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长评转载 诗词合集(0317) 告读者书 简体版出版公告 序章 第一章 落魄书生 第二章 金榜题名 第三章 翰林学士 第四章 品画明冤 第五章 储君之争 第六章 雍使齐王 第七章 飘香画舫 第八章 明月舌战 第九章 军机幕僚 第十章 千里征程 第十一章 钩心斗角 第十二章 毒计连环 第十三章 一曲催行 第十四章 玉碎珠沉 第十五章 筹建秘营 第十六章 大乱将起 第十七章 忠魂渺渺 第十八章 南楚称帝 第十九章 伐楚之策 第二十章 趁火打劫 第二十一章 得知真相 第二十二章 建业沦陷 第二十三章 归为臣虏 第二十四章 千里路遥 第二十五章 初至雍都 第二十六章 余波未歇 第二十七章 赏雪赋诗 第二十八章 失望至极 第二十九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章 风虎云龙 第一章 凤仪传奇 第二章 献君三策 第三章 风雨前奏 第四章 故人重逢 第五章 玲珑棋子 第六章 金牌间谍 第七章 锦绣前程 第八章 新春华宴 第九章 演武较技 第十章 心有所属 第十一章 动之以利 第十二章 阴谋陷害 第十三章 寒园来客 第十四章 坏人姻缘 第十五章 黄雀在后 第十六章 生死关头 第十七章 幕后风波 第十八章 死里逃生 第十九章 亭中秘议 第二十章 千里追杀 第二十一章 江边血战 第二十二章 南楚使节 第二十三章 魂归故里 第二十四章 布局猎杀 第二十五章 进退两难 第二十六章 靖江郡主 第二十七章 指点江山 第二十八章 姻缘成双 第二十九章 残月暗影 第三十章 杀人灭口 第一章 暗波汹涌 第二章 淫威肆虐 第三章 花言巧语 第四章 如烟往事 第五章 安排金饵 第六章 东海来客 第七章 举重若轻 第八章 宗师莅临 第九章 失德惊天 第十章 心狠手辣 第十一章 魔宗之秘 第十二章 最终决裂 第十三章 隐星宗主 第十四章 长安血夜 第十五章 王者神威 第十六章 错综复杂 第十七章 各有心思 第十八章 雍帝回銮 第十九章 公主密谏 第二十章 恶孽重重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二十二章 风仪之谋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第二十四章 万事具备 第二十五章 顿失先机 第二十六章 猎宫突围 第二十七章 血溅行宫 第二十八章 含香惊魂 第二十九章 明暗信使 第三十章 搬兵勤王 第三十一章 齐王手段 第三十二章 邪影罗刹 第三十三章 惊天逆转 第三十四章 晓霜鏖战 第三十五章 情深似海 第三十六章 以退为进 第三十七章 以血赎愆 第三十八章 此恨绵绵 第三十九章 余波未歇 第四十章 恩深怨消 第四十一章 春梦无痕 第四十二章 清风明月 第一章 烈焰红妆 第二章 闲话秘史 第三章 龙飞在天 第四章 初到滨州 第五章 同舟共渡 第六章 生死无恨 第七章 兄弟相见 第八章 南闽越氏 第九章 花烛惨变 第十章 东海波平 第十一章 静海之会 第十二章 有子足矣 第十三章 出卖爱子 第十四章 心腹之患 第十五章 水深火热 第十六章 我心依依 第十七章 立威定策 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第十九章 苍鹰折翼(中) 第二十章 苍鹰折翼(下) 第二十一章 间其腹心 第二十二章 内忧外患 第二十三章 万金家书 第二十四章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五章 杀人灭口 第二十六章 雪影杀机 第二十七章 一见如故 第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 第二十九章 舍命相搏 第三十章 绝地重生 第一章 惊闻巨变 第二章 无敌之罪 第三章 有口难辩 第四章 十面埋伏 第五章 恩断情绝 第六章 大战前夕 第七章 阴云密布 第八章 古墓秘舵 第九章 高山流水 第十章 沁水初战 第十一章 清野血战 第十二章 紫烟遗尘 第十三章 安泽败战 第十四章 胜固欣然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一线生机 第十八章 以命抵命 第十九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章 惊闻密辛 第二十一章 兵出壶关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第二十三章 沙场重逢 第二十四章 战事如棋 第二十五章 火烧沁水 第二十六章 四面绝网 第二十七章 杏花疏影 第二十八章 安排香饵 第二十九章 壮士断腕 第三十章 生离死别 第三十一章 三路突围 第三十二章 碧血忠魂 第三十三章 代州烟云 第三十四章 势定收官(上) 第三十五章 势定收官(下) 第三十六章 忠贞见疑(上) 第三十七章 忠贞见疑(中) 第三十八章 忠贞见疑(下) 第三十九章 狭路相逢 第四十章 雁门喋血 第四十一章 遥望林泉 第一章 少年不知愁 第二章 青梅如豆 第三章 知是故人来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五章 水流花谢 第六章 惊鸿照影 第七章 何处是青山 第八章 绿杨芳草 第九章 处处烽烟起 第十章 帐下犹歌舞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干 第十三章 冷月无声 第十四章 问是谁家子 第十五章 楼船夜雪 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 第十七章 平楚策 第十八章 冠盖满京华 第十九章 依稀旧人影 第二十章 恩重爱深 第二十一章 一夜鱼龙舞 第二十二章 激宕波澜惊 第二十三章 乡音无改 第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五章 却泛扁舟 第二十六章 茶香留客饮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第二十八章 乐在相知心 第二十九章 吴钩霜雪明 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 第三十一章 三千里地山河 第三十二章 腐鼠成滋味 第三十三章 沧海两茫茫 第三十四章 欠东风 第三十五章 襄阳恨 第三十六章 长城空自许 第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 第三十八章 君恩九鼎重 第三十九章 丹心坚似铁 第四十章 洒泪今成血 第四十一章 行路难 第四十二章 悔已迟 第四十三章 所恨不相识 第四十四章 风流云散 第四十五章 一见心相许 第四十六章 相报甚时休 第四十七章 离鸾别凤 第四十八章 倾城一舞世所稀 第四十九章 天长地久 清梵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一章 烽火扬州路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作者:随波逐流
更新时间:2024-01-30 12:06:04
字数:124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淮东将军骆某遣校尉孙定率军五千援泗口,孙定军至,泗口已陷,时雍军主力未至,定起兵攻之,未果,雍军已至,泗口遂为雍军所夺,孙定困重围,士卒皆乞降,孙定不能阻,雍军俘之。

    ――《资治通鉴;雍纪三》

    楚州大营,骆娄真坐在大帐里面愁眉不展,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才勉强完成楚州大营的备战,这让他更加忧虑,这样的情况如何迎敌呢,若是有三五日的时间,自己便可做好准备,只是不知道雍军什么时候到来,最好尚相和陆大将军都是杞人忧天。不过仔细想想,淮东本就是重地,雍军攻淮南,不是取淮西寿春,就是攻取淮东扬州,而想要取扬州,楚州、泗州、广陵就是雍军必夺之地,若是雍军有意取淮东,自己定是首当其冲。

    骆娄真看了黄参军一眼,不耐烦地问道:“怎么样,派去泗州和广陵的信使可回来了么?”

    黄参军神色不安地道:“尚未回来,不过两地距离也颇远,一来一回,总得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骆娄真怒道:“都是废物,陆大将军的信使可以数日之内从江夏赶到楚州,咫尺之地的泗州、广陵,也要花那么多时间,还有孙定这厮,我让他到泗口接管防务,怎么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派个信使回来禀明情况。”

    黄参军见他怒气勃发,紧张地道:“或许是军务繁忙,想必下午就会有消息的。”

    骆娄真心中稍安,道:“传令下去,让周副将等诸将不可懈怠,若是楚州有失,我的性命保不住,你们也别想好过。”

    黄参军打了一个冷颤,道:“将军,是否通知楚州郡守一声,那里还有五千守军,虽然战力不强,可是有所防备也是好的。”

    骆娄真一皱眉,他和楚州郡守不合,只是碍着那郡守是南楚世家子弟,自己根基尚浅,所以不愿得罪,但是此刻他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自己在楚州西南立营,若是雍军来攻,自己守不住大营,就只能退入楚州守城,若是不趁现在打好招呼,恐怕连个后路都没有,思忖片刻,他冷冷一笑,道:“派人去通知顾元雍一声,就说让他即日闭城,以待敌军。”黄参军连忙答应,骆娄真和顾元雍不和,主要是因为楚州大营的军士在楚州胡作非为,骆娄真又不甚约束的缘故,但是因为骆娄真的后台太大,顾元雍无奈之下也只得想法子讨好于他,虽然骆娄真不甚领情,可是黄参军等人也是沾光不少,对顾元雍自然有些好感,所以黄参军才会想办法及时通知楚州军情。

    黄参军刚刚离去,亲卫进来禀报道:“启禀将军,孙校尉的亲卫回来了。”

    骆娄真大喜道:“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走进两个军士来,前面那人骆娄真认得,乃是孙定的族人孙方,现在是孙定的亲兵头目,后面那人却是有些战战兢兢的,进帐之后始终不敢抬头,显然是心中畏惧,骆娄真只道那人也是孙定亲兵,便没有理会,问那孙方道:“孙校尉已经到了泗口吧,情形怎么样,雍军可有动静。”

    孙方神色有些紧张,道:“启禀将军,校尉大人令我回报,雍军暂无动静,不过校尉大人已经派出斥候沿河而上,探听军情,若是有消息,必定飞报大营。”

    骆娄真心中一宽,望望孙方身边那人道:“此人是谁,怎么也带他进帐了?”

    孙方有些惊惶地道:“他是我们营中数一数二的高手,校尉大人担心雍军斥候已经潜入淮泗,所以令他和属下一起前来。”

    骆娄真笑道:“理应如此,孙校尉果然细心,你叫什么名字,既然孙定都说你的功夫不错,想必定然是千里挑一的勇士,怎么胆怯得像个娘们,来人,赏他一樽酒,不要这么紧张,本将军又不是杀人魔王。”

    那军士闻言似乎心中一宽,身躯放松了许多,抬起头来,双手接过酒盏,上前一步道:“多谢将军赐酒。”说罢一饮而尽。

    骆娄真仔细看去,只见这军士看上去二十八、九岁年纪,面庞棱角分明,俊朗英武,神情沉静淡漠,笔挺的身姿宛如白杨一般峻挺,双目开阖间寒光电闪。骆娄真心中一震,这样的气度,就是大将军陆灿也不过如此,若是他曾经见过此人,怎会没有一点印象,他站起身来,高声道:“你绝不是楚州大营的士卒,你是何人?”随着他的喊声,帐外他的亲兵蜂拥而入,将骆娄真护在其中。

    骆娄真正欲令人将孙方和那军士拿下,就在这时,帐外一阵喧哗,声音越来越大,一个浑身浴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冲了进来,扑倒在地,声嘶力竭地道:“将军,不好了,雍军夺下了泗口,前锋已经向大营而来。”骆娄真抬起头,面上神色满是绝望,恶狠狠地望着孙方和那个军士,怒声道:“你二人定是雍军奸细,来人,给我将他们斩了。”

    孙方已经是吓得魂不附体,那军士却是神色不变,淡淡一笑,道:“骆将军,在下淮南节度使裴云,特来向将军致意。”帐内众人都觉得耳中轰然,这怎么可能,雍军大将,掌握徐州大营十五万大军的裴云怎会出现在此地。就是带着裴云一起进来的孙方也是上下牙直打架,他被俘投降后奉命带这人混入楚州大营,他一直以为这人乃是白衣营高手,怎知竟是裴云本人,毕竟裴云已经是三十五六岁年纪,怎料他看起来如此年轻,也难怪无人能够想到这军士的身份。此刻众人脑海中都浮现出裴云的身世,少林高徒,武艺精深,曾闻佛门心法有修身养性的好处,如今看来果不其然。

    就在众人心旌动摇的时候,裴云身形一晃,已经向骆娄真扑去,骆娄真心中也生出凶念,若是生擒此人,那么雍军说不定会大乱,到时候淮东安保,自己的功劳可是非小。他厉声道:“不许放箭,给我擒下此人。”他不许属下放箭,是担心若是杀了裴云,激怒雍军,在淮东各地肆虐一番,自己的罪责还是不小,甚至可能会葬送自己的嫡系军队。

    就在他的话音未落之际,帐内惨喝声起,十数名扑上去的亲卫滚成一地,裴云的双手金光隐隐,他的无敌金刚力已经是炉火纯青,一掌下去便是有死无生,转眼间他已经突破亲卫拦阻到了骆娄真身前。骆娄真拔剑刺去,这一剑风雷之声大作,若是常人必定先要躲避,裴云却是挥掌相迎,剑掌相交,却发出金石之声,骆娄真被他的掌力震得后退一步,这时,裴云又是一掌击来,这一掌势如泰山压顶,骆娄真又是被迫后退一步。掌风激荡,大帐之内劲风狂啸,裴云只是缓慢从容地向骆娄真一步步逼去,一套平凡的少林拳在他手中使出却是威风八面。那些亲卫就连插手也插不上,更别提围攻裴云了。骆娄真的剑术本来是颇为出众的,可是他沉溺酒色,内力受了很大的影响,眼看着裴云步步逼近,他却连一剑也不能反击,本想高声呼唤亲卫放箭,却担心牵连自己,更是没有出声的力量,这一刻,楚州大营虽有三万大军,骆娄真却觉得自己只是孤单一人。

    “砰”,骆娄真的后背撞上了营帐的后壁,这时候,一营军士已经冲到大帐帐门处,黄参军厉声道:“射死他,不要伤了将军。”

    骆娄真大喜,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只要自己再抵挡几招,就可以反败为胜,他可不相信血肉之躯可以抵御弓箭的攒射,自己只需趁着裴云当箭之时,划破营帐逃出即可,后面黄参军必定已经安排了接应。就在这时,骆娄真看到裴云淡漠的面上露出一丝嘲讽,心中电转,骆娄真猛然挥剑向裴云斩去,这一剑他用尽了所有力量,如同匹练一般的剑气摧枯拉朽,裴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拔刀出鞘迎击而上,刀剑相击,剑吟刀鸣,骆娄真的身躯不可避免地再次撞在了营帐壁上。就在这时,一柄长刀破壁而入,正好将骆娄真的身躯穿透,鲜血飞溅,骆娄真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喝,裴云已经一刀斩落,骆娄真的人头飞起。

    黄参军的声音带着哭腔,他高呼道:“立刻放箭。”

    那些军士见到主将惨死,早已经是心惊胆战,一听到黄参军的命令,都是下意识地引弓放箭,只是心志混乱,这第一轮箭毫无威力,不过早已缩到大帐一角的孙方仍然遭到池鱼之秧,身中数箭而死。裴云则一脚踢开骆娄真尸身,拎着他的人头,一刀挥去,营帐中分,缺口处露出一个手执长刀的南楚军士,地上满是尸首,正是黄参军安排的接应军士。裴云破帐而出,第二轮箭矢才追袭而至。可是那个军士刀化长虹,将所有箭矢都统统挡住,等到第三轮箭矢射出的时候,裴云和那个军士已经冲出了十余丈,没入了南楚军营之中。营中传来两人的大喝声道:“骆娄真已死,骆娄真已死。”

    营中一团混乱,不知多少人慌乱地奔跑,惊叫,也有将领们极力约束部下的喝骂声,斥责声。就在这时,四野号角声起,鼓声阵阵,有南楚军高声喊道:“不好了,雍军来了。”身旁传来千军万马的奔驰声,地面的震动说明了来的是一支骑兵。黄参军回头望去,只见辕门处,身穿青黑色衣甲的雍军铁骑如同潮水一般涌入楚州大营,混乱的南楚将士在雍军铁蹄践踏下骨肉化泥,那些雍军手中都是长达三尺二寸,需要双手握持的绣春刀,一刀斩下,就可将人砍成两段,他们在营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

    如何可以抵抗这样的军队,几乎所有南楚将士的心中都涌上这样的念头,有人开始舍命从别的营门逃走,有人茫然无措地躲在营帐中等待末日的来临,当然也有人声嘶力竭地组织着反攻,黄参军就是其中之一,他已经发觉了来的这支雍军其实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数千人,所以他开始下令指挥军士反击,本来应该担负起这个职责的李副将早在看到雍军入营的一刻,就已经带着百余亲卫从后面逃走了。

    南楚军的反抗开始有了效果,三万大军毕竟不是这么容易就崩溃的,无论如何,淮东军原本也是精锐之师,这些年来虽然被骆娄真害得锐气全无,但是到了生死关头,还是可以一战的。雍军的攻势开始受到遏制,已经不能自如地攻击了。

    正在这时,那原本在乱军中失去踪影的裴云出现了,这些许时候,他已经换了衣衫,身穿黑衣黑甲,身后的黑色大氅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在他身后跟着十余亲卫,这些人都是寻常的青黑色衣甲,不过他们身上却都披着白色大氅,衣甲上面也没有表明身份的标志,这正是裴云麾下白衣营的标志,其中一人正是暗中夺取泗口的杜凌峰。这些人就在乱军之中安步当车,向中军大帐走来。

    黄参军正在营前指挥楚军反击,他虽然是文官出身,平素又是怯懦非常,可是毕竟有些军事才能,群龙无首的楚军只需有了首领,就可以勉强对抗数量远远不如他们的雍军。他看到裴云带着亲卫在乱军中缓缓走来,心中大惊,若是让此人杀到这里,只怕再没有机会守住大营了,他连连下令阻截裴云这些人。可是裴云身边这些人的武力强悍非常,不需裴云动手,他们刀斩枪挑,已经开出了一条血路,在他们前面,南楚军开始崩溃,开始逃窜,黄参军也不能让他们继续听命。

    裴云就这样走到中军帐前,他不去看面色苍白,被军士护在其中的黄参军,抬起头看向中军帐前飞扬的大纛,神色异常淡漠,抬步向大纛走去。负责守护帅旗的军士们舍命抵抗,但是在裴云身边的白衣营的刀剑下,他们的抵抗成了微不足道的挣扎。走到大纛之下,裴云一声厉喝,挥刀斩去,一道绚烂的光芒闪过,大纛的旗杆从中而断,营中的南楚军看到帅旗倒地,仅存的斗志终于完全崩溃了。有些胆量大的脱营而走,有些干脆丢了刀枪,跪伏在地,完全放弃了抵抗。楚州大营旌旗倒伏,残破狼藉,三万军士除了逃走和战死的之外,尚有一半束手就擒。望着全线崩溃的大营,黄参军呆若木鸡,良久他拔出佩剑,欲向颈上抹去,但是手足颤抖,竟是不敢下手。还没有等他鼓起勇气,裴云身边的一个亲卫已经策马过来,一刀背打在他背上,将他劈晕在地。至此,楚州大营大局已定。

    看着在雍军威逼下弃械投降的南楚军士,杜凌峰高声笑道:“师叔,怎么南楚军这么稀松,若是他们的战力都是如此,恐怕用不了半年,我们就可以灭掉南楚了。”

    裴云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骆娄真昏庸无能,只知道用金钱美色笼络部将,不知道整军经武,南楚淮东军战力不强,你若看到陆灿麾下的军队,就知道南楚也有英雄好汉了,若是你这般轻敌,我可不敢再让你做先锋。”

    杜凌峰一伸舌头,道:“是,属下知错,绝不敢轻敌,将军可不要把我留在后面。”

    裴云淡淡一笑,也不理会他,对着另一个白衣营勇士,一个相貌清峻的中年人道:“卫平,你带五百人留在这里看守俘虏,我要立刻突袭楚州。”

    卫平忧心忡忡地道:“将军,你是一军主将,不应身先士卒,独自入营斩杀骆娄真可以说是因为将军武功胜过我们这些人,可是突袭楚州,事关重大,请将军三思,若是将军有什么不妥,我们如何向三军将士交待。”

    裴云笑道:“你放心,取了楚州之后,我想以身犯险都没有机会了,张文秀领军攻泗州,旦夕可下,然后合击广陵,等攻下扬州,我们便要和陆灿交战,到时候我哪里还有出手的机会。”

    杜凌峰闻言问道:“师叔,陆灿一定会来救援淮东么?”

    裴云点头道:“若是扬州落入我手,我军就可以陈兵瓜州渡,威胁对岸的京口,若是我们不取京口,沿江而上至燕子矶,就可威胁建业,所以陆灿是绝对不能容许我们在淮东耀武扬威的,尚维钧虽然擅权,可是关键时候也会放手,虽然会拖延一些时间,可是我们要先清除南楚军的残余,就是速度再快,想要攻到扬州,也得一月时间,到时候陆灿必定已经在长江严阵以待。”

    杜凌峰道:“既然如此,不若我们奔袭扬州,一路马不停蹄,让陆灿没有时间赶过来如何?”

    裴云淡淡一笑,道:“这一战势在必行,没有躲避的可能,你不要多问了。”杜凌峰神色茫然,却也不敢再问。

    这时卫平道:“将军,此地还有万余俘虏,我军哪里有余力看管他们,请将军示下如何处置?”

    裴云道:“杀俘不祥,何况这些南楚军心志已丧,不足为害,你将他们禁于营中即可,若是有变你们脱身就是,再过一个时辰,何郢就会到了,将楚州大营交给他即可,你分兵两万去楚州接应我。”说罢,裴云便向外面走去,此刻随他前来袭取楚州大营的先锋营已在列阵,等候他的到来。

    到了未时,雍军主力的步兵在一个中年将领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了楚州大营,看到的场景却让他瞠目结舌,万余南楚军都在营帐中静坐,只有五百雍军来回巡视镇压。见到卫平之后,那中年将领何郢立刻令三万大军接管楚州大营,卫平则带着两万步骑向楚州而去。

    在楚州大营陷落两个时辰之后,泗州大营被五万雍军猛攻,由于骆娄真信使途中被白衣营截杀,泗州大营毫无准备,总算这里的守将平日尚且留心军务,直守到第二日清晨,泗州大营才陷落。之后张文秀领军攻泗州,泗州郡守怯懦不敢迎战,开城投降,而楚州昨夜已经易主,至此南楚淮东守军只剩下广陵大营一部,大雍破楚之战的序幕终于正式揭开了,淮左名都,竹西佳处,风月无边的扬州路,已经俱是战云烽火,铁骑踏碎了南楚的苟安美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