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长评转载 诗词合集(0317) 告读者书 简体版出版公告 序章 第一章 落魄书生 第二章 金榜题名 第三章 翰林学士 第四章 品画明冤 第五章 储君之争 第六章 雍使齐王 第七章 飘香画舫 第八章 明月舌战 第九章 军机幕僚 第十章 千里征程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第十二章 毒计连环 第十三章 一曲催行 第十四章 玉碎珠沉 第十五章 筹建秘营 第十六章 大乱将起 第十七章 忠魂渺渺 第十八章 南楚称帝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第二十章 趁火打劫 第二十一章 得知真相 第二十二章 建业沦陷 第二十三章 归为臣虏 第二十四章 千里路遥 第二十五章 初至雍都 第二十六章 余波未歇 第二十七章 赏雪赋诗 第二十八章 失望至极 第二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章 风虎云龙 第一章 凤仪传奇 第二章 献君三策 第三章 风雨前奏 第四章 故人重逢 第五章 玲珑棋子 第六章 金牌间谍 第七章 锦绣前程 第八章 新春华宴 第九章 演武较技 第十章 心有所属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第十二章 阴谋陷害 第十三章 寒园来客 第十四章 坏人姻缘 第十五章 黄雀在后 第十六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七章 幕后风波 第十八章 死里逃生 第十九章 亭中秘议 第二十章 千里追杀 第二十一章 江边血战 第二十二章 南楚使节 第二十三章 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布局猎杀 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 第二十六章 靖江郡主 第二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二十八章 姻缘成双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第三十章 杀人灭口 第一章 暗波汹涌 第二章 淫威肆虐 第三章 花言巧语 第四章 如烟往事 第五章 安排金饵 第六章 东海来客 第七章 举重若轻 第八章 宗师莅临 第九章 失德惊天 第十章 心狠手辣 第十一章 魔宗之秘 第十二章 最终决裂 第十三章 隐星宗主 第十四章 长安血夜 第十五章 王者神威 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 第十七章 各有心思 第十八章 雍帝回銮 第十九章 公主密谏 第二十章 恶孽重重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二十二章 风仪之谋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第二十四章 万事具备 第二十五章 顿失先机 第二十六章 猎宫突围 第二十七章 血溅行宫 第二十八章 含香惊魂 第二十九章 明暗信使 第三十章 搬兵勤王 第三十一章 齐王手段 第三十二章 邪影罗刹 第三十三章 惊天逆转 第三十四章 晓霜鏖战 第三十五章 情深似海 第三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三十七章 以血赎愆 第三十八章 此恨绵绵 第三十九章 余波未歇 第四十章 恩深怨消 第四十一章 春梦无痕 第四十二章 清风明月 第一章 烈焰红妆 第二章 闲话秘史 第三章 龙飞在天 第四章 初到滨州 第五章 同舟共渡 第六章 生死无恨 第七章 兄弟相见 第八章 南闽越氏 第九章 花烛惨变 第十章 东海波平 第十一章 静海之会 第十二章 有子足矣 第十三章 出卖爱子 第十四章 心腹之患 第十五章 水深火热 第十六章 我心依依 第十七章 立威定策 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第十九章 苍鹰折翼(中)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第二十一章 间其腹心 第二十二章 内忧外患 第二十三章 万金家书 第二十四章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五章 杀人灭口 第二十六章 雪影杀机 第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第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九章 舍命相搏 第三十章 绝地重生 第一章 惊闻巨变 第二章 无敌之罪 第三章 有口难辩 第四章 十面埋伏 第五章 恩断情绝 第六章 大战前夕 第七章 阴云密布 第八章 古墓秘舵 第九章 高山流水 第十章 沁水初战 第十一章 清野血战 第十二章 紫烟遗尘 第十三章 安泽败战 第十四章 胜固欣然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一线生机 第十八章 以命抵命 第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章 惊闻密辛 第二十一章 兵出壶关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第二十三章 沙场重逢 第二十四章 战事如棋 第二十五章 火烧沁水 第二十六章 四面绝网 第二十七章 杏花疏影 第二十八章 安排香饵 第二十九章 壮士断腕 第三十章 生离死别 第三十一章 三路突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第三十四章 势定收官(上) 第三十五章 势定收官(下) 第三十六章 忠贞见疑(上) 第三十七章 忠贞见疑(中) 第三十八章 忠贞见疑(下) 第三十九章 狭路相逢 第四十章 雁门喋血 第四十一章 遥望林泉 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 第二章 青梅如豆 第三章 知是故人来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五章 水流花谢 第六章 惊鸿照影 第七章 何处是青山 第八章 绿杨芳草 第九章 处处烽烟起 第十章 帐下犹歌舞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干 第十三章 冷月无声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第十五章 楼船夜雪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第十七章 平楚策 第十八章 冠盖满京华 第十九章 依稀旧人影 第二十章 恩重爱深 第二十一章 一夜鱼龙舞 第二十二章 激宕波澜惊 第二十三章 乡音无改 第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章 却泛扁舟 第二十六章 茶香留客饮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第二十八章 乐在相知心 第二十九章 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 第三十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三十二章 腐鼠成滋味 第三十三章 沧海两茫茫 第三十四章 欠东风 第三十五章 襄阳恨 第三十六章 长城空自许 第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 第三十八章 君恩九鼎重 第三十九章 丹心坚似铁 第四十章 洒泪今成血 第四十一章 行路难 第四十二章 悔已迟 第四十三章 所恨不相识 第四十四章 风流云散 第四十五章 一见心相许 第四十六章 相报甚时休 第四十七章 离鸾别凤 第四十八章 倾城一舞世所稀 第四十九章 天长地久 清梵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章 翰林学士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作者:随波逐流
更新时间:2024-01-30 12:03:14
字数:1093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显德十六年九月,江哲入翰林院,依例授翰林院编修,职七品。

    显德十七年元月,哲以博学多闻,特诏参与筹立崇文殿,历三年,哲精于鉴赏,明于考证,每每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闻者皆赞叹不已。未几,迁升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崇文殿典藏,均留存至今,卑人曾见之,十之六七均为哲校订品鉴,令人为之瞠目。

    --《南朝楚史?江随云传》

    真是幸福啊,我伸伸懒腰,拿起手里的孤本诗集,这些日子以来,我都在翰林院的藏书楼里边呆着,这里不愧是天下藏书之最,有很多我没有看过的书籍,我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从前就看过很多书,基本上一本书只要看个一遍,就可以记住大概了,好的文章我还能一字不漏。不过我就是再大的本事,这上百万的书籍我也看不过来,所以找了一本藏书索引的册子,按照上面顺序拣一些没有看过一一看去,反正我在翰林院得呆个三五年,怎么也看的差不多了,当然我最留意那些注明孤本的书籍,要知道这样的书籍好多都是绝世之作。

    这一天,我在书库里面正在找书看,无意中看见一本黄绫册子,看外表十分精致,想必是难得的精品,我随手翻开一看,差点没昏过去。首页血淋淋的八个大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我连忙合上,看看封面,却是什么《葵花宝典》,连忙扔到一边,我可还想娶妻生子啊。这时看到旁边有一本汉代的庄子《养生主》,连忙拿了起来,翻了几页,虽然和外面见到的文字差不多,但是眉批很丰富,密密麻麻的几乎写满了空白,我是很喜欢看别人的注解的,那里面凝聚着读书人的心血啊,看看旁边没人,我随手扯过垫脚的凳子坐了下去,到外面看多浪费来回的时间啊。这一看我可是着迷了,原来这个写批语的人可能是一个道士兼医生,写得都是一些养生的秘诀,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该喝什么,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如何在睡前打坐,如何在起床的时候练气,甚至连房中术都有,真是我的最爱啊,你可别笑我,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活的舒舒服服,无病无灾,娶个温柔贤惠的妻子,生几个可爱的孩子,房中术也很重要啊,你没见那些好色的人都经常短命么,就是不节制自己,不会养生啊。我正在高兴呢,突然想到,不行啊,我怎么知道他说的对不对,怎么办?想来想去,如果有疑惑就要自己解决。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就在书库里面找寻养生方面的资料,有些互相矛盾,有些相互印证,我是谁啊,我是天才啊,终于让我整理出一套自己的养生要诀,并且开始付诸实施。

    怎么做呢,首先,我每天一睁开眼睛,先静坐一会儿,练练养气之术,然后出去活动活动手足,练拳虽然不会,但是什么五禽戏还是可以的,然后吃上一顿清淡的早饭,再出门做事,中午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当然最好的就是回家,吃上一顿符合节令的滋补午饭,最好吃得晚一些,睡个午觉之后,喜欢干什么就干点什么,晚上若是有应酬一定要少喝酒少吃菜,等到回家之后,在睡前喝上一杯自己酿制的药酒清清肠胃,然后打坐半个时辰,再好好睡觉,而且平时坐卧行走都按照某种特定的姿势,当然看起来不能太明显。虽然我现在职位低微,这样的日子还不能保证,但是这是我要尽量达到的目标么。至于武功,我是不会练的,没听说过善泳者溺于水么,我若是会武功,难免会介入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中去,搞不好还会英年早逝呢,反正我只想活到七十岁就可以了。

    这么坚持了两个月,果然我的身体情况大有好转,以前经常有的小病痛也不见了,而且觉得思路明晰,读书作文更加得下笔如有神了。

    这一天,我从书库里面走出来,准备去吃一顿好午餐,唉,我还雇不起好的厨子,只好自己做了。正在我盘算今天中午吃什么的时候,我的同年刘魁,就是那个榜眼笑嘻嘻的走了过来说道:“江年兄,怎么样,咱们一起去明月楼吧?”

    “明月楼,干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刘魁惊讶地说道:“怎么,你不知道么,去参加长乐公主的琴会啊!”

    “琴会,长乐公主。”我更加糊涂了。

    刘魁道:“是啊,建业上下谁不知道啊,长乐公主远嫁我国,不免思乡情切,为了排遣寂寞,所以举行这个琴会,听说是想见识一下我南楚的士子风范,还听说长乐公主陪嫁的女伴是大雍有名的琴仙子梁婉,梁婉的琴技据说传自乐圣无忧子,超凡脱俗,若非长乐公主是她的至交好友,才不会陪公主远嫁南楚呢。还听说,梁婉有意在南楚择婿,你说,凡是未婚的才子,谁不想去试一试。”

    我瞠目结舌地道:“可是,梁婉不是陪嫁来得么?”

    旁边有人答道:“那不过是个名份,听说公主早就和太子说过了,梁婉是她的好姐妹,一定要嫁个志同道合的才子做正室呢。”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探花伏玉伦,看他已经换上了华美的便服,腰间系着一支玉箫,想必是有心求凰了。不过他出身淮扬世家,应该有这个身份吧。我在心里窃笑,如果那个梁婉真的如此出色,想必太子殿下一定会扼腕叹息吧,不过他总不能不给长乐公主面子,反正他将来登基之后,三宫六院可以随便选妃,现在么,还是谨慎一点,毕竟长乐公主身份不同么。

    本来我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我的相貌还算是不错的,但也不过中上而已,我的才华也不错,但是有才华没有好的背景,飞黄腾达的机会并不多,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会领军作战的将领要比我们这些文人强多了,南楚是比较重视文人的,所以它的国力就不强,就连偏安蜀中的蜀国都不如,如果不是水军比较厉害,大雍早就渡江了,综上所述,我江哲并非一个值得争取的目标,又没有强悍的实力防身,别说梁婉不会看上我,就是看上了,我敢娶么。但是不去也不好,让人以为我太不给太子、长乐公主面子,所以我决定就去这一次,反正我对那些琴棋书画并非十分在行,琴可以听听,棋可以下一下,就是很难赢棋,书法么,还不错,但是绝对算不上名家手笔,画画么,我勉强可以应付,但是我更擅长鉴赏,我有个表舅,是有名的朝奉,手里流过的珠宝首饰、古玩字画那是不可胜数,当年我曾经跟着他好好学过,这些年又博览群书,相信这方面可以混口饭吃,如果不是爹爹带我离开,我还真想去当朝奉呢。

    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漫无边际的随口应付他们,我们一行人就这样来到了明月楼,明月楼原本是一个大官的别院,恰好和几年前新建的太子府毗邻,所以后来太子索性把它买了下来,因为喜欢它的小巧精致,所以没有把它和太子府连通,据说长乐公主来了以后非常喜欢这里,就要来做了她的休闲之处,现在梁婉在这里举行琴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穿过黑油油的角门,我左右打量着这个小园子,一潭碧水,十几株红梅,加上临波照影的二层精美小楼,真是神仙境界,怪不得长乐公主喜欢。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么一座小楼,能够容纳多少人呢?等我绕过潭边,却看见在小楼前面有一片空地,原本想必是种着花木的,现在却被人清理了出来,用松枝搭了一座花棚,棚子上面覆着厚厚的苫草,四周放着一圈红红的火炉,上面闻着美酒,棚子中间放了几排铺着厚厚的毛皮的座椅,南楚的冬天本来就不是特别寒冷,今天又凑巧下了一场轻雪,棚子里面一片暖洋洋的,有十几个穿着各色轻裘的贵公子坐在里面,一边赏雪品梅,一边喝着醇酿,真是南面王不易的美好生活。走近之后,我听见他们议论,原来长乐公主的琴会岂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所以除了年轻的新贵之外,只有世家子弟才敢来参加,而且还有自负有些才名,否则岂不是自己来找难看,所以来得人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多。虽然有些后悔可以不来的,但是一看这种招待,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连忙跳了一个犄角旮旯坐下,然后倒了一大杯温热的御酿,准备偷得平生半日闲了。

    没等多久,小楼的楼门打开了,出来了十二个秀丽高挑的宫妆丽人,她们放下了门前的珠帘,不一会,里面传来环佩叮咚的声音,然后,隐隐传来沁人心脾的香气,其中一个宫女躬身向内施了一礼,然后转过身来用清脆的声音说道:“公主殿下有令,梁小姐在楼内抚琴,不论诗词文章,还是琴棋书画,如果有人能够令梁小姐青睐,梁小姐便出来和众人一见。”

    众人立时断然稳坐,侧耳屏气。不过片刻,从楼中传来了梁婉的琴声,琴声初时微弱,令人非得侧耳细听,渐渐的,琴声宛转盘旋,如同穿花蝴蝶一般迤逦而出,琴音反反复复,音韵连绵不绝,恍若高山流泉,清新流畅,令人顿时生出荡气回肠的感觉。听到这里,我悄悄打了个哈欠,真是无聊,我还以为大雍来得琴师会很高明呢,却原来也不过如此,这样的琴艺在南楚也并非没有么。正在这时,琴声越发宛转低回,令人觉得有些昏昏欲睡,突然,防若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急促的音调好像千军万马一般纵横驰骋,琴声就在爆发之后变得浑厚沉着,杀机隐伏,豪迈悲凉,好一幅沙场秋点兵的景象。我凝神细听,这才是值得浮一大白的好琴音啊。接着琴声渐渐恢复平静,宛如大战之后的歌舞升平,让人在心旷神怡中沉醉。

    一曲终了,掌声雷鸣,然后就是众人纷纷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想让梁婉中意,出来一见,偏偏,那梁婉大概心气极高,始终不肯出见,后来有些没头脑的众人的目光落到我身上,一个贵公子半是央求,半是命令的对我说道:“久闻江状元才华横溢,一首《月下感怀》惊动天下,还请江兄作诗一首,也免得我南楚士子无颜啊。”我倒是无言了,这些家伙,好像我拿不出什么好诗来,就是丢了国体一般,罢了,这小子是丞相大人尚维钧的独子,我也不能得罪他,刚好听了这样的曲子,我心里也很痒痒,于是,我也不要笔墨纸砚,高声吟诵道:“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梁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婉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场中静默片刻,喝彩声顿起,几个人连忙吩咐拿笔墨,要将我的诗默下来。这里正在纷乱的时候,只听见珠帘飞扬,从楼中走出一个身穿素黄罗衣,披着浅绿大氅的女郎,我定睛看去,这女郎大约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和南楚女子大不相同的就是她那修长匀称、凹凸有致的美好身材,虽然因为天寒,衣着颇多,加上大氅的掩盖看不真切,但是那种隐隐约约的美感令人心生渴望。我向她的面上望去,却见她虽然未施脂粉,却是肤光如雪,两行入鬓的黛眉,配合那双清澈如冰泉的明眸,当真是绝世佳人。

    梁婉目光落到我身上,微微一笑,款款下拜道:“这位就是南楚才子,今科状元吧,妾身很喜欢你的诗文呢。”我虽然有点昏淘淘的,但是心里可明白的很,连忙道:“拙作能够得小姐赏识,是随云之幸,其实我南楚才子如云,只是江某胜在才思敏捷罢了,小姐若是有兴趣,不妨和大家详谈。”那梁婉的美目流转,向众人看去,这下众人如蒙大赦,连忙围上前来,我则是不多说话,渐渐的,见梁婉已经和众人谈得十分投机,便悄悄的慢慢的溜了出去。就在我即将走出角门的时候,我下意识的回过头去,却看见小楼后面的窗子半开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眼睛正在看着我。我推门走了出去,那是谁呢?不知怎么,我总觉得可能是长乐公主。

    后来我听说,长乐公主将明月楼赐给梁婉居住,梁婉性情明朗,若是有人前去拜见,只要有拿的出手的诗词歌赋,或者精通琴棋书画,常常能够得到接见,不少爱慕梁婉的少年都是想方设法的见她一面,虽然不少人有心于她,却碍于长乐公主不敢用强,再说梁婉名气越来越大,就更没有人敢得罪她。到了后来,就是连赵胜国主也收了梁婉为义女,虽然没有列入宗谱,但是大家都开始称她明月公主,声名远扬。

    我这个小小的翰林学士可不会去找这个麻烦,虽然梁婉几次下帖子请我,我都用种种借口回绝了,有人问我,我就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别人虽笑我迂腐,却也乐得少了一个强敌,不过为了不大过分,我热切万分的投入到翰林院的藏书中去,这样我既自得其乐,又免得别人侧目,这样产生了一个令我欣喜若狂的结果,显德十七年元月,我被特诏允许参与了崇文殿的筹立。我这个过目不忘的年轻人很快成了其中的主力,也难怪,我既精通鉴赏古玩字画,又博闻强记,在整理藏书和字画的过程中十分得力,我又年轻力壮,不用我用谁呢?这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崇文殿从正式奉诏筹立到建成,一共经历了三年时间,我一直在其中,乐此不疲。

    当然,在我沉迷书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我隐隐约约觉得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就是南楚和蜀国发生了冲突,而且越演越烈。当然,我是没什么机会参与的,也没什么兴趣知道,除此之外,若是还有什么事情比较特殊的话,就是长乐公主怀孕了,可是却不幸流产,据说是因为年轻再加上水土不服,在这之后,长乐公主一直身体不大好,所以到建业西郊的莫愁湖行宫居住,当然,太子殿下是不会寂寞的,长乐公主陪嫁的宫女都是大雍的美女,而且个个擅长内媚之术,她们早就成了太子殿下的宠姬了。说给我听的人都是满脸的羡慕太子的艳福,我却是微微苦笑,在我看来,长乐公主恐怕是不大喜欢太子的,否则怎么会移居行宫呢,也是啊,人家金枝玉叶的大雍公主,为了和亲嫁到南楚,怕是没有什么心思讨好庸庸碌碌的南楚太子吧。我恶意地想,大雍陪嫁那么多美女,是不是存心迷惑太子,免得公主委屈呢?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