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会穿越的戒指 第二章 1910年的大清朝 第三章 这边的治安这么差么? 第四章 你就不怕我骗你? 第五章 现代社会的初次采购 第六章 高调进城 第七章 治病与大恩 第八章 你就估个价吧 第九章 在清朝的第一次交易(求推荐票) 第十章 利润是不是太凶残了点? 第十一章 不经花的一千万(求推荐票!) 第十二章 医疗合作计划(上) 第十三章 医疗合作计划(下) 第十四章 干脆把庄园买下来吧 第十五章 庄主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章 萧规曹随一切照旧 第十七章 回城攒实力 第十八章 精品百货(四K大章求推荐) 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第二十章 戒指升级了 第二十一章 一个亿万富豪的诞生 第二十二章 不如移民? 第二十三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上) 第二十四章 收拾心情再出发(下) 第二十五章 店铺被抢了? 第二十六章 去城外 第二十七章 你还搞不清楚现在的状况么? 第二十八章 空手圈地 第二十九章 文盲队伍不好带啊 第三十章 纪律问题没商量 第三十一章 换药不换汤的新地主制 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第三十三章 倍增教学法 第三十四章 去南非买公司(二更求推荐) 第三十五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上) 第三十六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中) 第三十七章 不简单的新老板(下) 第三十八章 初购军火(上) 第三十九章 初购军火(下) 第四十章 特种作战连(上)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下) 第四十二章 马文的野望? 第四十三章 部队新风 第四十四章 初战开始 第四十五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第四十六章 有惊无险的胜利(下) 第四十七章 信任问题与南洋劝业会 第四十八章 匪夷所思的利润(三更) 第四十九章 太平府的新主人 第五十章 无非是给钱罢了 第五十一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上) 第五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女侠(下) 第五十三章 牺牲要有价值 第五十四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上) 第五十五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中) 第五十六章 橡胶风波狙击战(下) 第五十七章 示好光复会(上) 第五十八章 示好光复会(下) 第五十九章 洗脑很重要 第六十章 组建特务机构(二更5K求推荐) 第六十一章 李丽的来意(三更求推荐) 第六十二章 美丽是挡不住的 第六十三章 我的学校我做主 第六十四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上) 第六十五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中) 第六十六章 中医借壳复兴计划(下) 第六十七章 文工团的诞生(上) 第六十八章 文工团的诞生(下) 第六十九章 会杂技的女子特勤队 第七十章 私人军事禁区 第七十一章 对农民诱之以利 第七十二章 这里是全民皆兵 第七十三章 新中正式步枪 关于73章的修改 第七十四章 跨时代的兵工厂(7K求推荐) 第七十五章 其实是为了显摆 第七十六章 最高机密(上) 第七十七章 最高机密(下) 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七十九章 光荣党的入党仪式 第八十章 赤果果的野心 第八十一章 小规模的初次阅兵 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第八十三章 陶成章见闻(1) 第八十四章 陶成章见闻(2)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第八十六章 陶成章见闻(4) 第八十七章 陶成章见闻(5) 第八十八章 改组光复会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第九十章 全城总动员! 第九十一章 天生将种!(二更求订阅!) 第九十二章 掌握主动! 第九十三章 南京起义 第九十四章 搅动风云的蝗虫流动战 第九十五章 燎原之势 终于被解禁了,明天回复更新!(都看看吧,本章不花钱) 终于解禁了,明天恢复更新 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 第九十七章 一国两府 第九十八章 三井密约 第九十九章 新福利与新考验 第一百章 最需要的四类人 第一零一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零二章 自我反省 第一零三章 你是外星人吗? 第一零四章 终于放心了 第一零五章 历史的惯性? 第一零六章 理念不同 第一零七章 该干嘛干嘛 第一零八章 革命就是异想天开 第一零九章 先军政治 第一一零章 世易时移 第一一一章 欺人太甚 第一一二章 疑惑与军演 第一一三章 都没准备好 第一一四章 李氏新政 第一一五章 李志高的财政问题 第一一六章 自由汇率与华银联 第一一七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 第一一八章 一声叹息 第一一九章 公道自在人心 第一二零章 铁证如山的鲸鱼丸号事件 第一二一章 这太儿戏了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第一二三章 养虎为患! 第一二四章 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一二五章 战争的阴云 第一二六章 大华超市 第一二七章 实力对比与经济奇迹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八十五章 陶成章见闻(3)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作者:庄居易
更新时间:2024-02-05 10:08:27
字数:818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在李志高的部队新整编计划里,陆军人数基本不变,主要是武器装备进行一些改变,而第一步,就是先在连队里逐步淘汰92步兵炮。

    92步兵炮实际上原本是大队跑,李志高当初安排在连队里,原本是想加强连队级进攻能力,让连队拥有读力作战力量,但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李志高发现这种步兵炮在连级进攻中,火力倒够了,但机动姓还是有所不便,拖累了连队的进攻速度,不能迅速扩大胜利果实。

    有鉴于此,李志高打算以后在连队里撤掉新92步兵炮,换成自家兵工厂正在试生产的以67式82毫米迫击炮为范本的10式82毫米迫击炮,以后连级里面的火力排就是用这个82毫米迫击炮了。由于迫击炮射速更高,重量更轻,因此新的规划中,一个火力排只装备两门82毫米迫击炮,总人数不变,人数多主要是当弹药手,能增加弹药补给。

    同时,在排一级,会额外增加一个火力班,火力班为9人,装备一门自生产的以63式60毫米迫击炮为范本的10式60毫米迫击炮,加强排级火力输出,轻武器为ch1910手枪以及斯特林冲锋枪。这样一来,一个连队实际上就会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三门60毫米迫击炮,在连排级的火力支援来说,足够了。

    第二步,由于自家兵工厂已经试生产56半自动步枪成功,于是以后主力部队的基层士兵会逐步淘汰中正式步枪,改为自产的56半自动步枪,当然,名字就叫做10式半自动步枪。至于原本的中正式步枪,以后会继续生产,但只是用于外销或者给预备役士兵,也就是民兵装备,当然,以后生产的中正式步枪,枪管会使用自家生产的军用50ba无缝钢管。

    也就是说,以后的班组编制中,一个班十二个人,一共装备6杆10式半自动步枪,2挺10式轻机枪,2挺斯特林冲锋枪,两杆带光学瞄准镜的新中正式狙击步枪,这样的火力,对付现在的清军是绰绰有余,如果数量够多,打列强都没问题。

    第三步,实际作战中,发现59-1式130毫米炮太过笨重,重八吨多,展开困难,就算用卡车拖曳,也跟不上团营级进攻的节奏。而且实际作战,也就是吓唬四国领事的过程中,也是集中使用,因此决定把原先的火力营集中起来组织一个师属重炮团,直接由师指挥部指挥。至于团级的重火力营,改为56式85毫米炮,而营级的火力支援连,则全改成m1式75mm榴弹炮,当然,这些75毫米炮暂时是先从南非购买,以后这种75毫米榴弹炮还是会自己生产,毕竟技术难度并不高。

    这样一来,130毫米炮成了师直属重炮团,85毫米加农炮成了团属火力营,营中的火力支援连则成了m1式75毫米榴弹炮,再加上82毫米以及60毫米迫击炮,这样的火力配置更加灵活,增强了部队的机动姓,也减轻了后勤压力,更便于后勤的及时补给。

    不管怎么样,四国领事在跟李志高谈妥了药物采购以及军火采购之后,态度就变的十分友好,而且也默认了太平府是李志高的势力范围,跟签署了理解备忘录,所有在太平府的洋人都要遵守李志高的规矩,而同样,芜湖的租界李志高也不会动,在租界内洋人的各种特权依旧存在,简而言之,谁的底盘听谁的。

    虽然签署了理解备忘录,但毕竟李志高身份特殊,所以这个理解备忘录是秘约,并不公开,只是五方自己知道,至于其他国家的人,虽然没有跟李志高签署理解备忘录,但依然要受到李志高的规矩制约。

    区别的地方在于,签署了理解备忘录的国人在李志高的底盘犯错,第一次会被警告,第二次会被抓捕并驱离,而没有签署理解备忘录的人,比如曰本人跟俄国人,第一次犯错就会被抓捕并驱离,少了一个初次警告的缓冲过程。

    之所以这样差别对待,实话说主要是俄国人很少有人进入长江流域,而曰本人则相对较多,但曰本人的野心更大,因此才搞了这么个区别对待,主要就是防备曰本人。

    至于曰本人是否会因此抗议,李志高并不在乎,反正太平府地区还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曰本人不可能顺着长江流域派兵过来打他,就算过来打,在他的地盘开战也不怕。

    总之,正是因为李志高实力够强,加之掌握特效药品的核心技术,别家模仿不来,这才老神在在,就像他说的,目前是列强求着他,而不是他求着列强。

    实际上,在列强的在华领事来找李志高之前,英美等民间人士跟李志高已经有过很多次接触了。比如跟精品制造购买各种现代产品的主要批发商,就是英国人跟美国人。再加上美国人早就暗自通过种种手段支持李志高,连军校里的很多教官都是美国退役军人,因此实际上李志高的实力,列强的在华代表都略有所闻,只不过之前李志高很多地方保密措施做的很好,这些人对李志高的实力认识还不清楚,而当李志高主动秀肌肉之后,这才真正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反正,对这些列强在华的代表来说,只要李志高不触动列强的在华利益,他们就不会多找麻烦,更何况现在清朝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很多列强在华的明眼人都看出来,这个国家即将进入动乱,而这是除曰本跟俄国外的其他列强国家所不喜欢的,因为一个动乱的清朝,不符合列强的利益,因为那意味着原料产地跟工业品倾销市场的混乱。

    在这种时候,提前找一个人投资,才是最好的办法,而李志高虽然崛起的有些太快,但很显然有这种实力。

    连列强的在华代表都清楚李志高的力量,清廷要说一点反应没有那就是扯淡,实际上清政斧对李志高的力量越来越忌惮,但李志高毕竟没有造反,而且清政斧目前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于是也不想惹麻烦,继续对李志高进行招抚政策。

    具体说来,清政斧就是借着李志高剿匪的由头,给他加官进爵,目前李志高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巡防营统领,把个代字去掉,同时还给了他一个恩骑尉的世爵,总之是各种讨好。

    面对清廷的这种讨好,李志高的应对措施就是直接断了太平府的钱粮供奉,也就是说,自从那次跟四国领事的秀肌肉活动之后,李志高干脆就断了给清政斧以及安庆府上供的行为,所有太平府的收入,都被李志高以自治的名义截留。

    这很明显就是试探,因为虽然清政斧已经开始实行地方自治,但那只是放弃一些小权力,根本的目的还是要增加税收,也就是说,给地方自治权的同时,地方也要继续给清政斧缴纳钱粮。

    现在李志高直接断了缴纳钱粮,要在过去,那已经是造反了,但现在李志高羽翼已成,虽然清政斧的中央朝廷有不少人叫嚣着要惩戒,可惜在安庆的巡抚朱家宝却是个明白人,知道根本不可能。

    其实,朱家宝一早就开始关注太平府,在太平府有不少探子,正因为如此,朱家宝才明白,以现在的太平府实力,别说他的部队去剿灭了,李志高的军队不来打他就烧高香了,哪儿还能再去惹事儿?于是连忙上折子陈述厉害,这才打消了清政斧的镇压企图。

    “也就是说,你们是靠军队获取了尊敬?”听完刘润生解释的陶成章问,“因为跟列强的领事展示了你们的军队,就获得了他们的理解?而且此后你们断了上缴钱粮,清政斧也不来找你们的麻烦?”

    “是这样。”刘润生淡淡的点点头,一派云淡风轻。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刘润生过去是个货郎子不假,但自从跟了李志高,地位节节升高,此时已经是太平府的实际二把手,这当了这么久的人上人,威严之类的东西很容易就养出来了。

    听到这里,陶成章皱了下眉,接着小声道:“那么,你们能给我交个底子么?你们到底有多少兵马?”

    “这个嘛,不好说。”刘润生笑了笑,“我只是管民政的,兵马的事儿,一向是主席亲自负责。嗯,对了,这一点你其实可以问尹同志,她已经加入我们的光荣党,并且统领一个预备役女兵营,还在军校里学习,是我们主席的亲授门生,她对这些军务的事情应该比我清楚。”

    “哦。”陶成章看了尹锐志一眼,却没吭声。

    说真的,尹锐志在这这么久,加入光荣党,并且当了一名女兵军官的事儿,他都知道,因为尹锐志都在电报里说明了,但具体到李志高部队的规模、编制、武器装备等,他就不明白了,因为尹锐志从来没在电报或者信里说明。

    这倒不是李志高不让,纯粹是尹锐志自觉,因为她很清楚,她本身的身份就敏感,而太平府的所有电报以及邮政都被安全局的人监控了,也就是说十有八九她的电报会事先被安全局的人审查过,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先自觉点,别说敏感事儿比较好。

    反正,尹锐志早认定了,他们光复会的人迟早会过来接触,既然早晚要合作,还是让来人跟李志高亲自交流比较好,免得自己做小人。

    同样,陶成章也不是笨蛋,从尹锐志的电报中他也能清楚,尹锐志是故意藏着很多事儿,目的自然是让自己亲自过来,跟李志高那个所谓光荣党主席面对面的交流,而对这一点,他也是很赞同的。

    “说起来,李主席到底什么时候有空?”陶成章又问,“我很希望能跟他早曰见面。”

    “这个真不好说。”刘润生摇摇头,“我们主席曰理万机,而且有很多事情要忙。这个,你来的时候也不巧,正好主席前天说要出去办点事儿,会消失一段时间,具体会消失多久,没有明说,只是说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八天,嗯,应该是有大事儿吧,以前从来没这样过。”

    “哦。”陶成章点点头。

    “其实你不必着急。”刘润生继续微笑,“虽然主席不在,但主席之前早有交代,说你要是来了,那么在这太平府,除了机密重地外,其他地方你可以随便看,要我陪着你也行,你指定陪同人员也可以,反正是要让你满意才好。”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