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里河山别样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返航遇难(一) 第一章:返航遇难(二) 第二章:旧时重现(一) 第二章:旧时重现(二) 第二章:旧时重现(三) 第二章:旧时重现(四) 第三章:暂居太清(一) 第三章:暂居太清(二) 第三章:暂居太清(三) 第三章:暂居太清(四) 第四章:世事烟云(一) 第四章:世事烟云(二) 第四章:世事烟云(三) 第四章:世事烟云(四) 第五章:初定行止(一) 第五章:初定行止(二) 第五章:初定行止(三) 第五章:初定行止(四) 第六章:乱世图存(一) 第六章:乱世图存(二) 第六章:乱世图存(三) 第六章:乱世图存(四) 第七章:时代序曲(一) 第七章:时代序曲(二) 第七章:时代序曲(三) 第七章:时代序曲(四) 第八章:原始积累(一) 第八章:原始积累(二) 第八章:原始积累(三) 第八章:原始积累(四) 第九章:隐现锋芒(一) 第九章:隐现锋芒(二) 第九章:隐现锋芒(三) 第九章:隐现锋芒(四) 第十章:鲁麟洋行(一) 第十章:鲁麟洋行(二) 第十章:鲁麟洋行(三) 第十章:鲁麟洋行(四)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一)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二)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三)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四)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一)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二)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三) 第十二长:四海实业(四)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一)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二)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三)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四) 第十四章:再铸根基(一)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二)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三)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四)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一)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二)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三)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四)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一)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二)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三) 第十六长:戮力同心(四)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一)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二)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三)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四)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一)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二)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三)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四)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一)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二)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三)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四)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一)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二)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三)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四) 第一章:远赴美国(一) 第一章:远赴美国(二) 第一章:远赴美国(三) 第一章:远赴美国(四) 第二章:南洋陈氏(一) 第二章:南洋陈氏(二) 第二章:南洋陈氏(三) 第二章:南洋陈氏(四) 第三章:风雨如晦(一) 第三章:风雨如晦(二) 第三章:风雨如晦(三) 第三章:风雨如晦(四) 第四章:石峰水泥(一) 第四章:石峰水泥(二) 第四章:石峰水泥(三) 第四章:石峰水泥(四) 第五章:匪患丛生(一) 第五章:匪患丛生(二) 第五章:匪患丛生(三) 第五章:匪患丛生(四) 第六章:张网以待(一) 第六章:张网以待(二) 第六章:张网以待(三) 第六章:张网以待(四) 第七章:摧枯拉朽(一) 第七章:摧枯拉朽(二) 第七章:摧枯拉朽(三) 第七章:摧枯拉朽(四) 第八章:战后忙碌(一) 第八章:战后忙碌(二) 第八章:战后忙碌(三) 第八章:战后忙碌(四) 第九章:连番兵祸(一) 第九章:连番兵祸(二) 第九章:连番兵祸(三) 第九章:连番兵祸(四) 第十章:变革肇始(一) 第十章:变革肇始(二) 第十章:变革肇始(三) 第十章:变革肇始(四)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一)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二)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三)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四)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一)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二)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三)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四) 第十四章:巩固发展(一)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二)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三)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四)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一)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二)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三)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四)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一)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二)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三)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四)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一)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二)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三)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四)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一)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二)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三)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四)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一)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二)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三)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四)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一)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二)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三)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四)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一)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二)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三) 第一章:再入美国(一) 第一章:再入美国(二) 第一章:再入美国(三) 第一章:再入美国(四) 第二章:大浪淘金(一) 第二章:大浪淘金(二) 第二章:大浪淘金(三) 第二章:大浪淘金(四) 第三章:置地得州(一) 第三章:置地得州(二) 第三章:置地得州(三) 第三章:置地得州(四) 第四章:公司状况(一) 第四章:公司状况(二) 第四章:公司状况(三) 第四章:公司状况(四) 第五章:洪门大佬(一) 第五章:洪门大佬(二) 第五章:洪门大佬(三) 第五章:洪门大佬(四) 第六章:史海钩沉(一) 第六章:史海钩沉(二) 第六章:史海钩沉(三) 第六章:史海钩沉(四) 第七章:安泰机械(一) 第七章:安泰机械(二) 第七章:安泰机械(三) 第七章:安泰机械(四) 第八章:海外大略(一) 第八章:海外大略(二) 第八章:海外大略(三) 第八章:海外大略(四) 第九章:风暴前夜(一) 第九章:风暴前夜(二) 第九章:风暴前夜(三) 第九章:风暴前夜(四) 第十章:危机爆发(一) 第十章:危机爆发(二) 第十章:危机爆发(三) 第十章:危机爆发(四)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一)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二)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三)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四)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一)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二)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三)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四)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一) 第十二章:洛克菲勒(二)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三)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四)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一)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二)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三)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四)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一)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二)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三)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四)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一)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二)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三)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四)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一)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二)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三)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四)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一)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二)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三)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四)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一)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二)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三)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四)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一)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二)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三) 第一章:乱世山东(一) 第一章:乱世山东(二) 第一章:乱世山东(三) 第一章:乱世山东(四) 第二章:任重道远(一) 第二章:任重道远(二) 第二章:任重道远(三) 第二章:任重道远(四) 第三章:北上西行(一) 第三章:北上西行(二) 第三章:北上西行(三) 第三章:北上西行(四) 第四章:实业赈灾(一) 第四章:实业赈灾(二) 第四章:实业赈灾(三) 第四章:实业赈灾(四) 第五章:紧锣密鼓(一) 第五章:紧锣密鼓(二) 第五章:紧锣密鼓(三) 第五章:紧锣密鼓(四) 第六章:涉足关外(一) 第六章:涉足关外(二) 第六章:涉足关外(三) 第六章:涉足关外(四) 第七章:中原大战(一) 第七章:中原大战(二) 第七章:中原大战(三) 第七章:中原大战(四) 第八章:胜败之机(一) 第八章:胜败之机(二) 第八章:胜败之机(三) 第八章:胜败之机(四) 第九章:战后乱局(一) 第九章:战后乱局(二) 第九章:战后乱局(三) 第九章:战后乱局(四) 第十章:落脚晋绥(一) 第十章:落脚晋绥(二) 第十章:落脚晋绥(三) 第十章:落脚晋绥(四)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一)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二)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三)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四)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一)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二)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三)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四)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一)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二)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三)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四)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一)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二) 第十四章:趁需而入(三)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四)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一)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二)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三)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四)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二)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三)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四)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一)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二)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三)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四)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一)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二)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三)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四)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一)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二)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三)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四)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一)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二)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三)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四) 第一章:多重准备(一) 第一章:多重准备(二) 第一章:多重准备(三) 第一章:多重准备(四) 第二章:预警东北(一) 第二章:预警东北(二) 第二章:预警东北(三) 第二章:预警东北(四) 第三章:再克宁夏(一) 第三章:再克宁夏(二) 第三章:再克宁夏(三) 第三章:再克宁夏(四) 第四章:异军突起(一) 第四章:异军突起(二) 第四章:异军突起(三) 第四章:异军突起(四) 第五章:战机再现(一) 第五章:战机再现(二) 第五章:战机再现(三) 第五章:战机再现(四) 第六章:立党为民(一) 第六章:立党为民(二) 第六章:立党为民(三) 第六章:立党为民(四) 第七章:西北惊雷(一) 第七章:西北惊雷(二) 第七章:西北惊雷(三) 第七章:西北惊雷(四) 第八章:震索视矍(一) 第八章:震索视矍(二) 第八章:震索视矍(三) 第八章:震索视矍(四) 第九章:大车以载(一) 第九章:大车以载(二) 第九章:大车以载(三) 第九章:大车以载(四) 第十章:如期爆发(一) 第十章:如期爆发(二) 第十章:如期爆发(三) 第十章:如期爆发(四)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一)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二)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三)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四)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一)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二)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三)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四)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一)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二)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三)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四)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一)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二)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三)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四)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一)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二)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三)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四)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一)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二)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三)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四)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一)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二)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三)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四)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一)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二)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三)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四)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一)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二)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三)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四)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一)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二)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三)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四) 第一章:长城抗战(一) 第一章:长城抗战(二) 第一章:长城抗战(三) 第一章:长城抗战(四) 第二章:限制接触(一) 第二章:限制接触(二) 第二章:限制接触(三) 第二章:限制接触(四) 第三章:蓄力西北(一) 第三章:蓄力西北(二) 第三章:蓄力西北(三) 第三章:蓄力西北(四) 第四章:厉兵秣马(一) 第四章:厉兵秣马(二) 第四章:厉兵秣马(三) 第四章:厉兵秣马(四) 第五章:东西进击(一) 第五章:东西进击(二) 第五章:东西进击(三) 第五章:东西进击(四) 第六章:干戈四起(一) 第六章:干戈四起(二) 第六章:干戈四起(三) 第六章:干戈四起(四) 第七章:急转直下(一) 第七章:急转直下(二) 第七章:急转直下(三) 第七章:急转直下(四) 第八章:西北气象(一) 第八章:西北气象(二) 第八章:西北气象(三) 第八章:西北气象(四) 第九章:腾飞之翼(一) 第九章:腾飞之翼(二) 第九章:腾飞之翼(三) 第九章:腾飞之翼(四) 第十章:春雷惊蛰(一) 第十章:春雷惊蛰(二) 第十章:春雷惊蛰(三) 第十章:春雷惊蛰(四)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一)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二)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三)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四)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一)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二)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三)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四)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一)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二)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三)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四)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一)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二)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三)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四)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一)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二)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三)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四)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一)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二)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三)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四)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一)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二)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三)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四)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一)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二)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三)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四)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一)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二)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三)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四)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一)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二)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三)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四) 第一章:关山飞度(一) 第一章:关山飞度(二) 第一章:关山飞度(三) 第一章:关山飞度(四) 第二章:大风起兮(一) 第二章:大风起兮(二) 第二章:大风起兮(三) 第二章:大风起兮(四) 第三章:多事之秋(一) 第三章:多事之秋(二) 第三章:多事之秋(三) 第三章:多事之秋(四) 第四章:局势转折(一) 第四章:局势转折(二) 第四章:局势转折(三) 第四章:局势转折(四) 第五章:独立自主(一) 第五章:独立自主(二) 第五章:独立自主(三) 第五章:独立自主(四) 第六章:多管齐下(一) 第六章:多管齐下(二) 第六章:多管齐下(三) 第六章:多管齐下(四) 第七章:末日灾难(一) 第七章:末日灾难(二) 第七章:末日灾难(三) 第七章:末日灾难(四) 第八章:烽火狂燃(一) 第八章:烽火狂燃(二) 第八章:烽火狂燃(三) 第八章:烽火狂燃(四) 第九章:明夷不明(一) 第九章:明夷不明(二) 第九章:明夷不明(三) 第九章:明夷不明(四) 第十章:义利之间(一) 第十章:义利之间(二) 第十章:义利之间(三) 第十章:义利之间(四)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一)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二)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四)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一)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二)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三)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四)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一)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二)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三)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四)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一)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二)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三)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四)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一)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二)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三)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四)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一)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二)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三)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四)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一)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二)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三)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四)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一)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二)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三)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四)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一)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二)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三)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四)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一)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二)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三)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四)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第一章:前所未有(二) 第一章:前所未有(三) 第一章:前所未有(四) 第二章:兵戈再起(一) 第二章:兵戈再起(二) 第二章:兵戈再起(三) 第二章:兵戈再起(四) 第三章:主客之势(一)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第三章:主客之势(三) 第三章:主客之势(四) 第四章:此伏彼起(一) 第四章:此伏彼起(二) 第四章:此伏彼起(三)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第五章:四方云动(一) 第五章:四方云动(二) 第五章:四方云动(三) 第五章:四方云动(四) 第六章:纵横相间(一) 第六章:纵横相间(二) 第六章:纵横相间(三) 第六章:纵横相间(四) 第七章:新仇旧恨(一) 第七章:新仇旧恨(二) 第七章:新仇旧恨(三) 第七章:新仇旧恨(四)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第八章:时移世易(二)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第九章:南征北战(一) 第九章:南征北战(二) 第九章:南征北战(三) 第九章:南征北战(四) 第十章:大河滔滔(一)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一)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二)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三)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四)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一)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二)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三)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四)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一)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三)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四)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一)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四)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一)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二)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三)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四)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一)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二)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三)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四)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一)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二)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三)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四)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一)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二)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三)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四)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一)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二)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三) 九章:纵横交错(四)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一)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二)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三)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四) 第一章:大洋惊涛(一) 第一章:大洋惊涛(二) 第一章:大洋惊涛(三) 第一章:大洋惊涛(四) 第二章:城下之盟(一)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第二章:城下之盟(三) 第二章:城下之盟(四) 第三章:迎头痛击(一) 第三章:迎头痛击(二) 第三章:迎头痛击(三) 第三章:迎头痛击(四) 第四章:海空鏖战(一) 第四章:海空鏖战(二) 第四章:海空鏖战(三) 第四章:海空鏖战(四) 第五章:拦腰切断(一) 第五章:拦腰切断(二) 第五章:拦腰切断(三) 第五章:拦腰切断(四) 第六章:一记重锤(一) 第六章:一记重锤(二) 第六章:一记重锤(三) 第六章:一记重锤(四) 第七章:声南击北(一) 第七章:声南击北(二) 第七章:声南击北(三) 第七章:声南击北(四) 第八章:空前激烈(一) 第八章:空前激烈(二)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第八章:空前激烈(四) 第九章:大幕拉开(一) 第九章:大幕拉开(二) 第九章:大幕拉开(三)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第十章:席卷千军(一) 第十章:席卷千军(二) 第十章:席卷千军(三) 第十章:席卷千军(四)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一)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二)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三)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四)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一)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三)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四)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一)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二)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三)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四)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一)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二)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三)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四)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一)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二)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三)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四)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一)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二)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三)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四)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一)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二)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三)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四)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一)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二)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三)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四)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一)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二)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三)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一)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二)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三)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四) 第一章:大势滔滔(一) 第一章:大势滔滔(二) 第一章:大势滔滔(三) 第一章:大势滔滔(四) 第二章:新的征程(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万里河山别样红》
作者:东风浩然
更新时间:2024-01-21 11:45:24
字数:120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万里河山别样红 !

    ??照赵振中当初所提出的并被陈炯明命名为“镇海”的防御作战方案,兰芳应在日军挺进东南亚时先保持中立状态,然后利用美、英、荷等列强败退后无力他顾的有利时机,趁势控制几个关键岛屿,以扼守和封锁有关海峡通道,把爪哇海、望加锡海峡等周边海域彻底变成兰芳海、空军力量控制下的“内海”,进而把日本海军舰队主力隔绝在外。

    这样一来,日军海军舰队无法接近婆罗洲东南部、南部和西里伯斯岛西部等兰芳核心领土沿岸,而在文莱附近登陆的日本陆军又将被婆罗洲上的山脉、河流、热带丛林以及兰芳国防军设立的防线阻隔于北部的沙捞越、沙巴一带,日军陆、海航空兵也将被兰芳空中力量阻击于北部山区或近海上空,从而也就保证了兰芳核心区域的生产不遭日军破坏,也就能使兰芳在日军的进攻下坚持更长,并迎来大反攻和最后的胜利!

    赵振中和陈炯明等人谋划的是不,却不料,日军在空袭新加坡时竟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兰芳撤侨用的沙鸥号给击沉了,更造成近两百名船员遇难的严重后果!这就使兰芳无法再“中立”下去,只得提前对日宣战!

    既然与美、英、荷有了同一个敌人,原定的趁机占据几个关键岛屿的方案现在也就无法继续实施,但为了兰芳核心区域的安全以及今后对日作战的大局考虑,兰芳却又亟需掌握那几个重要岛屿。思量来去,陈炯明、李济深等人便想出了一个替代的法子:以封锁兰芳周边海域的通告来震动英、美、荷,进而谋求以和平方式取得几个关键岛屿,实施“镇海”方案。

    望加锡海峡既是从中国南海、菲律宾等地到澳大利亚的重要航线,也是沟通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的航道。而爪哇海更是可与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望加锡海峡等联通的通衢要地。

    只要兰芳封锁望加锡海峡和爪哇海北部海域,从菲律宾去爪哇、澳大利亚的航线就只能从西里伯斯岛与新几内亚岛之间的马鲁古群岛中穿行,或者向东绕过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经珊瑚海去澳大利亚等地。

    在这两条代替航线中,前者,马鲁古群岛间海峡不少,暗礁更多,大吨位的舰船在此机动,若遭遇水雷封锁或空中打击,很可能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后者,虽然安全上有保证,但所绕路线又太长,耗费时日过久,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不在军事行动应选之列。

    陈炯明、李济深等人完全能预见得到,为了对日作战需要,美、英、荷三方在跳脚之后肯定会与兰芳展开谈判,以获得通过相关海域的无害通过权,并会想尽办法把兰芳这一颇有实力的生力军拉到当前的对日作战中来。况且,兰芳想得到的几个岛屿都属于荷兰人掌握,而就现在形势来说,美、英两国为了各自战略利益,基本上会促使荷兰流亡政fu同意兰芳的条件。这就给兰芳以和平谈判方式获得几个关键岛屿提供了可能。

    在兰芳军政会议上,正研究如何应对今后局势的陈炯明等人见蔡廷锴那信心满满的表态,各自会心一笑。兰芳国防部副部长,也是蔡廷锴的老上司陈铭枢则笑着打趣道贤初到西北和民众党合作了几年,这急性子还是没改啊!不过,你在西北和小鬼子打了几年了,还没过够瘾啊?我们这边几位可都在眼巴巴等着呢!”

    “那不一样!”蔡廷锴摇了摇头,理直气壮地辩解道,“在西北那是大陆山地条件下作战,送上来的小鬼子算是‘山珍’。可兰芳这边却是大海环绕,小鬼子跨越重洋送上门来,这就是‘海味’。山珍和海味可不一样,有机会当然要都尝一尝!”

    众人听闻蔡廷锴为了参战而想出来的这番歪解,一均是大乐!

    笑完之后,国防部长李济深却瞪了蔡廷锴一眼,并佯怒道贤初有这心气确实不,但也不能真把小鬼子当盘菜!我们现在是有了点家底,算得上鸟枪换炮,可比美、英两国还差得远!现在美、英两国都被小鬼子打得节节败退,我们就更不能掉以轻心!

    更何况,小鬼子这次可是来者不善,光南方军就有四十多万兵力!再加上已开赴华南并正陆续调运南洋的三十多万关东军,还有其海军舰队,总兵力将超过八十万!这么庞大的一股敌人,哪怕小鬼子前期的注意力集中在美、英、荷身上,但若我们应对失措,那也肯定会带来一场灾难!”

    “贤初勇气可嘉,但作为高级将领更应该统筹全局,不光要能打恶仗,更要能打巧仗!”见气氛有些紧张,兰芳最高领导人陈炯明扫视了众人一眼,又提点道,“须知,美、英、荷三国才是现在南洋抗击日军的主力,我们虽然对日宣战,但在这三国对日作战有一定结果之前,却要尽可能的暂缓直接参战。毕竟,我们动员民众、扩充部队都是需要的!

    另外,就是今后我们直接和日军交手了,也要避免把日军在南洋的火力都吸引到我们身上。在对日作战的同时,我们还要利用有利形势,同美、英、荷三国打一场外交仗,尽可能地扩张我们华人在东南亚的生存空间并提升国际地位!”

    “主席和李部长教训的是,是我想的简单了!今后一定多加注意!”蔡廷锴恍然,嘴里一边应道,心中却暗自嘀咕道,“这就是在打小鬼子的同时,还要趁机宰美、英、荷一刀啊!这些弯弯绕太费脑筋了!”

    兰芳已经定好的策略,就看美、英、荷三国应对了。

    ……

    12月22日,丘吉尔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华盛顿,并受到了罗斯福的热烈欢迎。欢迎宴会后,丘吉尔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同罗斯福交换了对眼下国际局势的看法,并借机强调欧洲战场的重要性,推销其“先欧后亚”的战略。其间,自然免不了要提及兰芳对日宣战以及该国军方封锁海域通告的事情。

    “温斯顿,我们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兰芳确认过,他们封锁海域的通告并非针对盟军。不过,因兰芳海军力量有限,只能通过布设水雷等方式来阻止日军进犯,这就难以对盟军区别对待。”罗斯福叹了口气,满是遗憾地说道,“兰芳已经表明,除非盟军能保障兰芳海域免遭日军攻击,否则,他们不会解除无差别封锁。而我们两国的主力舰都损失严重,一时也无法增派到东南亚,缓解那里的形势。”

    对于兰芳封锁海域对付日本人,美国并无不同意见,但却希望兰芳能在美军需要时开放望加锡海峡任美军舰船无害通过。现在麦克阿瑟指挥的美菲联军正岌岌可危,而澳大利亚又即将成为美英联军的后方基地,不管将来美国是将美菲联军撤到澳大利亚,还是从澳大利亚调派兵力、物资增援菲律宾,都肯定要经过兰芳附近海域。但令罗斯福遗憾的是,美国的外交努力至今并未得到兰芳的肯定答复。

    “这帮令人讨厌的中国大陆叛逆者!”丘吉尔极为不满地说道,“虽然他们对日本宣战,可这种不分敌我的对待,实际上是在趁火打劫!”

    英国虽不在乎兰芳封锁望加锡海峡,却也不愿见到兰芳封锁爪哇海周边海域,影响英属马来亚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

    “温斯顿,我们应当换个角度来看。不管说,兰芳都是一股对日作战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还不弱。”罗斯福微笑着劝慰道,“除了从山南人民军那里获得的两艘航空母舰外,兰芳至少还得到了四百多架民众党武装所独有的先进战机,加上该国那三十多万常备军,我想,也能阻挡一下日本人前进的脚步。”

    “总统,既然兰芳有不的力量,那能否让他们现在去增援菲律宾或者马来亚?哪怕去婆罗洲北部也行。”丘吉尔怦然心动,急速地转动着脑筋,盘算着如何利用兰芳为美、英两国火中取栗,并接着说道,“就算他们海军力量有所不足,可凭借空中力量还是能给菲律宾或马来亚盟军以有力支援的。而他们的陆军更是可以越过婆罗洲中部山脉进入沙捞越、沙巴、文莱等地打击日军!”

    虽然丘吉尔表面上希望兰芳增援美、英联军,可因距离原因,兰芳是无法增援菲律宾的,这样一来,若美、英两国促使兰芳出兵,那得益最大的却是英国人。毕竟,英属马来亚和北婆罗洲距离兰芳要近得多。

    当然,若兰芳能任由美、英两国海军在相关海域无害通过,那两国反而要大大欢迎兰芳封海阻挡日军南下之举。毕竟,有兰芳这么一股力量横亘其间,澳大利亚这一联军后方基地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不是?

    “很遗憾,温斯顿,兰芳因自身兵力不足的原因已经拒绝了我们提出的由该国出兵增援菲律宾或者马来亚等地的建议。”罗斯福虽看穿了丘吉尔的用意,却依旧微笑着摇了摇头,并解释道,“兰芳对我们的答复是,他们愿意与美、英等国联合对日作战,但兰芳目前兵力只有三十多万,而已进入或正准备进入东南亚的日军超过八十万!在没有动员足够的兵力前,兰芳是不会派兵远征的。”

    “既然不能派兵远征,那他们与我们联合对日作战?”丘吉尔皱着眉头,不满地叫道,“难道反倒要我们去兰芳联合他们么?”

    “这倒不用。”罗斯福摇了摇头,又道,“不过,兰芳倒是提出了一个凭借岛屿和海峡,把日军阻挡在爪哇海以北的方案。马歇尔、史汀生、诺克斯他们分析后认为,那个方案是可行的。甚至在马来亚、苏门答腊、爪哇岛等大部失陷的情况下,只要兰芳能顶住日本人的攻击,日本的联合舰队就无法越过爪哇海南下。不过,其中的问题是,涉及到了荷兰人掌握的几个岛屿的归属。”

    “主要是位于从爪哇海通向澳大利亚航线上的松巴哇岛、龙目岛、巴厘岛,以及位于婆罗洲西部和苏门答腊东南部之间的勿里洞岛。”一边的霍普金斯拿来一幅大比例尺地图,并指点着解释道,“勿里洞岛上虽有锡矿,但产量远不如临近的邦加岛。而松巴哇岛、龙目岛、巴厘岛更是没多少资源,只是位置相当重要。兰芳希望得到这四个岛屿,一是希望通向澳大利亚的物资通道不被日军切断,以便获得充足的资源坚持与日军作战;二是掌握这几个岛屿,利用当地形势,封锁相关海峡,把日军阻挡在爪哇海以外。至于邦加海峡、加斯帕海峡、巽他海峡等地则交给盟军负责。”

    “听起来似乎不的样子。”丘吉尔看着地图,心下盘算了一番也觉得这一方案有些靠谱,便又问道,“可兰芳真能做到这一切么?”

    “兰芳现在虽没有主力战舰,但却有两艘航母,还有三十多艘两千吨以上级别的快速军舰,以及近三百艘千吨以下快艇,再加上至少四百架的先进战机,在近海防御作战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而且,兰芳的方案也是对美、英、荷三国都有利的事。”霍普金斯说道。

    “既然这样,那么,总统,我们需要帮荷兰下决心了。”丘吉尔看向罗斯福,并说道,“我们可以通过在加拿大的荷兰女王知会荷属东印度总督,为了盟军对日作战的胜利,需要荷兰方面答应兰芳的提议。当然,我们需要向荷兰做出补偿,而兰芳则至少要派出空中力量协助盟军在东南亚作战!”

    “温斯顿,美国政fu也是这个意见!”罗斯福高兴的拍了下手,又道,“而且,我们还商定,要尽可能地吸纳兰芳加入盟军联合作战机构,把原来预定的美英荷澳战区变成美英荷澳兰战区。以兰芳和民众党的密切关系,将来我们还可能会与人民军联合作战!”

    提到人民军,丘吉尔便想起了民众党的威胁,还有印缅一带那接连不断、渐成燎原之势的独立运动,便脸色难看地反问道难道我们联合起来仍无法遏制日本人吗?非要谋求与该死的民众党联合?再说,与他们联合,那我们处理与中国重庆政fu的关系?”

    “温斯顿,不要着急!”罗斯福向丘吉尔摆了两下手,示意他缓和下情绪,又接着说道,“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民众党武装已不再仅仅是中国境内的反政fu武装那么简单。

    民众党为了收复失地,出兵苏、蒙,并切断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而使苏联在遭到德国人攻击的同时,还引发了日本进攻其远东地区,令苏联现在的局势岌岌可危。因西伯利亚铁路中断,我们通过北大西洋航线和波斯湾航线提供的援助物资数量相当有限。

    现在苏德正在莫斯科进行巷战,以争夺这个城市的最终归属。而一旦莫斯科失守,苏德战争形势将急剧恶化,希特勒可抽调更多的兵力用于欧洲或中亚方向,英国乃至印度都要承受来自德军攻击的危险。

    与此同时,日本在远东战役结束后,调集八十多万兵力大举进攻东南亚,虽然现在他们尚未进军缅甸,但从目前形势来看,那肯定用不了多久。一旦日本进军缅甸,甚至再跨越印度洋登陆印度,那么德、日就有会师中亚的危险。整个世界的局势也将因此而改变!

    我们谋求与民众党合作,正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最坏情况的可能!只要民众党能与苏联、大不列颠王国就领土争端问题达成一致,我们不但能缓解苏联的窘境,解除人民军对印缅一带的威胁,降低印缅武装势力制造的负面影响,还能使民众党武装这股生力军在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上加大对日军的打击力度,我们也就能集中力量打败德、日,消除法西斯对整个世界的威胁!

    温斯顿,民众党武装虽然自身还不足以改变世界大局,但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他们的存在却能导致胜利天平是否失衡。我们必须正视这股力量了!至于重庆方面,在民众党未取得中国政权之前,我们依旧与其保持正式关系就是了。”

    丘吉尔脸色一连变了数变,从原来愤怒之下的涨红最终转变成恢复平静后的略带颓然,更多的却是不甘。猛吸了两口雪茄,丘吉尔以艰涩但却坚定的声音说道总统,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我认为现在的局势并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我们能挫败或者遏制住希特勒在欧洲、日本人在东南亚的攻势,一切问题都将得到改观!

    而且,大英王国顶住了德国人的大规模空袭,此前又在利比亚取得了抗击德、意军队的阶段性胜利,现在又在东南亚与日军激战,在这种情况下,大不列颠王国绝对无法向一个中国的反政fu武装就领土问题达成妥协!”

    罗斯福能够理解丘吉尔的心情,也就未再催促,而是叹息道那就再等等看吧。希望情况不要变得更糟糕。”

    霍普金斯却道首相,其实用不着大不列颠王国政fu与民众党达成妥协,有关领土争议通过印度和缅甸地方政fu就可解决。由两位总督出面也更恰切一些,还可借机解决民众党对印度穆斯林联盟、前进党,以及缅甸德钦党的支持问题。而且,既然是谈判,不列颠王国也可提出的条件,比如要求人民军协助抗击日军入侵,或者换取民众党新式武器等。”

    “哈里,你说的有道理。”丘吉尔先是点了点头,却仍坚持道,“现在的局势还未到‘弃后’的时候。真到了关键时候,英王陛下和他的臣民们是会做出恰当选择的!”

    是 由】.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