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长评转载 诗词合集(0317) 告读者书 简体版出版公告 序章 第一章 落魄书生 第二章 金榜题名 第三章 翰林学士 第四章 品画明冤 第五章 储君之争 第六章 雍使齐王 第七章 飘香画舫 第八章 明月舌战 第九章 军机幕僚 第十章 千里征程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第十二章 毒计连环 第十三章 一曲催行 第十四章 玉碎珠沉 第十五章 筹建秘营 第十六章 大乱将起 第十七章 忠魂渺渺 第十八章 南楚称帝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第二十章 趁火打劫 第二十一章 得知真相 第二十二章 建业沦陷 第二十三章 归为臣虏 第二十四章 千里路遥 第二十五章 初至雍都 第二十六章 余波未歇 第二十七章 赏雪赋诗 第二十八章 失望至极 第二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章 风虎云龙 第一章 凤仪传奇 第二章 献君三策 第三章 风雨前奏 第四章 故人重逢 第五章 玲珑棋子 第六章 金牌间谍 第七章 锦绣前程 第八章 新春华宴 第九章 演武较技 第十章 心有所属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第十二章 阴谋陷害 第十三章 寒园来客 第十四章 坏人姻缘 第十五章 黄雀在后 第十六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七章 幕后风波 第十八章 死里逃生 第十九章 亭中秘议 第二十章 千里追杀 第二十一章 江边血战 第二十二章 南楚使节 第二十三章 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布局猎杀 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 第二十六章 靖江郡主 第二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二十八章 姻缘成双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第三十章 杀人灭口 第一章 暗波汹涌 第二章 淫威肆虐 第三章 花言巧语 第四章 如烟往事 第五章 安排金饵 第六章 东海来客 第七章 举重若轻 第八章 宗师莅临 第九章 失德惊天 第十章 心狠手辣 第十一章 魔宗之秘 第十二章 最终决裂 第十三章 隐星宗主 第十四章 长安血夜 第十五章 王者神威 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 第十七章 各有心思 第十八章 雍帝回銮 第十九章 公主密谏 第二十章 恶孽重重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二十二章 风仪之谋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第二十四章 万事具备 第二十五章 顿失先机 第二十六章 猎宫突围 第二十七章 血溅行宫 第二十八章 含香惊魂 第二十九章 明暗信使 第三十章 搬兵勤王 第三十一章 齐王手段 第三十二章 邪影罗刹 第三十三章 惊天逆转 第三十四章 晓霜鏖战 第三十五章 情深似海 第三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三十七章 以血赎愆 第三十八章 此恨绵绵 第三十九章 余波未歇 第四十章 恩深怨消 第四十一章 春梦无痕 第四十二章 清风明月 第一章 烈焰红妆 第二章 闲话秘史 第三章 龙飞在天 第四章 初到滨州 第五章 同舟共渡 第六章 生死无恨 第七章 兄弟相见 第八章 南闽越氏 第九章 花烛惨变 第十章 东海波平 第十一章 静海之会 第十二章 有子足矣 第十三章 出卖爱子 第十四章 心腹之患 第十五章 水深火热 第十六章 我心依依 第十七章 立威定策 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第十九章 苍鹰折翼(中)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第二十一章 间其腹心 第二十二章 内忧外患 第二十三章 万金家书 第二十四章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五章 杀人灭口 第二十六章 雪影杀机 第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第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九章 舍命相搏 第三十章 绝地重生 第一章 惊闻巨变 第二章 无敌之罪 第三章 有口难辩 第四章 十面埋伏 第五章 恩断情绝 第六章 大战前夕 第七章 阴云密布 第八章 古墓秘舵 第九章 高山流水 第十章 沁水初战 第十一章 清野血战 第十二章 紫烟遗尘 第十三章 安泽败战 第十四章 胜固欣然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一线生机 第十八章 以命抵命 第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章 惊闻密辛 第二十一章 兵出壶关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第二十三章 沙场重逢 第二十四章 战事如棋 第二十五章 火烧沁水 第二十六章 四面绝网 第二十七章 杏花疏影 第二十八章 安排香饵 第二十九章 壮士断腕 第三十章 生离死别 第三十一章 三路突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第三十四章 势定收官(上) 第三十五章 势定收官(下) 第三十六章 忠贞见疑(上) 第三十七章 忠贞见疑(中) 第三十八章 忠贞见疑(下) 第三十九章 狭路相逢 第四十章 雁门喋血 第四十一章 遥望林泉 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 第二章 青梅如豆 第三章 知是故人来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五章 水流花谢 第六章 惊鸿照影 第七章 何处是青山 第八章 绿杨芳草 第九章 处处烽烟起 第十章 帐下犹歌舞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干 第十三章 冷月无声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第十五章 楼船夜雪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第十七章 平楚策 第十八章 冠盖满京华 第十九章 依稀旧人影 第二十章 恩重爱深 第二十一章 一夜鱼龙舞 第二十二章 激宕波澜惊 第二十三章 乡音无改 第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章 却泛扁舟 第二十六章 茶香留客饮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第二十八章 乐在相知心 第二十九章 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 第三十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三十二章 腐鼠成滋味 第三十三章 沧海两茫茫 第三十四章 欠东风 第三十五章 襄阳恨 第三十六章 长城空自许 第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 第三十八章 君恩九鼎重 第三十九章 丹心坚似铁 第四十章 洒泪今成血 第四十一章 行路难 第四十二章 悔已迟 第四十三章 所恨不相识 第四十四章 风流云散 第四十五章 一见心相许 第四十六章 相报甚时休 第四十七章 离鸾别凤 第四十八章 倾城一舞世所稀 第四十九章 天长地久 清梵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长评转载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作者:随波逐流
更新时间:2024-01-30 12:03:07
字数:110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转载一些长评,因为没有出现在书评区(太长了),^_^!

    ――――――――――――――――

    发贴人:[弈之音]2006-3-15 0:29:20

    如果说霍琮是江哲最看重的弟子,那陆灿应该算他最珍惜的。

    五年悠悠的时光,正如陆灿临终所想的,一件件,一桩桩,俱是难忘……相依为命的师生两人,亦亲人,亦知音,亦兄亦弟,难怪值此势不两立之时,仍不能断恩绝义。

    不想说陆灿的坚持是否值得。陆家因得楚主赏识而凭借开国之功鱼跃龙门,成为举足轻重的世族,几代的声高望重皆得之于一个忠字,家与国的命运早已是血肉相连,荣辱与共,陆灿的不能叛,早已经是命运的抉择,这就是他与平民的区别,否则,几代的家声皆毁于一旦,更兼强敌窥视于侧,不可预知的后果,注定陆只能杀身成仁。江哲有一句话品评陆灿尤为我喜欢:只要心怀忠义,陆灿便用之。个人觉得这比什么心性高洁形容他都要好。因为所谓名将,便是要胜,不管是光明正大的胜,还是用计阴毒的胜,都是要以最小的代价取敌制胜,战场上谈不上什么磊磊落落,更谈不上什么高洁。像尚维钧,虽然擅权,但在陆看来,他尚当得一个忠字,所以也任他掌权,不肯取他性命;像江哲,既然放不下雍帝,便是南楚的敌人,必要杀之而后快,尽管那人是他的恩师。

    说什么不顾大局,只见木不见林,若你是局中的尚相,真能轻轻放过一个绝大的安全隐患――陆灿,一个手握重兵的自已深深得罪过的人;便如陆灿,若他真的出狱,真能放过尚相,一个更大的危害国家及自身的安全隐患。不敢相信!如陆所言,他亦不能无怨。所谓离间,不过是把心中的杯弓蛇影放到台面上来;所谓忠诚,不过是把一切都计量清楚之后,重复当初的坚持罢了。若没有尚相的制约,谁能保证陆灿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雄心勃勃和野心勃勃的区别不过是史笔的文饰而已。同样的,放到更大的层次,陆灿是阻止统一的绊脚石,但凭什么南楚要被大雍灭掉!南楚君庸臣暗?可百姓仍能安居,而大雍,谁能保证李家不会出一个赵陇,便是英明如李贽,高国舅尤能飞扬至此,而后可想而知。每个人都是要做一个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立场不同而已。至于江哲,就像李显说的:随云和我们在一条船上,他不会看我们翻船的。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安乐日子罢了,若大雍败了,他的家人性命堪忧,权衡利弊,他唯有舍去与陆灿的师生情。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说起来,江哲是最懂得取舍的人,该心软的时候处处留情,该决断的时候毫不犹豫,且看他放过陆云,对逾轮容情,给陆灿选择,情之所罗,无所不至。他的长情,使他亲近的人安心,也给了他多多的机会,你可以不屑地说:这更反映江哲心机诡谲,他不过是为了更深地利用而已。就譬如道:你给乞丐一大笔钱,是为了让他更好吃懒做。身在局中不由人,江哲其实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做到了放手。至于决断,君看壮士断腕那一章,当机立刻舍去锦绣盟的一切,决不拖泥带水,这样的气魄,难怪狡如夏候也要心寒。而陆灿,当断不断,一错放过尚维钧二错放过容渊,反受其乱,所以他必要死忠以全令名,江哲的滔天手段充其量不过一个加速器而已。

    这样的一个江哲,有人说,李贽容不下他。在我看来,问题是,已经不是李贽容不容得下他,而是李贽根本都不敢杀他。和魔宗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少林交好,几乎个个重要将领都承过他的恩,受过他的情,放过秦勇,不算长孙在内,裴云与他有旧,荆迟、姜海涛是他的弟子,宣松受过他的大恩,李显是他亲家,王骥唯他命是从,而文臣之中石苟廉之流与他多有同僚之谊,要杀江哲,势必要让这么多倚为臂助的忠臣能臣心寒反对,而且要下雷霆手段,有邪影随侍的江哲岂是寻常暗杀能得手的,而什么毒药才是医圣弟子解不开的,失去了江哲之后的暗处力量如何控制,这些都要细细思量。更何况他还是长乐公主的夫婿,当今太后唯一的女婿,难不成要把这两位至亲一起革掉。而且,我想,杀江哲之前,李贽一定要好好想想他对江哲放下屠刀之后的收获:两度救命,安齐王之心,轻而易举平庆王之乱,降北汉,灭南楚。江哲对于李贽来说简直是一个天生的福星,捡来一个宝贝儿媳――柔蓝,捡来两个治国之才――霍琮和赵梁,救了两个将军――姜海涛,救了一个大儒――纪玄,让一个夏候收为已用……更难得的是,此人身体不好,随时可能死翘翘,为人随波逐流,对世俗之事能躲则躲,唯一的一个儿子明显是四肢发达的(呵呵呵!)。如此的江哲,对于皇权有何威胁?没有权臣之心没有权臣之实,而且绝对是忠于自己的,李贽会杀他?舍去亲情,乱功臣之心,弃令名于不顾,化友为敌,别提李贽还是一代明君。最后的一点是便是李贽,也绝不敢低估动手杀江哲却功败垂成的后果,只看他的弟子,几乎个个都有翻云覆雨手,八骏和秘营弟子都忠于江哲,要江哲再培养出一个陆灿恐怕也非难事,且他用计近乎天成,一旦为敌,必令人夜不安枕,如此的江哲,怎可轻侮,怎敢轻侮?聪明人总不会自毁长城,李贽当然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最明智又最容易的选择便是:收江哲为已用。此时的江哲,是一个太重要的平衡砝码,他是一个太大的震慑。有他在,包括夏侯在内的野心家不敢乱动,诸位功臣都可放心宽心。更何况江哲之于李贽,早已不是臣子那么简单。皇帝是天子,高高在上,但怎样的天子都是人生的,总有七情六欲,这样懒懒散散的江哲,其实是李贽安心的所在。君不见李贽每次看到他,总放下一半的心,可以这样纵容关爱一个臣子,他们两人已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都一样的聪明绝顶,一样的长情,不仅仅是知遇,还是相知,除去小顺子,李贽当数最懂江哲的第一人。

    通篇我最关注的一个人,不是江哲,而是小顺子,这样的一个人物,有人说他忠,有人说他是江哲的福星,都对。我时常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值得让你去守护一生,为之喜,为之乐,为之忧,那么生命便是圆满的。这没有得到得不到的问题,心安之处即是家,遇到江哲,当真是小顺子的幸运,除了这样的一个江随云,还有谁能这般地对待李顺,不是看成一个废弃的阉人,不是一个绝代的武功高手,不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奴才,而是一个努力地活着的坚强的人,何德何能,一个平凡而被视为贱奴的人能被这般看待,我在读到于南楚宫中李顺抱着江哲哭泣的时候最是感动,就像我看到一句台词时一样:“无论怎样的一个你,都是我所钟爱的。”不晓得谁第一个说起李顺是江哲的伴侣,我第一个同意。就如江哲中箭垂死时,小顺子目赤泪落,我莫名其妙地记起:情之所钟,愿相随。真是深深的羡慕,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生命中,再也没有孤独,河东狮吼中那一段“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差不多就是最好的诠释。当然,我没有丝毫亵du两人关系的意思,这样的李顺和江哲,仿佛天生的两个半圆,为彼此而生,非关世俗的情爱,远胜寻常的主仆,父兄,套一句浪漫的话:我来,是为了和你携手,看这花开花落,星光灿烂。

    “吕伊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亡只在谈笑中”,江哲,从他自身的意愿,很难说幸与不幸。说幸,君不见陆游悲,岳飞怒,徐渭狂,屈原疯,《猛回头》,《警世钟》,天华蹈水,这个江哲,不需毛遂自荐,不需鲍叔牙的赏识,凭空则让他得到了李贽――一代圣主明君的青眼,得以施展满腹才华,创不世功业,无文种范蠡之忧,尊贵百年,有知音良朋,儿女双全,贤妻贵戚,弟子如云,若这还不叫幸运,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万分之九九九九要挥刀霍霍了。很遗憾,江哲就是那万分之一。回到最初的最初,没有那命运的捉弄,他一定会乐意母亲没有被病魔击倒,一家人其乐融融,或游山玩水,或视父母琴瑟相和,安分守己地做一个快活的富家子,可惜天不如人愿,随着母亲的倒下,舅父迁怒之下将父子逐出家门,父亲忧伤而逝,一个昔日的公子哥沦落到了无钱葬父的地步,幸运的是,他还有满腹才华和一颗坚韧的心,更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陆灿。这次的相遇的确是彼此的福分。于江哲,他得到了第二个家,于陆灿,他得到了受益一生得以扬名立万的教导,日子若是这么一天天过去,也没什么不好,可是一场刺客行刺后陆信的招揽,让江哲避险的乌龟天性又开始逃,他的确没有清闲的命,遇到李贽罢了,钱又被偷了,想不参考都没可能。生命中又一个重要的女性出现――柳飘香,这是江哲生命的第三个春天。休提什么荣辱,这个男子,只愿与爱侣画眉以乐,执手同老。他本是甘当最平庸的男人,为一田舍翁,终老户墉,怎耐天不从人愿,这样平凡的幸福都要被夺走,也就是从此时起,江哲才真正地走出来,与命运抗争,从而走向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世人皆看到他的滔天手段,君恩厚重,种种荣宠,殊不知,他根本不乐意,他本只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者: 221.13.21.*2006-3-13 19:11

    回复:狡兔死,走狗烹,乃随云最好的结局

    也许我口气不太好,对不起~!那会儿太激动了!

    我倒是觉得,这种种安排只是因为作者的一个不忍,我设想了许多种攻南楚的方法,哪一种流血最少,哪一种能真正覆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最重要的哪一种灭亡法才能保住随云心中最珍爱的弟子陆灿,只有一种。

    南楚就像是一个典型的宋朝末年,皇帝偏安于江南一偶,在繁华富贵在歌舞升平中慢慢腐烂,在权利争斗在阴谋陷害中慢慢走向灭亡。

    要知道南楚就像我们汉人,虽朝廷**却有许多的自命清流,就是百姓,也是以知书达理为一个人崇高的目标,天地君亲师是他们的信仰。反观北汉,北地儿女多豪迈,要打败他们你就得真刀真枪的凭实力摧毁他自信,向他们证明你比他们更强所以更有资格来统治带领这个国家,北汉的百姓活的实在,你证明了你的力量,证明了你可以带来更好的生活,多数的人都会以百姓为念,一旦投降他们多不容易出尔反尔的搞暗地里的阴谋;而南楚人多阴柔,看似柔弱实则固执,其思想多变善用计,他表面诚服于你却可以是口是心非,当他认准了自己的主子后可以以身为奴才而自豪,他有千百种理由投降也有千种理由反叛,种种都大义凛然,对付这种人摧毁他的精神更重要,武力是不能使他诚服的只会激化更多的民族矛盾,他们不一定知道好歹,你对他再好,你将国家治理的再好,有些人也只会忠于一家一姓的皇朝;所以对于南楚,随云只有等到这个一家一姓的皇朝自己走向毁灭,弄得天怒人怨,人心所背;所以随云当起了那只推波助澜的手,加速南楚的腐烂速度,加速他走向灭亡。

    我反而认为在这里雪儿处理得很好,上兵讨谋,以敌之强功敌之强,真正的战胜对手。

    ――――――――――

    那两军对战的阵前,一身青衣在几人相护下入了敌军军营,只为拜祭他刚刚死去的徒儿。那拜祭的琴声可以让闻者喜悦,这喜悦来自内心回忆起儿时的甜蜜,但是喜悦过后却剩下悲伤,天地之间仿佛只有了那股由心而来的悲伤,人死灯灭,一切一切都只是回忆了。然后他便离开了,离开时也不曾有泪,却吐了一口鲜血。这原本一定要留下他命的将领们也让开了路,那一刻大家仿佛认为这个人只是陆灿大将军的师傅。是啊,在那么一刻谁又能相信也是他亲手设计三年,让陆灿死于皇命,就算相信内心又何尝再愿意去把拿下他?在此之前谁又相信他是如此看重感情的人?谁又相信他还把陆灿看做自己的徒弟?更有谁能相信这人是把陆灿看成自己手足,看成自己的知己?

    天下间能知道江哲的为人又有多少?李顺、李贽兄弟、长乐和他几个徒儿。除了这些人谁还能真正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可是真正能知道他心里所想的却只有李顺一个人,或许他们两早已经被视为一个人。在江哲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他保护着江哲,让江哲不曾受刺客的伤害,也只有他能再去看到江哲不曾注意的细节。

    江哲的命运却是在早早的,他在南楚中状元为官之前就决定了。在那一艘客货船上就已经注定了,那时他碰到了李贽,也就是后来的大雍皇帝,他们之间的一席话,让李贽对江哲佩服不已,也就注定了江哲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偏安一方每天悠闲的过日子了。人若有才还想偏安,那便是万万不能泄露自己的才能,可是一时性情起,江哲对一个陌生人谈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谁又能想到那陌生人会是李贽?李贽怎么会出现在南楚?

    江哲虽然有平定天下的大才,但是也绝非一般的君主可以起用的。对南楚,虽然是故国,虽然他是状元,也是被德亲王拉去做了监军随军出战。尽管如此,他也用一曲逼迫蜀王自尽。这天下,也是在那时候才真正认识到他,一曲破阵子,送了一位国主的性命。这个人就是江哲,江随云。

    德亲王也是在那时清楚的意识到江哲是怎么样一个人,所以他死后仍为江哲立下遗嘱。若此人他日为大雍臣子,一定要追杀。这道遗嘱差点送了江哲的命,也便是那时开始李顺再也不敢远离江哲一步。见魔宗如此,道计谋如此,隐居如此,出世如此。天下便把邪影当成了江哲的影子。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