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1:01
字数:813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众人坐定,蒋坤见根雕茶几坐了两个人,一名穿着西服的中年人,文质彬彬的,颇有大家风范,而且居于上首,茶艺功夫娴熟,从各方面综合考量,蒋坤认为他就是老板无疑,至少在摸宝行的地位不低吧?

    而相比较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蒋坤也只是稍微瞥了一眼,就把专注重点放在了沈中亦身上。

    “这应该是老板了吧?你好,我叫蒋坤。”皮肤黝黑,看似忠厚的他,其实头脑很是灵活,只是并不知道,贸然指明身份,是一种不太妥当的做法,一旦说错,第一印象就会差了。

    沈中亦并未起身与蒋坤握手,而是借故在泡茶,腾不出手来,善意地提醒道:“蒋坤是吧?不好意思,我不这里的老板,而是经理。”

    蒋坤经此提点,立马表情有点不自在,对着沈文信说道:“不好意思,这位是老板?不知尊姓大名。”

    “免贵姓沈,名文信,蒋大哥也不必拘束,坐下来喝杯茶,等会我们再谈生意。”

    “那敢情好,沈老板年纪轻轻,能开这么大的古玩店,还如此平易近人,实在难得,不知贵行的掌眼老师傅呢?”

    “哦,掌眼的老师目前我来兼职的,等下鉴宝也是由我和杨宇一起进行。”

    “原来如此。”

    蒋坤不免疑惑,沈文信是老板的话,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富二代,但是也兼职掌眼,那么说来还是具备专业鉴定知识的行家?

    这个年纪能有丰富的鉴赏知识?蒋坤抱着疑惑,三十多岁的蒋坤,搞铲地皮也有七八年了,也知识摸到了一些门道,前几年打眼的次数并不少,努力专研了一阵,才逐渐闯出了些门道,与不少的古玩店都有合作,提供许多的宝贝。

    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抱着一丝疑惑,喝了一杯清茶,与三人简单聊了会天,便一道来到了鉴宝室的方桌皮垫面前。

    蒋坤带来了一个大行李箱,里面套了一层海绵,用来避免运送途中磕碰,只见他捧着一件瓷器,说道:“沈老板,还请掌掌眼。”

    沈文信看了这个器形应该是人头罐,在国外名为姜罐,画片是青花人物,有妇女、稚子,从画面上看应该是清代的无疑,具体是那个朝代,沈文信还摸不准,上手之后,没有出现宝箱。

    那么可以推测出应该是不达到九品的程度,或者是仿品,从底部写着大清康熙年制,但是画风又没那个时代的大气,开片是细碎的哥窑开片,综合各种推断,沈文信有了一个大概的时期把控与价位幅度。

    这类器物应该属于开门类的瓷器,沈文信在这段时间也学习了不少的鉴定知识,结合没有出现宝箱的情况,便说道:“蒋老板,你这个人头罐应该是嘉庆时期仿康熙的人头罐,这个时期属于清朝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瓷器呈现出的风貌并不算好,这件哥窑青花人物故事图姜罐,本店出五千收购,你看怎么样?”

    “沈老板真是慧眼如炬,五千的价钱也很公道。”所谓货比三家,蒋坤好不容易从乡下淘来的物件,连带着车钱、住宿费之类的开销,没有赚头哪里肯出售,这个人头罐他是从北方一个老乡手下置换过来的,大概也就几斤猪肉和一瓶二锅头的价值,一百出头左右,连带开销,这一路上最多花个五百。

    在来摸宝行之前,蒋坤去过东街几家合作过的古玩店,大多只出价几百或者一千出头,毕竟市场上人头罐并不紧俏,又想多赚几分,所以把价格压得很低,而沈文信的出价,基本上保证不亏的局面。

    沈文信也不奢望这类物件赚钱,无非是想建立蒋坤这条线,让更多的铲地皮或者包袱斋知道摸宝行的存在。

    所谓千金买马骨,沈文信让利于人,他曰蒋坤自然会拿更多的宝贝过来,到时候还怕没机会?

    蒋坤见沈文信如此大方,本着试一试的心理,现在倒是打算把这次收获的全部家当拿出来,随后在行李箱内拿出了一个木盒子。

    沈文信打开之后,一枚器形修长,似晨钟的玉器,顶端有一个孔,不知是干什么用的,表面刻兰花、蝴蝶纹,纹饰细腻、讲究,仅仅以玉质来说,应该是白玉中的中上水准,不是极品类型的,杂质很少,显然是和田美玉。

    看样子应该是清代的,毕竟这么白的玉,只在清代打通了玉石之路才出现的,明代以前玉质都偏差一些。

    沈文信一上手,就出现了九品宝箱,显然这枚不知什么作用的玉器达到了上万的价值。

    突然近期比较热播的清宫剧的画面浮现在沈文信面前,他恍然大悟,暗道:“原来是白玉翎管。”

    清代的官员,有所谓的顶戴花翎,由帽、顶珠、翎管、孔雀翎组成,是这个朝代特有的物件,每一件都有严格的等级,白玉翎管则一般是品级高的武官才能拥有的。

    不过与文官的翡翠翎管比较,白玉的价值稍微低上几筹。

    而这类翎管,国内收藏爱好者们普遍没有引起重视,在前些年许多上等玉质的白玉、翡翠翎管被港台等地的珠宝商看重,以玉料的价格批发回收,再回炉加工,制作了一批挂件、首饰、吊坠玉器。

    作为代表一段历史的文物,这样的做法,等同于摧毁历史!商人趋利至此也算是悲哀了,也可见翎管的收藏在国内的确不受重视,沈文信仔细把玩了一阵,觉得不论是装饰还是欣赏,都是一件不错的玉器,考虑到本身摸宝行的存货不是很多,有几个新奇玩意,搞不好有人喜欢,大开价格呢?

    “白玉翎管,目前来说收藏市场不看好啊。”

    “是啊,这一点我承认,可是沈老板您看做工、玉料上都是上乘的,您开个价,适合的话,我就转手。”

    “价格方面嘛,你开个吧,翎管的市场不紧俏啊!”

    “一万,您看?”

    这枚翎管,蒋坤是他在北方花两千左右收来的,一般来说赚个两三千已经不错了,而且主要是翎管许多古玩店不收,属于比较冷门的藏品,难以脱销。

    “好吧,一万就一万,不过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可要记得摸宝行啊!”

    “沈老板客气了,这是肯定的。”

    摸宝行的开价比龙城的古玩店开得都要高,很自然的会吸引一大批本地从事铲地皮、包袱斋的人员,从而货源上得以保证。

    完成了这桩买卖,沈文信又与蒋坤闲聊喝茶,不一会他就离开了这里,毕竟赚了不少钱,要到步行街买些礼物送给老婆孩子啊。

    都出去个把星期了,没点收获,怎么对得起家人呢?沈文信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至少蒋坤一家这几个星期可以吃肉了……

    送走了一个铲地皮的,杨宇不解地道:“老板,你的价格应该压低的啊,人头罐、翎管出价虚高了,转手卖出去,没什么赚头啊。”

    杨宇说的是实在话,如果不是觉得沈文信为人和善,不是那种听不进建议的老板,故此才会这么一说。

    沈中亦帮忙解释道:“小杨,你要重视回头客的作用,蒋坤目前来说好像占了点便宜,但是通过他的嘴巴宣传,其圈子内的人就会知道摸宝行的存在,以后有得是机会赚钱,何必贪这种便宜呢,现在这个阶段正是积累各方面人脉的档口,宁可损失些眼前利益,获取名声,也不要让别人觉得摸宝行是唯利是图的古玩店,文信,你说六叔我说得对吗?”

    “嗯,我是有这个考量,不过嘛,其实这两个物件完全可以多赚一些,只是要选对卖主。”

    蒋坤的到来,是摸宝行开业第一天收到的第一批物件,人头罐、翎管以一万五千的价格收购,被沈文信亲自封进了藏宝阁。

    一个下午的时间,众人不是以功夫茶耗时间,就是玩着数码产品,当然工作方面没落下,沈文信对员工的要求很宽松,没有什么比较严厉的工作规章,基本上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偷些懒是没什么的。

    而作为老板都没什么,沈中亦自然无话可说,毕竟古玩店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用条条框框限定死了,还会影响员工的自由发挥。

    下班了,摸宝行的第一天营业结束,沈文信没要求晚上也要营业,这主要是基于这个行当的规矩,很少有人在晚上来购买藏品或者出售宝贝的,都是乘早!

    而且这个时间段,员工们也要娱乐休闲啊!沈文信不是一个刻薄压榨职工的资本家,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可以让众人紧绷的心态得以缓解。

    在此之前沈文信就已经电话约见了丁立名吃晚饭,具体谈一下“搂货”的事宜,可能是早上的一系列活动,让丁立名觉得沈文信的摸宝行可能今后的潜力还不错,便立即答应。

    晚上,沈文信抵达了约见的饭店包厢,这间装修古朴的房间内,有两人已经落座,他们都穿了一件宽松的唐装,白色的无疑是丁立名,而另外一位则穿着黑色的唐装,带了一副金边眼镜,看起来挺有文化的,与丁立名相谈甚欢,见到沈文信的到来,站起身来,主动过来握手说道:“你好,想必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文信了吧?没想到这么年轻,正对了那句‘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先自我介绍下,鄙人李自才,刚从国外回来,与丁老板以前是同学,今天听他说要和一位收藏大家见面,所以贸然前来,沈老板还请不要见怪啊。”

    原来是海龟侨胞,既然对方这么有礼数,沈文信也不会拂袖而去,而且多一个人场面会热闹一些,便出言说道:“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叫你一声李大哥,成吗?既然是丁老哥的同学,我怎么会不欢迎呢,快入座,今天我们三个把酒问青天,喝个不醉不归!”

    “好一个把酒问青天,沈老弟,你也坐。”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