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长评转载 诗词合集(0317) 告读者书 简体版出版公告 序章 第一章 落魄书生 第二章 金榜题名 第三章 翰林学士 第四章 品画明冤 第五章 储君之争 第六章 雍使齐王 第七章 飘香画舫 第八章 明月舌战 第九章 军机幕僚 第十章 千里征程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第十二章 毒计连环 第十三章 一曲催行 第十四章 玉碎珠沉 第十五章 筹建秘营 第十六章 大乱将起 第十七章 忠魂渺渺 第十八章 南楚称帝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第二十章 趁火打劫 第二十一章 得知真相 第二十二章 建业沦陷 第二十三章 归为臣虏 第二十四章 千里路遥 第二十五章 初至雍都 第二十六章 余波未歇 第二十七章 赏雪赋诗 第二十八章 失望至极 第二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章 风虎云龙 第一章 凤仪传奇 第二章 献君三策 第三章 风雨前奏 第四章 故人重逢 第五章 玲珑棋子 第六章 金牌间谍 第七章 锦绣前程 第八章 新春华宴 第九章 演武较技 第十章 心有所属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第十二章 阴谋陷害 第十三章 寒园来客 第十四章 坏人姻缘 第十五章 黄雀在后 第十六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七章 幕后风波 第十八章 死里逃生 第十九章 亭中秘议 第二十章 千里追杀 第二十一章 江边血战 第二十二章 南楚使节 第二十三章 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布局猎杀 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 第二十六章 靖江郡主 第二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二十八章 姻缘成双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第三十章 杀人灭口 第一章 暗波汹涌 第二章 淫威肆虐 第三章 花言巧语 第四章 如烟往事 第五章 安排金饵 第六章 东海来客 第七章 举重若轻 第八章 宗师莅临 第九章 失德惊天 第十章 心狠手辣 第十一章 魔宗之秘 第十二章 最终决裂 第十三章 隐星宗主 第十四章 长安血夜 第十五章 王者神威 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 第十七章 各有心思 第十八章 雍帝回銮 第十九章 公主密谏 第二十章 恶孽重重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二十二章 风仪之谋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第二十四章 万事具备 第二十五章 顿失先机 第二十六章 猎宫突围 第二十七章 血溅行宫 第二十八章 含香惊魂 第二十九章 明暗信使 第三十章 搬兵勤王 第三十一章 齐王手段 第三十二章 邪影罗刹 第三十三章 惊天逆转 第三十四章 晓霜鏖战 第三十五章 情深似海 第三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三十七章 以血赎愆 第三十八章 此恨绵绵 第三十九章 余波未歇 第四十章 恩深怨消 第四十一章 春梦无痕 第四十二章 清风明月 第一章 烈焰红妆 第二章 闲话秘史 第三章 龙飞在天 第四章 初到滨州 第五章 同舟共渡 第六章 生死无恨 第七章 兄弟相见 第八章 南闽越氏 第九章 花烛惨变 第十章 东海波平 第十一章 静海之会 第十二章 有子足矣 第十三章 出卖爱子 第十四章 心腹之患 第十五章 水深火热 第十六章 我心依依 第十七章 立威定策 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第十九章 苍鹰折翼(中)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第二十一章 间其腹心 第二十二章 内忧外患 第二十三章 万金家书 第二十四章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五章 杀人灭口 第二十六章 雪影杀机 第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第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九章 舍命相搏 第三十章 绝地重生 第一章 惊闻巨变 第二章 无敌之罪 第三章 有口难辩 第四章 十面埋伏 第五章 恩断情绝 第六章 大战前夕 第七章 阴云密布 第八章 古墓秘舵 第九章 高山流水 第十章 沁水初战 第十一章 清野血战 第十二章 紫烟遗尘 第十三章 安泽败战 第十四章 胜固欣然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一线生机 第十八章 以命抵命 第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章 惊闻密辛 第二十一章 兵出壶关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第二十三章 沙场重逢 第二十四章 战事如棋 第二十五章 火烧沁水 第二十六章 四面绝网 第二十七章 杏花疏影 第二十八章 安排香饵 第二十九章 壮士断腕 第三十章 生离死别 第三十一章 三路突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第三十四章 势定收官(上) 第三十五章 势定收官(下) 第三十六章 忠贞见疑(上) 第三十七章 忠贞见疑(中) 第三十八章 忠贞见疑(下) 第三十九章 狭路相逢 第四十章 雁门喋血 第四十一章 遥望林泉 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 第二章 青梅如豆 第三章 知是故人来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五章 水流花谢 第六章 惊鸿照影 第七章 何处是青山 第八章 绿杨芳草 第九章 处处烽烟起 第十章 帐下犹歌舞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干 第十三章 冷月无声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第十五章 楼船夜雪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第十七章 平楚策 第十八章 冠盖满京华 第十九章 依稀旧人影 第二十章 恩重爱深 第二十一章 一夜鱼龙舞 第二十二章 激宕波澜惊 第二十三章 乡音无改 第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章 却泛扁舟 第二十六章 茶香留客饮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第二十八章 乐在相知心 第二十九章 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 第三十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三十二章 腐鼠成滋味 第三十三章 沧海两茫茫 第三十四章 欠东风 第三十五章 襄阳恨 第三十六章 长城空自许 第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 第三十八章 君恩九鼎重 第三十九章 丹心坚似铁 第四十章 洒泪今成血 第四十一章 行路难 第四十二章 悔已迟 第四十三章 所恨不相识 第四十四章 风流云散 第四十五章 一见心相许 第四十六章 相报甚时休 第四十七章 离鸾别凤 第四十八章 倾城一舞世所稀 第四十九章 天长地久 清梵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作者:随波逐流
更新时间:2024-01-30 12:03:21
字数:112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那个青年痛苦的咳嗽了几声,满眼期望的看着我,我无可奈何地示意小顺子把他扛到房间里,然后问道:“本官不才,也是读书士子,自信没有劫夺妇女的恶行,不知道你为什么认为尊夫人在我这里呢?”

    那个青年疑惑的看了我一眼,道:“草民韩章虽是蜀国人,但是并非官员或者军士,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草民的妻子却是名门之女,相貌出众,身份高贵,三年前,拙荆因为不满家里订下的婚事而离家出走,因缘和草民成婚,几个月前,拙荆得知母亲染病,所以回去探亲,草民因为正值秋收,不便久留,所以自行返家,谁知碰上大雍和南楚一起攻打蜀国,拙荆的父亲田维是巴郡守将,不幸阵亡,拙荆和岳母被俘虏,我听到巴郡城破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去,探得她们被德亲王赏给了军中幕僚江哲为奴,所以又一路追踪而来。”

    我疑惑的看看小顺子,小顺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道:“大人,那时候您在病中,德亲王见田维之女相貌俊秀,所以把她赏给了大人,用来奖励大人献策的功劳,只是大人一直昏迷不醒,所以奴才代大人作主,将她们留在了王公公那里,这些日子,奴才因为大人身体刚刚康健,想多伺候大人几天,见田氏服侍王公公十分周到,索性就安排她们继续伺候王公公,这样大家欢喜。”

    我这才明白,怪不得这段时间小顺子总在我身边呢,我问道:“王公公待她们如何?”

    小顺子恭敬地道:“大人放心,田氏聪明灵巧,王公公还想收她做义女呢,只是田夫人因为伤心田将军之死身体不大好。”

    韩章听到这里,露出不可抑止的喜色,只是片刻就被痛苦的神情掩盖。我心想,看来这个韩章不是蜀军的探子,但是他听到我刚才的话,还要不要灭口呢?转念一想,也没有必要,难道他还能去向德亲王告密不成。在我犹豫的时候,韩章已经是奄奄一息,我连忙掏出一个针盒,从里面取出金针替他针灸,然后又给他服下伤药,他在药力的作用下昏昏睡去。我对小顺子说:“田维之死,我无能为力,两国交兵,死伤是难免的,但是他的妻子女儿又没有什么大罪,你安排一下,等我们攻下雒城,道路通畅之后,你就放了他们一家三口。”

    小顺子道:“是,到时我跟王公公说清楚就好了,王公公不会不高兴的,不过有点可惜,这个韩章功夫底子不错,奴才不敢妄自菲薄,就是宫里的侍卫高手能在我攻击下活命的也不多,如果能把韩章留在身边做大人的侍卫就好了。”

    我觉得不大可能,道:“我是南楚官员,他是蜀国将领的亲属,何况还有岳母和妻子,哪里能够做我的侍卫。你也有些异想天开了。”

    小顺子道:“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他的妻子现在是大人的奴仆,如果大人允许他留下来和妻子团聚,他不也得感恩么,只是我知道大人需要的是忠心的侍从,这人若是被迫留下,就不好了。”

    我点点头道:“是啊,宁缺勿滥,若是不忠心,留也没用,不过我们若能攻下雒城,至少还得一两个月,这段时间他们没法子离开,就让他暂时做我的侍从吧,免得你我来往过密,惹人生疑。”小顺子同意的道:“也好,免得我总是担心大人的安全。”

    等到韩章醒来已经是深夜了,他能够感觉到四肢百骸里面真气蓬勃,完全感觉不到曾经沉重的令他几乎丧命的内伤,他没有动作,但是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在一个小房间里面,他感觉不到周围有人,正要坐起来,一只冰冷的手掌轻轻的按住他的胸口,然后火光一闪,有人点燃了火烛,韩章借着微弱的烛光看去,看见那个打伤自己的少年正冷冷的看着自己,眼中满是杀意。韩章聪明的停止了动作,他不想莫名其妙的死去,尤其是在得到妻子平安无事的消息之后。

    那人见他十分冷静,露出了一个冷冷的笑容,开口说道:“我叫李顺,你要找的江哲是我的主人,主人已经决定,等到雒城之战有个结果的时候,他会释放你和你的岳母妻子,但是在这之前,希望你暂时作他的侍从。”

    韩章犹豫了一下,他毕竟是蜀国人,做侵略自己国土的官员的侍从,未免有些不愿。

    小顺子仿佛没有看到他的神色,继续道:“说句实在话,你并非好人选,如果有人怀疑你是蜀军的探子,难免会给大人带来麻烦,但是既然大人已经决定,我也没有什么意见,明天大人会带你去见你的家人,然后会向监军大人禀明此事,监军大人许可之后,你就可以暂时留在我家大人身边,可是有一件事你要牢牢的记住。”小顺子的面孔变得阴森,他一字一句地道:“你没有听见我和大人的谈话,你不知道我和他的关系,如果你泄漏了一个字,我就是天涯海角也要杀了你,还要让你的妻子遭受人间最大的苦痛。”

    韩章凛然道:“江大人和李爷对我恩重如山,今日之事,韩章至死不会对第二个人说起。”

    小顺子收回了手掌,淡淡一笑,离开了。

    第二天我带着韩章去见王公公,王公公听说此事倒是十分成全,反正田氏母女是我的奴婢,并且允许韩章暂时留在我身边,当然,他也知会了德亲王一方,让他们知道此事,免得误会韩章是探子,不过我想,暗中的监视是不会少的,所以告诉小顺子,暂时不要过来了。当然我也第一次看到了德亲王赏给我的奴婢,田氏名叫田素英,相貌俊秀,英气勃勃,不愧是将门虎女,听韩章说,田素英也会武功,而且不在韩章之下,这次分明是因为母亲才无法脱身,这让我吸了一口寒气,如果田素英刺杀王公公或者我怎么办,我问小顺子这件事情的时候,小顺子毫不在意的告诉我,别说王公公身边侍卫不少,而且他已经警告过田素英,如果敢行凶,必然杀了她的母亲,反正他们也逃不出涪水关。我立刻对小顺子另眼看待,这小子做事严密谨慎,如果他肯用心,何愁不能成为太监里面最大的总管,在我跟他说这个的时候,小顺子轻蔑地道:“服侍国主有什么好,低三下四,奴颜婢膝,若是稍微有个差错,还要担心人头落地,你就不同了,你要是真的生我的气,大不了骂我一顿,还得小心我受不了反噬。”我在小顺子幽冷的目光下顿时心生寒意,立刻盘算以前是不是有对他太过分的时候,但是想来想去,好像应该没有,不过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这小子武功很高。

    此时的成都已经一片混乱,朝中重臣丞相审峻带着大将梵虎、孟靼驻守葭萌关,大雍攻城十分频繁,令葭萌关守军几乎目不交睫,而大将军龙步和大将魏贤守巴郡,也是不敢松懈,蜀国中枢几乎已经没有一兵一卒,蜀王孟昀数月之间黑发成霜,他又是怨恨南楚背盟,又恨自己为什么得罪大雍。想来想去,却没有丝毫办法退敌,后来蜀国重臣法澜献计,说东川既然已经失去,不如向大雍媾和,如果大雍收兵,南楚必然不会独自攻打蜀国。计策虽然被国主接纳,但是派谁做使者呢,雍王李贽名动天下,若是派个普通人,只怕连话也说不上几句,后来蜀国狂生杨灿自请前去。杨灿日夜兼程到了葭萌关,葭萌关上下血火熊熊,杨灿好整以暇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出关到了雍营,递上国书求见。未几,雍王命令帅帐请见。

    杨灿是蜀国有名的狂生,平日里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但是看到雍王军容整肃,帐前虎赍雄壮非常,也不由心生寒意,他整理仪容,走进大帐,只见一相貌雍容,神态温和却隐隐带着森然气息的戎装男子坐在帅案后,雍王李贽今年三十一岁,常年征战沙场的他却丝毫不带杀气,他穿着黑色轻甲,外罩锦袍,神色间雍容安详,仿佛是在家中闲坐,而非在沙场领兵一般,他左手一方,依次站着十几个武将,个个气势沉稳凶悍,他的右手站着十几个或穿文官官服,或者身着布衣的幕僚,可见其麾下文武之盛。

    杨灿入帐,立而不跪,高声道:“蜀国使臣杨灿拜见雍王殿下千岁。”

    那些武将个个怒目圆睁,其中一个相貌粗豪的武将叱道:“小小使者,见了殿下为何不跪?”

    杨灿扬声道:“杨灿虽是布衣,却是蜀国之民,殿下虽然尊贵,却是大雍之臣,今日灿奉国主之命前来出使,焉能下拜。”

    一个相貌斯文,年仅五旬的谋士温文尔雅地道:“蜀国朝夕败亡,我大雍二十万大军,兵陈关下,贵国国主不思求胜,却派你这个使者前来,所为何事?”

    杨灿欠身道:“我国国主自知得罪大雍,如今兵临城下,焉能不恐惧,但是我蜀国一日没有沦陷,身为蜀民,不敢有辱国体。若是大雍恕罪,允许我蜀国称臣纳贡,则灿虽狂妄,焉敢不敬上国重臣。”

    一个年轻谋士,相貌平常,却是鹰鼻深目,冷冷道:“蜀国如今朝不保夕,葭萌关旦日即下,不知蜀国拿什么求和,我国即可全胜,又何必留尔等残生。”

    杨灿昂然道:“现在蜀国虽然大败,但是葭萌关和巴郡仍然在掌握当中,未必没有苟安的可能,若是贵国执意要灭亡我蜀国,我国主宁可将蜀中全部送给南楚,到时南楚既得蜀中沃土,又据有荆襄,即使以大雍之强,从此也只能坐视南楚壮大,若是肯罢兵休战,我蜀国不仅向大雍称臣,而且葭萌关外东川之地也不敢索回。我主深恨南楚国主背盟负义,今后若是怀恨,只会向南楚报复,大雍得我半壁江山,又可坐视我蜀国和南楚相互仇杀,岂不快哉?”

    众人都听得沉吟不语,连日来攻打葭萌关不克,令他们也多多少少生出撤军的想法,只是战略已定,不能修改,所以人的目光都落在雍王李贽的身上。

    李贽微微一笑,问道:“不知蜀中人物如何?”

    杨灿朗朗道:“我蜀中人物鼎盛,文有萧何之才,武有霸王之勇,谋有良平之智,我蜀中俊杰,皆是忠义之士,灿虽不才,敢效田横壮士,或有灿未知者,愿效聂政荆卿之行。”

    李贽眼中闪过一丝不可察觉的寒光,继续问道:“现在蜀王驾下,如君者几人?”

    杨灿道:“文武全才,智勇兼备之人,数以百计,如在下者,车载斗量。”

    李贽问道:“既然如此,贵使身居何职?”

    杨灿答道:“国主治下,物富民丰,我等野人,归于田园,朝夕享乐。”

    李贽淡淡一笑,道:“贵使远来,必然疲惫,请暂回关,若是有所答复,必然遣使相告。”

    杨灿再拜告辞,出帐不远,一个白衫儒士,细眉长目,气度风liu,悄然出帐,问道:“杨先生蜀中狂士,为何先倨后恭?”

    杨灿答道:“先前倨傲,为的是不屈心志,后来恭敬,为的是我蜀国社稷。”

    白衫儒士默然,道:“在下大雍宣松,字常青,日后若有托付,可以送一纸书信与在下,只要不干系国家大事,常青必会尽力。”

    杨灿谢过,自经葭萌关返回成都复命。

    之后半月,雍军不再攻城,葭萌关压力顿减。

    未几,消息被南楚密探千里加急送到德亲王赵珏手中,赵珏愤然,他这段时间不大好过,雒城久攻不下,龙步不愧是蜀中大将,常常趁着南楚军势变化的时候出城作战,常常让南楚不得不败退,而魏贤擅长截寨,三日一小截,五日一大截,让南楚军睡不安枕,龙步、魏贤两人交相呼应,南楚军队一月来没有寸进,后方粮道常常受到溃散的蜀军的侵扰,赵珏一时之间束手无策,正在烦恼的时候,又得到了这个惊人的坏消息,如果蜀国和大雍真的媾和,那么真是南楚的末日到了,这时他想起了江哲。这个年轻的状元个性实在有些古怪,虽然赵珏迫使江哲从军,在江哲因为战场受惊而重病期间又不大过问,但是这倒不能怪赵珏,前者,赵珏认为江哲乃是南楚的臣子,既然有才能怎能不报效国家,后者,赵珏却是因为当时军务太忙,忙于行军作战,连克城池,岂是易事。而江哲病愈之后对军务十分冷淡,赵珏一来是觉得江哲大病初愈未免懈怠,二来,他也察觉到心腹幕僚容渊对江哲的排斥,因为不想破坏和容渊的宾主关系,毕竟容渊军略上十分精通,是他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所以相比之下,对江哲不免有些淡然。两方面原因,让赵珏和江哲越来越疏远。可是到了今日,赵珏再次感觉到江哲的重要,江哲远胜众人的,不仅仅在于分析情报处理公文的能力,而更在于江哲对战略上的远见卓识,从攻打巴郡一战看来,江哲善于事先规划好作战的目的,并且能够从浩如烟海的情报中找到突破口,虽然实施上需要有谨慎细密的人来作,但是已经是难得非常。现在赵珏遇到决策上的疑难,他终于再次想起江哲,只是容渊又怎么办呢?

    正在赵珏烦恼的时候,容渊前来拜见,一见到赵珏就双膝跪倒,口称请罪。赵珏愕然,连忙扶起容渊,问道:“容先生为何如此大礼?”

    容渊惭愧地道:“属下心胸狭窄,排斥贤能,罪在不赦,近日来,属下每每想起如何破敌,总是想不出有效的方法,若是江状元在此,必然能够抽丝拨茧,订下大计,王爷请偕同属下前去,让属下当面向状元请罪,戮力同心,以破雒城。”

    赵珏大喜道:“先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赵珏也有错,疏忽名士,我们两人一起去见江哲,必然能够得到谅解,好请江状元定计,破此僵局。”说着将手中的情报递给容渊,容渊一看,面色如土,他自然知道现在局势的凶险,如果蜀国真的向大雍称臣,那么一旦蜀国恢复元气,必然会以南楚为报复对象。想到这里,他连忙催着赵珏一起去找江哲。

    此刻的我还沉浸在舒适的客居生活,知道田素英也会武技之后,王海监军立刻同意把田素英和田氏归还给我,他们一家团圆,自然喜乐,只是田素英对我还是不冷不热,毕竟我是南楚高官,又是出谋划策让她的父亲败亡的罪魁祸首。我还不知道南楚的天空上已经压了一片黑云。

    就在我写下一首刚做的诗文的时候,门外有人问道:“江大人在吗?”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