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兵主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追牛奇遇 第二章 母亲的话 第三章 巨商甄逸 土匪典韦 第四章 准备绑架 第五章 遇蔡琰 阿瞒本初与公路耍流氓 第六章 殿上献宝 蔡府放歌 第七章 北上前的准备 第八章 关云长拦路抢亲 第九章 解开恩怨 与关羽擦肩而过 第十章 沮授的试探和追随 十一章 绑田丰 杀文丑 蜕变 十二章 乌桓骑兵的踪迹 十三章 歼灭乌桓骑兵 十四章 追悼勇士得民心 涿郡刘焉 十五章 涿县张屠 蓟城公孙 十六章 给公孙瓒穿小鞋 十七章 先下手为强 十八章 初定渔阳 危机又显 十九章 准备练兵 商行情况 二十章 战争 即将到来 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计 二十二章 计成 斗将 二十三章 守城 计划第一步 二十四章 火烧乌桓 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亲么? 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请 二十六章 洛阳献俘 二十七章 商行运作 二十八章 劫掠乌桓 第一次交锋 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 三十章 发展计较 三十一章 搞建设 大练兵 三十二章 商业鼓励 战争准备 三十三章 渔阳暗流 三十四章 以身作饵,行动 三十五章 危急接踵而至 三十六章 踪迹明朗 三十七章 原始人 定计 三十八章 斥退邹丹 得遇郑玄 三十九章 郑玄相助 洛阳事宜 四十章 郭奉孝大战野蛮人之典韦首战 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战野蛮人之张飞显威 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战野蛮人之鏖战 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 四十四章 鲜卑人真蠢 四十五章 鲜卑人真蠢吗 四十六章 鲜卑内耗 ‘许贾’ 四十七章 沮阳概况 四十八章 毒计 四十九章 贾诩 陈群 五十章 轲比能军团覆灭 鲜卑危机 五十一章 东部鲜卑联军 五十二章 破联军走草原 开商市递国书 五十三章 杀神 铁军 五十四章 杀神 鲜卑败 五十五章 献国书 五十六章 班师 五十七章 南下 遇张角 五十八章 墨家显踪 五十九章 回到洛阳 六十章 见何进 六十一章 戏志才 六十二章 见灵帝 六十三章 刺杀 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 六十六章 回故里 六十七章 订婚 离洛阳 六十八章 回幽州 六十九章 商业会议 七十章 汉人最强 七十一章 贾诩之谋 七十二章 183年春 七十三章 一纸解危机 七十四章 灵帝的疯狂 七十五章 危急突发 七十六章 杀 七十七章 貂蝉 七十八章 准备 七十九章 黄巾起义 八十章 拉开序幕 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 八十二章 交锋 关羽 八十三章 失利 八十四章 刘渊南下 八十五章 卢奴战起 八十五章 首战 八十七章 破城 八十八章 再见关羽 八十九章 刘备遭伏 九十章 下曲阳 九十一章 离间 九十二章 内讧 九十三章 下曲阳 破 九十四章 巨鹿 九十五章 初战张角 九十六章 赵子龙 九十七章 赵云谋张燕 曹操败波才 九十八章 博望坡 九十九章 对阵 一百章 全军合击 百零一章 镇压概况 百零二章 再见刘备 百零三章 邺城战起 百零四章 卢植失利 百零五章 刘备的速度 百零六章 执念 百零七章 两兄弟再战张角 百零八章 断臂 百零九章 黄巾之殇 一百一十章 程志远归降 一百一十一章 华佗和蔡阳 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怀县 一百一十三章 里应外合 一百一十四章 张燕杀到 一百一十五章 初见董卓 一百一十六章 终结 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进爵 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 一百一十九章 琐事 一百二十章 启程 一百二十一章 危机 一百二十二章 乍现 一百二十三章 战 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 一百二十五章 乔家 一百二十六章 甘宁入伙 一百二十七章 见张机 一百二十八章 蒋钦、周泰 一百二十九章 找到典韦 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 一百三十一章 回程 血腥报复 一百三十二章 扩张之策 一百三十三章 貂蝉 一百三十四章 母亲的话 一百三十五章 完全突破 一百三十六章 演武 斗将 一百三十七章 斗将 吕布斗高顺 一百三十八章 封赏 一百三十九章 驯吕布 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会 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 一百四十二章 善后 一百四十三章 清理 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灵帝崩 一百四十五章 何进死 一百四十六章 救驾 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进京 一百四十八章 冲突 一百四十九章 杀张温 慑朝臣 一百五十章 吕布归董 曹操行刺 一百五十一章 会盟讨董 一百五十二章 孙坚败吕布 一百五十三章 华雄败孙坚 一百五十四章 潘凤出场 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 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 一百五十七章 夜袭洛阳城 一百五十八章 软禁 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筹谋诡计 刘渊面见诸侯 一百六十章 虎牢关下 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国逞威虎牢关 一百六十二章 战神吕布 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 一百六十四章 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说 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 一百六十七章 心灰意冷 一百六十八章 回渔阳 一百六十九章 辽东倭人作乱 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会雏形 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与明心迹 一百七十二章 报刊和算计 一百七十三章 关羽的抉择 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华 一百七十五章 齐聚 一百七十七章 终死 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 一百七十八章 投射杀 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 一百八十章 夜宴一 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 一百八十二章 一百八十三章 学派的精神 一百八十四章 秘闻 一百八十五章 极北风暴 一百八十六章 西北战起 一百八十七章 许攸之谋 一百八十八章 连横 一百八十九章 贾诩访马腾 一百九十章 毒计 一百九十一章 计成 一百九十二章 不败而败 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动 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轨 一百九十五章 马超败退 一百九十六章 会盟失败 一百九十七章 嶓冢山之战 一百九十八章 鏖战 一百九十九章 伏击失败 二百章 金蝉脱壳 二百零一章 马腾归附 一触即发 二百零二章 贾诩用计 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 二百零四章 韩、马相持 二百零五章 漠北号角 二百零六章 部署 二百零七章 掌控凉州 二百零八章 漠北战起 二百零九章 首胜 二百一十章 暴风雨前夕 二百一十一章 程普败丁零 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 二百一十三章 龙城攻守 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 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 二百一十六章 胜 二百一十七章 定漠北 二百一十八章 鹿门山之议 二百一十九章 根 二百二十章 张机来投 二百二十一章 异邦来朝 釜底抽薪 二百二十二章 四大诸侯至幽州 二百二十三章 震惊 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 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 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 二百二十七章 曹操中计 二百二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百二十九章 各怀鬼胎 二百三十章 交易 二百三十一章 战青州前夕 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计 二百三十三章 风云动 二百三十四章 战起 二百三十五章 陈登之谋 三百三十六章 斗阵 三百三十七章 擒拿太史慈 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战事 二百三十九章 退意 二百四十章 城破 二百四十一章 陈宫的算计 二百四十二章 完胜 二百四十三章 徐州窘况 二百四十四章 河东 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张燕 二百四十六章 诈入箕关 二百四十七章 一环扣一环 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 二百四十九章 豫、扬纷乱 二百五十章 孙策周瑜 二百五十一章 擒拿孙策 欲投幽州 二百五十二章 说动黄忠 二百五十三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图谋 二百五十五章 俘虏孙尚香 陈留战起 二百五十六章 孙坚中伏 二百五十七章 俘虏全家 二百五十八章 见俘虏 二百五十九章 招揽 二百六十章 刘璋的见地 二百六十一章 蒯良之谋 二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布局 二百六十三章 韩浩死 张颌败 二百六十四章 张勋败亡 二百六十五章 纪灵身死 二百六十六章 到渔阳 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论人 二百六十八章 谋算 二百六十九章 执行 二百七十章 天下学术交流会 二百七十一章 鲁肃 二百七十二章 条件 二百七十三章 不让尔等专美于前 二百七十四章 即将召开 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 二百七十六章 开幕 二百七十七章 极北和西域 二百七十八章 准备南征 二百七十九章 调兵遣将 二百八十章 首战 二百八十一章 ‘战略转移’ 二百八十二章 戏志才的谋划 二百八十三章 仓惶逃遁 二百八十四章 曹操逃走 二百八十五章 全面进攻 二百八十六章 入彀 二百八十七章 闹剧 二百八十八章 一统 二百八十九章 封赏 二百九十章 一群老小孩 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节 二百九十二章 持节出使 二百九十三章 隐患和解决 二百九十四章 袭击 二百九十五章 扬威与震慑 二百九十六章 抵达罗马 二百九十七章 斗兽场典韦逞威风 二百九十八章 比斗 二百九十九章 经济侵略 三百章 那个秘密 三百零一章 拉开帷幕 三百零二章 封禅(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章 巨商甄逸 土匪典韦
《三国兵主》
作者:玄黄复兴
更新时间:2024-02-04 08:03:24
字数:1227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兵主 !

    第三章第三章

    晃晃悠悠的,已经是公元178年,大汉灵帝光和1年。

    整个山村在这三年里变化巨大,首先就是耕地的畜生,原本只有大黄这一头耕牛,现如今却有数十头身强体壮的麋鹿代替。这些麋鹿乃是刘渊这三年来在林中所捕捉的猎物,经过刘渊的驯服,已经和家畜无异,能帮人耕地种田,推磨拉车。至于颍川怎么会有麋鹿,这便不是刘渊所能了解的了——他只是考古学家,而非动物学家。

    其次,刘渊效仿袁隆平,耗时两年,硬是杂交出比较优质的麦种,虽然比水稻之父差之远矣,却也远远高出这个时代的作物产量水平,亩产能达到近二十石。(也就是现在的五百斤左右)

    其三,造水车,开水渠,将村外的小河拦腰截断,从村前引过,以作护城河,又在村外野地开挖水库蓄水,以备不时之需。

    其四便是房屋建筑。刘渊打猎时在不远处的深山里发现了一处露天煤矿之后便起了心思,教村里的小子们筑窑烧砖,把整个村子都推翻重建,现在每家每户都住上了红砖瓦房,直乐得村正王老爷子嘴角胡子直翘,整天笑呵呵的合不拢嘴。

    刘渊又以土法烧制水泥,筑起三丈高、一丈宽的围墙,将村口给堵了起来,只留下一道进出的大门,对乡亲们的解释是防止野物进村袭击人畜,其实是刘渊心中不安于几年后的黄巾起义,生怕乱民冲进村子,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遗憾——要知道,颍川可是黄巾起义爆发最猛烈的地区之一。

    其五,有了煤矿,自然能改进铸铁之法了。村里本就有一处小型铁矿,以作打造农具、厨具之用,刘渊会同村里老铁匠李老汉,以土法炼钢,经过多次失败之后,终于造出了百炼精钢,如今整个村子的农具、厨具俱都是精钢所造。李老汉时常感叹,此事要是被外界知晓了,定然大呼暴殄天物——如今世上,百炼精钢少之又少,每年仅仅那么点产量也都被士族瓜分,军队都只能用普通铁器。

    刘渊又找来几个对炼钢打铁有兴趣的小子,从艺与李老汉,学习打造各种器具。最重要的,还是李老汉那一手打造兵器的绝活。李老汉是个蹶子,原是军队御用的大匠,不料在一次征战鲜卑的战役中被偷了营,砍断了一条腿,不得不告老还乡。刘渊知晓后,不得不感叹一句“家有一老,便是一宝啊”。

    于是要求李老汉多造兵器储存起来,李老汉连连相问,刘渊只是敷衍,不可能据实相告‘乱世将临,早作准备’吧?那还不被当成疯子?

    如此,整个小村才渐渐安稳下来,并且由于年少者慢慢长成,又没有因为村里贫穷而外出寻生计,所以小村渐渐变得繁荣起来。

    近半年来,刘渊又寻些闲暇,将村里的少年都组织起来,加以训练,传授被他简化了许多的无名战技,并将上古练兵之术学以致用,不过半年时间,百余人的少年们就已经初现峥嵘,个个能以一当十,上山猎虎都不在话下。又传下太极拳于村中老弱,用以养生,现如今,丰衣足食之后,老人妇女们个个打起了太极,俱都身体康健,满面红光。

    如今的小村,只要一说起刘渊,谁不竖起大拇指赞一个?刘母更是以此为荣,忒是骄傲。

    眼看家乡越来越好,刘渊也起了离家游历的心思。

    虽说父母在不远行,可是时间不等人,距离乱世只有五年不到,若不早早出去做些准备,到时候悔之晚矣。所以在征得刘母同意之后,刘渊便准备起来。

    首先是兵器。

    大汉已经腐朽不堪,虽然还未到黄巾起义,然而此时却已经盗贼遍地了。各个小山头,只要占些风水,必然有蚁贼掩藏,专门打劫过往行人客商,除非世家大户,有家兵保护,否则不但财物尽失,还要丢掉姓命。

    其次便是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财帛。刘渊早年得到那三颗夜明珠早已有了打算,不能随便用度,何况那东西太惹眼,拿出来招人眼红,图惹麻烦,幸好村里各家以前都有些铜钱,李老汉还给了刘渊一块金饼,却是当兵之时留下的军饷。倒解决了游历所需的盘缠。

    最后便是马镫马鞍了。

    刘渊此次远行,自然不会只靠一双腿,所以决定带上大黄,于是便需要铸造鞍镫物事。刚好李老汉擅于此道,只花了两天,便用精钢、虎皮等,量身铸造了一副上好的‘牛鞍’与马镫。至于兵器,却是早就打造完毕(临时的)。

    一切准备妥当,刘渊又逗留了三天,专门陪着母亲,又与百余少年交代好,武艺坚决不能荒废,一定要天天坚持,不得懈怠。少年们早把刘渊当成了头领,自然是言听计从,何况练武有益自身,这些少年都是吃过多年苦的人,知晓其中利害。

    终于到了离开的时候了,不论多么不舍,为了以后,刘渊也不得不离开他敬爱的母亲,离开乡亲们,离开伙伴,离开这片养育他十一年的土地。

    和诸人挥泪洒别之后,刘渊骑了大黄,又将双马镫收起来——他可不想自己以后的优势现在就泄露出去,便一路摇晃着,往山路上行去。

    ...

    整整行了半天,才上了官道,见到人烟。

    一路上行人指指点点,俱是惊奇大黄之神骏,刘渊之雄健。此时的大黄,肩高十三尺,长一丈半,毛皮光滑如水,犄角噌亮如霜,眼眸清幽如泉,端的骏奇非常。

    九尺高的刘渊端坐在大黄背上,斜里挂着一杆黝黑发亮,长一丈五,碗口粗细的大铁枪,配着那雄壮的身躯,便是穿着寒酸,也不敢叫人小觑。

    远远的,官道上出现一支车队,有大车数十辆,护卫百人有余,车队后一大票平民,看样子是是跟着车队寻求保护。大黄晃晃悠悠的慢行着,刘渊微眯着眼,没有在意——不过哪家士族过路罢了。

    “前面的壮士,请稍待片刻。”

    车队中传出声来。

    刘渊四下一看,车队前面只他一人,自然就是在叫他了。刘渊拍了拍牛背,大黄四蹄一定,甩尾转过身来。

    片刻功夫,车队临近。只见车队中间的一辆马车中走出一位身着华丽长袍,长相俊逸非凡的青年来。青年撩起衣袍前摆,快走几步道:“壮士少待...”

    “汝有何事?”

    刘渊也不下牛,微眯着眼,懒懒的问道,口气不甚礼貌。

    那青年竟然丝毫没有生气,只仰起头笑眯眯的拱手道:“老远见到壮士雄姿,逸心欢喜,便忍不住叫出声来,只为结交壮士耳。”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刘渊见这个自称逸的青年甚有礼节,不好再居高临下说话,翻身下了牛背也抱拳一礼,口中却甚是犀利道:“汝为士族大户,吾乃寒门浪子,如何值得结交?莫不是另有图谋?”

    青年心头一跳,暗道这人‘直爽’,脸色却丝毫未变,只无奈笑道:“吾不过一商人耳,哪里及得上士族大户?壮士谬矣,吾等商人,在士族眼中,比之寒门亦有不如啊。”

    刘渊见他真诚,只道:“汝叫吾非是与吾言及于此吧?有甚事便说,拐弯抹角,忒不爽快。”刘渊在离家前就打定了主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随机应变。

    “呵呵,”青年尴尬一笑,随即深深一拜道:“逸有求与壮士,唯恐壮士不允,所以...”

    刘渊眉头一皱,心头暗思:不过一面之缘,就有求于我,这他娘还从来没见过。当即开口道:“吾与汝不过萍水相逢...”言下却有拒绝之意。

    “壮士请听我一言,”青年见刘渊转身便要上牛背,不由急叫出声道:“前面山口盘踞着一伙盗贼,甚为凶悍,吾唯恐商队有失,故而请壮士助我,至于报酬皆好商量。”

    “哦?”刘渊一听此言,倒是有了些许兴趣,不由问道:“汝之车队有护卫百余,军器盔甲俱全,难道还不足以保全?”

    青年道:“壮士有所不知,那一伙盗贼虽然只有五十余,然其首领甚为凶猛,吾车队便是再多百余人也要残败收场,还望壮士相助,逸感激不尽。”

    刘渊眼睛一亮:“如此说来,那悍匪真个是百人敌咯?”

    “正是如此。”

    “那吾便要见识见识了,呵呵...”刘渊轻笑出声,心中暗自思量:三国中能敌百人以上军队的猛将,又是盗匪游侠出身的,倒是不多,正要会会他。

    当即青年大喜道:“多谢壮士相助,待此间事了,定有厚礼相赠。”

    刘渊摇摇头,他并不缺银钱,身上的铜钱金饼足够他行至洛阳了,所以便道:“吾助你并非为了些许银钱,只想见识见识那百人敌的悍匪罢了,你不必致谢。”

    “壮士高义,”青年又是一阵尴尬,“敢问壮士高姓大名,在下无极甄逸,忝为甄氏商行之主。”

    “哦?!”刘渊这下来了兴致,当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打量了甄逸一番,心里却想着那洛神甄宓。甄宓就是眼前此人的小女儿,以后...嘿嘿...刘渊心中银笑不已。

    甄逸被刘渊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后辈冷汗直冒,强自镇定道:“壮士...”

    “呃...呵呵...失礼失礼,”刘渊尴尬一笑,生怕被人当做龙阳,忙道:“听闻天下四大商家,甄、糜、卫、严,俱都富可敌国,阁下所属莫非就是无极甄家乎?”

    原来如此,甄逸这才按下心中凉意,深吸一口气道:“正是在下,不知壮士...”

    “吾姓刘名渊,字子鸿,颍川人士。”

    “哦!足下国姓也!”甄逸赞道。

    两人相互恭维了一番,车队便启程,缓缓行去。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四野忽然一窄,却是两座青山夹住了官道,正是杀人放火,打劫埋伏的好地方。商队得了甄逸吩咐,速度愈发慢了起来,刘渊骑着大黄,一路走在最前面,一双眼微眯着打量前方,时不时有寒光冒出。

    商队走到两山之间,愈发小心起来,后面跟着的百姓也畏畏缩缩,愈加靠近。

    正此时,忽听林中一声呼喊,道旁两边各各窜出二十余人,俱是膀大腰圆,满脸凶悍之徒。

    “呔!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却见为首一人身高九尺余,一副短打模样,脸上凶恶非凡,胸前肌肉突起。他腰间别着两把黑铁短戟,背后背着草帽,脚下是一双破烂烂的草鞋。

    此人一马当先堵在路口,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话音刚落,便又道:“后面非商队的家伙,赶紧滚蛋,俺老典只劫富足,不欺贫困!”

    这壮汉口中喝骂连连,一双铜铃大眼却一直盯着牛背上的刘渊,浑身看似松垮,实则肌肉紧绷,早已经做好战斗准备。

    “壮士,这...”甄逸不知何时业已走到前头,站在大黄身侧,一脸忧色的看着刘渊。

    “无妨,”刘渊挥了挥手,混不在意道:“此人非是吾之对手,汝宽心,且到后面看戏便是。”

    甄逸见刘渊信心满满,不疑有他,便回了马车。

    “兀那汉子,”刘渊伸手一指黑脸恶汉,道:“吾观汝并非穷凶极恶之辈,为何要在此打劫?”

    却是那恶汉刚才虽然喝骂的凶,却放过了一众跟随商队的平民,刘渊前世便对此人深有好感,此时更是生出闻名不如一见的想法来。

    “骑牛的家伙,汝很厉害,不过也别想让某放弃。某家典韦劫富济贫,自认对得起良心,这些富户士族都是心地险恶的,盘剥百姓的吸血虫,某不劫之,谁敢当乎?!”

    典韦脸虽恶,心地却单纯。

    “典韦,尔谬矣!”刘渊指着身后的车队道:“此车队并非士族所有,乃是无极甄家是也。无极甄家乃是大汉四大商家之一,虽然与士族有些关系,却也不曾做那欺压百姓之事,反而常有助人之善举,此等良商,合该抢乎?”

    典韦眼睛一瞪道:“无极甄家?原来是无极甄家,某...某...”说着却是憋红了脸,不知该如何言语,旁边走来一喽啰,谓典韦道:“大哥,该当如何?”

    “某怎生知晓!”典韦瞪了眼喽啰,让他脖子一缩。

    甄家在无极确有诸多善举,时有派放米粮,接济困难,而且名传中原。可以说甄家在表面上看来,确是最善良的商人了,不过暗地里怎样,便不得而知,刘渊却深深的相信,只要是商人,哪个没有些许龌龊?生意做得越大,就越肮脏。

    “既如此,此事却是某家的过错,某这便带人离开。”典韦说着就要离去。

    “慢来!”

    典韦转脸一看,却是骑牛大汉叫住了他,不由十分恼怒:某已低头,汝还想要怎的?要知道,汉末时的游侠,其实就是现代的黑社会,最看重的就是颜面,尤其在属下面前。

    “汝待怎的!”

    典韦一声闷喝,让在场出了刘渊之外的所有人都心中一跳。

    “嘿嘿,黑大个,汝想来便来,想走便走,当吾是何人?”刘渊道:“适才所言乃是澄清事实,而眼前的事却是刚刚开始,未曾解决呢!”言下之意就是在我面前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真tm不给我面子。

    典韦一听,顿时了然,他挥退一干鼓噪的喽啰,道:“划下道来吧。”

    “好汉子!”刘渊赞一个道:“果然是大丈夫。如此吾两人战上一场,倘若吾败了,就任你处置,如若你败了,就跟随与吾,可好!”

    典韦一听,觉得江湖中人,正该如此,便应了下来。一众喽啰更是鼓噪连连,疾呼且看大哥雄威。

    众人成一个圈子,里里外外许多层,连未曾离开的平民都围拢过来看热闹——典型的华夏人形象。

    刘渊下了坐骑,也没取长枪,空着手松松垮垮的站在典韦对面,眼眉一挑,示意可以开始了。

    典韦见刘渊空手以对,便也扔了一双铁戟,道:“汝不用兵刃,某亦不用。”

    “嘿嘿,汝还是拿了兵器为好,否则被吾打哭了,那脸可就丢大咯!”

    刘渊只想将典韦激怒,试试他最强的战斗力。

    “汝敢小看典某!”典韦心中愤怒异常,自他出道以来,从来没人敢瞧不起他,瞧不起他的人都死了。

    “吃某一拳!”

    典韦暴喝一声,震彻云霄,同时身形一动,状若风虎,脚下卷起阵阵烟尘,沙包大的拳头直奔刘渊面门而来。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