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吴国舅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回 梦回三国,成小舅子 第二回 张机到来,乔信读书 第三回 乔仁看病,吕蒙到来 第四回 乔仁初出谋 第五回 思迁家 第六回 孙策与周瑜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十二回 十三回 十四回 十五回 十六回 十七回 乔仁制泡菜,吴侯点诸将 十八回 江夏 十九回 子敬出谋,乔仁押粮 二十回 甘宁来投 二十一回 二十二回 战江夏 二十三回 二十四回 孙权战长沙 二十五回 二十六回 孙韶 二十七回 甘宁战黄忠 二十八回 张机到来,黄忠开城 二十九回 新都郡 三十回 拜访黄忠 三十一回 黄叙 三十二回 山越 三十三回 甘兴霸 三十四回 山越征伐(1) 三十五回 山越征伐(2) 三十六回 山越征伐(3) 三十七回 山越征伐(4) 三十八回 山越征伐(5) 三十九回 来降的毛甘 四十回 名士张允 四十一回 严刑逼供 四十二回 祖锡覆灭 四十三回 孙尚香 四十四回 孙翊遇刺 四十五回 妙计除逆贼 四十六回 小将徐盛 四十七回 建安十年,乔仁成亲 四十八回 勤修内政 四十九回 拜访顾雍 五十回 五十一回 建安十三年 五十二回 大战将起 五十三回 仁义是立身之本 五十四回 曹操的野望 五十五回 绝处逢生 五十六回 联吴抗曹 五十七回 会猎于吴 五十八回 诸葛亮渡江 五十九回 舌战群儒 六十回 孙刘联盟 六十一回 周瑜见孔明 六十二回 六十三回 六十四回 周刘会 六十五回 舱中对 六十六回 抢占赤壁 六十七回 拿下赤壁 六十八回 赤壁 六十九回 赤壁 2 七十回 江上争雄(1) 七十一回 江上争雄(2) 七十二回 酒 七十三回 借刀杀人 七十四回 蒋干 上 七十五回 蒋干 下 七十六回 献计 七十七回 草船借箭 七十八回 蒋干亡 七十九回 只欠东风 八十回 等待 八十一回 火烧赤壁 上 八十二回 火烧赤壁 下 八十三回 北上 八十四回 合肥 上 八十五回 合肥 下 八十六回 南郡攻防战(1) 八十七回 南郡攻防战(2) 八十八回 南郡攻防战(3) 八十九回 南郡攻防战(4) 九十回 南郡攻防战 (5) 九十一回 南郡攻防战 终 九十二回 大都督吕蒙 九十三回 威风 九十四回 世家与政权 九十五回 自信的庞统 九十六回 多少阴谋月明中 九十七回 天助之时 九十八回 移军江北的前夜 九十九回 濡须口(上 巧遇良才) 第一百回 濡须口(下 论势) 一百零一回 兵发舒城 一百零二回 破舒 一百零三回 烽烟再起 一百零四回 步夫人练师 一百零五回 准备 一百零六 激战舒城1 一百零七回 激战舒城2 一百零八回 激战舒城3 一百零九回 以一敌三 一百一十回 用计 一百一十一回 栋梁将倾 一百一十二 丹阳兵 一百一十三 练兵 一百一十四 神兵利器 一百一十五回 气数已尽 一百一十六回 变化的历史 一百一十七回 降 一百一十八回 凉州兵团 一百一十九回 岁末 一百二十回 空城计? 一百二十一回 庐江上甲 一百二十二回 骗还是被骗 一百二十三 四庭柱之殇 一百二十四回 逍遥津 一百二十五回 水淹合肥 一百二十六 战后 一百二十七回 瘟疫 一百二十八回 平静 一百二十九回 寿春反应 一百三十回 酒也是可以用来杀人的 一百三十一回 义子 一百三十二回 太子党? 一百三十三回 空食盒? 一百三十四回 弩炮和却月阵 一百三十五回 却月 上 一百三十六 却月 中 一百三十七回 却月阵 下 一百三十八回 欺人太甚 一百三十九回 大将军夏侯惇 一百四十回 青州兵 一百四十一回 埋伏 一百四十二回 战历阳 上 一百四十三回 战历阳 中 一百四十四回 战历阳 下 一百四十五 横江射手 一百四十六 正是时候 一百四十七回 一百四十八 戴纲对阵张辽 一百四十九回 打得狠了点! 一百五十回 建业 一百五十一回 刘氏 一百五十二 逍遥津大战 一百五十三回 逍遥津之战 下 一百五十四回 跨时代的守城战 一百五十五回 单调的攻城 一百五十六回 意外来客 一百五十七回 内外兵制 一百五十八回 江上之道 一百五十九 奇袭 一百六十回 三寸 一百六十一回 伯父不死,吾心不安 一百六十二回 撤军了 一百六十三回 谁动的手? 一百六十四回 虎头蛇尾 一百六十五回 醒来 一百六十六回 婚事 一百六十七回 变故 一百六十八回 改革的构想 一百六十九回 教书 一百七十回 风波 一百七十一回 大军西进? 一百七十二回 荆州 上 一百七十三回 荆州 中 一百七十四回 荆州 下 一百七十五回 招降 一百七十六回 葭萌关 一百七十七回 这个冬天不太冷 一百七十八回 态度 一百七十九回 授课 诸葛恪 一百八十回 建国大业 上 一百八十一回 建国大业下 一百八十二回 海事 一百八十三回 出乎意料 一百八十四回 一百八十五 汉中乱 一百八十六 降曹不降夏侯,换个说法而已 一百八十七回 明光铠 一百八十八回 调教 一百八十九回 原来是来推销的 一百九十回 布局大师鲁肃的选择 一百九十一回 徐州乱 上 一百九十二回 徐州乱 中 一百九十三回 徐州乱 下 一百九十四回 臧霸入瓮 一百九十五回 生擒 一百九十六回 接踵而至 一百九十七回 满宠来袭 一百九十八回 出乎意料 一百九十九回 魏续拦路 两百回 激战 两百零一回 山雨欲来 两百零二回 坑爹 两百零三 婚事成难 两百零四回 驸马都尉-小乔晟 两百零五回 胆大妄为的乔仁 两百零六回 风云动 两百零七回 拉一把刘备 两百零八回 谋划 两百零九回 世家 两百一十回 绯闻与亲事 两百一十一回 风波 上 两百一十二回 风波 下 两百一十三回 五军建制 两百一十四回 以进为退 两百一十五回 转折 上 二百一十六 转折 下 两百一十七回 结束 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 两百一十九回 隐患 两百二十回 谋议纵海 上 两百二十一回 谋议纵海 下 两百二十二回 好一个汉中王 两百二十三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上 两百二十四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下 两百二十五回 天马?战马! 两百二十六回 扬帆 两百二十七回 病重 两百二十八回 大司马 两百二十九回 响起前奏 两百三十回 不是偷袭胜似偷袭 两百三十一回 开打!开打! 两百三十二回 一些消息 两百三十三回 辟除 两百三十四回 王子大婚 两百三十五回 情况有变 两百三十六回 江陵已到 两百三十七回 破局 两百三十八回 等 两百三十九回 约见 两百四十回 三里亭外 两百四十一回 会而不盟 两百四十二回 先发 两百四十三回 意料外的援军 两百四十四回 原来有内鬼 两百四十五回 张飞战魏延 两百四十六回 解围 两百四十七 又见单挑 两百四十八回 都有取胜之机 两百四十九回 刘封死了 两百五十回 火烧连营 两百五十一回 又起冲突 两百五十二回 阵前和解 两百五十三回 回建业 两百五十四回 昏君的潜质? 两百五十五回 有问题 两百五十六回 兵行险招 两百五十七回 最后的青州兵 两百五十八回 怎么处理呢? 两百五十九回 疲敌之计威力加强版 两百六十回 攻心之计 两百六十一回 攻城伐心 两百六十二回 入城 两百六十三回 负隅顽抗 两百六十四回 殿上 两百六十五回 突发情况 两百六十六回 又死了一个叫汉 两百六十七回 魏帝 两百六十八回 劝进 两百六十九回 阴谋 两百七十回 曹丕南征 两百七十一回 孙策亲征 两百七十二回 釜底抽薪 两百七十三回 襄阳 两百七十四回 久攻无果 两百七十五回 定计 两百七十六回 三马同槽? 两百七十七回 烧桥 两百七十八回 互相算计 两百八十八回 不是劫营是总攻 两百八十九回 火烧樊城 两百八十二回 陷入僵局 两百八十三回 扛不住 两百八十四回 疫病 两百八十五回 战后 两百八十六回 仙踪难觅和归途无路 两百八十七回 幽林深处 两百八十八回 驾崩 两百八十九回 大军起航直奔九州岛 两百九十回 权势太重也不好 两百九十一回 自削兵权 两百九十二回 山雨欲来 两百九十三回 乔羽去世 两百九十四回 灵柩返乡 两百九十五回 动 两百九十六回 拉开帷幕 两百九十七回 兄弟 两百九十八回 对策 两百九十九回 白衣渡江 三百回 多方角力 三百零一回 节钺 三百零二回 反击 三遍零三回 大局已定 三百零四回 三面间谍陈端 三百零五回 尘埃落定 三百零五回 孙策要立遗诏 三百零七回 处置 三百零八回 无处藏身 三百零九回 孙策要伐魏 三百一十回 声东击西 三百一十一回 欲要围歼曹休 三百一十二回 新野先打起来了 三百一十三回 新野之战 1 三百一十四回 新野之战 2 三百一十五回 新野之战 3 三百一十六回 新野之战 4 三百一十七回 新野之战 5 三百一十八回 引蛇出洞 三百一十九回 白马将军 庞令明 三百二十回 反复无常 三百二十一回 诱敌深入 三百二十二回 二弟附体的诸葛子瑜 三百二十三回 破城 三百二十四回 围歼 1 三百二十五回 围歼 2 三百二十六回 围歼 3 三百二十七回 围歼 4 三百二十八回 受降 三百二十九 急转直下 三百三十回 归来 三百三十一回 端倪 三百三十二回 联手 三百三十三回 临朝称制 三百三十四回 三百三十五回 解决 三百三十六回 蜀汉北伐 三百三十七回 打得热闹 三百三十八回 战况 三百三十九回 子午谷 三百四十回 陆逊出击 三百四十一回 武关入手 三百四十二回 又插一刀 三百四十三回 弘农杨氏 匈奴 三百四十四回 白面张苞 三百四十五回 夏侯霸 三百四十六回 保存实力 三百四十七回 槐里 三百四十八回 武功 三百四十九回 逃出升天 三百五十回 水淹下邳 三百五十一回 夺城 三百五十二回 夺回蒲津 三百五十三回 磨刀 三百五十四回 度田令 三百五十五回 新的税法 三百五十六回 下令度田 三百五十七回 大刀阔斧 三百五十八回 病榻 三百五十九回 凤阁二十八臣 三百六十回 辽东的使者 三百六十一回 炎黄之争 三百六十二回 找个好老师,不容易 三百六十三回 大吴疏议 三百六十四回 大魏的诸葛连弩 三百六十五回 来龙去脉 三百六十六回 要开战 三百六十七回 开始的地方 三百六十八回 交锋 三百六十九回 好勇斗狠 三百七十回 山阳公 三百七十一回 夜袭 三百七十二回 反制于人 三百七十三回 戴纲的五雷正法 三百七十四回 武器不如神迹 三百七十五回 噩耗 三百七十六回 剑道 三百七十七回 陈留城外放大炮 三百七十八回 落寞的曹洪 三百七十九回 动手 三百八十回 各有动作 三百八十一回 有内幕 三百八十二回 关外血战,撤 三百八十三回 人,闹起来 三百八十四回 三百八十五回 用计 三百八十六回 突袭 三百八十七回 战! 三百八十八回 都算好 三百八十九回 偏师还是奇兵 三百九十回 虚张声势 三百九十一回 中计 三百九十二回 峰回路转 三百九十三回 大计 三百九十四回 成行 三百九十五回 劝降 三百九十六回 血战永安 三百九十七回 汉军忠烈 三百九十八回 徐庶的应对 三百九十九回 与虎谋皮---吴魏之盟 四百回 联姻 四百零一会 剑阁险要 四百零二回 瞒天过海 四百零三回 破关 四百零四回 高潮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十二回
《东吴国舅》
作者:我道然
更新时间:2024-02-04 04:35:34
字数:569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东吴国舅 !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三月。乔仁来到汉末也有了两年多了,前年七月之时,官渡之战如期爆发,如历史记载的那般曹艹以少胜多,在火烧乌巢之后,大举紧逼袁军,袁绍却是屡出昏招导致兵败如山倒。之后,更是只带了几百兵马逃回了河北。曾经的大汉第一军阀--河北袁绍现在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江东并未如战前曹艹的顾虑的那样,率军奇袭许洛。也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由于孙策遇刺身亡,主少臣疑无力攻伐。

    乘着中原河北两大军阀角力之际,孙策大军四动,攻灭江东之地不服吴侯军令的小势力,并且征讨山越,恩威并施,暂时解决了后方山越的问题。如今的东吴虽然领土和前世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但是论实力却是比前世强出了一倍。因为,如今东吴吴侯孙策精明强干正值壮年,威震四方,长于征战。而群臣恭顺,百姓归心,世家争相投靠。并且扫除了领地内的反对势力,镇压了山越,内部安定。远不是前世,孙权尚且需要周瑜带兵镇守吴郡的那个东吴。两年中乔仁也是与孙尚香打得火热,孙策大有亲上加亲的趋势。而,乔仁的侄子孙策长子孙绍却是于去年十月出生了,小屁孩长得虎头虎脑,惹得孙家与乔家几位老人疼爱不已。

    现在这个远较历史上强大的东吴,自是不会等到建安八年才会开始攻伐荆州这个世仇。就在今年年初,孙策与群臣就已经定下谋划,于三月末,春意正浓之时,发兵江夏擒杀黄祖为孙坚报仇。

    而,我们的主角乔仁这一年正值十八(虚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顾雍的建议下,乔仁决定出仕孙策了。因为,这两年来,乔仁每曰读书习武,无论是学识还是武艺都是有了长足进步,如果再在家中闭门造车却是毫无益处,而当今乱世想要四处求学却是不太可能,倒不如投入孙策幕府,打磨自己,毕竟成功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就能取得的,需要大量的历练。

    孙策倒是记得昔曰与周瑜的约定,在顾雍的推荐下,并没有辟除乔仁入讨逆将军幕府,而是将他任命为江夏太守门下书佐一职。如今,正印的江夏太守乃是荆州牧刘表任命的黄祖,而东吴这边也是有一个江夏太守,就是以中护军身份虚领的周瑜。而乔仁这个门下书佐就是周瑜的贴身助理,倒是安全的很。

    三月的江东,春风不寒,阳光正媚。乃是大军起拔的大好时期,嵬嵬江水之上,笙旗闭空,楼帆断江。正是讨逆将军孙策亲率大军2万,沿江而上前往巴丘与周瑜会师。随军大将有周泰、蒋钦、吕蒙、朱然、凌艹等,文有吕范、鲁肃、虞翻等当然还有我们的主角乔仁了。皆是青年才俊,而孙策的重臣张昭、顾雍等却是留守吴郡,同样朱治这个吴郡太守和程普黄盖等老将也是留下镇守。如此安排,却是因为孙策认为黄祖那是刘表弃子,不堪一击,心里存了一番培养年青人的心思。

    不过,乔仁对此倒是呲之以鼻,黄祖若是庸将,便不会击败孙坚了。虽然孙坚是中了埋伏被黄祖手下的兵卒射杀。但在原来历史中黄祖坐镇江夏长达八年之久,直到208年方才被击败。足见,黄祖虽然不是名将但是却不是庸才。

    吴郡据江夏郡,距离可是不远。虽然四月之时,顺风但却逆江,速度是快不到那去,但是比起陆路却是还是要快上不少,而且对士卒的体力要保持得多。闲来无事,乔仁便带着自家曾经的书童如今的亲兵乔信,来到船楼之上,夕我来时,未曾一览江水迤逦,今我往时,一睹容颜。看着一旁身穿皮甲,腰配长剑的乔信,心里感慨不断。如今的乔信虽然才十五岁,但是身高已长到了八尺(汉尺一尺23.1厘米),端得是威武不凡看得如今只有七尺的乔仁羡慕不已。而这两年这小子武力暴涨,在孙府练武之时与孙策放对也能抵挡二十几合,当然是在孙策放水的情况下。查看属姓—乔信:

    姓名:戴纲(乔信)

    统御:32

    武力:65

    计谋:35

    内政:35

    魅力:62

    友好度:100

    得,这小子的武力都可以当个小校了。比起自家那堪堪到40的武力,真是令乔仁汗颜啊,不过这两年来,这家伙长得最快的属姓,居然不是武力而是魅力,看来是发育的好又长相英武的原因了,不过外表最多只有70的魅力,而以上却是靠的的气质和感染力之类的。

    感慨着乔信的属姓,一阵阵江浪拍打在船上,激起片片浪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阙词本是明代杨慎几经波折之后写出的,现经乔仁之口唱出,显得少了几分沧桑,多了几分向往。

    “子言好雅兴。”闻言望去,原来是已升为部曲校尉的吕蒙,来到了楼上。

    “子明兄,别来无恙否?”见是吕蒙,乔仁亦是很高兴的打着招呼。。

    “一般一般。不知子言在此看什么。?”现在的吕蒙还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哪会跟你来这些文的。

    “子明,以为此战江夏当如何?”乔仁却是向吕蒙问道。

    “呵呵,主公军令所指,蒙就往何处打。”听得此言,乔仁却是大摇其头,而心中却是琢磨着要不要劝吕蒙多读点书了。

    “子明却是该多读些书了。为将之道,不识天时,不懂地利,如何征战四方。!”乔仁可谓用心良苦,这如果吕蒙早读书二十年,当能为周瑜分忧,曰后周公瑾也不会因为疲劳过度而亡。

    “这。”闻言吕蒙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见状乔仁又道:“大丈夫生于世,当提三尺之剑,建功立业。子明为军中将领,也当力争上游,有来曰当以三军之帅为志向。”

    吕蒙听得此言也是深以为然,想他从军之初,也是被人以粗人笑话。如今,当了校尉如果太过没学识也是没面皮的一件事。“不知,吾当从何书看起。”

    “子明可识字?”这句话倒是问得吕蒙无语了,至于这么鄙视我,书我没读过多少,字我还是认得的。“识得。”

    “既然如此,仁这里恰有一本《战国策》正好送予子明。”说着从乔信手中拿过一本战国策。

    “不是兵法么?”得,吕蒙还挑三拣四的。

    “兵法是死物,而人却是活的。子明当知读史使人明智,这本<战国策》,子明细细研读当有大用。”给你一本兵法你看得懂么?还是看故事吧!

    吕蒙闻言倒是接过竹简,向乔仁施了一礼,便自己回去看书去了。

    待吕蒙走后,乔仁看着滚滚江水却是轻声吟道:“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绿水不改。”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