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8:59
字数:1231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对于李志高的新货币政策,纸币倒还罢了,但发行高品质银元的事情,与会的人大都持反对态度,特别是梁士诒,言辞十分激烈,在会议上更是争的脸红脖子粗。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李志高在一开始点个卯后就离开了,主持会议的人是赵嘉怡而不是李志高,对一个“年轻女人”,让大家没有那么畏惧,其次则是干老了金融的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又称格雷欣法则,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在当前的情况下,市面上各种劣质银元充斥其中,如果发行高品质银元,到时候大家就会把这种高品质银元收藏起来或者融化后提出白银,重新铸造劣质银元流通,逐渐的造成高品质银元短缺。

    也就是说,不可否认的是,高品质银元对打造政府信用很有好处,但如果发行高品质银元,必须同时发布行政命令,规定市面上只能流通高品质太平银元,不准流通其他银元,否则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必然会发生,到最后,自家发行的高品质银元就会入不敷出,最终让财政枯竭。

    梁士诒说的这些其实很有道理,因为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袁世凯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货币政策。当时,袁世凯为了统一货币,自己发行高品质的袁大头,结果虽然把袁大头这种货币的信用推高,但也因为发行这种高品质银元。导致白银流失严重,最终加剧了袁世凯的财政危机。

    “试问,如果您要实行这种含银九成的银元,比如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到时候,你有多少银子往里面投?”梁士诒问,“那种后果你想过没有?”

    “梁先生少安毋躁。”对梁士诒的责问,赵嘉怡只是轻轻一笑,“不错。金融上的确有劣币驱逐良币一说,也就是所谓的格雷欣法则。但那种情况要出现的话,必须是有两种以上货币同时流通,并且不同货币之间的比值是法定的比值,不是走市场波动。”

    “什么意思?”梁士诒皱眉。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今后的金融政策,决定实行全面开放的自由市场政策。”赵嘉怡道,“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只发行银币跟纸币,并且规定政府的收入跟支出按照我们发行货币的数额支付。但对市面上其他货币,我们不实行定价权,也不跟任何货币挂钩,而是把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实行自有波动的政策。换言之,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强行规定汇率跟比价,外汇市场在一定时期内是完全自由的。这样一来,在一个自由的汇率市场中,就会产生反格雷欣法则。也就是良币驱逐劣币。”

    听到赵嘉怡这么说,梁士诒再次皱眉,显然在笑话赵嘉怡所说的话。

    其实,金融上虽然有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说,但也同样有良币驱逐劣币的说法,但要事先这种情况,必须是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上才能实现。

    如过是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里,亦即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干预的市场中,那么在不同货币之间,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存在,所以这些货币之间价值就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流通中,其中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就会被老百姓认为是硬通货,即“良币”;反之,质量差的货币被认为是劣币。

    在国际贸易当中,人们往往乐意接受硬通货,即“良币”,而不愿意要软通货,即“劣币”。这样一来,就会优胜劣败,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此可谓“格雷欣法则”的反例,也可称为 “反格雷欣法则”。

    而在国内消费里,这种情况也会出现,那就是如果政府、银行等主要机构都认可良币,那么市面上的劣钱就会逐渐退出市场,因为你一旦不用法律规定不同货币的汇率,老百姓自己就会根据含银量的不同而自己制定汇率,让市场调节不同货币之间的比值,这就是自有波动汇率的好处。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袁大头因为具有很高的含银量,加上没有强行制定兑换比例,让汇率自有波动,因此在此后的发展中,袁大头逐渐统一了混乱不堪的银币市场,成为老百姓最信任的货币,后来哪怕袁世凯身死,袁大头的信用也依然是最高的,老百姓也都乐意使用袁大头,这就可见一斑。

    说白了,赵嘉怡的这个货币政策,就是有监管的自有浮动政策,意思是中央对外汇市场一开始基本不干涉,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以此来吸引外资进来,活跃金融市场,让水池变大,让水变浑,方便自己投入白银。

    只有这样,才能给即将开始的四大计划带来足够的资金,刺激生产活动的进行,让生产不至于陷入货币紧缩的困境。

    要想实现这种目标,必须自己发行大量信用值高,大家都乐意购买的货币,比如后世的美元。

    如果一个国家有大量信用度很高的货币,那么一旦想要刺激本国经济的时候,就可以放松外汇监管,让汇率自有浮动,这样就可以大量倾销自己的货币出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比如美元就是这种情况,因为美元信用很高,所以美国就希望大家都实行自由汇率,这样他可以大量发行美元。让美元贬值,从而掠夺他国财富,相反,如果是挂钩,那么美元贬值,别的国家币值也跟着贬值。就失去了掠夺财富的意义了。

    也就是说,赵嘉怡之所以鼓捣李志高推行含银量高的高品质银元,就是为了给这种太平银元打造高昂的信用。毕竟后世美元是纸钞,信用完全靠的是美国的国家实力,而中国此时没有那种国力,只能靠白银本身的价值。

    一旦高品质银元流通出去,并且自由兑换,只要数目够多,完全可以取代其他货币。形成良币驱逐劣币,一旦这种情况形成,就可以大量兑换其他国家的货币,特别是金币,以更隐蔽的掠夺他国财富。

    但是,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个,那就是必须有大量的白银。必须能让大量新银元充斥市场,使得自家货币持续贬值。否则就无法形成掠夺,反而是增加了自己的财政困难。至于第二个,那就是国家要有足够的监管机制跟武力做后盾,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其他国家在关键时候用武力来讹诈。

    另外一个时空的袁大头就是这种明证,袁大头本身是个好东西。但因为中国的白银不足,加上中国国力衰弱,不得不接受其他国家的讹诈,所以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就是成全了袁大头的威名。袁世凯自己却被这种货币政策给逼死了。

    但是,李志高不同,他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量廉价白银为依托,还有现代化的全自动铸币机,铸币效率跟这个世界其他铸币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跟印刷纸币也差不多了,因此也只有他才能玩这种阳谋。

    可以想见,一旦李志高实行这种有限开放的货币政策,短时间内一定可以讨好大量的外国人,毕竟外国人一直对中国实行的就是白银掠夺政策,这才导致中国白银外流严重,金银比居高不下。

    比如目前中国的金银比已经达到了一比三十,而在国外,金银比不过才一比二十左右。

    李志高跟赵嘉怡要做的,就是提前加剧金银的兑换比,趁着一战前金本位的最后时光,努力的从市场上掠夺整个世界的黄金。

    要知道,李志高过去掠夺黄金的手段,是通过正常的贸易,也就是卖各种日化用品,药品以及不锈钢制品等。这些东西除了药物,其他基本都可以算奢侈品。

    过去,李志高是实行只收黄金的政策,这虽然让他短期内获得大量黄金,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被其他各国发觉,因此不再使用黄金购买,这就导致了后期这些货物的滞销。最后,为了不积压货物,李志高不得不放开用白银支付的限制,这虽然让他获得了大量白银,但黄金的获取却越来越难了。

    另外,由于长期的倾销,特别是由于李志高在这里开办了许多工厂,已经可以自己生产一些简单的日化用品,比如肥皂香皂洗发露,自产的润肤膏,还有自产的不锈钢等制品,因此这些东西的出货量大大增加,导致价格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昂贵了,让这些日化用品以及不锈钢制品走出了奢侈品的行列,向日用品行列进军。

    虽然不再是奢侈品,所以单纯的利润率虽然下降了,但因为数量上去了,导致总体毛利润反而更高了。

    时至今日,单纯一个太平府,每个月的出口价值,就顶的上过去清政府全国一个月的出口价值,其中出口的大项是各种不锈钢制品,香皂洗发露润肤膏等日化用品,自制的各种不锈钢手表与怀表,最近还添加了一种合成纤维的“高档布匹”,外加一种让女人疯狂的尼龙丝袜跟纱巾。

    也就是说,日化用品,手表等物,李志高因为已经能自己产,已经不从现代社会进口了,现代社会进口的轻工业品,换成了更轻薄,更不占地方,价值却更高的尼龙丝袜跟尼龙丝巾。

    一个太平府,出口的货物数量并不算多,但因为货物的附加值高,别人无法仿造,属于稀有货物,所以虽然只是一个城市的出口量,从价值上,就顶的上过去清政府全国的出口价值,利润率更是不用提了,跟抢钱也差不了多少。

    现如今,虽然丝袜贸易刚开始了才半个月。在欧美造成的轰动才刚开始,连时尚界都因此而发生了大地震。正因为丝袜的独特魅力,且目前只有中国能产这种特殊丝袜,因此在一些西方女性口中,中国已经不再是瓷器之国,丝绸之国了。而是被叫做丝袜之国了。

    当然,只是出口,肯定不行,比如顺差太大会造成麻烦,因此李志高也加大了从其他国家的进口。进口的物资大都是一些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以及奢侈品,比如美国的轻质原油,俄国的黑海鱼子酱跟各种动物毛皮,法国跟意大利的松露,法国的高品质葡萄酒。西班牙火腿,还有奶酪等农副产品。

    毫无疑问,除了原油,其他鱼子酱、松露、火腿、奶酪等东西,此时都是数量多,品质好,而且在这个世界也不敏感,用这些东西换李志高的丝袜、日用品。反而还觉得赚便宜,甚至会刺激本国的农业生产。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些东西在如今的时代虽然不值钱,但在现代社会却十分昂贵,李志高这么一来,就可以在回去的时候重新带回大量好卖又不敏感的东西,重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现在,李志高每天从现代社会带过来的东西。最多的东西首先是白银,其次就是大量丝袜了,而从这个世界带回去的东西,就是那些鱼子酱、松露、红酒、奶酪等高档农副产品,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带回去更多的是黄金跟珠宝了。

    总之,如今李志高虽然依然在套购黄金,但他已经不强行利用货物交易的方式套购黄金了,因为那太敏感,毕竟此时西方列强对黄金的流出也是比较敏感,特别是对中国,基本都限制用黄金,而是使用贸易银元。

    在西方列强国家中,虽然通行金本位,但在跟印度中国等交易中,他们实行的是特别铸造的贸易银元,尽量多的倾销货物过去,尽量少的投入黄金货币进去,同时尽量多的掠夺中国的白银黄金等贵金属,还有其他原材料。

    因此,要想继续掠夺黄金,就只能利用货币,特别是高品质白银货币,用持续而大量的高品质银元货币,去投放世界,去掠夺他国财富。

    要知道,虽然列强此时大都是金本位制度了,但在1911年,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其他国家黄金不足,只能使用白银当货币,比如日本,其实就是严重缺乏黄金的国度。

    同时,就算在那些美英等列强国家里,因为黄金生产量不足,远远低于商品生产的速度,因此在那些国家里,银币也依然是主要的流通货币,特别在国际贸易中,银币才是主流,银币依然是当作流通货币来看,而不是像后世一样,只是当做工业品。

    所以,在目前这种银币为国际贸易主要货币的潮流下,自家发行高品质银元,就会很顺利的流入国际贸易圈里,从而顺利的套购黄金,毕竟相比起货物来,白银跟黄金的套购还是很容易的。

    当然,这里面的事情,赵嘉怡不会一一对与会的人解释,她只是说明了高品质银元的好处,并且说明以后会实行开放的货币政策,从而让良币驱逐劣币,逐步建立起政府的信用。

    最后,赵嘉怡说服了在场的人,当然,与其说是说服,不如说是威逼加利诱。

    首先,赵嘉怡说了,这个会只是通知,大家不管反对不反对,都要严格执行这些政策,政府到时候会强行推出这种新货币,任何敢不用或者不发行这种货币的商家银号,都会被江南政府取缔。

    其次,任何发行这种银币的银号或者钱庄,都可以自由回收市面上各种劣质银币以及碎银子,收集到这些东西后,可以拿去中央银行换取高品质银币。在换新银币的过程中,不按照银币跟其他货币的市场汇率价格算,而是按照所含白银的价格再加上部分加工费,这样一来,那些换钱的钱庄银号就能从中赚取很大一部分差价。因此,他们换的钱越多,赚的就越多,不用督促,他们自己就会鼓捣别人拿银子去换新银元了。

    此外,纸币发行,还有国债发行也会同时进行,所有发行新银元的银行、钱庄、银号,会加入一个叫做华夏银行联盟的组织,简称银联。这个银联统一由新建立的华夏中央银行领导并监督。

    加入这个银联体系的银行跟钱庄,不但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跟中央银行换购新银元,而且可以发行纸币以及国债,同时还可以参与今后即将开始实行的四大投资计划,为那些诸如修路、农村改造等项目提供金融服务。今后,这些银联的加盟人员,甚至可以参与国外的贷款业务。

    此外,加入华夏银联体系后,不同银行跟钱庄银号之间会增加新的设备,实行真正的一体互联,所谓的一体互联,就是在你家存款后,可以在另外一家银号提款,期间只收取一点微薄的跨行手续费,实行相互扶持,一体共荣的政策。

    也就是说,在场的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钱庄,只要加入银联,就等于成了一家人,今后再也不用为资金短缺而发愁,也不用为项目缺乏而担心,等于是把所有银行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集群。毫无疑问,这样由政府牵头的组织,就是妥妥的官商,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大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就这样,再继续做了一番沟通与商讨之后,与会的十八家银行钱庄银号等老板,共同在赵嘉怡早就草拟好的合同上签字按手印,从此以后,华银联这个在后来成为资金量跟影响力都世界第一的庞然大物,就正式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