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十章 湘山寺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0:45
字数:782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一大清早,沈文信与陈黎乘着天还没大亮,便匆匆离开了邢安,两人一狗,依然是各自骑着自行车、摩托车,按照昨天的计划,前往诠州,距离大概是60.6公里。

    按照沈文信、陈黎的速度还能赶得及在当地吃早餐。

    在途中,陈黎特意让小黄跟着跑一段路,主要是一直坐在摩托车踏板的窄小空间内,怕小黄不舒服,而且早上也该晨练下,昨天啃了这么多骨头,再这么下去,以后跑不动了,不利于健康。

    矫健的小黄,紧紧地跟着队伍,显然流浪狗生涯,让它适应了公路上的奔跑节奏,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陈黎腾出了空间,心情放松了一些,昨晚放狗伤人的事情,还是让陈黎极为不安的,在邢安的地界,人生地不熟,遇到群体伤人事件,根本没有应对之策,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沈哥,这次我们在哪歇脚啊?“

    “嗯,我们早上10点多会到一个叫做诠州的县城,主要会去几个景点吧。”

    “什么景点呢?”

    沈文信随后把查询过的资料复述了一遍。

    有马路江、卢家桥、渡星园、黄毛岭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洮阳县城遗址、梅子坳汉晋古墓群、柳山书院等。主要风景点有:湘山寺、天湖水库群、三江口、炎井温泉、龙岩洞、燕窝楼、语录山等50多处。

    沈文信选择用一天的时间浏览几处,比如湘山寺、梅子坳汉晋古墓群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地方。

    “你说的那个寺庙,到底什么来历啊?和天王寺相比怎样?”

    “湘山寺始建于756年唐代高僧无量寿佛创建的,据你说天王寺是清末时期太平天国建立的,相差了一千多年啊。”

    “好古老的佛寺哦。”

    “是啊,历史上曾经被宋代的皇帝五次加封,并且宋徽宗亲自膜拜过。”

    “宋徽宗?好熟悉的名字啊。”

    “影视剧经常出现的,比如水浒传、岳飞传之类的,是宋代艺术造诣最高的皇帝,书法、绘画都极富大师风采,可以这么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却是一个大师级别的书法大家,创立了‘瘦金体’。”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昏君对吧,好像被金军掠去北方了。”

    “对,就是那个赵佶。”

    陈黎让小黄跑了十来公里左右,休息期间喂了些在邢安买的狗粮和水,便又带上了摩托车,跑太多了也不好,而且太阳东升,紫外线加强,人暴露在这么大的阳光下都会中暑,何况是没有毛孔散热的土狗。

    陈黎与小黄之间的感觉与曰俱增,令沈文信十分羡慕,做狗好啊,找到一个负责的主人,吃喝不愁了。

    一路上欢歌笑语,多了一个“成员”,整个旅程也多一份责任与关怀,陈黎对小黄可谓是关怀备至,沈文信从中看到了陈黎富有爱心的一面,与昨晚在饭店大声呵斥猥琐男的巾帼英雄截然相反,刚柔并济呀。

    诠州县位于桂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地处湘桂走廊,堪称桂西北大门。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这里名人辈出,古代有石涛大师等,当代名人有蒋淑玉、盘文波、蒋钦挥等。

    找一家饭店,沈文信点了一桌子当地的特色美食,旅游除了饱览沿途的风景之外,品尝美食也是其中一个乐趣。

    作为资深的吃货,沈文信总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每个地方的美食,毕竟如今信息发达,手机上网查询一下就行了,而且沈文信在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比如点了一个荷花鱼熏干炒辣椒、诠州禾花鱼。

    诠州禾花鱼即乌鲤,主要在诠州县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食姓杂、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体重在50-250g。清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庭贡品。

    而且诠州禾花鱼的做法主要是腊熏,风味独特与邢安的酸辣禾花鱼有所差别。

    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把它“烘”干,才别有一番风味。当地人人喜欢将“禾花干鱼仔”在煮和蒸前稍用温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放在铁锅里煮。更佳的是待饭要熟时,放到饭上蒸。端上桌来,真是一片稻米鱼花香。其肉质细腻,鱼刺松软、味道浓厚。

    鱼骨方面又便宜了小黄,吃过了当地的美食之后,沈文信、陈黎找了一个住宿的地方,毕竟这么多东西,游玩诠州各地并不方便。

    木印、关公神像这类贵重文物已经由易小军带回了龙城高中教职工楼,有父母的看管,那些宝贝的安全并不用担心,何况作为重点高中,安保方面还是不错的,这是一所全封闭的高中,门卫的数量达到了数十名,轮班看守大门、后门和周遭的巡逻。

    而这些保安,大多是退役的军人或者民兵之类的,体魄上比普通人强上不少,其实看一所学校的规模多大,师资力量多强,看门卫的素质就成了。

    话分两头,找了一家准许狗入住的旅社,沈文信、陈黎径直前往了湘山寺,作为佛门古刹,各地善男信女纷纷都慕名而来,在国内佛教的信徒数量还是极多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佛教的教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朝历代老百姓的思想。

    讲究什么因果报应、轮回法则之类的,教人向善的宣传,还是深受国人欢迎的,因此虽然佛教不是源自华夏,却在这块土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湘山寺,,素有“兴唐显宋”之美誉,“楚南第一名刹”之雅称。

    两人一狗分别游览了有飞来石,洗钵泉、妙明塔、寿佛殿、圆通宝殿、放生池动物石雕群等景观。

    沈文信路过一处崖刻,上书“寿世慈阴”,这块题字乃前朝康熙御笔,想象着康熙大帝亲临湘山寺的仗势,不由得感慨万分。

    当初沈文信观看陈道明先生主演的《康熙大帝》连续剧的时候,便极其崇拜康熙的为人,不过长大之后,读过的史书,经历的事情多了,又重新开始内心评价历史上的康熙,觉得仅仅以目前的文献记载来说,过于完美。

    一旦一个人通篇都是赞扬,那么不可避免的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也许康熙的一生并不是这么令人称道的呢?

    沈文信神游万物之际,对历史愈加了解之后,便发现留存后世的文献,其实有诸多的疑点,要探究某个朝代的真实面貌,还真要“穿越”一番,不亲身体现,哪里知道真相呢?

    此刻陈黎轻轻推了一把沈文信,然后指着不远处崖刻附近,说道:“沈哥,有一个僧人在那雕刻什么呢,要不要去看看?”

    “喔?开开眼界也不错。”陈黎牵着小黄,绕过了这里,到别处游览了,主要是小黄的动静过大,怕打扰僧人的雕刻。

    沈文信先行一步,轻声轻脚,靠近了一名身穿灰褐色僧袍的老和尚,只见他极为专注地用貌似黄杨木雕刻着一尊佛像,看样子准备大功告成了。

    沈文信一直在那如松木一样,伫立在旁,呼吸都尽量放低,毕竟这是是佛门重地,必要的安静是对佛祖的尊敬。

    一个小时左右,陈黎逛了一圈的其他湘山寺的景观,回过头来,沈文信还是那个动作,连移动都没移动。

    一尊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庄严宝相的观音雕刻完毕,老和尚转过脸,对着沈文信说道:“施主,你已经站了一个时辰了,不累?”

    “大师的雕工精湛,鬼斧神工,晚辈看了一个时辰只是入迷,并不累。”

    “哈哈,看来施主对木雕颇有兴趣,难道也深通此微末之道?”

    “大师不介意的话,我试一试如何?”沈文信看到旁边还有多余的黄杨木,一时兴起,打算艹刀雕刻。

    这名老和尚似乎并不在意,一副自便的样子,在旁边为观音神像抛光,沈文信则进入了一个比较奇异的状态。

    凝神聚气,脑中有了一件作品的轮廓——弥勒佛。

    沈文信以前从未学习过木雕,黄杨木的特姓,极其适合雕刻人物,所以黄杨木的雕刻范围在如今被限定了题材,大多以神像为主,观音、弥勒佛、关公之类的是常见的黄杨木雕的作品。

    也不知道怎么了,沈文信突然心血来潮,打算雕刻一把,又过一个小时,一件不逊色于老和尚雕刻的观音神像出现了。

    弥勒佛的神态活灵活现,盘坐的弥勒佛,表现了一种意境:“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好,好,后生可畏啊!施主难道是朱子常大师的后人?其雕工似乎传之伦仙之手。”老和尚这话一出口,沈文信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之所以会木雕技艺,全是来自那尊出自早年间朱子常雕刻的关公神像,吸收了金光的沈文信,附带学习了这项传统的木雕技艺。

    而且看样子好像是传承朱子常的技艺,达到了与老和尚比肩的程度,应该介于业余、大师之间,属于专家级别的吧?

    “大师过奖了……”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