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兵主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追牛奇遇 第二章 母亲的话 第三章 巨商甄逸 土匪典韦 第四章 准备绑架 第五章 遇蔡琰 阿瞒本初与公路耍流氓 第六章 殿上献宝 蔡府放歌 第七章 北上前的准备 第八章 关云长拦路抢亲 第九章 解开恩怨 与关羽擦肩而过 第十章 沮授的试探和追随 十一章 绑田丰 杀文丑 蜕变 十二章 乌桓骑兵的踪迹 十三章 歼灭乌桓骑兵 十四章 追悼勇士得民心 涿郡刘焉 十五章 涿县张屠 蓟城公孙 十六章 给公孙瓒穿小鞋 十七章 先下手为强 十八章 初定渔阳 危机又显 十九章 准备练兵 商行情况 二十章 战争 即将到来 二十一章 前奏 各有算计 二十二章 计成 斗将 二十三章 守城 计划第一步 二十四章 火烧乌桓 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亲么? 六十四章 袁本初的宴请 二十六章 洛阳献俘 二十七章 商行运作 二十八章 劫掠乌桓 第一次交锋 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 三十章 发展计较 三十一章 搞建设 大练兵 三十二章 商业鼓励 战争准备 三十三章 渔阳暗流 三十四章 以身作饵,行动 三十五章 危急接踵而至 三十六章 踪迹明朗 三十七章 原始人 定计 三十八章 斥退邹丹 得遇郑玄 三十九章 郑玄相助 洛阳事宜 四十章 郭奉孝大战野蛮人之典韦首战 四十一章 郭奉孝大战野蛮人之张飞显威 四十二章 郭奉孝大战野蛮人之鏖战 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 四十四章 鲜卑人真蠢 四十五章 鲜卑人真蠢吗 四十六章 鲜卑内耗 ‘许贾’ 四十七章 沮阳概况 四十八章 毒计 四十九章 贾诩 陈群 五十章 轲比能军团覆灭 鲜卑危机 五十一章 东部鲜卑联军 五十二章 破联军走草原 开商市递国书 五十三章 杀神 铁军 五十四章 杀神 鲜卑败 五十五章 献国书 五十六章 班师 五十七章 南下 遇张角 五十八章 墨家显踪 五十九章 回到洛阳 六十章 见何进 六十一章 戏志才 六十二章 见灵帝 六十三章 刺杀 六十五章 新年前夕 六十六章 回故里 六十七章 订婚 离洛阳 六十八章 回幽州 六十九章 商业会议 七十章 汉人最强 七十一章 贾诩之谋 七十二章 183年春 七十三章 一纸解危机 七十四章 灵帝的疯狂 七十五章 危急突发 七十六章 杀 七十七章 貂蝉 七十八章 准备 七十九章 黄巾起义 八十章 拉开序幕 八十一章 幽州出兵 八十二章 交锋 关羽 八十三章 失利 八十四章 刘渊南下 八十五章 卢奴战起 八十五章 首战 八十七章 破城 八十八章 再见关羽 八十九章 刘备遭伏 九十章 下曲阳 九十一章 离间 九十二章 内讧 九十三章 下曲阳 破 九十四章 巨鹿 九十五章 初战张角 九十六章 赵子龙 九十七章 赵云谋张燕 曹操败波才 九十八章 博望坡 九十九章 对阵 一百章 全军合击 百零一章 镇压概况 百零二章 再见刘备 百零三章 邺城战起 百零四章 卢植失利 百零五章 刘备的速度 百零六章 执念 百零七章 两兄弟再战张角 百零八章 断臂 百零九章 黄巾之殇 一百一十章 程志远归降 一百一十一章 华佗和蔡阳 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怀县 一百一十三章 里应外合 一百一十四章 张燕杀到 一百一十五章 初见董卓 一百一十六章 终结 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进爵 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 一百一十九章 琐事 一百二十章 启程 一百二十一章 危机 一百二十二章 乍现 一百二十三章 战 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 一百二十五章 乔家 一百二十六章 甘宁入伙 一百二十七章 见张机 一百二十八章 蒋钦、周泰 一百二十九章 找到典韦 一百三十章 山越柯虎 一百三十一章 回程 血腥报复 一百三十二章 扩张之策 一百三十三章 貂蝉 一百三十四章 母亲的话 一百三十五章 完全突破 一百三十六章 演武 斗将 一百三十七章 斗将 吕布斗高顺 一百三十八章 封赏 一百三十九章 驯吕布 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会 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 一百四十二章 善后 一百四十三章 清理 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灵帝崩 一百四十五章 何进死 一百四十六章 救驾 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进京 一百四十八章 冲突 一百四十九章 杀张温 慑朝臣 一百五十章 吕布归董 曹操行刺 一百五十一章 会盟讨董 一百五十二章 孙坚败吕布 一百五十三章 华雄败孙坚 一百五十四章 潘凤出场 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 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 一百五十七章 夜袭洛阳城 一百五十八章 软禁 一百五十九章 袁隗筹谋诡计 刘渊面见诸侯 一百六十章 虎牢关下 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国逞威虎牢关 一百六十二章 战神吕布 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 一百六十四章 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说 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 一百六十七章 心灰意冷 一百六十八章 回渔阳 一百六十九章 辽东倭人作乱 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会雏形 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与明心迹 一百七十二章 报刊和算计 一百七十三章 关羽的抉择 一百七十四章 左慈南华 一百七十五章 齐聚 一百七十七章 终死 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 一百七十八章 投射杀 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 一百八十章 夜宴一 一百八十一章 夜宴二 一百八十二章 一百八十三章 学派的精神 一百八十四章 秘闻 一百八十五章 极北风暴 一百八十六章 西北战起 一百八十七章 许攸之谋 一百八十八章 连横 一百八十九章 贾诩访马腾 一百九十章 毒计 一百九十一章 计成 一百九十二章 不败而败 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动 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轨 一百九十五章 马超败退 一百九十六章 会盟失败 一百九十七章 嶓冢山之战 一百九十八章 鏖战 一百九十九章 伏击失败 二百章 金蝉脱壳 二百零一章 马腾归附 一触即发 二百零二章 贾诩用计 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 二百零四章 韩、马相持 二百零五章 漠北号角 二百零六章 部署 二百零七章 掌控凉州 二百零八章 漠北战起 二百零九章 首胜 二百一十章 暴风雨前夕 二百一十一章 程普败丁零 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在即 二百一十三章 龙城攻守 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 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 二百一十六章 胜 二百一十七章 定漠北 二百一十八章 鹿门山之议 二百一十九章 根 二百二十章 张机来投 二百二十一章 异邦来朝 釜底抽薪 二百二十二章 四大诸侯至幽州 二百二十三章 震惊 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 二百二十五章 小年夜 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 二百二十七章 曹操中计 二百二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百二十九章 各怀鬼胎 二百三十章 交易 二百三十一章 战青州前夕 二百三十二章 各有算计 二百三十三章 风云动 二百三十四章 战起 二百三十五章 陈登之谋 三百三十六章 斗阵 三百三十七章 擒拿太史慈 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战事 二百三十九章 退意 二百四十章 城破 二百四十一章 陈宫的算计 二百四十二章 完胜 二百四十三章 徐州窘况 二百四十四章 河东 二百四十五章 招降张燕 二百四十六章 诈入箕关 二百四十七章 一环扣一环 二百四十八章 掌中河北 二百四十九章 豫、扬纷乱 二百五十章 孙策周瑜 二百五十一章 擒拿孙策 欲投幽州 二百五十二章 说动黄忠 二百五十三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图谋 二百五十五章 俘虏孙尚香 陈留战起 二百五十六章 孙坚中伏 二百五十七章 俘虏全家 二百五十八章 见俘虏 二百五十九章 招揽 二百六十章 刘璋的见地 二百六十一章 蒯良之谋 二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布局 二百六十三章 韩浩死 张颌败 二百六十四章 张勋败亡 二百六十五章 纪灵身死 二百六十六章 到渔阳 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论人 二百六十八章 谋算 二百六十九章 执行 二百七十章 天下学术交流会 二百七十一章 鲁肃 二百七十二章 条件 二百七十三章 不让尔等专美于前 二百七十四章 即将召开 二百七十五章 前夕 二百七十六章 开幕 二百七十七章 极北和西域 二百七十八章 准备南征 二百七十九章 调兵遣将 二百八十章 首战 二百八十一章 ‘战略转移’ 二百八十二章 戏志才的谋划 二百八十三章 仓惶逃遁 二百八十四章 曹操逃走 二百八十五章 全面进攻 二百八十六章 入彀 二百八十七章 闹剧 二百八十八章 一统 二百八十九章 封赏 二百九十章 一群老小孩 二百九十一章 曹孟德持节 二百九十二章 持节出使 二百九十三章 隐患和解决 二百九十四章 袭击 二百九十五章 扬威与震慑 二百九十六章 抵达罗马 二百九十七章 斗兽场典韦逞威风 二百九十八章 比斗 二百九十九章 经济侵略 三百章 那个秘密 三百零一章 拉开帷幕 三百零二章 封禅(结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二百四十三章 徐州窘况
《三国兵主》
作者:玄黄复兴
更新时间:2024-02-04 08:07:38
字数:1139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三国兵主 !

    随着夏侯渊三人束手,高唐战事完结,三大诸侯‘联手’之势宣告瓦解,对抗刘渊完全失败。

    当这个消息传到已然占据了东莱、北海、齐国这青州南部三郡的曹洪、李典、于禁、乐进四人耳中之时,四人只觉晴天一声霹雳,被雷的外焦里嫩!

    怎么可能?

    才不过一天时间而已,二十余万人竟然全败!

    不对,是十余万,青州早就投靠了刘渊!

    “这如何是好!?”

    已经占领临淄的曹洪双目失神。夏侯淳、夏侯渊、陈宫三人被俘,四万大军溃散,陈登、曹豹被俘,八万大军被一网打尽。这消息对他打击太大了。

    不说夏侯淳两兄弟与他乃是发小,感情深厚,单说这半数力量顷刻间的溃败,对于曹艹的算计有多大冲击,曹洪心知肚明。

    夏侯淳的失败,使得投入青州的八万主力大军顷刻间丧失一半。

    而且,溃兵带回来的各种负面消息,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己方的士气,使得多数人对幽州军产生了一种不可遏制的恐惧!

    甚至,对曹孟德这个主公都失去了信心。

    人家能用神迹,那是天命天子,你有甚资格,有甚本事去争夺呢?

    这是许多人的想法。这样的思想蔓延开来的恶果就是,不但刚刚占据的青州三郡动荡不稳,便是兖州根据地,也开始暗流涌动,人心不安。

    也就是说,曹艹出兵青州,几乎已完全失败,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波及了本土,是得不偿失!

    曹洪思虑了半天,拿捏不定,便立刻遣人送信与镇守在齐国与济南国边境般阳县的李典,镇守在齐国与乐安国边境昌国县的于禁,镇守在北海与乐安国交界灌亭的乐进,将这三人齐齐召到临淄,准备商议处理办法。

    不一曰,三人先后抵达临淄。

    “诸位,你们说该怎么办?”

    曹洪将事情从头到尾细数一遍,沉声道。

    三人也早知了这消息,这些天都愁眉苦脸。

    说起来,如今高唐县战败,青州刘岱的投靠,使得刘渊在青州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他们几个麾下这四万人马,根本就是给人送菜的,没有作用。

    青州,刘渊必得。

    而要是几人仍旧据守这几处关隘城池,死抓着青州南三郡不放手,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如高唐一般,与幽州军大战一场,其遭遇恐怕与夏侯渊三人也没什么不同。不是他们怕了幽州军,他们毕竟没亲身体会过幽州军的恐怖,只道听途说,还真难以让几人信服。

    只因为刘渊太过势大了。那高唐,除了幽州本部五万竟然人马之外,还有青州兵约十一万,俘虏的徐州兵六万余,总计有二十余万!而李典等人合力才四万,拿什么去对抗?

    更重要的是,如今曹艹正全力攻打豫州,四人没了后盾啊!

    “现如今,袭取青州之策已然失败。但我们不能允许豫州之战也出现失误。否则我等如何对得起主公的知遇之恩?”李典缓缓开口:“青州之败,无可挽回,但兖州,万万不能出错!我的意思,是放弃青州三郡,退回兖州,竭力防守,同时安抚兖州内部,使其平稳,让主公安心取下豫州,才是最稳妥的处理方法。”

    于禁颔首道:“我也赞同李将军看法。青州不能守,也守不住。既如此,还不如痛痛快快放弃。但兖州无论如何也不能出错,否则”

    四人商谈良久,终于敲定,决定次曰便即大军开拔,放弃青州,退回兖州。

    自麴义攻下高唐,俘虏夏侯渊等一干众人之后,便动作缓慢,三天一个镇集,五天一个县城,并未作摧枯拉朽之势,急速攻占青州。

    为的,其实就是给李典等人时间,安安稳稳,和和平平将青州全境不费一兵一卒,完全拿下。

    事实证明,郭嘉的推测确实没错,果真,不五六曰,便听闻曹洪军已然撤回了兖州。

    这时候,麴义才呵呵笑着,挥军南下,一城一郡,很快就将青州大部囊括到了手中。

    此前,在曹洪等人遍地搜刮财物,即将准备撤退的时候,却有徐州使者来访,竟邀其联合,共抗刘渊,阻其南下。

    曹洪毫不犹豫拒绝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兖州内部已然激流动荡,若还不回军,恐怕内乱一起,就不好收场了!

    徐州使者被拒绝,当下很是不爽,回去徐州,只道曹军暗弱,不敢抗敌,并且已然撤出了青州南部三郡。并建议陶谦吃下这块肥肉。

    陶谦闻言很是心动,心道,何不趁此机会吞下一二郡,一来弥补陈登曹豹之败的损失,二来扩张徐州地盘呢?

    要知道,曹军撤退,幽州军尚未完南下全占领青州,北海、东莱二郡正处在政权真空期,此时却是取下这二郡的最好时机。陶谦本就对这两郡垂涎多年,此时机会送到嘴边,便有意咬上一口。

    但他这几年垂垂老朽,失了年轻时的果断,多了优柔,心下有些犹豫,便召集麾下文武准备先行商讨一番,再做定论。

    麾下文武争执不下,陈登之父陈圭认为幽州太强,这般作为无异于虎口夺食,激怒了对方,容易遭到反噬。而另有人以为,当趁机取下东莱、北海二郡,壮大徐州。

    两方人马争执良久,最终,陈圭妥协了。

    只因对方提了一句,若取下这两郡,便是真守不住,到时候视情况,瞅准机会,以二郡之地换回陈登和曹豹!

    陈圭心忧陈登,不能反驳,只得沉默以对。

    商议终于有了结果,陶谦大喜,便遣麾下大将孙观、尹礼二人,各领兵五万,一路取道姑慕,入北海;一路取道诸县,过北海高密,转而取东莱。

    又令糜竺、王朗二人各为军师,辅佐二将,取得二郡。

    话说糜竺乃徐州大商,早年便与幽州联系紧密,深知幽州可怕。他也时常试着向陶谦进言,尽述幽州之强。但奈何一来他是商人,虽征辟为从事,但仍不甚受到重视,二者又有政敌作梗,言道他心向幽州,褒敌而贬己,于是陶谦更加不亲近他。

    此番被任命为行军军师,也是政敌作梗而致,虽有心不接令,没奈何陶谦强硬,值得委曲求全,随孙观发兵青州。

    不两曰,两路大军各自到了姑慕、诸县,休整半曰,便即进军青州,入了北海范围。

    孙观大军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数城,是志得意满,另一边,尹礼也同是这般。

    二人心中明了,只道这二郡政权真空,却是好取,心中一点点谨慎完全消散。

    便是糜竺与王朗二人,都是这般认为。

    这天,孙观大军打下昌安,马不停蹄,便要直奔邻县安丘。

    大军迤逦而行,大将懒散,如游山玩水,士兵放松,谈笑无忌,完全没有半点警戒之心。

    五万大军行至一处山坳,忽然间,四下里喊杀声大起,孙观骇的魂飞魄散,抬头一看,迎面一将手执巨锤,引军从山坡上杀奔过来!

    孙观连忙喝令大军抵抗,一边执兵刃,迎上了那巨锤武将。

    “呔!兀那贼子,胆敢侵犯北海,作死!”

    一双大锤铺天盖地砸下来,孙观措手不及,第一锤被砸飞了兵刃,第二锤便被砸爆了脑袋!

    “哈哈哈北海武安国在此,贼将已死,尔等还不快快投降!”

    随着武安国一声暴喝,斜里又有两彪军队掩杀过来,顿时间,孙观军大乱,顷刻便崩溃,四散奔逃,弃械投降!

    同一时间,尹礼大军在高密外,也遭到伏击。

    领军之人正是那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青州牧刘岱!

    刘岱虽无勇武,军略也不出众,但打伏击却不用人教,只管埋伏在险要地点,待敌军过时,飞矢滚石齐发,使尹礼大军混乱不堪,而后率军掩杀,顿时击破尹礼军,围杀尹礼,俘虏了王朗。

    而后两路大军各自镇守北海安丘、东莱黔陬,相互策应,以拒徐州。

    待陶谦得知两路大军有去无回,尽皆殁于青州,不由悲苦万分。

    原想捞一块肥肉尝尝,没想到竟是颗铜豌豆,被磕掉了两颗大门牙,端的是得不偿失。

    而今徐州于高唐之战损失八万人马,又在北海境内损失十万,端的是切肤刮骨之痛。仅这两次,徐州总兵力尽去大半,实力大损。

    “没想到竟然是那病入膏肓的刘岱和那孔融麾下武安国!”陶谦疾首道:“某竟然忽略了这二人,端的是端的是天意如此么?”

    堂下一片寂静,良久,沛相陈圭站出来,缓声道:“刘岱一直以来都在被刻意弱化、淡化、掩藏,出征之前,便是我等诸人都未曾想起此人,此实属天意,咳咳”

    陈圭毫不脸红将其归咎于天意,道:“唯今之计,我徐州实力大损,因进攻青州又恶了幽州,却要担心其报复,还需勾勒计策,谨慎对待。”

    陶谦闻言,脸色不由一白。

    确实,徐州已然实力大损,面对挟威而来的百胜之师,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该如何是好?”陶谦差点哭出来,心中暗自后悔,早不该应了那陈宫之言,安安稳稳坐镇徐州不是很好么,不该贪心那寸土之地啊!

    “我有二计,可解陶公烦忧。”

    站出来的,竟是那被陶谦强迫出仕的彭城名士,张昭张子布。

    这下诸人都十分惊奇。

    要知道,当初陶谦征辟张昭出仕,张昭不肯,陶谦以为被轻视,便强迫其出仕,一直羁留在州牧府中,从来都不说一句话。而今却要为陶谦出谋划策,端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陶谦眉头一皱,只看着他,不说话。

    “当然,在下也有要求。只要在下的计策解了陶公烦忧,便请陶公放在下归家,不再为难在下。”

    张昭道。

    原来如此!

    诸人恍然。

    陶谦脸色变幻,最终点头道:“好,只要你计策奏效,我便不再为难于你,并放你归家。”

    张昭眼神一喜,道:“我有二计,其一,联姻。”

    “联姻?”陶谦眉头愈发皱的深沉。他有二子一女,但年岁都不小了,早已婚配于人,而且后代中又无姿色出众的女子,如何与刘子鸿联姻?

    “不错,正是联姻。”张昭道:“东海糜家有女,名糜贞,才貌出众,正待闺中!”

    “可是那糜竺之妹,糜贞?”陈圭问道。

    “正是。”张昭淡然回到。

    “主公,此计可行。”陈圭微微一礼,道:“那糜家小女年方十八,颇有姿色,我看与渔阳王乃是娘配,正该联姻。”

    见陈圭竟然赞同,陶谦顿时迷糊起来。

    要说这联姻,自然是两方首脑之间联姻,才最为稳妥,可为何连陈圭都同意让糜家与渔阳王联姻呢?

    “主公,糜竺乃商人,常与幽州有联系,想来与渔阳王当是旧识,就这一点,渔阳王就不应该会排斥这桩婚事。二者糜家颇有财货,正藉此为嫁妆,给渔阳王赔礼道歉;三来嘛”

    陈圭没继续说下去,但陶谦也知道,不就是自己没姿色出众的后人么,要不然怎轮得到糜家?

    “此计可行。”陶谦沉吟半晌,点头称是,又道:“那第二计呢?”

    “第二计,呵呵,”张昭微微一笑,道:“投诚。”

    厅中诸人闻言,不由勃然色变!

    “大胆!”有人喝问出声,俱都怒目而视。

    “呵呵,”张昭不以为然的摇摇头,道:“这两计,说白了,就是要与渔阳王扯上关系罢了。否则诸位可还有其他计策,以抗渔阳王?联合曹孟德?嘿,曹孟德如今内忧外患,兖州闹的厉害,又一边在与袁术大战,自保的力量都还不足,哪有心思帮你?联合袁术?袁术更是命在旦夕,自顾不暇!至于袁绍、刘表等人,不说这些人与徐州隔着几重山,单说他为何要帮你?虽然口头上说得好,联合以抗河北渔阳王,可谁心中没把算盘,各怀鬼胎?”

    “譬如向袁绍求援,袁绍能给什么援助?难道让他出兵攻打河北,牵制渔阳王兵力?他绝对不肯,最多让那傀儡天子下一道旨意,申斥渔阳王。可渔阳王早与天子决裂,会理甚劳什子之意?”

    “譬如公孙瓒和王匡,这二人曰曰受到来自北面的威胁,可也只能忍气吞声,你要向这二人求援,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人家避都来不及,还能引火烧身?”

    “再譬如刘表、刘焉、不说这两人本就与渔阳王关系不错,单说这千万重山水,中间隔着几个诸侯,人家就是真想援救,也过不来呀!”

    “再说了,这些人都忙着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张自己的地盘,巴不得天下诸侯少一个呢,会在意你?!笑话!”

    一番话,将堂上诸人说的是哑口无言。

    的确,兵力大损,外无援助的徐州,如今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若渔阳王大军南下,根本挡之不住,有倾覆之危。

    (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