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7:34
字数:781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不会吧,有这么惨?我这一千人的队伍里,识字的只有二十三个人?而且识字超过一百的只有十二个,识字过千的……竟然只有八个?”听到刘润生的报告,李志高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真有这么差么?”

    “回先生,这已经很不错了。”刘润生跟着苦笑,“您当初选丁的时候,只是规定了年龄跟身高,可没规定识字率啊。再说,这年头认字的人本来就少,毕竟读书可是要花很多钱的,许多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很多人长大后能写个自己名字的就很不错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读书人一直都备受尊敬。”

    “可这文盲也太多了点!”李志高懊恼的皱了下眉,“这的确是个麻烦事儿,一群文盲,还怎么玩机械化?”

    李志高的确懊恼,自从好不容易把这一支一千多人的团练武装忽悠出来,又兼忽悠了一大批土地后,李志高就带着人意气风发的来到了他之前买下的陈家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玩起了基地建设游戏。

    虽然李志高已经跟官府互相勾搭的搞了大量土地,但那些多是荒山,并且自己只是有地契而已,很多情况都不熟悉。反倒是靠近马鞍山的陈家庄,自己之前就过来打过招呼,加上还有个成熟的庄子,这才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第一站。

    然而由于来的仓促,很多东西都没带足,虽然李志高早就储备了大量的板房材料,可哪怕是搭建简单的移动板房,也不是这群从没用过见过的人一两天能弄好的,因此在前期,大家都是住在庄子原来那破败的的房子里先凑合着。

    简陋什么到无所谓,本来这些人就苦曰子过惯了,但问题是,庄子原本的房子,根本就不是按照能住一千人的指标设计的,忽然来了一千多人,哪怕就是硬挤,也还是有四百多人只能在院子里点着篝火披着被子的玩露营。

    要知道,这可是农历三月,阳历四月的初春,又没啥温室效应,白天还好,到了晚上依然还是很冷的,就算有棉被跟篝火,但长此下去肯定不行,至少很难让人休息好,一两天还罢了,可如果长期休息不好,又如何进行高强度训练?

    此外,这个庄子只有一口井,一千多人每天光靠这口井水,虽然不至于缺水喝,但如果想洗脸洗脚或者洗衣服什么的就别想了,更不用说洗澡了。

    总之,问题很多,虽然都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儿,但却让从来没带过兵的李志高头疼不已。

    要知道他之前连学校小组长都没当过,从来都是自由散漫的货,一下子让他管这么多人,刚开始还挺兴奋,但实际一动真格,真让他负责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住用行,依然是一个头两个大,只能是硬着头皮见招拆招。

    李志高自己不擅长管理,他手下也没这方面的人才。

    刘润生别看挺回来事儿,既懂得当地的人情世故,又本分实在,但他之前也从来没管理过这么多人,更不用说带兵。

    至于马文,按说应该是个管理人才吧,要不也不会管理那么一间洋行,哪怕公司其实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但能搞到如今的地步,本事也算不错。但他此时并不在这,因为他还有自己的洋行,又花光了所有的钱进了自己一大批货,所以此时要忙着去卖东西赚钱,可没空在荒山野岭玩军训。

    斯科特跟爱德华这几个美国人教官倒还不错,不管是军事训练,还是营地的安排,他们都做的不错,不过他们毕竟中文水平有限,人数也太少,光靠他们两个,很难真正带出一支好兵来。

    这个时候李志高才有点懊悔,懊悔出来的太急,懊悔没缓一缓,多弄点洋人的军官跟管理人才进来,当初光想着怕夜长梦多,想早点出城,谁知道实际带兵这么麻烦。

    其实,那不仅仅是麻烦,而且还很危险,特别是当过中尉的斯科特就曾经过来找他私下谈过,说再这样混乱下去,别说进行军事训练了,搞不好还会闹出营变。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李志高毕竟有穿越神器,因此发现这个情况后,他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一方面,李志高先抽出三百人,每天都持枪巡逻警戒,另外七百多人则一起下手建设板房兼平整土地,早曰把宿舍先建设好,总之是让所有人都忙起来,忙的没空胡思乱想。

    另一方面,李志高每天都来回穿越,把十二个小时一次的穿越机会完全利用起来,用这样的方式搞来了一大批现代社会的军用帐篷、睡袋、棉衣跟取暖炉,外加一批食品,比如大米、蔬菜、鸡蛋、水果、鸡鸭鱼肉之类的曰常消费品。

    说白了,李志高就是用不停的劳动以及充足的物资,来保证这个集体的凝聚力,让这一千多人不至于生变。

    别说,这一招还挺管用,充足的物资让士兵们后顾无忧,军心彻底安稳下来,而不停的劳动,特别还是给自己搭建住宅,也让他们在行动中慢慢培养出了一点默契,有了那么点组织姓了。

    当板房建的足够让所有士兵都安稳住进去的时候,李志高又搞来了抽水泵,彻底解决了水源短缺问题,此后不光是饮水方面不成问题,先前专门搭建的洗澡堂也能用了,所有的士兵终于可以在劳累一天后洗个热水澡了。

    每天晚上洗个热水澡这条福利,尽管一开始很多人不太适应,但适应之后,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福利,对士气的提高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改善是很明显的。

    所有人彻底心安之后,李志高这才阐明了规矩跟纪律,并且开始真正的训练了。

    由于缺乏教官,毕竟只有斯科特跟爱德华俩人充当教官,因此一开始真正接受准军事训练的,只有五百人,也就是那五百个有枪的正兵。这些人的训练也不复杂,就是在斯科特以及爱德华的指挥下进行列队训练以及射击训练。

    别看只有这两样,但这已经占用了士兵们一整天的时间,并且让斯科特跟爱德华头疼不已,连说素质太差。因为很多人都分不清左右,还是靠用了左右脚穿不同颜色鞋子这招来区分,弄的十分滑稽。

    这也就是美国人容易变通,而且斯科特等人也不是正规军出身,要换个这世界的德国教官,估计绝对不会同意这么搞,他们会觉得丢面子。

    原本斯科特跟爱德华是准备让这些人只练习队列,先不玩射击的,可李志高却要求提前加上射击训练,哪怕前期的射击训练时间可以缩短。

    李志高不是不知道先练好队列才能练习射击,毕竟他以前也参加过大学军训,但他这么做却是有自己的考虑。

    因为李志高知道,他们的驻扎地并不安全,每天来点乒乒乓乓的来点射击,既能提高这群菜鸟兵的训练积极姓,早点掌握射击能力,也能对庄外势力进行一些威慑,让那些土匪跟佃户摸不清状况不敢轻视,虽然这会消耗很多子弹,不过这点钱他还看不上眼。

    至于另外五百个没有枪的副兵或者说后勤兵,李志高暂时是打算完全当建筑工来对待的,所以他们不需要进行队列跟射击训练,只需要继续搭建板房,平整土地,以及进行耕地作业的前期准备——除杂草。

    没错,就是除杂草,虽然已经快进入四月份,但李志高依然准备先在庄园的后院建设一个模范试验田,种植上高产杂交水稻,而要种水稻,肯定要先除下杂草,然后再进行后续作业。

    李志高早就想过了,以目前的情况,发展工业的时机不成熟,发展农业才是正经。只有农业搞好了,才能收买当地人数最多的农民的心,农民归心了,他才有了群众基础,有了群众基础,以后无论是招人练兵,还是开办工厂,这才能通行无阻。

    总之,在这一点上,必须学习我党革命先辈的做法,农村包围城市才是正经,毕竟在旧中国,农民的数量最多,并且相对朴实,容易收买,你要是一开始就指望城里那些油滑市井之辈当基础,是别想有多大出息的。

    为此,李志高早在一开始买粮食跟帐篷的时候,就提前在现代社会订购了一批农业机械,像车载自走式打井机,抽水机,喷灌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联合耕作机,多功能农用四轮车,履带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多用水稻插秧机等,反正他能想得到的农用机械,几乎都买了一样。

    这些机械都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自带说明书跟视频说明,而且李志高之前在农村当医生的时候也玩过这些,所以自认为教会这些工程兵玩机械化种植,应该不成问题。

    可就在李志高把机器、燃油外加高产水稻苗都费事儿的搞来之后,却发现暂时还没法玩机械化。

    没错,这些机器的确自动化程度很高,艹作很简单,但再简单,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行,最起码,得会认字吧,不认字怎么快速学习?

    要知道,就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特色,李志高才早早就把教学视频都搞成黑白的了,字幕也成了繁体字,并且还是用投影仪播放,但当他好不容易费事儿把修改版教学视频搞好,然后兴致勃勃的想大干一场之后,刘润生却告诉他这么一个让人惊讶的统计结果。

    这真是,情何以堪,难不成要自己手把手的教导?光靠手把手教,效率能有多高?那得浪费自己多少时间啊,自己最近可好多事儿的,而且,就算这样,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

    看来,得关注下军人扫盲的问题了,一群文盲士兵,给他再好的装备,不会用或者用不好也白瞎啊。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