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吴国舅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回 梦回三国,成小舅子 第二回 张机到来,乔信读书 第三回 乔仁看病,吕蒙到来 第四回 乔仁初出谋 第五回 思迁家 第六回 孙策与周瑜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十二回 十三回 十四回 十五回 十六回 十七回 乔仁制泡菜,吴侯点诸将 十八回 江夏 十九回 子敬出谋,乔仁押粮 二十回 甘宁来投 二十一回 二十二回 战江夏 二十三回 二十四回 孙权战长沙 二十五回 二十六回 孙韶 二十七回 甘宁战黄忠 二十八回 张机到来,黄忠开城 二十九回 新都郡 三十回 拜访黄忠 三十一回 黄叙 三十二回 山越 三十三回 甘兴霸 三十四回 山越征伐(1) 三十五回 山越征伐(2) 三十六回 山越征伐(3) 三十七回 山越征伐(4) 三十八回 山越征伐(5) 三十九回 来降的毛甘 四十回 名士张允 四十一回 严刑逼供 四十二回 祖锡覆灭 四十三回 孙尚香 四十四回 孙翊遇刺 四十五回 妙计除逆贼 四十六回 小将徐盛 四十七回 建安十年,乔仁成亲 四十八回 勤修内政 四十九回 拜访顾雍 五十回 五十一回 建安十三年 五十二回 大战将起 五十三回 仁义是立身之本 五十四回 曹操的野望 五十五回 绝处逢生 五十六回 联吴抗曹 五十七回 会猎于吴 五十八回 诸葛亮渡江 五十九回 舌战群儒 六十回 孙刘联盟 六十一回 周瑜见孔明 六十二回 六十三回 六十四回 周刘会 六十五回 舱中对 六十六回 抢占赤壁 六十七回 拿下赤壁 六十八回 赤壁 六十九回 赤壁 2 七十回 江上争雄(1) 七十一回 江上争雄(2) 七十二回 酒 七十三回 借刀杀人 七十四回 蒋干 上 七十五回 蒋干 下 七十六回 献计 七十七回 草船借箭 七十八回 蒋干亡 七十九回 只欠东风 八十回 等待 八十一回 火烧赤壁 上 八十二回 火烧赤壁 下 八十三回 北上 八十四回 合肥 上 八十五回 合肥 下 八十六回 南郡攻防战(1) 八十七回 南郡攻防战(2) 八十八回 南郡攻防战(3) 八十九回 南郡攻防战(4) 九十回 南郡攻防战 (5) 九十一回 南郡攻防战 终 九十二回 大都督吕蒙 九十三回 威风 九十四回 世家与政权 九十五回 自信的庞统 九十六回 多少阴谋月明中 九十七回 天助之时 九十八回 移军江北的前夜 九十九回 濡须口(上 巧遇良才) 第一百回 濡须口(下 论势) 一百零一回 兵发舒城 一百零二回 破舒 一百零三回 烽烟再起 一百零四回 步夫人练师 一百零五回 准备 一百零六 激战舒城1 一百零七回 激战舒城2 一百零八回 激战舒城3 一百零九回 以一敌三 一百一十回 用计 一百一十一回 栋梁将倾 一百一十二 丹阳兵 一百一十三 练兵 一百一十四 神兵利器 一百一十五回 气数已尽 一百一十六回 变化的历史 一百一十七回 降 一百一十八回 凉州兵团 一百一十九回 岁末 一百二十回 空城计? 一百二十一回 庐江上甲 一百二十二回 骗还是被骗 一百二十三 四庭柱之殇 一百二十四回 逍遥津 一百二十五回 水淹合肥 一百二十六 战后 一百二十七回 瘟疫 一百二十八回 平静 一百二十九回 寿春反应 一百三十回 酒也是可以用来杀人的 一百三十一回 义子 一百三十二回 太子党? 一百三十三回 空食盒? 一百三十四回 弩炮和却月阵 一百三十五回 却月 上 一百三十六 却月 中 一百三十七回 却月阵 下 一百三十八回 欺人太甚 一百三十九回 大将军夏侯惇 一百四十回 青州兵 一百四十一回 埋伏 一百四十二回 战历阳 上 一百四十三回 战历阳 中 一百四十四回 战历阳 下 一百四十五 横江射手 一百四十六 正是时候 一百四十七回 一百四十八 戴纲对阵张辽 一百四十九回 打得狠了点! 一百五十回 建业 一百五十一回 刘氏 一百五十二 逍遥津大战 一百五十三回 逍遥津之战 下 一百五十四回 跨时代的守城战 一百五十五回 单调的攻城 一百五十六回 意外来客 一百五十七回 内外兵制 一百五十八回 江上之道 一百五十九 奇袭 一百六十回 三寸 一百六十一回 伯父不死,吾心不安 一百六十二回 撤军了 一百六十三回 谁动的手? 一百六十四回 虎头蛇尾 一百六十五回 醒来 一百六十六回 婚事 一百六十七回 变故 一百六十八回 改革的构想 一百六十九回 教书 一百七十回 风波 一百七十一回 大军西进? 一百七十二回 荆州 上 一百七十三回 荆州 中 一百七十四回 荆州 下 一百七十五回 招降 一百七十六回 葭萌关 一百七十七回 这个冬天不太冷 一百七十八回 态度 一百七十九回 授课 诸葛恪 一百八十回 建国大业 上 一百八十一回 建国大业下 一百八十二回 海事 一百八十三回 出乎意料 一百八十四回 一百八十五 汉中乱 一百八十六 降曹不降夏侯,换个说法而已 一百八十七回 明光铠 一百八十八回 调教 一百八十九回 原来是来推销的 一百九十回 布局大师鲁肃的选择 一百九十一回 徐州乱 上 一百九十二回 徐州乱 中 一百九十三回 徐州乱 下 一百九十四回 臧霸入瓮 一百九十五回 生擒 一百九十六回 接踵而至 一百九十七回 满宠来袭 一百九十八回 出乎意料 一百九十九回 魏续拦路 两百回 激战 两百零一回 山雨欲来 两百零二回 坑爹 两百零三 婚事成难 两百零四回 驸马都尉-小乔晟 两百零五回 胆大妄为的乔仁 两百零六回 风云动 两百零七回 拉一把刘备 两百零八回 谋划 两百零九回 世家 两百一十回 绯闻与亲事 两百一十一回 风波 上 两百一十二回 风波 下 两百一十三回 五军建制 两百一十四回 以进为退 两百一十五回 转折 上 二百一十六 转折 下 两百一十七回 结束 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 两百一十九回 隐患 两百二十回 谋议纵海 上 两百二十一回 谋议纵海 下 两百二十二回 好一个汉中王 两百二十三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上 两百二十四回 来自远方的商人 下 两百二十五回 天马?战马! 两百二十六回 扬帆 两百二十七回 病重 两百二十八回 大司马 两百二十九回 响起前奏 两百三十回 不是偷袭胜似偷袭 两百三十一回 开打!开打! 两百三十二回 一些消息 两百三十三回 辟除 两百三十四回 王子大婚 两百三十五回 情况有变 两百三十六回 江陵已到 两百三十七回 破局 两百三十八回 等 两百三十九回 约见 两百四十回 三里亭外 两百四十一回 会而不盟 两百四十二回 先发 两百四十三回 意料外的援军 两百四十四回 原来有内鬼 两百四十五回 张飞战魏延 两百四十六回 解围 两百四十七 又见单挑 两百四十八回 都有取胜之机 两百四十九回 刘封死了 两百五十回 火烧连营 两百五十一回 又起冲突 两百五十二回 阵前和解 两百五十三回 回建业 两百五十四回 昏君的潜质? 两百五十五回 有问题 两百五十六回 兵行险招 两百五十七回 最后的青州兵 两百五十八回 怎么处理呢? 两百五十九回 疲敌之计威力加强版 两百六十回 攻心之计 两百六十一回 攻城伐心 两百六十二回 入城 两百六十三回 负隅顽抗 两百六十四回 殿上 两百六十五回 突发情况 两百六十六回 又死了一个叫汉 两百六十七回 魏帝 两百六十八回 劝进 两百六十九回 阴谋 两百七十回 曹丕南征 两百七十一回 孙策亲征 两百七十二回 釜底抽薪 两百七十三回 襄阳 两百七十四回 久攻无果 两百七十五回 定计 两百七十六回 三马同槽? 两百七十七回 烧桥 两百七十八回 互相算计 两百八十八回 不是劫营是总攻 两百八十九回 火烧樊城 两百八十二回 陷入僵局 两百八十三回 扛不住 两百八十四回 疫病 两百八十五回 战后 两百八十六回 仙踪难觅和归途无路 两百八十七回 幽林深处 两百八十八回 驾崩 两百八十九回 大军起航直奔九州岛 两百九十回 权势太重也不好 两百九十一回 自削兵权 两百九十二回 山雨欲来 两百九十三回 乔羽去世 两百九十四回 灵柩返乡 两百九十五回 动 两百九十六回 拉开帷幕 两百九十七回 兄弟 两百九十八回 对策 两百九十九回 白衣渡江 三百回 多方角力 三百零一回 节钺 三百零二回 反击 三遍零三回 大局已定 三百零四回 三面间谍陈端 三百零五回 尘埃落定 三百零五回 孙策要立遗诏 三百零七回 处置 三百零八回 无处藏身 三百零九回 孙策要伐魏 三百一十回 声东击西 三百一十一回 欲要围歼曹休 三百一十二回 新野先打起来了 三百一十三回 新野之战 1 三百一十四回 新野之战 2 三百一十五回 新野之战 3 三百一十六回 新野之战 4 三百一十七回 新野之战 5 三百一十八回 引蛇出洞 三百一十九回 白马将军 庞令明 三百二十回 反复无常 三百二十一回 诱敌深入 三百二十二回 二弟附体的诸葛子瑜 三百二十三回 破城 三百二十四回 围歼 1 三百二十五回 围歼 2 三百二十六回 围歼 3 三百二十七回 围歼 4 三百二十八回 受降 三百二十九 急转直下 三百三十回 归来 三百三十一回 端倪 三百三十二回 联手 三百三十三回 临朝称制 三百三十四回 三百三十五回 解决 三百三十六回 蜀汉北伐 三百三十七回 打得热闹 三百三十八回 战况 三百三十九回 子午谷 三百四十回 陆逊出击 三百四十一回 武关入手 三百四十二回 又插一刀 三百四十三回 弘农杨氏 匈奴 三百四十四回 白面张苞 三百四十五回 夏侯霸 三百四十六回 保存实力 三百四十七回 槐里 三百四十八回 武功 三百四十九回 逃出升天 三百五十回 水淹下邳 三百五十一回 夺城 三百五十二回 夺回蒲津 三百五十三回 磨刀 三百五十四回 度田令 三百五十五回 新的税法 三百五十六回 下令度田 三百五十七回 大刀阔斧 三百五十八回 病榻 三百五十九回 凤阁二十八臣 三百六十回 辽东的使者 三百六十一回 炎黄之争 三百六十二回 找个好老师,不容易 三百六十三回 大吴疏议 三百六十四回 大魏的诸葛连弩 三百六十五回 来龙去脉 三百六十六回 要开战 三百六十七回 开始的地方 三百六十八回 交锋 三百六十九回 好勇斗狠 三百七十回 山阳公 三百七十一回 夜袭 三百七十二回 反制于人 三百七十三回 戴纲的五雷正法 三百七十四回 武器不如神迹 三百七十五回 噩耗 三百七十六回 剑道 三百七十七回 陈留城外放大炮 三百七十八回 落寞的曹洪 三百七十九回 动手 三百八十回 各有动作 三百八十一回 有内幕 三百八十二回 关外血战,撤 三百八十三回 人,闹起来 三百八十四回 三百八十五回 用计 三百八十六回 突袭 三百八十七回 战! 三百八十八回 都算好 三百八十九回 偏师还是奇兵 三百九十回 虚张声势 三百九十一回 中计 三百九十二回 峰回路转 三百九十三回 大计 三百九十四回 成行 三百九十五回 劝降 三百九十六回 血战永安 三百九十七回 汉军忠烈 三百九十八回 徐庶的应对 三百九十九回 与虎谋皮---吴魏之盟 四百回 联姻 四百零一会 剑阁险要 四百零二回 瞒天过海 四百零三回 破关 四百零四回 高潮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二百一十六 转折 下
《东吴国舅》
作者:我道然
更新时间:2024-02-04 04:39:10
字数:570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东吴国舅 !

    “顶住!顶住!”叮叮,两失飞羽被张颌仗剑击飞,看着眼前火红一片的刘军,张颌气不打一处来。真当他这个河间名将好欺负吗?

    定军山形胜之地,夏侯渊和法正都清楚,但张颌陷入险战之后,夏侯渊便抽调了这里驻扎的三千部队支援张颌。双方陷入苦战之后,夏侯渊便忘记了这里,可怎么也想不到法正棋高一筹,居然如此涉险强渡沔水占据了定军山的有利地形,等夏侯渊率军而来之时,刘备军已是居高临下,夺尽了地利。

    “杀!”张飞无论武艺还是武器都不适合步战、近战,故而骑着高头大马在弓弩射程范围之外督战,由陈到诸将率军攻寨,可就如前文所说张飞曾大败张颌,几近全灭其军,对于这些河北兵来说站在那里就是一股无形的威慑力。

    “白毫精兵,攻!”陈到一身亮白银甲,手执环首刀,刀盾俱全。压在了前阵,此时这些刘备麾下的将领,都知道此刻是报答主君知遇之恩的时候了。

    “大汉威武!长风!”响彻山谷的口号声,震天动地。

    “大汉,呸!”张颌对于刘备军的口号很是不屑,的确大汉的确已有数十年不曾威武了。

    “将军,将军我们低挡不住了!”这可时候,曹军的一名小校全身染血,急冲冲的跑到张颌跟前。

    “你!”看着眼前身披数创、盔甲都烂得披不了的小校,张颌也不能说什么,而且他说的是实话,刘备军不要命的冲锋,几乎都快冲下木寨了。“来人,求援。”

    “喏!”

    “呵!”陈到执刀盾而舞,展现了极为强悍的步战功底。左挡右劈,步伐灵活毫无劳累的感觉。就在这时十名手执长戈的曹军,似乎发现了这一人形杀器,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刺杀。可陈到岂是好欺负的,纵身一跳高高跃起,趁着他们突刺之后长戈难以收回的瞬间,飞身一脚踹翻一人,一个后滚翻拉开空间。

    “找死!”地趟刀法,不止快要病死的乐进会,陈到亦是练得不差,矮身一纵,长刀划破空气的的声音如此悦耳,血溅三尺一刀之威居然连杀三人。

    走马谷,夏侯渊得知张颌遭遇刘备猛攻之后,便命令曹军整装待发,没想到三个时辰之后才等到张颌的求援。

    “走,快点!”夏侯渊一把年纪脾气依旧火爆,大刀拍打着马背,吆喝着行军。

    可是大军走了这个几里路,又皆是山路走到此处已是人困马乏的状态,如何还能急行军。故而夏侯渊再怎么催促,也没办法让这些士卒凭空多几分气力。

    “噔噔,咚咚咚”突然之间,四面八方皆是战鼓轰鸣,刘军战旗几乎布满了谷道两旁的山坡。

    “敌袭!”一声凄厉的叫唤,划破了鼓声的沉闷。

    “防守!列阵!”夏侯渊还是有些名将姿态,面对埋伏依旧不慌不乱,不过下一秒一把长枪便让他狼狈不堪。

    “夏侯渊授首吧!”白马、白甲、白面如玉,背对着阳光而立的赵云如同天神一般,让人无法直视。

    “常山赵子龙。”

    方才突袭使得夏侯渊从马上跌落,曹军骤然间失了主帅,胆气大伤,被四面八方的刘军团团围住,拼命厮杀。

    “主公,成了!”法正依旧那般轻描淡写,一副自信的摸样。

    “老张,没想到夏侯将军战死,你倒是活着回来了。”短须、纶巾,一柄大斧,徐晃望着城下众多的刘备军,对张颌说道。

    “阳平关仿造合肥而改建,楼高城固,徐公明你就等着建功吧!哼~”张颌冷声道。

    阳平关自从为曹军所有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络,加固加高城墙直到高达五丈,如城门内外的瓮城,拐角处的角楼,与城墙连接的马面、马面上的堞楼,还有城墙上的刺敌豁口、外悬的钉耙、荆棘刺等,都是这两年来修缮的。较之张鲁时期的阳平关,如今的阳平关城防力量无疑是得到了成倍的加固。

    瓮城依附于城门,建在城门外也可是内,与城门连为一体的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

    瓮城只开对外一门,其内不设蹬城楼梯,是以敌军便是攻破了瓮城城门,还会受阻于主城城门。且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此既可延缓了敌军的进攻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突破瓮城入内的敌人以致命打击。

    此种城池防御手段,中原虽有却不常用,就川蜀地区而言只有阳平关是个例外。而且还是匪夷所思的内外两瓮,不但城门外有一,城门内同样有一瓮城,只是里面这座瓮城连接内城,城门两侧都有勾连上城的楼梯通道。

    马面这个同样是个创举,甚至在整个大汉都有可能是第一次出现。它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做“马面”他的附加既增强了墙体的牢固姓,又在城池守卫战中得以消除战场的死角:一旦敌人兵临城下,相邻的马面上的守夫可组织成交叉射击网,可让来犯敌兵左右受敌。

    这种在城墙上突出的马面,每隔二十丈就有一个”上面还各辅修一座堞楼,又称“敌楼”长宽各一丈三尺,高有两丈,分上下两层,四壁青石堆砌,平山顶,顶都有垛隘相护。

    底层面向城内的一面辟拱券门,楼内设木楼梯,上层置楼板,楼上四面各开拱券窗两孔。可为守城士卒躲避风雨、贮藏兵器之用,顶部还可供登高眺望。

    阳平关上,那一座座敌楼,就如同林立的岗哨,令初见之人顿生敬畏。楼上的窗孔酷似巨人的耳目。有多数的敌楼,且正对着城内的某条街巷,不但与外,还可对内进行监控。不论在平时还是战时,敌楼皆具有治安防范之功效。

    至于那些城壁豁口以及外悬的钉耙、荆棘刺木,就更是一大创新。

    城壁豁口,乃是加固加高城墙时特意留出的,开口就出在城头垛口下一丈,向外复延伸出一个小型平台。战时己军士卒既可顺事前留下的着通道或直接进入平台死的可能姓几乎是百分之百,或伏于平台口,以火油、长矛等物,焚烧云梯或刺杀蹬城敌军。

    而钉耙和荆棘刺,乃是滚木垒石的加强无限版。钉耙,简单的说它就是一去插满了尖刀且刀尖向下的方形木板,由三根铁锁交错平稳重心悬吊在城墙外面。

    三根铁锁后连一个固定在城头的木轱辘,只需两名士卒,搅动铁锁既可使钉耙自由上下。轻松看守着两个垛口。至于荆棘刺,形势与钉耙一样,只是方形木板变成了一根扎满铁刺的滚木。

    这就是阳平关两年来修葺的成果,如此令人生畏的城防,再加上关后的投石车群,徐晃就不信了一刘备他能舍得用多少兵马来填这个无底洞。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