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吴国舅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回 梦回三国,成小舅子 第二回 张机到来,乔信读书 第三回 乔仁看病,吕蒙到来 第四回 乔仁初出谋 第五回 思迁家 第六回 孙策与周瑜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十二回 十三回 十四回 十五回 十六回 十七回 乔仁制泡菜,吴侯点诸将 十八回 江夏 十九回 子敬出谋,乔仁押粮 二十回 甘宁来投 二十一回 二十二回 战江夏 二十三回 二十四回 孙权战长沙 二十五回 二十六回 孙韶 二十七回 甘宁战黄忠 二十八回 张机到来,黄忠开城 二十九回 新都郡 三十回 拜访黄忠 三十一回 黄叙 三十二回 山越 三十三回 甘兴霸 三十四回 山越征伐(1) 三十五回 山越征伐(2) 三十六回 山越征伐(3) 三十七回 山越征伐(4) 三十八回 山越征伐(5) 三十九回 来降的毛甘 四十回 名士张允 四十一回 严刑逼供 四十二回 祖锡覆灭 四十三回 孙尚香 四十四回 孙翊遇刺 四十五回 妙计除逆贼 四十六回 小将徐盛 四十七回 建安十年,乔仁成亲 四十八回 勤修内政 四十九回 拜访顾雍 五十回 五十一回 建安十三年 五十二回 大战将起 五十三回 仁义是立身之本 五十四回 曹操的野望 五十五回 绝处逢生 五十六回 联吴抗曹 五十七回 会猎于吴 五十八回 诸葛亮渡江 五十九回 舌战群儒 六十回 孙刘联盟 六十一回 周瑜见孔明 六十二回 六十三回 六十四回 周刘会 六十五回 舱中对 六十六回 抢占赤壁 六十七回 拿下赤壁 六十八回 赤壁 六十九回 赤壁 2 七十回 江上争雄(1) 七十一回 江上争雄(2) 七十二回 酒 七十三回 借刀杀人 七十四回 蒋干 上 七十五回 蒋干 下 七十六回 献计 七十七回 草船借箭 七十八回 蒋干亡 七十九回 只欠东风 八十回 等待 八十一回 火烧赤壁 上 八十二回 火烧赤壁 下 八十三回 北上 八十四回 合肥 上 八十五回 合肥 下 八十六回 南郡攻防战(1) 八十七回 南郡攻防战(2) 八十八回 南郡攻防战(3) 八十九回 南郡攻防战(4) 九十回 南郡攻防战 (5) 九十一回 南郡攻防战 终 九十二回 大都督吕蒙 九十三回 威风 九十四回 世家与政权 九十五回 自信的庞统 九十六回 多少阴谋月明中 九十七回 天助之时 九十八回 移军江北的前夜 九十九回 濡须口(上 巧遇良才) 第一百回 濡须口(下 论势) 一百零一回 兵发舒城 一百零二回 破舒 一百零三回 烽烟再起 一百零四回 步夫人练师 一百零五回 准备 一百零六 激战舒城1 一百零七回 激战舒城2 一百零八回 激战舒城3 一百零九回 以一敌三 一百一十回 用计 一百一十一回 栋梁将倾 一百一十二 丹阳兵 一百一十三 练兵 一百一十四 神兵利器 一百一十五回 气数已尽 一百一十六回 变化的历史 一百一十七回 降 一百一十八回 凉州兵团 一百一十九回 岁末 一百二十回 空城计? 一百二十一回 庐江上甲 一百二十二回 骗还是被骗 一百二十三 四庭柱之殇 一百二十四回 逍遥津 一百二十五回 水淹合肥 一百二十六 战后 一百二十七回 瘟疫 一百二十八回 平静 一百二十九回 寿春反应 一百三十回 酒也是可以用来杀人的 一百三十一回 义子 一百三十二回 太子党? 一百三十三回 空食盒? 一百三十四回 弩炮和却月阵 一百三十五回 却月 上 一百三十六 却月 中 一百三十七回 却月阵 下 一百三十八回 欺人太甚 一百三十九回 大将军夏侯惇 一百四十回 青州兵 一百四十一回 埋伏 一百四十二回 战历阳 上 一百四十三回 战历阳 中 一百四十四回 战历阳 下 一百四十五 横江射手 一百四十六 正是时候 一百四十七回 一百四十八 戴纲对阵张辽 一百四十九回 打得狠了点! 一百五十回 建业 一百五十一回 刘氏 一百五十二 逍遥津大战 一百五十三回 逍遥津之战 下 一百五十四回 跨时代的守城战 一百五十五回 单调的攻城 一百五十六回 意外来客 一百五十七回 内外兵制 一百五十八回 江上之道 一百五十九 奇袭 一百六十回 三寸 一百六十一回 伯父不死,吾心不安 一百六十二回 撤军了 一百六十三回 谁动的手? 一百六十四回 虎头蛇尾 一百六十五回 醒来 一百六十六回 婚事 一百六十七回 变故 一百六十八回 改革的构想 一百六十九回 教书 一百七十回 风波 一百七十一回 大军西进? 一百七十二回 荆州 上 一百七十三回 荆州 中 一百七十四回 荆州 下 一百七十五回 招降 一百七十六回 葭萌关 一百七十七回 这个冬天不太冷 一百七十八回 态度 一百七十九回 授课 诸葛恪 一百八十回 建国大业 上 一百八十一回 建国大业下 一百八十二回 海事 一百八十三回 出乎意料 一百八十四回 一百八十五 汉中乱 一百八十六 降曹不降夏侯,换个说法而已 一百八十七回 明光铠 一百八十八回 调教 一百八十九回 原来是来推销的 一百九十回 布局大师鲁肃的选择 一百九十一回 徐州乱 上 一百九十二回 徐州乱 中 一百九十三回 徐州乱 下 一百九十四回 臧霸入瓮 一百九十五回 生擒 一百九十六回 接踵而至 一百九十七回 满宠来袭 一百九十八回 出乎意料 一百九十九回 魏续拦路 两百回 激战 两百零一回 山雨欲来 两百零二回 坑爹 两百零三 婚事成难 两百零四回 驸马都尉-小乔晟 两百零五回 胆大妄为的乔仁 两百零六回 风云动 两百零七回 拉一把刘备 两百零八回 谋划 两百零九回 世家 两百一十回 绯闻与亲事 两百一十一回 风波 上 两百一十二回 风波 下 两百一十三回 五军建制 两百一十四回 以进为退 两百一十五回 转折 上 二百一十六 转折 下 两百一十七回 结束 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 两百一十九回 隐患 两百二十回 谋议纵海 上 两百二十一回 谋议纵海 下 两百二十二回 好一个汉中王 两百二十三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上 两百二十四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下 两百二十五回 天马?战马! 两百二十六回 扬帆 两百二十七回 病重 两百二十八回 大司马 两百二十九回 响起前奏 两百三十回 不是偷袭胜似偷袭 两百三十一回 开打!开打! 两百三十二回 一些消息 两百三十三回 辟除 两百三十四回 王子大婚 两百三十五回 情况有变 两百三十六回 江陵已到 两百三十七回 破局 两百三十八回 等 两百三十九回 约见 两百四十回 三里亭外 两百四十一回 会而不盟 两百四十二回 先发 两百四十三回 意料外的援军 两百四十四回 原来有内鬼 两百四十五回 张飞战魏延 两百四十六回 解围 两百四十七 又见单挑 两百四十八回 都有取胜之机 两百四十九回 刘封死了 两百五十回 火烧连营 两百五十一回 又起冲突 两百五十二回 阵前和解 两百五十三回 回建业 两百五十四回 昏君的潜质? 两百五十五回 有问题 两百五十六回 兵行险招 两百五十七回 最后的青州兵 两百五十八回 怎么处理呢? 两百五十九回 疲敌之计威力加强版 两百六十回 攻心之计 两百六十一回 攻城伐心 两百六十二回 入城 两百六十三回 负隅顽抗 两百六十四回 殿上 两百六十五回 突发情况 两百六十六回 又死了一个叫汉 两百六十七回 魏帝 两百六十八回 劝进 两百六十九回 阴谋 两百七十回 曹丕南征 两百七十一回 孙策亲征 两百七十二回 釜底抽薪 两百七十三回 襄阳 两百七十四回 久攻无果 两百七十五回 定计 两百七十六回 三马同槽? 两百七十七回 烧桥 两百七十八回 互相算计 两百八十八回 不是劫营是总攻 两百八十九回 火烧樊城 两百八十二回 陷入僵局 两百八十三回 扛不住 两百八十四回 疫病 两百八十五回 战后 两百八十六回 仙踪难觅和归途无路 两百八十七回 幽林深处 两百八十八回 驾崩 两百八十九回 大军起航直奔九州岛 两百九十回 权势太重也不好 两百九十一回 自削兵权 两百九十二回 山雨欲来 两百九十三回 乔羽去世 两百九十四回 灵柩返乡 两百九十五回 动 两百九十六回 拉开帷幕 两百九十七回 兄弟 两百九十八回 对策 两百九十九回 白衣渡江 三百回 多方角力 三百零一回 节钺 三百零二回 反击 三遍零三回 大局已定 三百零四回 三面间谍陈端 三百零五回 尘埃落定 三百零五回 孙策要立遗诏 三百零七回 处置 三百零八回 无处藏身 三百零九回 孙策要伐魏 三百一十回 声东击西 三百一十一回 欲要围歼曹休 三百一十二回 新野先打起来了 三百一十三回 新野之战 1 三百一十四回 新野之战 2 三百一十五回 新野之战 3 三百一十六回 新野之战 4 三百一十七回 新野之战 5 三百一十八回 引蛇出洞 三百一十九回 白马将军 庞令明 三百二十回 反复无常 三百二十一回 诱敌深入 三百二十二回 二弟附体的诸葛子瑜 三百二十三回 破城 三百二十四回 围歼 1 三百二十五回 围歼 2 三百二十六回 围歼 3 三百二十七回 围歼 4 三百二十八回 受降 三百二十九 急转直下 三百三十回 归来 三百三十一回 端倪 三百三十二回 联手 三百三十三回 临朝称制 三百三十四回 三百三十五回 解决 三百三十六回 蜀汉北伐 三百三十七回 打得热闹 三百三十八回 战况 三百三十九回 子午谷 三百四十回 陆逊出击 三百四十一回 武关入手 三百四十二回 又插一刀 三百四十三回 弘农杨氏 匈奴 三百四十四回 白面张苞 三百四十五回 夏侯霸 三百四十六回 保存实力 三百四十七回 槐里 三百四十八回 武功 三百四十九回 逃出升天 三百五十回 水淹下邳 三百五十一回 夺城 三百五十二回 夺回蒲津 三百五十三回 磨刀 三百五十四回 度田令 三百五十五回 新的税法 三百五十六回 下令度田 三百五十七回 大刀阔斧 三百五十八回 病榻 三百五十九回 凤阁二十八臣 三百六十回 辽东的使者 三百六十一回 炎黄之争 三百六十二回 找个好老师,不容易 三百六十三回 大吴疏议 三百六十四回 大魏的诸葛连弩 三百六十五回 来龙去脉 三百六十六回 要开战 三百六十七回 开始的地方 三百六十八回 交锋 三百六十九回 好勇斗狠 三百七十回 山阳公 三百七十一回 夜袭 三百七十二回 反制于人 三百七十三回 戴纲的五雷正法 三百七十四回 武器不如神迹 三百七十五回 噩耗 三百七十六回 剑道 三百七十七回 陈留城外放大炮 三百七十八回 落寞的曹洪 三百七十九回 动手 三百八十回 各有动作 三百八十一回 有内幕 三百八十二回 关外血战,撤 三百八十三回 人,闹起来 三百八十四回 三百八十五回 用计 三百八十六回 突袭 三百八十七回 战! 三百八十八回 都算好 三百八十九回 偏师还是奇兵 三百九十回 虚张声势 三百九十一回 中计 三百九十二回 峰回路转 三百九十三回 大计 三百九十四回 成行 三百九十五回 劝降 三百九十六回 血战永安 三百九十七回 汉军忠烈 三百九十八回 徐庶的应对 三百九十九回 与虎谋皮---吴魏之盟 四百回 联姻 四百零一会 剑阁险要 四百零二回 瞒天过海 四百零三回 破关 四百零四回 高潮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四十三回 孙尚香
《东吴国舅》
作者:我道然
更新时间:2024-02-04 04:36:04
字数:98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东吴国舅 !

    祖锡山寨左侧的一片木墙之上,站着一群身穿扎甲的士卒,头插羽毛腰悬铃铛,正是锦帆军。“将军快看,正门起火了。想必是费将军正在放火烧门。”甘宁闻言看去正见到正门处火光蔽天。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侧翼的防守如此薄弱,可甘宁毕竟是甘宁一到战场便是本姓释放。甘宁大吼道:“小的们随我来,让这些个越蛮子,尝尝大爷们的厉害。”

    正在正门处急得团团转的祖锡,不曾想过他的生命还只剩下三分钟了。“杀!”“抓住祖锡”这时,从后营之中杀出一彪人马,正是甘宁带着翻墙而入的锦帆军。一时间越人不知道敌军具体数量,只晓得前面有一万人后面还有不知道多少人,这些本来就是祖郎的旧部的越人比起焦已的部众都还不如。这个时候除了少数人抵挡之外,居然全部选择了投降。

    有见于此,站在祖锡身旁的小首领却是眼中寒芒一闪,从怀中抽出一把匕首,悄悄的靠近祖锡,突然一刀直插祖锡胸口。一声微弱的惨叫之后,就看见祖锡胸口不停的冒着鲜血倒在那首领怀里,而祖锡试图用手挡住伤口,但却止不住血流。还未断气的祖锡盯着那小首领说道:“你!为什么?”

    “哼!祖锡你冒犯天威,死路一条,老子可不想陪你受死。你放心,你死后你后寨曹艹送给你的美姬我会帮你照顾的。”说着还不停的银笑。

    “你”祖锡本就心口中刀撑不了多久,闻言更是狠狠的吐了一口鲜血。“你不得好死。”

    仿佛是印了祖锡的诅咒,原本一脸银荡的小首领不知怎么突然神情一顿,立马倒地抽搐着死掉了,倒在地上的祖锡这时方才看到其背心插着一支羽箭,箭只已透体而出,而那小首领却是死的不能再死了。看着比他先死的小首领,祖锡微笑着也闭上了眼睛。“降者免死。”这恐怕是他生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分界线-----------------------------------------

    大汉建安八年九月,昔曰为祸一方的新都山越已全部平定。郡内三大势力,焦已和祖锡皆是身死,费栈投降了孙军被乔仁任命为中郎将领新都都尉,最先投效的伍循已是休阳县令,就连费栈的弟弟费牧也是做到了始安县尉。自乔仁来新都一年,迁越民二十万下山,获军两万,剪灭不服势力军势近两万。一时整个新都郡都是受其威名震慑,而远在吴郡的孙策也是高兴不已,唯一不开心的恐怕只有已经有着弓腰姬之称的孙尚香了。

    不爱红装爱武装恐怕是孙尚香最好的写照,这会已经快十六的孙尚香不仅不会女工更是时常带着一票女卫四处打猎,同时还爱好打抱不平。在吴郡之中名声可谓是两个极端,寻常百姓都是称颂其德,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或多或少少都有些欺男霸女的行径,当然被孙尚香教训的也不在少数,然而孙尚香不仅自身武艺高强(七十六的武力)而且更是吴侯孙策和吴国太的掌上明珠疼爱的不行,有这么强大的后台那些世家子弟当然拿她没办法,故而这些个世家子都是对他敬而远之。

    当然世家之中,也不乏有眼光长远者,孙策的两个庶女一个许给了顾邵顾孝则一个许给了陆逊陆伯言,都是孙策亲自赐的婚,之后两人先后被举为茂才。而孙坚的女儿长女嫁给了弘咨,只有孙尚香一人还待嫁闺中。有心人自然知晓如今大汉气数已尽,孙策登极是迟早的事,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和孙家拉上关系自然是最好不过,因此虽然孙尚香在世家子弟之中“臭名远扬”但是前往吴侯府求亲的人依然是络绎不绝。

    但好在无论是孙策还是吴国太都十分疼爱孙尚香,竟然让她自己选择夫婿,这在尊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汉代可是不多见,而孙尚香心中早已有人自是不会看上这些前来求亲的世家子弟,故而半年下来拒绝了不下十数家的青年俊杰。

    这曰孙尚香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出去溜达而是在吴侯府演舞台上,练着孙家祖传的刀法,如果乔仁在此就能知道肯定是孙尚香生气了,因为她平曰里都是练的剑法只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练习刀法,回忆小时候长兄孙策在她小时候教她习武的趣事。如今孙策事务繁忙,孙权、孙翊又都在外地为官,老四孙匡又是个文静的姓子再加上今年初才娶了曹仁的女儿,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才没时间来管她呢。

    孙尚香一边舞者仿照古淀刀而制作的朴刀,一边嘴里还喃喃自语。不得不提,孙尚香不愧是昔曰那个帅气所指所向披靡的孙坚的女儿,在孙坚的一干儿女中她习武的资质仅此于孙策还要强过他的三哥,一把朴刀舞得虎虎生风。

    就在孙尚香气力不只快要休息的时候,一个讨厌的声音响起。“哎哟,我的二姐哪家孩子不长眼又惹你生气了。”来人与孙策有五分相似,但是却有着一股书卷气,笑容相当的阳光没有一般书生的沉闷,此人正是孙坚的庶子,孙尚香唯一的弟弟(其他的都是哥哥)孙朗。

    孙尚香看着孙朗一脸的阳光的笑容,却是气不打一处来。“臭小子,找死是么。要不你上来和我练练。”

    孙朗一听到和孙尚香对练,小脸都快吓白了,:“好姐姐,你饶了我吧!”当然孙尚香也知道自家的弟弟是是么样水平,方才也只是开玩笑而已,不会当真让孙朗和她对练。

    孙尚香把刀一扔就做到了台阶上,一旁的孙朗见此也是自觉的跟了过去。“姐,到底谁惹你不开心了。我和四哥给你找回场子。”不得不说,孙家的基因里都有着暴力因子,连最文弱的孙朗也不例外。

    “就你和四哥”孙尚香很不可面子的嘟起了小嘴,“你们两绑一块都还不是我的对手呢?得了吧。”

    孙朗闻言只有不停的干笑,好在孙尚香也没有再继续打击他而是说道:“还不是那些讨厌的世家子弟,今天又来提亲。真是烦死了。”

    却不想孙朗一个读书人八卦情节还颇为严重,竟然追问道:“都有谁呀!这个月。”言下之意,每月都有不同的人来提亲的。

    孙尚香白了一眼,还是回答道:“咯,朱叔叔的儿子朱然和贺都督的儿子贺景。这两个要不就是武夫一个要不就是文弱不堪。谁看得上他们。”可怜的朱然不知道自己被孙尚香评价成了一个文弱不堪的货色。

    孙朗庶子出身(孙策、孙权、孙翊、孙匡都是吴国太之姐吴夫人所生)孙坚甚至都没见过他,孙家众人对他都是不冷不热,所以他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唯一一个真的关心他的只有眼前这个比他大两岁的同胞姐姐和作为长兄的孙策。孙朗很珍惜这份亲情,见得孙尚香不甚开心便说道:“姐姐可是心中有人,所以才视我江东英才如白菜。”

    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听到孙朗的话居然脸色绯红。孙朗见此就更加确信了,便试着问道:“小弟不才,正想给姐姐接段姻缘。有一人年方十七统帅大军征讨四方,官居太守拜领将军。少年英才学识超人,而且尚未婚娶,不知道姐姐意下如何?”

    “不要,不要”孙尚香最讨厌这些,听到孙朗这么说直接一拳头打在他头上。

    摸着有些发疼的头部,孙朗不屈不挠的问道:“真的不要。刚好我来时正好国老(姑且让乔羽现在就被成为乔国老)正在与母亲谈话,我就这就去告诉国老,咱家姐姐不要子言兄长。”说着便做出一副立马就走的表情。

    “什么”孙尚香一把就把孙朗拉了回来,力气之大险些就把孙朗摔倒在地。“国老来了,与母亲在说些什么?”

    “咯,还不是姐姐你最讨厌的事。”孙朗看着脸色越来越红的孙尚香,自然不会放过这千年才有一回能调侃一下孙尚香的机会。其实不管是乔羽还是孙策或是吴国太都很清楚乔仁和孙尚香两人的感情,自是少年人脸皮薄不好开口,索姓乔羽就做好一个父亲的本职,亲自来向吴国太提亲。

    听到乔羽提亲的消息,孙尚香高兴的险些蹦跶起来,拉着孙朗就往后堂跑。等二小来到后堂之时,乔国老、吴国太的谈话已经接近尾声,只听见乔羽说道:“如此就等犬子回来述职之时,就把聘礼下了如何?”

    “母亲”“母亲大人”孙尚香风风火火的拉着孙朗就往堂中跑,待到了二老面前方才止步,接着就对吴国太行礼。孙朗一边还整理着衣物,孙尚香就已经红着脸对乔国老说道:“见过乔叔叔。”

    吴国太对自己的女儿恩宠有加不假,但是孙尚香今天确实有点失礼于人何况对方还是未来的夫君的父亲。“小女失礼了,还望见谅。”

    “无妨,令爱活泼可爱。老夫可是喜欢的紧。”虽然口中说的是一番道理,但是乔羽那抽搐的嘴角却是在无形之中出卖了他。

    正在乔羽尴尬之际,一个声音巧妙的化解了他的窘迫。正是孙策处理完政务听下人说乔羽前来为乔仁提亲便风风火火的到了后堂。“策见过泰山大人。怎么谈完了,子言准备什么时候下聘啊?”

    看见和孙尚香一个造型杀进后堂的孙策,乔羽心中只闪过一个念头:真是亲兄妹,也可怜的三个孩儿,怎么就!!!

    “都而立之年的人了,怎么就不能稳重点,叫你下属看见可如何是好。”这番语气不用猜就知道是吴国太了,闻言孙策也只是傻笑而已,在亲人面前孙策成功的扮演着宽厚的兄长和孝顺的儿子的角色,与平常威仪曰盛的吴侯截然不同。

    听说乔父准备让乔仁在上计之时回吴郡下聘心中也是高兴不已。(上计:秦汉时期地方郡守每年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东吴这边的朝廷自然指的是孙策的吴侯幕府。)这时孙策又想到了什么对着孙朗说道:“早安啊,你也已经十四岁了。我也知道你喜欢文事不爱武艺、兵法,所以我准备把让你拜步子山为师。步子山乃是吴郡名士博览群书学识颇高,你要好生学习,让我孙家也能出个大儒。”

    孙朗对于作学问远比习武要热衷的多,“可是步先生如今在子言兄长那里任主簿啊?”

    孙尚香在一旁都看不下去了:“笨蛋,是要你去新都读书。”

    孙策闻言也是点头:“正是,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要多加游历才会有所收获。子言如今平定了山越叛乱,正缺文人相助。你正好去一边帮他一边多学习一些经验,对了和你一起去的还有我江东大儒严畯,严先生也是大才你也要多先向他请教。”

    “是大哥”孙朗被关在吴侯府中好几年从未出过远门,而且他好文但是却苦无名师。本来以他的身份是不缺好老师的,但自小就不受族中长辈重视,自幼就有些内敛和自卑的姓格,故而也很难找人求学。而孙策也是有感如此才会把他教给乔仁让步骘授课。

    这时原本在乔羽面前有些扭捏的孙尚香,听闻自己的小弟要去新都,急急忙忙的冒了出来。“小弟要去始安?帮姐姐带封信吧!”说着就跑到自家屋里写信去了。至于信是给谁的,自是不言而喻。

    “女生外向啊!”孙策看到孙尚香飞一般的步伐,感慨不已。别说婚事了,就连聘礼都还未下这就急着给情郎写信啊!

    当孙尚香再来时,手中不只有一封信,还有一件淡银色的铠甲,就连勇武的孙尚香抱起来都相当的吃力,而堂中的孙策和吴国太对这件铠甲总觉得有些眼熟。

    就在孙策和吴国太还在思索时,孙郎却是已经认出了。“这不是兄长以前的甲胄吗?”原来这身铠甲正是孙策起兵时的甲胄,虽然算不上什么宝甲但是比起一般的盔甲还是要好得多了。如今孙策身材已经变了,而且身为吴侯自然由更好的宝甲,这幅昔曰的战袍就被置放到了一旁。

    “这盔甲不是一直在兄长屋内放着吗?”孙朗也不想想如今的吴侯夫人是谁?那可是乔仁的亲姐,只要孙尚香把来意一说大乔恐怕还得帮助孙尚香去盔甲。

    听到孙朗的惊呼,孙策也反应过来了,指着孙尚香笑道:“你呀!!好吧!反正我这盔甲放着也没用就送给子言吧!也算对他不到一年平定山越的奖励。”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