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长评转载 诗词合集(0317) 告读者书 简体版出版公告 序章 第一章 落魄书生 第二章 金榜题名 第三章 翰林学士 第四章 品画明冤 第五章 储君之争 第六章 雍使齐王 第七章 飘香画舫 第八章 明月舌战 第九章 军机幕僚 第十章 千里征程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第十二章 毒计连环 第十三章 一曲催行 第十四章 玉碎珠沉 第十五章 筹建秘营 第十六章 大乱将起 第十七章 忠魂渺渺 第十八章 南楚称帝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第二十章 趁火打劫 第二十一章 得知真相 第二十二章 建业沦陷 第二十三章 归为臣虏 第二十四章 千里路遥 第二十五章 初至雍都 第二十六章 余波未歇 第二十七章 赏雪赋诗 第二十八章 失望至极 第二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章 风虎云龙 第一章 凤仪传奇 第二章 献君三策 第三章 风雨前奏 第四章 故人重逢 第五章 玲珑棋子 第六章 金牌间谍 第七章 锦绣前程 第八章 新春华宴 第九章 演武较技 第十章 心有所属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第十二章 阴谋陷害 第十三章 寒园来客 第十四章 坏人姻缘 第十五章 黄雀在后 第十六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七章 幕后风波 第十八章 死里逃生 第十九章 亭中秘议 第二十章 千里追杀 第二十一章 江边血战 第二十二章 南楚使节 第二十三章 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布局猎杀 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 第二十六章 靖江郡主 第二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二十八章 姻缘成双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第三十章 杀人灭口 第一章 暗波汹涌 第二章 淫威肆虐 第三章 花言巧语 第四章 如烟往事 第五章 安排金饵 第六章 东海来客 第七章 举重若轻 第八章 宗师莅临 第九章 失德惊天 第十章 心狠手辣 第十一章 魔宗之秘 第十二章 最终决裂 第十三章 隐星宗主 第十四章 长安血夜 第十五章 王者神威 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 第十七章 各有心思 第十八章 雍帝回銮 第十九章 公主密谏 第二十章 恶孽重重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二十二章 风仪之谋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第二十四章 万事具备 第二十五章 顿失先机 第二十六章 猎宫突围 第二十七章 血溅行宫 第二十八章 含香惊魂 第二十九章 明暗信使 第三十章 搬兵勤王 第三十一章 齐王手段 第三十二章 邪影罗刹 第三十三章 惊天逆转 第三十四章 晓霜鏖战 第三十五章 情深似海 第三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三十七章 以血赎愆 第三十八章 此恨绵绵 第三十九章 余波未歇 第四十章 恩深怨消 第四十一章 春梦无痕 第四十二章 清风明月 第一章 烈焰红妆 第二章 闲话秘史 第三章 龙飞在天 第四章 初到滨州 第五章 同舟共渡 第六章 生死无恨 第七章 兄弟相见 第八章 南闽越氏 第九章 花烛惨变 第十章 东海波平 第十一章 静海之会 第十二章 有子足矣 第十三章 出卖爱子 第十四章 心腹之患 第十五章 水深火热 第十六章 我心依依 第十七章 立威定策 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第十九章 苍鹰折翼(中)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第二十一章 间其腹心 第二十二章 内忧外患 第二十三章 万金家书 第二十四章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五章 杀人灭口 第二十六章 雪影杀机 第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第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九章 舍命相搏 第三十章 绝地重生 第一章 惊闻巨变 第二章 无敌之罪 第三章 有口难辩 第四章 十面埋伏 第五章 恩断情绝 第六章 大战前夕 第七章 阴云密布 第八章 古墓秘舵 第九章 高山流水 第十章 沁水初战 第十一章 清野血战 第十二章 紫烟遗尘 第十三章 安泽败战 第十四章 胜固欣然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一线生机 第十八章 以命抵命 第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章 惊闻密辛 第二十一章 兵出壶关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第二十三章 沙场重逢 第二十四章 战事如棋 第二十五章 火烧沁水 第二十六章 四面绝网 第二十七章 杏花疏影 第二十八章 安排香饵 第二十九章 壮士断腕 第三十章 生离死别 第三十一章 三路突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第三十四章 势定收官(上) 第三十五章 势定收官(下) 第三十六章 忠贞见疑(上) 第三十七章 忠贞见疑(中) 第三十八章 忠贞见疑(下) 第三十九章 狭路相逢 第四十章 雁门喋血 第四十一章 遥望林泉 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 第二章 青梅如豆 第三章 知是故人来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五章 水流花谢 第六章 惊鸿照影 第七章 何处是青山 第八章 绿杨芳草 第九章 处处烽烟起 第十章 帐下犹歌舞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干 第十三章 冷月无声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第十五章 楼船夜雪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第十七章 平楚策 第十八章 冠盖满京华 第十九章 依稀旧人影 第二十章 恩重爱深 第二十一章 一夜鱼龙舞 第二十二章 激宕波澜惊 第二十三章 乡音无改 第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章 却泛扁舟 第二十六章 茶香留客饮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第二十八章 乐在相知心 第二十九章 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 第三十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三十二章 腐鼠成滋味 第三十三章 沧海两茫茫 第三十四章 欠东风 第三十五章 襄阳恨 第三十六章 长城空自许 第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 第三十八章 君恩九鼎重 第三十九章 丹心坚似铁 第四十章 洒泪今成血 第四十一章 行路难 第四十二章 悔已迟 第四十三章 所恨不相识 第四十四章 风流云散 第四十五章 一见心相许 第四十六章 相报甚时休 第四十七章 离鸾别凤 第四十八章 倾城一舞世所稀 第四十九章 天长地久 清梵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作者:随波逐流
更新时间:2024-01-30 12:06:07
字数:2834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雍楚两军对峙于瓜州渡,皆按兵不动,三日,淮西告急,长孙冀麾下崔珏部攻寿春,徐州大营董山部攻钟离,钟离五日乃陷,郡守朱某,都尉陈某被俘不屈,皆殉死。两军合攻寿春,寿春乃淮南重镇,欲得淮南,必得寿春。时,陆灿长子云奉命助石观守寿春,云年十三,武勇过人,淮西军民闻云在,皆曰,大将军必不弃吾等,乃戮力死战,雍军寸步不能进。

    ――《资治通鉴;雍纪三》

    钟离城终于拿下了,可是董山完全没有一丝欢喜,整整五天,仅有三千守军的钟离城让他饱尝了碰壁之苦,三万大军日夜攻城,明明显得那么软弱的钟离,却是始终不曾屈服,外城陷落了,退到内城,内城陷落了,便逐寸逐寸的巷战,这小小的钟离城,几乎吸干了雍军的鲜血。坐在钟离郡守府衙的大堂上,望着被士卒连推带搡押来的钟离郡守,董山深吸了一口气,道:“你抵抗大雍天军,罪在不赦,若肯归降,本将军便暂且饶你性命,若是不降,休怪我用你的人头祭奠我麾下将士的英灵。”

    钟离郡守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大笑道:“朱某乃国主头开恩科的探花,深受国恩,焉能屈膝降敌,要杀就杀,何必多言。”

    董山大怒,道:“将他拉到门前处斩,成全他的忠义。”

    那些军士推着那郡守去了,到了官衙门前,将那郡守按倒在地便要行刑,这时候,一个头盔散落,狼狈不堪的将领被雍军捆绑着送到此处,见到那郡守将被处斩,那将领嘶声问道:“郡守大人,你为何定要死守不退,又不肯从上命归降?”

    那朱姓郡守道:“我受朝廷之命牧守钟离,岂能弃城而逃,且雍军攻势猛烈,若是存了求生之念,钟离早已陷落了,想要退守,谈何容易,何况这么多将士已经先行一步,本郡守如何能够让他们久等。大将军虽然宽宥,但是你我都是南楚臣子,怎能不为国舍命。”说罢,那朱姓郡守引颈受。

    那将领听了叹息道:“郡守大人一介文士尚且以身殉国,何况是陈某这等武人呢?” 他被俘之后,本来存了投降之心,见到郡守殉死,再也不能贪生,进到堂内,董山虽然出言劝降,他却是一言不发,董山不耐,也下令将他处死,那将领至死再无一言。

    在钟离修整一日之后,董山带着徐州军赶到了寿春,距离寿春还有二十里,南阳大营崔珏已经派出使者亲迎,这次攻打寿春,南阳大营才是主力,不过因为南阳大营将士对淮南地理不熟,所以朝廷才决定由裴云派出一部人马支援长孙冀。不过董山和崔珏倒是旧识,两人都曾在齐王麾下效力,数年前才各奔前程的。那个前来迎接的亲卫是崔珏族侄崔放,也是董山旧识。他策马上前,上下打量了崔放片刻,朗声笑道:“好小子,几年不见,你已经这么大了,怎么样,战况如何,你叔父身体如何?”

    那年轻亲卫也笑道:“董叔,我叔父身体很好,战况很激烈,寿春守军几乎是不要性命的抵抗,叔父正觉得兵力不足,你们来了可就好了。”

    董山心中一震,看来寿春这里也不轻松啊,随即他肃然道:“徐州大营副将董山奉淮南节度使裴将军之命前来听从崔将军调遣。”

    那信使见状也正色道:“南阳大营平远将军崔珏,奉长孙将军之命攻寿春,属下崔放,奉将军命迎接董将军。”

    两人说罢相视一笑,董山传令让麾下将士先去扎营,自己带了几个亲卫跟着崔放去阵前寻找崔珏去了。

    寿春城前,烟火弥漫,三十余岁年纪的崔珏皱着眉望着前方,他本是一个相貌端正的男子,可惜容貌却被面颊上的一道刀疤破坏无遗,董山策马来到阵前的时候,正见崔珏用马鞭指着寿春城上道:“令敢死营登城,从那里上,那里必然有敌军大将,否则守军不会如此顽强。”军令传下,不多时,一营带着肃杀之气的青甲军士向寿春城奔去。董山自然知道这些是犯了军法的军士,或者干脆就是充军的囚犯,若是能够立下大功生还,便可恢复自由之身,所以作战之时都是奋勇争先,最是勇猛不过,雍军各军中都有这样的建制存在。

    这时崔珏已经发觉董山来了,回头笑道:“钟离已经攻破了?我可还在这里焦头烂额呢。”

    董山在马上一揖道:“崔大哥,一向可好,你就别打趣我了,一个小小的钟离我攻了五日,结果连一个重要的俘虏都没有到手。”

    崔珏奇怪地道:“怎么,守将和钟离郡守都战死了么?”

    董山惭愧地道:“本来都被我俘虏了,却是我一时火起,将他们都斩了。”

    崔珏微微一愣,笑道:“这也不算什么,裴将军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责怪你,多半还会替你掩饰一二,不过淮西的南楚军果然是骁勇善战,你的军队先休息一下,明日和我一起攻城,也不知敢死营能不能将那里的守军重创。”说罢他提鞭指向寿春城,董山也向上望去。

    只见敢死营的军士已经顶着箭雨滚石登上了城头,似乎没有什么阻碍,董山一皱眉,道:“看起来似乎很容易。”

    崔珏也疑惑地道:“奇怪,这些天我攻城多次,每次从这个方向都十分艰难,就是上了城头,也是没有一人能够生还,怎么今次这样轻易。”

    两人眼看着敢死营勇士的青甲消失在跺口,都生出莫名的感觉,这一次的攻击定然不会成功。就在这时,寿春城头突然传来混杂着惨叫的厮杀之声,而在那里的跺口又出现了南楚军的身影。

    崔珏和董山面面相觑,崔珏苦笑道:“想不到这一次他们却是用了请君入瓮的诡计。”

    董山叹息道:“想必是他们也知道敢死营的厉害之处,所以索性让他们攻了进去,慢慢歼灭他们,我们看不到实际的战况,若是想根据那里的战况决定下一步的攻势,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可能是错误的,守卫那里的将领必然是自信十足且颇富计谋,可是我见帅旗不在那里,想必是个寻常将领,寿春城也当真是人才济济。”

    崔珏知道这次敢死营恐怕是自投罗网了,但是毕竟敢死营必定还在苦战,胜败未可预料,所以还是调派重兵趁机抢城,传令下去之后他苦笑道:“谁说不是,裴将军在淮东势如破竹,我们在淮西却是步步艰难。”

    董山安慰他道:“这可怨不得你我,淮东军糜烂已非一日,裴将军数年来派了无数斥候到淮东探查军情,对于淮东将领早已了如指掌,若非如此,裴将军怎会孤身涉险入楚州大营行刺敌军主将呢。”

    崔珏一边留意着寿春城头的情形,一边笑道:“我可是听说,皇上下了旨意申斥裴将军,不许他再涉险行事,差一点就将他独自夺取楚州大营的功劳也给抹去了。”

    董山不为意地道:“将军才不会放在心上,不过暂时想必是不会再轻身涉险了。”

    两人说着闲话的时候,城头上厮杀之声已经消失了,崔珏微微苦笑,知道自己赋予重望的敢死营已经全军覆没了,便传下军令,缓下攻势,这一次的攻城又失败了。

    城头之上,陆云喘着粗气坐倒在地上,看着重围中横七竖八的雍军敢死营尸体,再看看手上已经卷刃的钢刀,身上血染战袍,地上血流成河,方才这场厮杀可是让他从鬼门关打了一个转,若不是两个军士拼着一死替他挡住了敌人的刀剑,只怕他已经人头落地了。虽然他是将门之子,又是内外兼修,双臂神力,可是和这些悍不畏死的军士比起来,还是差些气势,想到此处,不仅有点后怕,自己这请君入瓮之计差点成了引狼入室。可是这有什么办法,明明知道来敌是敢死营的勇士,若不将他们围起来歼灭,而只是抵抗敌军的强攻,只怕会被敌人攻破防线的。

    将战场清扫了一下,负责防守这一带的将领陈明走了过来,笑道:“少将军,果然好计策,我们从前也和敌军的敢死营做过战,若是没有三倍以上的损失,是不可能消灭敢死营的,这次我们损失少了一多半。”

    陆云脸上一红,道:“都是大家拼力死战,我不过是出个主意罢了。”

    陈明拍拍他的肩道:“不愧是大将军之子,我们将军派人请你过去一趟。”

    陆云犹豫了一下,道:“现在方便么,敌军还在攻城呢?”

    陈明笑道:“没关系,雍军已经势弱了,这一天又可以顺利撑过去了。”

    这时一个军士高声喊道:“不好了,敌军打出了徐州大营的旗号,钟离完了。”

    陆云和陈明都是一惊,几步跑到城跺前向下望去,只见雍军的中军帅旗旁边,又多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徐州大营的旗号,另一面旗帜上面有一个大大的“董”字,陆云浑身一震,明明知道钟离陷落是迟早的事情,可是真的知道仍然是这样难以接受。

    这时,雍军中有人高声喝道:“我军已经攻陷钟离,钟离郡守和钟离都尉的人头在此,寿春守将听着,若是不降,一旦城破,尔等也将悬首城门。”说着有人用旗杆挑起两个人头立在阵前。

    城上的守军一片哗然,士气一时间滑落了许多,许多将士涌到城墙边,向下望去,看见高挑的人头,虽然看得不甚清楚,可是城头上已经是一片愁云惨雾。

    这时,陆云身边突然传来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的声音,陆云偏过头望去,只见陈明满目怒火杀气,望着雍军中军的“董”字大旗,脸上的神情悲恸莫名,眼中一滴滴落下泪来。他心中疑惑,向左右看去,一个军士低声道:“钟离陈都尉是陈大哥的兄长。”陆云一声惊叫,黯然地看向陈明。这时候只见陈明跃上城跺,高声道:“城下的贼子听着,你们杀了我兄长,我陈明拼着性命也要报此血仇,兄弟们,干什么垂头丧气,朱郡守和陈都尉已经为国尽忠,难道我们还要让他们在阎王爷面前笑话我们贪生怕死么?”

    从寿春正面的帅旗下,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道:“誓死守城,杀敌雪恨。”寿春守军闻声也随之高呼道:“誓死守城,杀敌雪恨!”声音惊天动地,再也没有方才的悲恸消沉。

    城下的崔珏和董山相视一眼,打击敌人士气的计策失败了。崔珏一皱眉,对一个亲卫使了一个眼色,那个亲卫是有名的神箭手,在长孙冀麾下,擅长箭术的将士本就特别多些。他领会了崔珏的意思,策马上前,在几个军士的掩护下,一箭向城上射去,这一箭如同流星电闪,几乎看不清箭影,三百步距离转瞬穿越,向仍然站在城跺上的陈明射去。陈明仍在望着兄长首级流泪,丝毫没有留意雍军的暗袭,城上众军都是大声呼叫道:“小心!”

    但是比起他们示警的叫声更快地是两道箭影,从陈明身后和帅旗所在之处分别射出,这两道箭影几乎是同时射中那支偷袭的箭矢,那支箭矢断成了三截,那两道箭影也是反弹而回,可见力道上要差一些,城上的守军都是高声叫好,城下雍军却也高声叫道:“好箭法!”雍军本来就不吝于对敌人的赞誉,不过他们的战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旺盛起来,都是跃跃欲试。

    崔珏和董山都是露出苦笑,城上敌军士气正旺,己方虽然也被挑起了战意,可是若是这个时候继续攻城,除了增加损失之外,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看看天色,两人同时决定收兵。

    望着缓缓退去的雍军,陆云放下弓箭,心中感叹道,怪不得大雍多年来可以在群雄环伺下屹立不倒,只见这些军士竟替敌军喝彩,而又丝毫不曾减弱气势,反而更加生出斗志,就知道即使是父亲麾下的精兵也比不上他们,终究是缺少这般的信心和坚定。这些雍军,只怕失去了主将仍然能够进退有序,而若是父亲出了什么意外,江夏大营和九江大营都会群龙无首,慌乱失措。

    在陈明的谢意和其他将士的赞颂声中,陆云好奇地问道:“不知道方才是谁和我同时发箭的,我怎么不记得石将军身边亲卫有这样的高明的箭手呢?”那些将士听了,突然都露出诡秘的笑容,陈明已经从丧兄的悲痛中挣扎出来了一些,强笑道:“少将军,反正我们将军正在那边等你呢,你何不过去看看呢?”

    陆云心道也是,就向那边走去,不多时走到帅旗之下,只见淮西主将石观正在那里吩咐整修城墙,准备明日的作战。陆云的目光却是一下子就落到了站在石观身边的一个少年身上,那个少年年纪和他相仿,相貌和石观有七成相似,只是眉宇间秀气许多,石观本就是相貌堂堂,那少年自是俊美端秀,虽然不如陆云雄壮,可是腰间佩剑,肩上挂弓,一身剑气隐隐,英姿飒爽。

    陆云一见这少年便觉得惺惺相惜,心中觉得定是这少年射了方才那一箭,但是不便先和他说话,上前对石观施礼道:“将军传唤,陆云姗姗来迟,请将军恕罪。”

    石观看了陆云一眼,笑道:“云侄果然是年少英杰,箭术超群,用兵也颇有章法,不愧是大将军虎子,你也不要过于客气了,我在镇远公老将军麾下多年,和你父亲也是兄弟相称,如今虽然权位悬殊,不过想来你叫我一声世伯还是应当的。”

    陆云原本是因为这位石将军严肃可畏,一直不敢使用这样亲切的称呼,只是按照军中的规矩称呼他将军,今日见石观神态和蔼,心中一宽,下拜道:“侄儿陆云拜见世伯。”

    石观伸手相搀,指着那个俊秀的少年道:“这是我的女儿石绣,自幼顽劣,被她祖母、娘亲当成男孩养大的,比你大一岁,你就叫她姐姐吧。”

    陆云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这个少年虽然俊秀非常,可是眉宇间英气勃勃,完全没有一丝女孩儿家的娇柔温婉,怎么可能是个少女。

    石绣见状冷冷一笑,上前就是一脚踢去,正中陆云的小腿,陆云痛得一个踉跄,差点叫了出来,石绣怒道:“瞪着眼睛看什么,还有,不许叫姐姐,若是你敢乱叫,可别怪我砍你十剑八剑。”

    石观只装作没有看见,撇开两人继续安排军务,他这个女儿自幼男装,哪有半分女孩子的模样,若非如此,怎会明年就要及笈了,却还没有许人,就连自己麾下的将士也都乖乖叫她少爷或者少将军,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石绣原本是一个女孩儿,不过他总不能对陆云说自己有个儿子吧,而且这几日通过对陆云明里暗里了解,他心中倒有一个想法,只不过不知道是否高攀,所以一上来就说明了石绣的身份。

    这两个少年少女自然不明白他的心意,见石观忙着处理军务,石绣扯着陆云到一边去,威胁利诱,不许他以姐姐相称。

    石绣上面本来有一个兄长,只是年幼夭折,所以石绣出生之后,石观为了安慰母亲和妻子,就将石绣当成儿子教养,石绣也是性子像极了父亲,女孩儿擅长的女红之类一概不通,对于弓马武艺却是一学就会,后来又拜了一位从蜀中避难而来的峨嵋高手学习内家拳剑,小小年纪,武功已经出类拔萃。她性子刚强,不喜欢和那些同龄少女一起做女红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