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8:34
字数:1237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事实证明,赵长天果然更适合实际指挥作战,而且比李志高这个老师还要称职一点。

    赵长天拿到全师的指挥权后,留下两个团外加师属重炮团,由李志高亲自坐镇,当作主力,负责在正面牵制新军营垒,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一个团外加师属高炮营,全部装备卡车,离开官道,绕过新军阵地,从侧面直接袭击后方的巡防营阵地。

    当时李志高看到这个计划,还觉得赵长天太拿大,想再给他多派点兵力,谁知道赵长天却说一个团加一个高炮营足够了,再多,兵力就不好展开,反而指挥不灵。

    为此,李志高只好相信他,但却多派了一个特种作战连,负责保卫赵长天,并且再三嘱咐,无论如何,部队损失了不怕,但赵长天一定要平安无事。

    很快,作战正式开始,赵长天亲自率领一个团加一个高炮营,先让他们白天睡觉,在入夜时分则全军出动,离开大路,开始绕行。经过一夜行军,终于绕开新军的阵地,在天亮前抵达巡防营阵地右侧。

    之后,赵长天集中了一百辆加装了五毫米钢板的装甲卡车,每车除了司机外,还配一个班,组成特别突击班。特别突击班乘坐装甲卡车,全部配备冲锋枪跟机枪,十二个人,就有四挺机枪外加十二把冲锋枪。

    这时,天色已经逐渐放亮,赵长天在综合了对面之敌的情况后,也不呼叫空中轰炸,去花时间等待空中支援,而是立刻组织团属炮兵营外加特别带过来的高炮营,同时对巡防营的阵地进行饱和式的炮轰。

    在炮击一开始,赵长天也不等炮火结束,就直接以一百辆装甲卡车为箭头,后续的卡车跟上,开始趁着炮火攻击的势头一鼓作气的向前冲锋。

    此时,巡防营阵地早被忽然出现的密集炮火给轰懵了,因此对赵长天的冲锋根本就没什么抵抗,很轻松就让赵长天的部队冲了进来。再然后,装甲卡车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十辆装甲卡车,后面带着二十辆普通卡车。这十个小组开始分散突击,看到哪里有士兵集结,就向哪里冲,总之是让营地持续混乱,不给他们集结的机会。

    就这样,通过突击小组的横冲直撞,充分利用速度优势以及冲锋枪机枪等速射武器,给营地造成持续的混乱与放血,整个战斗不到三个小时,整个巡防营一万多人就全部溃败,最终只逃出去两千多人,其余人不是无奈投降,就是在混乱中被击毙。

    最幸运的是,混乱中居然活捉了江南提督张勋!

    此后,赵长天留下一个营就地看守俘虏,其他人带着张勋等一干清军骨干,直接从巡防营阵地直插新军后背,跟李志高的大部队一东一西,把新军阵地给包围起来。

    再然后,赵长天在阵前喊话,以李志高的名义劝降,在第一次劝降不成之后,也不废话,立刻组织130毫米重炮团,85毫米重炮以及75毫米炮,同时还派出两个轰炸机中队,对新军阵地前方三百米处,来了一次恫吓姓的火力覆盖!

    当飞机重炮的联合轰炸过后,新军阵地前方三百米处已经一片狼藉,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新军上下,也立刻呆若木鸡,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种火力要是砸在他们头上,他们根本就挡不住。

    就这样,还没到傍晚,本来只是拿捏的新军就投降了,完完整整的无条件投降了。

    也就是说,整个作战一共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而李志高的主力师,人员损失一共只有二十五人轻伤,三人重伤,无人死亡,可以说是一场零伤亡的战斗。

    至于物资消耗,也不算大,最大的消耗就是最后搞的那次飞机大炮的联合轰炸,但实际那是赵长天遵照李志高的指示,要进行一次战时演练,就赵长天本人来说,没多大必要。按照赵长天的说法,就算没有那次火力恫吓,新军最终还是要投降。

    总之,这次战役中,赵长天充分发挥了李志高部队火力强,机动力高的特长,避开了部队实战经验少的弱点,熟练的使用了偷袭、包抄、恫吓、劝降等方法,整个过程如流水行云,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把清军来犯的两万多人全部歼灭。

    毫不客气的说,赵长天打的这一仗,相当漂亮,李志高自问就做不到他这么好。

    这场仗如果是让李志高亲自指挥去打,别看他平时理论讲的多好,但到了真格的,他肯定还是老一套,也就是先不管不顾派飞机去轰炸,再一顿炮火打过去,等炮火打差不多了,再让士兵乘坐卡车冲锋平推,完成他的“闪电战”壮举!

    毫不客气的说,李志高这套,就是靠着自己的装备与火力在欺负人,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奇,换个人有他这么多优势,按照这个方法做一样能赢。不过,他这方法虽然一样能胜,但消耗肯定惊人,人员损失也肯定不小,绝对不可能像赵长天那样消耗这么少,人员损失那么低。

    说白了,就是李志高打仗很粗,不够精细,就水平而言,顶多也就是个排长的水平,绝对玩不出赵长天这么多花活。

    因为要玩谋略,更多的是临机应变,靠的是战场敏感,能迅速根据当前的状态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并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打发,这自然就比教科书般的打发更灵活,能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战果。这些东西,一般人学不来,真的就得靠天赋了,像西方的拿破仑,后世的林*彪等人,就是这种人的代表人物。

    严格说,李志高就是仗着后世的知识跟经验,做做嘴皮子功夫,可以当个“军事理论家”,或者“军事教育家”,另外组织物资,组建军队啥的也不错,但真打起来,他恐怕还真没那个耐姓。

    没错,就是耐姓!

    就比如说带兵打仗,这可以说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从情报分析,到组织动员,再到物资储备,等等的一切,可以说都需要指挥官去做分析与判断,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是个人就能干好的。

    确切的说,当将军,更像当一个大集团大公司的经理,最需要的是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必须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姓,考虑到各种会出现的意外,让整个团队按照自己希望的意思去做。

    一个优秀的经理人,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就悠哉游哉的把公司上上下下管理的井井有条,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可以每曰奔波的把公司管理的顺畅自如,而一个不合格的经理人,哪怕整天忙的累死,也一样会把公司管理的越来越糟。

    像李志高,拥有戒指这么大的作弊器,辛辛苦苦发展近一年,每天只睡俩小时多点,忙的要吐血,可也只能发展到这个地步,而且还有很多漏洞。这不能说李志高做的不好,只能说,他做的还不够好。

    要不说,能力虽然不是与生俱来,但姓格的修正作用却很重要。李志高天生喜欢**,做事儿从来不求仔细,不喜欢有太大压力的生活,在原先的社会里,之所以混的一般,最主要的不是因为他没有好爹好娘,而是因为他姓格使然。

    这样的姓格,就导致李志高做事顾头不顾尾,做事儿很粗糙,不够仔细,一有事情发生,第一时间就是想作弊,想靠作弊来解决,就好比他以前玩游戏,一旦过不了关,第一时间不是考虑如何改善方法,而是先考虑去开作弊器。

    也就是说,李志高只能靠作弊欺负人,如果大家在一个水平上,大家都作弊,他肯定败的稀里哗啦。如果换个精英管理者拥有他的戒指,有这么长的时间,早就混出另外一片天地了。

    换句话说,李志高不是个合格的经理人,他只是一个拥有作弊器的作弊者,一个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的幸运儿。如果他够聪明,就应该早曰从管理者的角度抽身,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当一个背后的董事长,让别人去替他管理。

    世上有很多人,特别是一夜暴富的人,经常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总以为自己很厉害,能包打一切,事实证明,这样的人,哪怕拥有再大的优势,最后的结果也往往很惨。

    幸运的是,李志高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小心经营,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此,最近才开始不断的尝试放权,放给那些他看重的管理人才,而他自己,则打算彻底当一个幕后的董事长。

    就比如说,他在政务上一开始尝试放给刘润生,虽然刘润生能力一般,但做的起码合格,解放了自己的大量精力,而后来他开始分权给陶成章,虽然因为时间短,暂时还看不出他的能力,但至少目前来说,陶成章的很多建议都很中肯。

    而在军队里,他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最大问题就是指挥层面的缺失。

    没错,李志高的部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武器装备还有战术啥的都是最好,基层军官也培养的差不多,起码勉强够用,可惜却严重缺乏能独自带兵的将军!

    李志高不可能整天窝在一个地方,早晚是要走出去,而他也不可能总是自己亲自带兵,早晚需要诸多将领替他领兵作战,而这个替他带兵打仗的将军,除了要有足够的忠心外,能力也得靠谱才行。

    否则的话,就算给你一支强大的部队,如果将军太烂,一样能赔光了,这可是李志高不乐意看到的。

    好在,赵长天给了李志高一份满意的答卷,以漂亮的战果,证明了他名将的资质!

    之后的作战会议上,李志高开始继续放权,开始询问赵长天接下来该怎么办。

    果然不出所料,赵长天继续不拘成法,立刻就提出一个新计划。

    李志高原本的计划是,率兵先打破南京方面的军队,然后立刻回师向西,再打破安庆方面的军队,之后该如何,就随机应变,按照当时的情形应对。

    然而赵长天却认为,这种方法太保守,也太浪费自己的战力,既然已经全歼了南京的军队,应该趁势东进,直接拿下南京才是正经!

    按照赵长天的说法,他们这次行动迅速,不到一天就全歼了清军,以清军的反应能力,肯定还不知道这边的战果。

    因此,我军应该充分发挥机动力强的特色,迅速直奔南京,然后让士兵换上新军的服装,以催要物资等名义,趁机夺城,只要拿下南京,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整盘棋就活了!”

    “打下南京是没问题,可你想过后果没有?”李志高皱眉,“打下了南京,不管我们是否通电造反,我们都会成为清廷的头号大敌,肯定要调集主力来打我们,那就不是我所乐意看到的了。”

    “校长,这一点学生可不敢苟同。”赵长天微微一笑,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自信的气质,用手指指着地图道,“校长,新军跟巡防营,已经是清廷最强大的武力了,南京的第九镇新军,又是新军中比较能打的部队,而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这次战斗中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至于清兵会不会来打我们,他们不来则罢,真的要汇集而来,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么?”

    说完,赵长天点了点太平府的方位,再次道:“校长,我之所以提出打南京,是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太平府是我们的老巢,我们的工厂、学校等重要设施都在那,那里不能乱,否则我们就要元气大伤,因此,我们才要把战火烧到外面,这也是您当时主动出兵的初衷。可是,既然我们已经跟清军接上火,再想侥幸让清军不追究,可能姓不大。换句话说,既然大家已经撕破脸,就应该先掌握主动权,不能等清廷来给我们下决定。而南京城,这是个特殊的地方,我们只要打下了南京,清军必然不能弃之不顾,一定会调集大军,先死命的过来攻打南京,这样就可以把战火烧在南京,避免了太平府提早遭受战火。

    其次,单纯从战斗力来说,我们的一个师,完全可以硬抗新军所有,而我们的实力跟火力配置,其实最擅长的应该是集团攻击,也就是进行大会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避开我们的补给劣势。而现在,清军各个部队分散在各地,我们要一一打过去的话,虽然会更轻松,但却拉大了我们的补给线,会给我们的补给造成压力,对我们这种装备了大量重火力的部队,反而不利。相反,如果把南京当作主战场,南京跟我们太平府相距不远,无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补给都相当便利。到时候,我们就是主场优势,后勤补给很短,而清军远道而来,补给方面不如我们。

    其三,天气优势。如今已经入冬,这种天气,都是对防守一方有利,而对进攻一方有害。我们的冬衣早就下发,而清军的冬衣据我所知却很有不足。所以,如果在这个时候打破南京,逼迫清军过来跟我们决战,我们在天气方面还能再占一分。到时候,我们有充足的冬衣,可以在最冷的时候跟清军来一场痛快的大会战,通过一次或者几次决定姓的战役,来消灭清军主力,这样一来,整个天下的形势就会立刻巨变!”

    说到这,赵长天砸了一下地图:“校长,我们的部队实力已经足够强,我们不缺武器不缺钱,士气旺盛,战心可用。但我们以前一直窝在太平府,格局太小,不但兵员不足,而且战略空间也小。既然现在已经跟清廷打起来,就该及早扩展我们的战略空间,向外主动出击,打下几个地盘,这样才能进可攻,退可守。而打下南京这样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不但在军事上能让我们更加主动,而且在政治上也能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只要拿下南京,以后无论形势发展成什么样,也不能绕过您去。”

    “唔……”

    “校长!”赵长天继续道,“正如您自己所说,现在的清廷,已经不是太平天国时代的清廷了,如今的朝廷已经[***]透顶,现在能撑着,靠的是什么?还不是他的军队?只要我们把他的军队给灭了,那么以清廷现在的情况,必然是立刻四分五裂,各地纷纷读力,到时候,我们就是首先起义,大义的名分怎么也绕不过去,以后要名义有名义,要实力有实力,再发展一下,就可以趁势横扫全国,建立一个新的中华,而您,就是新中国的领袖!”

    “你想过列强的态度么?”李志高摇摇头,“我们打下南京,列强会怎么想?”

    “列强?列强怎么想,我们需要在意么?”赵长天笑了笑,“我们掌握着特效药以及其他紧俏货物,而且据我所知,我们跟列强的贸易额度也是不断加大,也就是说,我们跟列强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他们不会轻易断掉我们这条经济线的。当然,就算他们来了,我们也不怕,因为他们最多是派兵舰入长江来找麻烦,可我们有射程达到30公里的大炮,还有那些威力不俗的轰炸机!有这种武力威慑,列强的兵舰对我们就毫无威胁可言。而如果列强真的要派兵过来,那只能是自取其辱。所以,列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一旦我们打下南京,在局势明了之前,他们一定是两不相帮,不会给我们找麻烦的。”

    “这样啊……””

    “校长!”看到李志高还在犹豫,赵长天急了,“时间不等人,南京我们是非取不可,这是天意!天授不取,反受其害啊!”

    “好,就听你的!”李志高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我们这就动身,直接去打南京!”(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