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之嫡女复仇实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草席裹尸 第2章再世为人 第3章庶妹薇仙 第4章上房构衅 第5章花园聆密 第6章暗诈上 第7章暗诈下 第8章舅母造访 第9章别有心事 第10章厨房鼠患 第11章说亲被拒 第12章山石窥听 第13章宴后失窃 第14章旗开小胜 第15章外祖来访 第16章命相有变 第17章登徒子 第18章姑妈来信 第19章房中议事微修 第20章季先生 第21章听壁角 第22章暗流 第23章谜样贵人 第24章岐道相逢 第25章相争捉虫 第26章击掌明誓 第27章堂上发问 第28章勾搭 第29章将计就计 第30章事败 第31章鞭刑 第32章暗桩 第33章雌雄双佩 第34章赌注 第35章赠佩 第36章唐姑妈 第37章兄妹重逢 第38章团圆宴 第39章算计 第40章误会 第41章绣图册子 第42章伤风 第43章还君玉佩 第44章绿柳来探 第45章摔跤 第46章骨折 第47章小贱人 第48章皇商之女 第49章上房争吵 第50章外祖坐镇 第51章纳妾 第52章风波 第53章机锋 第54章捉拿 第55章探病 第56章策反 第57章拜帖 第58章筹谋 第59章燕窝盅 第60章架桥拨火 第61章私会 第62章说亲 第63章招供 第64章隐情 第65章掌权 第66章林家来人 第67章允诺 第68章请外援 第69章贱奴欺主 第70章理事 第71章祸起萧墙 第72章如意算盘 第73章迷局 第74章争端 第75章窥听 第76章林姑娘 第77章 第78章 对峙 第79章 第80章 布局 第81章上吊 第82章苦肉计 第83章归家 第84章母子筹谋 第85章 策反 第86章 失势 第87章 生意 第88章 送礼 第89章 约定 第90章 暗流 第91章 定终身 第93章 辞别 第94章 绣香囊 第95章 求援 第96章 分利 第97章 换大夫 第98章 看戏 第99章 密谋 第100章 挑明 第101章 告白 第102章 聆密 第103章 生日(上) 第104章 生日(中) 第105章 生日(下) 第106章 李代桃僵 第107章 锦被计 第108章 摊牌 第109章 来信 第110章 落水 第111章 林府 第112章 内情 第113章 威胁 第114章 辞行 第115章 装病 第116章 大话 第117章 暴疾 第118章 赵道婆 第119章 端倪 第120章 谋划 第121章 布局(一) 第122章 布局(二) 第123章 布局(三) 第124章 布局(四) 第125章 布局(五) 第126章 一举成擒(一) 第127章 一举成擒(二) 第128章 一举成擒 第129章 事败山崩 第130章 失败山崩(二) 第131章 事毕 第132章 京城来信 第133章 相求 第134章 谣言 第135章 夜话 第136章 辞退风波 第137章 暗度陈仓 第138章 离心 第139章 传话 第140章 约法 第141章 表弟订亲 第142章 陈仓暗度 第143章 熨衣裳 第144章 过年 第145章 手帕 第146章 对质 第147章 看灯 第148章 勾连 第149章 讨妾 第150章 开业 第151章 红火 第152章 家贼 第153章 做妾 第154章 京中风雪 第155章 旧事 第156章 贵人 第157章 条约 第158章 枫芦庵 第159章 议论 第160章 讥刺 第161章 暗地交易 第162章 家书抵万金 第163章 扬名 第164章 萧澴 第165章 萧家父子 第166章 冤家路窄 第167章 认干亲 第168章 姐夫 第169章 金榜题名 第170章 诬告 第171章 求情 第172章 诱骗 第173章 转机 第174章 探花 第175章 邀功 第176章 求亲 第177章 求亲(二〕 第178章 夜袭 第179章 婚期 第180章 花好月圆夜 第181章 恩爱 第182章 分别 第183章 行程 第184章 掌家 第185章 香粉 第186章 局势 第187章 有喜 第188章 终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49章 讨妾
《重生之嫡女复仇实录》
作者:陈云深
更新时间:2024-01-25 08:42:55
字数:682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嫡女复仇实录 !

    陈举人听闻,叹了口气,说道:“女儿,这等便是坏了事了!你嫂子说的那户人家,虽不要媳妇儿的出身陪嫁,却定是要个清白女儿。说起来,人家也是良家子弟,这亲事还未说下,就弄出这等名声来,倒叫我们怎样去说!”陈杏娘赶忙说道:“这城里市井闲人的舌头,父亲还不知道?就没影儿的事儿也编的有凭有据,父亲别听他们胡吣就是了。”

    陈举人叹气摇头,不再言语。傅家夫妇亦不知说什么为好,陈举人又坐了一回,吃了盅茶,便推说家中有事,起身去了。

    傅沐槐便同陈杏娘道:“昨儿晚上究竟是怎么个情形?我在堂上待客,落后又吃多了酒,也没听个分明。”陈杏娘便将昨夜的事说了一遍,又叹道:“春娇年纪也大了,正是出阁的时候,总在咱们家待着,也不是个事儿。年中嫂子同我说起那门亲事,我听着倒觉得很好,便想待过完年,消停两日把这门亲事说定下来。谁知这正月十五就闹出这桩故事来!”傅沐槐听了,也叹息道:“你们也忒不小心,看着人多,还往里头挤。”那陈杏娘心生委屈,皱眉道:“你道我愿意这等么?谁知灯市里竟这许多人!说来也怪,初时人虽多,却无人来挨蹭擦撞,谁知忽然就涌来许多人,将我们撞开了。”傅沐槐见娘子面色苦恼,便说道:“这也罢了,你也不必烦恼。过上两日,我再往丈人家里说和说和,若然可以,自然是好。如若不成,那便罢了,咱们再寻别门亲事也就是了。实在不成,往外乡聘也好。”

    陈杏娘这才回嗔作喜,又问道:“却才我听小厮说起,父亲一大早领了人来,说了半日的话,却为些什么事?”傅沐槐便将事情告诉了一遍,又说道:“这般听起来,倒十分便宜,买下来也好。二百亩田地,一年打下来的粮食菜蔬,也尽够咱们一家子吃了。吃不了,还能送到铺子里发卖,再不成便存起来预备荒年。那宅子听他讲起,也很宽敞,又有花园。到了夏天,咱们一家子去乡下避暑,也是个好去处。还有一桩,这过了年转眼就要二月,春闱是在三月,不论熠晖中与不中,四月间也要完事了。眼看他就要回了,同月儿成了亲却没个现成的住处。咱家虽有地方,他又没入赘到咱们家来。我见他素日里的脾气,很有几分傲性,大约不肯住在丈人家里。我心里便想着,把那宅子收拾出来,与他们两口住罢。”

    陈杏娘笑道:“你倒是深思远虑的,这般也很好。虽说是乡下地方,究竟不过就在城郊,展眼就能过去的。也罢,咱们买了罢。”傅沐槐说道:“还要看了地,才能交钱定地契呢。到时候还需得本方保甲出面,定个文书契约才好。”

    二人说了一回话,转眼就到了晌午,陈杏娘吩咐在上房开了饭,打发丫头喊了几个姑娘过来吃饭。唐爱玉要吃斋,自在房里吃了。唐春娇也推头疼,不来吃饭。只傅月明一个到了。

    傅沐槐见人皆不到,便问道:“年里就听这大姑娘说身上不好,今日又不吃饭,是不是落了什么病症?午后请宋大夫上门来瞧瞧。”陈杏娘满口应下,傅月明只道她仍为手帕一事,耿耿在怀,亦不以为意。

    吃过午饭,陈杏娘歇了中觉起来,果然请了宋大夫上门为唐春娇诊病。

    那唐春娇生的乃是心病,便是华佗在世,又如何诊的出来!那宋大夫看不出端倪,只说是外感风寒,劳累所致,胡乱开了一帖八面风的药,就罢了。

    翌日一早,傅沐槐起来,陈举人便来门上相邀。翁婿两个会齐了,同那连公子三人一道乘了车往乡下看地。

    到得地方,傅沐槐先到田埂上走了走。因他不识农事,便将家中招喜两口子——原是务农出身,一并带来。这夫妇二人在田上看了一回,又瞧了瞧土地,便向傅沐槐道:“是快好地。”

    傅沐槐又到连家那所宅子中转了转,见那宅子果然如那连公子所说,是所宽敞幽静的大宅,又很清雅别致,心中便十分中意。当下,便同那连公子说定,请来当地保甲,陈举人做了个中人,当场换了地契,定了契约文书,就把地连宅子一并买了下来。

    傅沐槐回至家中,同妻女说起此事,一家人都十分喜悦。当下,傅月明便自家人之中选了几人,荐与陈杏娘——皆是前世她落难之时,冷眼选中的老诚忠厚之人,打发到庄上看守宅院。傅沐槐又招来招喜两口子,吩咐了一番,令他们同到庄上,雇了几乎佃农,便将田地收拾起来。

    才料理过这桩事宜,已是二月上旬。

    因正月已过,傅家各处店铺便开门营业,各处铺里又上了许多新货,傅沐槐四处盘查账目,忙的不可开交,朝去暮归,一日到头再转不到家里来。那林家又打发人来商议霓裳轩开业一事,更是忙上加忙。好在那铺子里一应的器具摆设都是齐备的,牌匾也一早打下了,掌柜伙计也雇好了,倒不费什么事。傅沐槐先将林家送来的绣品布匹运了一批入铺上架,又请来阴阳先生选定日子,就要开业。

    哪知正在这忙乱不堪之际,傅家门上竟又生出一桩事来。

    这日午后,傅家女眷吃过了午饭。因闲中无事,傅月明便伴着母亲在上房说话。便在此时,外头人便急匆匆来报道:“太太,外头一位姓高的公子带了个小厮上门来拜,送了一封拜帖过来。”

    陈杏娘登时急了,说道:“老爷不在家,倒怎生理会?”傅月明便说道:“太太不必急,先请管家在堂上待他吃茶,打发人紧着将老爷请回来便是。”陈杏娘便依她之言,着人铺排。

    少顷,傅沐槐闻讯赶回。回至家中,果然见那高如凛正在堂上坐着。他同此人并无甚相交,也不知他此来何干。

    上得堂来,那高如凛连忙起身,两人拱手见礼已过,宾主落座。

    傅沐槐便问道:“一向不曾与先生往来,不知公子今日上门有何贵干?”那高如凛微笑道:“我今日前来,却有一桩事相求。虽则唐突,却也不得不说。”傅沐槐闻言甚奇,便问道:“公子却有何事,要寻到我这生意人门上来?”那高如凛便道:“小弟独个儿在此城中,只与家叔同住,并没个当家立纪之人,凡百事体十分不便。我听闻府上有女待聘,特来相求。”傅沐槐听了这话,只道他是来求娶自家女儿的,便道:“公子美意,只是不巧,小女已于去岁上定了一门亲事。”那高如凛微微一笑,说道:“令千金乃名门淑女,小弟不敢高攀。倒是府上另有一位姑娘,听闻乃是员外的干妹,待字闺中,正是摽梅年纪,我今日来求聘的,正是这位。”

    傅沐槐这方想起正月十五那桩故事,暗道:陈家的亲事还不曾说成,却跑出个高家来,这姻缘倒也难论。因素知这高如凛秉性油滑,是城里出名的轻浮子弟,虽则那唐春娇并非正经傅家人,到底傅沐槐为人忠厚,不肯轻易误了其终身,当下只沉吟不语。

    那高如凛见状,只笑道:“小弟同这位小姐,于正月十五夜里已会过一面,我二人心中皆是有意的,见有信物为证。还请员外勿以世俗之见,误了这桩姻缘。”说毕,便从袖里掏了一枚香囊出来,递到傅沐槐跟前。

    傅沐槐见那香囊,果然是唐春娇平日随身之物,今竟与了他,那段心思自是不言而喻。

    只听高如凛又道:“如今这事,傅员外只怕肯也得肯,不肯也得肯了。”

    傅沐槐只道他欲聘唐春娇为妻,见他空手上门,又出言不逊,心中甚恼,当即说道:“这话何意?我若不肯嫁,你还能硬娶不成?”那高如凛笑道:“正月十五夜里,我同唐姑娘在城中走了一地的路,满城人皆看在眼中。如今她又有信物在我手里,倘若员外不肯应允,我只好将此事宣扬出去。唐姑娘往后,只怕也再难议亲。”

    他这话甚是无礼,饶是傅沐槐脾气再好,亦忍不住气恼上头,便说道:“你要讨我家姑娘为妻,便当请了媒人上门好生商议,如何这等要挟于人!这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不料,那高如凛却道:“我几曾说过要娶唐姑娘为妻?我家中早已娶了一房娘子,见有妻室,如今我独身在这里,拙荆不曾跟来,便想纳房姬妾。寻觅了几时,不曾相中合适之人,不意遇见唐姑娘,倒觉得很是般配,这才上门相求。”

    其时,那唐春娇听闻高如凛上门,便知他为己而来,也不顾人会不会瞧见,悄悄走到软壁后头听觑。乍闻得高如凛家中有妻,不过要讨自己做妾,正如五雷轰顶,瞠目结舌。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