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长评转载 诗词合集(0317) 告读者书 简体版出版公告 序章 第一章 落魄书生 第二章 金榜题名 第三章 翰林学士 第四章 品画明冤 第五章 储君之争 第六章 雍使齐王 第七章 飘香画舫 第八章 明月舌战 第九章 军机幕僚 第十章 千里征程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第十二章 毒计连环 第十三章 一曲催行 第十四章 玉碎珠沉 第十五章 筹建秘营 第十六章 大乱将起 第十七章 忠魂渺渺 第十八章 南楚称帝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第二十章 趁火打劫 第二十一章 得知真相 第二十二章 建业沦陷 第二十三章 归为臣虏 第二十四章 千里路遥 第二十五章 初至雍都 第二十六章 余波未歇 第二十七章 赏雪赋诗 第二十八章 失望至极 第二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章 风虎云龙 第一章 凤仪传奇 第二章 献君三策 第三章 风雨前奏 第四章 故人重逢 第五章 玲珑棋子 第六章 金牌间谍 第七章 锦绣前程 第八章 新春华宴 第九章 演武较技 第十章 心有所属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第十二章 阴谋陷害 第十三章 寒园来客 第十四章 坏人姻缘 第十五章 黄雀在后 第十六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七章 幕后风波 第十八章 死里逃生 第十九章 亭中秘议 第二十章 千里追杀 第二十一章 江边血战 第二十二章 南楚使节 第二十三章 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布局猎杀 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 第二十六章 靖江郡主 第二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二十八章 姻缘成双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第三十章 杀人灭口 第一章 暗波汹涌 第二章 淫威肆虐 第三章 花言巧语 第四章 如烟往事 第五章 安排金饵 第六章 东海来客 第七章 举重若轻 第八章 宗师莅临 第九章 失德惊天 第十章 心狠手辣 第十一章 魔宗之秘 第十二章 最终决裂 第十三章 隐星宗主 第十四章 长安血夜 第十五章 王者神威 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 第十七章 各有心思 第十八章 雍帝回銮 第十九章 公主密谏 第二十章 恶孽重重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二十二章 风仪之谋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第二十四章 万事具备 第二十五章 顿失先机 第二十六章 猎宫突围 第二十七章 血溅行宫 第二十八章 含香惊魂 第二十九章 明暗信使 第三十章 搬兵勤王 第三十一章 齐王手段 第三十二章 邪影罗刹 第三十三章 惊天逆转 第三十四章 晓霜鏖战 第三十五章 情深似海 第三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三十七章 以血赎愆 第三十八章 此恨绵绵 第三十九章 余波未歇 第四十章 恩深怨消 第四十一章 春梦无痕 第四十二章 清风明月 第一章 烈焰红妆 第二章 闲话秘史 第三章 龙飞在天 第四章 初到滨州 第五章 同舟共渡 第六章 生死无恨 第七章 兄弟相见 第八章 南闽越氏 第九章 花烛惨变 第十章 东海波平 第十一章 静海之会 第十二章 有子足矣 第十三章 出卖爱子 第十四章 心腹之患 第十五章 水深火热 第十六章 我心依依 第十七章 立威定策 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第十九章 苍鹰折翼(中)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第二十一章 间其腹心 第二十二章 内忧外患 第二十三章 万金家书 第二十四章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五章 杀人灭口 第二十六章 雪影杀机 第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第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九章 舍命相搏 第三十章 绝地重生 第一章 惊闻巨变 第二章 无敌之罪 第三章 有口难辩 第四章 十面埋伏 第五章 恩断情绝 第六章 大战前夕 第七章 阴云密布 第八章 古墓秘舵 第九章 高山流水 第十章 沁水初战 第十一章 清野血战 第十二章 紫烟遗尘 第十三章 安泽败战 第十四章 胜固欣然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一线生机 第十八章 以命抵命 第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章 惊闻密辛 第二十一章 兵出壶关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第二十三章 沙场重逢 第二十四章 战事如棋 第二十五章 火烧沁水 第二十六章 四面绝网 第二十七章 杏花疏影 第二十八章 安排香饵 第二十九章 壮士断腕 第三十章 生离死别 第三十一章 三路突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第三十四章 势定收官(上) 第三十五章 势定收官(下) 第三十六章 忠贞见疑(上) 第三十七章 忠贞见疑(中) 第三十八章 忠贞见疑(下) 第三十九章 狭路相逢 第四十章 雁门喋血 第四十一章 遥望林泉 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 第二章 青梅如豆 第三章 知是故人来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五章 水流花谢 第六章 惊鸿照影 第七章 何处是青山 第八章 绿杨芳草 第九章 处处烽烟起 第十章 帐下犹歌舞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干 第十三章 冷月无声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第十五章 楼船夜雪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第十七章 平楚策 第十八章 冠盖满京华 第十九章 依稀旧人影 第二十章 恩重爱深 第二十一章 一夜鱼龙舞 第二十二章 激宕波澜惊 第二十三章 乡音无改 第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章 却泛扁舟 第二十六章 茶香留客饮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第二十八章 乐在相知心 第二十九章 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 第三十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三十二章 腐鼠成滋味 第三十三章 沧海两茫茫 第三十四章 欠东风 第三十五章 襄阳恨 第三十六章 长城空自许 第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 第三十八章 君恩九鼎重 第三十九章 丹心坚似铁 第四十章 洒泪今成血 第四十一章 行路难 第四十二章 悔已迟 第四十三章 所恨不相识 第四十四章 风流云散 第四十五章 一见心相许 第四十六章 相报甚时休 第四十七章 离鸾别凤 第四十八章 倾城一舞世所稀 第四十九章 天长地久 清梵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作者:随波逐流
更新时间:2024-01-30 12:06:09
字数:271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隆盛七年十二月,大雍惨败淮南,淮南节度使裴云、靖北将军长孙冀上书谢罪,雍帝叹曰,二卿无罪,皆朕之过也,乃下诏罪己,斋戒祭天,以告英魂。

    ――《资治通鉴;雍纪三》

    “江夏大营十一月四日东下,沿途戒备森严,声言因淮西告急,九江空虚,将至九江防范雍军渡江。”

    在寒园之内,明亮的灯光之下,霍琮捧着文卷朗声读着,而江哲正倚在软榻上悠闲自在地把玩着晶莹剔透的墨玉棋子,小顺子则是坐在棋坪对面的椅子上,皱着眉看着面前的棋盘,盘面上白棋一条大龙眼看就要被黑棋合围,这本是很难出现的情况,若论棋艺,小顺子虽然不能称是国手,可是要胜过江哲那是轻而易举的,所以霍琮明明在那里读着兵部转来的军报,仍然是不时偷眼观瞧。

    当霍琮读到江夏大营加入瓜州渡口的大战之时,我把玩棋子的动作停了下来,抬起头道:“陆灿果然大有长进,也够胆量,九江空虚不就是他一手造成的么,不与裴云在淮东争锋,而是将九江大营调到京口,造出南楚中部防线不稳的迹象,然后借口九江空虚,又调动江夏大营到九江,似是拆了西墙补东墙,实际上却是迷惑我军耳目,一来不让我军想到会有骑营驰援寿春的可能,二来也令我军忽视了江夏大营会合九江大营,在扬州决战的可能。不过陆灿此计也是极险,淮西战局胜负未分,荆襄又有我军游弋,一旦寿春失守,或者长孙将军绕过荆襄,直入荆南,那么南楚军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过想必陆灿已经心知肚明,这一次我军的主攻方向不是襄阳,长孙将军又是稳扎稳打之人,不会冒险突进,只有淮西之战,陆灿的确是冒了险的,不过此举已经有名将之风,淮西之战若有三成胜算,这么做就是值得的。嗯,琮儿,念念淮西的军报,我要看看那里陆灿是如何安排的?”

    霍琮寻出淮西的军报,按照次序详细念了一遍,当他念到陆云和石观之子石玉锦阵斩董山的时候,我的手一抖,但是面上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反而笑道:“好啊,陆灿做的不错,雉鹰若不赶出巢去,也不能振翅高飞,陆灿将亲子放在险地,怪不得淮西军如此顽强,否则崔珏、董山也是难得的猛将,也不会在寿春被阻。其实也是皇上轻敌,若是派上一员谨慎小心的大将,再多派几万人马,严防敌军增援,断不会使大军因为久战疲敝,落得一个兵败如山倒。其实这也难怪,陆灿这支骑营如此隐秘,司闻曹全无所知,恐怕就是南楚朝廷也是不知道的,既不知寿春将有援军,也难怪崔珏、董山二人懈怠。不过董山被两个不到十五岁的少年联手击杀,倒也是颇为让人意外,我记得他是一员猛将。”

    霍琮道:“根据司闻曹事后的调查,董将军断后苦战,那时应该已经是强弩之末,而陆少将军和石少将军都是难得的少年勇士,所以才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听说当时的战况十分危险,两位少将军也是险些丧命。”

    我轻轻一叹道:“经此一战,淮西军民士气高涨,陆云虽然年少,却已经成为南楚军方不可忽视的力量,陆灿定会趁机在淮西扩军备战,加强对淮西的控制。等到淮西军力强大之后,就可以向东北攻宿州、徐州,或者向西北攻取豪州、睢阳,想来数年之内,陆灿都会从淮西屡屡出兵,攻略淮北,训练士卒。”

    霍琮疑惑地道:“先生,虽然陆灿已经掌握江南军权,可是大雍拥甲百万,这次战败并未伤筋动骨,陆灿理应休养生息,防备大雍南征才是,怎会主动挑起战事呢?”

    我轻笑道:“陆灿虽然掌握了江淮兵权,可是心却还不够狠,禁军仍有大部分掌握在尚维钧手中,建业仍然是尚氏的天下,陆灿手中的兵权越重,就越会有些自诩忠臣的文官担忧他仗恃兵权谋反,所以尚维钧的支持者反而会越来越多。等着吧,等到论功行赏之后,就会有人想尽办法消弱陆灿的权力。所以他若想自保,只能主动出兵,边境战乱不休,才能保全他的身家性命。”

    霍琮眼中寒光一闪,道:“功高莫赏,本就是不赦之罪,陆大将军会不会索性自立为王,到时候江南便是铁板一块,再无可乘之机。”

    我扬声笑道:“琮儿,你以为兵变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么,不错,陆灿手掌重兵,一旦兵发建业,就可以犁庭扫穴,控制南楚朝廷,甚至自立为王。可是有些事情却不是只靠军队就可以实现的,一旦陆灿起兵反叛,那些因为陆家忠义声望而为之效命的将士就会失望,甚至还会有人起兵勤王,别忘了襄阳容渊、淮西石观、葭萌关余缅虽然都尊陆灿为首,而且他们和陆氏也多有牵绊,可是他们更是南楚的忠臣,若是让他们随陆灿反叛,恐怕还不能够。而且尚维钧掌控朝局多年,与南楚各大世家之间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现在南楚朝廷的官员,十之六七都是尚氏一党,若是陆灿清了君侧,这些官员怎么办,都杀了,南楚朝堂一空,政局立刻陷入混乱,若是不杀,这些人难道会真心尊奉陆氏为王么?陆氏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军方,根本没有办法控制整个南楚的朝廷,恐怕到时候朝政会被趁虚而入的世家势力掌控,到了那时,各大世家为了争权夺利,必然彼此攻讦,只怕南楚的局势会更加糜烂。所以陆灿不能用兵变的方式解决即将面对的压力,唯一的办法自然是挑起外患,只要江淮战事还在进行,尚维钧等人就不敢随便加害陆灿和他手下的将士。而且大雍南征之心是不会消除的,与其坐着等大雍来攻,还不如主动出击,还可以利用这些小规模的战斗磨砺士气,训练士卒,让南楚的边境稳如泰山,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陆灿何乐而不为呢?”

    霍琮听得入神,良久才道:“先生,尚维钧畏惧陆灿军权,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而陆灿与其去争夺朝中的权力,倒不如掌控大军在外一呼百应的好,只是这样一来,江南局势稳定,大雍就不可能顺利的平灭南楚,天下难以一统,岂不是兵燹永难休止。”

    我瞥了他一眼,道:“陆灿这个人忠义之心极重,他之所以争夺军权不过是因为不愿见到大雍铁骑南下罢了,对他来说,他主军,尚维钧主政,那是最好不过。当然日后他位高权重,会不会有不臣的心思尚未可知,可是在我看来,这个人没有谋反的可能。陆氏世代将门,忠义之心已经根深蒂固,陆灿也不例外,虽然他的手段厉害一些,行事少些忌惮,可是他没有自立之心。只是他虽然用心是好的,尚维钧却是不会认同,现在不过是暂时的妥协,这种军政分离的情况终究不能持久,除非是南楚国主有足够的威望收回军政大权,或者尚维钧甘心雌服,只是这两点都不现实。南北对峙,终究不能长久,此消彼长,必有一方灰飞烟灭,两国相争如此,两个权臣相争也是如此。纵然陆灿委曲求全,或者用些雷霆手段压制这个隐患,可是一旦爆发出来,就是惊天惨变。只不过南楚君臣若不是太愚蠢的话,维持几年平衡局面应该还没有问题。不过,琮儿,你问这些事做什么,莫非也想和陆灿较量一番,看看谁才是我门下第一人?”

    霍琮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道:“弟子怎会有此意,是嘉郡王托我试探先生的口风,想知道先生是否已经有了平楚之策,或许是奉了齐王殿下的命令吧。”

    我冷冷一笑,道:“多管闲事,李麟既然是郡王之尊,费些心思也就罢了,你不过一个白衣,何必这么多事,你只要读好你的书就行了,对了,明日你将兵部送来的军报整理之后交回去,就说江某乃是闲散之人,对于这些军报不感兴趣。以后若再有这样的文书送来,就说我正在养病,无暇理会身外之事,不许你再擅自接下这些军报。”

    霍琮心中嘀咕,你方才不是听得很认真么,还振振有词地分析局势,如今怎么又改口了,口中却连忙道:“都是弟子擅自作主,请先生恕罪。”说罢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看着霍琮的背影,我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么,哼,什么齐王的意思,嘉郡王多半是奉了太子之命,太子多半是奉了皇上之命,不过是想试探一下我的心意。看来这次攻楚的惨败,让大雍君臣头脑清醒了许多,自然想到了我当日的上书,看来皇上已经明白非是我眷恋故国,而是他们轻敌了。如今局势变化至此,这些人定是都想听听我的判断。可是我江哲岂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既然他们曾经怀疑过我,我便索性不介入雍楚之战,这本就是我的希望,反正他们君臣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步步为营,这种情况下,有个二、三十年的努力,攻下南楚应该没有问题吧?毕竟南楚内部还是隐忧重重的,陆灿若是没有进取之心,我料他四五年之内就会遭遇剧变,南楚现在的国主赵陇,应该还有几年就要加冠了,到时候理应亲政,那可是尚维钧夺回军权的最好的机会啊。不过陆灿这些日子的手段带着阴狠,不似他的风格,一个人行事的作风是很难改变的,多半是韦膺的谋划,这两人合作如鱼得水,对于南征十分不利。罢了,我怎么又在盘算平楚之事,不是想好了置身事外的么?

    侧过脸看着小顺子还在冥思苦想,我偷偷笑了,日前得到一本国手的棋谱,上面有几个玲珑棋局,特意摆了一个,总算是把他难住了,也让我扳回一些面子,想起从前被他杀得冷汗直流的惨状,我得意地望向小顺子,希望看到他认败服输的场面。岂料正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小顺子眉头突然舒展,放下了一粒白色的水晶棋子,顿时盘面局势扭转,原本陷入困境的白棋奇兵突出,反败为胜,和黑棋对峙起来。我叹了一口气,知道又没有难住小顺子,随手从玉枕之下取出那本棋谱,扔给他之后,有些赌气地推开棋盘,仰面躺在软榻之上,身下是温暖柔软的被褥,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芬芳香气,我有了一丝倦意。为了不想长乐替皇上说话,所以这些日子我准备留宿寒园了。

    小顺子微微一笑,将棋谱打开翻了一遍,收到怀中,然后一边收拾棋子,一边道:“公子,你和皇上斗气好么?毕竟他是君,公子是臣。”

    良久,江哲始终不语,就在小顺子收拾好棋子,以为江哲不会回答的时候,江哲淡淡道:“遇事要防微杜渐,这次皇上可以对我不信任,那么将来呢?我不能留下隐患。而且我若是表现的大度宽容,凭着皇上的才智,怎会看不出我已经对他生出疑虑,只有我凭着本性和他为难,他才会相信我并没有因此事改变对他的观感。”

    小顺子默然,他没有继续问下去,例如江哲心中是否对皇帝真的生出不满?是否江哲真的依旧留恋南楚,所以才不愿献策平楚?一旦江哲作出决定,不论是多么不合情理,他都不会反对。将棋坪收好之后,他往香炉中加了一些安息香,然后拿了毯子盖在已经昏昏入睡的江哲身上。做完这一切,他便坐在一旁的蒲团上打坐调息,对于他来说,睡眠已经是一件不很重要的事情了。

    过了片刻,他突然轻轻皱眉,看了一眼仍在沉睡的江哲,他转身推开房门,走了出去,一眼便看见一行人正向这里走来,其中一人披了大氅,遮住了面容,可是隐约露出的明黄色袍服以及他身边的侍卫仍然令小顺子一眼便认出他的身份。那些人走到近前,那遮住面容的中年人道:“随云可已入睡了么?”

    小顺子低首敛眉地道:“公子已经入睡了,近日公子很难入眠,所以点了一支安息香,只怕公子明晨之前是不会醒过来的,而且公子近日身体不适,恐怕不能接驾。”

    那人微微苦笑,抬起头,兜帽滑落,露出年华已去,却依然气度雍容的面容,事先令兵部送来文书,又通过霍琮试探,原本就是为了表示他的致歉之意,可是如今看来江哲并不领情,这个人,还是当年的性子,至今没有改变,想到此处,李贽更是为自己前些日子对江哲的疑心觉得歉疚。看看挡在自己面前的李顺,虽然姿态是那样的谦卑,可是李贽却知道,那种顺服只是外表的伪装罢了,他相信自己若是要强行进入,邪影李顺可不会顾忌自己的身份,一旦事情到了那种地步,可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无奈之下,李贽只得转身离去,盘算着这次如何说服江哲,应该不会比当初说服他投效自己更困难吧?

    接下来在大雍君臣忙着为战败善后的时候,一向深居简出的楚郡侯成为大雍朝臣瞩目的对象。一个流言在雍都百官中悄悄流传,皇上几次亲临长乐公主府,居然被江哲拒于寒园之外,除了当初见识过江哲刚烈一面的石等人之外,其余的朝臣是不敢相信这件事情的,事实上,这也不过是捕风捉影的臆测罢了。这种丢脸的事情,皇上不会说,他身边的侍卫内侍不敢说,就是长乐公主府里上上下下,倒有大半是皇上皇后精心安排的,所以这件事情原本无人外传。可是再隐秘的事情也是有迹可寻的,皇上几次三番造访长乐公主府邸,却总是败兴而回,种种蛛丝马迹通过宫人口耳相传,真相就被勾画出来。又被有心人传播出去,街谈巷议中都有涉及。只是这件事情,就是最刚直的谏官也是缄口不言,不说楚郡侯暗中的势力有多大,只凭皇上对其的信宠,也知道此人若是不能一击致其于死地,最好不要得罪。而且这件事情若是无人知道,皇上还可留些颜面,若是流传出去,只怕反而会让皇上恼羞成怒,到时候挑起事端的官员可就麻烦了。

    这个流言尚未平息,又过了一些日子,又有新的流言传开,有人说楚郡侯江哲之所以不肯出谋划策,不肯见驾,是因为留恋故国,而且现在南楚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就是他的亲传弟子,江哲与南楚陆氏至今藕断丝连,多有往来。这个流言说得有根有据,很多官员百姓都相信了,就是朝中重臣也不免信了几分。

    听到这个流言,李贽恼怒非常,到了如今,他自然不会仍然怀疑江哲会为了南楚撇开大雍,可是他也知道江哲的性子最是执拗,现在本来就在和自己斗气,若是再给他知道这个流言,说不定一怒之下反而真的会缄口不言,那岂不是糟糕至极。所以他下令明鉴司追查流言的来源,又下了严令,不许人将消息传到江哲耳中。只是流言蜚语满长安,想要追查却没有源头可寻,李贽不免龙颜震怒,雍都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过了几日,李显轻身简从的到了寒园,他是奉了李贽的旨意前来求和。这一次南征李显并未上书请命出征,一来是没有将南楚江淮军力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次攻略江淮无需他坐镇,等到江淮平定,需要渡江作战之时他再请命不迟,二来也是因为林碧临盆在即,他也有些舍不下娇妻爱子,所以李贽无意让他南征,他也便没有主动提起,只是在制定南征计划的时候在旁边参赞罢了。当初江哲上书反对这次的南征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