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9:00
字数:1247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新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华夏银联的成立,这当然是大好事,不过这些事情因为过于深奥,加上行事低调,因此不为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所关注,对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江南政府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最近关注更多的,还是北洋海军分道扬镳,各自投奔江南政府以及北洋政府的事情。

    所谓的北洋海军,其实就是原来的北洋水师,曾经是清末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不过甲午战争之后,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虽然1898年清政府决定重建海军,但规模跟实力跟原先的北洋水师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最大的舰船,只有两艘巡洋舰,分别是“海天号”跟“海圻号”。

    1909年,萨镇冰被委任为海军提督跟海军大臣,他上台后,合并了南北水师,把清朝原本分裂的海军力量拧成一股绳,建立起了统一的指挥系统,加强水师官兵的纪律与训练,而且还陆续跟意大利,奥地利,英国以及德国购买军舰,使得海军逐渐有了起色,但很快的,辛亥革命毁了这一切。

    1911年的时候,萨镇冰原本是打算率领自己的舰队出国做一次访问,谁知道南京起义打破了他原本的计划,为了对付南京革命党,清政府除了组织北洋陆军前去镇压外,也派遣了海军,当时带队的就是萨镇冰。

    然而,萨镇冰虽然决定执行命令,无奈他手下的水师官兵普遍同情革命,对清政府没有好感,加上后来的事态发展太过迅速,加上袁世凯派人给萨镇冰写了信,让他暂缓进攻。等待谈判,于是萨镇冰就顺水推舟,决定在上海停下来,先静观其变。

    之所以如此,不全是因为袁世凯的书信,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军务战心。萨镇冰很明白。他虽然是海军的提督,在海军中也素来很有威望,但手下已经普遍对清政府感到厌倦,如果强行他们进击,就算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反抗,但十有**也会把炮弹打到别的地方去,甚至一个不好,造他的反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接下来的日子里。萨镇冰就听话的在上海停下来,果然,此后的形势只能说是风云变幻,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不但革命造反分子没有被剿灭,而且敢趁势出击,连上海都夺了下来,为了避免意外。导致萨镇冰只好带领舰队重新出海,回到海州集结待命。

    再然后。袁世凯自己亲自逼宫,导致原本不可一世的清政府轰然倒塌,这样一来,满清灭亡,他们这支舰队就成了无根之木。

    好在,满清虽然灭亡了。但国家还在,袁世凯的人接收了萨镇冰的海军,如此,原先的清朝海军摇身一变成了北洋政府的海军,萨镇冰也从清朝的海军提督。变为北洋政府的海军部长兼海军提督。

    之所以说是北洋政府,而不是中华民国,是因为此时的中华民国还没有正式定名,中华民国这个名字,更多的还是同盟会搞的那个参议院扩大会议上选出来的,可惜的是,那个第一届参议院选举扩大会议虽然是在南京搞的,但无论北洋政府还是江南政府,似乎都对此不感冒,没有一个承认这个中华民国的,外国也没有承认的,因此成了一个尴尬的非法政府。

    所以说,此时的中国,实际上已经分裂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北洋政府跟江南政府,虽然对外都自称中国,但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一国两府。而除了这连个最大派系外,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小的军阀政府,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中国已经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

    当然,军阀割据这种事情虽然很伤感,但对萨镇冰的海军来说,他们也无能为力,他们的海军舰队是特殊兵种,而且是个吃钱大户,他们最渴望的,就是有一个政府能够把他们好生的养起来,最起码让萨镇冰手底下的人吃好喝好,让舰船有足够的燃煤跟补给,不至于整天趴窝。

    然而,虽然萨镇冰的海军已经被袁世凯的北洋军所接收,可惜袁世凯现在正在忙着扩张北洋陆军,各处都需要钱,根本没空多管他那支海军,因此虽然隶属北洋军的序列,可萨镇冰的海军舰队却一直处于没钱的状态。水师官兵好歹能跟陆军一起混点吃喝,但舰船却没了后续的补给,整天只能在海州港停泊,成了名符其实的存在舰队。

    这些倒也罢了,关键是水师官兵的待遇也没着落,至今为止,萨镇冰统领下的水师官兵虽然吃喝有着落,但薪水却跟过去清政府期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这让他们十分的愤慨,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平心而论,袁世凯并没有不管这支水师,甚至还十分重视,只可惜袁世凯此时财政缺口很大,因此对水师官兵的薪水都是比照北洋陆军来的,可惜北洋政府的效率太低,**也太严重,特别是北洋陆军一向看不起海军,因此袁世凯批的那笔银子发到海军手里的时候,都被层层克扣了,导致实际到手的薪水连陆军都不如。

    对于北洋政府的财政状况,萨镇冰也略知一二,因此他对目前这种待遇虽然也有所不满,但还是持理解态度,但可惜的是,他自己可以理解、大度,但不代表手底下的人也这么想。

    如果没有其他选择,那萨镇冰手底下的这批水师官兵或许也就忍了,但在这个时空,除了北洋军外,却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实力更强,财政更富裕的江南军。

    当然,对于普通的水师官兵来说,他们见识有限,对江南军的认知也多是靠传闻,可耐不住有心人四处挑拨啊,特别是有高层开始参与之后,军心立刻就乱了。

    这个高层的有心人,不是别人,正是萨镇冰的一参谋长——汤芗铭!

    汤芗铭是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字铸新。是当地著名乡绅汤聘莘的次子,这人从小就聪敏好学,心有大志,对清政府一向不感冒,年纪轻轻就向往革命。

    早在清光绪31年,也就是1905年的时候。汤芗铭在巴黎就结识了孙中山,并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了兴中会,可惜事后汤芗铭知道孙中山曾是三点会帮会首领,汤芗铭认为三点会是个黑社会组织,因而反悔道:“革命我们自己革,岂有拥戴三点会、哥老会首领之理。”于是汤芗铭亲自到孙中山居住的巴黎东郊横圣纳旅馆取走入会盟书,并向清廷驻巴黎公使孙宝崎自首。

    总之,汤芗铭是一个向往革命,反对满腔。但却对孙文领导的同盟会十分不感冒的一个人,他本人也十分反感孙文那些人,认为那些人不足成事。

    本来,汤芗铭就这么随波逐流的混着,且秘密跟社,共进会等激进组织有所来往,后来南京起义爆发,清廷派海军去剿灭。他就起了心思,开始上下串联。决定在兵船进南京的时候搞起义。

    然而,萨镇冰老谋深算,在发现军心动摇之后,就果断的在上海停了下来,这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此后李志高率军攻打上海。因为对于李志高以及他的军队不了解,所以他们就听从了萨镇冰的命令,率军退出上海,重新回到了海州,也就是连云港。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但偏偏汤芗铭还有一个大哥,而他的大哥就在李志高的江南政府任职。

    汤芗铭的大哥在历史上也是个名人,那就是汤化龙,在另外一个时空,汤化龙也是辛亥革命的功臣之一,曾经是湖北谘议局的议长,后来被国民党人王昌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刺杀,当然,那个刺杀是一个失误,但后来国民党为了掩盖错误,就往汤化龙身上泼脏水,说他是袁世凯的走狗,却忽略了汤化龙革命功臣的事实。

    不过那都是另外一个时空的事儿了,在这个时刻,汤化龙虽然依然是湖北谘议局的议长,但却没机会组建湖北军政府了,因为在湖北新军在安庆城下全军覆没之后,武汉就被江南军顺势接管,从而整个湖北政权也被江南政府纳入囊中。

    因为江南军的存在,湖北独立的苗头是没了,所谓世易时移,汤化龙也是很懂得见风使舵的识时务分子,看到这个情况后,就开始果断投奔江南政府,申请加入光复党,成为光复党的预备役党员,并随后当选为江南政府参议院副议长。

    在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参议院选举扩大会议期间,身为副议长的他在发现同盟会忽然取得革命果实,孙文当选为临时政府大总统后,敏锐的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觉得当时的行政院院长陶成章似乎是自作主张,但事已至此,徒唤奈何,对于他们这些参议院的人员,李志高已经不再信任,因此他们也只能继续呆在南京,继续当他们那些名存实亡的所谓参议员。

    对于像汤化龙这样的人来说,失去权力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失去获得权力的机会则是更加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对品尝过权力果实味道的他们来说,那种得到再失去的滋味就更加难熬,因此汤化龙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挽回这一切,希望重新回到李志高的核心圈子。

    因为经历了这一番之后,他也算是看明白了,什么民主共和都是狗屁,谁的枪杆子硬,谁的钱多,谁才能成为未来中国的主宰,而遍观全国,目前最有钱,枪杆子也最硬的一个人,毫无疑问就是李志高了。

    可是,李志高已经普遍不信任他们这些参议员,如何才能挽回信任,重新回到领导核心团体呢?就在这时,他想起了他弟弟,汤芗铭,他此刻正在那支硕果仅存的海军里当参谋长,或许这是个机会。

    就这样,汤芗铭主动找到安全局人员,把他的想法说了,而急于有所表现的周正斌也很想抓住机会立功,不能把什么风头都让调查局的人抢去。

    所以说,两个人都想着立功,双方一个有关系,一个有人手,可以说各有优势,这就一拍即合。很快就合作着出台了一个内部演变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就是说服目前还在海州的北洋海军,让他们率领舰队归来,最不济,也要把人手带过来。因为周正斌知道,李志高其实看不上那些老旧的烧煤炭的蒸汽舰船,他看中的是那些海军人才。

    接下来,安全局把这个计划上报给李志高,李志高对此也有兴趣,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并亲自命名为海归计划,表面意思是海军舰队归来计划,但实际上只有李志高自己知道。他就是在恶搞好玩。

    最高首脑同意后,安全局就派出特工,携带汤化龙的亲笔信以及一台数字化的远距离变频发报机潜伏进海州的北洋海军,找到了汤芗铭,把汤化龙的信交给了汤芗铭。

    在信中,汤化龙先是赞美江南政府,赞美李志高,然后又说了自己的待遇。最后才说听了你们的遭遇,很是同情。希望你们带队来投,到时候不但薪水福利加倍,还会添置新船,打造亚洲第一的海军。为了增强说服力,在后面,汤化龙还附上很多这个世界还没有的彩色照片。这些彩色照片都是长江水师的训练照,其中有包括62-1型护卫艇,还有65型护卫舰,并把相关的数据也标注出来。

    别的倒也罢了,但62-1护卫艇跟65护卫舰却深深的打动了懂行的汤芗铭。因为他一下子看出这两款坚挺的不凡,更何况看过数据后,更是赞叹。而且,其他先不说,光凭着对方能下力气给长江水师添置新舰船,就能看出李志高重视海军,也有意打造海军,这才是他们最看重的一点。相对而言,福利待遇什么的虽然也不错,但对此时的汤芗铭来说,反而不是那么明显,历史上,他是后来才开始腐化堕落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

    就这样,本来就因为待遇差而心怀不满的汤芗铭一下就有了新选择,此后在通过发报机跟江南政府,特别是跟大哥直接对话过之后,他在赞叹这种发报机先进的同时,也对江南政府更加信任,于是铁了心的要搞策反,带领整只舰队投奔李志高。

    汤芗铭既然身为一个参谋长,那就肯定不是脑袋一拍就动手的冲动型人物,他的决断力虽然不足,但谋划串联的功夫还是挺到位的,加上此时海军上下普遍有不满情绪,所以很快就被他串联成功,取得了很多人的信赖。

    等下面的人都同意走人之后,他才开始找萨镇冰,没想到萨镇冰却不同意,但也没阻拦他们的行动,只是说到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后,看到苦劝不成,加上汤芗铭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所以就没有继续劝说萨镇冰,而是决定在五月一日晚上的时候率领舰队起锚,去投奔江南政府。

    然而,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早早就派眼线进入这支海军内部,在发现异动之后,果断采取手段,要派兵进驻各舰。

    最后汤芗铭看到事情败露,干脆强行起义,率领“海天号”穹甲巡洋舰,“海容号”巡洋舰,“飞鹰号”鱼类炮舰,“海龙号”驱逐舰这四艘早就做好准备的船强行突围,其他的船只因为还没准备好,特别是煤炭还没烧起来,依旧被滞留在海州港。

    就这样,汤芗铭率领四艘军舰来到上海,在上海受到接待后,又来到太平新港,也就是马鞍山港口停泊下来,至此,就造成了这起引起举国轰动的北洋海军分裂事件。

    对于这件事,袁世凯自然是大怒,特意让特使杨度找李志高质问,只可惜,此时羽翼渐丰的李志高压根就不想理会袁世凯,对此只是来了个避而不见,一切对外的理论,都交给刘润生负责。

    “抗议,我们严重的抗议!”面对刘润生,杨度的脾气就没那么好了,“你们这是在违反协议,你们这是在挑衅!”

    对杨度的抗议,刘润生也没啥好说的,只是说都是一个国家,何分彼此,同时还着重说明汤芗铭的率队来投,是因为这里的待遇更好,更能发挥这些英勇的海军官兵的价值。

    “你怎么知道我们袁总统就不重视?”杨度对刘润生的敷衍相当不满,“当初我们两家说好的,你们怎么能出尔反尔?你们还有信用么?还讲道理么?是不是想要失信于天下?”

    “我们当初签署的互不侵犯协议,只是说三年内互相不派兵攻击,可没说不准对方的人来投靠吧。”刘润生笑了笑,“就好比这件事,是你们北洋海军内部有人不满,要自己来我们这边,既然来了,我们总不能拒人千里之外吧。”

    “总之,这件事你们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杨度冷着脸道,“最起码,要把汤芗铭等人交出来,并把海天等四舰还给我们!”

    “办不到!”刘润生干脆道。

    “你!”看到刘润生这幅样子,本来就觉得对方不如自己的杨度更是火冒三丈,“刘润生!你清楚你说这些话的后果么?你是在破坏两家的和睦你知道么?”

    “知道。”刘润生笑眯眯的耸耸肩,“任你说破天,反正我就是不给,你能拿我怎么样?”

    “你!”杨度满脸通红,最后咬了咬牙,终于还是大吼道,“抗议,严重抗议,你们这是无耻的强盗行为!你们,你们眼里还有这个民国么?还有我们的大总统么?”

    “民国?大总统?呵呵。”刘润生笑着摇摇头,“你不说,我差点忘了,如今我们是民国了,而且还有个袁大总统。不过呢,民国也就罢了,至于大总统嘛,这东西我们认可,他就是总统,我们要不认可,他就什么都不是。你们要是真有能耐,觉得有不甘心,大可以带兵来讨公道啊,干嘛跟我在这斗嘴皮子?你不嫌累,我还嫌烦呢!”

    说到这,刘润生也不等杨度再次开口,干脆端起茶杯:“行了,就这样吧,别跟我这墨迹了,这事儿就这样了,来人,送客!”(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