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里河山别样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返航遇难(一) 第一章:返航遇难(二) 第二章:旧时重现(一) 第二章:旧时重现(二) 第二章:旧时重现(三) 第二章:旧时重现(四) 第三章:暂居太清(一) 第三章:暂居太清(二) 第三章:暂居太清(三) 第三章:暂居太清(四) 第四章:世事烟云(一) 第四章:世事烟云(二) 第四章:世事烟云(三) 第四章:世事烟云(四) 第五章:初定行止(一) 第五章:初定行止(二) 第五章:初定行止(三) 第五章:初定行止(四) 第六章:乱世图存(一) 第六章:乱世图存(二) 第六章:乱世图存(三) 第六章:乱世图存(四) 第七章:时代序曲(一) 第七章:时代序曲(二) 第七章:时代序曲(三) 第七章:时代序曲(四) 第八章:原始积累(一) 第八章:原始积累(二) 第八章:原始积累(三) 第八章:原始积累(四) 第九章:隐现锋芒(一) 第九章:隐现锋芒(二) 第九章:隐现锋芒(三) 第九章:隐现锋芒(四) 第十章:鲁麟洋行(一) 第十章:鲁麟洋行(二) 第十章:鲁麟洋行(三) 第十章:鲁麟洋行(四)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一)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二)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三)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四)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一)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二)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三) 第十二长:四海实业(四)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一)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二)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三)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四) 第十四章:再铸根基(一)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二)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三)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四)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一)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二)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三)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四)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一)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二)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三) 第十六长:戮力同心(四)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一)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二)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三)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四)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一)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二)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三)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四)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一)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二)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三)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四)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一)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二)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三)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四) 第一章:远赴美国(一) 第一章:远赴美国(二) 第一章:远赴美国(三) 第一章:远赴美国(四) 第二章:南洋陈氏(一) 第二章:南洋陈氏(二) 第二章:南洋陈氏(三) 第二章:南洋陈氏(四) 第三章:风雨如晦(一) 第三章:风雨如晦(二) 第三章:风雨如晦(三) 第三章:风雨如晦(四) 第四章:石峰水泥(一) 第四章:石峰水泥(二) 第四章:石峰水泥(三) 第四章:石峰水泥(四) 第五章:匪患丛生(一) 第五章:匪患丛生(二) 第五章:匪患丛生(三) 第五章:匪患丛生(四) 第六章:张网以待(一) 第六章:张网以待(二) 第六章:张网以待(三) 第六章:张网以待(四) 第七章:摧枯拉朽(一) 第七章:摧枯拉朽(二) 第七章:摧枯拉朽(三) 第七章:摧枯拉朽(四) 第八章:战后忙碌(一) 第八章:战后忙碌(二) 第八章:战后忙碌(三) 第八章:战后忙碌(四) 第九章:连番兵祸(一) 第九章:连番兵祸(二) 第九章:连番兵祸(三) 第九章:连番兵祸(四) 第十章:变革肇始(一) 第十章:变革肇始(二) 第十章:变革肇始(三) 第十章:变革肇始(四)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一)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二)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三)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四)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一)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二)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三)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四) 第十四章:巩固发展(一)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二)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三)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四)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一)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二)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三)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四)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一)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二)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三)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四)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一)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二)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三)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四)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一)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二)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三)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四)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一)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二)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三)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四)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一)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二)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三)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四)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一)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二)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三) 第一章:再入美国(一) 第一章:再入美国(二) 第一章:再入美国(三) 第一章:再入美国(四) 第二章:大浪淘金(一) 第二章:大浪淘金(二) 第二章:大浪淘金(三) 第二章:大浪淘金(四) 第三章:置地得州(一) 第三章:置地得州(二) 第三章:置地得州(三) 第三章:置地得州(四) 第四章:公司状况(一) 第四章:公司状况(二) 第四章:公司状况(三) 第四章:公司状况(四) 第五章:洪门大佬(一) 第五章:洪门大佬(二) 第五章:洪门大佬(三) 第五章:洪门大佬(四) 第六章:史海钩沉(一) 第六章:史海钩沉(二) 第六章:史海钩沉(三) 第六章:史海钩沉(四) 第七章:安泰机械(一) 第七章:安泰机械(二) 第七章:安泰机械(三) 第七章:安泰机械(四) 第八章:海外大略(一) 第八章:海外大略(二) 第八章:海外大略(三) 第八章:海外大略(四) 第九章:风暴前夜(一) 第九章:风暴前夜(二) 第九章:风暴前夜(三) 第九章:风暴前夜(四) 第十章:危机爆发(一) 第十章:危机爆发(二) 第十章:危机爆发(三) 第十章:危机爆发(四)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一)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二)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三)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四)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一)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二)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三)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四)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一) 第十二章:洛克菲勒(二)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三)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四)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一)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二)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三)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四)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一)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二)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三)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四)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一)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二)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三)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四)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一)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二)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三)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四)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一)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二)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三)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四)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一)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二)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三)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四)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一)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二)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三) 第一章:乱世山东(一) 第一章:乱世山东(二) 第一章:乱世山东(三) 第一章:乱世山东(四) 第二章:任重道远(一) 第二章:任重道远(二) 第二章:任重道远(三) 第二章:任重道远(四) 第三章:北上西行(一) 第三章:北上西行(二) 第三章:北上西行(三) 第三章:北上西行(四) 第四章:实业赈灾(一) 第四章:实业赈灾(二) 第四章:实业赈灾(三) 第四章:实业赈灾(四) 第五章:紧锣密鼓(一) 第五章:紧锣密鼓(二) 第五章:紧锣密鼓(三) 第五章:紧锣密鼓(四) 第六章:涉足关外(一) 第六章:涉足关外(二) 第六章:涉足关外(三) 第六章:涉足关外(四) 第七章:中原大战(一) 第七章:中原大战(二) 第七章:中原大战(三) 第七章:中原大战(四) 第八章:胜败之机(一) 第八章:胜败之机(二) 第八章:胜败之机(三) 第八章:胜败之机(四) 第九章:战后乱局(一) 第九章:战后乱局(二) 第九章:战后乱局(三) 第九章:战后乱局(四) 第十章:落脚晋绥(一) 第十章:落脚晋绥(二) 第十章:落脚晋绥(三) 第十章:落脚晋绥(四)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一)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二)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三)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四)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一)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二)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三)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四)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一)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二)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三)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四)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一)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二) 第十四章:趁需而入(三)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四)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一)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二)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三)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四)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二)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三)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四)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一)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二)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三)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四)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一)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二)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三)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四)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一)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二)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三)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四)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一)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二)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三)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四) 第一章:多重准备(一) 第一章:多重准备(二) 第一章:多重准备(三) 第一章:多重准备(四) 第二章:预警东北(一) 第二章:预警东北(二) 第二章:预警东北(三) 第二章:预警东北(四) 第三章:再克宁夏(一) 第三章:再克宁夏(二) 第三章:再克宁夏(三) 第三章:再克宁夏(四) 第四章:异军突起(一) 第四章:异军突起(二) 第四章:异军突起(三) 第四章:异军突起(四) 第五章:战机再现(一) 第五章:战机再现(二) 第五章:战机再现(三) 第五章:战机再现(四) 第六章:立党为民(一) 第六章:立党为民(二) 第六章:立党为民(三) 第六章:立党为民(四) 第七章:西北惊雷(一) 第七章:西北惊雷(二) 第七章:西北惊雷(三) 第七章:西北惊雷(四) 第八章:震索视矍(一) 第八章:震索视矍(二) 第八章:震索视矍(三) 第八章:震索视矍(四) 第九章:大车以载(一) 第九章:大车以载(二) 第九章:大车以载(三) 第九章:大车以载(四) 第十章:如期爆发(一) 第十章:如期爆发(二) 第十章:如期爆发(三) 第十章:如期爆发(四)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一)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二)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三)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四)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一)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二)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三)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四)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一)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二)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三)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四)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一)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二)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三)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四)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一)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二)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三)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四)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一)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二)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三)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四)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一)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二)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三)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四)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一)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二)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三)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四)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一)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二)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三)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四)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一)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二)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三)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四) 第一章:长城抗战(一) 第一章:长城抗战(二) 第一章:长城抗战(三) 第一章:长城抗战(四) 第二章:限制接触(一) 第二章:限制接触(二) 第二章:限制接触(三) 第二章:限制接触(四) 第三章:蓄力西北(一) 第三章:蓄力西北(二) 第三章:蓄力西北(三) 第三章:蓄力西北(四) 第四章:厉兵秣马(一) 第四章:厉兵秣马(二) 第四章:厉兵秣马(三) 第四章:厉兵秣马(四) 第五章:东西进击(一) 第五章:东西进击(二) 第五章:东西进击(三) 第五章:东西进击(四) 第六章:干戈四起(一) 第六章:干戈四起(二) 第六章:干戈四起(三) 第六章:干戈四起(四) 第七章:急转直下(一) 第七章:急转直下(二) 第七章:急转直下(三) 第七章:急转直下(四) 第八章:西北气象(一) 第八章:西北气象(二) 第八章:西北气象(三) 第八章:西北气象(四) 第九章:腾飞之翼(一) 第九章:腾飞之翼(二) 第九章:腾飞之翼(三) 第九章:腾飞之翼(四) 第十章:春雷惊蛰(一) 第十章:春雷惊蛰(二) 第十章:春雷惊蛰(三) 第十章:春雷惊蛰(四)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一)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二)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三)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四)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一)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二)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三)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四)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一)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二)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三)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四)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一)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二)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三)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四)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一)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二)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三)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四)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一)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二)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三)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四)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一)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二)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三)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四)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一)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二)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三)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四)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一)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二)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三)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四)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一)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二)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三)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四) 第一章:关山飞度(一) 第一章:关山飞度(二) 第一章:关山飞度(三) 第一章:关山飞度(四) 第二章:大风起兮(一) 第二章:大风起兮(二) 第二章:大风起兮(三) 第二章:大风起兮(四) 第三章:多事之秋(一) 第三章:多事之秋(二) 第三章:多事之秋(三) 第三章:多事之秋(四) 第四章:局势转折(一) 第四章:局势转折(二) 第四章:局势转折(三) 第四章:局势转折(四) 第五章:独立自主(一) 第五章:独立自主(二) 第五章:独立自主(三) 第五章:独立自主(四) 第六章:多管齐下(一) 第六章:多管齐下(二) 第六章:多管齐下(三) 第六章:多管齐下(四) 第七章:末日灾难(一) 第七章:末日灾难(二) 第七章:末日灾难(三) 第七章:末日灾难(四) 第八章:烽火狂燃(一) 第八章:烽火狂燃(二) 第八章:烽火狂燃(三) 第八章:烽火狂燃(四) 第九章:明夷不明(一) 第九章:明夷不明(二) 第九章:明夷不明(三) 第九章:明夷不明(四) 第十章:义利之间(一) 第十章:义利之间(二) 第十章:义利之间(三) 第十章:义利之间(四)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一)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二)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四)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一)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二)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三)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四)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一)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二)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三)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四)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一)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二)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三)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四)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一)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二)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三)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四)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一)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二)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三)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四)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一)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二)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三)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四)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一)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二)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三)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四)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一)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二)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三)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四)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一)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二)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三)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四)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第一章:前所未有(二) 第一章:前所未有(三) 第一章:前所未有(四) 第二章:兵戈再起(一) 第二章:兵戈再起(二) 第二章:兵戈再起(三) 第二章:兵戈再起(四) 第三章:主客之势(一)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第三章:主客之势(三) 第三章:主客之势(四) 第四章:此伏彼起(一) 第四章:此伏彼起(二) 第四章:此伏彼起(三)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第五章:四方云动(一) 第五章:四方云动(二) 第五章:四方云动(三) 第五章:四方云动(四) 第六章:纵横相间(一) 第六章:纵横相间(二) 第六章:纵横相间(三) 第六章:纵横相间(四) 第七章:新仇旧恨(一) 第七章:新仇旧恨(二) 第七章:新仇旧恨(三) 第七章:新仇旧恨(四)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第八章:时移世易(二)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第九章:南征北战(一) 第九章:南征北战(二) 第九章:南征北战(三) 第九章:南征北战(四) 第十章:大河滔滔(一)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一)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二)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三)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四)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一)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二)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三)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四)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一)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三)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四)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一)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四)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一)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二)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三)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四)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一)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二)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三)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四)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一)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二)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三)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四)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一)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二)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三)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四)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一)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二)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三) 九章:纵横交错(四)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一)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二)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三)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四) 第一章:大洋惊涛(一) 第一章:大洋惊涛(二) 第一章:大洋惊涛(三) 第一章:大洋惊涛(四) 第二章:城下之盟(一)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第二章:城下之盟(三) 第二章:城下之盟(四) 第三章:迎头痛击(一) 第三章:迎头痛击(二) 第三章:迎头痛击(三) 第三章:迎头痛击(四) 第四章:海空鏖战(一) 第四章:海空鏖战(二) 第四章:海空鏖战(三) 第四章:海空鏖战(四) 第五章:拦腰切断(一) 第五章:拦腰切断(二) 第五章:拦腰切断(三) 第五章:拦腰切断(四) 第六章:一记重锤(一) 第六章:一记重锤(二) 第六章:一记重锤(三) 第六章:一记重锤(四) 第七章:声南击北(一) 第七章:声南击北(二) 第七章:声南击北(三) 第七章:声南击北(四) 第八章:空前激烈(一) 第八章:空前激烈(二)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第八章:空前激烈(四) 第九章:大幕拉开(一) 第九章:大幕拉开(二) 第九章:大幕拉开(三)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第十章:席卷千军(一) 第十章:席卷千军(二) 第十章:席卷千军(三) 第十章:席卷千军(四)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一)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二)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三)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四)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一)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三)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四)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一)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二)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三)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四)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一)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二)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三)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四)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一)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二)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三)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四)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一)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二)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三)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四)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一)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二)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三)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四)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一)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二)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三)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四)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一)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二)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三)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一)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二)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三)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四) 第一章:大势滔滔(一) 第一章:大势滔滔(二) 第一章:大势滔滔(三) 第一章:大势滔滔(四) 第二章:新的征程(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万里河山别样红》
作者:东风浩然
更新时间:2024-01-21 11:46:18
字数:1186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万里河山别样红 !

    就在赵振中和周明远敲定调整方案之后的第二天,10月19日,李宗仁部放弃老河口阵地,向西经武当山向竹山转移,进而再经竹溪转向陕南的平利,并从那里退向川东北。{书友上传更新}

    由于在老河口一线的日军第15、第58、第60三个师团已经接到北上与土桥一次所部会合的命令,这一路日军也就并未对进入山区的李宗仁部实施追击。五战区部队的撤退,除了遭受过日军航空兵的袭扰外,可算是一路顺风。

    相比之下,几乎同时从南阳向西撤退的汤恩伯部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在该部西进的道路上,不但有日军土桥所部横在卢氏至淅川之间,在身后更有奉令向西去和土桥一次会合的第11军第3、第40两个师团。

    前有狼,后有虎,汤恩伯部一行也便份外紧张。好在从上来说,汤恩伯部走在了前头,在土桥一次所部合围之前,便撤离了南阳,并经镇平、石佛寺,向湍河上游的赤眉城转进。

    按照汤恩伯预定的方案,该部将在赤眉城稍作休整,并在土桥所部其行踪前,从淅水江上游过河,然后选择朱阳关、西坪之间敌军力量薄弱的地方强行穿过封锁线,进抵陕南商南山区。

    为了躲避白日里日军航空兵的侦察和袭扰,汤恩伯命令部队昼伏夜行。由于时处农历九月中旬,晚上有月光照明。这也让该部夜间行军的速度不比白天慢。甚至在抵达赤眉城之前也躲过了日军空中侦察和地面追击。但在从赤眉城向西北的行进中。汤恩伯部却被日军部署在淅水江东岸西硖口一个中队给发觉了。

    日军第3、第40两师团虽然跟在汤部身后,但因山区人烟稀少,加上汤部昼伏夜行且又及时清除行迹,第3、第40两师团的日军只大略汤部就在前面,但具体方位、距离就不清楚了,也就谈不上追击汤部。而汤部在西硖口一带现踪,却给这两个师团的小鬼子,还有土桥一次所部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参照方位。

    尽管汤恩伯部将西硖口日军中队几乎全歼,但此次战斗却暴露了汤部的所在位置。得知这一消息后,土桥一次大喜过望。一边以豫西南战役指挥官的身份急令正越过石佛寺向内乡行进的第11军第3、第40两师团衔尾追击,一边亲率自老河口北上的第15、第58、第60三个师团,以及本部兵力急速北进,想赶在汤恩伯部之前以重兵封锁住通往陕南的一切通道!

    “西硖口一战。虽然打掉了日军一个中队,但我部行踪也再难掩饰!可以肯定,现在不但身后的敌第3、第40两个师团正加紧追来,就是会合了三个师团北上的土桥一次,也一定正向我部前方猛赶,意图围歼我部!”在西硖口西北的丁河一带,汤恩伯面色凝重地对麾下的几位军长说道,“要想依照委座命令及时转进陕南,我部就必须赶在日军合围之前,强行突破其封锁线西进!

    现在紧迫。已来不及选择敌人的薄弱位置,我决定,就由此经重阳店,向距离最近的西坪突进!13军负责在前方强攻,85军负责断后,陈大庆,你的29军要随时策应前后两方!

    另外,集团军直属火炮,以及29军、13军所有的迫击炮全归石觉指挥,务必尽快打开西进的通道!

    你们几个后。告诉下面的弟兄们,我们身后是淅水江,前面是淇河,要想不被小鬼子包了饺子,那就只有背水一战。杀开一条血路!”

    汤恩伯虽在出任一战区副司令官这近一年里,沾染了不少陋、恶习气。但与原本历史上豫中会战时相比,却要好很多。虽说是迫于眼前形势,可看他那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也恢复了几分当年南口恶战时的风采。

    石觉、陈大庆、李楚瀛等三位军长也眼下形势事关生死,当下俱各凛然应命,返回部队准备去了。

    “司令,若是不走西坪,而是先北上伏牛山,等日军主力过后,我们再行转进,是不是会更容易些?”三人走后,张雪中忍不住叹道,“背水一战,眼下形势太险了!”

    “除非我部就此在伏牛山转战,否则,不会比现在容易的!”汤恩伯苦笑着摇了摇头,又道,“若是所料不差,土桥一次在会合此前于唐河一线攻击我部的第3、第40两师团,加上攻击老河口李宗仁部的三个师团,以及土桥本部兵力,日军在豫西南一带将有七个师团!而以我部现在这个状态,别说七个师团,就是一个师团的日军,只要有了准备,凭险而守就能把我们全部拦下!我部现在的希望就在日军各部反应不及时,以及西坪的敌人不超过一个联队上!”

    土桥一次所部出现在卢氏时只有约两个师团的兵力,汤恩伯认为,对于卢氏这一关系到土桥所部的后方重地,日军应该留下不少于两个联队的兵力固守。而土桥一次率部南下,原本是打算攻击汤恩伯、李宗仁两部侧后,由此推断,跟随土桥在淅川一带的不会少于一个师团的兵力。如此算来,土桥一次部署在朱阳关、西坪、荆紫关等地的日军只在两个联队左右。就算西坪是联通豫西、陕南、鄂北的交通要地,日军顶多也就在此布置一个联队!也正是基于此种估量,汤恩伯才决定从西坪强行突破!

    听了汤恩伯一番分析,张雪中多少轻松了一些,笑着说道若是西坪敌军只有一个联队,那我们说不定还能一口吃下呢!现在就看我们和小鬼子的行动究竟谁更快了!”

    汤恩伯等人的运气实在难说好坏。西坪的敌军并非一个联队。而是两个大队。这令石觉在强行突破时少费了不少功夫。但就在汤恩伯部突破西坪,并正向陕南方向转进时,驻防荆紫关的两个大队的日军却又赶了,向负责断后的85军李楚瀛部发动了攻击。没等李楚瀛部摆脱这股日军,第32师团的主力却在师团长石井嘉穗的指挥下又从淅川一带增援上来。

    尽管汤恩伯部最终摆脱了日军32师团,并于28日进抵陕南商南。但连番遭受敌人攻击,并被迫以断尾求生方式摆脱日军后,负责断后的第85军李楚瀛部,连伤员在内却只剩下不足四成的兵力,损失可谓惨重。甚至就连石觉的第13军。陈大庆的第29军,也基本上都损失近半。作为老蒋嫡系精锐的汤恩伯部,算是彻底被打残了。加上所部官兵鏖战近两月,早已疲惫不堪。以如此状态,就是到了陕南,也难以参与随后的作战。

    实际上,若非胡宗南派王隆玑率第1军第167师提前进驻陕南并在商南至武关一线布防,汤恩伯部就是进入陕南也避免不了同尾随而来的日军再次激战。汤恩伯带着残兵败将算是逃出了生天,而北部陇海线上的战事却进入了最为激烈的时候。

    洛阳失守后,吉木贞一所指挥的三个师团和一个战车集群便在航空兵的配合下,投入到了对函谷关一线的猛烈攻击中。面对日军凭借兵力、火力优势发动的一次次猛烈攻击,负责守卫函谷关一线的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和第三十四集团军第90军李文部只能咬牙苦撑。但26日土桥一次所部从卢氏北上,由南侧加入对函谷关一线的攻击。特别是该部日军从弘农涧上游过河并自侧后对守军发动攻击后,孙桐萱、李文两部便再难坚持,只得匆忙退守阌乡,与部署在那里的第16军董钊所部一同固守。

    孙、李两部的过早后撤,这令赶到潼关并负责前方战事的第八战区副司令官胡宗南很是不满。好在李文部是其麾下,加上前方战事又紧,而日军兵力、火力又确实占据优势,胡宗南也并未发作,只为能顶多久泛起愁来。

    土桥一次在会合来自第11、第13两军的五个师团后,麾下兵力增至七个师团。但因其留下两个师团攻击陕南并维持后方通道,故此加入函谷关一线的只是五个师团。连同吉木贞一所部在内,日军在函谷关至潼关一线投入了八个师团和一个战车集群,以及第1飞行团的过半力量。

    敌军如此兵力,凭胡宗南、孙桐萱两部是没有胜算的。不过。关中那些坛坛罐罐的转移却需要,胡宗南也只能一边电催朱绍良、熊斌等人加快搬家速度。一边命所部在潼关一线尽量坚持。同时,胡宗南也给老蒋去电,希望能由重庆方面敦促阎锡山加入潼关一线作战,哪怕只是隔河炮击日军侧后也是好的。

    潼关一线危急,一直对有关战局保持关注的民众党并未就此发布高调,赵振中只是给人民军、护卫军下达了命令,以备随时开动。重庆当局则为潼关一线的形势忧心忡忡,老蒋既担心八战区这几年积攒的家底来不及搬运便宜了日军,又担心胡宗南这一嫡系中嫡系损失过大,对今后不利。而中共高层则在就“潼关失守、日军进入关中”所可能引发的问题急谋对策。

    “根据我们在西安工作同志传的可靠消息,重庆当局虽然喊着‘决死抗战’的口号,可八战区和陕西省政府却在组织人员和物资向陕南、川北撤退。其中,八战区还奉蒋介石之命,制定了‘让出关中,退守陕南,利用日军削弱民众党及中共’的方案。”已返回陕北并出任中共军委参谋长的叶剑英将有关情况作了简略介绍后,又道,“民众党现在兵强马壮,日军在久战之后不见得敢向西去招惹,但我党边区位于日军进军西安的侧翼,且主力部队远在晋察冀、晋冀豫一带,日军有极大可能会在向西安攻击前进的同时,分兵北向,攻击我边区根据地!我们必须及早做好迎敌准备!”

    胡宗南的侍从副官兼机要秘书熊向晖是中共情报人员。凭借工作中的便利。凡是胡宗南所接触到的机密资料。熊向晖多数情况下都能得以过目。就在跟随胡宗南去潼关之前,熊向晖已将八战区奉命准备撤退并将祸水外引的情报,通过有关渠道送到了陕北中共所在地。

    “这个蒋介石,一战区数十万大军被小鬼子打得放了羊,眼下潼关又岌岌可危,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想着玩花招!”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张闻天愤然评论了一句后,又对坐在一边的任弼时提醒道,“弼时同志,看来我们边区也要组织搬家了!”

    “搬家倒是不怕。就是麻烦些。”时任政治局秘书长并负责领导边区政府工作的任弼时淡然一笑,又向叶剑英问道,“能确定朱绍良、胡宗南弃守潼关、西安的吗?就是要搬家,那把握好心里也才更有谱啊。”

    “不好确定。”叶剑英摇了摇头。又解释道,“那要看熊斌搬家的速度,以及日军何时能拿下潼关。这并不是完全由八战区决定的。”

    “边区靠近关中的一些地方及早做好转移的准备是应该的,但其他地方似可不必大动干戈。再说,我们在陕北就这点地方,又能搬到哪去?”老毛皱着眉头将手中的烟头捻灭,又接着分析道,“以我们在陕北的力量,是不足以与日军重兵集团硬碰的,可大家别忘了。我们西边还有一个宣称要公审天皇的强邻!可以肯定,以民众党武装一向对日军赶尽杀绝的作风,赵振中绝不会坐视日本鬼子肆虐关中!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调集陕北这边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趁人民军东进关中和日军大战的有利时机,做好痛击落水狗的准备!”

    抗战爆发后,中共武装主力在进入山西战场抗战的同时,便在陕北保留着一支由肖劲光、曹里怀等人领导陕北留守兵团,其兵力约在一万五千左右。这支部队虽然缺乏火炮等重武器,但各级指挥员却大都经过多年的战火历练。运动战、游击战经验丰富。趁小鬼子败退之机,留守兵团扩张一下地盘并从残兵败将身上捞点油水还是不成问题的。

    “留守兵团痛打落水狗是没问题的。不过,若人民军东进,而我军又南下,这双方要是摩擦起来办?”叶剑英提出了的疑虑。“先不说地盘,光在日军战俘的处置上。民众党就和我们谈不到一块!”

    “这也是有办法解决的!”书记处书记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笑道,“还是我们在苏区时的老办法,诱敌深入,各个歼灭敌人。在边区南部做好撤离工作后,以小股兵力牵着北上日军在陕北的沟沟坎坎里‘推磨’,等人民军进入关中而日军又急于撤退时,我们再来个‘敌退我追’!”

    “老总说的不!”老毛又点了一支烟,深吸一口后,悠然说道,“实际上,只要民众党能把日军赶出关中,我们就占了大便宜,在其他方面,不必和对方斤斤计较!别忘了,边区政府可没多少家底来解决日军入侵后的灾民、难民问题。”

    自胡宗南进驻关中对边区政府严加封锁以来,中共这几年可没攒下家底。日军进入关中,那肯定会有不少灾民、难民涌入边区政府。到时候,老毛等人跟着一块挨饿是小事,众多灾民、难民过不去这个冬天和明年春荒,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了!而一旦民众党进入关中,凭其以往得作风,至少灾民、难民这个冬天可保无虞。

    上次太岳根据地被灾民问题困扰时,中共通过与民众党交涉,最终以“举家逃难者去西北,单身青壮凭其自愿”的原则,妥善解决了有关问题。而中共则因此从民众党手中获得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粮食、布匹、食盐等日用物资。这也让老毛等人深切体会到民众党与重庆当局间的不同,并认为与该党在一些问题上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另外,还要看到,华北日军有半数投入到豫陕一带,一旦人民军进击关中,赵振中很可能不会放过对华北采取行动的机会!”老毛稍一停顿,又接着说道,“西北这边,虽然我们缺乏可靠情报,但民众党在和苏联关系缓和后,人民军主力决不会仍滞留在新疆、外蒙!而山东方向,即便护卫军曾深受灾民安置和粮食短缺的困扰,可该部控制现有区域已近四年,已过了民众党减免税赋的期限,想来也应该积攒下一些家底了。若是民众党真对华北采取行动,那才是我党借机扩大根据地有利时机!届时,晋察冀、晋冀豫,以及太岳等根据地,都可趁机向外大力扩张!”

    “确实有此可能!”叶剑英点头赞同后,又建议道,“我看可给前方彭总及各主力师去电,只要民众党武装在华北大举行动,那我军就对平汉线一带发动攻击,至少也要控制该线以西区域!”

    “确是要得!”朱德笑道,“不过,这样一来,华北可就提前进入反攻期喽!”

    “在很多时候,实践是会超乎我们意料的。”老毛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就进入了相持阶段。但从相持到反攻,此前却限于国内现实而无法确定。如果民众党武装在进军关中的同时,还大举进军华北,那就意味着抗战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尽管这个序幕不是我们亲自开启的,但我们共产党人却一定要参与其中,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奉献的力量!这不但关系到我们眼下的发展壮大,更关系到战后国内的政局!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全力投入!”未完待续。。

    是 由】.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