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9:04
字数:121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杨度终于还是离开了太平府,回了北京复命,北洋方面换来的新特使是大名鼎鼎的唐绍仪。

    说唐绍仪大名鼎鼎,那是一点也不过分。他自幼在上海读书,1874年就成为第三批赴美留学的留美幼童,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北洋大学校长,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德高望重的人。而且,如果没有李志高的横空出世,在另外一个时空他还会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曾经主持过南北谈判,但在这个时空么,唐绍仪的名头却是总统府参议兼总统府全权特使。

    在外界看来,调唐绍仪过来换回杨度,是对杨度的不满,毕竟刚刚发生了“汤芗铭叛逃事件”,身为前总统府全权特使的杨度责无旁贷。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唐绍仪其实并不是个好的谈判人员,至少比杨度要颇为不如,袁世凯派唐绍仪这个此时被公认的文人跟学者过来,本身就意味着没多少诚意。

    也就是说,虽然唐绍仪是过来跟李志高谈汤芗铭事件的,但身为实力派跟实用主义的袁世凯却知道,这次谈判十有**没啥作用,那四条船根本不可能要回来,这么做不过是故作姿态,并以此为借口,多跟李志高要点东西,以及向外界要同情。

    果然,唐绍仪一来,就立刻先跟刘润生举行了正式的会面,会上自然是各种抗议,最后得不到明确答复之后,只好要求李志高低价售卖一批特效药物,来缓解北方的鼠疫。

    所谓北方鼠疫,其实就是东北大鼠疫。原本去年秋天就开始爆发过一次,但因为天气还冷,加上李志高等人提前预警,又有足够的特效药物,因此没有泛滥开来,但现在进入1911年的春天。天气回暖,加上东北地区卫生状况很不乐观,所以这场鼠疫又开始重新泛滥起来。

    在另外一个时空,1911年春天也的确是东北大鼠疫的最高峰,不过那次鼠疫因为清政府的及时救助,加上名医伍连德的救助措施得力,特别是焚尸措施的严格执行,让这场鼠疫被完全控制了下来,并且成功的遏止了鼠疫的更大范围流行。

    然而在这个时空。由于李志高的出现,虽然提前出现了治疗鼠疫的特效药,但价格太过昂贵,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但同时呢,清政府提前垮台,获得北方政权的袁世凯又忙于争权夺利以及扩军备战,所以对东北方面就多有疏忽。而伍连德此时却早已经被李志高特意聘请了来,当上了新成立不久的南京医学院的校长。所以也不在北方。

    由于缺乏了官方的强力管制,也没了专业人士的提醒跟有力措施,因此这次鼠疫的爆发相当猛烈。

    原本袁世凯还没当回事儿,以为就跟去年那样只是小规模,很容易控制,但当东北地区。特别是哈尔滨地区整村整村的开始死人,而且连北京也开始受到影响,搞的人心惶惶。

    甚至是,俄国人日本人也以此为借口派兵驻扎,封锁了中东铁路。并在铁路沿线私自扩大他们的军事控制区,控制区内用各种不合理的手段强制隔离中国人之后,这就让袁世凯也不得不重视这件事了。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东北鼠疫的爆发,才让袁世凯暂时不再过多追究汤芗铭事件,至少是不再就此为借口大打同情牌。

    当然,以己度人,袁世凯不认为李志高会好心的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因此才要求唐绍仪先抗议,然后再求助,而且求助也是含糊其辞,只是说希望低价买一批药物。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唐绍仪,都对李志高信心不足,毕竟想想就知道,自己地盘出事儿,别人凭什么帮你?

    然而,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李志高却没有过多矫情,在听到刘润生的陈述后,立刻就撇开一切,专门会见了唐绍仪,不为别的,就为了鼠疫这件事,并承诺会免费提供足够的药物,去救治鼠疫患者,遏止鼠疫的蔓延。

    “但是,这件事必须是我方做主导。”说了免费提供药物的承诺后,李志高又对唐绍仪道,“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你们的行政效率,因此,这次我虽然会提供药物,但为了避免你们挪去倒卖或者私用,不用在鼠疫救灾上,因此这批药物要由我方人员掌握,并由我方人员亲自去疫区救灾,一切救灾的行动要以我方为准。”

    “可以。”唐绍仪点点头,“但是,你们派来的人只能是非武装人员,不得携带武器。”

    “这不行。”李志高摇摇头,“你也知道这是什么年月,东北地区又是什么情况,那可是胡子遍地的地方,没有武器,还携带那么多昂贵的特效药,那不是明摆着让人抢么?所以,我们必须派遣一个护卫队,专门护卫我们的医务工作者。”

    “护卫的问题,我们可以解决。”唐绍仪道,“来的时候,袁总统说了,只要你们的医务人员跟特效药到来,他会专门派一个营的部队过来当护卫,而且还会命令各地政府配合,所以安全方面你完全不必担心。”

    “你要这么说……这样吧,我只派一个连,就一个连当护卫,一切开销我自己负责,这总行了吧。”李志高摆摆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一个连根本对你们起不了作用,那就是单纯的护卫。而且,我的队伍也派过去,才更能体现我们合作的诚意不是?也更能让外人看到我跟袁总统之间的亲密无间。毕竟不管怎么说,我们两家再怎么斗,也是自家人,万一让外人钻了空子,那就不好了,你说是不是。”

    “是啊。”唐绍仪听了这句很有感慨,“大家毕竟都是中国人。都是想为了这个国家跟民族好,如果你们都能放下分歧,真心合作,那才是国之幸甚,民族之幸甚啊。”

    对此,李志高只是呵呵了一下。

    真心合作?袁世凯从来都不是个屈居人下之人。自己也不会同意在人手下看脸色,所以最后只能是一方压倒一方,没有第二个选择。

    想到这里,李志高不再说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道:“那么,我说的条件,你方同意么?”

    “这个么,你要派兵跟随的问题,我得请示一下上面。”唐绍仪迟疑道。“毕竟这件事我也做不了主。”

    “那就事不宜迟,你赶紧发电报请示。”李志高道,“毕竟瘟疫这种事儿不能等,多等一天,就多死一批人。”

    顿了顿,李志高接着道:“唐先生,想必你也知道,我提供给你们的这批免费药物其实价格不菲。因此我这次是很有诚意的,毕竟。我这次支援你们,是没有任何附加要求的,希望你说明这点。”

    “是,我明白,李总理的恩情,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的。”唐绍仪连忙道。

    唐绍仪之所以叫李志高总理。是因为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依旧承认之前跟李志高签署的那个一国两府的协议,在那个协议中,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的国家总统,而李志高则是国家总理,只是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而已,并且这个协议也只是各方督抚承认的,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国会选举。

    “既然明白,那我们就各自分头行事吧。”李志高叹了口气,“你那边希望尽快安排好,我这就组织人员跟物资,然后乘船走海陆,直接去天津,你看如何?”

    “好!”唐绍仪站起身,对李志高深深的鞠了一躬,这才起身严肃道,“不管怎么样,我先代表北方民众谢谢总理了,您今天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救了北方的老百姓,更是给世人做了一个表率,所以,请接受我个人的敬意。”

    “哪里。”李志高也站起身,“都是为人民服务,理所应当的。”

    唐绍仪离开后,李志高转头对赵嘉怡叹了口气:“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啊。你说,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总想着自己,如果我当初一力北伐,早点统一全国,说不定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如果你当初北伐,现在只能是更麻烦。”赵嘉怡道,“击败袁世凯的北洋军或许不成问题,但如果你没有充分的准备以及强大的经济基础,过早的统一全国,你就不能再继续实行现在的低税政策了,而且各种天灾**都会占用你的精力,你也就失去了你最大的优势,再也无法安心发展了,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去跟列强抗争了。”

    “可是……总是觉得心里不安。”

    “这个国家积弱已经几百年了。”赵嘉怡冷静的道,“各种问题丛生,工业几乎没有,是一个经典的农业国,而农业国的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所以说,如果要强国,优先发展工业是正经,而目前的中国要发展工业,就必然要集中力量,同时牺牲很多人的利益,换句话说,你可以有同情心,但不能泛滥。

    这个国家就好比是一个久病的病人,你就是给这个病人做手术的操刀医生,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冷静,同情心可以有,但绝对不能影响你自己的判断。

    当前,我们是个低级农业国,既然是农业弱国,你就不能跟发达国家去比,别总想着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多么苦,也别想过早的给老百姓多少好处跟福利,这是必经阶段,你就算能来回穿越,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说白了,你现在就应该冷酷到底,先把自己的工业建立起了,等工业形成一定规模了,工人数量达到一定比例了,你再去考虑民生的问题。还有,一旦你开始考虑民生,那你就别想继续扩军备战了,更是别想早日跟日俄开战了。因为,一旦你给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他们尝到甜头后,就不会想再继续过以前的苦日子,不会继续跟随你去赞同打仗,这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你的意思是,不同意我的这次无偿援助?”李志高问。

    “我个人来说,的确不同意。”赵嘉怡点点头。“我知道那些药物跟人员问题,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对你造成多少财政压力,但问题是,你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就停不下来了。”

    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赵嘉怡才继续道:“单纯这次鼠疫不算什么,因为按照历史,就算没有你,这次鼠疫也不会流行太久。而且,鼠疫这东西,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关键的是政府的执行力,只靠那批药物。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所以,你的支援的确有用,但作用其实有限。

    但是,一旦你开始无偿支援,别人就会看在眼里,以后自己再有个什么灾难,就会都跟你这里来装可怜,到时候你管还是不管?如果你管。这会牵扯你很大的精力跟财力,如果你不管。那些媒体就会开轰,说你毫无怜悯之心,冷酷无情,视财如命,而不会去管当地政府跟官僚的责任。换句话说,以后其他地方有个什么天灾**的。你要是不管,那就是你的问题,不是他们当地执政的问题,对你的名声是个很大的妨碍,这些你都想过吗?”

    “或许你说的不错。”李志高笑了笑。“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叫公道自在人心,我做的一切,以及别人做的一切,老百姓其实都看在眼里。而且,抛去道义啥的不说,如果我在没有掌握全国的时候,就去无偿救助其他地方的人,这其实可以给我赢得当地的民心,他们自己就会做出对比,对比我以及他们头顶上的执政,如此一来,以后我要统一全国的时候,也能少点阻力不是么?”

    “争民心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办法。”赵嘉怡道,“你这种无偿捐助的办法,是性价比很低的一种。毕竟,你的人跟物资真的到了人家的地盘,就都是人家说了算,万一人家拿了你的东西,却说成是他们自己捐助的怎么办?这样一来,东西是你给的,名声却让他们拿走,这也算好?

    你别忘了,这可不是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总起来还是闭塞的,中国的民众也大都是愚昧无知的,他们在获得救助的时候,不会考虑太多,只会感激发给他们东西的人,也就是当地的政府官僚,这些,你都考虑过么?”

    “我明白了,总之你是不赞同,劝我不要无偿援助药物,是不是这样?”李志高问。

    “是的。”赵嘉怡点头,“我的确不赞同。因为现在的中国,还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完整国度,而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国度。这种情况下,通常都是自己地盘的事情自己负责,你现在越界帮你最大的对头袁世凯,他们不会认为你是好心,反而会认为你别有用心,是在借用这次天灾收买人心!

    唐绍仪是个比较单纯的文人,他考虑问题总是比较简单,但我可以肯定,袁世凯的想法肯定没那么简单,他在听到唐绍仪的电报后,第一时间肯定是怀疑你这么做的动机,因此到时候十有**会防着你,并且给你的救援组重重阻碍,不可能什么都听你的,让你派去的人说了算。

    再者说,你要真的送药物过去,就以北洋政府的**程度,那批药物十成里能有两成到需要的老百姓手里就不错了,十有**都会被官府层层克扣,然后转卖出去。要知道,你的那批免费药物,卖到外面可是价格不菲,一条小黄鱼一瓶药,换了谁都会发疯的。”

    “我意已决,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李志高摆摆手,“还是那句,公道自在人心,不管他们现在会如何抹杀我的所作所为,但最后只要我赢了,只要宣传跟上了,这一切就都可以挽回。正如你所说,民众是最容易愚弄的,更何况我是实实在在的做了点好事儿。说真的,这件事,我不是为了多少功利的考虑,就只是单纯为了我自己的良心,你明白么?要是我什么都按照你说的那些去做,那我还是我么?那跟一个冷酷的政客有什么区别?”

    “你现在难道不是政客?”赵嘉怡笑了笑。

    “或许是,但起码我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政客。”李志高正色道,“我相信,政客也不是天生就没良心的,不过是受限于大环境,为了利益不得不违背良心。我现在有金手指在手,能在两个世界来回穿越,优势无与伦比,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做?”

    “虽然我还是不赞同你刚才的措施。”赵嘉怡笑着摇头,“但是,我却有那么点喜欢你了。”

    “喜欢我?”李志高吓了一跳,“拜托,您可是我尊敬的长辈,别吓我好不?”

    “怎么,嫌我老?”赵嘉怡抚了下鬓角,用一口台湾普通话甜甜的道,“人家现在可只有十七岁哦,不但年轻漂亮身材好,而且我还经验丰富,这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啊。”

    “别捉弄我了好不好?”李志高苦笑了下,“我正烦着呢。”

    “好吧,那我就不说了,反正我相信,你早晚会对我……呵呵。”赵嘉怡妩媚的笑了笑。

    “大姐,您再这么说,我只能请你走人了。”

    “好吧,不逗你了。”发现李志高生气了,赵嘉怡接着重新正色道,“说正事儿,原日本驻清国公使伊集院彦吉,还有那个山本条太郎,他们俩都等你很久了,你看现在是不是正式的召见一下他们?鲸鱼丸号的事情,总不能一直这样拖着吧。”(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