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8:09
字数:96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讲完两堂课之后,李志高就借口还有事,在学生们的殷切目光中匆忙的离开,当然,临走前也不忘利用了一把自己的职权,把艾玛叫出来,并给她请了三天假,这样艾玛就可以跟她的姐姐李丽好好的互诉衷肠叙叙旧了。

    “我们还要去哪儿?”看见李志高脚步匆匆,并且有要离开这个校园的迹象后,对这所校园兴趣大增的尹锐志忍不住问了起来,“不继续带我参观学校了?”

    “哦,那个啊,反正来曰方长,回头我给你个通行证,你可以慢慢来这边参观。”李志高摇摇头,“至于现在,我还得去看看文工团的事儿,嗯,你要是不乐意,可以不用跟来。”

    “文工团?什么文工团?”

    “就是文艺工作团。”李志高摆摆手,“算了,一时之间说不明白,你要有兴趣,跟着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听了李志高这么说,尹锐志果然不再多说,而是紧跟过去,也想看看李志高那个文工团到底是什么。

    一行人出了太平学府,都上了车,然后依然是李志高的枭龙越野车一马当先,后面装载警卫排的四轮货车跟随其后,车子一辆跟着一辆,呈长蛇阵,沿着道路向另外一个方向驶去。

    城内的道路有些窄,只能让一辆车开过去,所以车队是一字长蛇队形,这样的队形,再加上头前开路的还是李志高自己的车,所以从安全角度来看并不好,不过暂时来说,如果李志高不头前开车带路,他真怕那些突击出来的汽车司机会出问题,所以只能是李志高的车子在前,护卫队的车子在后。

    好在,李志高的车子之后在南非又经过了防弹改装,比如更换了防弹玻璃,加装了防弹护板等等,再加上后面警卫排都用自动武器,所以就算在城里开车,安全上也基本没什么问题,因为除非是用火箭筒,否则在1910年只靠轻武器的话,一时之间还真拿李志高的车子没办法。

    开了没多久,就在一处胡同前停下,紧接着,李志高就停车走下来,向着一处暗红色的大门走去。

    敲门没多久,里面就出来一个戴瓜皮帽的老汉,看见李志高这些人来了,连忙打开门,然后规规矩矩的垂首低头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似乎早就认识。

    李志高看也不看那个老头儿,直接就往里走,而尹锐志也跟着那些护卫一起,急匆匆的在后跟上。尹锐志就罢了,但看那些护卫的样子,似乎这里是经常来的,很是熟悉。

    很快,尹锐志就跟着李志高走进房子里的一处厢房,等李志高找位子坐下之后,就看见一个穿着青衣,打扮的好像丫鬟一般的女子匆匆迎了出来,看见李志高之后,连忙打了个万福:“见过李大人。”

    “嗯。”李志高随意一点头,“你这怎么回事儿?怎么一路都没什么人?”

    “回大人,这个时间大家都在前堂练站桩呢,您是从后门过来的,这边是后堂,自然就没看见什么人。”

    “站桩?”李志高皱皱眉,“苏班主在么?”

    “在的。”那丫鬟点点头。

    “那就速去把苏班主叫来。”

    “是,大人。”

    那个丫鬟离开了大概十分钟,就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然后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酥软发麻的,好像后世林志玲般的娃娃音:“卑职苏玉青,特来拜见大人。”

    “进来吧。”李志高微微一笑。

    “是,大人。”

    很快,就看见一个身高一米七出头,脸色白净,眉眼含春,身穿一身后世的07款共和国海军女兵的白色夏季军装,头戴白色卷檐帽,手戴白手套,下身穿白色长裙外加白色皮鞋的靓丽女子,带着一脸的笑容,迈着大步轻轻的走来。

    进了屋子之后,这个一副海军女军人打扮的女子立刻对李志高立正敬礼,然后用那种娇滴滴的娃娃音道:“报告,卑职苏玉青,给大人请安,大人万福金安。”

    “很好,先站在一边吧。”李志高摆摆手。

    听了李志高的话,苏玉青这才放下手,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在一边,却不停拿眼睛瞄尹锐志,而李志高却没发现这点,只是笑着给尹锐志介绍起这个苏玉青。

    这个苏玉青别看是个年轻女人,但她原本却是吉庆班的班主,而吉庆班则是一个擅长演出徽剧的徽班,也就是俗称的徽剧戏班子。

    当然,徽剧这个说法此时还没有,那是后世建国后才有的称呼,此时只有所谓的徽班之说,是指专门唱徽派唱腔的戏班子。

    徽班曾经盛行一时,但到了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京剧后,大多数的徽班艺人纷纷改学了新腔(京剧),从而京剧风行,徽剧却是曰益衰落,以至于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经濒于消亡。

    后世的徽剧,是建国后重新找了徽剧老艺人,重新培养出来的,但那已经跟传统徽剧有所不同,当然,因为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多提了。

    这个吉庆班,是少数还没有改唱新腔京剧的徽班,而老板苏玉青之所以是女人,那是因为这个班子原本是她父亲建立起来的,他父亲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加上形势使然,就让苏玉青继承了班子,当了吉庆班的班主。

    此时的太平府,没有饱经战火,京剧也还没有占到统治地位,传统的徽班依然很受当地人喜欢,所以吉庆班才能传承至今。

    不过在遇到李志高之前,这个戏班子的规模也只是一般,至少绝对没有可能住这么大这么好的宅子,之所以能在众多戏班子中脱颖而出,得到李志高的大力支持,完全是因为这个戏班子的主人是个女人,一个很漂亮,很聪明,也很识时务的女人。

    苏玉青今年才二十岁,以这个时代的中国未婚女人来说,她已经不年轻,但以老板来说,她却相当年轻。实际上,如果不是情况特殊,就算是苏玉青的父亲亲手建立了吉庆班,也不可能让她一个女人当班主的,这完全是迫不得已。

    因为苏玉青的父亲是猝死,死前没有留下啥遗嘱,而他死后大家都互相不服,于是就推举苏玉青当了老板,算是大家的一种妥协。

    这种情况就看得出来,吉庆班内部很不和谐,如果没什么意外,这个吉庆班估计过不了几年就要散伙完蛋,之所以现在还撑着,那不过是大家都还没有找好下家或者新出路而已。

    要知道,这时期的戏班子规矩很多,戏子跳槽可是很招人恨的,没什么正当理由随便跳槽或者单飞,特别是在老班主刚死没多久就走的,那人品就要坏了,而戏子的人品一旦没了,那在这行里也就再也吃不开了,到时候别说徽班,其他所有的班子都会封杀你。

    然而,苏玉青是女人的身份原本是弱势,但就因为碰到李志高这个贵人,却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件事还得从李志高建设文工团的事情说起。

    早先训练部队的时候,李志高就发现,当他给部队的士兵扫盲,再教唱几首煽情歌之后,居然造成那么大的反响,士气提升很快,于是他就打算在加紧训练的同时,也给部队弄点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项目。

    在这方面,李志高除了积极推广一些比如篮球,橄榄球等体育项目外,还打算学后世的天朝部队,那就是建立文工团制度,培训文艺兵。

    后世虽然很多人说,文工团的人只是唱歌跳舞的,又不上战场,不配叫军人,但那是因为后世的特殊情况,因为那时候本身士兵的素质就很高,对娱乐的要求也比较高,已经不需要再特别搞什么文艺兵了,反而文艺兵的那套老戏码还会让很多士兵反感。

    但是,在文盲率奇高,娱乐严重缺乏的二十世纪初的中[***]队来说,要想快速提高官兵的士气,无疑部队文工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从我党的建军历史就可以看出。

    也就是说,那些文工团或许不能上战场打仗,但他们在蛊惑人心,不对,是激励士气,感化士兵,宣传政策等方面,作用很大,只要控制好文工团,再推广政治委员制度,那么部队的军心就可以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可以通过文工团的表演,去潜移默化的改变士兵的心态跟心理,让他们全心全意忠于自己。

    总之,文工团这东西,对那些心思比较单纯的士兵来说,那就是大杀器,是绝对要建的。

    这个时期的中国,能表演歌舞的,主要就是那些戏班子里的戏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找一个戏班子,然后在戏班子的基础上改成文工团。

    原本太平府倒是有几个比较出名的戏班子,但大都比较保守顽固,一听要被团练收编,哪怕李志高是地头蛇,也都表现的很坚决,那就是哪怕被杀头,也不会去军队当兵,更不用说还要改唱李志高提供的歌曲,改穿李志高提供的服装,改演李志高提供的新剧这些事儿了。自然了,杀头一说李志高压根就没提过,纯粹是那些人在表明心迹罢了,而且真要是以杀头威胁,他们未必还肯保持那种“高尚情艹”,但真那样强行压迫的话,跟李志高的初衷就完全背离了。

    最后,李志高就选了苏玉青的吉庆班。

    一开始,李志高是因为听说这个戏班子的班主是女人,所以比较好奇,结果跟苏玉青一接触,也就是一番长谈之后,发现对方虽然是女人,但却并不固步自封,对李志高提供的新曲子、新舞台剧以及新设备等都很感兴趣,这才让李志高大喜过望,并当场就拍板,要花钱给吉庆班以及苏玉青投资。

    其实李志高不知道的是,苏玉青之所以这么好说话,是因为她早就想明白了,照目前这个状况,没什么变故的话,吉庆班早晚要散,要想保住吉庆班,就得找个大靠山,很显然李志高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靠山,更何况李志高弄出的那些曲子,苏玉青也确实很喜欢。

    简单说,苏玉青是一个年轻的,求变求新不固执的人,这才能这么容易就被李志高说动,也不能说是说动,而是双方都有需求,所以一拍即合。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李志高花钱给吉庆班投资,不但给吉庆班一所大宅子当训练场地,还让长江水师提督,也就是程永和这个人口贩子给吉庆班弄来许多素质不错的少男少女当学徒。

    然后苏玉青等人就当起了老师,一边教导这些少男少女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一边用新设备演唱李志高提供的歌曲,表演李志高提供的各种舞台剧,总之就是一番现代歌舞剧培训班的来派。

    对于这种新改变,历经磨难,心思早熟的苏玉青是一副无所谓的姿态,而且因为还很年轻,并不保守,也很喜欢李志高提供的现代新歌舞跟新想法,加上有别样心思在里面,所以几乎对李志高的提议全部接纳下来,一点也没有什么不满。

    同时,在跟李志高频频接触讨论文工团建设的过程中,她十分佩服李志高的才华手腕跟能力,早就芳心暗许,后来在旁敲侧击中得知,对方并没有夫人后,更是一门心思要傍上李志高这个年轻多金又有权的大款,因此对李志高那是百般逢迎,所以每次听李志高过来,她都会穿上那套“文工团演出服”,就是因为她知道,李志高喜欢她这么穿。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这种改变,比如说之前给李志高开门的那个老头儿,他之所以一言不发,就是因为不乐意原本的吉庆班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可惜在李志高的强势以及现实生存的压力之下,不得不低头。不过这些事情,就不在李志高的考虑之内了,李志高现在每天都忙的要死,可没空关心一个戏班子里的守旧老头儿有什么想法。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