第二十五章 中亚泣血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一)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二)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三) 第二十七章 攻战石堡城(四) 第二十七章 攻占石堡城(五) 第二十八章 石堡城大捷 第二十九章 扔下去 第三十章 进军大非川 第三十一章 喜悦无边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三十三章 是唐军? 第三十四章 席卷大非川 第三十五章 李白建功 第三十六章 天大的胜利 第一章 长安疯狂了! 第二章 英风烈烈! 第三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上) 第四章 灭吐蕃之议(下) 第五章 吐蕃要报仇 第六章 李昌国再定计 第七章 杨国忠 第八章 快快有请! 第九章 杨国忠遭罚 第十章 算计杨国忠 第十一章 就这么定了! 第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石国叛变 第十四章 凌烟阁 第十五章 最高机密 第十六章 王维 第十七章 杨国忠从军 第十八章 意外的援手 第十九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五章 进攻?退兵? 第三十六章 一举破城 第三十七章 唐军,能奈我何? 第三十八章 风雷动吐蕃 第三十九章 深埋大葬 第四十章 天崩地裂 第四十一章 不战而降 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关 第四十三章 破壶口 第四十四章 赞普的怒火 第四十五章 李隆基的决心 第四十六章 有办法了 第四十七章 空降兵 第四十八章 大军出动 第四十九章 从天而降 第五十章 血战破壶口 第五十一章 越过积石山 第五十二章 驰骋吧,唐军! 第五十三章 狂飙突进 第五十四章 不可阻挡 第五十五章 唐军来了 第五十六章 灭国危机 第五十七章 朕要疯一回 第五十八章 和谈 第五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六十章 大掳掠 第六十一章 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 大丰收 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第六十四章 兵临逻些 第六十五章 抢!(上) 第六十五章 抢!(下) 第六十六章 太多了!太多了! 第六十七章 不信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上) 第六十九章 血战逻些(下) 第七十章 全面围城 第七十一章 出兵石国 第七十二章 大食东进 第七十三章 胜券在握 第七十四章 赞普的疑惑 第七十五章 攻占石国 第七十六章 阴你又如何? 第七十七章 大胜一仗 第七十八章 乱起 第七十九章 东方总督的愤怒 第八十章 伏击阿布?穆斯林 第八十一章 碎叶城 第八十二章 逻些大火 第八十三章 落井下石 第八十四章 王忠嗣复职 第八十五章 吐蕃求和 第八十六章 无条件投降 第八十七章 困兽之斗 第八十八章 封常清,出击! 第八十九章 大破坏,大滋扰 第九十章 血流成河 第九十一章 自相残杀 第九十二章 穷途末路 第九十三章 末日到了 第九十四章 吐蕃灭亡 第一章 千古奇功 第二章 分兵略地 第三章 王忠嗣的震惊 第四章 完美胜利 第五章 吐蕃都护府 第六章 李白荣升 第七章 天竺 第八章 灭天竺? 第九章 阿布?穆斯林的愤怒 第十章 他真有办法 第十一章 尼泊尔归降 第十二章 撤军 第十三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 第十四章 王忠嗣的歉意 第十五章 英雄归来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 第十七章 无上荣耀 第十八章 李隆基很爽 第十九章 献俘 第二十章 庆功宴 第二十一章 李龟年 第二十二章 冲突 第二十三章 就打你! 第二十四章 军心何在? 第二十五章 彪悍的虢国夫人 第二十六章 杨国忠罢官 第二十七章 大唐军舞 第二十八章 赞普献舞 第二十九章 尽欢而散 第三十章 杨氏失势 第三十一章 后宫风波 第三十二章 梅妃江采苹 第三十三章 争风吃醋 第三十四章 冲击杨氏 第三十五章 联手灭杨 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 第三十七章 一言而决 第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手段 第三十九章 杨氏之灾 第四十章 杨国忠的末日 第四十一章 杨国忠身死 第四十二章 除恶务尽 第四十三章 报应来了 第四十四章 安禄山的狠辣 第四十五章 朝野震动 第四十六章 李隆基震怒 第四十七章 罪己诏 第四十八章 李隆基疯了 第四十九章 拯救李隆基 第五十章 怎么救? 第五十一章 醒了 第五十二章 杨贵妃出家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四章 信誓旦旦 第五十五章 封赏 第五十六章 为何?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第五十八章 李泌 第五十九章 杜甫来访 第六十章 群英聚 第六十一章 王忠嗣回京 第六十二章 挂帅出征 第一章 史思明 第二章 范阳精锐 第三章 不服就打服 第四章 夺范阳军 第五章 进军方略 第六章 大举西进 第七章 危在旦夕 第八章 进入西域 第九章 首战告捷 第十章 援军到来 第十一章 于阗解围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上) 第十二章 大败齐亚德(下) 第十三章 大获全胜 第十四章 战果丰厚 第十五章 疏勒战事 第十六章 疏勒解围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 第十八章 李昌国的大手笔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章 高仙芝的决心 第二十一章 各逞机锋 第二十二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上) 第二十三章 各有优劣(下) 第二十四章 号令大漠 第二十五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 第二十六章 算计与反算计 第二十七章 进军龟兹 第二十八章 生死关头 第二十九章 初战阿布?穆斯林 第三十章 血战龟兹 第三十一章 龟兹解围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四)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五)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六)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七)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八)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九)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一)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二)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三) 第三十二章 决战西域(十四)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上) 第三十三章 伏尸千里(下)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上) 第三十五章 怛罗斯之战(下) 第一章 进军撒马尔罕 第二章 摧枯拉朽 第三章 弃城而逃 第四章 感恩戴德 第五章 挺进波斯 第六章 唐军来了! 第七章 箪食壶浆迎唐军 第八章 席卷波斯 第九章 雷伊之战 第十章 阿布?穆斯林覆灭 第十一章 波斯复国 第十二章 哈里发 第十三章 安禄山殉国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上)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中) 第十四章 最后一战(下) 第十五章 镇国柱石(终) 结束语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七章 李隆基的考题
《大唐天下》
作者:殷扬
更新时间:2024-02-04 07:46:45
字数:794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唐天下 !

    第五十七章李隆基的考题麟德殿外,太子李亨快步而来,却给高力士迎个正着。

    “侄儿见过高叔。”太子李亨是高力士看着长大的,在私下里对高力士执子侄之礼。

    高力士随侍李隆基数十年,是硕果仅存的东宫旧人,在李隆基心目中具有莫大的份量,就是太子李亨也不敢怠慢。

    “老奴见过太子。”高力士执礼极恭:“太子可是要见陛下?”

    “正是。还请高叔通禀。”太子李亨忙道。

    “陛下有言,若太子是为李昌国封赏一事,还是回去的好,此事不可更改。”高力士转述李隆基的话。

    “啊!”太子李亨很是震惊。

    他此番前来正是为李昌国封赏一事。原因无他,而是他认为李隆基赏不及功,而李昌国对他极为重要,曾经出手救援个他,再者,他欣沉李昌国的才华,因此,他决心要为李昌国讨回公道,要李隆基赏及于功。

    “烦请高叔通禀。”太子李亨素知李隆基精明过人,能猜到他人心思,收摄心神。

    “太子,你这是让老奴为难。”高力士略一犹豫,道:“陛下有严旨,不得回复。”

    “高力士,你莫以为本太子敬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对于太子李亨来说,李昌国极为重要,他一定要帮助李昌国:“你若不为本太子通禀,本太子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太子李亨素来敬重高力士,很少有如此疾颜厉色之时,高力士一呆,打量李亨,道:“既然如此,太子请进。”

    “你不去回禀?”太子李亨有些惊讶。

    “太子有所不知,陛下有旨,若是太子坚执要进,就请太子进去。”高力士笑着回答。

    太子李亨嘴巴张了张,再也没有说出话来。看来,他的一举一动都落入李隆基的算计中了。遇上这么一个算无遗策的老子,还能说什么呢?

    一甩袖袍,太子李亨大步而入。一进麟德殿,只见李隆基靠在宝座上,眼睛半睁半闭,正在养神。

    “儿臣见过父皇。”太子李亨上前一步见礼。

    “免了。”李隆基睁开眼,在太子李亨身上一瞄,道:“等你多时了。来,过来坐。”右手朝身边的锦墩一拍,很是亲切的冲太子李亨笑笑。

    “这个……会不会是遇鬼了?”太子李亨暗自奇怪,很是诧异。

    以太子李亨的亲身经历,李隆基是一个严父,对他的儿子们要求极高,他虽有二十多个儿子,却没有一个能让他看得上眼,即使是太子李亨也是矮个里面挑高个,李隆基本人多有不满。是以,从来没有给太子李亨好脸色,更没有如此这般亲切,要他坐的经历。

    “父皇,儿臣不敢。”太子李亨犹豫一阵。

    “来,过来,我们父子好好说说话。”李隆基右手朝太子李亨伸出。

    太子李亨只得把手伸出,让李隆基握在手里。李隆基紧握着太子李亨的手,在手背上轻拍几下,一脸的爱怜之色,扶着太子李亨坐在身边,打量着太子李亨,一脸的欣慰之色:“好好好!”

    一连几个好字夸赞,这在太子李亨记忆中还是头一遭,太子李亨有撞鬼的感觉。

    “太子,这么多年来,父皇一直压着你,你受苦了。”李隆基笑眯眯的,眼里尽是慈爱之色,道:“你心中有怨言,朕知道。”

    “父皇,儿臣不敢。”太子李亨这些年被压制得很惨,不仅李隆基在压制他,就是李大林甫也在压他。更让太子李亨气愤的是,每当李林甫压制他时,李隆基的态度很暧昧,不置可否,即使眼睁睁的看着太子李亨被李林甫压得死死的,也不会帮太子李亨说一句话。

    久而久之,太子李亨就怨上了李隆基。李隆基挑明,这让太子李亨大惊,差点摔倒。

    “你莫要紧张,这是好事。你怨父皇,说明你还认父皇是你的父亲,父皇欢喜。”李隆基右手搭在太子李亨肩上,示意他坐着不要动,道:“太子,你可知这些年来,你做的哪件事让为父最为欣赏?”

    这么多年来,太子李亨就没有一件事让李隆基满意的,这话还真把太子李亨给问住了。

    “你最让朕满意的是朕这几曰里发痴,不能醒来,你不仅没有因此而心生不臣想法,反而四处奔走,想方设法要救父皇,这让父皇最是欢喜。”李隆基打量着太子李亨,不住断点,大为欣赏。

    自从李隆基发痴后,太子李亨就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可以取代李隆基而登上帝位。若他再施展些手脚的话,很可能成功,而他不仅没有如此做,更是想方设法要救李隆基。

    要知道,当上皇帝,是个巨大的诱,就是父子之情也可以不顾。李亨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做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这让李隆基特别欣慰。

    李隆基是九五至尊,是皇帝,也是人,他有七情六欲,有亲情,有儿若此,此生何憾?

    “父皇,这是儿臣该做的。”太子李亨心里吓得不轻。他当时有过这样的想法,却最终选择了尽孝道。

    “想想没事,紧要处在做。”李隆基仿佛他肚里的蛔虫似的,把太子李亨的心思看透了。

    这话差点把李亨吓软倒在地上。

    “父皇知道,你是为李昌国之事而来的。在说李昌国之事前,父皇先说点儿别的事情。”李隆基话锋一转,盯着太子李亨,问道:“太子,你可知这些年来,朕为何眼睁睁的看着李林甫压制你?”

    “啊!”太子李亨这一惊非同小可,一蹦老高,直接跳起来,一脸的震惊之色。

    以前,他还以为李隆基老糊涂了,是非不分,辨事不明,被李林甫给糊弄了,这才眼睁睁的看着李林甫压制他而不予理睬。哪里想得到,李隆基心里明白着呢,太子李亨这一惊非同小可,差点魂儿出窍。

    “李林甫一直有废你之心,两次出手要把你往死里整。你为了自保,两度休掉太子妃。”李隆基接下来的话,让太子李亨更加震惊:“那时节,朕不理不睬,不帮任何一方,任由你们斗来斗去。你心里对父皇失望透顶,一定会想,这还是父皇的儿子么?哪有不帮儿子,任由外人来欺压你的?”

    李林甫一直想废掉太子李亨,为此而不惜栽赃陷害。曾经两度逼得李亨休掉太子妃,方能自保。这让太子李亨一直怀恨在心,直到他当上皇帝,决心要复仇,要把当年参与整他的那些人全部处死。幸得李泌劝谏,让他打消了这一念头。要不然的话,必然会上演一场血雨腥风。

    也正因为此事,李亨落得一个小肚鸡肠的评价。

    “你的怨气,父皇难包容。”李隆基接着道:“你若仅仅是父皇的儿子的话,父皇无论如何也要帮你。可你是太子,要当皇帝的人,若是连李林甫都对付不了,你也不配成为大唐的皇帝。连臣子都对付不了的人,不配成为大唐的皇帝。”

    太子李亨的嘴巴张了半天,愣是没有说出一个字。

    这些年来,他一直的怀疑,他是不是李隆基的亲生儿子。若说是亲生儿子的话,为何李隆基不帮他,任由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对付他,即使把他朝死里整,李隆基也不帮他,哪怕是说一个字的好话都没有。若说不是亲生儿子,又把他立为太子。

    听了李隆基的话,他恍然大悟,李隆基是要磨炼他,把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人当作磨刀石来打磨他。

    李隆基说得没错,一个连臣子都对付不了的人不配当皇帝!

    “呜呜!”太子李亨激动得哭了,眼泪涌出来,扑在李隆基怀里,道:“儿臣错怪父皇了。是儿臣错怪父皇了。”

    李隆基脸上尽是慈爱的笑容,拍着太子李亨的背,笑道:“你没错,朕也没错,这是皇帝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眼里涌出泪水,道:“你大哥死得冤,都怪为父辨事不明,为歼人所乘。自此以后,为父一直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再让朕的儿子死一个。父皇虽然没有帮你,也不会让你有生死之虞。”

    “三庶之祸”是李隆基心中的痛,三个儿子被武惠妃陷害,被逼死。这教训太过深刻了,李隆基一直埋在心里,从未与人说过。今天,竟然从他嘴里说出来,他的心绪也很激动。

    太子李亨恍然,怪不得他两次面临绝境,只需要李林甫再进一步,就可以把他逼死,李隆基却是下旨终止查案,把他解救出来,原因在这里。

    太子被李林甫所逼,两度休掉太子妃,以求自保。然而,李林甫穷追不舍,一定要把太子李亨拉下马,只需要再进一步,就可以得逞。就在这关键时刻,李隆基下旨终结案件,让太子李亨死里逃生。

    “父皇,你为何要告诉儿臣?”太子李亨很是惊奇。

    这事若是李隆基不说,没人知道,他完全可以烂在肚子里。

    “父皇知道你一定会为了李昌国赏不及功之事而来。”李隆基一扶太子李亨,要他坐好,脸一肃,道:“朕为你准备了两道题目,你要好好做做。”

    考较?太子李亨有些惊讶。

    “以李昌国之功,就是封个一品爵位也没问题,为何父皇封他从三品爵位?这事,你要好好想想,这是其一。”李隆基开始出题目了,道:“吐蕃已经平定,大唐西进已是必然,谁统兵为宜,这是其二。”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