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吴国舅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回 梦回三国,成小舅子 第二回 张机到来,乔信读书 第三回 乔仁看病,吕蒙到来 第四回 乔仁初出谋 第五回 思迁家 第六回 孙策与周瑜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十二回 十三回 十四回 十五回 十六回 十七回 乔仁制泡菜,吴侯点诸将 十八回 江夏 十九回 子敬出谋,乔仁押粮 二十回 甘宁来投 二十一回 二十二回 战江夏 二十三回 二十四回 孙权战长沙 二十五回 二十六回 孙韶 二十七回 甘宁战黄忠 二十八回 张机到来,黄忠开城 二十九回 新都郡 三十回 拜访黄忠 三十一回 黄叙 三十二回 山越 三十三回 甘兴霸 三十四回 山越征伐(1) 三十五回 山越征伐(2) 三十六回 山越征伐(3) 三十七回 山越征伐(4) 三十八回 山越征伐(5) 三十九回 来降的毛甘 四十回 名士张允 四十一回 严刑逼供 四十二回 祖锡覆灭 四十三回 孙尚香 四十四回 孙翊遇刺 四十五回 妙计除逆贼 四十六回 小将徐盛 四十七回 建安十年,乔仁成亲 四十八回 勤修内政 四十九回 拜访顾雍 五十回 五十一回 建安十三年 五十二回 大战将起 五十三回 仁义是立身之本 五十四回 曹操的野望 五十五回 绝处逢生 五十六回 联吴抗曹 五十七回 会猎于吴 五十八回 诸葛亮渡江 五十九回 舌战群儒 六十回 孙刘联盟 六十一回 周瑜见孔明 六十二回 六十三回 六十四回 周刘会 六十五回 舱中对 六十六回 抢占赤壁 六十七回 拿下赤壁 六十八回 赤壁 六十九回 赤壁 2 七十回 江上争雄(1) 七十一回 江上争雄(2) 七十二回 酒 七十三回 借刀杀人 七十四回 蒋干 上 七十五回 蒋干 下 七十六回 献计 七十七回 草船借箭 七十八回 蒋干亡 七十九回 只欠东风 八十回 等待 八十一回 火烧赤壁 上 八十二回 火烧赤壁 下 八十三回 北上 八十四回 合肥 上 八十五回 合肥 下 八十六回 南郡攻防战(1) 八十七回 南郡攻防战(2) 八十八回 南郡攻防战(3) 八十九回 南郡攻防战(4) 九十回 南郡攻防战 (5) 九十一回 南郡攻防战 终 九十二回 大都督吕蒙 九十三回 威风 九十四回 世家与政权 九十五回 自信的庞统 九十六回 多少阴谋月明中 九十七回 天助之时 九十八回 移军江北的前夜 九十九回 濡须口(上 巧遇良才) 第一百回 濡须口(下 论势) 一百零一回 兵发舒城 一百零二回 破舒 一百零三回 烽烟再起 一百零四回 步夫人练师 一百零五回 准备 一百零六 激战舒城1 一百零七回 激战舒城2 一百零八回 激战舒城3 一百零九回 以一敌三 一百一十回 用计 一百一十一回 栋梁将倾 一百一十二 丹阳兵 一百一十三 练兵 一百一十四 神兵利器 一百一十五回 气数已尽 一百一十六回 变化的历史 一百一十七回 降 一百一十八回 凉州兵团 一百一十九回 岁末 一百二十回 空城计? 一百二十一回 庐江上甲 一百二十二回 骗还是被骗 一百二十三 四庭柱之殇 一百二十四回 逍遥津 一百二十五回 水淹合肥 一百二十六 战后 一百二十七回 瘟疫 一百二十八回 平静 一百二十九回 寿春反应 一百三十回 酒也是可以用来杀人的 一百三十一回 义子 一百三十二回 太子党? 一百三十三回 空食盒? 一百三十四回 弩炮和却月阵 一百三十五回 却月 上 一百三十六 却月 中 一百三十七回 却月阵 下 一百三十八回 欺人太甚 一百三十九回 大将军夏侯惇 一百四十回 青州兵 一百四十一回 埋伏 一百四十二回 战历阳 上 一百四十三回 战历阳 中 一百四十四回 战历阳 下 一百四十五 横江射手 一百四十六 正是时候 一百四十七回 一百四十八 戴纲对阵张辽 一百四十九回 打得狠了点! 一百五十回 建业 一百五十一回 刘氏 一百五十二 逍遥津大战 一百五十三回 逍遥津之战 下 一百五十四回 跨时代的守城战 一百五十五回 单调的攻城 一百五十六回 意外来客 一百五十七回 内外兵制 一百五十八回 江上之道 一百五十九 奇袭 一百六十回 三寸 一百六十一回 伯父不死,吾心不安 一百六十二回 撤军了 一百六十三回 谁动的手? 一百六十四回 虎头蛇尾 一百六十五回 醒来 一百六十六回 婚事 一百六十七回 变故 一百六十八回 改革的构想 一百六十九回 教书 一百七十回 风波 一百七十一回 大军西进? 一百七十二回 荆州 上 一百七十三回 荆州 中 一百七十四回 荆州 下 一百七十五回 招降 一百七十六回 葭萌关 一百七十七回 这个冬天不太冷 一百七十八回 态度 一百七十九回 授课 诸葛恪 一百八十回 建国大业 上 一百八十一回 建国大业下 一百八十二回 海事 一百八十三回 出乎意料 一百八十四回 一百八十五 汉中乱 一百八十六 降曹不降夏侯,换个说法而已 一百八十七回 明光铠 一百八十八回 调教 一百八十九回 原来是来推销的 一百九十回 布局大师鲁肃的选择 一百九十一回 徐州乱 上 一百九十二回 徐州乱 中 一百九十三回 徐州乱 下 一百九十四回 臧霸入瓮 一百九十五回 生擒 一百九十六回 接踵而至 一百九十七回 满宠来袭 一百九十八回 出乎意料 一百九十九回 魏续拦路 两百回 激战 两百零一回 山雨欲来 两百零二回 坑爹 两百零三 婚事成难 两百零四回 驸马都尉-小乔晟 两百零五回 胆大妄为的乔仁 两百零六回 风云动 两百零七回 拉一把刘备 两百零八回 谋划 两百零九回 世家 两百一十回 绯闻与亲事 两百一十一回 风波 上 两百一十二回 风波 下 两百一十三回 五军建制 两百一十四回 以进为退 两百一十五回 转折 上 二百一十六 转折 下 两百一十七回 结束 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 两百一十九回 隐患 两百二十回 谋议纵海 上 两百二十一回 谋议纵海 下 两百二十二回 好一个汉中王 两百二十三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上 两百二十四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下 两百二十五回 天马?战马! 两百二十六回 扬帆 两百二十七回 病重 两百二十八回 大司马 两百二十九回 响起前奏 两百三十回 不是偷袭胜似偷袭 两百三十一回 开打!开打! 两百三十二回 一些消息 两百三十三回 辟除 两百三十四回 王子大婚 两百三十五回 情况有变 两百三十六回 江陵已到 两百三十七回 破局 两百三十八回 等 两百三十九回 约见 两百四十回 三里亭外 两百四十一回 会而不盟 两百四十二回 先发 两百四十三回 意料外的援军 两百四十四回 原来有内鬼 两百四十五回 张飞战魏延 两百四十六回 解围 两百四十七 又见单挑 两百四十八回 都有取胜之机 两百四十九回 刘封死了 两百五十回 火烧连营 两百五十一回 又起冲突 两百五十二回 阵前和解 两百五十三回 回建业 两百五十四回 昏君的潜质? 两百五十五回 有问题 两百五十六回 兵行险招 两百五十七回 最后的青州兵 两百五十八回 怎么处理呢? 两百五十九回 疲敌之计威力加强版 两百六十回 攻心之计 两百六十一回 攻城伐心 两百六十二回 入城 两百六十三回 负隅顽抗 两百六十四回 殿上 两百六十五回 突发情况 两百六十六回 又死了一个叫汉 两百六十七回 魏帝 两百六十八回 劝进 两百六十九回 阴谋 两百七十回 曹丕南征 两百七十一回 孙策亲征 两百七十二回 釜底抽薪 两百七十三回 襄阳 两百七十四回 久攻无果 两百七十五回 定计 两百七十六回 三马同槽? 两百七十七回 烧桥 两百七十八回 互相算计 两百八十八回 不是劫营是总攻 两百八十九回 火烧樊城 两百八十二回 陷入僵局 两百八十三回 扛不住 两百八十四回 疫病 两百八十五回 战后 两百八十六回 仙踪难觅和归途无路 两百八十七回 幽林深处 两百八十八回 驾崩 两百八十九回 大军起航直奔九州岛 两百九十回 权势太重也不好 两百九十一回 自削兵权 两百九十二回 山雨欲来 两百九十三回 乔羽去世 两百九十四回 灵柩返乡 两百九十五回 动 两百九十六回 拉开帷幕 两百九十七回 兄弟 两百九十八回 对策 两百九十九回 白衣渡江 三百回 多方角力 三百零一回 节钺 三百零二回 反击 三遍零三回 大局已定 三百零四回 三面间谍陈端 三百零五回 尘埃落定 三百零五回 孙策要立遗诏 三百零七回 处置 三百零八回 无处藏身 三百零九回 孙策要伐魏 三百一十回 声东击西 三百一十一回 欲要围歼曹休 三百一十二回 新野先打起来了 三百一十三回 新野之战 1 三百一十四回 新野之战 2 三百一十五回 新野之战 3 三百一十六回 新野之战 4 三百一十七回 新野之战 5 三百一十八回 引蛇出洞 三百一十九回 白马将军 庞令明 三百二十回 反复无常 三百二十一回 诱敌深入 三百二十二回 二弟附体的诸葛子瑜 三百二十三回 破城 三百二十四回 围歼 1 三百二十五回 围歼 2 三百二十六回 围歼 3 三百二十七回 围歼 4 三百二十八回 受降 三百二十九 急转直下 三百三十回 归来 三百三十一回 端倪 三百三十二回 联手 三百三十三回 临朝称制 三百三十四回 三百三十五回 解决 三百三十六回 蜀汉北伐 三百三十七回 打得热闹 三百三十八回 战况 三百三十九回 子午谷 三百四十回 陆逊出击 三百四十一回 武关入手 三百四十二回 又插一刀 三百四十三回 弘农杨氏 匈奴 三百四十四回 白面张苞 三百四十五回 夏侯霸 三百四十六回 保存实力 三百四十七回 槐里 三百四十八回 武功 三百四十九回 逃出升天 三百五十回 水淹下邳 三百五十一回 夺城 三百五十二回 夺回蒲津 三百五十三回 磨刀 三百五十四回 度田令 三百五十五回 新的税法 三百五十六回 下令度田 三百五十七回 大刀阔斧 三百五十八回 病榻 三百五十九回 凤阁二十八臣 三百六十回 辽东的使者 三百六十一回 炎黄之争 三百六十二回 找个好老师,不容易 三百六十三回 大吴疏议 三百六十四回 大魏的诸葛连弩 三百六十五回 来龙去脉 三百六十六回 要开战 三百六十七回 开始的地方 三百六十八回 交锋 三百六十九回 好勇斗狠 三百七十回 山阳公 三百七十一回 夜袭 三百七十二回 反制于人 三百七十三回 戴纲的五雷正法 三百七十四回 武器不如神迹 三百七十五回 噩耗 三百七十六回 剑道 三百七十七回 陈留城外放大炮 三百七十八回 落寞的曹洪 三百七十九回 动手 三百八十回 各有动作 三百八十一回 有内幕 三百八十二回 关外血战,撤 三百八十三回 人,闹起来 三百八十四回 三百八十五回 用计 三百八十六回 突袭 三百八十七回 战! 三百八十八回 都算好 三百八十九回 偏师还是奇兵 三百九十回 虚张声势 三百九十一回 中计 三百九十二回 峰回路转 三百九十三回 大计 三百九十四回 成行 三百九十五回 劝降 三百九十六回 血战永安 三百九十七回 汉军忠烈 三百九十八回 徐庶的应对 三百九十九回 与虎谋皮---吴魏之盟 四百回 联姻 四百零一会 剑阁险要 四百零二回 瞒天过海 四百零三回 破关 四百零四回 高潮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三百七十五回 噩耗
《东吴国舅》
作者:我道然
更新时间:2024-02-04 04:41:40
字数:643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东吴国舅 !

    吴国建武五年春二月,邺城皇宫。东吴此次出兵,摆在纸面上的人马共计有十五万之众,然而经过魏国群臣的初步估算,他们魏国所要面临的敌军竟然已达到三十万的骇人地步。

    这其中自然是吴国拿大头,除去陆逊、戴纲等人的部众共计十五万人外,甘宁在渤海、琅琊一带肆虐的海军也有四五万的兵力,只不过其中真正的吴人只有五千不到,其余的都是三韩人和九州岛的倭奴军,这些人被甘宁所召集按照吴军编制整合,严格训练,时刻灌输着效忠伟大的大吴皇帝陛下的信念,除了作战技术还差了一些以外,已经和真正的吴军无疑。而且由于倭奴不怕死的战斗个姓和甘宁海盗一般的作战方式,这支杂牌军反而更加让魏军担忧。

    除了吴军以外,魏国还要面临的就是汉国在潼关囤积的三万步骑,不够这只军队只是摆设,这一点从统军大将王平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蜀汉如今名将无数,若真想动手即使徐庶不亲自出马,李严、张飞、马超、吴懿包括诸葛亮等人也该来一位,可偏偏是王平这个官不过讨逆将军,岁不过四十的无名之辈,这不明摆着逢场作戏吗。

    几路人马中还有最让魏国上下方心的辽东方面,吴国册封的燕王公孙恭当然是奉召讨贼,只不过三万辽东军一直就在渔阳附近遛马,丝毫没有要进攻的意思,而魏国也乐得相安无事,不去管他。

    最后一支令人头疼的军队,就是魏国北疆的老对头鲜卑大人轲比能。魏文帝时轲比能受封附义王。后来在比能进行部落统一战争时,受到了魏国干涉,受沉重打击,于是对魏怀贰之心,献书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松警惕。此后轲比能的部众变得强盛,控弦十余万骑。为害魏国边境。实力强大后继续部落统一战争,终于是在去年威行诸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鲜卑政权。这次吴国北伐的消息传来之后,一直雄心勃勃拜托曹魏控制的轲比能如何肯放过这一次机会,于是八万控弦之士南下,意图夺取河套。同时准备诱反步杜根,不过也算这家伙倒霉,步度根居然没有答应,反而和并州刺史毕轨、幽州刺史以及田豫、牵招诸将一起对付他。

    反观魏国,真正能够派上战场的也只有堪堪二十万不到的军队,而且豫州满宠、王凌等人三万多军队已经被击溃了。如今只剩下司马懿麾下四万余人防御颍川、曹真部七万人驻军洛阳、曹洪部四万人在泰山对峙,最后还有毕轨、牵招等人的两万北军牵制鲜卑,其余各地只剩下郡国之兵或是屯田兵看家守护,就是邺城之中也不过留下了八千中军护卫。

    尽管人数上的差距实在有够悬殊的,可是此时汇集在曹魏的皇宫中的诸人倒是没有什么太过紧张的气氛,尽管似乎近来的时候,也有段时间并没有从雍州那边再传来有关东线的消息,聚集在这里的没有人有悲观的情绪。

    曹睿的这座宫殿,倒也不是新建的,毕竟如今的曹睿自觉还不到那种可以奢侈享受的地步,只是让陈群找人将原先曹艹的魏王王府给修缮了一番,便算了账。

    眼下曹睿将他麾下的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在一起,自然不是无因的。从他的战时动员令下发之后,可以看见的他治下的诸多州郡自是迅速的进入了依法战时的情势中,各地迅速的展开了一系列的战备之事。

    像关键之地上的百姓的迁移,尤其是向临近曹魏一方和其他势力交接的那些地方的。还有后备的预备战力的阶梯式布防,虽然朝堂之上的诸人都是相信自家的实力能够在这场战事中最后将一切的来犯之敌歼灭之,不过要想将全部的敌人都御敌于国门之外,此时诸人中倒是没有那种十分的把握,毕竟战力上的悬殊太过,这点上的差距,并不是单单靠用些智谋或者什么计策能够弥补的,当然像蜀汉和江东,这两大势力中也是有着许多老歼巨猾之辈,在这点上,确实没有那种十足的把握的。

    故而此时大殿中的诸人,对于已经不能再凑出更多兵力在支持曹洪和戴孙合军的战事来说,一是他们自是相信硕果仅存的老将曹洪本身的能力和本事,加上此次在上郡那里汇集的兵马虽然仅仅只有四万,可是这些从属于曹魏中央的精兵并不是什么没有见过血腥的新兵,这些年中跟着他们的将军,田豫、毋丘俭等人可都是在内外,或是和吴汉两国接过战,或是在北疆讨伐过一些不臣的异族的,既然这些兵马本身足够精锐,而且领军之人又是曹洪,贾逵,毋丘俭、夏侯充、文钦等人,深知他们能力的曹睿等人,自是对于他们有着相当的信心的。

    二是,此时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来给曹洪为后援了,毕竟不管是并州,还是河南(指洛阳),又或者是荆北等地,所要面临的压力也是十分庞大的,这些地方若是有一处被敌军等给突破了的话,后果却也是相当严重的,故而这个时候的曹睿也多少有些认清现实的超脱。

    不过不管是他们对于不能给曹洪他们提供更多军队的歉然,或者是此时这种的超脱,却都是建立在他们对于曹洪等人实力的认可和信任之上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那样的情况却是不会出现在曹洪这里的。毕竟曹洪从讨董之时从军,在曹艹追袭董卓之时,于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艹,使曹艹免于厄难。后又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艹令其驻守本阵。后据张飞等于下辩,破斩吴兰、任夔,退张飞与马超。

    曹洪的经验毋庸置疑,而军中也不乏智谋之士。并且就经过浮尘之后,曹洪那一颗焦躁的心早已平静,比起年轻之时,这时的曹洪才是一个真正的名将。

    虽然眼下还没有从青州方面传来有关曹洪大军和吴军对阵的消息,不过有时候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陛下,眼下的北疆之事,却是用不着太过担心,虽然老夫未曾与王雄将军有过接触,不过对于这位刺史的能耐,老臣却是早有耳闻。”却是陈群说道。

    “王使君定然会不负陛下之望,保得北疆之安宁”

    如今的陈群姿势依然担着为曹睿咨询问政的顾问之任,平曰里也是无事,倒是经常从曹睿那里得到些尊崇。

    对于此时的天下间大战将起的纷乱,说实话陈群自也是觉得吴国乔仁和孙绍选择的时机,虽然说不上最好,却也算得恰当。随着他对于三国之间各种情况了解的曰深,却也能够看出天下之间大势,若继续过去这三年的态势,和曹魏以及蜀汉保持平和,各自发展的话,只会让东吴的优势逐渐丧失。

    而眼下,两方联合,又发动了如此大的规模,以陈群的眼光当然是看出了孙绍这位比曹睿继位晚不了多少的帝王,在坐稳位子之后焕发出了一种气势。这种气势当年在曹艹独自领军追击董卓西迁大军的时候出现过,在当年官渡之战,面对着汹汹而来的袁绍的百万之众的时候勃发过,而今作为敌人的孙绍身上也爆发出这样一种气势,这才尤为让陈群担心。

    “呵呵,有文长先生这句话,倒是让朕心中放下了许多的牵挂啊”曹睿却是笑道。

    此时邺城宫殿的议事大殿中,曹睿自是坐镇中央,而出于对于陈群这名顾命的敬重,曹睿却是将之安排坐在他的右手第一的位置,其下却是刘晔、辛毗、董昭等一干文臣,而他的左手处,便是将领,不过这些将领之中还是一个重臣也没有,有名有姓的将领都在前线,如何能在这里开会。

    而即便是眼下身处其间的这些文臣谋士之中,在早先的计议中,却也是有不少需要赶赴各个方面以为筹划军要之任的。

    不过这些事情,可也都是需要在邺城的命令下达之后进行。所幸,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让此时坐在这里的诸位等太久。

    “报!陛下,泰山急报,满宠、王凌等诸位将军所部,在樵县为吴贼大败,如今退至陈留驻守。”

    哐当!一只玉笔跌落在御案之下,摔得是粉碎。(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