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8:49
字数:1449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你说什么?我不在的期间,你们开了个什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会?通过了什么临时大纲?会上把我们原来签署的约法给废除了?还赦免了陈其美?”

    “是。”面对惊愕的李志高,刘润生只是苦笑摇头,“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举会议,会议上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会上选举了新的总统副总统跟总理人选。按照新的规定,您原先跟袁世凯定的那个临时政府就不算了,以后都按照新政府的章程来。”

    “开什么玩笑!”李志高忽然大怒,“我才离开几天,你们怎么就搞成这样?”

    “您离开了整整一个多月啊。”刘润生叹了口气,“您刚离开,孙文就回来了,原本我还没怎么在意,谁知道孙文的影响这么大,他一回来,就应者云集,呼声很高。然后,他趁势宣布要继续召开中华民国的临时参议院选举会议,地点就定在南京。结果,大家很快就汇集南京,明目张胆的召开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举会议。本来我是不赞同的,可陶成章先生却很赞成,并且提供了场所,你又不在,我们也不能不让他们开会,所以就……”

    “陶成章?这混蛋!合着我弄了半天,养出个白眼狼?”李志高拍了下桌子,“赵长天呢?他是干什么吃的,他为啥不……”

    说到这,他忽然说不下去了,因为当初是李志高亲自规定的,军人不能干政,当兵的就只负责带兵打仗以及防守城池,像内政之类的,都归政府负责。军人除非是自己下命令,否则不能插手。

    虽然南京的实际主持人是钱世德,但整个江南政府的主政者却是陶成章。按照原来的规定,在李志高不在的时候,军政各自分离,自行其是。政府归陶成章负责,军权跟监督权归刘润生负责。

    同时,陶成章还是光复党的副会长,妥妥的三号人物,而他当时跟刘润生的说法是,开这个会正好可以团结大多数的党派,引进更多的人才,对主席也是有好处的。

    就是一个引进人才,打动了水平很一般的刘润生。但谁也没想到,同盟会,或者说孙文的影响力居然那么大,而且他们很十分的诡诈,趁着李志高不在缺席的功夫,迅速通过了一系列的临时约法,以参议选举的手段,否定了之前李志高跟袁世凯签署的临时约法不说。还把总统的宝座也给抢走了。

    也就是说,按照新的会议精神。临时大总统将会由孙文担任,李志高依然任国务院总理,袁世凯则只是个副总统。

    更气人的是,因为之前李志高跟袁世凯的那份协议,只是南北两方带着各个督抚的谈判协议,只是在各方都督之间流传。并没有真正召开参议院选举会议,所以说,按照程序来说,孙文才是真正的民国第一任公开选举出来的大总统,而李志高跟袁世凯原先搞的那种。只是私下分肥,做不得数。

    孙文跟同盟会的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才迅速的要求搞所谓参议院选举会议,袁世凯呢,正在忙着筹款练兵,根本没空搭理这边,而李志高呢,人又不在,陶成章又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之前跟同盟会有过嫌隙,但一来不满之前李志高跟袁世凯搞的那个一国两府制度,二来也想借着这个参议院选举会议,搞出一个真正的政府来。

    其实,陶成章的本意,是借着这次参议院选举的名头,迅速整合南方各地势力,并且让自家势力成为正统,然后就可以借着正统的名义,去讨伐袁世凯,然后统一全国。

    不得不说,陶成章的想法按照他的立场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他主要是想让李志高成为首领,想靠着这个会议,给李志高来个黄袍加身,但他没想到的是,孙文,同盟会,甚至光复党里有很多的同志都背叛了他,最终大总统的候选人里,还加上了孙文。

    本来孙文应该是陪太子读书的,把孙文加入候选人,是为了给外界一个公平选举的印象,谁知道结果却是孙文当选了大总统。

    换句话说,陶成章是被人给阴了,因为之前他已经跟孙文以及各方党派都说好了,说选李志高当大总统,其他人可以进政府,比如孙文可以给个副总统,黄兴给个参议或者陆军参谋之类的职位,他们当时也都答应了,可最后却成了这个样子。

    虽然被阴了一下,但要不说陶成章是理想主义者呢,哪怕结果不称心,他也依然要求承认这次选举。按照他的话说,既然是公开选举,那就要承认,否则一开头就不承认,那这个参议院也就再没了权威性,没有权威性,国家政府也就没了权威。再说,那个大总统是临时大总统,有任期的,到时候再选就是。

    面对这种神转折,李志高也觉得头疼,因为他千算万算,还是让孙文得了民国第一大总统的名号,自己还是小看了他,别看他没兵没权没地盘,但那号召力却在那摆着,远不是才崛起一年的自己可比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历史的惯性?

    总之,经过这些事情,李志高忽然发现,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可在世人眼里,他其实就是个投机取巧的,有点实力的军阀而已,孙文才是那些知识分子眼中真正的国家栋梁。

    这件事看似是孙文等人投机取巧,可根据刘润生所说,那个参议会却是在陶成章的组织下,实实在在的在举行公开选举。会议上,同盟会的人其实也并不占优,甚至还属于少数派,他们光复党反倒是占了一半议席,可最后大家还是选了孙文,并且是高票当选,由此可见孙文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什么是众望所归?这就是了。

    当然,这件事说白了也是自己坑了自己,当初他起兵的时候。如果不弄什么革命,只是单纯去造反,甚至一开始就称帝,也就没有这么多破事儿了。

    可是呢,李志高当时的水平摆在那,加上一切来得太仓促。李志高当时也没想好以后的路究竟怎么走,只想着抢地盘,其他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虽然最终他跟袁世凯以及其他督抚弄了个各省督抚代表联合参议会,但那东西严格说的确不正规,就让革命党给钻了空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李志高的政治素养相当不成熟,对自己的力量认识也不清楚,而且用个通俗的话说。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明明心里对称帝也挺有兴趣,可却害怕称帝会名声不好,害怕力量不足,称帝后导致袁世凯的后果,因此最终没有走那一步,而是走了民国的路。

    不过李志高也清楚,既然当初走了民国的路。就不能再走回头路了,经历了这一番风波。复辟称帝已经没前途了,毕竟清政府已经伤透了民心,老百姓对帝制也厌烦透了,都想着民国会更好,除非民国让老百姓再一次失望,否则复辟就是找死。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法国大革命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跟无产阶级亲手把皇帝送上断头台,搞了个共和制,谁知道后来共和制后,情况越来越糟糕。连年都是战乱,最终革命果实也都被野心家吞掉,因此后期的王朝复辟才能成功,但复辟的王朝却不再是波旁王朝,而是拿破仑家族以及奥尔良家族了,套用中国的情况看,这跟改朝换代也没啥区别了。

    同样的,如果李志高现在还想称帝,那就只能一边搞好自己的领地,一边不管其他地方的死活,让老百姓逐渐厌烦民国的统治,然后自己才能顺势崛起,靠着巨大的声望去称帝,可这样一来,耗费的时间就太长了,而且对国力民力都是一种伤害,却不是李志高希望看到的了。

    “对了,陶成章呢?”冷静下来的李志高阴着脸问。

    “他还在南京。”刘润生小心的道,“据说南京已经成立了临时总统府,陶成章是国务院副总理,千头万绪的,还在那边忙呢。”

    “军队呢?有没有异动?”

    “没有。”刘润生立刻摇头,“不管是野战师,预备役师还是新征召的部队,全部都在我们的掌控下,平日都是在军营训练,绝对没有一点妨碍。就连赵长天,他虽然在南京,可平时都是在南京郊外的军营里练兵,轻易不出营房的。”

    “看来你还没昏头到家!”李志高冷哼了声。

    “是,虽然如此,但总之这件事是老奴的不对。”李志高连忙低头,“是老奴没做好,坏了老爷的大事,您,您要不撤了我吧。”

    听到他这么说,李志高心里暗自摇摇头,心里也知道,刘润生只是因为刚开始跟着自己,忠心耿耿才爬到这个位子,当个管家还凑合,但要说让他独当一面,那真的委屈他了,他也做不到。

    也就是说,刘润生之所以能控制部队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不过是因为对自己的忠心,有自己这个虎皮在,如果自己不在了,以他的能力,是绝对看不住李志高留下的这份家业的,事实上也正因为他能力不足,野心也不足,李志高才那么放心他,不完全是看在他跟自己早的份上。

    想到这,李志高放缓了语气,轻声道:“老刘,事已至此,丧气话就别说了,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怎么会撤了你?而且,这件事我知道这不是你的错,要怪,主要得怪我用人不当,怪我当初犹豫不决,没下定决心,所以呢,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其实谁当总统不总统的都没用,有枪杆子才是最主要的。”

    “是,多谢老爷谅解。”刘润生的眼睛立刻就红了,“能认识老爷,是我这辈子最值得事情。”

    “怎么又说老爷啊。”李志高没好气的道,“你现在是我下属,别搞那套了,让人听了不好。”

    “可,可我明明就是老爷的……”

    “好了,都说了让你别说了。”李志高摆摆手,“对了,金水最近过的怎么样?”

    “啊?金水?”听见李志高忽然转移话题,刘润生一时之间有些不适应。不过很快就明白过来,对方是不想再谈之前的话题,于是也就不再表忠心,也跟着道,“她啊,她一直在太平学府里读书。一切都挺好的,就是总想念先生,总想着回先生身边。”

    “这丫头,跟我身边能学什么,纯粹是耽误青春啊。”李志高笑着摇摇头,“跟她说,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安心的当她的学生,别再那么冲动了。”

    “现如今。我可管不了她了。”刘润生叹了口气,悄然的瞥了李志高一眼,这才继续道,“如今她开口闭口都是先生说,把先生的话当金科玉律。而且,据我所知,她在学校还组建了一个红卫团,成了团里的团长。手底下有不少人,在学校里也是一霸。”

    “红卫团?那是什么?”

    “是一个年轻人的组织。”刘润生点点头。“这个团的宗旨就是一切以先生的意志为最高意志,以对先生的忠诚为最高荣誉,以护卫先生的理念为最高理念。总之,凡是你说的话,都是对的,凡是一切跟先生您作对的。都是反动派,要坚决打倒。哎,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别说,她这套还不少人信。好像学校里有不少年轻学生都加入了,现如今已经有两百多人了。”

    “这,这……你们就由着她们胡闹?”李志高目瞪口呆的问。

    “她是正大光明的跟学校以及政府申请过组团方案,又仗着你给她撑腰,别说我,连学校的老师也拿她没办法。”刘润生摇摇头,“正因为如此,才发展的那么快。不过,我却有些担心,他们这么做太激进了,有点当年拳乱的迹象,这不太好。”

    “这当然不好,这不就是红卫……”李志高说到这,忽然摆摆手,“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会找个时间亲自解决得,你先下去吧,对了,把孙顺叫进来。”

    当刘润生小心的退出房间门之后,李志高这才摇了摇头,忽然觉得自己以前做的挺失败。

    其实,李志高能来回穿越,回民国就好像下班回家一样简单,按说不该犯这种错,可怪就怪在他老毛病又犯了,当然,也不能说老毛病,那就是做事儿太集中。

    所谓的做事儿太集中,就是说他在处理某个事儿的时候,总是把全部精神都扑上,然后就会忘了其他的事情,某种情况下说,他这应该属于优点,有个词说的,叫废寝忘食。

    可惜,李志高之前的废寝忘食,却不完全是忙正事儿,他其实是在现代社会享受生活,在偷懒。

    在搞定了波特曼父女俩之后,李志高在南非的事情基本就稳妥了,此后,他只是搂着索尼娅,把白景山叫过来敲打了几下。

    其实白景山都一把年纪了,也不是啥野心勃勃之辈,当初也是被哈里森拿家人威胁,才选择背叛李志高,现在看到李志高重新翻盘,而且哈里森都死了,他自然就很自然的再次转到李志高的麾下。

    敲打完白景山之后,李志高继续让他主持公司日常事务,一切都是照旧,跟过去没什么不同。

    之所以没有辞退他甚至打击报复他,是因为李志高明白,对白景山这样的现代职业经理人来说,其实不必期望什么绝对忠心不忠心,你就算换个人来了,一旦面对暴力恐吓,他们该叛变还是得叛变。而白景山在公司工作多年,经验丰富,门路广泛,为人也不错,有他在,公司就会继续稳定发展,不用自己操心,如果他不在,必然会引起一番震动,那就要耗费李志高大量精神,这就不是他乐意看到的了。

    处理完公司的事儿,他为了方便搜集所谓灵魂,让白景山找了家出名的咨询服务公司,要他们专门给他统计下全世界每天有多少个华人死亡,其中,近期,也就是四十八小时之内华人的死亡案例都给他搞到手。

    也就是说,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死亡的华人,不管是病死的意外死的还是老死的,只要是最近刚死的华人,那么就把其中包括学历是博士以上者,师长以上的军官,公认的著名医生、公认的特级教师这四类人统计出来,把这四类人的死亡者名单以及详细资料给他。包括停尸房所在的医院地址。

    对于李志高这种奇怪的要求,咨询公司也没说什么,毕竟这世上奇怪的人多了,而且统计死亡案例这种事儿也不算难,各国政府都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就算政府不好查。医院也容易查,毕竟这是互联网时代不是。

    很快,对方就给李志高一份统计资料,都是能查到的最近四十八小时之内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刚刚死亡的华人名单,其中不但有在那个医院死亡,还包括这个人的一些生平简历,包括有哪些特长。有什么成就之类,由此可见,这家公司做事还是相当认真的。

    有了这个统计表,李志高大喜,立刻让对方继续每天做这方面的统计,并且每天都固定把统计资料发给李志高,而他呢,则是按照资料里的情况挑挑拣拣。拣选自己能用的人才,不。鬼才。

    虽然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但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博士以上的人虽然也有,但就属于少数了。

    之所以要博士以上,是因为李志高没空详细去分辨每一个死人的情况,只能先按照学历来一个能力的大划分。

    毕竟。一个人能到博士这个阶层,哪怕是普通学校的,也证明他起码在某方面的领域获得了超过常人的能力,并且具有自我研究的能力,情商不好说。至少智商跟知识面方面,肯定超过常人,虽然博士未必等于人才,但博士里的人才比例肯定相比其他学历的人是最多的,至少在专业领域是如此。

    师长以上的军官也不用提了,能当上师长的,哪怕没有经历过战争,那也不是一般人物,别说什么二代三代的,这世上二代三代多了,有几个能在军队里爬到师长以上高位的?再说就算二代三代,有能力爬到高级军官的位子上,那只能说明他更优秀,毕竟他们或许实战不行,但起点高,视野肯定更宽。

    至于著名医生跟教师就不提了,能被公认是著名医生或者教师,那自然就差不了太多。

    中国人目前是人口第一大国,每天死亡的人也很多,李志高的条件虽然有些稀奇古怪,并且也挺苛刻,但也并非很难找,不过,这些人就算能力学历达标了,但却不可能完全符合李志高的心意,所以得花时间慢慢找。

    也正是有这个借口,李志高才正大光明的跟父母多呆了一段日子,然后每天带着索尼娅游山玩水,享受沙滩海浪,品尝各种美食,跟索尼娅玩各种花样,甚至还找了几个嫩模玩了几次,那享受,绝对是民国时代所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你只要有足够的钱,并且肯去享受,那绝对是在过天堂一般的日子,李志高也就是因为专心致志的玩乐,顺便每天去搜集几个看到顺眼的鬼才灵魂,搞的乐不思蜀,才忘了回民国。

    这次回民国,也是他好不容易搜集了五十来个“人才”,觉得应该回去看看了,这才来到民国时代,谁知道一回来就给他这么一个惊喜。

    很明显,能青史留名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人物,孙文在另外一个世界能成为伟人,必然有他的道理。你看,在这个世界李志高跟孙文还没见过面呢,这一来就给了李志高一个下马威。

    虽然实质上,李志高并没有损失多少东西,比如政权、地盘跟军队还是牢牢把握在李志高的手中,但这些人蛊惑人心的能力却很强,要是李志高继续不出现,难保不会出现一些动摇分子。

    同时,这件事也暴露了光荣党的一些弊端,当初他吞并了光复会,本来是想着吸收人才,但因为鲸吞过快,人心难免就杂了,导致很多人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因此,重新整一下风,还是很有必要的,顶多是把异己分子踢出去,不必搞的那么血雨腥风就是了。

    “要不说,千难万难,人才是这世界上最难管理的,好在哥们有金手指,要不以后光跟手下扯皮,就得耗费死我一大半的脑细胞。”(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